粵語為什麼有自己的文字?


由於相對獨立的粵文化和後來香港的發展,粵語白話文成為漢語圈僅次於官話(即現代白話文)的另一種成功書面化的口語。具體說來粵語用字有以下幾個來源:
1 古字
2 新造字
3 借音字
4 地名字
而粵語用字的標準化(主要是確定借音字的使用標準),則產生於香港警局對於口供記錄的需要。後來香港政府因為信息化的需要,發布了「粵語用字增補集」,使得書面粵語在計算機、網路上有了一定的標準,今天廣東人香港人在網路上使用的粵語就是用的這一標準。
詳見:
粵語字
粵語白話文

事實上在五四前,只有文言文才有標準的書面用字。現代白話文的書面化,是在始於宋元(感謝@孫煒 糾正)用北方官話口語寫成的小說、話本基礎上,一直到明清和新文化運動逐漸確立和標準化的。現代白話文的用字也不外乎是以上四個來源。是的,白話文也有一些字是借音字,就比如我們常用的「這、那、的、什麼」等都是借音字,並非古字本義。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大家應該先弄清楚」法定文字「這個概念。

漢字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從倉頡到甲骨文,再到秦始皇統一書寫系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但由於漢子是象形文字,不同於西方的語音文字,因此我們無法以」發音「的方式標準化文字,所以一般來講,每一個政權在建立初期,都會統一書寫系統,從秦代開始,大多數都是根據前朝的系統加以修改,也有一些是直接複製前朝文字。

因為書寫系統的差別,歐洲只有詞典,而沒有字典。而中國則相反,詞典的起步比較晚,而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字典(清代之前叫字書)也比詞典多,這是因為,明清以前,漢語詞彙多數是用單字(而非雙字)來表達。

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有影響力的字書:

漢代:《說文解字》——許慎
這是中國第一本被普片認為是有系統地建立了規範化的字書,也是影響最深遠的字典,確立了漢字的」六書造字法「和」部首「等基本原理。

南朝:《玉篇》——顧野王
《說文解字》的升級版,每個字除了解釋字義以外,還附錄了出處。

宋代:《類篇》——司馬光
將《說文解字》與其它民間新字加以整理的字書,收錄漢字超過3萬個。

明代:《字彙》——梅膺祚
將《說文解字》 的500多個部首簡化成214個,首次對《說文解字》 的體系作了重大改革。

明末:《正字通》——張自烈
明代另一本重要字書。

清代:《康熙字典》——張玉書,等。
首次以「字典」一詞來命名一本字書。將《字彙》和《正字通》兩書加以增訂,收字47035個,對現代漢字字義影響深遠。

民國:《中華大字典》——陸費逵,等。
在《康熙字典》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增字1000餘個。

當代:《新華字典》——魏建功
收字只有8500左右,首次將漢語拼音方案搬上檯面。

PS:除字書以外,中國歷史上還有《唐韻》、《廣韻》等建立標準讀音體系的韻書,與字書屬於不同概念,卻又相互影響。


好了,說了這麼多,回到樓主的問題——粵語爲什麽會有自己的文字?

因為文字不是本來就有的,它的寫法、字義都是經過民間和宮廷積年累月的約定俗成,再由官方規範而成的,所以,既然有官方版,就必然會有官方以外的民間版,或者第二官方版,官方亞版等的概念。而事實上,除了粵語,中國民間各地,都普片存在著各種漢字官方意思以外的用法。而又因為,漢語方言內部差異巨大,所以,如果有需要,中國不同的方言區,都能夠以「六書」的方法,建立出自己的文字系統。

但我相信,樓主疑惑的問題,應該是,爲什麽比起吳語、贛語等方言用字,粵語的書寫系統相對更加正式、規範和龐大呢?

除了因為粵語文化本身的強勢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有香港的存在。因為粵語是香港的法定官方語言,所以香港的文化學者,可以光明正大地研究粵語,並且公開地發表自己的成果。而不像其它漢語方言區,由於處身與我國政權的相關規定之下,未能有足夠寬廣的空間去研究方言(因為,語言獨立=文化獨立=民族獨立,對於執政黨而言,如果承認方言的正式地位,風險非常巨大,不利於和諧社會)。

但必須指出的是,即使是在粵語,對其書寫系統和所有研究,也是未有得到香港官方的承認的,更勿論中國官方了,而且,即使是在學術領域,有不少字義的寫法、用法也存在不少分歧和爭議,所以,到今天為止,粵語也未有一套正正式式的書寫系統,能被所有人接受。

所以,我作為一個廣州人,呼籲相關研究人員和學者,儘快統一意見,建立一套正式的書寫座標,以使粵語文化能夠更加發揚光大。


而目前為止,在各種都未被公認的書寫系統裡面,相對最規範和影響最廣的,應該是香港粵語協會2007年發佈的《粵語字打發大全2007賀歲版》,以下是當年他們發表的彩圖版:

假如彩圖版看得不清楚的話,可以看文本版:粵語字各種打字法及解釋大全(2007賀歲版)
但這個地址估計要翻牆才能上。


為啥粵語比較系統?原因是近代的信息交流發達,北方方言區和粵方言區同時有拋棄古文的傾向,而且都在進步(北方方言區進步的更快,更主流)。說白了,就是書面語的口語化

那為什麼現代漢語大家讀的很通順,而粵語許多人讀的很彆扭、」奇怪「呢?因為大家都是學北方話的,粵語只有粵方言區的人使用。
正如你怎麼覺得粵語奇怪,古人(特指宋之前的古人)就怎麼覺得現代漢語奇怪。舉個例子,為了表示否定,古人用「非」「否」來表示,而現代漢語用「不」「不是」來表示,粵語用「冇」「唔系」來表示。所以現代漢語相對古人來說也是一種「奇怪」的語言。
至於現代漢語和粵語這兩種語言兩者的變化方向,現在一般認為(維基),一種是北方游牧民族學習漢語的變化方向,特點是變化大,一種是南遷人民與當地民族結合的變化方向,特點是變化慢。

@任天涯 說:「漢語幾千年雖然語音變化大的超過北京話和粵語的區別。」漢語幾千年的變化真的很有可能比北京話和粵語的差別小。由他的舉例恰巧可以驗證,唐人白居易的詩中,「蛤蟆陵」與「下馬陵」用粵語讀出來(ha ma)還真的是一樣的呢!嚴格來說,現代漢語白話其實是非常奇怪的一種語言,只是現在大家都在學習它,因而不覺得奇怪。理由是,入音的消失,音調的減少,想想為啥唐宋的小說與現代漢語中的用詞差別很大。
入音是啥意思?我下面介紹一下,比如look at這個英文短語,正常英語連讀的發音是大概是」路凱特「,若不連讀,即look的尾音k不與at連讀,那麼當你讀look的時候喉嚨就會有一種卡住的感覺,這個卡住的又不發出來的音就叫做入音。比如漢字」塔「,粵語發音就是tap,注意讀到p時卡住它不要發出來(跟剛剛的k一樣),入音消失之後呢,就是ta,正好就是現代漢語的發音。

據說客家話是變化最小的語言,號稱研究古代漢語的活化石,本人對客家話沒啥研究,不談了。最後關於「漢語正統性」之爭補充,就算客家話是漢語的正統,又關你什麼事呢?

以上這些。


我覺得每一種方言都有自己的文字啊,不過粵語區對粵語特別保留重視,所以平時書面上用得比較多。

比如我家那裡的客家話:

嘅(的)

今晡 (今天)

晝邊(中午)

暗晡(晚上)

天光(明天)

亻厓(我)

………

還有很多口頭語的用字,查字典的時候蠻多都有標明方言用字,比如「冇」這種

《海上花列傳》也是全文吳語啊

@Jiachen Zhang 指正只有對白是吳語,敘述是官話,看到這個答案的同學不要被無知的我誤導,有興趣可以自己研究下


應該詫異的不是粵語為什麼有自己的文字,而是其他方言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文字。方言形成幾千年,每個方言都有自己一些使用頻率高的字。民國共和國之前,書面化語言是文言。之後推廣普通話,書面化用的是北京話模板。語文教學用的是普通話,造成人們從小就不知道自己方言文字化是什麼樣,反而以普通話相似音的字來表達。粵語有的原因自己沒研究過,個人覺得是香港的功勞,另外可能還有海外廣東籍華人的力量。
希望能有一些語言大師整理各地方言的書面化方案出來,讓漢人的多樣化文化別再流失了


1.現今這種粵語字並沒有多少年的歷史,大體就跟香港被租借出去的歷史差不多。

2.歷史上用各地方言寫小說的,哪裡都有,比如用粵語寫的、用蘇州白話寫的,很多。但小說之為小說者,說明它沒有得到官方認可。而當時這些小說換個其他省份的讀者來看除了個別詞語,大體閱讀起來還是沒問題的。

3.要說歷史,客家話的歷史淵源可能筆粵語更早,粵語本身也是中原官話南下和百越方言混合後的產物。吳語歷史同樣也不斷啊,但在歷史上其實並沒有現今的這種粵語字,天南地北的讀書人就用一種漢字。為啥呢?漢字本身不以表音為重,而已表意為重,所以漢語幾千年雖然語音變化大的超過北京話和粵語的區別,但漢字典籍並沒有什麼變化,因為漢字本身不憑藉語音存在!

4.只有二次創作的文字是拼音化的文字,自源文字如楔形文字、漢字、印章文字、聖書文字、瑪雅文字最終都沒有發展為拼音文字,就算是聖書文字也沒有——雖然有這個趨勢。但二次創作的文字重文字創造一開始就依賴於語音,就是作為語音記錄載體的,所以他們的文字和讀音緊密聯繫。然而漢語的讀音和相應的漢字並沒有這麼強的聯繫。
比如白居易詩說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這個蝦蟆陵其實是下馬陵,而白居易用口語化語言寫詩就混淆這個詞的讀音
下馬倆字讀音大概類似「ha me」,別考據,我只是說個意思。
意思就是漢語這東西由於傳播地域廣泛,而在各地植根的歷史悠久,所以會形成各種方言,以目前而論閩語、粵語、客語、吳語、贛語、官話,湘語,都是漢語語族的組成部分——這也是為什麼每個省都有當年俺們就差一票,俺們的方言就成國語的傳說來源了。

5.那中國咋沒變成歐洲那樣的每個語言都有一種文字的情況?大一統的文化固然是一方面,另一反面,漢字本身對語音依賴極低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漢字,我們中國人可以抄著不同的口音,但只用一種文字,這點是拼音文字做不到的。

6.若粵語字用字向@Tony Wong圖片中所用正字,那其實無可厚非,不但無可厚非而且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可若粵語字用字是把漢字當作記音符號來用,我不得不說這麼用不是漢字的用法,或者我退一步說這麼用是現代通假字——意思是我覺得這種用字是違反漢字規律的。

7.但這種違反漢字規律的用法是如何出現的?就像我第一點裡說的那樣,是因為香港。粵語在香港是法定預言,香港漢字的使用者也大多數都是能使用粵語的人員,所以粵語字里把漢字當作記音符號的用法明顯是接地氣的,能在粵語區流傳也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沒有作為法定預言的粵語,粵語字這種用法是不會成型的。

8.過去孫中山跑到日本去和白浪滔天交談,雖然彼此語言不同,但是通過漢字筆談完全無礙。但是現在的非粵語區居民去看香港雜誌封面就未必看的懂了。如果香港完全獨立,不用五十年,香港的語言文字和大陸的語言文字就完全無法溝通了——這在一些人眼裡大概是種追求,在另一些人眼裡也許就是種傷害——這種事我雖然不支持,可也居然找不到什麼表情來表達我的心情誒~~~~~


老家很多老人不會講普通話,卻也不妨礙他們會寫信,會寫對聯,甚至會寫詩


像湖北人的一句話,有么子說么子,也是湖北文字。而且湖北人還很愛說,在電腦手機上很愛打。。。。。。這是說明漢語博大精深而已


我覺得嘛,如果上海成為了一個英國殖民地,並且沿用港式那套治理方法,那麼可能那邊的語言也會衍生出一套文字。

我不是說殖民地云云,只是覺得粵語的文字與香港獨特的歷史密不可分。

廣州人,如果不是看香港電視,還不知道粵語有自己一些文字呢,雖然在全國不一定會認同。


都是漢字,只不過各個地區的習慣不同罷了。吳語區現在還在用哉,兮,現代普通話裡面也不會再用。江淮官話區也在用各種方言字,比如牌當(漂亮)/俠門(小孩)/億耐(討厭)什麼的,加上大部分地區都不怎麼刻意強調這些東西,所以可能導致題主覺得只有粵語會這樣吧。


相當大一部分都是有正字到時貪方便用借音字的,還有就是一些口字詞就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語氣詞這個就是直接造出來的~不過說回來,小時候用粵語寫的情書現在看起來還是好搞笑哈哈哈


那不是另一種文字


佛山妹子來了~
我們說的廣州話就是粵語啦,為什麼粵語有自己的文字呢?很簡單,就像你跟你同鄉聊qq聊微信,你不會特意去把話語說成普通話,因為你們都懂自己的家鄉話,翻譯成國語未免有點多此一舉。
而且不是只有粵語才有自己的文字,你們也有自己家鄉獨有的文字表達,就像廣州話的『靚仔』而北京話就是『尖孫』(諧音),所以如果講粵語有自己的文字有點浮誇,畢竟方言不過是由文字組成。


你看不懂而已。


沒有人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很不妥嗎?粵語本身就是漢語的一種,就像普通話和四川話,東北話一樣,只是讀音不一樣而已,粵語的讀音差異要更大一些,還有就是保留了一些普通話現在已經不存在的古漢語字詞,參考http://mp.weixin.qq.com/s/-aFDBFFPjAPK6PupEquTmA


寔時我是是讓筆微白事正字假屄啫?
此時我是否要寫些方言用字裝一波?

粵語是漢語,它使用的是漢字,怎麼就自己的文字?
如果是說「嘅,嘢,咁,噉」之流,其實別的地方也有,只是大眾不知。比如我地「地方」寫作地方(上地下方)。在【勿會】/【會勿】盛行的閩吳方言,我地用卻是【不會】。
不過上述說到底還是漢字。
以上。


全國各個地方的方言都可以按自己的方言語感來書寫,但是字仍是現有漢字。粵語就不一樣了,這個每個人有每個人看法,個人看法是很不妥。


三及第文體,興盛於民初省港澳地區,以粵語文字搭配書面語,在當時的報紙,雜誌上面非常流行,49年後大陸地區規範書面語,但是一般民間書寫圖個方便,也會偶爾用下,真正讓這種字體回歸廣府地區,是改革開放後,香港的錄像以不合法的手段進入大陸,而那些電影按香港政府要求,都必須配上字幕(三及第文體)以及英文,讓廣府地區的年輕一代重新認識。


話西給你知


中國這麼多朝代都只是統一文字而沒有統一過發音的,粵語用的也是中文字啊,只不過語序和常用字跟普通話有些差別罷了


推薦閱讀:

粵語是否是聯合國承認的獨立語言?如果是,吳語可以嗎?
你經歷過哪些亂用或者沒用兒化音鬧出的笑話?
明明長了一張外國人的面孔,卻能講一口流利的地方方言,是一種什麼體驗?
現代漢語語言學裡,有對各個方言語法的研究嗎?有的話,現狀如何?
如何評價陳小春發微博為粵語叫屈,稱『』唐詩宋詞大多為粵語寫』?

TAG:語言 | 方言 | 粵語 | 漢語 | 漢語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