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國空軍元帥戈林的軍事才能,是否被故意抹黑了?


戈林在一戰接替紅男爵當航空隊長的時候還是顯示出了才能的,在那個個人主義壓倒一切的時代,他能強硬的把編隊戰術推動下去,甚至為了嚴肅軍紀而懲罰王牌,眼光非同一般。

納粹上台後和二戰時期戈林基本就都是負面消息了。他在業務上也不太管事,基本都是扔給手下人干,自己只負責去找錢。他依靠和元首的關係為空軍弄來了大筆預算(占國防預算4成,相當驚人的比例),但生產始終管理得不好。他的人事任命也有問題,副手烏德特把德國空軍的生產搞得一團糟(連美國人都罵,說早知道德國航空工業這麼爛就不炸了),換了施佩爾的人後才好起來,可惜那時已經晚了。

另外,戈林作為一戰英雄王牌飛行員,從慕尼黑時代就為納粹站台,雖然換來了地位,但也使得他在軍隊中頗受非議。政治鬥爭時的手段也不太光彩,比如幫助國防部長介紹對象,還當證婚人,然後揭發新娘曾經是妓女,逼迫部長辭職。

戈林其實就是我們身邊常能見到的那種中層領導,巴結上司不遺餘力,但對下屬也能盡到責任,工作中努力鑽營,但生活中也挺講義氣,常為自己雄心壯志無法實現而哀嘆,但腐敗起來卻毫不手軟。總的來說,這種人如果當師長,會是一代名將,當上空軍總司令,是德國的悲哀。

一個有意思的情況是,元首和戈林都是一戰英雄,對基層部隊的戰術非常熟悉,也有相當的眼光,但在集團軍以上層面的戰略就亂七八糟了,更別說領導國家。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WIKI,很細緻。
赫爾曼·戈林
不知道為啥,中國網民素質普遍偏低,卻普遍看不起WIKI,其實你要能寫出WKI上一半的水平,在國內軍圈至少是個頭臉人物了。


戈林這貨,用一個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來形容怕是最合適不過了。
國會縱火案、組建蓋世太保、引髮長刀之夜、戰爭前期可笑的「戰爭經濟」,戈林都可以算得上頭功,足見之內戰內行。同樣的,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能夠在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不斷獲得新型的戰機,並且成功的把戰機的性能維持在了第一集團,也要得益於戈林內戰內行的特點,他從各處獲取了大量的資源來支持自己空軍的建設。
反觀戈林在二戰中對外作戰中的幾次表現,都只能用可笑來形容:敦克爾克那30多萬英法聯軍要感謝戈林的牛皮給了他們撤退的機會;不列顛空戰中那3000多位皇家空軍要感謝戈林的愚蠢給了他們一個喘息的機會;1942年底的蘇聯紅軍更是要感謝戈林的自大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至少是大大的增加了這個機會):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里蘇聯紅軍幾乎是徹底全殲了第六集團軍,幾乎可以說一舉打斷了納粹德國在東線的脊樑,從此徹底扭轉了東線的局勢,德軍在東線於此役之後再無建樹。
或許戈林這人的存在,對熱愛和平的我們來說是件好事兒吧。


這麼說吧,戈林的軍事能力其實應該算是不錯的,他是大光野高級軍校第一名畢業的,你們搜搜德國名將們的履歷就會發現大多數都是這個軍校畢業的。他一戰的事情我不熟,不過在強者如雲的紅男爵馬戲團當上最後一任聯隊長想必也頗為出色,畢竟紅弟弟洛塔都有40架戰績,而戈林可憐的二十來架遠排不上前三十。
但是我想二戰中戈林昏招輩出的原因在於他不僅是個軍人,還是個政治人物。他的所作所為更多是為了鞏固他在納粹黨中的權力,而他的權力欲和非專業性也導致了空軍高層間的紛亂糾葛。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空軍高層的歷史:33-36年韋佛拉著凱塞林暗中跟米爾希磕,36-37年凱塞林分別跟米爾希和烏德特磕,37-39年天下太平,39-43年戈林聯合米爾希跟耶匈尼克磕,43-44年戈林反跟米爾希磕,44-45年仗都要輸了人都快沒了磕什麼磕。。。
首先,韋佛時期的空軍跟戈林幾乎沒什麼關係。韋佛這個人非常厲害,雖然有點被戰略空軍黨吹過頭的傾向,不過他家世閃亮,一戰時加入了最高統帥部作戰處,發展過彈性防禦概念,起草過春季攻勢和最後撤退,勸說過德皇退位。。。魏瑪時期成為了部隊局(也就是總參謀部)T4處長,同軍需總監曼施坦因一道被認為是總參謀長人選。我要是戈林我也不會跟這種人杠上,是吧?在韋佛治下空軍一派欣欣向榮,所有重要崗位都由有能力的人擔任,而裝備局也由維默爾所把控,二戰時的成功機種大多是在這個時候完成裝備的,戈林唯一的任務就是用他的影響力向希特勒要錢。
然後韋佛意外身亡,凱塞林上台。首先我要解釋一下,鑒於韋佛本人溫和識大體的個性,他活著的時候跟米爾希更多的是私底下的權力制衡,表面上則一團和氣通力合作,連米爾希跟他副官,也是韋佛的弟子、被保護人及指定接班人耶匈尼克鬧翻這事都沒有造成什麼大的風波。而凱塞林本人富有野心的性格讓他迅速跟米爾希劍拔弩張,從而在一年後黯然離職。戈林抓住了韋佛去世的機會,將觸手伸向了空軍管理,他任命了烏德特代替維默爾當裝備局局長,這個極其失敗的任命可能有如下原因:一,戈林跟維默爾處不好,戈林這個一戰英雄花花公子型人物註定跟維默爾這位冷靜的技術官僚八字不合,他會更喜歡與自己如出一轍的烏德特,這也是里希特霍芬傳記里的解釋;二,戈林這個人非常講義氣,他對一戰戰友極其照顧,據說他曾經庇護過當年的猶太下屬,此事是否屬實我不知道,但是他曾經在藍馬克斯騎士聚會時碰上了Jasta 40 的中隊長戴格洛夫,戈林隨口承諾有事找他,於是戴格洛夫後來讓戈林幫Jasta 40副隊長猶太人羅森施坦因逃跑,戈林真幫了;三,戈林其實也不懂行,他一直沉浸在一戰的成就裡而不著眼於當代技術發展,烏德特開始拒絕戈林說他不懂空軍技術,戈林說你以為我懂我乾的這些嗎?但戈林忽略了一點,烏德特的手下可沒有像韋佛耶匈尼克一樣能挑大樑的人才,唯一符合條件的技術專家裡希特霍芬因為基友們的變故憤然出走西班牙。
然後老好人施通普夫繼任總參謀長,本來事情也就這樣了,然而此時米爾希風頭正勁,為了抑制米爾希的同時能儘可能地對高層決策施加影響,戈林做出了第二個讓他備受弊病的決定:讓耶匈尼克取代施通普夫。耶匈尼克也許算是個最受誤解的總參謀長了,他本人極度聰明能力超強,然而奈何有太多人拋開資源數量談四發重轟,指責他取消烏拉爾計劃讚揚繼任科爾滕中興戰略轟炸,然而這些連同冬衣問題經我證實純屬謠言,不過這位總參謀長確實有著影響了後面德軍命運的一個致命弱點,他太過年輕資歷很淺,是希特勒腦殘粉,再加上本來性格就弱勢,容易在關鍵時刻hold不住,下面說戰略錯誤的時候可以看到,敦刻爾克和斯大林格勒耶匈尼克一次都沒能拗過戈林。開始戈林跟他的新參謀長相處愉快,然而隨著希特勒逐漸將權力與寵愛轉移到耶匈尼克身上,戈林毫不留情地連同米爾希逼死了這位脆弱的總參謀長。
接下來是科爾滕時期,我個人並不認可他的高評價,實際上他除了延續在耶匈尼克時期試驗無效的戰略轟炸浪費了本就無幾的資源和組織了一下本土防空以外啥都沒幹,雖然說局勢也允許不了他幹什麼,他的好名聲可能來源於他死的憋屈,而且他跟其他人沒什麼矛盾,也就是說他跟米爾希也會合作,此時米爾希跟施佩爾合力架空四年計劃控制牢了後勤,見不得米爾希一家獨大又找不到人對付他的戈林只能親自將矛頭調轉指向之前的老搭檔,了結了米爾希的政治前途,從此鬧得空軍雞飛狗跳的源頭沒了,同時空軍也失去了米爾希的一流組織能力,也不知是幸或不幸。
克萊佩上台就是戈林為了保住自己的總司令地位,同時意欲複製一個耶匈尼克模式而一手造成的,然而小伙太愣頭青。。。
闊佬不說了,他那時候納粹德國氣數已盡,也沒什麼人能讓戈林鬧了。
綜上所述戈林在挑選空軍高層的時候,更多是基於政治考量而不是軍事素養,決策層的亂象其實是戈林追求自身利益的體現,並不能較好地反映他的具體軍事能力。
然後當我們看向更加宏觀的層面,把整個空軍看成戈林手下的一個整體,我們能夠發現戈林更多的是把他的空軍看做一個爭名奪利的工具,他的決策多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有時甚至可以說是當時的政治形勢逼迫戈林做出了災難性的決定。
首先是敦刻爾克大撤離,當戈林聽說陸軍已經將遠征軍團團包圍時,他興奮不已,認為該是空軍大展身手的時候到了,馬上要求元首暫停裝甲部隊,讓他的空軍去解決殘存敵人。他的動機無非是邀功,在陸軍獲得如此輝煌的勝利之後,戈林自然不滿足於他的空軍只承擔了輔助性工作,空軍取得一個決定性勝利顯然對他保留在希特勒心中地位很有幫助,再加上當時德國空軍被譽為世界第一,之前的連串勝利已然沖昏戈林頭腦,他拒不聽從經驗豐富並且對空軍定位與局限有著深刻意識的里希特霍芬與耶匈尼克的反對,一意孤行地逼迫空軍在惡劣天氣中轟炸敵軍,從而導致了英國人的成功撤離。
然後我反對上面答主把不列顛之戰的責任歸結到戈林頭上,德國空軍後來轉移目標至倫敦主要是希特勒對迷路英軍誤炸柏林的報復行為,對此時任空軍總參謀長耶匈尼克鑒於對希特勒思想的盲目跟從對此大加支持,反而是戈林當時清醒地意識到他們邏輯上的漏洞,他對耶匈尼克說:「要是他們轟炸柏林你覺得我們會投降嗎?」耶匈尼克只能答道:「英國人軟弱,沒有我們的戰鬥意志。」不過由於戈林從來不與希特勒搞分歧,沒有資料證明他曾向希特勒吐露過他的考慮。
最後是斯大林格勒的空運決定,有人為了替戈林洗刷責任試圖把希特勒跟耶匈尼克說成是這個決定的主要責任人,當戈林接到通知時木已成舟他只能照辦,我個人認為這麼說是不公正的,它大大弱化了戈林的態度在這個災難過程中的作用。開始,的確是希特勒召見耶匈尼克單獨商討空運可能性,有了之前的成功案例,誤以為空運只持續最多幾個星期,再加上被運輸機的名稱誤導了實際載重量,耶匈尼克經過計算認為空運應該可行。然而當回去被告知了運輸機的實情再加上好基友里希特霍芬打電話來強烈反對,誠實的耶匈尼克決定向戈林跟希特勒承認錯誤,在戈林得知真相後,他卻命令耶匈尼克不許向希特勒提及該事,以至於當耶匈尼克對希特勒輕描淡寫了幾句空運會給空軍帶來較大負擔時,空軍聯絡官博登沙茨立刻向戈林彙報,戈林馬上打電話給總參謀長,痛罵了他一頓。鑒於希特勒本身的固執性格,我們不能說耶匈尼克的警告一定能起到作用,不過戈林畢竟是掐斷了第六集團軍最後一線生的希望。他本人曾這麼解釋:希特勒問我:「空軍能完成這個任務嗎?」我只能說:「行,我的元首,讓我們來干吧。」(有點忘了,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在希特勒因之前的空軍失利而對戈林態度冷淡的時候,戈林自然更沒有勇氣去違抗希特勒,他也許是希望借著空運的成功來洗刷之前的恥辱,然而他賭輸了。
所以說戈林這個人物不是像布勞希奇或者雷德爾這類軍種司令一樣的純粹軍人,在他身上更多表現出來的是作為希特勒繼承人的政治行為,我認為在評價戈林這種複雜人物軍事能力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到這點。


你以為他是個軍事家,其實他是個政治家,你以為他是個政治家,其實他是個美食家。


戈胖子這人能力有限不假,只不過現在被國內抖機靈的歷史發明家黑的厲害。


戈林坐在每個德國飛機的機頭裡,導致性能不如英美


盟軍誇隆美爾主要是:一,為了把巴頓抬的更高,二,隆不是納粹核心成員。而戈林失寵主要是跟元首的作戰思路有分歧,主要在對英國的態度上(戈林是對的,必須先徹底拿下英國再進擊蘇聯,結果…………)。二戰期間盟軍一直拿戈林與元首的矛盾說事兒(通過廣播報紙大肆宣揚),有一股反間計的味道,事實上多疑的希特勒也確實把戈林打入冷宮。盟軍對戈林和隆美爾的不同褒貶宣傳方法都是離間手段。


人家也是一戰王牌飛官出身好么


戈林對戰爭有一定的清醒認識,但是他無法左右元首的決策。不管是英法對德國宣戰,還是德國進攻蘇聯,戈林都是不樂觀的。事實證明,德國無法速勝英法(如果做好準備還有一點希望),更不能速勝蘇聯(總參謀部認為攻佔首都就能結束戰爭,只適合國民缺乏鬥志的國家)。


槍炮會使我們強壯,而黃油只會使我們肥胖!


你讓一個聯隊長來當空軍司令不出事才叫有鬼。


不看別人的政治才能,就是抹黑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是個好飛行員


推薦閱讀: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奧地利有能力或是曾有機會統一德意志嗎?
「在德國否認納粹大屠殺、替納粹翻案都是違法的」具體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在什麼情況下制定的?
有自己申請的去了德國讀法律碩士的么?來分享一下經驗?
德國文化在哪些方面影響了你?是怎麼影響你的?
一戰德國通過治安戰和玉碎衝鋒死不投降可以耗走列強嗎?

TAG:軍事 | 德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