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攘外必先安內」?


單純抽離出「攘外必先安內」這六個字,是沒辦法判斷它是否合適的,因為條件不全,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

1、在某個具體的語境下,外和內分別具體是什麼?

2、在某個具體的語境下,先和後的關係具體如何論述?

3、在某個具體的語境下,攘和安的具體手段是什麼?效果如何?怎麼才算是「安」?

4、在某個具體的語境下,外和內哪個矛盾更為緊迫和根本?

5、在某個具體的語境下,「攘外」和「安內」是否一定是二者只能同時選一的?

抽調具體語境而空談概念,這是互聯網上很多無聊嘴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一個概念可以結合不同語境,從而產生完全迥異的現象。這樣各方可以分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現象來加以論述。

所以說,評價「攘外必先安內」,得看具體情況。

1、回到民國時代。國家面臨外部的亡國滅種緊迫威脅,這個時候明顯是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

2、共產黨反對「攘外」嗎?不反對,恰恰相反,共產黨的攘外,比國民黨要堅決的多,也早的多。

3、既然共產黨不但不反對攘外反而比你攘外更積極,那你用「攘外必先安內」來優先反共,難道不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嗎?

4、安內也行啊,你安了嗎?中國的農業社會處於崩潰邊緣,需要政府帶頭搞工業化挽救危局,為人民提供工作機會,為國家提供鋼鐵電力,你在幹什麼?你制定並執行過幾個國家工業規劃?好像連晚清北洋留下的那點工業積蓄都被你給霍霍了吧?

5、人民掙扎在死亡邊緣,不堪地主鄉紳軍匪壓榨,奮起反抗,你不去解決這些製造問題的地主鄉紳,反而去解決人民,這就是你的安?你安啥了安?

6、你聲稱怪共產黨造反,可如果人民不是在你統治下活不下去,又怎麼會紛紛加入共產黨去造你的反呢?你去解決產生「活不下去」這種現象的根源了嗎?去解放生產力了嗎?

7、看看國民政府是以什麼手段來「安內」呢?

當地西方傳教士還記錄到,沙河流域的金坪樹鎮一帶,「兩三千的婦女用繩索串成幾里長的一排,執槍的士兵象驅趕牲口一樣,把這些可憐的女人一個個明碼標價。她們被賣到了外地。這種悲慘的景象使我想起販奴運動早期的美洲,而我原本以為這個景象不會再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出現」。
……
  在1935年大屠殺告一段落後,湖北有四個縣,安徽有五個縣,河南有三個縣幾乎人口滅絕,全成為廢墟。在殺戮最為慘重的天台山和老君山一帶,原本有6萬人口,但到1934年年底,「整個地區只剩下不到300個老人和幾個病弱的小孩」。
  著名紅軍將領徐海東的全家連同親屬、宗族被殺了66口人,幾乎滅門。他曾回憶說:「蔣介石曾下令一旦佔領我的家鄉,姓徐的一個也不能留。……在句容集鎮,有一條街上,以前有許多蘇維埃合作社,人們安居樂業。如今一切已化為烏有,只有幾個老年人苟延殘喘。他們領我們走到鎮外的一條山溝,只見十七具半裸的年輕婦女屍體在光天化日之下橫七豎八地躺在那裡,她們都是遭強姦後被殺害的。……我們都哭了。……我們無法置信中國人會對中國人犯下如此的罪行」。
  藍衣社別動隊的屠殺卻整整延續了一年。一直到1934年年底,滅絕村鎮、焚燒房屋、販賣人口的勾當還在進行著。

你管這叫安內?要不要今天讓蔡主席也在台灣給蔣匪餘孽們按這個標準「安」一下?

8、哦,你說那時戰亂時代,無力搞工業化。可在你治下沒戰亂的地方你也沒搞什麼工業規劃啊?到現在為止,國粉們提到炮黨民國的成績,還是只能拿民間資本家自己艱難求生才存貨下來的幾顆獨苗為自己貼金。

9、你說我常凱申依附於地主資本,在大陸的時候不可能搞土改搞工業化,你讓我搞,那就是勉為其難。這不正好說明你自己就是「內部不安」的根源嗎,你就是那個該「被安」的啊。不信我們做個實驗,你看看,把你「安」到台灣去之後,大陸的內戰果然停止了,工業化也啟動了。

10、最後,回到現實的角度,我勸滿腦子是「台灣中華文明的最後聖地」之類的國粉以後最好少提什麼「攘外必先安內」,都2017年了你還老是讚頌這個,是想給TG提供一種在實際中對待你們時應該怎麼做的思想暗示嗎?也「安」你們一下?


攘外必先安內,是絕對真理,這句話本身一點錯都沒有。

像蘇聯那樣自己崩了,還能奢言與美國爭霸?

問題是安內,應該對什麼人安,怎麼安。

蔣介石的答案是:

我知道你們生活很慘,但是我沒辦法改善。你又不願意忍著,所以決定殺了你們,你死了就安全了。
對軍閥的態度是:雖然我們彼此談不上誰好一點,誰壞一點,但是我要上位,所以我決定消滅你們。

憑什麼?

用蔣介石那種辦法安內,不可能成功。紅軍不是憑著一堆馬學理論憑空誕生,它的土壤之所以存在就是社會經濟因素造成的。如果反抗就殺,殺到哪一年算完。

真正的安內是讓國家民族走上正軌,使民眾生活得到保障,這才能進一步建設經濟,發展教育,強大國防。做不到這一點,一切設想都將建立在海市蜃樓之上。
你該殺的不是生活所迫一無所有的底層貧民,而是魚肉百姓貪腐墮落者,根除使社會貧弱落後的勢力。


在斯坦福聽經國的秘書解讀某某的日記,我覺得她說得比較中肯。

某某之所以提出來攘外必先安內。。其實根本從頭到尾就沒把共產黨當回事。。當時的政治軍事情況是所有的後方地區基本都是屬於軍閥統治。完全不服從中央指揮。。某某很清楚的認識到日本侵華前方陣地是根本守不住的。。必須有後方根據地。。所以借著剿共的假象把湖南。貴州。四川。雲南整個西南地區的軍閥通過各種方式消耗實力和收編到中央指揮系統中去。。。最終表現為其順利的遷都重慶建立西南根據地。從這個角度說其戰略完成度並不差。


我這麼說就理解了。。當時手握十萬部隊的各省軍閥和內部派系最少十幾號人。中央軍起碼上百萬人的編製。。你如果是boss。。你恐怕也不會真的很在乎那幾萬到處跑的流匪跑到哪裡去了。而是借著這個棋子到處統合手握重兵的軍閥。。這並不能說是戰略失誤。。只是後期流匪開高達了也沒辦法


就那個時局來說,攘外是大義,安內是私利。

先安內再攘外,於情不合,於理可以理解。

所以,攘外必先安內,不能說是錯的。但是既然安內失敗了,而且攘外也談不上成功,那麼最終被人批判,也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感謝 @懋亡 和林沖 的提醒,我確實是把七國之亂與八王之亂給搞混了。
全部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分割線~~~~~~~
解釋幾句:
戰國時期,周天子已經失去統治能力,對於戰國七雄來說,他們之間互相為外。而對於趙國來說,他擊敗了北方的林胡、樓煩後,在北地設置了邊郡,所以北方的林胡等地發生的問題,與其它的那幾國比起來,更近似為內部問題。
秦失天下,劉邦、項羽等人都是為了奪取天下,所以他們也是互相為外。
十八路煙塵反隋,互相都是為了奪取天下,因此李淵、竇建德等人都是互相為外。
元末反蒙群雄,朱元璋與劉福通的紅巾軍的關係算是內部關係,與陳友諒等人屬於外部關係。
明末,張獻忠與李自成互相為外,這兩個對於明的朝廷就屬於內部問題了。
~~~~~~~~~~~~分割線~~~~~~~~~~~
我是真奇怪,難道我的文筆是這麼差,居然會被人認為我是在替誰洗地?我寫的內容只是在緊扣題目:
如何評價【攘外必先安內】。
至於執行的情況如何,關我鳥事。
看到了嗎?關我鳥事!!!!!!
我知道認真學習,仔細思考,就可能讓我成為學霸;
我知道認真工作,每天去拜訪20個客戶,而不是坐在網吧玩遊戲會讓我的業績好看一點;
我知道減肥方法,少吃多運動就能讓我減肥成功;
我知道為了健康,戒煙可以降低我患癌症的幾率;
我還知道很多讓我變成溫拿的東西,可問題是:
臣妾我做不到啊!
我國的歷史悠久,各種史書汗牛充棟,各種成功的、失敗的故事比比皆是,可又如何?錯誤依然是一犯再犯,
我們站在後世當然可以指指點點,用種種鄙夷不屑的語氣去評判歷史,以為歷史盡在指掌。
喂,醒醒。還真以為自己是神了。古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就好像面對一個知道了地形,卻覆蓋著戰爭迷霧的即時戰略遊戲。
發兵去推對方基地是對的,因為對方基地可能正空虛;
在基地防守是對的,因為對方的部隊可能就在門口;
去某個地方埋伏是對的,因為對方的部隊即將通過那裡;
去騷擾對方是對的,因為對方可能在爬科技樹,製造高級兵種;
所有的選擇都可以是對的,所有的選擇也都可以是錯的。我們玩遊戲的人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看起來成功率最大的方案來執行,歷史上的人也是一樣。
當沒有最優解的時候,就選擇次優解。
即能攘外又能安內就是最優解,當這個解沒有條件滿足,就選擇次優解:先安內後攘外。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了無數次:內部的敵人最危險。各位不要說的好聽,你位於蔣先生那個位置,一樣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屁股決定腦袋,腦袋會不同,一定是屁股沒有坐在同一個位置上。
當我是普通員工,就希望工資、獎金能多拿一些,休息能多一些;
有朝一日當老闆了,終極夢想就是員工能24小時工作,還不拿工資,還滿效率。嘿嘿,不要急著反駁,確實有些公司提供非常好的福利,非常高的收入,但那是為了得到更好的員工,從而產生更大的競爭優勢而已。
真的,請不要把別人當傻子,尤其是蔣先生這種起於微末,最後卻成為權力之巔的人物。看輕他,就是看輕了那個時代所有的人,看輕了那個時代。
攘外必先安內這樣重大的政策,不是我們決定早上是吃燒餅還是油條,是經過深思熟慮,底下有無數人支持的政策。就好像當年的「大躍進」,那一樣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擁有無數人支持的政策。站在後世來複盤,我們當然可以批評,但請不要輕佻的批評,因為我們沒有站在當年的立場上。
~~~~~~~~~~~~~~
寫到這裡才發現與冷哲的區別。我寫了這麼多廢話,他已經總結完畢:

攘外必先安內,不能說是錯的。但是既然安內失敗了,而且攘外也談不上成功,那麼最終被人批判,也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最終也只是成王敗寇罷了。
~~~~~~~~~~~~~

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一切問題都能到歷史書里去找答案。
更有意思的是:一切答案都有多個選項以供選擇。
最有意思的是:所有的選項都可能是對的。
關於攘外與安內,看歷史哇。
清。外有列強,內有太平天國,清朝選擇安內,至於攘外…最後未能攘外,但滿清江山還是多延續了幾年,最後亡於辛亥革命。
明。外有建州女真,內有李自成等人。明朝選擇兩面出擊,結果內剿不滅李自成,外擋不住建州女真,最後亡於李自成。如果當時對外求和,調集大軍圍剿李自成等人,也許明朝的江山可以多持續幾年。
宋。外有遼、金,內有方臘。宋調集西軍圍剿了方臘,然後這隻精疲力盡的西軍被金軍全殲,北宋雖然最後亡於金,不過剿滅了方臘卻幫助了趙構建立了南宋,最後南宋亡於蒙古。
說一個遠一點的,漢。劉邦建漢,屈服於匈奴的武力,執行和親之策。然後經過幾代帝王的努力,國力強盛;另外平定七王之亂,推行推恩令,穩定了國內局勢。所以才會有漢武逐匈奴於漠北的偉業。
所以有先安內後能攘外,如漢;
有先安內未能攘外,如宋;
有既未能安內,也無法攘外,如明。
在這麼多攘外與安內的選項中,好像有一個沒有出現,那就是當內外皆有難的時候,能先攘外而後安內的。
中國的歷史,自秦以降,王朝被外敵所滅者為少,而為內敵所滅者為眾;被外敵所滅的朝代中,統治者往往還有機會再立朝廷。晉之後有東晉,宋以後有南宋,明雖然是被大順所滅,但大順敗亡的太快,所以明也有一個南明。
但被內敵所覆滅的王朝,那些統治者就沒有再次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所以中國歷史上的統治者在面臨內憂與外患時,選擇總是很明確,有能力的時候就內外皆戰,沒有能力的時候就優先安內。
舉個諸葛亮的栗子。關羽被東吳所殺,張飛與劉備死於征東吳之戰,這兩國算是血海深仇吧。這時國內發生叛亂,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與東吳修好,再調集大軍平叛。
然後就是深入不毛,平定南中,國內形勢一片大好之後才舉兵北伐。
再來一個例子,明朝的孔有德叛亂。當時明朝面對後金的軍事壓力,仍然調遣遼兵前往鎮壓孔有德的叛亂,也是先安內的局面。
歷史就是這樣。解了內憂,外患或能解、或不能解;而從未有過在內憂當前,先平外患後平內憂的事情。
那麼對於蔣先生這樣熟悉歷史的人來說,面臨內憂與外患他如何選擇?
先攘外而後安內?能否攘外暫且不論,關鍵是這事在歷史上沒有先例阿。
攘外與安內同時進行?力量不夠。
所以從歷史上看過來,他只有一個選擇:先安內,後攘外。


@熊貓有個鵝爹

這種人的回答居然有183個贊

我也是笑了

東北抗日聯軍又不存在了?

順帶

1932年1月28日,日軍侵略蔡廷鍇19路軍駐地,淞滬抗戰爆發。3月簽訂《淞滬停戰協定》後,國府認真執行為日本「取締反日宣傳」之承諾,凡有「日本」既替以XX,如《中正文稿》,《總理遺教》中出現了很多XX帝國主義,XX警告之類,時任KMT宣傳主管的邵元沖憤而辭職。浙江省主席張難先,因抗日言論被直接貶到湖北沔陽縣當縣秘書。

邵元沖日記摘錄

-----------------------------------------

1932年滬松會戰時期

------------------------------------------

1935年

元月,於中央會議上反對對日親善外交政策

因與黨國對日外交問題難以苟同,辭職

張難先(1873—1968),湖北沔陽(今仙桃市)人。民主革命家、愛國進步人士,譜名輝澧,號義痴,字難先。1904年赴武昌,參加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從事反清活動。為運動新兵起義,投湖北陸軍第八鎮工程營當兵。曾密謀趁慈禧太后七十生日與湘省同時起義,事泄後歸家,辦理沔陽仙桃鎮集成學校。後參加日知會。1907年再赴武昌謀劃響應萍瀏醴起義,被清政府破壞,他遂急返沔陽。數日後,被湖廣總督張之洞逮捕,解送武昌監獄。出獄後,復入革命團體文學社,在武昌、漢川等地從事革命活動;並與友人在沔陽創辦「勤業蠶桑公司」,任經理。後參加辛亥武昌起義。

936年,委員長在首都學界代表大會上提出KMT是反日的,被日本大使館探知,向外交部抗議:委員長言論嚴重違反淞滬協定相關內容。於是KMT登報道歉,但由於當時報紙上禁止出現日本相關內容,所以日報標題為《外交部就XX大使館抗議委員長XX言論向XX道歉》

1938年,香港英國殖民政府受日威脅,對本地反日言論進行管制,但香港文化官員漢語水平太低,無法對華文媒體進行有效管理,英國政府致函國民政府要求予以協助。國民政府選派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委員前往,時人諷曰「委員不知亡國恨,隔海由刪抗X言」

XX殘殺下,南鵬厲症流行,X拒給醫藥死者日多

陽江南鵬島,X兵減至僅得數十,唯唆使漢奸驅策我民眾日夜采鎢,無時刻停息,不堪苦役而傷病者數百人。X對我殘弱同胞諸多虐待,甚或推下海中以供魚腹者亦百人。
近日島上又發生疫症,X寇拒絕供給醫藥,因而染疫死者日有所聞,輾轉傳染,該島實已成為一極恐怖之死島等。
查島中糧食仍不給,漢奸譚某等幾次向X請糧接濟,半月來始得運到米石百多包,旋即告罄。什糧又不多,糧食問題日呈嚴重。
該島鎢砂已被採去七八,全島被翻及半,頓成千瘡百孔,泥濘載道,惟X寇在沿岸仍有所建設。關係擬築堤岸馬路一部同胞被拉充苦工,頗有乘間冒險逃出者雲。

還有,你乎動不動就說什麼「武裝保衛蘇聯」

但是你們能不能不要漏字句?

呀,我們賣國賊寧可保衛無產階級的祖國蘇聯

也不願意保衛資本家地主買辦軍閥的祖國民國

這也是為什麼民國有200萬偽軍投降日本的原因,日本再怎麼爛,還是比民國強一點點,

民國有個趣事,抗日統一戰線成立的時候,一些黑社會打著救亡圖存的名號挨家挨戶收愛國資金,每天都去收,收到別人家破人亡,交不起的就丟個通日漢奸的罪名往死里打。民國政府管不管?不管的,黑社會頭子跟蔣介石是拜把子兄弟,誰敢管?

民國就是這樣用道德綁架的方式愛國,你乎現在也開始這麼玩了?


不邀自來,主要是想懟一下人
@熊貓有個鵝爹
對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僅一個多月,他們即於11月月7日在江西瑞金宣布成立了〝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ZF〞。然而,這個趁著國難當頭的時機建立起來的〝政權〞,公開提出的口號竟然是〝武裝保衛蘇聯〞,而非保衛中國。抗日並不是基於國家的主權統一,而是為了完成共產國際的使命,所以仍和國家對立。

正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時任中華民國主席蔣中正1932年1月2日發表演講時,指陳倉促宣戰的弊害,提出了〝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日〞的主張。

「九一八」後,中華民國政府採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一邊進行國家建設」,到了「七七事變」,日本侵略關內領土,蔣介石隨後發表抗戰宣言,表示已到最後關頭,「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的決心」。

當淞滬會戰打響政府軍隊用人命往上堆守衛家園的時候他們在幹嘛?也在打仗,打的誰,你懂的。

————————以上是其答案,我來一條一條懟的手機分割線————————

九一八事變第二天,中共中央即發表聲明,號召全國一致對外,停止內戰,蘇區可以停止打土豪分田地,可以暫緩減租減息運動。當然,某委員長選擇了什麼我們都知道。蔣委員長不抗日,還不讓人家抗了?1932年4月15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對日宣戰,蔣某人在幹什麼?在打仗,打對日宣戰的中國軍隊。

九一八事變後,號稱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一面發展的國民政府,有奢言抗日者,殺無赦的訓令(1933年4月蔣介石對「剿匪」將領的講話)的抵抗;有堅持對日賠款不動搖,簽訂《何梅協定》的交涉;有鋼產量不如北洋,飛機在銀行里吃利息的發展。

關內是哪裡,山海關以內。七七事變日軍的借口是什麼?日軍士兵在宛平城丟失——山海關到宛平城的地方是關外?1936年5月日軍即不斷向華北增兵,通過兩次丰台事件趕走二十九軍,佔據丰台——好一個入侵關內領土隨即發表抗戰宣言。很明顯比日軍入侵關內領土更接近抗日宣言的是西安事變。若非小六子以兵相逼,蔣總裁欲待何時猶未可知。

淞滬會戰之時,恰恰是八路軍整編之時,為了國家為了民族,朱老總帶頭戴上有青天白日徽的軍帽,三代祖墳被挖的彭老總戴上了,廣大與國民黨有血海深仇的戰士們戴上了,這是大敵當前先放下私仇的共產黨的隊伍,他們收到了什麼回報呢?作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執行側面戰游擊戰的部隊,奮力發動正面破襲的百團大戰後,指揮員彭德懷的兩個弟弟就在國統區被殺了。

然後,說說你推崇的廬山談話,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和《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對比中共,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指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同日,中共向國民黨政府提出《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最後,一個例子說說攘外必先安內——抗美援朝的時候,國內的匪還沒剿完。


蔣公是攘外必先安內,但是那個執行力么·······

主席是借攘外之威安內,借敗美帝的東風,輕鬆安內

古代也有玄武門之後先裝孫子然後整合內部,四年後滅了突厥的·

也有本來打算回去安內,結果南宋在儒家的帶領下投降了,然後借著滅宋的雄風,回去輕鬆安內的

看你怎麼選咯·····


如果準備攘外,必先安內

如果已經被欺負了,還不能轉移內部視線,那就說明自己的套路甚至不能滿足大部分集團的最基本需要了。

這說明了什麼呢?

這說明了自己的套路的基本盤,本來就不是打著把外來勢力打出去的節奏啊


不能說錯啊,如果連內部都安定不了還一致對外,可能嗎?
其實常委員長後來的遭遇也證明了這點,包括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實際上常凱申是指揮不動桂系的三十萬人馬的。(這也是白崇禧自己吹,實際也就十八萬人左右)結果就是黃維,區壽年兵團被包圍後,常凱申實際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用了,只能退守台灣。

但是他的戰略說的好聽沒用,刮民政府沒這個執行力啊,國民政府才有。

國民政府和刮民政府的分界線在哪?

四一二清黨

從1927年4月到1928年6月,浩浩蕩蕩的清黨把原來的68萬黨員清成35萬登記在冊黨員。考慮到當時中共總計不到五萬人,這剩下的三十多萬人是誰一目了然。而中共六大統計,清黨殺害的31萬人中,中共黨員只有2.6萬人,剩下的29萬有理想,有抱負的國民黨左派,甚至是中立人士,都和中共「同歸於盡」了。
上海清黨時,清黨委員會由陳群,楊虎二人負責,國民黨部無權過問。結果陳群把「忠貞黨員」張君毅逮捕時,上海市黨部不得不派人去警備司令部交涉;後交涉無效被殺害。廣州清黨甚至將穿西裝,中山裝的一併逮捕,頭髮向後梳的學生都是「親共份子」。時任國民黨上海市黨部組織部秘書吳開先曾對陳立夫說:「無辜人民之遭害者更不計其數,言之至為痛心」。

哪怕是剩下的35萬登記在冊黨員,問題都很大。如1928年江蘇省黨部舉辦國民黨員重新登記時「黨員對黨灰心,不來登記者佔十之三四;存觀望登記者十之四五;因受反宣傳不來登記者十之二三」。廣州市也算國民革命老區了,重新登記得黨員只有原有黨員的10%;廣東省申請登記者只有原有黨員的35%。漢口清黨前有黨員三萬人,4月的登記只有5000人;長沙清黨前號稱十九萬黨員,登記時「合格黨員」1526人。

可以說清黨前,國民黨尚且是一個組織嚴密,內聚力強大的現代政黨,清黨後重新登記的大多是地痞流氓,地主,甚至青幫份子,直接墮落成了一個依賴大地主,買辦資產階級的軍閥式法西斯組織。
1943年創作的歌曲《團結就是力量》可以說廣為人知,但是其中有句「向著法西斯蒂開火」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法西斯蒂」指的就是常凱申的「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法西斯蒂精神」。然而等到1934年國際政治動向變化後,因為英美對「法西斯蒂」的不滿,常凱申又不得不放棄這套說辭。

清黨前,「聯餓聯共,扶助工農」的先總理三大政策不搞也就算了,立黨初的三民主義的平均地權也不要了。先總理怎麼說的?
「欲求生產分配之平均,亦必先將土地收回公有,而後始可謀社會永遠之幸福也,土地公有之思想乃合乎清理」

刮民黨呢?把先總理的遺言忘的一乾二淨,不靠工農,那還能靠誰?

保路運動的誘因就是成渝鐵路的修建,從民國建立前就開始修,等到解放前連一公里都沒修出來。新中國成立後開展國民經濟恢復運動,1950年6月鐵路開工,1952年抗美援朝結束前就竣工了。車頭還是用繳獲的美製登陸艦運上來的。執行力差距可見一斑?

這樣一個執政黨實際上就是一個政令不出江浙的軍閥政權,無論多麼正確的命令都執行不下去,沒有執行力最後只是一紙空文。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但前提是要正確理解。而蔣介石的理解,從其1937年之前的行為來看,是錯誤的。

以當時的敵強我弱之形勢,只有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團結一致,共同抗日,才有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希望。一盤散沙,內鬥不停,是不可能去「攘外」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攘外必先安內,當然是有道理的。

問題是,什麼叫做「安」?圍剿能叫安嗎?能實現「團結一致」的目標嗎?先不說蔣有沒有徹底消滅紅軍的能力,即便他做到了,那紅軍都已經被消滅了談何共同抗日?

還有什麼叫做「內」?相對於日本人,TG算的上是內,那相比TG,國民黨內部的軍閥,派系是不是內?為什麼蔣介石不先消滅國民黨內部的反對勢力再集中力量對付TG?要知道TG可是多次利用國民黨軍閥之間的矛盾才絕境逢生的。

事實上,只要都承認蔣介石的地位,這些軍閥和派系之間的矛盾是不影響他們一起圍剿TG的。同樣,只要紅軍承認南京國民政府的領導地位,那麼國共雙方的矛盾也不影響「共同抗日」的大局。

這才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正確理解方式,事實上,也就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內容:停止內戰,國民黨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共產黨軍隊則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這不叫安內,非得打得你死我活才叫安內?

九一八事變之後蔣最應該做的,就是佔領民族大義制高點,高舉抗日大旗,收攬民心,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自己的政治聲望,進一步確立自己的領袖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對付各路軍閥、黨內派系是很容易的。比如,蔣介石是怎麼消滅西南各省的割據勢力的?靠吊在紅軍長征部隊後面的薛岳和吳偉烈啊。這不就是用攘外的手段實現了安內么?

至於紅軍,仍然可以採用國共合作的形式,但是相比歷史上蔣介石的被動,這種情況下談判的主導權顯然會掌握在國民黨這邊,因為此時國軍有更大的軍事優勢,更有民族大義的支持。即便紅軍非要作死不接受和平談判,那也會大大削弱其號召力和凝聚力,而沒有全國人民的支持,共產黨也就成不了氣候。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全面覺醒的過程,如果蔣介石能利用好這一形勢,憑藉其國家元首的天然優勢,把全民族的仁人志士,熱血青年都號召到自己的領導下,共御外侮,那麼成為再造中華的民族英雄,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惜,他既沒有抗擊日本的決心,也沒有發動人民的勇氣,這條路只能是YY了。


能夠與現有資源契合、可以執行下去的政策才是好政策!
蔣公要是半年之內可以掃滅對手,整合內部派系,那這就是個好政策。問題是他搞的定么?
如果制定政策之前就知道搞不定,那說明這個政策就是個幌子;如果之前以為能搞定,那說明是蔣的個人能力問題。
說到底,蔣要麼是對自己的執行力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麼是畏縮退讓找個借口。


漢有白登和親,後有霍去病封狼居胥
唐有渭水之盟,後有李靖雪夜平定襄
前者叫漢高祖,後者叫唐太宗


秦,滅於叛軍,亡於內;

西漢,滅於權臣,亡於內;

東漢,滅于軍閥,亡於內;

西晉,滅於匈奴,亡於外;

東晉,滅于軍閥,亡於內;

宋、齊、梁,滅于軍閥,亡於內;

陳,滅於隋,亡於外;

北魏、北周,滅于軍閥,亡於內;

隋,滅於叛軍,亡於內;

唐,滅于軍閥,亡於內;

後梁、後唐,滅與軍閥,亡於內;

後晉,滅於契丹,亡於外;

後漢、後周,滅於叛軍,亡於內;

北宋,滅於女真,亡於外;

南宋,滅於蒙古,亡於外;

元,滅於叛軍,亡於內;

明,滅於叛軍,亡於內;

清,滅于軍閥,亡於內;

民國,滅於叛…………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亡於內。

Data never lie.


在「九一八」事變第二天,中共中央就發出聲明,呼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後來,多次聲明甚至承諾,如果國民黨停止內戰,中國共產黨願意放棄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願意把自己局部的區域變成邊區、特區,願意把紅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的一部分。1935年8月1日,紅軍在長征途中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著名的《八一宣言》,要求建立「統一的國防政府」、「統一的抗日聯軍」、「組成統一的抗日聯軍總司令部」,要求更有成效、更高級的聯合。但蔣先生毫不理睬,反而是加大了對工農紅軍的圍剿力度。

「攘外必先安內」?說白了就是蔣介石欲置中國共產黨之於死地而後快的一句借口罷了。


「九一八事變」後,中日矛盾上升,民眾抗日運動空前高漲,國際社會也對中國予以同情。而且中國己名義上結束分裂、完成統一,按理說,中國應起來抗日。但蔣介石卻在此時提出並極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政策。這是為什麼?我們的教科書和學者中的主流觀點是:為了剿共,為了建立蔣介石個人獨裁統治。作為政治宣傳,這樣說是無可厚非的。但作為歷史研究,這樣講則過於簡單,不利於人們客觀認識這問題。對此,我們應以中性的立場來分析其原因。
  首先,是由當時國內形勢決定的。形勢是決定內外政策的前提。眾所同知.「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國民黨剛統一全國,政權剛建立,面臨著鞏固政權,穩定局勢的艱巨任務。老對手共產黨正在「作亂」並日漸坐大,擁有十幾塊根據地和30多萬紅軍。九一八事變後兩天,中共在9月20日制定的《由於工農紅軍衝破第三次「圍剿」及革命危機逐漸成熟而產生的黨的緊急任務》[6]中提出:「要打倒帝國主義,就必須要打倒國民黨,而且實際的經驗將告訴他們,只有蘇維埃政府,才能同帝國主義做徹底的鬥爭。……國民黨的『民族統一戰線』,實際是要工人增加生產,要農民加倍服從地主,要士兵進一步的服從長官,要災民鎮靜犧牲,要紅軍放下武裝一致對外。很明顯的,這種統一戰線不是為了對付帝國主義,而是為了對付革命。」因此,中共不但拒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反而命令「集中力量追擊敵人退卻步隊,……儘可能地把零碎的分散的蘇區打成一片」[6]。事變後紅軍追擊撤退的南京國民政府軍(9月21日蔣介石已經下令「將討粵和剿共計劃,悉行停緩」[7]),擴大了蘇區,並於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內與國民黨持不同政見者大有人在。許多黨派及民眾不滿於國民黨一黨專政,對國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極為不滿,紛紛要求民主改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抗日運動跌蕩起伏。國民黨內部也矛盾叢生、紛爭不斷、內訌激烈。如1931年,蔣胡矛盾引發寧粵對立,5月底,胡漢民派、孫科派、汪精衛派、西山會議派、兩廣地方實力派(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等)及其他反蔣勢力聯合起來,在廣州成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和廣州「國民政府」反蔣,與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雙方几乎兵戎相見。[8]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寧粵雖然表示要和解,但當年12月,國民黨「四大」仍分別在上海、南京、廣州各自召開。蔣介石也在內外衝擊下於12月15日二次下野,足見內部之混亂不堪。中原大戰後,大軍閥不存在了,但各地如兩廣、西南諸省、山東、山西等地實力派軍閥依然把持一方,國民政府政令不暢,影響十分有限。李敖曾把這時的蔣介石戲稱為「五省聯防司令」。而對內憂外患兩重威脅,對於剛剛誕生的國民黨政權,顯然外要攘,內也要安。但是孰先孰後呢?作為當政者,蔣介石認為「攘外必先安內」。他在多次講話中對攘外安內關係做了闡述。1931年11月30日,蔣在任命顧維鈞署理外交部長的訓詞中說:「攘外必先安內,一統方能禦侮,未有國不能一統而能取勝於外者。[9]1932年1月底至2月初的上海一二八事變期間,紅軍攻打江西贛州。蔣介石為上海抗戰,派使者去見四川軍閥劉湘,被以「不保證使者安全」的理由拒絕;蔣派人去華北讓張學良反攻東北牽制日軍增援上海,張紋絲不動;蔣派人請廣東軍閥陳濟棠出兵贛南應付紅軍,好讓中央軍得以回援上海,陳濟棠置之不理[10]。因此1932年6月9日,蔣介石在廬山召開「五省剿匪會議」時說:「大家都要明白,我們這次剿匪戡亂,就是抗日禦侮的初步。如果剿匪不能成功,抗日就沒有基礎。因為一方面抵禦外侮,一方面還要分力剿匪,那就與明末的情形一樣,……現在我們的困難,同明朝的情形差不多一樣。所以我們要以明朝為前車之鑒。只要把國內的匪剿清,使全國團結一致,無論倭寇怎樣侵略,我們也能夠穩固自強,終久是可以挽救轉來的,如果我們內部意志不一,步驟零亂,既要對內打土匪,同時又要對外御外侮,試問我們究竟有多少力量!恐怕結果也只好重演一次明朝亡國的故事。」[11]1932年12月14日,蔣介石在《修明內政與整飭吏治》演說中說:「如果內部不能安定,不但不能抵抗外侮,而且是誘致外侮之媒」,「攘外定要先安內」[9]。1934年7月,在廬山對軍官訓練團所作的題為《抵禦外侮與復興民族》的講演中強調:「安內是攘外的唯一前提和必要的準備工作,現在禦侮救國、復興民族惟一要道,就是先求國內的和平、安定、統一、集中。」[9]國民政府的「第一責任」是「剿匪來安內」,「第二個責任」是「抗日來攘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基於這樣的認識,蔣介石提出、推行了「攘外必先安內」方針政策。如果從當政者立場看,國民黨和蔣介石提出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其次,是為了維持國民黨一黨專政,進而實現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國民黨統一全國後,實行一黨專政。同時,蔣介石是個權力欲極強的人,他一直試圖在中國建立個人獨裁統治,這必然受到國內、國民黨內持不同政見者以及各地實力派的反對或抵制。「有些集團和黨派不願服從南京政府.所以反蔣情緒強烈。[12]因此,不論是為了「黨國」利益,還是個人目的,蔣介石都必須清除各種威脅國民黨黨專政和其個人獨裁統治的異己力量。要達到目的,不僅靠武力,還要佔「理」。「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打出「攘外必先安內」的旗幟,就是為了佔據有理有利的地位。他可以此為名,最大限度地取得國內、黨內及軍隊的支持。同時,只要不利於國民黨一黨專政、不利於蔣之獨裁統治,蔣介石就可以振振有詞地以「攘外必先安內」為名,予以打擊和消滅。這才是此政策之本質所在。
  再次,受中國消極傳統政治文化和歷史經驗的影響。任何政權都有個內外關係的處理問題。「攘外必先安內」是中國歷代統治者處理內外關係時的一個基本準則和基本經驗。在統治者看來,內患是心腹之害,外患是肌膚之害。要維持統治地位,必須先安好內,方能攘好外。最典型的例證就是明朝,內外交困,最終在內外夾擊下滅亡於「內亂」。受中國這種傳統政治文化和經驗的深刻影響,蔣介石熟知「攘外必先安內」的「古訓」,並把之當成治國信條。1933年12月14日,蔣介石在內政會議上明確講:「『攘外必先安內』是古來立國的一個信條」[9]。同年『他對剿匪的軍官講:「古人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意思說是先要勘定內亂,然後才可以抵禦外侮。這話有至當不移顛撲不破的至理。依今日國難的客觀情勢來說,日本人侵略是外來的,好像是皮膚上漸漸潰爛的瘡毒。土匪搗亂是內發的,如同內臟有了毛病,這實在是心腹之患。現在剿匪就是來治療心腹之患。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9]遵循這古訓,儘管國內抗日情緒高漲,蔣介石的槍口卻主要是朝內的。
  最後,缺乏信心,懼怕對日作戰。對日本的侵略野心,蔣介石是很清楚的,但又認為,中日力量懸殊,對日作戰必敗。「中國一切不如人」,以「我軍現有裝備與日本較,等於弓箭與機槍」。「我們中國沒有現代作戰的條件。不夠和現代化國家的軍隊作戰,如果不估時而動,貿然作戰,那只有敗亡而己。[9]故應「不求急功於一時」「不博一時之虛榮」。當時,不僅蔣介石,整個國民黨及國內都充滿失敗主義情緒。「為什麼不抵抗?有許多人說:中國太弱,不能與日本打。」[13]「中國太弱,需要時間養精蓄銳、整軍經武,才能抗日。有的甚至還說,中國抗戰還太早,如果再過幾年中國更強了,抗日可更加成功。」[13]所以,蔣介石不以武力攘日,而是沿用近代歷屆政府「以夷制夷」策略,希望通過外交途徑消弭衝突與戰爭,以便安好內,再求攘外。當然這種觀點荒唐可笑。事實證明,安內使國力更弱,外交更加失敗,國際社會也對中國的妥協、軟弱不屑。
————————————————
以上引用自百度

安內的對象:
一是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
二是國民黨內的反對派
三是地方實力派軍閥
四是國內其它持不同政見的政治派別和民眾。
五是安定社會、充實國力、培育民族精神,這是在未來民族戰爭中中國賴以堅持並獲勝的基礎。


攘外必先安內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要先安撫住外,才能安內。 否則那不是誰先誰後的問題,是找死的問題。

就像樓上有高手說的,歷史上大多數例子都是,先求和,然後安內,然後攘外。 凡是外人都已經打到門口了,還想著去安內的,最後都傻眼了。

所以,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先和外,然後安內,然後攘外。

蔣公呢? 918還說得過去,咬著牙扔了東三省,算是和了日本了,國內也開始轟轟烈烈搞圍剿了,直接把紅軍逼到長征。

然後接著抓紅軍的名義,驅虎吞狼,跟在紅軍背後一路收服西南,要說誰救了紅軍,第一個功臣是蔣校長。

可是蔣校長長袖善舞的太嗨了,有點得意忘形了,收也收不住了。然後就到了1936年。蔣校長想要抓緊時間先把內給安了。 但誰也不是傻子,張學良不是龍雲,也不是劉湘。當年丟東北也不是為了蔣校長的面子,而是真的自己擋不住日本人。蔣校長明面上一口一個兄弟,實際上坐視東北淪喪不理,讓張學良出醜,現在又想要借刀殺人,搞卞莊刺虎。

誰當誰是傻X啊?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天子之怒,血流漂杵。 張不是匹夫,也不是天子,只是一個二世祖,愣頭青,領軍大將。 將軍一怒,哭笑不得啊~~

七七事變之後,日本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佔領整個華北,甚至華南,這已經不是蠶食了,是鯨吞中國。他們的主意是想跟東北一樣,給蔣校長壓力,因為他們知道蔣校長要「安內」,所以逼著蔣校長割讓華北來求和。實際上在華北淪陷後,日本一直在尋求和國民黨政府和談。

但是問題是華北跟東北一樣嗎? 數百年古都,孔夫子故里,中原大地能丟嗎? 丟了跟亡國還有區別嗎? 蔣校長再想求和,也走不出這一步啊。

所以日本人找不到蔣校長~ 最後找了汪精衛~~ 整個過程中,日本中央政府一直在質問軍部:怎麼搞得?不是說逼一下蔣介石就會和談嗎? 難道真的要一直打下去啊?

軍部硬著頭皮說那就打下去咯~~

這時候就說明, 和外,已經徹底的走不通了。 既然不能和,那就應該果斷的放棄安內,開始攘外。

#####

第一次回答時間出錯了,業餘歷史愛好者~ 難免的, 感謝指出~~


我覺得大家對「攘外必先安內」是不是都有個認識誤區?「安內」必須是剿滅內部其他勢力嗎?如果我與你有矛盾,只有幹掉你才叫解決矛盾嗎?實際上第二次國共合作就表明「安內」已經暫時成功了,只不過不是蔣所希望的「安內」而已。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本身是沒錯的,關鍵就在於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安內」,如果有能力的話抓緊時間徹底剿滅也可以,沒能力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坐下來商量一下雙方暫時各退一步。蔣的問題在於他覺得他有這個能力,實際上卻沒有,所以折騰幾年最終還是用暫時合作的方式「安內」。


攘外和安內並不是對立的。如果一個政權有足夠的能力,是可以做到一邊攘外一邊安內的。 當然,如果政權能力不足,只能先安內在攘外也不能說是錯的。

但由常凱申和他的南京政權說什麼攘外必先安內就很無恥了。因為常凱申和他的南京政權就是近代中國內亂不斷的最大禍根。

所謂安內也就是消滅軍閥統一國家的軍令政令。而常凱申的南京政權,恰恰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軍閥政權。也就是說,想要徹底安內,就必須消滅常凱申政權。常凱申的政權在一日,中國內亂就不會停止。

所以我們看到49年常凱申政權被打出大陸後,大陸 的內亂很快就平息 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個人這次要反對下@冷哲 兄的觀點了。

就那個時局來說,攘外是大義,安內是私利。------這句同意

先安內再攘外,於情不合,於理可以理解------這句不同意,個人看來,於情理都不合。前面有人評論,「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這是大義,大義不就是道理嘛。而且就從私利的角度來理解,把寶貴的本來就沒多少的國家資源大量投入在內爭之上,徒然予外人得利,一味退讓,事實證明只會讓人家胃口越來越大,反而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利益。無論情理,當時以攘外必先安內為借口,將內外政策互相對立,只取其一的做法,在我個人看來更多還是不敢抵抗,唯求偏安的借口。

所以,攘外必先安內,不能說是錯的。但是既然安內失敗了,攘外也談不上成功,最終被人批判,也是完全正常的事情。------所以在我看來,攘外必先安內,在當時的語境下,是錯的。


題外話,安內,並不一定就是徹底掃平內部,在攘外這個大局之下,尤其是資源有限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共御外侮,本身也是安內。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啊,攘外必先安內的這個安內,在蔣看來可不僅僅是指tg,桂系,晉系這個那個都屬於這個範疇哦,等安內之後再去對外,就以蔣的本事,誰知道得搞到猴年馬月,等他安完了估計也就能去印度溜達了。


而且而且而且,你們真確信沒有西安事變tg就能被蔣突突了?真當他有扎古不成?

另外樓上有朋友說tg解放後三反五反鎮反剿匪也是攘外必先安內的翻版,個人也是不贊同,tg沒有因為tw沒解放就放棄抗美援朝,也沒有因為要搞三反五反鎮反剿匪就放棄朝鮮,這就是tg和kmt本質上的不同了。tg不會指望某外國來決定性的幫自己搞定一切,不找借口該上就上,反觀kmt/國府,從來都是指望外人,從來跪著沒站起來過,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而還有很多回復,根本就是把」攘外必先安內「和」攘外必須要安內「等同起來了,這倆地的確確不是一回事。


推薦閱讀:

概率論是否可以取代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不、歷史必然論?
張學良究竟錯在何處?
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東北野戰軍vs日本關東軍誰厲害?
關於馬克思提出的五種社會形態演變?

TAG:歷史 | 政治 | 抗日戰爭 | 中國國民黨 | 攘外必先安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