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與李毅吧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在知乎:
你說自己是高大上的精英,底下會有人捧著你。
說自己的吃泡麵摳腳打遊戲的屌絲,知乎er會把你嘲諷出翔,
你不看書、健身、攝影、烘焙、投資、旅行........? 呵呵,你真是垃圾!
在D吧:
你說自己是高大上的精英?底下:「裝逼犯趕緊滾!」
說自己的吃泡麵摳腳打遊戲的屌絲,底下:「樓主666,快更別太監!」
在知乎爆照:
底下:美女你好漂亮,關注你了,能交個朋友嗎?
在D吧爆照:
無論是真是假,是丑是美;
後面的表情包太多,不傳了。
文化DNA的強勢程度,即意識形態自成體系的免疫力,群體的凝聚力——雖然,知乎曾經一度有和百度貼吧分庭抗禮的趨勢,但那個隨著時間的推移,二者的差距在縮小之後,又被拉大了。
遙想帝吧當年,2008到2012年的黃金時代,幾乎每晚的精華帖里都有神作,各種內涵神帖層出不窮,造就了風靡一時的「屌絲」文化,影響至今。各種「毒瘤辭彙」多少年後回首,可以看做是80~90一代青少年時期的意識形態縮影。
而在帝吧達到鼎盛拐點的2012年,正是知乎異軍突起的上升期,與貼吧極度接地氣不同的是濃濃的「城市中產新貴」氣息。這個時期,知乎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這股濃郁的小布爾喬亞之風給中國的互聯網帶來一股清流,中產,優雅,高知,冷知識,消費主義、文藝,女神,漲姿勢,腦洞文學,這是2012~2013年知乎的典型狀態。
注意,以上幾個關鍵字的定位重合恰好搶走了豆瓣、果殼和一些小眾高質貼吧的核心用戶——以話題討論這一人類最原始最樸素交流方式作為網站運作主體的策略,帶來的是遠勝於多而雜呈現形式的傳播效果和用戶黏性。
譬如「優衣庫+kindle+頂配輝騰三大件」,「如何優雅地XXX」,「XXX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年薪百萬,985是標配」,」穿西服打領帶不能學某央視主播「,」聽說岡本有點小「,」精英誕生家庭因素有多大「這些哏中的一部分大約只有在2013年左右上知乎的用戶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造哏是一個網路平台強勢興盛的標識之一。可以說,從文化DNA的角度來說,知乎有著高大上的原始設定,這極有利於第二點「強勢文化免疫力」的形成,2013年的知乎有些像2012年的蘋果公司,即便用戶群有下沉的趨勢,但終究低不到哪裡去。
而造出來的哏一定是和這個平台的DNA緊密捆綁在一起的,在2013年,玩世不恭的貼吧狗會很不友善地告訴你:知乎是個很裝逼的網站。然而逼格,恰恰是知乎的立站之本。
猶如歐洲百年豪門的俱樂部,皇馬的高貴,紅軍的血性,尤文的沉穩,曼聯的氣勢磅礴,一支球隊可以戰績不佳,可以陷入低潮甚至一蹶不振,但是DNA不能輕易改變。所以之前知乎所有的哏都和其DNA息息相關,其價值取向是以精英主義,衍生出的中產消費主義,女權,「面朝大海,週遊世界」。
表現出的就是:與中國當下國情的平均水平極度脫節的日常。
那兩年的知乎,一個中學生求推薦買只水筆,你可以預料到標準答案大概是凌美,但半路上肯定會殺出一個白富美,一本正經的極力推薦8000大洋一支的萬寶龍。
而稍微人五人六一點的人物,除了復旦之外,學歷大概率必須是清北藤。它有很大概率來自這三家公司,分別是:微軟、谷歌、Facebook...
底層社會的黑暗,在知乎有沒有呢?有。但猶如兇險的戰爭場面,永遠只會出現在《拯救大兵瑞恩》的開場五分鐘。關於中國社會的真實一面,雖然在諸如「中國真的有很多窮人嗎?」「底層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之類的問題中有長篇累牘的描述,比任何平台都要繪聲繪色,長篇大論,但是本質上這些只是調味劑罷了。它們是精英階層研究底層社會的紀錄片和觀察範本。
貼吧則完全不同。帝吧的內涵貼玩世的表象之下是對現實的酸澀和無奈,那兩年經常有出自網吧網管之手的內涵文,以第一視角的姿態紀錄周圍各色人等,有時候又會從旁觀者的角色轉變成參與者的角色。
你通篇看不到類似知乎高票的極力渲染,但是它卻能觸及你的心靈——屍體只有在和平年代暗夜陰影中忽然閃現才會讓人覺得可怖,而在戰爭年代的光天化日之下,當周圍全是屍體,周圍人滿不在乎地抬起一具就扔到卡車上運走時,你只能感覺到一種麻木之後比恐怖的震撼更加沉重的東西。
如果說早年知乎的DNA來源於早期用戶篩選早就的群體特徵,而貼吧的群體由於其體量的龐大,和中國最廣泛的年輕人群體有著更大程度的吻合。如果說知乎的DNA是基於一種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小群體的自嗨結合功利的手段灌輸的話,那麼帝吧的DNA完全是一種混吃等死的自怨自艾。當然,在階層固化的當下,「喪文化」大行其道有其必然性,知乎亦不能倖免,但是知乎相對來說還是積極的,通過構建美好圖景,和各種方法論,資瓷和鼓勵你逆襲和撈一票。
而貼吧呢?永遠不會積極,而是永遠喪下去。只不過喪的地點從帝吧轉移到了戒賭吧——其實還是那群人,只是年齡變了,李毅吧畢竟最早是體育話題起家,後期荷爾蒙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這一點從李毅吧的專用辭彙可見一番,60%的專有辭彙和性相關,而核心年齡人群應是85年左右的人。為什麼到了戒賭吧?很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85左右的人過了而立之年,荷爾蒙消退,雖然也偶爾修修破車(非字面意思,戒賭吧暗語之一),但是酒精,賭博,工作,婚姻取而代之,成了生活主題,於是戒賭吧更加切題,但本質上說,是老屌絲們轉移了陣地。
從這個意義上說,貼吧的DNA固然強大,但是知乎的DNA同樣足夠強勢,但終究還是沒有保住,反而節節敗退,其原因自然來源於中國互聯網發展所要遵循的規律和知乎初始DNA的衝突。
所謂規律,自然是要爭取盡量廣泛的流量。但與之帶來的群體下沉與初始DNA的精英特性天然衝突。要流量還是保定位?自然是選擇前者。
再說群體的凝聚力。
貼吧和知乎的不同之處在於:以帝吧為代表的貼吧文化帶著暴戾的本質。這是中國曆來國民性的傳承,屌絲,七分女,黑木耳的稱呼,和半個世紀之前轟轟烈烈運動中的走資派,牛鬼蛇神,破鞋的稱謂類似,都帶著群體性攻擊的標籤。某種意義上說,那場轟轟烈烈運動的本質並非完全是領袖發動的,而是領袖利用了國民的自發性暴力。帝吧出征事件則是將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
相比之下,知乎雖然溫和,但是存在著嚴重的內部群體分裂問題——這和美國現今面臨的問題類似。這一點是獨有的現象,雖然貼吧也出現類似爆吧這樣的事件,但是總基於一個共性的價值觀,只是派系不同罷了。知乎則完全不同,由於體量擴張,喝咖啡、吃炸醬麵的、吃西餐的、喝白酒的、喝茶的全部共居一室,有些矛盾在積累之後自然會引來爆發。很多大V在不同時間段離開知乎,以至於新人們都從來不知道他們的存在,這種離開除了被動的,相當一部分是主動的。
前段時間,有問題討論知乎的段子手時代的來臨——從系統角度來看,這幾乎是必然的。當知乎的人群與微博的人群高度重合,那麼昨天在微博上發生的事情,在今天的知乎上也會重演。
一個把段子編的像事實,一個把事實說的像段子。
知乎和李毅吧的區別…………
D吧:女吧友們自己爆照,吧友們來打分。
知乎:長得好看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D吧:發出你們的女朋友,吧友們來打分。
知乎:有一個好看的女朋友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D吧:卸了妝再爆照,我來打分。
知乎:每天化妝的妹子,卸妝後有什麼感覺?
D吧:怪蜀黍開貼,上小蘿莉,我來打分。
知乎:有一個長得漂亮的妹妹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D吧:你們見過胸部大到可以壓鍵盤的妹子沒?求爆照。
知乎:胸大的姑娘真的可以把胸放在桌子上面,然後辦公做事情嗎?
D吧:你們見過最美的臀部是啥樣的?上圖說話
知乎:穿包臀裙好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D吧:扒一扒我的那些奇葩同事和奇葩上司
知乎:在職場中你見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同事
D吧:幫我女神問問,女生怎麼樣咬最能給男生帶來刺激?
知乎:女生可以掌握的撩漢小技巧有哪些?
女權吧:討厭漢男,隨便來一個外國人,只要不是黃種人就好。
知乎:我想在中國未婚生一個混血兒做單親媽媽,是否可行?
D吧:貼吧二樓廣告
知乎:偽裝成問題的首頁營銷廣告
D吧:被秒刪的黃圖哥
知乎:被秒刪的黃圖哥
D吧:亂刪帖的許可權狗
知乎:您已經來到了知識的荒原
D吧:莆田系醫院推廣
知乎:各色化妝品營銷號
D吧:開帖更新網吧見聞的網管
知乎:寫和前女友/男友感情故事的寫手
-------------------------------------------------------
個人結論:除開軍事、歷史、編程、遊戲設計(這些是我常接觸的)等少數以男性為主的小眾知乎板塊,知乎其他板塊的主流用戶包括內容和貼吧並無區別。並且在「兩性」「情感」類話題里充斥著大量虛假編造並且視圖讓閱讀者信以為真的故事。(主要受眾為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女性)
知乎的優勢在於知乎少數板塊確實能給非業內人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知識科普。但這個優勢在知乎主流內容(也就是我以上羅列的內容)的衝擊下逐漸瓦解,能堅持寫乾貨的答主已經不多了。
順便說一句,無論知乎還是貼吧,主流內容都是女人的胸、腿、臀。這說明了這兩個網路公共平台的主流用戶都以缺乏性資源的底層男性為主,不同的是貼吧用戶坦蕩的說自己是屌絲,而知乎大V卻總把知乎當成中產階級的門戶頻道,彷彿知乎上90%的用戶不算知乎er一樣。
李毅吧的重點是內容,知乎的重點是大v。
在李毅吧你先是知道了我的護球像亨利、要罵你下來罵、天亮了;
後來知道了毅絲、屌絲、高富帥、七分女、黑木耳;
再後來知道了喜當爹、長島的雪、妙可還是個孩子啊。
至於這些內涵的作者是誰,你一概不知。
而在知乎呢你先是知道了張佳瑋、梁邊妖、朱炫、葛巾;
後來知道了羋十四、倪一寧、徐滬生、羅文益;
再後來知道了梁悅、驚蟄、luvdddd、陳蘭香。
至於這些作者有什麼代表作,你也幾乎是一無所知。
這是有原因的。貼吧是無權重的發布體系,最新被回復的帖子回被頂到最上面。雖然這是一個非常蠢的機制,但是保證了大v沒有基於粉絲量的指數型的話語權。
而知乎因為點贊即分享和關注就推送的發布體系,使得粉絲量遠遠比內容重要得多。
所以,在知乎,你的人設的真假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一個人的人設有假,那麼他就得到了本不應該得到的粉絲數,那麼他就獲得了本不應該有的話語權和變現機會。
而在李毅吧呢,這根本不重要。
既然人設重要,所以在知乎最重要的是階層性和鄙視鏈,儘管大家都盡量不承認這一點。學歷鄙視鏈和收入鄙視鏈是最明顯的兩個鏈。當然還有一個鏈也很重要,就是用不用知乎牟利。所以在知乎流量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看待xxx,如何評價xxx。這類問題就是希望代表某個階級的大v,能夠把他對於某件事的評論說出來,讓用戶來找到某種共鳴,從而產生精神上階級提升的快感。
而在貼吧,你千萬不能用階級性給自己背書。
知乎,我覺得本質上是一個追星論壇。當然,這種追星的程度和追tfboys,exo那種差很遠,不是追顏值、身材,也不是追才藝、作品,而是追階層、階層的細節。比如,曾博的最新id永遠比失敗的普遍性重要;曾博有沒有女朋友,在fb年薪多少,有沒有30wbaba股票,永遠比向死而生的內涵重要。大v的利益被粉絲自來水一般的呵護著,有人會主動告訴你,你的答案被別人抄了,有人積極和你一起戰隊,參與撕逼。
而在帝吧,一切以內容的內涵性作為評價標準。
但這一切又和種子用戶有關。
知乎一開始的種子用戶是周源、黃繼新、張亮的朋友,創新工場的人脈,概括起來大概是30-35歲的職場精英、專業人士。
他們從一開始就是半實名帶人設入駐的。種子用戶的實名制帶來的是知乎整體實名化的比例非常高(賬號的名字可能是昵稱,但是填的資料,在回答中透露的背景是求真的)。
此外,知乎接收了大量人人用戶,人人用戶又大多是學生。他們看到種子用戶在職場的成就較高,在知乎擁有的話語權較大,自然會朝著他們羨慕的方向去玩知乎。
因此知乎的言論較為克制,氛圍整體上進。可以這麼說,知乎的氛圍和價值觀是被初期的種子用戶塑造的。
而李毅吧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實名id(即使使用了和身份證上名字相同的id,但是你的人設背景是帶不到貼吧里的),所有id地位平等。那麼也就沒有大v塑造價值觀。
如此一來,價值觀怎麼形成呢?
那就按用戶的比例形成。所以李毅吧的氛圍和價值觀是一種未經引領的草根民主塑造的。
哪篇文章最貼近最廣大用戶的生活,讓最廣大用戶覺得有意思,這篇文章的帖子就會長期被頂在前面;
哪個名詞說出來最爽,最帶感,最能發泄情緒,那麼這個名詞就會一遍遍在沙發、板凳、一直到一萬樓出現;
李毅吧甚至民選吧主,一人一票,這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一件事。
其實這些在百度貼吧都能做到,但為什麼這種氛圍在李毅吧出現了呢?
這其實是一種巧合。
李毅是一個有個性,反對權威,講話率真樸實的足球運動員,他說過:「天亮了」,以回應和隊員不合的主教練的下台;也對著球迷的罵聲怒氣衝冠的回復:「要罵你下來罵!」
但他又說過:「我的護球像亨利!」這種槽點滿滿的話。
李毅吧的用戶先是諷刺李毅,但黑著黑著又發現李毅這些話很可愛,反權威,真誠,可愛。再加上貼吧內民主的機制,於是形成了獨特的氛圍。
說了這麼多。總結成兩點。
本質區別在於一、推送機制;二、精英共和塑造的價值觀和草根民主塑造的價值觀。
——————
評論有人說,d8也有大v。
但此大v非彼大v。
你喜歡一介p夫,甚至會去模仿他,是因為你覺得他的作品有意思,帶勁。
但你喜歡李笑來,他說人生操作系統、元認知,你學著說;你喜歡曾博,他說浙大三本,你學他說我學校一百本。這是因為你想成為李笑來,曾博,你覺得他們說的東西代表了另一個階層的思維,你還沒達到那個階層,於是想先從思維開始模仿。
這其中的區別需要細細品味。
喜歡我寫的文章,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矽谷老實人報(guigulaoshiren)
回復:李毅,即可獲取文章。
本質區別是語言的不同。
希臘人比羅馬人高貴到哪裡去嗎?
法國人比英國人高貴到哪裡去嗎?
希臘文聽起來就是牛逼,法語說起來就是厲害。
在D吧一個「發出你們的女朋友,我來打分」的帖子,到了知乎就被翻譯成「有一個好看的女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知乎語更高雅一點,沒別的了。
那要看是哪個李毅吧了,如果是以前的李毅吧
我覺得現在的知乎真不夠當年的李毅吧打的
當初李毅吧可是出了名的沒有「內涵」不要說話,不然生怕給這個盧浮宮沾染了一絲煙塵。
那個時候沒有屌絲,沒有黑木耳,有的是網管,長島的雪。
更多的是操筆帝,死涵,給我含毅個,魯智力很深
以及鮑魚湯洗腳
我一直認為有能力的人在哪裡都會受到歡迎
比如說,操筆帝來知乎,估計是30-40W粉的水準
死涵-含毅個,魯智力大概是50-60萬之間
鮑魚神是我覺得可能唯一能夠和張公子相提並論的。
所以我認為巔峰的帝吧和白銀時代的知乎沒什麼區別,比青銅略高是肯定的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聞名而來,像腦殘兒童歡樂多之類的進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講段子,編故事,當屌絲
當初的毅絲被定格在4W,後面大水沖了盧浮宮
和現在的知乎有區別嗎?其實差距不大了。
至於再後來的,那叫李屌吧,屌絲吧,不叫李毅吧,不是帝吧
————————
所以知乎和李毅吧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是在乎背後有沒有人去願意當成一番事業去運營去維繫。
李毅吧的人都是各憑本事,歡聚一堂造內涵。無論是吧主還是吧務,都是興趣使然。
而知乎估值屢創新高,身價節節高漲,自然是能夠當事業去處理的。
所以知乎和李毅吧,其實就差背後一個創業團隊。
——————————
知乎和李毅吧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從一個小精英聚集地慢慢的隨著大眾傳播而逐漸水化,當初的盧浮宮是這樣,黃金時代的知乎是這樣後續的任何群體都將是這樣。
這是一個恆定的逃不掉的怪圈,似乎每個社區精英化只能小眾,一旦傳播開來會立刻崩盤掉口碑
從百度盧浮宮到百度擼夫宮再到屌絲吧再到現在的李屌吧,
06年崛起的李毅吧到崩塌的12年,大概活了六年,後面的壓根就是另外一個地盤了。
知乎從11年推出到今年,也正好是六年,至於知乎崩塌?完全不會,有估值呢。
所以,玩知乎的別以為自己多高貴,只不過是在重複昨天的歷史,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高如百度盧浮宮也被活活拆散為了流量
你以為知乎的投資人在口碑和估值流量面前,會選擇哪個?
人類總是在重複同樣的悲劇
@佩子臨 的回答已經非常棒了,還有一些想說一點。
知乎和李毅吧的核心區別並不是人群不同,而是發展的年代不同。任何論壇形式的平台發展規律都是相近的。一個論壇的發展壯大一定和聚集的人和用戶有關,但用戶階級的高低反而意義不大。
貼吧大眾嘴裡的「知乎裝逼犯」,在繁榮期的百度盧浮宮,D8同樣是被其他其他口水吧列為裝逼典範。早期的種子用戶發現,網路上號稱爆笑,笑死的這些標題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自己裝逼,品味,審美上的需求了,於是他們用一種超脫當前時代審美的的文化形式,互相以一種「你懂得」形式重新定義了內涵這個詞。
當年流行的主流歌曲,除了周杰倫的清一色的都是「死了都要愛」「秋天不回來」 「不怕不怕」「寂寞沙洲冷」「那一夜」這種類型,簡單粗暴直接易懂,而D8裡面,文言文翻寫的荊軻刺秦王,鴻門宴,魯迅的孔乙己,葯..但怎麼都寫的亂七八糟的,外行猛一看什麼都沒懂。自此盧浮宮砌好了台階,慢慢壯大起來。魯智力很深,鮑魚湯洗腳,彩色,偉大的左前衛,星冷......他們所創作的內容是吸收並跨越主流文化的,也許今天回頭再看當時的內容有些也顯粗俗,但在那個年代娛樂領域這種玩法是無出其右的,而且依然在深刻影響當今的整體娛樂行業。
知乎也一樣,只不過知乎出生要比貼吧晚一些,垂直類別也不同,但發展情況是類似的。
如果說李毅吧上的用戶是球迷,是魔獸玩家,是迷茫的學生,是網路寫手,是技術黨,那知乎上聚集的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中產階級。在中國的土地上,終於有一群人,一大群人,一大群可以被注意到的人,是通過知識,在辦公室里,用腦子靠工資養活自己了。這時候他們最迫切的想法和那些初中高中頑皮的小孩每天思考的問題一致——我們怎麼和勞苦大眾劃清界限呢?
你看,我還知道這些東西
你看,我這樣做最優雅最不失身份
你看,我天賦+努力,上了這樣的學校
這部電影我有4種看法
這張照片我調了4種色調...
於是一個精緻的,中產階級的經驗,生活,工作分享的網站就形成了。
最早的一批用戶我不了解,但推測應該是互聯網,計算機,教師,工程師,電子信息工程,律師,醫生等行業/職業。
他們分享行業故事,分享技術乾貨,分享生活經驗,這時和李毅吧的第一個階段的形態是一致的。
知乎上早期的問題,大部分也都是有技術含量的問題
而現在的知乎... 今日熱門(201708291851)
你遇到過的最噁心的事是什麼?
因為什麼你才會被父母打?
你在學校做過哪些使你一戰成名、全校皆知的事?
你初上大學時帶過哪些奇葩的東西?
從教生涯中你最失望或者最感動的是什麼?
有哪些事是你知道卻裝不知道,看到卻裝沒看到的?
魚都有哪些絕佳又美味的做法?
七個問題裡面,只有5和7稍稍有些門檻吧,其他的是個人就能回答。
說實話,這種內容的技術含量,還不如貼吧裡面「幫我把女朋友身邊的男人P掉」這種帖子有技術含量,P圖起碼還得打開個PS呢,當然會講故事也是很棒的能力,講故事和腦洞PS孰優孰劣就不討論了。
討論的話題都差不多,不過是聚集人群的質量高低了,不過這個回答下也有50多條被摺疊。
知乎終於也沒能走出一切討論組的圈子,只不過大家都在不同的階段罷了。看到 @佩子臨 的簽名還是挺感動的。
以下是一點個人對論壇發展階段的總結,哪兒有不對的老師給提點一下。
早期種子用戶聚集(愛好)—獨特/垂直類內容深度挖掘(乾貨、高門檻)—初期規模壯大(多元吸收融合)—普遍規律複製延展(文化形成)—中期規模壯大(文化認同擴張)—全盛時期(大量蝗蟲用戶進入)—後全盛時期(核心用戶脫離)—晚期(只能保留部分傳承,無法搶救)
寫的不好,一直被工作打斷,有時間擴充一下後面。見諒。
轉了一圈,就沒幾個誇知乎的。
你們這幫傲嬌啊。
說個最不明白的,題目明明問的是知乎和李毅吧的區別,為什麼大家都在說知乎用戶和貼吧用戶的區別?中國和英國的區別能用中國人和英國人的區別代表嗎?
知乎與李毅吧本質上是個平台。我們應該探討的是平台本身吧。
而且我個人覺得知乎和李毅吧沒有可比性,要比也是貼吧啊。
是,李毅吧人多,李毅吧大神多,李毅吧創造了大量流行。但之所以李毅吧大神多,能創造大量流行,是因為李毅吧依託了貼吧這個巨大的平台,吸引了一大群人,憑藉巨大的人口紅利,它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它的根基還是百度貼吧。
李毅吧的輝煌是天時地利人共同作用的結果。天時上,那是草根文化崛起的年代,地利上,它是中文論壇霸主貼吧的扛把子,人和上,在當時互聯網文化潮流引領上,就沒幾個能打的。
直白點說,那個年代,網上需要一個發泄口,李毅吧合適,然後它就成了。
很多人在比較知乎和其他平台時,總會說知乎裝逼,知乎意淫。
恕我直言,這是對網路群體的不尊重。
我們往往過度在戶用戶的階級差別,而忽略了用戶的年代差別。而後者的影響其實更大。
不是貼吧用戶低俗,因為貼吧崛起的年代,互聯網草根崛起,作為主力的年輕人急於發出自己的聲音。
不是知乎用戶裝逼,因為知乎崛起的年代,互聯網環境日益成熟,作為主力的年輕人對於藉助網路改變自己的意願更強。
很多年前,貼吧的核心用戶是年輕人,很多年後,知乎的核心用戶也是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的平均年齡差別不大,但這些年輕人處於的年代不同!
很多人都在說用戶階層不同。但你們在考慮用戶階層時,是不是忽略了這些年中國的迅速發展?
是,你可以說,這麼多年,屌絲還是那麼多。是,你可以說,階層固化非常嚴重。但水漲船高。互聯網的發展,文化的發展,就算是最底層的那批,他們的下限也是不斷提高的。
以前我們所說的屌絲是各種慘,慘到真只有屌。
而現在的屌絲,沒錢,沒貌,不夠好。標準上是大大提高了。
對,屌絲還是非常多的,沒辦法,總要有一批人當屌絲。但2017年的屌絲能和2007年的屌絲一樣?
知乎和貼吧的本質區別在於,它們代表了兩個年代年輕人的期待。
貼吧那個年代,年輕人最希望的是交流,是討論,是發聲。
知乎所在的這個年代,年輕人最希望的是展示,是學習,是更近一步。
這是互聯網不斷發展,不斷優化的結果。
但貼吧與知乎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它們的用戶都是年輕人組成的。
年輕人有什麼特點?
社會積累不夠,充滿抱負,激進,敢做。他們是這個社會最招致非議的群體,他們是這個社會最亂來的的一批。
曾經,互聯網只允許年輕人說話。於是大家忙著在貼吧說話。
而如今,互聯網給年輕人提供了各種可能。於是大家開始在知乎營銷自己。
很多人說知乎越來越亂,三教九流什麼都有。
但怎麼說呢,這是一個平台的宿命。
互聯網,是年輕人的戰場。一大堆平台都在爭取這批人。對於任何平台來說,要想持續發展,大量新鮮血液的輸入是必須的。那怎麼吸引呢?
平台自身的核心吸引力。
嗶哩嗶哩是二次元,微博是明星,貼吧是興趣,知乎是經驗分享。在如今的互聯網大戰中,一個平台要想存活,核心競爭力是必須的,那什麼是核心競爭力?
符合時代發展的,符合新年輕人需求的東西。B站滿足了年輕人娛樂至死的需求,知乎回應了年輕人更近一步的期待。這兩大平台都通過早期積累擁有了最初的勢力圈。但中國是贏家通吃的地方。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遲早玩死自己。
於是它們需要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用戶。於是它們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怎麼把核心競爭力變成整體競爭力。
對於B站來說,二次元是它的招牌,憑著這個招牌它有了一群核心用戶,但吸引更多用戶,它不能只有二次元,於是我們可以看到B站的改變。
對於知乎同樣這樣。知乎有著一批早期用戶,他們對於知識的追求更加純粹。但對於更多人而言,進步是一個好選擇,卻不是必要選擇,那怎麼吸引他們?
你們總在說,知乎用戶大增,用戶素質下降。那我問一個問題,如果中國也把人三教九流,只有最優秀的那一批才是中國人,那中國人的素質一定大大提升,你們覺得好嗎?
知乎是一個開放平台。互聯網是開放自由。你們希望知乎成為你們的桃花源,你們把自己當做守衛凈土的衛士。就問一句,憑什麼?
我很好奇那些指責他人屌絲的,指責其他人水平差的,指責大量用戶湧入拉低知乎水平的。你們真的就那麼在意知乎嗎?你們關心的真是知乎的發展嗎?
很多人一邊說劣幣驅逐良幣,一邊又在說貼吧怎麼好。你們光看見大量(存疑)大V離場,你們沒見到各種機構入場嗎?你們沒看到知乎的各種嘗試嗎》
知乎正在變得越來越商業,越來越市場,這其實才是最好的。因為良好的市場秩序可以保證很多東西。只要知乎自身做好監管,市場能健康運轉,一個更大的更商業化的知乎才是更好的知乎。
所以,不要唱衰知乎了。
也許知乎一開始只是小眾的嚴謹的知識分享平台,但有幾個小眾平台最終活得很好?
如果有人說,國家越小,民族矛盾越小,越好治理,你們一定要罵的。怎麼平台越小,就成了政治正確了?
另外,佔個坑,也許會補故事……
很多人真正在知乎實現了財務自由。知乎把中國最會寫字的知識分子和最多智商稅的底層勞動大眾結合起來,做了一筆兩廂情願的交易,這堪稱中國經濟史的奇蹟,堪稱互聯網改造人類認知的化石。雖然交完智商稅後,勞動大眾的智商乃至收入絲毫也沒提高。
試想,為什麼幾年前就有社會各界,各領域,各平台的網紅來知乎經營自己的個人資源?他們並不傻。「那漫山遍野綠油油韭菜的消息早就在貴族圈子裡傳開了」。
而李毅吧則是一次徹底的底層人民狂歡。他們痛斥社會的黑暗,生活的不平,諷刺人類的悲哀,他的最終結局也必然是把自己作死——這也正是「搖滾「的精髓。
李毅吧的「大V」們沒有一個賺了錢,也沒有一個成為了成功人士。相比之下,可以說李毅吧失敗了。然而他卻那麼的一腔熱血,那麼真實,那麼讓人懷念。
李毅吧告訴我們,失敗人士不是只有通過交智商稅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和自由的。失敗是人士並不是只有被成功人士掐著鼻子走這一條道路。
失敗人士可以定義自己的人生,定義自己的追求。
不要再面對成功人士拋下的誘餌躍躍欲試了,幻想自己能成功,結果卻不可避免地淪落為他們的奴隸!
因為你命中注定。
失敗是系統性的。請跟隨我去北極挖洞生活。
摘自《凜冬將至》
理論上,一個是供吊絲們憧憬理想和事業的地方,一個是供吊絲們談論女人和八卦的地方。前者貌似陽春白雪,後者貌似下里巴人,但用戶群的檔次本質上沒有區別。
不過雖然知乎的門上寫著「低俗士人免入」,但是因為要招攬客人維持生計,高雅人士又太少,趨勢上象老夫這樣的低俗人士的大量湧入是難以避免的。到那個時候,可能討論老夫的偶像蒼老師之類的話題更為熱門,很多象開復老師那樣高雅的用戶考慮到自己的形象,必將紛紛離去,最終兩者就只有熱門程度的差別了。
其實,現在已經有一些1024的問答被默默地容忍了,這表現了知乎運營團隊既想保持高雅形象又難拒金錢誘惑的矛盾心態。同樣的問題和鮑照,在知乎上你看到的多數是虛情假意的溫暖和善意,在D8看到的都是真實且毫不留情的謾罵和嘲諷。
兩者拜的神不同
我至今依然覺得帝吧核心文化符號之一——「黑木耳」和「粉木耳」,這種詞說出來極其羞恥。我始終認為,在任何一位女性面前提出這種辭彙,都是對整個女性群體的的侮辱和冒犯——同樣的,不只是「木耳」,帝吧的各種帖子里,充斥著對女性的物化、輕視、嘲諷的價值觀。
各位帝吧的吹們,在知乎er們謹小慎微地討論女性平權與尊重的分寸的時候,當年單身的你們如今找到了女朋友之後,回想起當初可能有人在帝吧也用「木耳」這種侮辱性的辭彙來形容你們的伴侶之後,你們還能不犯噁心,繼續心安理得地鼓吹你們的帝吧,那你們才叫真毅絲。
在許多深刻的社會問題上,知乎er們能夠有節制地掌握分寸進行討論,給予對女性、LGBT、殘障等弱勢群體以最大的尊重,至少證明了知乎比帝吧更進步、更文明。我寧可沉浸在一個文明的知乎氛圍的社區,也不願活在一個首頁全是「黑木耳」段子的帝吧。
--
當然,按照2017年知乎的尿性,會立刻出現一堆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黑木耳文化,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李毅吧】群眾:
【知乎】群眾:
李毅吧群眾早已放棄治療,因此專註於自我調侃,苦中作樂。
知乎群眾則還沒放棄意淫,仍舊拒絕一切非雞湯的東西。
——————————————
因此李毅吧熱衷於吊絲和女神的故事,爆照,調侃,人肉,玩梗,隊形,彩色狗,賈君鵬,娛樂至死,毫無下限,開心就好。
因此知乎熱衷於道德批評————你如何看待A?你如何看待B?你覺得A和B哪個對?(雖然其實你們的觀點根本毛用都沒有,誰也不在乎)
你看,他不道德,
你看,她也不道德,
我們一起批判他,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
世界應該是那樣的!應該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
如果世界不是,那我們就批判全世界!!!
不!我拒絕現實!
不!不是這樣的!
不!你覺得這樣正確嗎!
不!我就要以對錯來看待世界,我不喜歡的我都要拒絕!
所以通俗來說,拿這二者做比較其實很恰當,因為這恰好是兩個極端。
李毅吧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知乎是蒙著眼睛幻想世界,並血脈噴張地痛打一切叫醒自己的人。
一個編故事編經歷是為了逗你笑。
一個編故事編經歷是為了騙你錢。
我大概14年開始頻繁用知乎吧,與這個問題類似的,比較知乎與其他社區的問題見了不少。
綜合網友們的意見,知乎的地位大致是這樣的:它不如天涯、不如人人、不如豆瓣、不如微博、不如微信、不如帖吧、不如S1和NGA和B站,也不如快手(排名無先後,或有疏漏在所難免)。它不僅不如曾經一度火爆如今逐漸平淡的社區,也不如很多如今炙手可熱的社區,亦不如少量我記不清名字且完全不知道是啥的小眾社區,更不如那些即將出現的孕育著無限可能性的社區。
毫無疑問,知乎是整個中文互聯網上的廚房水槽和廁所陰溝,用戶水平被任何國內社區完爆。請注意任何一詞,在此處意為【每一個】。
儘管知乎(與其用戶)已經表現得相當愚蠢,但蠢甚至不是知乎/知乎用戶的原罪,壞才是。知乎用戶的主要壞表現為【裝逼過度】和【精英主義】,次級的壞來源於知乎運營商盲目擴大用戶群導致的有價值答主出走與網站整個低俗化(沒錯,它甚至可以在位於中文互聯網鄙視鏈底層時,進一步低俗)。
總之,這就是知乎,2017年整個中文互聯網最不real同時也是最低俗的互聯網社區。
=========綜上所述=========
知乎現在這個樣子,我做為一個蠢且壞的知乎用戶,肯定有責任。
但你們關注的什麼伊朗小公主、烏克蘭長腿軟妹、喜歡清晨的陽光、約炮不成反被操的英語老師、愛子心切所以詐捐的父親…
確實他媽的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時間線上過。
我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時間線上出現了謠言或者任何特別反常的內容時,追根朔源,同時拉黑源頭和將那條信息轉發到你時間線的人。
至於其他那些毫無疑問睿智地發現了知乎的種種原罪與惡行的人,我覺得你們是不是考慮換個別的社區呆著。別誤會,當然不是對你的業餘時間安排指手劃腳,只是說,節省他媽一點兒生命不好嗎。
你自己低俗,你的時間線自然也就低俗。
社區本身就是一種工具,使用得當的話微博也能當googlereader用。要是你只關心色腥騷下三路,那給你一個天網你他媽每天看的還不是「女孩子胸大是什麼體驗」。
毅絲直接把內褲穿在外面;
知乎er內褲穿在裡面,卻漏一點花邊。
李毅吧的人才是真的勃學家,他們的文化真的很勃
都是在網上玩玩的社區論壇。本質有區別嗎?沒有區別,真正的業界精英哪有時間在這倆網站浪費時間?貼吧也好逼乎也好,大部分都是學生抱著手機消磨時間的倆網站,只不過這倆地方大家裝逼的姿勢風格不太一樣而已。。。。
推薦閱讀:
※老和部隊到底是什麼組織,他們為什麼說郭吧是一片凈土?
※各種動漫貼吧里滿天飛的實力討論貼真的有意義嗎?
※怎麼在貼吧引流,應該注意些什麼細節問題?
※如何看待手辦貼吧買賣貼跟風收現貨?
※為什麼90後熱衷於用表情包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