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怎麼在高性價比的同時做到高品質的產品的?它為什麼要這麼做?

來自一個超級腦殘粉的提問,有時候我就會想:小米的產品做的這麼便宜,又能在性價比的同時又能夠做到這麼高品質的產品,它真的不會倒閉嗎? 小米提一下價格也是夠可以的,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糾偏一下。
很多人都說之前是小米2S,3之類的用戶,用了兩年多之後卡死了,不行了,做工爛了。
我覺得吧,不止小米這樣,安卓機其實都是這個調性,用個兩年出頭到三年。其實也就壽命到頭了,你就算優化如蘋果,你用兩年多,其實也已經有點問題了吧?
還有,還必須說一下,我從知乎學的,為什麼一些遊戲機比如PS之類的,性能數據上不是特彆強悍,卻能帶動十足牛逼的遊戲?
有一部分原因是機型少,遊戲可以算是屬於定製類的,也就說,你有多少性能,我就把你的性能百分百利用,每一個元件都能單獨優化。
這個也算是蘋果手機的優勢,他一年就發布兩台手機,你想想,安卓有多少種機型?為了這麼多機型去兼容,去適配,肯定不能發揮手機百分百的性能了。
再說了,你想想,兩年半前是14年?當時的大型遊戲和現在的大型遊戲不可同日而語吧?QQ微信都從20幾M變成50多了吧?
所以這個不能怪手機身上。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裡,特別是智能機剛剛開始的時候,那時哪有什麼做工,設計一說,大家都懵懵的,覺得貴的就是對的。
我覺得知乎上的群體應該00後的少,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都有經歷過中華酷聯的時代吧?
當時我入了個安卓入門機。華為的u8860,聯通定製機,那傢伙,安卓2.3,玩玩憤怒的小鳥挺好的。在一個月之後智能手機大降價的時候,周圍人買的都是一千多塊的安卓4.0,他們能玩神廟逃亡,我不能。
我一開始不懂啊,我不懂為什麼突然就大降價了,我也不懂為什麼他們能玩的遊戲我玩不了,為什麼他們的系統是4.0,而我升級不了。同樣的,我也搞不懂,我堂哥那個兩千多的HTC為什麼只能到4.0。
這裡,我想多說一句,我個人覺得小米對我個人最大的善在於普及了性能的概念。
我以為貴即使性能的時候,小米告訴我有一種東西叫渠道利潤,他普及了關於參數的意義,讓人們能直觀的看到你這手機能做什麼。
我是用華為u8860刷到小米1的消息的,當時說的是1.5G雙核處理器吧?我還記得當時單核最強的好像是三星的I900?當時沒太關注,畢竟沒錢買,就沒多看。
然後就來到了14年,我其實不怪u8860,畢竟入門機,用了兩個月就卡我也忍了,綁定了營業廳兩年的套餐,我只能用他堅持,最後因為高三,也就不玩手機了。
所以,那台手機我用了兩年,加上高三一年當鬧鐘用。
再接近三年的時候他成功的屏幕失靈了,作為一個觸屏機,屏幕失靈了……
為此真錯過挺多的,但我依然不會對華為破口大罵,說華為是垃圾。因為,我知道,在當時,就是這樣的,這是客觀條件,再說了,機器用兩三年,壞才是正常的,又不是諾基亞的功能機。
畢業了,買了個紅米1S,799
他能更新系統,當時是miui5,超級爽的其實,在我用u8860那時間段,周圍人有很多刷miui系統的,把我饞的啊。
我用著挺好。用到16年底搭公交車,也不知是被偷還是掉了,前後也是兩年半,除了安卓尿性,軟體跟不上之外,硬體沒有任何毛病,還泡過一次水,吹吹又用了一年。
但是,注意了,我之所以覺得挺好,是因為在14年這個時間點,已經和中華酷聯時代完完全全的不一樣了!哪怕僅僅過去三年。
因為這三年時間裡,諾基亞的倒閉,加上小米這個攪屎棍。
國產手機已經脫離了山寨機的設定。
可以說,你如果一開始11年用中興的,你到了14年用華為的,你一定會覺得華為牛叉。
換回來,你如果和我一樣11年用華為的,14年哪怕用聯想的,你也會覺得聯想牛叉!
就是這樣,是我們還停留在上個手機觀感的時候,手機行業大量的革新已經發生。所以,當你接觸到下一代的產品,不論是誰的,你都會覺得牛叉。
這裡面,其實小米功不可沒。
因此,我目前拿著紅米note3在答題,5.1號幫人搶了個米6,米6真好看啊,超美的,可惜我買不起

所以我這麼喜歡小米,我應該能算個米粉。
但是!注意了,但是!
我從來都是覺得有一說一的。
別人不買小米我會說華為也不錯。蘋果就更好,但我個人對於某些營銷手機真的只能做到尊重他們的選擇。同時,爆炸門之後我自己絕對的不推薦三星,也同時,華為快閃記憶體門,讓我推薦前都需要仔細的想想,主要是因為他們做企業的態度……

再糾偏一個。
很多人都停留在小米發熱上。
我一個同學,手持14年1499買的,13年出產的移動版小米3,他說用著發熱,然後小米是個破爛,再也不買小米了。
額……我只能說,我尊重他。
但是,——對於手機時代,同樣是手機刷刷的變化的三年,現在能玩王者榮耀而不卡,只是發熱,還要追求啥啊!!!!
安卓機,有一個挑一個,你讓他來,我就想知道13年的手機能帶動王者榮耀而不發熱的有幾個,然後朋友還煞有介事的說,是啊,小米為發燒而生嘛。
別忽略客觀事實啊老哥。

哪怕紅米買一個,都比三年多的老機器強,真的,哪怕是蘋果三年後。

有人看就再糾偏吧……


鑒於已經有人回答後一個問題了……答主嘗試著啃啃前一塊硬骨頭。

如有謬誤還望指正,謝謝


1,超高的出貨量平攤研發成本

這點大家都好理解。幾款小米手機都是千萬級別的出貨量,紅米手機系列更是數千萬台。不僅平攤了研發成本,實際上也平攤了模具等固定資產的成本。

2,超高的出貨量帶來的供應鏈話語權——議價權

大家看到這也許會想,小米不是一直飽受供應鏈問題久久無法自拔么?哪來的供應鏈話語權呢?

其實很奇怪的一點是,小米手機需要搶購總是被大家所詬病。但是魅族、360、樂視等一眾互聯網廠商,甚至華為這種行業巨頭。哪個在供應初期不需要搶購的呢?可是往往小米總是挨噴,後者一眾卻被選擇性無視。供應鏈問題實際上是存在於手機行業的普遍問題,小米絕對不像媒體所宣傳的那麼糟糕(最起碼橫向比較友商算不上糟糕)。小米供應鏈問題被無限的放大 的原因 還是部分媒體在背後推波助瀾的客觀因素以及小米本身巨大受眾的主觀因素所導致的。

而事實上橫向比較其他手機廠商,小米在供應鏈的話語權是相當高的。這也是他能夠壓縮產品成本、降低售價的保障和基礎。

況且從理論上來說,議價權是以出貨量作為基礎的。「量大從優」原則無可置疑。依託較高出貨量的小米本來就應該有較高的議價權。

3,較低的渠道成本

降低了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

互聯網廠商的共同優勢,不說了。

4,較快的資金周轉速度

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資金周轉速度往往直接影響著利潤率。小米的營銷模式使得其資金周轉速度遠高於傳統手機廠商以及商業同行。

而且較快的資金周轉速度也使得庫存現金回籠速度加快,直接促進公司的現金流、間接降低了財務費用,由此降低成本。

5,其他業務收入

開創性的廣告收入。你問我滋不滋磁,我只想說,這不是滋不滋磁的問題。現在大家一個個都這樣玩了(一加好像還沒有),你不滋慈也得滋慈。

更何況,其他手機我不知道,小米的我遇到的都能關。

如果能在保持用戶體驗的基礎上,直接提高公司利潤率,間接促進性價比的保持。作為消費者的我怎麼能不贊同?

從宏觀來說,小米的優勢有三

1,互聯網品牌,取消了渠道費用和中間商費用。同時也促進了資金的周轉流通速度。

2,MIUI為基石,主導整個米家智能生態圈。使得小米手機和米家其他產品 成為互補關係(產品的互補關係和替代關係大家應該知道) ,間接促進利潤率,維持性價比。同時,也便於投放廣告,更增加了利潤率與維持性價比。

3,身為互聯網廠商卻擁有極高的出貨量。

最近兩年小米銷量的低迷讓人覺得小米是不是不行了。但實際上,更應該奇怪的是小米公司怎麼在0創業初期就獨佔中國市場鰲頭的。

互聯網品牌本身不為大眾所「熟知」.(注意,是熟知,你說樂視手機、360手機,大家也許知道一點,但是大家不會因為知道一點的手機就會花錢購買。而是更傾向於去 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諸如 華為 蘋果 三星 等品牌),本身就受到一定的品牌歧視。

但是小米卻擁有相對於其他互聯網品牌更高的出貨量(不談榮耀系列,在品牌形象上,很多人其實已經把榮耀和華為系列相等同,他沒有其他互聯網廠商 的「品牌歧視」因素)

而在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出貨量已經重返第五(次於華為,oppo,vivo,蘋果)不得不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作為互聯網廠商,本身就沒有很多傳統廠商需要支付的巨大渠道成本。而且還有巨大的出貨量帶來的議價權。你難道不覺得這簡直逆天嗎?

價格屠夫的名號可不是想得就得的。

其實問題答到這裡已經差不多了。

稍微再說說小米的未來發展吧

目前阻礙小米最大的還是供貨問題和品牌問題。

但是隨著供應鏈的同質化,上游渠道商變得單一後,大家都面臨供應鏈問題。

當問題具有普遍性後,對於單一廠商的問題便已不再是問題。(特別是某手機品牌被供應鏈問題逼的混用快閃記憶體被發現之後)

而對於品牌形象問題,本來去年雷軍是打算通過note2的發布和MIX的發布好好的讓其形象上升一截的。可惜MIX等到量產已經是半年之後的事,note2更是由於屏幕原因走不了量,最終偃旗息鼓。想想還是命運弄人。

好在今年米6的立項和發布極其聰明

1)6+64的組合,既一掃「祖傳3G內存」的輿論槽點,又將價格自然上升到2499(為以後價格的持續性上探做鋪墊),還保持了超級性價比。可謂聰明到極致。

2)米6保持了陶瓷的產品線。更加深化了小米對於設計感的堅持,同時也升級了品牌形象。

3)UFS(就提三個字,點到為止)

我喜歡小米,喜歡的是其品牌形象,雷軍樸實的作風,小米的未來感和科技感的商業內核以及讓利於民的商業道德。

是喜歡小米的這些屬性才讓我喜歡上小米,而並非喜歡小米故而喜歡小米的屬性。如果把小米的內在套上華為的標誌,也許我喜歡的就是「華為」了,當然,我喜歡的依舊只是其屬性而不是其brand——華為。

為什麼要不合時宜的提出這些?

伴隨著索尼的頹勢,三星的爆炸和差異對待消費者的輿論風波,以及華為的快閃記憶體門和死不道歉的認錯態度。小米已然是站上了輿論高地的頂峰(當然,我前面也提過,就算沒有這些,小米也理所當然的為大家所認同)

但還是希望部分米粉能夠稍微收斂下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不要明明喜歡著金子,卻做著使金子沾上污點的事。

「一粉頂十黑「這句話大家想必都聽過。


如果你真心喜歡他,

那就請不要過於招搖、過於狂熱。


因為你不只是在給自己抹黑,也是給你所代表的這個品牌拉仇恨。


謝謝。


我來了。

經過兩個月的思考,我現在可以對這個問題進行一個全新的回答了。

高性價比的同時做到高品質,這個其實很簡單,就是——

不縮水,不將就,讓利。

當然,這句話你聽了覺得:這不是廢話嗎?你等於什麼都沒說啊。

好。

——————

1.不縮水。

整體上,產品的價格由材料成本、生產成本、運作成本和毛利組成,你要有用戶尖叫的價格,必須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流的供應鏈最便宜 因為他們成本最低 小米用大訂單和全合作降低報價
要有令人尖叫的價格,就一定要有一流的供應鏈,永遠不要相信二流、三流的供應鏈可以支撐起巨大量級的產品,一流的供應鏈成本是最低的,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一流的供應商有巨大的採購量,材料的採購成本相對是低的。
第二,一流的供應商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團隊,生產效率高,可能別人20個人做的東西,他們10個人就能做完,所以生產成本更低。
第三,一流的供應商有超強的信用度,貸款或者其他財務成本都可以降到最低。
當然,很多人會說,他們人員設備一流,相應的成本也會提高,而且開價會更高。的確如此,小米是怎麼做的?
首先,我們用大量穩定的訂單來談價。原來他們一天做一萬件,現在做兩萬件,人員設備費用會分攤到更低。
第二,我們用長期的全方位合作,來降低他們對單款產品的毛利率要求。用整個公司全系列的產品合作,提升供應鏈廠商的利潤率。
用這兩個方案去和一流供應商合作,就可以得到最便宜的報價。
小米生態鏈企業之間相互合作,取長補短,相互支持,會產生協同效應。
通用的材料會降低價格 品質審查和測試風險變小 也沒有等待生產和庫存的成本
材料的通用性對價格幫助很大。有的人為了降低價格,會頻繁更換不同的材料。其實材料不通用的話,根本無法節省成本。
第一,通用的原材料,能夠持續保持降價的成果,並且可以通過量,持續降低成本。
很多人為了降價,就找了另外一家公司,但是導入期可能會很長,原來降價的成果不能保持。
第二,通用的材料可以降低品質審查和測試的風險,因為通用性材料不需要測試。
有時候我們為了降低成本,會開發新的供應商,結果出現了品質問題,被迫花了更多的錢,這種問題經常發生。
第三,不會出現供應的不確定性,因為新材料需要生產時間,原來的工廠就沒有這個等待的成本。
第四,如果有多餘的材料也不會造成庫存,因為是通用料,都可以用。
小米生態鏈模式很高效 相互合作取長補短 單品海量提高人均產出
小米生態鏈模式的效率優勢,使得整個團隊的費用,在產品當中成本佔比比較低。
第一,小米生態鏈團隊的專業性,可以彌補我們初創企業的很多短板。
第二,小米的東西產品少,出貨多,人均產出高。
第三,生態鏈企業之間相互合作,取長補短,相互支持,會產生協同效應。
第四,小米網面向全球,可以大大降低營銷成本,這會帶來整個營銷上的效率。
第五,以紫米來說,2015年人均產值230萬美金,2015年蘋果是210萬。從這個指標上能夠看出,我們生態鏈企業的效率非常高。
平穩生產是控制成本的根本 不要誇大訂單數 不要讓工廠喪失對你的信任
工廠的平穩生產,對生產成本有決定性的作用。
很多人只負責下單,這個月下50萬單,下個月下100萬,從來不管工廠是怎麼生產的。
大家要了解,你下50萬單時,工廠會安排對應的工人資源,但是下個月100萬單時,他的工人從何而來?
如果這個工廠是健康的話,他就要從外面臨時找做增加的50萬單的工人,這個臨時成本是很高的,而且品質很難管控。
很不幸的是,第三個月你又給他50萬單,他又得裁員,成本又升高了。最後工廠會把這些成本都算上,跟你漲價。
所以,怎麼樣讓工廠能夠平穩生產,是我們控制成本很重要的一個能力。

以上引用來自紫米張峰在混沌研習社的演講。

我覺得紫米張峰在這段演講中把小米是如何把產品價格做低講得非常清楚了,這裡感謝混沌研習社將演講的內容整理成文章,大家可以去下載一下他們的APP,有很多好文章。

2.不將就。

這一點其實我是《小米生態鏈戰地日記》裡面看到的,關於小米插線板的反覆打磨。

書里說日本消費者用不到的小米插線板,在日本得了gmark獎,因為評委發現了插線板上的三個細節。

第一,拋棄了業界現有的大部分人都在用的開關方案,重新做了一個三合一的開關。要改變一個沿用了二十多年的開關,意味著重新設計,重新開模具,重新進行驗證。

第二,小米插線板的表面是微微隆起的,這其實是雷總的堅持,他說一定要讓插線板再薄兩毫米。於是就採用了手機領域的辦法,做弧度,在稜角做一個弧度,在視覺上就可以偷一點厚度——為了更好看。

第三,插線板尾部露出電線的部分。

其他家的尾巴是這樣的。

小米通過這樣的不將就做出了一個爆款插線板,引爆了市場,也征服了日本的評委。

3.讓利。

這一點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小米插線板做出來之後,在線下沒法推,因為利潤太低了,要推就必須加價。這也是小米產品在線下官方渠道少的原因。

另一點就是小米電視王川,川總為小米電視4付出的努力。

王川說,當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把小米電視4當做PPT電視發布,二是像索尼一樣定價——索尼也有一款4.9mm厚的超薄電視,65英寸的售價29990元,55英寸的售價19990元。
但他認為這不符合小米的價值觀。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良率,這5個月,王川帶著團隊爭分奪秒、高密度地去拜訪供應商,他說他曾經在1個星期,5天跑了8個城市,拜訪了9家供應商,每天半夜一兩點到達酒店,然後第二天早上七八點就出門去見供應商。小米的工程師則在工廠三個月沒能回家。

王川說:「我們做的這些都是為了給用戶省下每一分錢。」

說到動情處,王川的聲音有些顫抖,情緒有些激動,隱約有些哭腔。
為了充分展示65英寸小米電視4的杜比全景聲家庭影院的效果,小米電視這次把發布會搬到了五棵松的耀萊成龍國際影城——對面就是 即將被摘掉冠名的樂視體育生態中心。
發布會開始後,燈光熄滅,王川的身影在台上若隱若現,看不清他是否流過眼淚,背後的PPT則如泣如訴。
不知道從哪位企業家開始,哽咽成了發布會傳統,賈躍亭哽咽過、雷軍哽咽過、羅永浩哽咽過……現在王川也哽咽了。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做硬體的互聯網企業都挺苦逼的,儘管平常嘴上互相爭奇鬥豔,以貶低對手抬高自己為樂,但是說到辛酸處,也避免不了哽咽。
互聯網硬體企業的發布會從講故事時代進入了苦情時代。
回到產品上,為了降級成本,王川做了三方面的努力:提高良率,改善設計,加強供應商之間的配合。
他舉了一個為了省下5塊錢成本的小例子:「這個鋁合金邊框,我看了成本以後,我說你為什麼有五塊多的包裝費?他跟我說我們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包裝,我說一次性包裝運到工廠,這個包裝就廢棄了,包裝費能不能省下來,省下來的我們就可以回饋給消費者,他說沒有辦法。我說能不能做永久包裝,這樣就可以反覆利用了,他說組裝廠不幫我回收,我說我幫你推動。我去拜訪了組裝廠的老闆,跟他們談能不能幫助回收,兩家怎麼交接,怎麼回收,做成一個永久性的包裝,我們就把這五塊錢省下來了。」

以上引用來自 @虎嗅網 在知乎的回答,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虎嗅網的內容。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03795/answer/171578110


————————

以上就是小米在高性價比的同時,做到高品質的公開的秘密。

為了讓業界有更多的廠商這麼做,小米是公開讓友商學習的,還搞了個小米新經濟研究中心的微信公眾號,專供外界研究 @zhonghuipang ,歡迎大家關注。

這些內容大部分都是引用的,因為我發現重新解釋一遍不會比原文寫得更好,於是就直接引用了。

好,接下來我來講講,小米為什麼要這麼做。

————————

一直以來,大家對小米性價比的看法都是,性價比是小米的賣點,是一個武器。

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為的,畢竟同一個配置,體驗還更好,價格差那麼多,當然就選小米了。

但經過一段米粉生涯之後我發現,性價比不是這麼簡單的東西。

性價比是小米的戰略性核武器。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用過高性價比的東西了,接觸低性價比的東西,就會很痛苦,覺得自己哪裡虧了。

這就跟吃飯一樣,你在好吃便宜的店吃多了,一下子到大飯店,就會肉痛。當然,也許你請客不會去小館子,但是日常一定是吃性價比高的食物的。一旦吃過便宜好吃的,你絕對就受不了貴了才好吃的,甚至又貴又難吃材料還縮水的。

所以說性價比這個東西的本質,是可以改變消費者的大腦,拉低獲得快樂的成本,當下一次接觸到高成本的快樂時,就直覺性地產生警惕,打出消費者三連擊。

憑啥這麼貴?哪裡值錢?我憑啥非得買你這?

被性價比改造過的大腦就會變成這樣,就跟姐姐妹妹們買衣服,買過便宜料好款型不錯的,下次遇到了手一摸,嘴角就會浮現出鄙視的淺笑——

你個小癟三還跟我裝,說面料用得好,價錢沒法再少了。

所以其實性價比是一個很常見的概念,消費者選擇高性價比的情況到處都是——

不然咱們中國的鐵路是怎麼賣出去的?靠的就是高性價比。

你瞧不起性價比,那就是瞧不起中國鐵路出口咯?

乳滑啊,你這是乳滑!

所以性價比的目的就是拉低消費者發飆的下限,讓消費者從無意識的消費,變成有意識地去貨比三家。在一個無意識的過程中,小米作為一家年輕的廠商,就起到了教育市場的作用。

這可不容易,以往能夠教育市場的,可只有三星和蘋果啊。

我們其實可以想像,用小米用習慣了的消費者,如果小米有一天沒了,會不會去選擇所謂品牌價值高的「高端品牌」產品?

我認為不會,他們會保留貨比三家的優秀習慣,買東西之前反覆對比。

呵呵,畢竟誰的錢都不是撿的,是一分一毫掙的。

貨比三家的消費者才是正常的消費者,所謂的看廣告看大品牌才買,這種情況其實只會發生在信息極度不對稱的情況下。只要有機會進行對比,哪怕不用學習,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對比出來的。

不信就去手機賣場逛一圈,你看誰會不會把自己的產品跟其他家的放在一起賣?很多東西一對比就露陷了,現在所謂的有些廠商的優勢,只是抓住了一個信息空白階段而已。

但消費者總是會進步的,總是會學習的。

騙終究是騙,廣告終究是廣告,東西拿在手裡了,同價位一對比,什麼狗屎都會暴露出來。

性價比無非是推動了消費者,走了該走的一步,不再是被廠商玩弄的傻子。

這,就是小米的目的。

喚醒消費者,推倒信息不對稱的高牆,讓信息變得更透明。

有時候我說,不是每個人都想去調查所有自己購買的商品的。

但是我想說,每個人都應該這樣。

因為沒有誰的錢是撿的。

說白了其實誰不想買高性價比的東西呢?便宜好用服務好,誰不想要?

只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一直說消費者不需要,是傻逼腦子不好使,無法完成對比,只相信廣告和品牌。

不管你是不是傻逼,反正我不是。

性價比定義的拓寬,對服務體驗的重視,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這個方向代表了消費者們的聲音:

資本家們,你老子們不是傻逼。

上面的截圖來自:

《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6-2017》 20170307_CCTV節目官網-特別節目_央視網(http://cctv.com)

http://tv.cctv.com/2017/03/07/VIDEMxhcnFQSVICynUISsP37170307.shtml


一言以蔽之。


從友商的身份來講,小米的產品在性價比方面確實是值得肯定。

在品質方面,由於大家對品質的要求不同,所以我們無法評價各自的好壞,我只能講,大家符合自己當時在設計時的要求。

無論是市場競爭還是其他的角度上來看,小米的產品都值得所有中國廠商學習,不管是定價也好、產品造型也好還是所實現的功能,從目前市場中的口碑和大家的反饋上來看,是能夠摸准用戶的命脈的。

摸准這個詞很重要,為什麼也有很多批評聯想的聲音存在,確實是我們在有些方面做的不如友商。這個得承認。

當然了,我們也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我們的產品也在努力,性價比和高品質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

就像在上個月Tech World上我們講到的一樣,讓世界充滿AI,關於未來產品方向的東西不能多說。大家一起加油!


謝瑤。

第一,硬體過硬。

好的硬體不一定做出好的產品,但是不好的硬體一定做不出好產品。小米從來都是在這個價位能用多好的用多好的。記住,是這個價位。可以看看歷代手機,從來沒有偷工減料的情況。就算沒用最好的,也是在這個價位沒有辦法的事情。

第二,老闆用心。

雷老大是工程師,不是商人,他能清楚記得自己每一款手機的細節,親自參與手機的研發。從小米能堅持把攝像頭做平這個細節來看,雷老大真的很用心。

第三,超低利潤。

你以為蘋果6000塊是因為成本差不多6000么?不,一台蘋果7的材料成本在2000左右。那剩下的4000是什麼呢?研發,銷售,廣告,店租,服務……最主要的就是品牌溢價。蘋果這個牌子值這個錢。

但小米6,材料成本本身就已經2000多了,雷老大隻加了幾百塊做利潤就開賣了,真是佩服。之前問@趙剛-零零發 mix這個價格能賺錢么?他告訴我說肯定比成本高一些,但加上研發成本是攤不回來的。這就是雷軍的牛X之處,2000多的成本就賣2000多。而且,小米本身在營銷廣告上下的功夫就少,花的冤枉錢少,店面少,店員提成少,最重要的沒有品牌溢價。總得一句話是:「用戶花的冤枉錢少。」

第四,工程師的良心

「因為我們是工程師」——雷軍
「哪怕只提升1%,我們願意多投100%」——雷軍
國內第一個不鏽鋼中框,誰做的?小米做的。
全球第一個3D曲面玻璃,誰做的?小米做的。
全球第一個3D陶瓷後殼,誰做的?小米做的。
全球第一個全陶瓷機身,誰做的?小米做的。
…………

很多人在說小米山寨,那我想請問怎麼沒人提這些東西呢?所謂抄襲,山寨,都是玄學。誰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呢?提升,就是創新的一部分。更何況小米這麼多全球第一,這麼多專利,哪來的?

其實,最簡單的一點,大家記住,小米便宜么?不便宜!

小米6的成本甚至和蘋果7成本不相上下,小米貴么?貴!只是它賣的便宜而已~

然而,大家卻只在乎售價的高低,是不是太冤了呢?

越來越多的人說我寫軟文,說我是水軍。其實,當你了解了雷軍的為人,就明白為什麼小米的自來水這麼多了。

信任一個企業其實很不容易,但雷軍做到了。
相反……


樓主沒有做過生意吧,銷量大的產品可以微利,然後帶動其他賺錢的產品的銷量,小米系列的手機賺的確實很少,但是它可以靠MIUI系統內的廣告以及應用賺錢,還有多達近百家的物聯網產品賺錢。如果樓主逛過菜市場,有幾家生意特別好的話,那麼這家子肯定有幾樣東西是微利的,以此帶動其他商品的銷量。比如我買了5splus以後,覺得不錯,正好家裡又要買個血壓計,那看看小米有沒有血壓計賣,剛好有,那麼我就再買個小米血壓計。這種玩法的問題是:你只有一次機會建立顧客的信任,因為你的產品太便宜,便宜沒好貨,這句話是深入人心的,所以第一次很重要,買便宜貨的顧客,第一次體驗不好,他下次不會再來了。還有就是,你既然低價走量,以後你的這些銷量大的主力產品只能低價走量,沒有再提價的能力了(物料成本漲價原因除外,因為其他廠商一樣會漲)。所以小米1-6系列基本就沒怎麼漲價。【這種玩法的好處是顧客多,銷量大,能帶動其他產品的銷量,壞處是,你的品牌日後非常難以擺脫低價的帽子】。嚴重點說就是,小米這個品牌以及旗下所有產品很難再擺脫低價這個基因。所以,雷軍的策略就是專心打造MIUI,收購優質的具備性價比產品的公司擴充小米品牌生態鏈,以及最重要的:繼續低價走量小米手機系列。所以,小米生態鏈的產品,質量不會差,性價比足,雷軍玩的就是這個戰略。這個戰略需要耕耘很久,畢竟手機這種東西買便宜貨吧,面子上不好看,這樣子。走這個戰略路線,太辛苦了,遭遇的非議也特別多,低價這種東西,人家想黑你,無數條理由。當然這個戰略走好以後,建立起足夠數量的回頭客以後,這些回頭客可以讓你吃一輩子,畢竟性價比這種東西,是會買上癮的。


這是兩個問題
首先,如何能做到高性價比又是高品質?主要是得益於小米的直銷模式。我簡單舉個例子,你買任何一款小米的產品,幾乎都是和小米公司直接購買的,中間不經過任何第三方代理。如果你買ov產品,你不是通過和ov公司直接購買,你得通過他們的代理商的門店購買。這種代理很多層級,每個層級都需要有利潤空間,所以傳統廠商無法做到高品質,又低價格去銷售。
其次第二個問題,為啥這麼做?希望通過高品質去改變國人和全球的用戶對中國貨的看法。同時低價可以讓更多人享受到好產品帶來的科技樂趣。


因為老闆有良心而且不忘初心 @雷軍

看一把手就可以知道一個組織的未來


造成你這樣的想法其實還是來源於其它品牌的價格對比,你看到了其它品牌的高價,習以為常地,就真的以為手機都值那個價了,而只有小米在不斷地折磨自己,維持性價比

我想小米不可能大規模地虧本賣手機,這說明小米至少還是有一點微利的

所以我真的可以大致地認為,小米做手機的成本價至少要比出售價低一個層次,我不知道具體元件的價格,但我真的不相信其它品牌能把小米差不多的配置賣到2倍的價錢

我真的覺得,小米只是在做它自己罷了。

而其它一些品牌的良心,只是暫時消失了罷了。


本問題的答案我只認同 @雙肩包下的野望 ,小米能做到高品質商品最終原因只有一個,它在不遺餘力的提升企業的效率。

小米的一個口號是:貼近產品的硬體成本定價。

我們知道,硬體成本不等同於成本,企業的成本包含的就太多了,ov的高配低價的手機,他們的定價可能是硬體成本的倆三倍,但是能說他們的盈利是不是比小米高十多倍呢?(小米的利潤率是10%到30%)

當然不是的,他們更多的錢花在了渠道以及廣告方面。話說過來,他們賺的錢比小米多的多,他們的估值有小米的高嗎?

遠遠不如!效率,才是小米能保證性價比的根本原因!

另外一個問題,小米為什麼要這麼做。作為米粉,大家都喜歡鼓吹小米和雷軍的情懷。但在商言商,一個只有情懷不能賺錢的公司早死了不知道多少回。

講到底,小米保持低價也有其商業上的考量,不得不承認雷軍的格局很大,很有野心。

有次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主持人問雷軍:你的夢想是什麼?雷軍說,我希望在未來十年成為全球最厲害的手機公司!

當時台上就有一個蘋果的高管坐那兒,主持人很刁鑽,問這位高管:你怎麼看。人家冷冷回了他一句:easy to say, hard to do!

關於雷軍的這個理想,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們可以看其他的一些領域,小米都是怎麼乾的。

小米移動電源初始定價69,據小米生態鏈的負責人劉德說。在初期,每生產一個移動電源,小米會虧掉八塊錢。當銷量達到倆百萬以上的時候,這款產品才開始盈利。

小米插線板嚴格來說不算小米的產品,而是小米生態鏈里投資的綠米公司的產品。他們做這款產品進入市場和其他企業的格局一樣嗎?

不一樣的!人家進入這個市場就是為了顛覆這個行業,成為這個行業里的老大。

他們找了最牛逼的人才,最頂尖的供應商來做這件事,然後賣一個很便宜的價格。你讓其它廠商怎麼辦?他們是真的很絕望啊~

因為小米的移動電源一進入市場,就成了行業老大,這個價格尚可盈利。但是他們呢?做出這種品質上的移動電源成本就比小米高,還可能有倆三年的技術差。

所以誠實定價也只是手段。保持誠實定價也可以刷用戶的好感度,後面的產品還多著呢,大家都來買好不好?

你能感覺到,對於小米生態鏈進入的市場來說,這就是降維打擊。和那些傳統廠商不在一個層面,格局大太多了。

當初小米去安徽投資一個做智能手環的團隊。那邊團隊的人說,我們希望一年的出貨量能在二十萬左右,小米的人說要是這麼點銷量乾脆就別幹了。第一年至少一百萬銷量,第二年一千萬。

小米手環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前幾天好像說是成了全球可穿戴設備的第一名了吧。

所以說,高性價比是打穿一個行業的致勝法寶,極致的性價比那就是天生的商業帝國護城河!

這裡回答題主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做!

因為性價比,或者是我們說的誠實定價。因為追求性價比是人性,做性價比高的產品是一種牛逼的商業模式!

當然這背後所支撐的,就是整個小米效率的體現!


大家都從研發和供應鏈來講,我想談一下渠道。小米主要依靠線上和小米之家,線上不用說,小米之家真的是一個天才的想法,而且是其他廠商無法複製的。
如果不看線上和小米之家,你們知道其實小米線下價格真的沒有很高的性價比嗎?
舉個例子,小米6現在省級渠道商的發貨價是3220,售價大概要3400-3500(6+128)

圖片僅供參考,縣級門店售價大約是進貨價+200-400不等,部分型號要600。
另外你們可以看一下各品牌的官網價與圖表價的差距,越接近官網價的產品溢價越多。


嗯 對於部分人說自用小米確實出現各種巴拉巴拉的問題 我表示理解因為確實存在品控 良品率 但一定要記得這個不能說明小米的手機不是高品質 這個邏輯搞清楚 局部不能代表整體 所以凡事回答中說到 我買了某某米 但不好用 所以小米不是高品質 這種事聽聽就好 如果你信了 那麼趕快交智商稅

我一直記得一個安卓活躍機型的數據 沒圖 但是前十的手機中大概是有7 8台小米手機 (網友可以補圖給我)這個就能說明 小米高質量 因為很多機型是多年前的 但一直保持活躍

然後是小米如何做到高質量的?

1.量大薄利 確實是原因之一這個說得很多 我也不補充了

2,盈利點很多 一定程度上補上了硬體盈利不夠 一台手機軟體盈利 (主題 雲會員服務廣告 ……歡迎補充) 小米手機的盈利點是很多的 絕對做的比其他廠商好,蘋果除外吧

3,小米的線上銷售模式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機成本 這個庫存成本 還有其他的吧 歡迎補充

4,小米的企業基因 商業理念 雷總的商業理念就是做高品質低價的東西 所以會儘力在保證企業生存和盈利的前提下去做好產品!

5,現代商業本來就不在想傳統商業那樣了 比如共享單車可以前期不用盈利 靠資本運營就好 那麼小米做到高估值 然後給賣股份給資本 嗯小米就能有起碼一兩年的運營成本(小米估值450億美元 融資個100億 可能夠小米運營一段時間了) 甚至可能可以不依賴消費者

6,現代商業很複雜 不存在單一的原因 應該綜合所有因素 嗯就醬 大學生有時間在討論
@學寫作的喪失
我想給專欄寫文章怎麼樣(-o-)/ 喪失同學


我只能說,這是雷總的理想


回答後一個問題吧

「因為我們是工程師」


雖然我是米粉,也曾為mix的誕生熱淚盈眶

但實事求是

講道理說小米的高配是帶有「噱頭」成分的

就比如當前小米6配驍龍835

確是是頂級配置

在當前甚至是國內唯一一家

與三星s8同款

吊打目前一切處理器

小米也把其作為重要賣點

但是目前出貨量太少了

雖然天天噴鎚子

但是人家至少準備了50萬台開賣

小米之家現在小米6排隊都排了14萬人了

等到了小米6真正大量出貨的時候

驍龍835雖然依舊堅挺

但是並沒有目前小米6剛發售時那麼超前了

但是小米6超級高配置的印象卻還存留在人們腦海中


這題沒喪失 @學寫作的喪失 ,不對啊


小米怎麼做到的有答主回答了,我只想聊聊為什麼。因為前幾天正好有同事也聊到同一問題,這位同事剛到生態鏈公司不久,之前對小米沒有太多了解,對堅持性價比這件事頗有疑惑。在他看來,不說暴利,作為企業賺取多一點利潤並不是錯,為什麼要逼迫自己呢?就像甲骨文的埃里森對喬布斯說的:反正都有人要賺錢,為什麼不是我們呢?

我加入生態鏈公司一年有餘,覺得這是個戰略選擇問題,而小米已經做出了很多解釋,且邏輯清晰。試談一二。

第一,性價比是小米的品牌形象,一經設定就不能輕易變更。

生態鏈負責人劉德曾在內部會議上反思過一款產品,簽字筆。這支筆當時買19.9,講真,對比高端品也還是便宜,撐死每支筆也就多賺幾塊錢而已,但生態鏈內部仍然認為它的定價不對。因為整個生態鏈的目標是打造極致性價比,讓消費者閉著眼睛不用挑,因為他知道小米肯定價廉物美,買了決不會後悔。一支筆雖然只多賺了幾塊錢,卻打破了整體的性價比印象,這是得不償失的。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反正我當時聽到這番話,就知道小米對性價比這件事是認真的,決不是噱頭。

同樣的話,雷軍在不同場合也說過,而且言行如一,這是雷總魅力所在。但雷總的costco之夢是一回事,其它人,包括小米內部和生態鏈是不是都認同,是另一回事。事實上,外界和內部都有提價的呼聲。他們常舉的例子就是蘋果,不也賣得很好嗎?雷軍的回應是什麼?他說,性價比在全世界都是王道,蘋果只是在中國賣得貴而已,但在美國主戰場,消費者在運營商補貼下,用很便宜的價錢就能擁有蘋果。誠然,世界上那些偉大的公司,都是為大眾生產性價比商品的,生產奢侈品的公司連它們的零頭都比不上。

相應的,不死心的聰明的聲音會說,那你搞兩個牌子嘛,一個性價比,一個高溢價。雷軍對此表示拒絕,因為那樣會導致公司價值觀分裂,左右互博。性價比和高溢價兩種商業模式並無對錯,但絕對很難兼容,因為公司只能有一個價值觀,一張面孔。做性價比的去做高溢價,做高溢價的去做性價比,都會破壞自己的價值觀。LV出個2000塊錢的包,誰也不會幹的。所以,性價比這條路在開頭是可選項,但在之後就是必選項了。既是雷軍的情懷,也是商業的必然邏輯。

第二,性價比是一條護城河。

在商業世界中,有先發優勢,也有後發優勢。先行者已經趟過坑了,後來者付出的成本會較小,這讓後來者具備對先行者的天然優勢。當然,先行者也有自己的護城河,比如技術的,市場的,品牌的,模式的。但這裡有一個問題,這些都是可以用錢來趟平的。

技術不如你,我拿錢砸,大不了以後再賺回來;市場不如你,我也拿錢砸,拿下市場還不是能賺回來;品牌不如你,不就是花錢投廣告請大咖嘛,砸。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但是,用錢砸的方法得有一個前提,就是這門生意有得賺,未來的回報豐厚。那麼,如果這門生意賺得很少,甚至就貼著成本,還會有人這麼幹嗎?

對於這一點,小米生態鏈紫米科技張峰總看得最透。他說,利潤高的產品很誘人,會有很多人來跟你競爭,那初創企業(小米也才成立7年)很難跟他們競爭,因為別人家大業大,但如果產品的利潤很低,就在別人敢投不敢投的邊緣,那競爭就比較少,加上我們起步比較早,就比較容易保持。

這裡時間便成了性價比的朋友,時間越長,後來者要趟平的護城河就越寬,競爭者就越少。這也是為什麼,競爭對手喜歡黑卻很少搶小米性價比的標籤,要知道這詞之前可一直是褒義詞。

技術也會和性價比互為放大器。MIX面世時,多少人覺得雷軍應該漲價,這時漲價又該多麼容易,但雷軍拒絕了,並因此感到孤獨。我不好說雷軍內心怎麼想的,但查理.芒克說凡事反過來想就會不一樣。我們不妨試想,全面屏肯定會迎來競爭對手,當別的廠家跟進時,會定價多少?比MIX低,技術在那兒擺著,更好的方案只有花更多的成本,你怎麼抹平這個坑?比MIX高,消費者一個白眼甩過來,憑什麼,你好在哪兒,我仔細瞧瞧值不值,消費者會百般挑剔,因為MIX已經給過他一個預期了。所以,不要小看性價比,這是消滅潛在競爭者的大殺器。

第三,性價比是對商業終局的想像,是效率的提升。

這一點是我自己的思考。我們知道,在一個完全市場——無行政壟斷,信息對稱,法治健全——產品的利潤率約等於社會平均利潤率,我們假定10%吧。這時如果有一個行業,利潤率顯著高於平均利潤率,比如80%,那麼很明顯,將會有大量競爭者從其它行業進入這個行業,並且拉低該行業利潤率。這很好理解,我以前在其它行業賺10%,現在過來和80%競爭,那我只要60%就很美好了。然後我後面的競爭者會無限重複這一過程,直到這一行業和其它行業別無二致,江湖格局已定,大家也就不折騰了。

事實上,人類商業史一直就是這麼乾的,商戰打來打去,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到了最近,有人突然想,我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貼著社會平均利潤率來呢,那不是少了很多競爭者嗎?這樣想的costco是一個,我覺得小米也是。小米直接看到了商業的終局,直接在終點決勝負,這是很高瞻遠矚的。

當然或許有人會問,這樣做有什麼必要呢?答:這樣更有效率。如果採用原來的路子,大家一起打著架奔到終點,首先你能不能到終點是一回事,其次你為了能奔到終點,必然要耗費大量資源去和競爭對手拼殺,你當然也能到終點,但區別就是坐電梯和爬樓,這樓梯上還有很多坑,還有很多人想把你推下去。如果把這些資源節省下來,投入到產品中去,反而會大大增加你在終點的戰鬥力,提高你活到終點的概率。從社會的角度,這也大大減少了資源的互耗,那些看這個行業沒賺頭的人,會把資源投到新行業新增長點,事實上提升了整個社會的效率。

我們知道,企業做為一種組織形式,它的使命就是提升效率,提升生產的效率,提升管理的效率,乃至提升整個社會的效率。這一點,小米做得很好。


看了一遍回答沒有人從公司領導者的角度寫這個回答的。我大概說下。
雷總創立小米時為小米打下的成長路線就是以技術快速迭代為主的技術成長路線。而高毛利率是另一類公司。可以說是兩條路上的公司。
對於以技術立身的公司,高毛利是毒品,是一條不歸路。但是以技術立身也是一條坎坷的正路。(參考IBM 每次轉型成功的資本在哪?)
選擇什麼樣的前進道路也是企業家(我更喜歡稱為奮鬥者)和資本家涇渭分明區別所在。
小米,以奮鬥者為本!

---2017*05*10分割線---
第二個問題是是公司或者團隊基因問題,從公司角度不好理解的話 可以從各只軍隊領導人(或創始人)為不同部隊留下不同軍隊風格的案例來看。比如各個6縱
第一個問題實際上是如何保持這種公司文化或傳統的問題 那就是以面對毒品態度對待高毛利。高毛利對團隊的腐蝕性很強的,誰賺誰知道


因為小米的心可不是藍綠大廠那樣僅僅只做個手機廠商而已,只是這樣估計雷軍也不會出山做小米,他們的理想應該是做成一個互聯網的科技生態大公司,在其他項目難以突破快去搶佔市場的背景下做手機是最好的辦法,如果走高價高端路線是不會走到今天的,估計早死了。手機終端作為切入點,利潤低,大量快速佔據市場,然後為以後更深的生態鏈夯實基礎,小米並非只是為了做手機而已。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浙江電視台民生休閑頻道《1818黃金眼》所報道的小米公司一系列產品的質量問題?
如何評價小米眾籌平台上的「Move It 智能健身器」?
如何評價米家新出的「米家簽字筆」?

TAG:小米科技 | 雷軍人物 | 小米手機 | 紅米手機 | 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