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為什麼要叫「護照」?

「護照」這個名字並不能很直觀的表達它的作用,不像「身份證」、「戶口本」、「存摺」。


歷朝歷代,對於行走外境外地所用的文件憑據,稱呼都不同。三代稱「圭璋「、」牙璋「,秦漢稱「」、「符節」,唐有「過所」,宋有「關引」,元稱「公驗」,明稱「文牒」、「關照」。比如在《西遊記》,唐僧就隨身攜帶通關文牒,每過一國都得蓋印。雖然作者犯了個史實錯誤,把明代文件名用到唐代,但從中可以看出明代文牘的痕迹。

明代對護照的另外一個稱呼是」關照」,應該算是護照一詞的源頭。這裡的「關」最初特指嘉峪關,「照」指的是照會。這在明代也是一個專用辭彙,指向平級、下級的政府部門發布文書,無強制意味,只是知會一聲——照在這裡的意思是「依據」——所以「關照」最初全稱是「通嘉峪關口照會」,後來逐漸泛用,約為格式,各地邊境出入憑證都被叫做「關照」。不過千萬別聽網上和導遊瞎說,它和「多多關照」這句俗語的起源沒有關係。

「關照」的用途很狹窄,僅限於出入特定關卡。隨著商貿需求的增加,路途逐漸變長,業務內容逐漸變複雜,證件名稱也發生了轉變。

關於「護照」一詞的出現,比較著名的一個例證,是康熙年間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其中第五條,拉丁文是這麼寫的:

Propter nunc contractam amicitiam atque aeternum foedus stabihtum, cuiuscumque generis homines litteras patentes iteneris sui afferentes, licite accedent ad regna utriusque dominii, ibique vendent et ement quaecumque ipsis videbuntur necessaria mutuo commercio。

大概意思是:兩國商人帶有往來官方文件的,允許其邊境貿易。其中「patentes iteneris」這個詞直譯,大概類似於「旅行專用證書」。

因為中俄雙方是先擬定拉丁文正本,再譯回滿文和漢文。所以中文版有好幾種,有徐元文碑刻版、康熙實錄版,西清版等。第五條這一個名詞,實錄版、徐元文版譯做」有準令往來文票,許其貿易不禁「,西清從滿文再譯回漢文,則是」如有路票,聽其交易「。還有一版譯做「凡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俱得過界來往,並許其貿易互市。

這裡的文票路票護照,用法一樣。

從這裡可以看出,「護照」在當時並非是一個固定下來的文書辭彙,它更像是一個自「關照」衍生出的習慣用法。

「關」字僅僅只是特定關卡的通行證,不具備其他意義,而根據尼布楚條約里的要求,這裡patentes iteneris不光只是通關憑據,還有一重功能,還能給予持有者在中俄貿易路線上的特許權益以庇護,故稱為「護」。因此,「通關」就擴大成了「給予庇護」。

這種庇護特許利益的功能,路票或文票的職能都可以涵蓋。不過畢竟涉及到了國外政府,那麼原來的稱呼必然得有所調整。比如「照」這個詞,原來只是對平級政府機構行文的文書類型,從這時候起,對外國政府平級機構行文,也納入」照會「的適用範圍。

比如《中美天津條約》里,第七條就特別規定:

嗣後大清國大臣與大合眾國大臣公文往來,應照平行之禮,用「照會」字樣。領事等官與中國地方官公文往來,亦用"照會"字樣。申報大憲,用"申陳"字樣。若平民稟報官憲,仍用「稟呈」字樣。均不得欺藐不恭,有傷友誼。至兩國均不得互相征索禮物。

因此,為了讓文書承擔更多意義和功能,「照會」從政府內部擴展到不同政府之間的往來。

在這種業務要求之下,文書的內涵不再僅僅只是通關照會,而是給予持有者庇護之照會,故稱護照。

這份光緒二十二年發給英國駐漢口領事的護照,把護照一詞的意義以及辦理流程,算是講得頗為透徹了。(嚴格來說,其實這份護照應該歸類為簽證)

有時候,護照也被稱為執照。比如中法天津條約里有規定:

這裡的執照,其實就是護照。可見當時護照仍舊不是固定專業辭彙,官府用起來也是飄忽不定。

而且要特彆強調的是,護照在清代的意義,比現在要廣泛得多,不止是外國旅行,一些特別事務都需要頒發護照。

比如有一個叫陳裕時的學生,日本留學歸來帶了把日本刀,特意向駐日大臣申請了一份護照,確保可以合法把刀帶回國內。這裡的「護照」,其實性質相當於是特種物品運輸許可證。

再比如這個護照,還涉及到了一段屈辱的國史。

庚子條約之後,清廷被迫允許榆關(山海關)等地駐紮各國軍隊,而且由當地政府供養牛羊等物資。但山海關本地不產牲畜,需要從東北進口。結果趕上日俄之間打仗,實行貿易禁運,臨榆縣正堂沒辦法,就給一個叫楊九清的商人頒發護照,准許其前往昌黎縣採購牛羊。護照期限是一個月,對採購數量、採購區域、通關手續等等都做了嚴格規定。

可見在那時候,「護照」一詞並不只用於外國人通行文書,只要是涉外事務,甚至不涉外,都可以頒發護照予以執行。

你們看,在宣統年間,一個鐵路局的職員帶行李出差,都要開個護照,這既不涉外,也不涉認,只是給行李開個運輸許可證罷了。不過這份文書里,倒是明確提及了所謂「護照」的護,到底是什麼意思——「給護」,其實就是給予庇護、保護的另外一個說法。

至於現代意義上的護照,根據上海歷史博物館的薛理勇先生考證,要到1930年才完全確立其名稱、用途和使用規則。

————————————————————————————

部分圖片、資料來源:

河北省國家檔案館清檔珍藏清代執照_護照_牌照一覽_趙麗潔

中國清代護照_薛理勇


請對持此證件之人進行保的外交會。簡稱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內頁載有明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請各國軍政機關對持照人予以同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協助」

(圖片出處見水印)


實際上護照上起作用的就是這句話,就相當於外交部發了一個外交公函,像格式合同一樣,然後不同的人填不同的信息進去。各國政府實際上承認的就是護照上的這句話而已,這是對國家政府承認的一種延伸。在電影《幸福終點站》中,湯姆漢克斯因為祖國發生政變,原政府垮台,不再獲得國際承認,所以連帶導致原政府的外交照會也就是護照失效,所以他只能滯留機場,無法入境。


各國護照上都有這樣類似的一句話,就是本國政府提請各國政府給予本國公民保護與便利。比如美國政府就是:

The Secretary of St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ereby requests all whom it may concern to permit the citizen/national of the United States named herein to pass without delay or hindrance and in case of need to give all lawful aid and protection.

翻譯過來就是:

「美利堅合眾國國務卿在此請求所有有關人員對持有此護照的美國公民/國民給與合理的無阻礙無延遲通行權,以及在需要時給予一切合法的援助和保護」


所以護照,就是提請對持此證件之人進行保的外交會。


只知道日韓叫做 旅券(??)。畢竟護照是旅行證件。中國到一直以來叫做護照。

歪題補充(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中華民國的護照 和 日本帝國海外旅券(台灣)

民國中期

BTW Passport 的意思就是簡簡單單的口岸通行證,好像我說的完全跟題目無關 Whatever~


你要是喜歡也可以叫它通關文牒


此人受此國徽保護!
煩請閣下友善關照!
我的「納米比亞連環畫」中記錄到,首日在香港機場等候轉多哈飛機的那6小時里,因為對阿拉伯地區的恐懼,以及對遙遠南半球黑人世界的未知,坐在餐廳里的我是史無前例的不安。於是我找到了曾經關於祖國軍艦轍僑的那個知乎回答。

再次讀完後,去搜了搜這些威武視頻,觀後,發現作為身在海外的中國公民此待遇,早已讓外國人羨慕不已。
於是,即使國際上都稱它為passport,我們中國絕不會把它翻譯成低端的「通行證」,
而是堅持給予外國海關或份子強烈的暗示:
此人受此國徽保護!
煩請閣下友善關照!


【護】好你的丑【照】


貧僧是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娶親的


拿著這個在手,在外面混,人家就知道你大哥是誰,如果你大哥牛叉硬氣,人家就不敢惹你。就相當於是你時刻有大哥照著你保護你,所以叫護照。……
……
應該是醬吧……
我以為……


我記得當時誰說的來著:拿著這張紙護著沒人跟你犯照


無論你在哪裡,祖國送你回家。


被保護的憑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中國外交部請各國軍政機關對持此護照的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協助」

第一次拿到護照看到這行字心裡暖暖的,祖國大大在我們身在異國他鄉的時候始終會保護我們,我想這就是護照的含義吧


叫照護太難聽了


配圖裡公文中:沿途地方關卡一體知照(照)保護(護)
知照:通知,關照的意思
照字亦可理解為「照會」的意思。照會:古謂官署間就有關事務行文,也指官署通知的文件。近代以來謂一國政府就有關事件行文通知另一國政府,多指外交往來的文件。
近代白話文里「照會」也可理解為執照、憑證。


難不成叫胸照?


如果叫火龍果,你又會問,為什麼叫火龍果,對吧?


日本叫旅卷

你高興叫它通關文碟也沒事就是個本本子罷了


因為Q30和護照一樣大小。


大部分人回答的問題……


不然護照應該叫什麼?


推薦閱讀:

「好棒」這個詞是怎樣出現的?為什麼會用「棒」這個字?
形容虛擬機的量詞,應該用「個」,還是「台」呢?
色彩名是如何命名的?為什麼叫「紅、黃、藍……」?
你遇見過哪些有著讓你意想不到的含義的詞語?
「兄台」的「台」字是什麼意思?

TAG:語言 | 漢語 | 詞語 | 漢語辭彙 | 現代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