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最近有幾個在投行工作的朋友突然辭職向別的行業發展。他們是怎麼想的呢?

投資銀行,職業發展,金融


謝謝邀請,知乎新手用最近一篇小文來試試回答吧。
-------分割線------

2016年6月24日是英國投票脫歐的日子,我選擇了這歷史性的一天遞交了辭職信,結束了我5年的投行生涯,徹底轉行做香港保險和海外財富管理。個中辛苦,唯有自知,我在收穫了很多客戶的同時,也面對了很多不解和質疑。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到底是怎麼想的。

從小到大,我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到美國沃頓商學院MBA,再過五關斬六將來到香港做投資銀行,拼儘力氣順著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道路策馬揚鞭、一路向前。為什麼這麼拼呢?我從來沒仔細想過,就是覺得這條路很優秀、有面子^_^

2015年初,我在公司晉陞到了VP(副總裁),但是我只開心了一下,反而對未來陷入了淡淡的茫然。2015年10月8日,我30歲生日這一天,望向自己的內心之後終於坦然地承認:其實拋去虛榮、存在感和還算不錯的收入,我發自內心並不熱愛這份工作。

三十而立,我在投行生存和學習了這麼久,已經對得起我自己了。從此以後不應該再向別人證明什麼,該自己來選擇和決定未來的道路了。

在深入思考和與眾多前輩討論之後,我決定以香港保險為切入點,轉向中國中產人士的海外財富管理方向。這個發現和確定大方向的過程歷經一年有餘,非常漫長和艱辛,有幾點簡單感想我想這次和大家分享:

  1. 放下自我,對自己誠實:放下過高的虛榮和自我意識,不受外界評價的干擾,客觀了解和評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要做自己真正想做和能做的事,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而動搖。這一點很難,但一定要最先做到。

  2. 以變應變,順勢而為:投行幾年,經歷過裁員變革和行業興衰,我深深意識到找對趨勢和平台的重要性;也注意到隨著中國幾十年高速增長期的結束和市場動蕩,近年來人們關注的重點從「如何發財」變成了「如何守財」。所以我堅信我們中國人的海外資產配置,一定是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的大勢所趨。一旦認準方向,就要順勢而為。

  3. 先舍後得,不捨不得;先破後立,大破大立:人的痛苦就在於先放棄才能夠得到,想先得到再放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面臨選擇時往往會患得患失。放棄投行的光環是很艱難的,辭職對我和我的家庭都是極大的挑戰,但先舍安穩,才能後得自由:先走出comfort zone(舒適區),才能探索更大的世界。幸運的是我有理解和支持我決定的家人,還有同我齊心協力、並肩作戰的老公。

  4. 跳出局限,未來無限:在我人生的前二十幾年,我一直覺得優秀的標準只有一個,所以一直跟著千軍萬馬去過獨木橋。現在我意識到未來有無數個可能,優秀也有無數個版本,你人生成功的意義,只有你自己才能定義。對人生充滿期待,不給自己設限,不斷探索、成長和完善自我,就是最大的成功。

現在,我又帶著夢想重新上路了,這才是真正屬於我的戰場。雖然知道前方無數未知和挑戰,但內心充滿了希望和勇氣。我特別喜歡劉曉慶的自傳里最後的一句話:「活著真好。更好的是,還有那麼多不可知的、宛如萬花筒一般豐富、絢爛、千變萬化的未來!把這句話也送給看我文章的朋友們,我們一起加油!


這樣的例子多的是。

其實是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然後又幸運地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可以讓自己去走自己想走的路。

可以選擇 也是一種奢侈。


本質就一條,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和你面臨同樣的問題,只是缺少放下的勇氣,支持你的選擇。


在地雷爆炸前離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摩拜獲得 2.15 億美元 D 輪融資?
風控和信審相同嗎,至少信審是風控的一部分有交集吧,哪個有發展前途啊?
金融行業有哪些崗位不需要什麼人脈和銷售技巧,僅憑過硬的知識和技術就能獲得年薪百萬?
小白玩股票需要多久能實現財務自由?
你為什麼選擇餘額寶(或理財通)而非銀行?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