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iPhone 7 所搭載的 A10 處理器性能大增?

蘋果發布的 iPhone 7 搭載了 A10 Fusion,性能比 A9 大幅提升。


A10的單核性能高和功耗低都是用面積換的。

A10是6發射,同時代的A73隻用了2發射。當然,由於受到了數據和指令相關性限制,性能不是三倍提升,而6發射的後果是面積和功耗非線性增加。

A10用了6MB緩存,而通常手機裡面只用1MB緩存。二級緩存從128KB增加到1MB只會增加15%不到的性能,到6MB那收益更不是線性的,這是面積換性能。當然了,蘋果不在乎面積。

同時,整個軟硬體都是蘋果自己做的,比較容易把電源,電壓和頻率控制做的很精細,把增加的功耗給平衡了不少。而精細的電源,電壓和頻率控制也意味著更多的電源,電壓和時鐘域,意味著更大的面積。

蘋果還有能力讓工廠單獨為它開發低功耗的工藝子節點,物理庫也經過特別定製,並且不讓別的公司用。

換了別的公司沒有人能承受這樣的高成本,也只有蘋果玩得起。

ARM要到A73後很久才有6發射,感覺不是不能做,問題是做出來後面積太大,後端也很難優化,賣不掉。

更詳細的晶元前後端功耗優化見這裡:

知乎專欄


謝邀。
先給你說下半導體的基本知識吧,然後你再來看看這個。
一個晶元的出現需要設計、優化、生產、驗證、修改、生產,這個循環幾萬次就是一個初步的晶元模型,這時候都是純腦力的勞動體現,這時候出來的都是硬體描述代碼。
然後就是硬體代碼的電路化,最主要的就是電路優化,很多ic分析都表示了A系列晶元布局優化都是apple手動優化出來的,這個耗時絕對不是幾天的量級。其中高速晶元硬體描述代碼絕對不是軟體代碼那樣單純,甚至在寫代碼時還要考慮fab廠里生產時候的要求,因為IMP(離子注入)和ETCH(蝕刻)工藝都是涉及到高能粒子,是對wafer有損的工藝,很多時候設計不好就會在這些工藝把關鍵MOS或者關鍵line誤傷,這時候就需要前期設計電路時候避開這些失誤。然後就是mask製作和生產工藝開發。
接下來就是把mask、工藝流程、原料種類等等資料交給代工廠(TSMC、Samsung)的FAB廠進行晶元樣本生產,先生產很少量的測試晶元,用於實際測試(有時會和設計一起進行),測試、修改BUG。
最後就是確定量產型開始量產,一個空wafer從進fab到出fab、完成eds、最後的back end成為一顆我們見到的晶元。

其中設計、修改、驗證最少需要1~2年時間,fab製造最快需要兩個月時間,其中es晶元也一樣要兩個月的製造,所以說一個晶元的開始開發到量產完畢投入市場最少最少需要兩年,所以就是說新一代A系列處理器很有可能在我們用iPhone6時候才開始設計,提案、初期性能需求預估可能更早,所以蘋果不可能是先決定詳細性能再開始設計生產的,只能進行一個性能的預估,他們很可能也並不會當時一拍腦子說我要晶元提升比上一代40%再開始設計(那時候所謂的「上一代」說不定還沒生產出來),這是不現實的。
現在晶元CD(關鍵尺寸)已經很難發展,主要靠晶元的架構、優化、多核的並行處理技術、核心技術等等,而且iPhone晶元也有一個功耗-性能的平衡比。所以說一個晶元的最終品遠遠不是當初拍腦子能決定的,說不定有一個時效性技術開發出來了那就一定要用上,也說不定其中一個關鍵技術遇到瓶頸遠遠達不到預期效果這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說用互聯網思維來考慮這些東西真的很naive。因為半導體行業的高保密性很強,而且也是基於蘋果商業策略,至於為什麼是40%外界很難知道。


按照蘋果非s代主要升級外殼的尿性來看,私以為蘋果A9時期就能接近這個性能,但是礙於功耗不得不鎖頻。而現在之所以放開是因為採用了安卓陣營早已成熟的大核小核的4核心架構,這樣就達到了性能和功耗的平衡。


題主。


Apple A10的單核成績是3000而不是3500,雙核性能超過5000。提升的幅度略高於iPhone 6與iPhone 5s的差距,但也不會超過40%。


要知道,蘋果的「雙核」技術突破也是有瓶頸的,雖然已經非常牛逼了,但在不提升核心數的情況,只靠架構設計優化和頻率提升能在一年以內單核性能提升1000分,幾乎是不可能的。A9相比A8的單核心性能提升分數是900左右,總性能提升了70%,已經很極致了。


再多提一下。
A9的性能在iOS9的生態下帶來的速度和效率已經非常驚人和性能過剩了,論手機高負荷運行各種軟體的速度,iPhone 6s目前是無敵的存在,已經把所有安卓手機都打趴,包括剛出來的(三星NOTE 7)。而 A9在iOS 10下面的表現基本和iOS 9的9.3.3版本持平(老外很多人做過測試視頻,不斷更新),有些APP稍慢一絲絲,有些打開則比iOS 9.3.3還要快。要知道iOS10這還只是測試版,等到了終極版本,效率和流暢性只會更佳。 所以,蘋果沒有必要在iPhone 7上再來一次處理器性能大躍進。一是技術瓶頸,二是沒有必要。 提升個30%-40%,在實際使用速度上,就又足以獨領風騷一年了。

繼續更新:
發現自己寫下的變成神預言,除了雙核變成四核心,不超過40%的性能提升,正好就是40%。GPU快了50%,情理中…


再說一下…
上面提到的蘋果雙核技術也是有瓶頸的,看來也說對了,A9已經是極限了,所以必須上4核心了。(要考慮功耗)


再更新一下:
iPhone 7已出,關於糾結選擇7還是6s的朋友,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是iPhone 6s以前的機型,就選擇7,如果是6s,就不必換機了,直接等明年的iPhone吧。
(不差錢的,蘋果發燒友,極客每年都要換的,請自動忽略我說的內容。)

再更新:
A10 fusion Geekbench 4 跑分 單線程3400
多線程5500


A9 Geekbench 4 跑分 單線程 2500
多線程 4200


安兔兔
A10 fusion 177000
A9 136000


以上是兩款soc的最新性能測試結果


但要說一下:性能提升幅度不直接等於體驗幅度,
老外的速度測試陸續出來好幾個視頻了,在iOS 10下 7和6s的單個app運行速度 幾乎一樣
大型遊戲載入上 7快一點點 多個app同時運行多任務的運行效率上 7比6s快 3-4秒

結論是:A10肯定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強的手機移動端soc,但其性能的發揮和提現,恐怕這一代系統還體現不出來。蘋果提升性能目的,有可能是參數競爭。

最後多說一句:
建議各位買iPhone 7的朋友,繞過亮黑色。其不耐刮程度和沾指紋程度,簡直慘不忍睹。有人說,我就喜歡這個顏色,我帶手機殼。那麼,你帶手機殼,都遮住了後面,還買亮黑色幹嘛呢?


還沒上手也沒有過內測就有模有樣寫評測,還是這種處理器的評測,我就問你羞不羞。810的慘劇還用我多說嗎,性能強大有個屁用,能耗比才是移動處理器的王道。


————正文分割線————


有屎以來iPhone頻率最高——也是最溫乎的處理器。

說人話:燙。第二個火龍810,
我就發現了,但凡用了大小核的處理器沒有一個不尿崩的。比如安卓那邊的810?
這是蘋果810。

有多燙呢。娛樂兔娛樂一下,連續三次跑分,一次比一次低

然而,扔到冰水裡兩分鐘

跑分輕鬆突破18萬
登頂榜首。你說這玩意兒能用?
分數高有個卵用。燙,降頻,降下來還不如6s呢。


說明蘋果也開始撞工藝牆

A10和A9X的cpu性能基本相當,但是用到手機上也得使用大小核模式,說明A10大核心的持續功耗已經超過手機的散熱能力,必須用小核心來緩衝了。

另外一點,下一代ipad pro的cpu,如果工藝不變,單核心性能提升可能非常有限。

看蘋果啥時候獲得intel早就拿到的牙膏廠成就。


IPHONE哪年新機不是前一代X倍性能?


性能和去年發布會的結果略有矛盾:
去年發布會:A9比A8強(up to)70%
今年發布會:A10比A9強40%,是A8的2倍
於是問題來了:1.7*1.4=2.38,和2倍相差挺大
還是等上市後的評測吧。

————————————————————————————————
更新Geekbench4的官網數據:iOS Benchmarks
果然超越A8兩倍都不止

DeviceScore
iPhone 7
Apple A10 Fusion @ 2.3 GHz
3291

iPhone 7 Plus
Apple A10 Fusion @ 2.3 GHz
3289

iPad Pro (12.9-inch)
Apple A9X @ 2.3 GHz
3013

iPad Pro (9.7-inch)
Apple A9X @ 2.3 GHz
2932

iPhone SE
Apple A9 @ 1.8 GHz
2410

iPhone 6s Plus
Apple A9 @ 1.8 GHz
2401

iPhone 6s
Apple A9 @ 1.8 GHz
2375

iPad Air 2
Apple A8X @ 1.5 GHz
1785

iPad mini 4
Apple A8 @ 1.3 GHz
1629

iPhone 6 Plus
Apple A8 @ 1.4 GHz
1473

iPhone 6
Apple A8 @ 1.4 GHz
1464

iPod touch (6th Generation)
Apple A8 @ 1.1 GHz
1313


發布會使用的詞是four-core,而不是quad-core,實際是兩大核兩小核,性能還是兩大核跑出來的,小核只解決功耗問題。想到了MTK的16核。


簡單談幾條iPhone7的性能提升
1.數據
首先要說幾件事做一個小型科普。
市面上75%以上的處理器都使用的是ARM的架構,而蘋果在iPhone5那一代的A6處理器上已經是開始使用自己製作的架構,所以蘋果歷代處理器的性能簡直強悍得無法匹敵,雙核的A8那一年已經可以輕鬆打得其他八核找不到北。雙核性能在iPhone6那一年的A8處理器上就基本可以超越810和7420處理器。圖形晶元等各方面更是厲害。所以A8處理器在20nm的製作工藝下已經可以把Geekbenche3單線程跑分做到了1600以上。當時同年的三星7420處理器Geekbenche3單線程跑分大約在1400分+,已經屬於是ARM公版架構的最好成績。

講到這估計有人就要問了,我想知道A10處理器的性能,你跟我提A8幹什麼。別急,這是前提條件。

在蘋果去年發布6s時帶出來的A9處理器,雙核1.8GHz的處理器在另一邊的安卓世界中那些四核八核中顯得無比寒磣。但是蘋果最注重的就是單線程成績和運行效率,A9處理器在Geekbench 3里的跑分為單線程2592、多線程4293。


而現在比較火爆的驍龍820處理器的跑分單核心成績為1887,多線程成績3936。
所以我個人感覺A9已經可以說是做到了雙核處理器的巔峰工藝,以至於蘋果今年只能選擇製作多線程能力更強的四核心處理器,於是A10處理器應運而生。

已知爆料A10處理器單核心跑分達到3000,多核心跑分成績接近5000.基本相較於上一代的A9處理器再單線程性能上提升並不能達到40%,但是圖形晶元據說提升了有60%,所以可能蘋果給的是綜合提高性能。

2.處理器而言的換機必要
我在這裡只談處理器的性能對比換機必要,不考慮外形,耳機,逼格等等一切其他功能。
感覺我要被打,在這裡我還要再次提起A8和A9處理器。
首先我們要確認使用IPhone6那一代的兄弟們的使用體驗,你們使用的iPhone6有卡頓嗎?更再問一下使用iPhone6s的那一撥,A9處理器就是在這代A10之前也應該基本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吧。甚至更早一波使用A7處理器的5s用戶,我相信時至今日也沒幾個人說5s卡的我接受不了。
在IOS10這一代使用體驗上,5s稍微落伍,6和6s拉開一些差距,而6s的A9處理器已經完全足夠應付IOS10時代的一切APP使用,我說的就是一切。但是我不保證以後四核心處理器發揮更大的光和熱,至少現在A8A9處理器已經完全夠使用的流暢體驗。
個人建議在處理器性能方面,5s以下用戶可以考慮換機,5s以上用戶如果手頭寬裕可以換,注意再次強調,就性能而言,如果手頭不夠寬裕,6,6s,se用戶完全不必要換新一代A10處理器的iphone7來體驗極速。(土豪無視)


3.四核心處理器相較於雙核心處理器的優勢
四核處理器可以比作是一個有四條高速公路的大城市,在平常的日子裡只開放兩條高速公路,因為車流量不夠多跑不滿,所以並不比只有兩條高速公路的城市運行的速度快。
但是當新年,國慶節之類的節日中車流量激增,兩條高速公路的城市運行起來就會有滯留的卡頓,而四核處理器那四條高速公路全開可以同時通行大量的汽車。


不知道這麼解釋算不算通俗易懂了,日常使用中同等單線程成績的雙核心處理器並不比四核心處理器慢,但是當需要很多的多任務處理時四核心將會有比較大的優勢。
而ios在應用緩存機制應該說做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所以很多時候它的雙核處理器會領先甚至碾壓其他安卓品牌的四核甚至於八核處理器。


AMD的ZEN再不出,A10就真的要比A10強了


a10處理器的四核事實上類似於幾年前s4上的假八核:日常用小核,高負載用大核,四個核心實際上不能同時運行,並不等同於今天安卓機上普遍的big-little(後者可以八核全開)
這很像筆記本上的雙顯卡切換:平時核顯,玩遊戲獨顯(只針對n家獨顯與i家核顯,a家可做到雙卡交火),取得續航與性能的平衡
類比筆記本上的表現,我更看好a10這種大小核分開運行的方式(a家筆記本的雙卡交火著實是個笑話,不過奸商表示我喜歡︿( ̄︶ ̄)︿)
經過幾年的軟硬體磨合,目前筆記本上的雙顯卡切換已基本完善(除少數機型and少數遊戲偶爾會出bug)
對於控制完整生態鏈的蘋果,做到這些還不手到擒來?

PS:這回a10處理器的峰值性能在狂飆頻率的情況下提升有限,讓我不禁懷疑a10上的兩顆大核就是a9的馬甲&<( ̄3 ̄)&>


性能又提高了50%,能耗又降低了50%,再過幾年蘋果都不用電池了。


瞎jb補充兩張圖

這個很神奇?


在我看來,A9,A8,A10都不是Iphone,的根本優勢,最大的優勢是:iphone是一種讓人安心的手機,這讓人想起以前的NOKIA,我從沒死過機,而且,流量不會無辜流失。以前用那個三星的時候,每個月流量都不知到哪兒去了,好像完全無法預見每個月到底會用多少流量。iphone讓人覺得:哦,還有這麼多流量啊!而且操作真的流暢。你不會有卡住啦,等一等的感覺。所以再讓我會去用三星,真的打死不會。不管你是什麼NOte7,8,9我可都不想再回去了。

當然蘋果的缺點也非常顯著,易用性不如安卓!蘋果好像過於霸道,他指定你能用的一切。如果你想從電腦上拷貝一首曲子到手機上,這好象是個大工程,操作過程就象是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其實在安卓下,就是簡單地拖進去。此外,蘋果還沒法在電腦上發簡訊。這個需要越獄什麼的,太麻煩了。大部分情況下,我都習慣於在電腦上發簡訊。所以一年用下來,真的想用回安卓系統。


我很看好A10 不從跑分,就從手機端直接修raw這點。
因為我的13寸rmbp用lr修raw會感覺明顯吃力。


6s上的A9處理器其實已經是性能過剩了
依舊可以在發布一年後的今天虐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手機處理器

A10主要就是用2+2(兩個性能核,兩個功耗核)來控制功耗
其實那40%的性能提升對於目前來說可有可無
依舊是屬於性能過剩

為了實現新的攝像頭的種種功能,A10處理器目前對比A9最實際的提升應該是在ISP方面,而且提升應該不小才獲得了現在i7和i7plus上流暢的攝像體驗

另外,繼續沿用台積電的16納米FinFET工藝主要還是靠架構的優化來提升處理器性能,所以能有40%的提升算是很大的進步了


你果已經穩居ARM性能榜首許久,2015年的A9單線程持續吊打Android陣營全家SoC,且預計到明年依然難有竟品追上。

可以理解為連續吊打毒瘤通3代:8994/8996/8998

由此不難看出你果的AP設計水平及堆料在ARM里絕對是無出其右。

Android SoC和你果體現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路:Android注重並行與後台,且單線程持續捉急,自然更加重視多線程;你果一直捨得堆料,單線程連年虐cry對手。

這次的A10 Fusion目前看來採用的是第一代bl架構,也就是當年被黑出翔的膠水核。參見 Exynos 5410/5420

放一組A10官方參數宣傳:

Performance
CPU-A8x2
GPU-A8x3

Energy Consumption
A8x1/2
A9x2/3


在和TSMC版A9相同的16FF+工藝下,驟然提頻30%勢必帶來功耗猛增,目前為止沒有相關拷機測試,但如果情況不好,A8再現也是很大概率的事情。

所以這次的兩個小核也側面體現了你果對A10大核拉高頻功耗的極不自信,小核採用同樣的Twister架構,最高頻在1GHz上下,性能更優於Apple A7的水準,低功耗場景下也是足以應付的。但大核和小核交替開啟,並不能做到部分人期待的4核全開。

個人估計會有相當一部分人鎖小核日常使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續航,但真的只為花錢買加強版5s嗎?


那個扯什麼工藝封裝的回答挺扯淡的。說了半天不知道再說什麼
我在某實驗室做評估的,手上經過的cpu, arm mips ,powerpc大大小小也近百顆(x86不需要因為已經有媒體代勞了)
直接說結論吧
某cpu的n+1比n代性能提升40%
最直接的可能就是
1。主頻提升了40%
2。緩存加大了
3。 內存帶寬變大了
4。第n代做爛了

某2015年的新u,相比他2007年爺爺輩的老u,cpu core的性能提升幾乎全部來自於主頻提升。 (當然soc不可以相提並論)

所以我現在對半導體行業相對悲觀。core的微架構真心感覺做到頭了。


這裡說的是A10,說個題外的吧,希望不要被摺疊。
…………………………………………………………………………………………………………………

我的13年買的iPhone5C,A6晶元。在幾個月前蘋果在發布開發者測試版(不是公共測試版)那時候,我當天夜裡就升級了IOS10,現在一路更新,只要系統穩定了不太BUG,我用的還是不錯,有時反應慢點我也接受吧。就是手機太小。其他的我自己都佩服。


推薦閱讀:

如何評論【SIA】在蘋果發表會上的表演?
如何看待360良品使用『全新』字眼來銷售缺少官方配件的iPhone 7?
蘋果進水之後外放聲音變小了可以用一個軟體通過震動把水震出來的叫什麼?
為什麼iPhone7被發現有電流聲和屎黃屏,還是那麼多人爭著購買,而不去買品控很好價格很低的國產手機?
我的蘋果手機,登錄騙子的iCloud.然後密碼被改。請問怎麼解開?

TAG:蘋果產品 | iPhone | 蘋果A系列處理器 | iPhone7 | 蘋果產品發布會2016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