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惘聞樂隊 2016 年的專輯《歲月鴻溝》?

歲月鴻溝 - 惘聞


惘聞徹底放棄了討喜的悅耳旋律和刺激荷爾蒙的音牆,情緒上厚重厚重再厚重,在聲音可能性的探索上再次甩開國內同行甚遠。


先拋個磚~

幾天聽下來,新磚延續惘聞近年旋律性一直降低的趨勢。考慮到樂隊一直在吸收新的樂手,又沒有強勢的主導者作曲,演奏者越多大家的想法越多,旋律感越弱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果早期在現場聽過一些作品的原始版本,可能會有一種雲里霧裡的龐雜感。碰巧前三首歌我或親耳在現場聽過,或看過現場的視頻。幾首歌的最終版本變化不小,可以說只剩下旋律沒改過了。個人感覺,新歌2終於從早期的大亂燉變得能聽,新歌3從能聽變得好聽。從創作到錄音,他們對作品做了很多減法,從『必勝客沙拉塔』式變成具有內部聯繫的『一首』歌。

不過巡演中,又把一部分錄音時剔除的加花找了回來,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近年惘聞的另一個趨勢是歌曲結構的去套路化。12年的《0.7》是其所有作品中旋律好聽的巔峰,也是結構僵化的巔峰,當年第一耳朵試聽,哪裡堆哪裡爆全猜中,這感覺糟透了。14年《八匹馬》開始嘗試新的想法。到了今年的《歲月鴻溝》,模式又回歸質樸,卻沒有了4年前的做作痕迹。

不得不說,新磚的製作水平真是大漲。音色的運用在《八匹馬》的基礎上更加多樣化,聲音密度和空間感比《LR》還要厚重大氣。

後期水平的進步大幅增強了作品的耐聽性,比如《歲月鴻溝》這首歌里,老謝幾乎把吉他所有的發聲方式都用了,整首歌卻絲毫不顯燥亂,甚至還能保留很強的情緒感染力。

然而挑骨頭還是能挑出製作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唱片里兩個吉他手的站位完全跟在現場二人的習慣站位反過來,難道是混音時耳機戴反了?這絕對是故意的!

動態一如既往的略微壓縮過頭,這種偏小的動態比較適合當背景音樂,而細細品味時,響度沒什麼起伏很容易顯得整首歌乏力。其實動態的問題放到《IV》、《0.7》那幾年的作品都不算問題,但放到今年的作品就有點……畢竟這些新歌根本不適合當背景音樂


……我不太會賞析,我就隨意講講自己的感受。
其實我之前聽惘聞並不太多,隨意聽的時候覺得悅耳,但不至於愛上,大概是因為我個人對歡快一些的曲子沒什麼興趣,污水塘也沒能吸引到我,而《angelo"s portrait》、《lonely god》、《隧道》這樣的我會喜歡一些。我真正開始聽惘聞就是在專輯《歲月鴻溝》發布之後。這張專輯中《歲月鴻溝》、《黃泉水》、《海洋之心》、《21世紀不適症》、《少年宮》我都特別喜歡,沉重、清冷、漫長,帶著一種恢宏的氣勢,聽的時候能讓我沉澱下去。昨天剛去濟南看了惘聞的現場,雖然一路匆匆忙忙,旅途勞頓讓我有點頭疼,但是在現場還是完完全全投入進去了,那一丁點的頭疼我也忽略了,剩下的只是音樂。在現場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肌肉內臟因為鼓聲震動,每個音符都能穿透自己。我之前不知道,原來很多音效都是用吉他做出來的,頭一次見到用琴弓拉吉他,感覺很神奇。同時我非常喜歡小號、圓號的應用,以及吹號的樂手(*˙︶˙*)☆*°
總之我覺得新專輯很棒啊。大概也是大家喜好不同,有的人更喜歡旋律悅耳的音樂吧?具體音樂結構什麼的我外行就不講了……
另外,好聽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啊,要不然實驗音樂沒法活啦。


真的超喜歡海洋之心


能上日報是挺開心的一件事,但由於日報不能由作者進行修改,有兩件事只能在這裡澄清:1. 這不是一篇合格的樂評,無乾貨,最初寫出來是因為前一天剛剛看完現場,情緒泛濫;2. 這不是一篇軟文,單純粉絲角度。樂隊和我沒有任何關係。謝謝。

以下為原答案。

——

這四天來,我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

沉悶,恍惚,注意力難以集中,易怒。很難投入到工作之中,書也看不下去,晚上下班回家後只想陪狗玩一會兒,再靜靜地抽上一顆煙。這種狀態像是某種心理後遺症,每次看完演出,都要犯上幾天。

今年的巡演在北京儘管安排了兩場,但周六晚上的愚公移山還是比肩疊跡。我站在第一排緊緊握住欄杆,一度悶得喘不上氣。那之後,燈光點亮,器樂響起,腳下淺淺的海水開始波動,無聲無息地淹沒了頭頂。

第一次聽惘聞是16歲的年紀。

那時還在國外讀高中,身邊沒有人知道這個樂隊。我也不知道。我從沒有聽人談起過後搖。可就是這樣,在那些許許多多個不想入眠的夜晚,我趴在電腦前百無聊賴地刷新著豆瓣,耳朵里塞著黑色塑料耳機。

那時候我最喜歡的幾首有《隧道》、《酒狂》、《A Song For Yu Wen》、《近景》和《Rust Inside》,總覺得聽著聽著,就聽到了北京地鐵二號線大風吹過的聲音,槐柏樹街上騎自行車的男人女人們按響車鈴的聲音,小時候的教室里同學們嘰喳吵鬧的聲音。在國外多年的生活讓我與自己的過去漸行漸遠,可是在第一次聽到的那個瞬間,惘聞將我拉回了童年。

2012年夏天,《0.7》全國巡演,我剛好趁暑假回國。趕不上北京那場,便定了從北京去往武漢的車票,在炎熱的晚上看完了演出。身邊的年輕人問我是不是第一次聽惘聞的現場,我說是。他說聽你口音不是武漢人,我說我從北京來。

這張專輯的巡演我看了兩場,在武漢之後,又隨朋友去了鄭州。我們車票買得太晚,只能在空調故障的車廂里站了七個多小時,衣服被汗水浸透,累得誰都說不出話來。到了鄭州換好票之後去附近的小飯館吃晚飯,吃了幾口才發現,坐在我們不遠處的一桌就是惘聞。

一個夏天,兩場惘聞。那年我20歲,覺得自己在生命中的此時閃閃發光。

讀完大學後我又回了北京,正好是《八匹馬》開始發售之時。北京的交通太擁堵,到場時只能站在中間偏後的位置,愚公移山那時還沒有禁煙,我氣管炎發作,在煙霧繚繞的現場喘不上氣,咳嗽不停。這張專輯裡,我恍惚聽到了一些比《0.7》更加清晰而堅定的改變,省去了許多低吟,私語卻從未停止。我覺得自己好像被丟進了一個醉人的大酒缸里,心臟時松時緊,只是眼前看到的還是20歲時的自己。那一場也演了《Lonely God》,當年陪我一起聽這首歌的人早就不在身邊了,我還是會在聽到爆音時泛濕眼眶。

結束後我坐在回家的車上,從未覺得北京如此陌生,而我就在此地,心臟充滿了新鮮的血液,感覺自己離自由只有不到一個指尖的距離。

那之後,渾渾噩噩地讓日子前進。北京已經實行了一年的禁煙令,家裡的狗生完寶寶又送給了好心人,我換到了第三份工作,開始不再對人群那麼敏感,順便連體重都漲了幾分。這張專輯龐大又低沉,細膩到我幾乎忘記自己是在聽著聲音。它是深藍色的空氣,也是深夜的浪潮,一層又一層地將我包裹起來,拉進無邊的黑暗。

從《0.7》開始,惘聞的音樂語言不停發生著突破,情緒愈來愈內斂。許多人說惘聞變得不像惘聞了,許多人說他們其實很懷念。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是說一個寫作的人,他必然是要變化的,因為讀者會隨著時間而成長,沒有人會停在青澀的那一年。現在的惘聞讓我覺得在此時此刻,一切都是剛好。它仍像當初一樣鄉愁而敏感,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將我拉回從前。

最後一首《歲月鴻溝》響起的時候,我恍惚看到了許多風景,有火車上一晃而過的田野,有血紅的夕陽,有鋪天蓋地的雪地。好像只要再轉一點點頭,就能看到16歲時趴在桌子上一個人聽後搖的自己。一切都改變得恰到好處,讓我覺得心都在飛揚,自己離自由的距離,仍是只有不到一個指尖。

Sweet Home, Go.


我們早已掉進了溝里


1.《黃泉水》
先抑後揚,越到後面越好聽,為什麼十四分鐘的時候我感覺到一股悲壯

2.《紅牆黑牆》
八分鐘全程抖腿,個人覺得整首專輯最棒的曲子,適合公路上聽,不說了,腿疼

3.《海洋之心》
曲如其名,一層一層帶你進入更深的海域,朝聖般的震撼

4.《少年宮》
少年宮八十年代比較火,現在已經落寞了,同時落寞的還有工人俱樂部之類,這些老建築早已衰敗。曲子前三分鐘的低抑是在痛述當下的落魄嗎?三分多到八分多這一段的節奏逐漸增多
是富有獨特美感的部分,棒棒的旋律,讓人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八分半以後的旋律從歡快過度到合緩
九分半時加入小提琴的低音。
十一分鐘多節奏又開始躁起來,在旋律爆炸的餘波中音樂結束。
恩,這是一首有時代感的歌。

5.《21世紀不適症》
前二十幾秒給人一種荒誕的感覺
接著就進入美妙旋律中,這首歌沒有給人頹廢的感覺,裡面有一絲歡快、叛逆呢。

6.《歲月鴻溝》
蒼涼,蒼涼,比《黃泉水》前半部分還蒼涼


7.《歸零》
啊~之歌

|?ω?`)拙見,看官見笑


個人不太喜歡這張專輯,不好聽也不精緻,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樂器太多,音色、旋律處理得不好,各種樂器在一起聽起來十分不搭。看得出來惘聞想冒險、想探索新的方向,但要駕馭這麼多樂器感覺惘聞功力還是不太夠,聽起來十分生硬。我覺得惘聞一直不是很擅長多樂器處理,他們更擅長的還是處理情緒、旋律性強一些的音樂,比如《0.7》、《八匹馬》這兩張專輯都非常棒。
其次旋律不好聽,有些和和弦都不太搭。不是說不行,前提是音色、氛圍上要做得足夠好。看得出來想走GYBE的路子,削減旋律性,但不太成功。
總體而言,勇氣可嘉~


作為一個跟了惘聞許多年的腦殘粉
理性的個人感受:這張專輯有點眼高手低了
野心很大作品架構很大 但音樂性流暢度並不好

這張專輯我聽了三遍就不想繼續了 也沒有所說的越聽越好 隨機到也會果斷滑過 哈哈哈哈勿噴!

但巡演票還是買了 惘聞現場總比專輯好 希望到時候有驚喜吧!


《歲月鴻溝》,全曲17分鐘,是我所聽過時間最長的後搖,從它去年出版到如今,我完整地聽過8遍,就是從我上公交車到下公交車,一整首放完,我正在聽第九遍的時候,埋頭作文。
我帶著黃泉之水來赴此間
跨過歲月鴻溝,終歸黃泉
——題記

歲月鴻溝到底是什麼,一切以歲月為動作發起者的動作,少年由幻想入俗,親人間漸漸形成的代溝,歲月鴻溝是那麼虛無縹緲,但又屢見不鮮。
它不應該是美好的存在,它帶領每一個人從黃泉回來,終歸黃泉。
我從黃泉回來,眾鬼神的吶喊還未消散,它就把我領到了這裡,它想要以美好的開端來引誘我走完接下來的路程。這就是童年,從黃泉回來不久的兒童的童年,歲月宛如一隻猛獸,在這平靜與美好的背後默默守候,但誰又能聽見它的喘息呢?
歲月出露面龐的時候,正是少年,恰如恍然大悟,從夢中驚醒,在天空中飛行,突然被擊得粉碎。什麼記憶和感覺都不會留下,只有歲月的面龐,我看著他,他看著我,在這四目相對之中,大徹大悟。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此時我是魔,每一次都會被打敗的魔。
我停了停手,現在下起了雨,我現在公交站牌下淋著雨繼續寫。

http://163.lu/xb5vk4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同於西方的痛苦吶喊,大徹大悟之後,乃是東方式的豁達,夾雜著沉默地思考,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不同於童年和少年的不定於惶惑,我可以清楚地聽到旋律了,歲月站了起來,但我已經見怪不怪了。
那條溝已經很明顯了,它隔開了我,我身後的人,我眼前的人,這一定是那條猛獸所為,是吧。
我的生命開始激蕩了,真的看清了歲月和那鴻溝之後,不悲亦不喜,我只是想在腦海中勾勒只有自己能聽到的偉大,它沒有開出花,沒有結出果,不過是一次又一次地拍打我的靈魂,高潮迭起,臉上風平浪靜。是啊,我終歸會風平浪靜的。
那猛獸下去了,眼前的人不見了,鴻溝也不見了,我還要﹉重歸黃泉——對嗎?

後記:此文根據《歲月鴻溝》原曲取材,聽了的話,會更好理解吧。但我寫得遠遠不夠音樂本身所表達的,所以還是建議聽原曲,原曲確實晦澀難懂,可能《歲月鴻溝》只能在歲月中理解吧。


去的第二天那場,沒聽完就決定回家了。感覺風格有變,聲音變得很燥,那種純粹毫無韻律和美感的雜亂。藝術家當然可以尋求改變,但我欣賞不來,再過一萬年也不會喜歡。而且譜擺得有點過,前期等待加暖場樂隊再加等待,我幾乎不太想再等了才上場,然後就聽到了前面描述的音樂,更讓我不想忍的是旁邊幾個心智不全的孩子。
在開始前很得瑟的談論上次有沒有po,我真無意偷聽卻又無法不聽,在心裡翻了32個大白眼,媽*後搖還po!?腦子進水還好意思這麼大聲,和音樂節上那群搖著破竹竿旗子刷存在感的缺徳貨一個智商水平。
幾年前聽惘聞,當寶貝拍下的照片尚在樂隊豆瓣空間,心裡已告過別了。我承認自己不愚忠,只自私追求合乎個人喜好的聲音,這就是我對惘聞今年北京演出的感受。
臨出門看到牆上貼的God is an astronaut 海報,不久又有可期待的了。何時the echelon effect能來就更好了。


歲月鴻溝我準備留到現場聽 下面說說惘聞吧
第一次聽惘聞是在網盤上聽別人分享的 當時我從沒有覺得惘聞對我來說這麼重要
14年夏 和女朋友異地戀 她去北京實習 每天晚上我都睡不著覺 想她想的不行 而她 只有淡淡的一句 今天好累 明天說吧
那時間 也就是兩年前的今天 我陪她打lol 因為她的前男友也玩 她以前總是看她男朋友打 我為了和她找共同語言 我也入了坑 我心裡暗暗發誓我要比她的前男友厲害 我要carry她 從來沒有人懂我玩遊戲是這個初衷
那時候 放暑假爸媽都忙 每天醒來 桌上放著錢叫我去自己吃飯 然後我就會找同學去上網 並不是說我網癮多大 只是在補兵的時候 我不會那麼想她
每天晚上回去的路上 我總會在車裡放lonely god
2014.5.27 我在蘇州的livehouse聽惘聞 lonelygod開始的時候 我打電話給她說:你別說話陪我聽一首歌 然後 我們靜靜的聽完了一整首。 每次回家的路上 都會聽這首歌 路上幾乎沒有人 我開的很慢 lonelygod 沒有歌詞 可是我總能感覺到 我聽的懂這首歌 它能和我說話 我最喜歡的就是在家 天黑的時候 把燈關上 聽lonelygod
好像她就在身邊
故事可能總是悲劇結尾 我和她還是沒能撐過那個夏天 我真的不能忍受沒有了愛的感覺 一點也不能忍受。 每當聽到這首歌 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到她 想到那個夏天的每個晚上
其實歲月鴻溝怎麼樣 我真的不在乎的
我知道 我在乎的那個她 再也回不到我身邊了
畢業一年了 我真的好像可以回到過去
只有聽惘聞才能讓我有一點時間靜止的感覺
最近真的好難過 不懂為什麼

2014年10月 去了迷笛 那天沒有你 也沒有lonelygod
2016.5.26


整張的氛圍、器樂之間的空間和結構很好,收斂了衝突感,弱化了堆爆堆的模式,但相對的也就缺少了類似像北方向北八分鐘段的鋼琴,Welcome to utopia七分段的小號的穿破雲層衝出胸口的爆破力,對於習慣了旋律後搖的聽眾是有挑戰的。
專輯最愛的是黃泉水和海洋之心,這兩首音牆太美了!


不比從前


細節製作真的是棒的沒話說 感覺是越來越注重氛圍了 卻很難讓人有帶入感 聽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局外人


前面一段很清脆,很喜歡,後面的欣賞不來


我是從《八匹馬》開始接觸到惘聞的,正好是南方陰冷的春夏交替,找到了這張專輯,可能是當時天氣太好投入進這種氛圍了吧,在當時在白天昏暗的房間裡面把這首歌非常認真的聽了個遍,這之後才發現這種音樂全神貫注的去聽真是太他媽容易沉浸其中了。
當然之後又去聽他們之前的《IV》《LR》,發現也很對胃口,不過從我的角度來聽的話,這些歌可以隨時隨地很順暢的融入環境之中,無論是街上或者擠地鐵還是在上課(劃掉),算是那種很好融入自己情緒和記憶的歌,但是像《逃離母宇宙》這樣的聽起來實在是很費神,需要很專註的聽進去才能帶入氛圍,總之就是無法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專心聽得進這樣,有時候耳機隨歌隨到了都會下意識切掉。
終於進入正題來講講這次的《歲月鴻溝》,最開始首發的時候初聽覺得很難聽得進去,然後就意識到,這是《八匹馬》那種的氛圍升級進化版啊!!!一時半會也不想費神去專心聽了就放下了,然後直到最近晚上趕工作想到了這支新專輯,找出來在晚上開始一邊工作一邊靜靜聽起來了,然後…就循環了一個晚上,沉浸其中……
無論如何,之所以喜歡惘聞,因為他真的有很吸引我的辨識度很高的東西在歌裡面,不同於mono也不同於神宇航員,而一直到《歲月鴻溝》我還能聽得出這種感覺,我便認為它是一支值得我去聽的好專輯。


我好像認識這專輯封面的設計者。
後來去了英國。


不請自來,看了前面那麼多差評,我還是想說,惘聞是我最摯愛的一支樂隊,無論是歲月鴻溝的惘聞、0.7的惘聞、還是LR的惘聞


六月十二日
我一個人去了惘聞樂隊新專輯《歲月鴻溝》專輯巡演的最後一站——
珠海九號倉音樂工場
穿著來不及換的運動上衣和籃球褲
和後搖的粉絲們比起來有一點格格不入
不過音樂一響起來
這種尷尬的感覺就少了很多

有樂評說惘聞的音樂是節制的藝術
我想起莫言得諾貝爾獎的時候
被人挑刺作品不夠節制
屎尿俱下太粗鄙
我想節制是很難的一種行為
在藝術創作中的節制
我推測是要告訴創作者
在表達自己的藝術意圖時
不能過度放縱
要會適時停住 忍著 不語
要留白給接受方 不能一股腦灌過去
在生活中的節制
是要告訴我們
話不能多 少說多做 不要過度氾濫自我意識
要堅韌

在惘聞的音樂中我不僅聽到了節制的美感
還看得到藍天白雲深海草原
看得到白色的畫布上不斷開了又爆炸的各式花朵
看得到黑屏中熠爍的微光
看得到肚白寬厚的藍鯨不停從海面躍起
看得到黑洞吞噬太陽 木星包裹著月亮

多年後看到這段文字回想起今晚
再戴上耳機
我會對自己說:
那一年
我二十歲
覺得自己在生命的此時閃閃發光


推薦閱讀:

外國人唱中國紅歌,他們是種怎樣的心態?
1more新發布的599三單元圈鐵耳機怎麼樣?
看王珞丹在跨界歌王上的表演,大家有怎樣的評價?
如何評價文雀樂隊的新專輯《大雁》?
如何評價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這支樂隊?

TAG:音樂 | 後搖PostRock | 惘聞樂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