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中國古代比歐洲更加專制獨裁,為什麼?


看到有人拿我400g資料說事,我解釋下,有幾位哥們很有趣啊,反對我的觀點就反對我的觀點,歷史本來就是螺旋上升的學科,沒事就推薦書幹嘛?顯得你文化底韻雄厚嗎?推薦書就推薦書,叫極簡歐洲史這種書都推薦上來了,你是想說我是史盲還是你是史盲?我很歡迎好好討論啊,但是不知怎麼的最近怎麼看有些奇葩評論在下面。以後評論不太想開了,歡迎開答案來打我臉,如果我不接這更新說明我認慫,這樣可以了吧。反正我又不是吃這口飯的,我認不認慫都一樣,歷史不會因我而改變,不丟人

正文
歐洲,尤其是西歐的貴族平民等級制度比各位想像的要更加根深蒂固。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歐洲古代根本是不可能的,沒錯還包括貴乎的中產階級,甚至大部分資本家們。你們不會以為義大利的那些共和國是常態吧?

在歐洲古代普通人的唯一提高地位的途徑,就是賺很多很多很多的錢,然後引來一些破落貴族屈尊娶了你女兒,這樣你的外孫外孫女就成了貴族。或者用大筆大筆的錢篡改某個窮貴族的族譜,然後你以私生子小兒子之類的名字掛在他們家族樹上。總之,原封不動獲得社會地位簡直是痴人說夢。


關於羅馬,各位,幾百人的民主,和一個人的獨裁區別很大嗎?對是有公民大會,但是早期羅馬的公民大會可以說是希臘式的,公民幾乎人口10%不到。另外護民官沒多少年就變味了,各位沒發現護民官很多都是大貴族嗎?所以大貴族組成的元老院一直都有極大的權力。進入獨裁官時代寡頭時代,然後是元首帝制,就不用我說了吧?那是大軍事寡頭,大貴族元老,新興騎士階層,近衛軍之間的宮斗大戲,和各位關係基本沒有。

說起來同樣是姓趙的權力遊戲,為啥總要覺得歐洲那套更好?各位覺得那幾百人裡面自己能投一胎進去?

評論里一個三零用戶跑來向我推薦書,嘿嘿。要求是吧?我硬碟四百多g的書,你自己說你要什麼書吧,國史別向我要,我只有20多G。中文英文的都行。像極簡歐洲史這種書就別推薦了好嗎?上一個起碼還推薦了兩本一手資料,但是我告訴你,修昔底德是個有名的大話精,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爆發的作者作為古典希臘史學家說的,修昔底德的書可信但不可盡信,這就是我要推薦你們的書,此書後面有大量的石碑碑文,書信公文資料,生動的展現了西方趙家人的權力遊戲。一手資料雖然重要但是要帶腦子看,否則幾十萬大軍都能當真。評論已關,不想呵呵了。

那個叫多襠的哥們,明明在強調權力,為什麼扯到宗教了?真要扯宗教,呵呵,尼西亞會議原來是給我以前信過的阿利烏斯派正統地位啊。原來阿比爾派十字軍是為了維護信仰的啊,原來宗教裁判所是維護宗教自由的啊,原來大公裁判被開除是因為宗教自由啊。

還有東方怎麼就沒有權力制衡了?是不是只有貴族或者大商人才算勢力制衡?就因為歐洲沒有閹黨所以漢唐那些被太監玩弄的皇帝們就不如失地王約翰就不如羅馬近衛軍底下那十幾代的皇帝了?被元老殺死的凱撒和格拉古兄弟就比商鞅,王安石強多了?玩家不同就不能算權力制衡?那是不是澳門賭場里只有賭神賭聖才能玩?第一次看到拿殺與艹當歷史依據的,知乎西方史分類這是藥丸吶?

還有歐洲是不是就是西歐啊?東羅馬一千年的歷史直接被無視了,尼卡暴動直接在競技場政治的根據地動刀子這可真自由啊。王權被架空就算制衡?法蘭西島的法王真是哭暈在廁所里,底下封臣們各個不鳥他,互相攻閥完全無障礙,勃艮第甚至直接和英國人一起對付他。有些人吶,表面上推崇權力制衡,骨子裡不過是老子小國寡民的一套。

最後國史我不太看,但是宦官,文臣,外戚,軍人,士族貴族等之間的權力制衡是從東周開始的我還是知道的,佛教在魏晉南北朝直接架空東亞信仰,儒家只談玄不談其他的,道教不斷的暴動,這些東西一直延續到唐代儒家復興成為儒教我也是知道的,儒教獨大完全是宋代開始到明清。這期間歐洲宗教戰爭打了多少場?九次十字軍東征,北方十字軍,阿比爾十字軍,收復失地運動,瓦爾納十字軍,尼科波利斯十字軍,三十年戰爭,胡斯戰爭,瑞典新教內戰。

濃濃的精神貴族情緒,然而你在東亞投胎投不到地主士人家,那也註定投不進歐洲貴族家,趙家人永遠只有那麼點人,否則誰養?日本五分之一的人是武士的結果是什麼?鄉士大部分過的還不如一個農民。

說個有趣的例子,亨利八世那死胖子為了能有個男性後代,防止王權外流,於是強行將宗教權力奪了過來,然後宣布自己為宗教領袖,然後離婚,再娶。在他手上,連諾森伯蘭公爵這樣的專註叛亂一萬年的貴族也直接給擼了。歐洲不是不想王權統一,問題是你得找到靠譜的王啊,路易十三和東漢後期諸帝誰更有權力?大孔帶這樣的名將也拿他沒辦法。而像瓦盧瓦的約翰這樣的白痴國王連國家都要亡了,誰還肯給他賣命

最後我想說,基督教一共有三個最古老的聖職,教宗,普世牧首,大公裁判。第三個因為被判為異端,強行被擼了,現在成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派別。普世牧首一直給拜拜當忠犬,從科穆寧王朝開始,只要國力不濟。就把普世牧首晾在一邊,拿東正教作為籌碼和拉丁教會談判,一直到帝國滅亡前夕,拜拜還在這麼干。
另外一百多年的阿維尼翁之囚是王權壓制教權吧?只看到卡諾沙嗎?法國曆來對宗教有反骨好嘛?納瓦拉的亨利無視教廷自己搞了個南特赦令。三十年戰爭里,捅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的屁眼,把西班牙最精銳的佛蘭德斯軍團打殘了。不要看到中國打壓佛教,打壓儒教,打壓道教,就想弄個大新聞看看,宗教迫害玩的最六的是東亞?

最後,國王-貴族-平民-農奴,奴隸 皇帝-官僚-平民-奴婢 這兩種分法真的區別很大?


這裡有三個概念,
答案分別是,
中國比歐洲更獨裁。
歐洲比中國更專制。
歐洲的等級比中國更森嚴。
羅馬的「民主」

其實現在又何嘗不是呢

很多國家想投奔美國做個義大利同盟,結果只是當了個行省。沒有亞非拉供著,民主個圈圈。

羅馬人在征服本都後,當時的執政官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
我們擊敗了又一個東方暴君,解放了亞洲人民。這些人民無法自主決定自己的命運,需要羅馬人的幫助。

人民需要幫助,多好的入侵理由。
人民自己做不了主,多好的統治理由。
學著點吧趙家人


啥叫獨裁?
如果說有一個統一的政府,統一的政令,就是獨裁,那我可以呵呵嗎?
有明一代,皇帝幾十年不上朝,連獨裁的頭目都木有……誰獨裁?
頂多算是集權……

至於歐洲為啥木有集權?
因為他們沒有秦始皇……

至於專制,我覺得中世紀的歐洲更可怕……
………………………………………………………………………………………………
補充幾句:
某些人的想法真是夠了。
好嘛,教會、貴族、國王就權利制衡了?
貴族世襲萬萬年倒成了保護私產的楷模了?
如果這樣,我倒更相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獨裁跟專制其實不應該區分大小的。
不能一個領地的獨裁不叫獨裁,一個國家的獨裁才是獨裁。
這個叫做選擇性忽視。
既然按照某些人的想法,領主對自己土地擁有絕對控制權,那麼是否可以認為這是絕對獨裁?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獨裁者倒是在西方誕生了很多,不說希特勒、墨索里尼之類的,就算當代,西方文化下誕生的獨裁者少嗎?你把卡扎菲之流放在什麼地方了?
哦,題目是說古代,那古代西方任何一個領主都是獨裁者,有異議么?

不論西方還是東方,自古以來都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這點沒有異議吧。
區別就在於這少數人如何分權。
西方少數人誰都不服誰,所以只好弄張圓桌吵架……然後就有人把它當做民主了,呵呵噠。
我們古代講究個禮,講究天命,講究有個核心,人心不能散了、國家不能散了。所以尊一下聖天子、尊一下老、尊一下權威。這就是獨裁的感覺咯,也是呵呵了。

少數人的民主從來不是民主、只是統治力量之間的妥協。
不論古今、不論中美歐。


說個不相干的
之前教我們羅馬法的老師是個有點自我的中年女性
上課應該還是很用心的,但總是略帶狂熱的去表述自己的某些觀點。
所以我就很喜歡邊聽邊吐槽
「羅馬專門設了一個官叫保民官,是專門挑選平民擔任的,所以他們自然也是在保護平民的利益,這在古代中國是絕對無法想像的。」
——是啊是啊,然而沒過幾十年,保民官就變得大多由貴族擔任了(囧)
「繼續說這個保民官啊,有個叫格拉古的,就專門為平民提出了一個法案,說要進行土地改革,這在古代中國就更是無法想像的了。」
——所以.....他之後就和他那300多位支持者一起被沉河了啊(捂臉)
而且讓我當時不大能理解的是......她所舉的大多數例子,都用不著極簡歐洲史這種入門書,只需一本最大眾通俗的,敘述羅馬只用了二三十頁的全球通史里的內容就可以反詰回去。——這些在我看來,即便不算常識,也應該算歷史常識了......況且她還是教授羅馬法的。
不過後來想想也釋然了,因為她所接觸的,只是羅馬這個國家最好的一個側面,而且對這個側面的了解也只停留在理論的應然上,那自然會根據這些單一表面的推理出偏差極大的結果。
而當把這個結果擺出來給別人看的時候,即使對方在專業知識上完全比不過你,但只要有點其他方面的通識,就很容易出洋相了。
于是之後我就用這個生動的例子去教育自己,在自己不了解的領域內一定不要有固定的思維偏見,或者說,不要想著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隨意歸納一些事兒。
當然,這並不是說不可以發言,不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只是一定別覺著這觀點一定對而已。
所以題主你提這個問題是很棒的,你會接受到許多新的思想,思維,但其實還有一些可改進的地方。
就是,沒有足夠的定義做支撐,專制,獨裁這些詞是很虛的......
譬如羅馬...羅馬有王政的羅馬,有元老的羅馬,有獨裁者的羅馬,有軍事寡頭的羅馬,你到底在說哪個時期的呢?
專制,什麼叫專制呢?
是指一個人對底下所有人的專制,還是一個階層,一個小團體對所有人的專制?
如果前者對其他人的掌控力度比後者小,那麼哪方更「專制」呢?
很多時候,把你想要問的問題細分細分再細分,你就不會想著去提問了——要麼是自己就知道了問題的答案,要麼就是明確知道了自己該去找哪些資料來獲取這個答案。
在這裡無恥的自吹一下,我就想過許許多多奇怪的問題,有時候走在路上都有立刻拿出手機把問題提出來的衝動,但很快我就自己解決了......


最高票答案完全沒有回答問題好嗎?扯一大輪什麼西方等級制度、什麼幾百人的民主,論證了那麼多字為什麼西方的那一套怎麼不好,卻完全沒有回答「為什麼中國古代比歐洲更加專制獨裁」這個問題。

我看了一下題主的資料和記錄,感覺只是一個比較好奇的喜歡lovelive的小偽娘而已(你說女生?拜託,喜歡LL大法的怎麼可能會是女生!),問這個問題應該沒有惡意,所以姑且認真一答。

首先,中國古代比歐洲專制獨裁嗎?答:要看時間(對,都是時辰的錯XD!)。


戰國之前,中國是一個封建制度的社會,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把土地分封給大夫,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極為薄弱,所以根本談不上任何「專制獨裁」可言。

秦國(朝)之後,中國逐漸建立起一套中央(朝廷)對地方控制的行之有效的制度,這才是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也就是題主說的專制獨裁的開端。


至於歐洲,那可就複雜多了。古典希臘時期,無論是雅典的民主制度,還是斯巴達的貴族制度,都不是一人獨裁,除了極個別時候上台的僭主之外,基本可以理解古典希臘沒有專制獨裁

古羅馬在共和國時期實行的是一套貴族階級與平民階級相互制衡的制度,除了極個別情況任命獨裁官外,羅馬沒有一人統治的情況。在凱撒以後,羅馬帝國實行的是實質上的專制獨裁製度

在羅馬帝國崩潰後的中世紀,歐洲的主流是和1000年前的中國幾乎一樣的封建制度,俗稱「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以專制主義極為薄弱

在進入近代之後,例如玫瑰戰爭後的英國、百年戰爭後的法國,國家權力不斷向君主集中,君主專制勢力日益強大,以至於路易十四可以說出「朕即國家」這種話來。俄國的沙皇在這方面更是聲名遠播。

所以總結一下:

秦代以前,中國歐洲都沒有(都~沒有)像樣的專制獨裁製度。

秦代(221BC)以後、羅馬共和制度滅亡(27BC)之前,中國比歐洲專制獨裁。

在羅馬帝國建立後,到羅馬帝國崩潰這400多年間,其實都挺專制獨裁的。

在中世紀的1000多年裡,西歐實行的封建制度,沒有談得上專制獨裁的,東歐的東羅馬帝國在專制獨裁方面繼續深化,反而同時期中國進入了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士族把持朝政的時代,但總體而言,中國還是相對比較專制獨裁。

中世紀結束,進入近代後,西方國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實力日益強盛,儘管相對而言並沒有中國宋明時期那麼專制獨裁,但其實也沒差。

法國大革命之後的事,那就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可以看出什麼規律呢?第一,版圖越大,越有可能會專制獨裁。中國是在版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走向專制獨裁的,而歐洲也是在羅馬擴張的過程中走向專制獨裁。可以理解的是,在古典時期的生產力下,分權式的政府無法有效管理如此大的版圖。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民主制度只適合於50萬人以內的城邦。」

第二是在古典時代,人口越多、生產力越高,越有專制獨裁的傾向。和第一點類似,分權式政府的效率註定無法有效管理龐大的人口,而生產力則為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提供了條件。所以在中國先秦時期和歐州中世紀初期,由於人煙稀少、生產力低下,所以君主只能通過封建制度來實現間接的管理,而到了中國戰國時期和歐州近代時,國家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了。


非常粗淺的回答,希望能幫到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繼續討論。


問題問錯了。
實際情況是:古代中國擁有遠勝於歐洲中世紀的言論、信仰自由。
西方先知耶穌、蘇格拉底,西方科學家伽利略、布魯諾都僅僅因為言論和信仰被迫害甚至迫害致死,這在傳統的中國是不存在的。
傳統中國不存在產生極權的土壤。現代的兩大極權思想——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都誕生在西方。


果真是個秀智商的題目。

我說各位,起碼把「專制」和「獨裁」分分清楚再說話好嗎?當然,對這兩詞的混用導致想分清楚也挺艱難的。

獨裁,dictatorship,很明顯來源於羅馬時的獨裁官,dictator。而獨裁官又是什麼?那是由羅馬元老院授予一個人的職務,而這個職務的權力幾乎不受任何限制,同時又有規定,獨裁官不能超過一個人,而且只能承擔一段時間。

另一方面從我們日常使用中,獨裁者往往指代了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單一人物,納粹的口號就是「一個世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府,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獨裁也常用於形容領導者專斷的作風;另外一個挺和諧的詞「一黨獨裁」,也是透出了單一的意味。

綜上,在歷史沿革和日常使用中,「獨裁」往往代表著一種極少數對多數的意味。

專制這個詞就更複雜了,despotism和absolutism都被譯為專制。查了下英語辭典,despotism詞源來自於希臘,意為「家長,奴隸的主人」。這詞倒是和亞洲頗有淵源,在西方的歷史傳統中一直使用這詞來譏諷東方國家的統治和政體——西方人認為在東方國家,人民往往只是君主的奴隸。

absolutism這個詞更接近於「獨裁」的意味。《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翻譯成「絕對專制主義」。《政治學核心概念》解釋為「專制主義是專制政府的理論或實踐,即是說它擁有不受限制的權力。「此外,馬克思也曾敘述過「東方專制主義」,他認為東方社會高度抵制變化,是停滯不動的社會。

總的來說,獨裁自然意味著專制統治,但反過來專制倒不意味著獨裁,我認為古希臘的民主政體,大多數人對少數人的絕對統治就是一種專制。另外在現代,真正的獨裁統治很少出現了,」無產階級專政「是不是專制就見仁見智了。
-----------------------------------------------------------
扯了一堆再回到題目,中國古代是否比歐洲更專制獨裁?這應該從權力的集中程度和受約束程度的大小來作評價標準。

這裡吐槽一下其他答案,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的好壞程度都不是評判這個問題的標準。我們關心有多少人統治,而不是哪些人在統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又如何?還不是要當皇帝?然後有些人對中央集權也並沒有理解,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對,是指中央政府與地方的關係,與專制獨裁併不一定相關聯。現代國家大都是中央集權制,相對的美國則是聯邦制。之所有大家對中央集權有所誤解,恐怕是因為古代政體大都是君主制吧。

首先中國算是一個,而歐洲那是一整個大洲啊!咋比?強行比較的話只能拿歐洲的代表文明跟中國比了。

希臘羅馬各有過民主與共和的時期,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可以說是現代民主的開端,專制獨裁的程度比中國同時期小的多。

沒點贊我就TJ了。。。


感謝知友 @紫川家統領為我指正的表述上的不嚴謹,為了避免誤會我還是把它寫在前面吧

我在原答案的表述中是這樣說的:

古代中國:人口集中在黃河流域,那裡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幾乎沒什麼天險。

古代歐洲:多山地,土壤貧瘠。

其實單獨看這段話的確是有問題的,所以現在來澄清一下。

我在下面的答案中將會試圖說明這樣一個問題:中歐兩地早期文明的地理環境導致了該地域人民不同的思維傾向性,進而導致了獨裁的思想能夠在中國普遍地建立起來而在歐洲則比較難。

所以問題就出在我是試圖討論」早期文明「發源地上的地理環境,而不是整個中國以及整個歐洲的地理環境。
這不是耍流氓。。。。。因為我們現在認為的」中國「和」歐洲「的疆域是經過諸多歷史變遷以及人為劃定的,通過現在的疆域討論文明起源時期的歷史問題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對於中國來說,早期的中國文明產生於普遍意義上的「中原」地區,主要包括黃河中下游和淮河長江下游的一些地區,這裡有大面積的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可以說是現在我國境內除東北平原外幾乎所有的平原部分,而我們現在說說的」中國境內多山地「的表述指向是現在我國疆域內,現在我國疆域與中原地區疆域是不同的。

對於歐洲來說,歐洲的平原主要是包括倫敦平原在內的西歐平原,以及廣袤的波德平原。早期文明,甚至到了羅馬帝國時代,勢力範圍都沒有涉及到波德平原,而面積較小的西歐平原在歐洲的早期文明中也並非中心,歐洲最早的輝煌一時的文明產生在地中海沿岸(按照通行的說法是由早期人類由非洲遷徙到此,當然現在也有證據支持人類並非都起源於非洲),而地中海沿岸地區幾乎全是山地,所以我所說的是這些地方多山地,難以統一,土壤難以支持大面積廣泛的農業。

好了說明完畢,下面是原答案~

======================================================================

馬克思爺爺說過,物質決定意識

嗯,如果你不喜歡這句話那我們換一句,我爺爺說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讓我們對比一下古代中國和古代歐洲的地理條件。

古代中國:人口集中在黃河流域,那裡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幾乎沒什麼天險。

古代歐洲:多山地,土壤貧瘠。

這種簡單的地理差異會對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演化出的文明有著決定性作用。

古代歐洲多山地,這是天險啊,這就意味著在冷兵器時代征服歐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歐洲長期是分裂的,造成了歐洲的一種小國分布的狀態,這種國土面積本身就小的國家,再加上內部土壤貧瘠,物產是極度不豐富的,生存逼迫著這些國家的人民必須開展貿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國有天然的開放和貿易傾向。有貿易就有競爭,產品的競爭力本質上是靠創造性來維持的,而年輕人的創造性是高過年長者的,所以這就造成了歐洲有一種年輕化的,提倡創新與自由、個性的文化特徵。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君主專制的集權程度,而使歐洲成為一個較為自由,個性解放的文明體系。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古代歐洲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人在和自然做著艱苦的鬥爭,這導致古代歐洲人對自然的認識是一種「主客二分」的,認為自然是「非己」成分。所以歐洲的文化就有著認識自然,征服自然的傾向,它是把自然當做一個客體來對待的,這直接促成了科學的發展,使歐洲人走上了邏輯認識自然的理性之路,這樣的文化下,君主專制的力度是很難加大到中國明清時期的那種力度的。

然而為什麼古代中國,尤其是明清時期,君主集權到了幾乎是整個世界歷史的巔峰呢?

古代中國則有所不同,中國東部地區幾乎都是廣袤的平原,在所謂的「中原」地區幾乎是沒有天險的,這就為在冷兵器時代統一中國提供了根本上的可能性,當然中國古代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統一的大面積的中國出現了一種歐洲所沒有的情形,廣袤又肥沃的土地,給中國帶來了豐盈的物產,古代中國的自給自足完全不是問題,這就導致古代中國的基調是一個統一的農業國家。自給自足是個很重要的物質條件,自給自足的結果就是保守,人都是有保守傾向的,所以古代中國是大關國門,關上家門自己嗨的政策。我們先來看古代中國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人人都想要醉倒在溫柔鄉,而不想出海遠航,歐洲小國的貿易是被逼無奈,而古代中國的人民感受不到這種生活的壓迫,所以他們把自然看作是己方的,這就是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從不獨立於自然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自然也不是獨立於人的客體,兩者是不分的,沒有人想去研究自然,古代中國思想家的視角都集中於人與人的關係的角度,大都提倡人遵循自然的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去仔細觀察獨立於「我」之外的「自然」是個什麼東西。這就直接導致了兩千多年中國對自然的研究還是很薄弱,但是對人性和藝術的研究成果可以說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然後我們再來說一下農業國家,在古代中國這樣一個自然科學並不發達的農業國家,有兩個突出特點:一個特點就是,尤其是在古代,農產品是一種「同質」的產品,我家種的水稻跟你家的沒什麼不一樣,這就導致競爭意識的降低和創造性的生活土壤貧瘠;另一個特點是,既然自然科學不發達,種地的收成全靠經驗,而經驗的掌握著是年長者,是老人,所以中國古代是一個極其尊老,尊敬權威的社會。

於是結果顯而易見了,一個講究重視遵循自然規律倫理綱常,並且尊敬權威和老人的社會,必然是獨裁專制的,於是我們基本可以斷定,一個封閉的小農社會必然是一個獨裁社會。

所以小結一下:
古代歐洲:地理環境導致了這是一個 講究理性、自由與個性解放的貿易社會,這種文明的集權不會特彆強烈。
古代中國:地理環境導致了這必然是一個小農社會,一個獨裁社會。

以上均是片面之見,一家之言,如有不足,敬請各位朋友指正。

感覺寫的好亂啊,贊過50我就再加乾貨吧2333

======================================================================
還是補充一點,評論中知友 @紫川家統領還提到一點,古代中國的氣候導致有很多不利於農業發展的天災,而集權是應對天災的極佳手段。

我個人認為這是完全正確的,只是思路不同所以上面答案沒提到這點。


歐洲皇帝們倒是想獨裁, 可惜沒那能耐.


半斤八兩。有科舉制度時,還可讀書翻身。在中世紀,除非參加十字軍撞大運,不然祖祖輩輩給伯爵們搬磚吧。


又有人暴露智商了。

封建貴族等級制度 ≠ 專制獨裁。
導致專制獨裁的原因是中央集權制。

恰恰相反,封建領主,或者貴族,是制約皇權的核心力量。

中國古代比歐洲更加專制獨裁,這是毫無疑問的。

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就是上面說的封建領主和貴族們對皇權的制約,歐洲貴族和封建地主都有自己的封地,可招募自己的私人武裝,這些武裝只向自己所屬的貴族效忠(可參考《權力的遊戲》這部電視劇),這些權力只有在春秋時期存在過,秦一統天下後就沒有了。民主精神在制度上的首次體現---英國大憲章,就是一幫貴族受不了英王約翰的橫徵暴斂,綁架了英王約翰強行讓他簽署的。

第二點,就是教會的特殊地位。教會的性質能夠讓其獨立於世俗政權,但有能保證其在民眾中有很大的影響力,這讓教會成為皇權的天然的制衡力量。甚至教會的首腦---比如梵蒂岡教宗在古代可以招募宗教軍事力量,十字軍。

綜上兩點,皇權---貴族---教會,形成了一個權力相互制衡的三角,有所重疊卻每個角色又不可或缺,使得專制獨裁難以實現。

而在中國古代,宗教的脈絡是:
秦朝焚書坑儒
漢朝獨尊儒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趁亂)發展
唐朝三武滅佛
後周宋朝打壓佛教
宋朝一段時間內推崇道教
元朝對宗教的自由放任
明太祖對宗教限制+利用的「祖制」,寺廟的修建,賜額,統統在政府控制之下。
清朝崇儒重道

從該脈絡中可以看出,中國大一統之後,在主要的三種儒,釋,道三教中,佛教在大多數時間裡處於被打壓的狀態,儒教倒是經常被統治者推崇,但原因恰恰是儒教是一種加強皇權的思想,無法形成制衡力量。道教的多發源地、清靜無為、出世等思想也決定了其無法形成規模性的組織實力主動抗衡皇權。因此中國古代是沒有形成有效的宗教制衡力量的。(原因其實恰恰就是宗教制衡的苗頭被皇權打壓了,呵呵呵)

而另一個潛在的制衡力量,即貴族實力,也沒有形成有效的制衡力量,其原因可以從中國古代貴族和歐洲古代貴族的區別中一窺一二:中國古代貴族一般只能傳5代,而西方可永久世襲。歐洲貴族稱號不僅不會被皇權剝奪,而且貴族封號不因改朝換代而消失,這些在中國恰恰相反。歐洲古代貴族對封地上的事物有絕大多數的所有權和管理權,而中國古代貴族只能享受有限的封地利益,管理權,所有權都沒有。還有最主要的就是貴族招募私人武裝的權力,這在中國古代是不可想像的。


題主先把自己是如何得到的「中國古代比歐洲更加專制獨裁」這一結論的告訴我再說。

一個並不正確的結論,竟然有這麼多人一本正經的分析它的正確性和產生原因,我也是驚呆了。

貴乎藥丸。


比專制???中世紀的羅馬教會簡直呵呵噠……

羅馬教會自稱上帝的代言人,基本掌控著歐洲歐洲人的一生,出生之後的受洗,結婚要在教堂神父的見證下,獲得已過最高地位——國王的位子必須得教皇親自加冕認可,死時還得神父前來告解懺悔……

更別提臭名昭著的贖罪券了……

其他·十字軍東征、女巫獵殺、燒死布魯諾等一系列惡行,教會從來不會管你生活的大大小小各方面,但是,你必須得按他們的規則乖乖聽他們的話把錢都交給他們……

至於你會不會餓死啥的,who care?

大面積死亡,肯定是有女巫作亂,抓呀!

大家沒錢了?近東的富庶之地被那群異教徒搶走了,大家抄傢伙殺啊搶啊!

這還不算專制?????


同時期的中國,儘管民不聊生時常出現,但除了極個別的傻子皇帝,以及那幾個暴君,哪一個這麼干過?

中國再專制,也不是萬世一家,底層人民總有機會爬到高位,朱元璋出生這麼低的都當得上皇帝,在歐洲,你敢想嗎?


有些人其實是在混淆和偷換概念。
題主的這個題目是正確的,只是語言不太嚴謹。
更準確的描述是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權比歐洲強大專製得多?
所謂專制獨裁,總要有個專制獨裁的主體吧。
你們把政府,貴族,宗教勢力混為一談,真是不是傻就是壞。
最後,這個問題是知乎上討論不清的——幾乎要把東西方文明的演進史都分析一遍。(在下也沒這個能力)
不過個人的觀點是,中國的歷史造就了強大的中央集權。
由於出現過春秋戰國那種分封制的極端結果,所以歷代君王基本都很注重防範地方勢力,最後也就是這個結果咯。


恕我直言,知乎上至少60%的用戶並不知道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或者只是了解他們想像的那套制度。
不信?有多少人知道我的昵稱是什麼意思?又有多少人能報出秦漢三公九卿的官暑名?又有多少人了解唐代門下省的具體工作職責和人員配備?還有多少人了解明代內閣的運作機制?中官與外朝的權力鬥爭怎麼樣?皇室(皇帝)與政府(丞相)彼此關於權力的拉鋸戰怎麼樣?皇室(宦官)、外戚、武官與文人政府的勢力均衡是什麼樣的態勢?地方治理方面秦漢郡縣與明代行省有什麼區別?政府行政人員的選拔方面察舉制與科舉孰優孰劣?再多說一句哈你知道其實清代**省巡撫是武官配置而不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嗎?
+++++++++++
偏題了,貌似。看了下面很多人的回答都沒有弄清楚君主獨裁到底是怎樣一回事。首先我想說中央集權是地方治理領域的概念,和君主獨不獨裁沒關係。其次君主獨裁主要是描述中央政府里君主對於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和軍事領導力的影響程度。那中國古代的皇帝比西方的君主權力大嗎?當然,不過不是因為中國皇帝獨裁,而是因為西方恁是冒出個怪胎般的宗教權力剝奪了君主的權力。其實關於中國皇帝的獨裁程度各個朝代也不一樣的。總體上,相對於以丞相為首的行政集團,從禮崩樂壞到秦漢君主的權力都是在逐漸增加的(尤其是漢武帝的內外朝制度);從漢末到南北朝君主的權力實際上是衰退的,都被朝中的世家門閥搶了去;從隋唐到宋君主的權力還是逐漸遞減的,且形成了完善、細緻的分權式政治制度,這個時期真是中國的黃金時期,差一點就步入現代社會這種皇室與行政權脫離的狀態;從元朝到清就一下子跌回解放前,君主的權力得到空前的增強,明代宦官權力大是因為宦官是內臣,代表的是皇權,好在還有個內閣制度可以對衝下皇權,清朝?我就不講了,從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被解散後幾乎所有權力君主一人兒說了算。


佃戶租地主的地種 租子太高就不租

農奴敢和領主瞪眼嗎

哪個專制獨裁?


咱們就別講什麼專制獨裁了吧,您先統一了再說。


沒讀過400G的書,勉強答。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封建制其實是契約制。國王如果對領主違約,領主也可以對國王違約。
而東方封建制非常短暫,中央集權政府對官員享有生殺大權,缺少制衡。
但實際運作的中的東方制度又有變化。

東漢黨固之亂,皇帝對士族違約;隨後士族乘亂自立,對皇帝違約。
余英時筆下的宋代,是士與皇帝共治天下。
黃仁宇筆下的明皇帝幾乎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自決。文官集團以「禮」這種東西約束皇帝,於是「禮」成為一種超越皇權的憲法性規定,然而禮的解釋權又歸文官集團所有。
清代更慘,洪亂打光了旗軍,帝國的主要國防力量全部掌握到了地方督撫手中,朝廷需要討好督撫謀生存。

此外,中央對地方是否有控制也存在爭議。
第一帝國時期,秦的保甲法應該可以控制基層;但漢代教化之制,用黃仁宇的話說,一種低成本的措施已經不追求對地方的控制。
第三帝國時期的基層控制,吳文藻的兩個學生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瞿同祖獲得了國際聲譽但失去了半個學術生命,費孝通因為在1986年的關鍵一狀使其觀點成為顯學主流現在認為是基層自治。
基層自治的國家,在多大意義上能成為專制?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為何東方形成了這樣的制度,而西方形成另一種制度。
進一步的問題是,為何東方制度、西方制度形成了各種變化

如此複雜的問題遠非知乎能解答的。


80%的答案來秀智商的嗎?

@莊俊朗先生的回答已經很好了。

提一點之所以,有人說歐洲的君主是趙家人的事,這是事實。確實比如,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到現在的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和溫莎王朝,君主之間不是改朝換代,而都是親戚間骯髒的屁♂眼交易。對於貴支而言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不對。中國有幾個農民起義軍最後上位做到皇帝,還能鞏固大業超過200年的?只有朱重八了吧。(而且,朱重八是最專制,獨裁的。)
有人秀智商說神權和教權。23333
你聽說過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和格里高利教皇肛正面被罰站這是1077年。
1080年。亨利四世再次以另立教皇威脅格里高利。又被絕罰,這次,1083年,神羅軍隊直接攻入梵蒂岡,廢除格里高利,改立克雷芒三世。神權凌駕於王權?
只有在王權太弱的時候才會這樣。為什麼?因為王權在歐洲需要一個合法性,他需要被他的封臣和百姓承認。歐洲的趙家人?公爵可以分封伯爵(伯爵可以是那個地頭鋤地的佃戶)只要他高興。


當然,如果一個小百姓既不願意種地,又想做趙家人。要麼去中世紀的城市,要麼選擇去讀神學做神父。教皇還是可以慢慢爬上去的2333


首先說一點,題目中古代這個概念太寬泛了,在這麼大的時間跨度上對比中國和歐洲到底哪一個更專制,不太容易說到點子上。看了大家的回答,各有各的道理,也都很客觀。我只能是選擇一個切入點,根據自己了解到的知識瞎談幾句。

我不想說怎麼個帝制,怎麼個獨裁,我想說的是兩個制度的對比:古代歐洲的貴族制度PK古代中國的科舉制度。

有知友提到古羅馬元老院的少數人權力極大,這是事實,而且組成元老院的人都屬於貴族階級。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那就是想要進入元老院,對個人財產是有要求的(類似於我們現在註冊公司的驗資)。這個門檻是100萬塞斯特斯,這是什麼概念呢?在內戰爆發後,凱撒將普通士兵的年薪提高了一倍,也就是140第納爾(等於560塞斯特斯),這個100萬也就相當於一名士兵1700多年的工資。所以說,普通人想要進入元老院,即便你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優惠,單這一個財產門檻就不可能跨越。

但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我們在評論歷史的時候,一定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更不能用現代人的思維去理解古代人。無論古羅馬的城市多麼繁華,它始終都是一個農業國家,教育資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資源是極其稀少珍貴的。就是說,只有家境富裕的人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只有家境富裕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社會精英。所以說,以貴族精英為主的寡頭政治,才能最充分地發揮精英們的學識和眼界,這完全是由當時的時代背景所決定的。

至於護民官,全部都是出身於平民,而且也擁有很大的權力。但是護民官這個話題就不展開說了,因為會有影射當今政治的嫌疑。

再說古代中國的科舉制度。

以下來源於百度百科「科舉制度」詞條:

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京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他令各州每年貢士3人,後設不同科目選拔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選拔人才,就是以應策取士。分科取士就是科舉的前身。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以「四書五經」為準,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參照朱熹《四書集注》。

很多人都批判科舉制度,我是覺得這種批判還是來源於脫離時代。在那樣一個封建社會中,能有這樣一種實現不同階級人員流動的制度,可以算是創舉了。因為有了科舉制度,很多最底層的人就有希望進入統治階級的圈子,雖然和貴族比起來,普通人要爬進統治階層極其困難,但至少有這個希望。

可能有人會說,那有什麼用,天下還是皇帝一人的天下。這話不假,但是有兩點:第一,皇帝不可能事必躬親,絕大多數事務的具體執行都是由官僚完成的,這個官僚體系中就會存在出身於平民的知識分子。第二,皇帝的統治思想會受他身邊智囊團的影響,這個智囊團中也會存在出身於平民的知識分子。

寫到這裡,我就沒有什麼結論了。古代歐洲和古代中國的統治體系都是由當時的時代背景決定的,到底是少數精英統治的寡頭政治更專制獨裁,還是擁有民間智囊的世襲帝制更專制獨裁,怕是很難單純地下結論,畢竟標準都不統一啊。


參考文獻:

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第五冊:凱撒時代(下) &>&>其中有關於士兵年薪的數據

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第六冊:羅馬統治下的和平 &>&>第納爾和塞斯特斯的換算


推薦閱讀:

為什麼幾乎很難找到描述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新四軍抗日的書籍?
從和平到戰爭,再到和平,經歷者內心有何變化?
辛亥革命的意義是什麼?
李鴻章奏摺里所說的,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到底指的是什麼?
孟良崮戰役消滅的真的是和日軍真刀真槍奮戰了8年的部隊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政治 | 歐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