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杭州的方言和文化是江南地區的異類(相對而言)?

在杭州讀書,感覺杭州方言和江南地區的吳儂軟語有所不同,不是說語調,而是整個語法和辭彙!看了方言分布圖,也發現杭州城區孤零零地自成一片,受眾極小。這是什麼原因?
另外,省內的城市也有很多不買杭州的賬。之前看了知乎上其他帖子,涉及江浙和吳越文化,必然提到「杭州和上海關係一般,寧波,紹興卻與上海文化親近,嘉興湖州也和蘇州關係好」,如此說來杭州豈非孤家寡人?
為何杭州在文化上與江南其餘幾府如此格格不入?
@守望老秀城


《中國語言地圖集》(第1版)的確將杭州市區的方言分列:

原因不贅述了,百度就可以得到答案,是因為南宋定都和清朝旗人進駐的結果,造成本地吳語的官話化。

作為做過都城的城市,杭州不可能保持純粹的江南文化,必然要北方化,或者說中原化。這和南京類似。不過,杭州定都時間短暫而且遙遠,之後長期只作為浙江省會存在;加之杭州的地理位置在吳地南端,並不如南京直面江淮,所以杭州一旦不成為首都,受到北方的影響就小很多了。

關於杭州和江南其他府城的關係,尤其是和上海的關係,這需要梳理明清到現代江南的基本格局。

一、明清時期:杭州作為江南府城的邊緣性和吳越雜糅的氣質
兩宋時期,江南開始發展繁榮。南宋時,都城設在杭州及紹興,此時江南的政經中心軸線位於「杭州-紹興」一線上,杭州成為江南最大的城市,這種局面,直至元代。明代,都城初建於南京,蘇州取代杭州成為江南最大城市,江南的政經中心軸線北移至「南京-蘇州」一線

目前的江南概念,成熟於明清時期。隋以後,京杭運河是最重要的經濟大動脈,因此,只要觀察運河的流向,就可以看到這一時期各城市之間的格局。

以蘇州為軸心,江南有一支兩翼。

  • 一支:乃是指蘇州向東至松江,這是一個小分支;
  • 兩翼:則是指蘇州向北沿運河抵常州、鎮江;向南沿運河抵嘉興、沿支流抵湖州,最終匯合至杭州。這裡提到的蘇常松嘉湖五個城市,也是明清時傳統意義上的「江南五府」,它們都位於太湖平原上。這裡鎮江至杭州的運河段,也被稱為江南運河

  • 由於全國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的北京,而江南的政治中心(明時甚至可以認為是整個長江以南的政治中心,即南直隸)則在南京,加之運河過長江向北,即進入我國人口最為密集、地形最為平坦的江淮平原-黃淮海平原,即華北平原,向西則進入我國中部連綿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故江南的兩翼,北翼更加核心和重要。

下圖是明清時期江南地形區及文化區圖。注意黑線表示地形區的大致分界。其中文化區名稱邊上所在的城市,表示這一文化的核心府城。即:

  • 吳:以蘇州府及其所在的太湖平原為中心;
  • 越:以紹興府及其所在的寧紹平原為中心;
  • 徽:以徽州府及其所在的皖南山地為中心;
  • 西吳:以寧國府及其所在的皖江平原(長江以南部分)為中心;
  • 江淮:以揚州府及其所在的江淮平原為中心。

注意寧鎮丘陵部分屬於江淮與吳的過渡區。

由兩圖可見,鎮江是江南運河的北端,也是和長江交匯之處;杭州則是江南運河乃至整個大運河的南端,與錢塘江交匯。這兩座城市又正好位於吳地核心區,即太湖平原的邊緣,又分別通過兩江與周邊地區發生勾連與匯合。

  • 鎮江通過長江西至南京、皖南諸府,北繼續通過運河即淮揚運河北上至揚州、淮安,形成對江淮、西吳(皖南寧國、太平等府)的勾連;
  • 杭州通過錢塘江向南擴散,西通過錢塘江上游富春江至嚴州、金華,東則通過浙東運河至紹興、寧波,形成對徽(即嚴州)、越(紹興、衢州、金華、寧波及更南地區)的勾連。

由此可見,杭州的文化氣質是雜糅的,混雜著吳、越、徽等文化。而又由於越地的廣大,人口的繁多,加之越地在明清時期發展遠落後於北部的吳地,越地民眾與杭州的聯繫與移民更為密切,故杭州是一個吳越混雜,但以越為主的城市。這一點,和傳統的「江南五府」,即蘇常松嘉湖比起來,顯然是不一樣的,後者除了嘉興夾雜少量的越文化,都是較為純粹的吳地。

附:以明代江南分縣為單位的文化區示意圖,注意杭州正處於吳、越、徽文化的交界處。(說明:本圖文化區劃分以方言為基準,但因明代方言分布已較難考證,故僅作大致劃分,不必拘泥於細節)

故古人有云:杭州蘿蔔紹興種。這正描述了越地核心紹興,大規模向杭州移民的現象,反映了杭州城濃重的越地氣質。
這個時期,受到長江以北江淮文化影響的南京、鎮江,及長江以北運河沿岸的揚州、淮安,其經濟繁華度,要遠遠超出錢塘江以南諸府。這是由政治經濟格局(前文所述的北翼重要於南翼)、地形條件(南京鎮江位處的寧鎮丘陵,地勢不高,揚州淮安則全部為平坦的江淮平原,而錢塘江南則丘陵山地繁多,只有較為狹小的寧紹平原覆蓋紹興、寧波北部)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也因為此,此時江南的核心雖然仍在太湖平原的五府,但是其周邊延伸的兩個區域,即寧鎮丘陵(寧鎮二府)+江淮平原沿長江北岸部分(揚州),和寧紹平原(紹甬二府),前者被認為是江南的認可度,要遠大於後者。以蘇州為中心,以「蘇州-南京」沿江南岸一線為中心地區,以揚州為外圍,是此時江南的基本地理格局。杭州相對鎮江,位於江南更加邊緣的位置上

從此時對江南x府的稱謂也可以體現出來,江南五府是指蘇常松嘉湖,江南六府一說蘇常松嘉湖杭,二則說蘇常松鎮嘉湖;而江南八府則通常指蘇常松鎮寧嘉湖杭,而並非指蘇松常杭嘉湖紹甬。

二、清末到民國:上海興起作為吳越交匯之地和杭州的持續失落
近代太平天國動亂和上海開埠,改變了明清時期的江南格局。

太平天國動亂造成了長江以南,尤其是太湖平原慘重的經濟和人口損失,並引發淮人南下和越人北上。江蘇、安徽長江以北的淮人向南越過長江向皖南、蘇南大量移民,本已說著江淮官話的寧鎮丘陵地區,即鎮江、南京徹底江淮化;而皖南西吳地區則首次全部淪陷,由吳語區轉向江淮官話區。而位於浙江錢塘江南的越人也同樣越過錢塘江向浙北乃至蘇南移民。

伴隨著文化區此消彼長的,是各文化背後的興衰轉變。近代以後,伴隨著國門打開,中國的運河經濟模式無可挽回的衰落了,並向海洋經濟模式轉型。沿江、沿海、沿鐵路城市,開始代替沿運河城市,成為這個時代的新貴。這一時期,江淮平原喪失了運河優勢,也失去了津浦鐵路通過的機會,並且承受著愈來愈深重的淮河水患,經濟快速下落;而另一邊的寧紹平原,尤其是寧波,則因為直面東海的優勢,又伴隨著杭甬鐵路的開通而開始崛起。

這個過程,可以形容為十二個字:淮地衰落、越地崛起、西吳淮化。

上海開埠深化了這種江南格局的轉變。一個以上海為中心,以鐵路、長江為動脈的江南地理新格局出現了。這裡構成了新的四翼。又可稱為「兩陸」和「兩海」。

  • 兩陸:蘇南、浙北線:向北由滬寧鐵路延伸至蘇州、常州、鎮江、南京(蘇南線);向南由滬杭鐵路延伸至嘉興、杭州(浙北線)。
  • 兩海:蘇東、浙東線:向北越過長江延伸至南通(以南部吳地幾縣為主,稱蘇東線);向南越過杭州灣至寧波(浙東線)。

其中,最重要的兩翼是向北的蘇南線和向南的浙東線,即勾連吳、越兩地,這兩地來滬人口多,對上海的政治、經濟影響也最大。此時,上海成為了又一個吳越文化交匯之地,也成為江南新的經濟中心。原處於江南邊緣的越地,也因此漸漸走入江南舞台的中心。寧波人、紹興人在上海灘闖蕩出一番天地,構成了寧紹商人的海上傳奇,並且與同樣來滬的蘇州人、無錫人、常州人等有了更深的聯繫和融合,共同構成了上海灘的上流階層。

而揚州人、淮安人以及更北的淮人,卻通常以低端勞力和逃荒難民的身份進入上海,這是另一條暗線:蘇北線。這一地來滬人口亦眾多,但政治經濟地位低下。他們被蔑稱為「江北人」。上海在完成吳越融合的同時,也將江淮擠壓出主流文化之外。這代表著吳越兩地,都同時以「長江以南」這個標尺完成了對自我身份的共同構建,也意味著淮地在江南格局中走向邊緣。直至今日,在談論江南時,很多人甚至已經不再雖然同屬長江以南,但說著江淮官話的鎮江、南京列入江南,而承認紹興、寧波是正宗的江南,這正是江南格局在清末發生微妙變化的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兩陸-兩海的地理格局中,浙北線相對蘇南、浙東線較為次要,杭嘉湖三府在上海的移民數量並不多。這除了嘉興、湖州體量小,且因太平天國受人口屠戮較多的原因之外,與三府平原地區在明清始終作為蠶桑區,傳統的絲綢行業極為發達也有一定關係。相對於蘇南線上無錫人的近代工業轉型,浙東線上寧波人在各種新興行業的全面嘗試與執其牛耳(五金、服裝、鐘錶、航運、電影、金融),浙北線上的杭州人無疑是更加傳統、安逸的。在上海的杭州移民少,也間接導致了兩地關係的疏離與融合度不夠

附:近代上海移民籍貫分布表。可以看到蘇南線和浙東線的移民是最多的。
引用自: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徵研究

這個過程,又可以形容為十二個字:上海稱霸、吳越融合、江淮出局。

當然,越地雖然崛起,並且實際上已經超越了清末沒落的淮地二府(淮安、揚州),但此時的寧紹兩地,其經濟依然與蘇南有差距。1927年國府定都南京,更使得南京的政治地位遠大於杭州,上海的北路,即「上海-南京」一線的重要性,還是遠大於「上海-杭州」一線。此時,杭州的經濟實力相對明清時期最發達的蘇州,也沒有明顯優勢。這一時期,杭州依然是失落的。

「兩陸」「兩海」格局圖如下,「上海-南京」一線為近代江南的政經中心軸線所在

三、改革開放後到今天:浙江崛起和杭州重回江南中心的努力
建國後,因國家政治經濟格局的影響,越地的崛起停滯,整個浙江的經濟也並不良好,而作為一省省會的杭州,其政治地位依然低於雖然已經被剝奪首都地位,但仍然是國家指定的華東大區城市的南京。

改革開放後,浙江伴隨著沿海對外開放和民營經濟發展迅速繁榮,直至今日,杭州-寧波一線的經濟及一體化迅速加快(可稱杭紹甬城市帶),其整體實力已經能與明清時期江南的核心,即蘇州-常州一線(今日通常被稱為蘇錫常城市帶的蘇南)相抗衡。越地終於和吳地能平起平坐,構成江南的重要一極。杭州-寧波一線的繁榮,乃至浙江全省的大力發展,都使得杭州迅速崛起,形成對蘇州、南京的抗衡之勢,並隱隱劍指上海,向著重回南宋時期的江南第一城的夢想挺進,很多人甚至把「京滬廣深杭」並列,形容杭州為事實上的1.5線城市。

至此,歷史彷彿畫了一個圈。從中心到邊緣,又從邊緣重回中心。從今日的局面來看,江南的中心將長期停留在民國時期已經奠定的,以上海為核心的「兩陸」「兩海」上,繼續以南京、杭州作為最重要的兩翼。而在南京以北長江沿岸的淮地(今揚州、泰州、南通三市),雖然已經慢慢復甦,乃至被官方剝離出來單獨稱為「蘇中」,但其基礎和發展勢頭,依然不及杭州以南錢塘江沿岸的越地。吳越爭霸,淮地其後,是今日的三地格局。這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杭州作為江南這個古典概念中的中心城市,將因其及南部地區在當代的良好發展而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四、杭州與上海的雙城記
當代江南形成了以上海為核心,以南京、杭州為兩翼的一超兩強格局,也由此構成三大都市圈。相對於南京,杭州和上海因其距離過近,造成了都市圈的重疊,如下圖所示:

這或許可從地緣角度來解釋上海、杭州一直以來的矛盾。浙北、浙東地區,尤其是後者,是杭州、上海的核心輻射範圍。


杭州話通俗點來說……(以下僅是摘錄於網路,不完全代表個人觀點)
杭州方言是有清濁對立,有連讀變調的濁音江南官話(;一_一)。


個么我就不服氣了

古代杭州、紹興、寧波屬吳越地區 通屬吳越方言

語法和辭彙這點上來看 每個地區的歷史都不一樣的 辭彙發展當然不一樣 我就不知道什麼叫猜丁殼 我們都說緊宗幫的

唔識得冇識得


杭州何止是和上海關係一般,我爸說在他們那個年代本地人和上海人在西湖裡划船都分分鐘能撕起來


杭州話還是屬於吳語的,基本上和上海閑話可以互相聽懂一半左右。

保留不少宋時南來的北音。

整體來看,屬於吳語區內有自己特色的一小片。

另外,吳語區之間從來不保證能互相交流,同一城市的城區和郊區語音不同都不稀奇


就是老城區這麼一炮仗的地方是講杭州話的,除了城門就是以前城裡人所謂的鄉下,都不講杭州話的。求求各位,不知道的東西,別瞎說,誤導群眾。去翻翻政府人口資料,這幾十年來,杭州人口數據變動,從宋朝算也太久遠了吧。看不下去了,飄過。


杭州曾經做過南宋的都城,現在的方言會帶著一股北方氣息,帶著「兒化音」,比如說片兒川、蔥包燴兒,但只限於杭州市區,濱江、蕭山、轉塘這些相對的外圈情況就好很多。現在杭州還留存著很多作為南宋都城的影子,比如中山中路的南宋街道遺址、嚴官巷的南宋御街遺址、以此為賣點的宋城


本人寫過的一篇關於浙江的文章大浙江:她豐滿了江南形象,創造了「詩畫中國」!


南宋帶來了大量北方移民,文化和語言經過了融合顯得和江浙其他地區有所不同


杭州紹興上海方言慢慢說都能相互聽懂


主要是因為南宋政府都是從北邊帶著朝廷難民一起逃難到南邊杭州來建立政府的,所以杭州的飲食也不是那麼南方,相反麵食很多,而且麵食也都很受歡迎很有特色


要不是太平天國殺過一遍,杭州話應該就是杭片子!


杭州蕭山人 方言屬於吳語紹興片 和杭州市區話有較大差異。主要原因還是隔了一條錢塘江吧,導致口音差異蠻大的,不過看杭州台的方言節目還是無壓力啊,我去體育場看比賽和市區人交流也是全吳語無壓力


我說(念wó)句對杭州話(wá)咯評價:
似越劇崑曲般抑揚頓挫,木牢牢好聽嘚嘞。
嘎系多年蘇發展落來,雖然漸漸變成杭普,但婉柔的兒化音,是杭州話的魅力。
現(yín)在還有杭州話大賽、杭州話普及班,杭州在傳承杭州話方面還是蠻用心咯!
列幾個杭州話單詞:
今早一早
到時光(到時候)
最歡喜的(最喜歡的)
go段時光(這段時間)
小咯晨光(小時候)
蠻多
走落來嘚(走下來)
咯里(這裡)
台高嘚(台上)
擋不牢(擋不住)
噶西多年蘇(這麼多年)
~~~兩句最經典的杭州話:
你講(nì wó)!
做啥系(zō sà xi)?(意:幹什麼?)


杭州是做過南宋事實首都的城市,既然是首都,那一百多年就是用官話了。
所以現在杭州的方言裡面應該是混合許多了古代的官話的元素。類似的還有南京,南京話和現在的普通話(應該是從古代官話繼承發展出來的)也很相似。

長三角其他城市(包括上海),還有哪個,歷史上做過全國老大(首都)的。。。?


很簡單。做過南宋的都城 ,北方帶了很多兒化音等語言腔調過來。而浙江其它地方並未受其影響。


杭州話,屬於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吳語的一般特徵,但受宋代汴洛語音的影響很大,且文白異讀中多用文讀,所以又稱「杭州官話」。杭州話僅分布在杭州市區和近郊,不包括杭州遠郊以及新併入的蕭山、餘杭兩區,為吳語區內範圍最小的方言。保守估計,中國以杭州話為母語的人口在120萬~150萬之間。

最後說一句
能百度的問題就蹩知乎了行不?


推薦閱讀:

粵語為什麼有自己的文字?
粵語是否是聯合國承認的獨立語言?如果是,吳語可以嗎?
你經歷過哪些亂用或者沒用兒化音鬧出的笑話?
明明長了一張外國人的面孔,卻能講一口流利的地方方言,是一種什麼體驗?
現代漢語語言學裡,有對各個方言語法的研究嗎?有的話,現狀如何?

TAG:文化 | 方言 | 杭州 | 吳語 | 江南地理區域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