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廠或遷往東南亞國家或解散,為什麼不把工廠遷往三四線城市?

2015年中國製造業不景氣,許多企業倒閉,外企撤資或前往東南亞國家,為什麼不把工廠前往經濟不發達的三四線城市?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普通的市民,因為不懂所以來問,求專業人士解答,勿噴。
--------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離不開城市,歡迎關注討論。


實際上,紡織等製造業在十年之前就在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2006年上海三毛將整體搬遷重慶;2006年山東如意集團投資40億,在萬州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紡織基地;雅戈爾投資投資1億元,在重慶茶園工業園區建立西服生產廠;此外,更多的東部紡織企業將工廠遷往江西、安徽,甚至新疆。

十年之後,中西部地區人員工資上升,與東南亞國家是幾倍的差距。這裡有一個數據,2012年越南人均工資摺合人民幣大約1300元,而越南2013年開始執行的最低工資標準最高才720元人民幣。中國的工資水平至少是越南的2倍以上。相比印尼、孟加拉國、印度、緬甸等國家,中國的工資水平更是高出3倍以上。

另一方面,中國中西部地區工人與東部地區差距很小。2013年,我國東部、中部與西部地區的農民工平均月工資相差僅僅5%-6%(東部2693元,中部2534,西部2551元);而各地區農民工平均工資的年增長率都超過了12%。差距小,增速快,所以長遠看直接遷往東南亞國家更合算。

對於一些勞動密集、附加值低的製造業,如紡織製鞋等,確實東南亞國家更有優勢。目前越南已經成為製鞋基地,耐克在越南的生產份額從2005年的25%上升到2012年的41%;孟加拉為制衣基地,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針織品出口國;柬埔寨為紡織基地,成衣及紡織品占該國全部出口產品的比重達80%。

但是這並不是說,中國製造業的局勢就危險了。從行業產值來說,製鞋制衣等產業產值很低,一個後發國家在初始階段利用勞動力優勢發展這些產業,之後這些產業外流,在世界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

因為你的技術水平、工人素質在提高,你可以去發展更多更有利的產業。如韓國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到船舶製造、汽車製造、娛樂業;香港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到金融業。

相比紡織服裝,電腦汽車製造就是這樣的高附加值產業。英特爾、戴爾、三星、惠普、富士康等一批企業相繼轉移重慶、成都、西安、鄭州、武漢等中西部城市,上汽、北京現代、華晨、一汽大眾等相繼進入中西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經有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並且很多公司都在不斷升級,樹立品牌和全球擴張。有了品牌之後,掌握研發和銷售,生產製造放到其他國家即可。

這樣的代表:

家電行業:1999年4月,海爾在美國南卡州建立工廠。2001年6月,海爾集團併購義大利邁尼蓋蒂冰箱工廠。2001年4月,海爾海外第二個工業園在巴基斯坦奠基,海爾還分別在馬來西亞、印尼、孟加拉、越南等國建立工廠。2012年,美的在巴西印度兩大工廠相繼投產。

電信設備:華為2014年收入2882億,成全球第一電信設備商。2015年7月獲准在印度生產電信設備。

3C產品:聯想將在印度金奈啟動智能手機生產。OPPO在印尼的新工廠已經正式投產。TCL將在巴西和印度建廠。

機械製造:2009年10月,三一重工首家海外工廠,位於印度普納的工廠正式啟用。三一重工在美國、巴西、印度和德國的工廠已經建成投產。2015年4月,柳工集團巴西新工廠建成開業。2014年6月,徐工首個海外工廠在巴西投產,徐工在德國、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均有生產基地。

汽車行業:吉利汽車先後在俄羅斯、印尼、埃及等地建立了CKD(全散件)工廠,在烏克蘭、斯里蘭卡、衣索比亞擁有SKD(半散裝)工廠。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印尼、伊朗、越南、埃及、烏克蘭、菲律賓、馬來西亞、衣索比亞等國家建立工廠。長安汽車在馬來西亞、越南、伊朗、烏克蘭、美國等地建立工廠。

房地產:綠地集團先後進軍韓國、美國、泰國、澳大利亞、西班牙、英國、加拿大。萬達已進軍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和美國。萬科相繼進入中國香港、舊金山、新加坡和紐約。

相比製鞋紡織,這些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值高得多,你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所有行業、所有環節都去做。主抓一些技術水平高、產值高的行業和環節即可,所以這是一個新的階段。

-------------------------------------------------------

未來知識圖譜丨futureknowledge,這是一群醉心科技、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組成的社區。在這裡,拒絕空話套話。每周2~3篇更新,解讀未來科技,判斷前沿趨勢,思考智能產品。

http://weixin.qq.com/r/70jRye-EHrJhrauq9x39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注後回復「投資未來」查看《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工廠應該放在哪裡,從資本的角度,只有兩個原則。

原則一,靠近市場。東南亞的今後幾年的市場預期好於中西部。

原則二,靠近資源。東南亞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社會資源,優於中西部。


三四線城市的經營的成本未必就比一二線低,甚至要高很多。尤其是物流,配套設施,法制等等問題。一二線城市的廠子,工人也是來自三四線,人力成本是差不多的。


題主光注意成本中的人力成本了,其他的成本完全沒注意到啊,比如環境成本啊 能源成本啊 運輸成本 稅收之類的,在企業遷出沿海往內陸時,稅收不變 能源價格不變 人變便宜了但是由於基礎配套跟不上導致效率變低,更慘的是物流還變貴了。。。相較之下還是去東南亞來的穩健


1、遷走的原因是人民幣升值,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2、遷走的原因是煤炭價格壟斷且價格數倍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3、遷走的原因是汽油價格壟斷且價格數倍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4、遷走的原因是重油價格壟斷且價格數倍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5、遷走的原因是天然氣價格壟斷且價格數倍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6、遷走的原因是電力價格壟斷且高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7、遷走的原因是頁岩氣開採不出來,價高還沒有,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8、遷走的原因是其他國家貨幣變相貶值,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9、遷走的原因是股市融不到資,說簡單一點就是證監會官員的家屬炒股,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10、遷走的原因是發改委油費稅改,說簡單一點就是提升52%的稅率,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11、遷走的原因是發改委大幅上調鐵路運費,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12、遷走的原因是淘寶開銀行被禁止,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13、壟斷。製造業一共九大類別,鋼鐵、機械、化工、石油、紡織、信息、工礦、建築、食品。中國的化工、石油、信息、工礦、建築、鋼鐵和機械一直處於壟斷和半壟斷的狀態,一般的民營企業根本進不去,只有紡織和食品兩個過度飽和的行業容許民營企業參與其中。就是在這個過度飽和的行業中,民企都不能倖免。王老吉事件就是一個著名的案例,官辦企業在掠奪民營企業機器、設備、商標這些有形、無形財產以後,再還給你,再掠奪你一次,這就是強盜邏輯。

14、原材料價格決定競爭力。糧食、石油、鋼鐵、機械、化工產品連續十幾個月國際價格超跌,但在中國貌似有很大的緩衝區間,基本沒怎麼跌。全世界都在迎接頁岩氣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在中國充斥著頁岩氣革命是騙局的論調,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當超低價的煤炭、天然氣、糧食、化工產品在中國港口靠岸,中國只是用一個進口配額的制度就把他們統統擋在門外。與此同時,中國特有的官僚機構發改委聞風而動,在國際超跌的同時,國內是能源價格逆市連續十幾個月的漲價。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大媽的瘋狂舉動叫世界為之恐懼,中國人均收入只有歐美的1/8,但是房價卻是他們的幾倍、幾十倍,中國人幽默的把這種經濟現象叫不理性的繁榮。

15、服務業。中國的服務業在鐵路市場化以後,還有中國郵政、鹽政、煙草等等政企合一的企業。在中國只有郵政是合法的快遞公司,因為中國郵政只給中國郵政發放牌照,他還想從其他快遞黑戶那裡收取份子錢,一份快遞一塊錢,你不得不佩服郵政的智慧和無恥。美國的服務業創造了80%的就業機會,中國服務業創造35%的就業,之所以服務業對不起中國人,就是體制不容許中國的大學生就業。

16、房地產破產。錢是經濟最好的說明書,這個時候錢全部湧向房地產。大家混淆了一個概念,房價之所以上漲是因為有預期,京上廣的預期就是發展,京上廣之所以發展是因為大量的外來人口帶來的人口紅利,當人買不起房子的時候,這種動力就會消失,最後反作用於房地產市場,所以說能讓房地產崩潰的只有房地產本身,這場過家家式的擊鼓傳花很是熱鬧。

17、印錢。中國已經瘋了。種植業繼續崩潰,製造業繼續逃離,服務業繼續壟斷,剛剛過去的十個月份(2014,還有兩個月沒公布),中國貨幣發行量保持14%的增長速度,包含房價的物價將會以超14%的速度前進,只有印錢才能救中國已經成為一種共識。

18、李嘉誠出走。俄羅斯有娜拉出走,中國有李嘉誠出走。中國還有800萬李嘉誠大多準備好了綠卡,隨時準備開溜。以李嘉誠為代表的香港商人,在改革初期一度想把海南島打造成另外一個香港,實現自己的政治夢。最後李嘉誠丟下了一句:大陸官員就是山賊作風,直接明搶。海南最高峰的時候有港商三千多家,現在只剩下一家還在勉強經營,這就是我們的海南島自由貿易區為什麼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再說直白一點就是官商之間的權益劃分,沒有法律界定,也沒有潛規則,我們的官員總以為自己是土匪出身,莊家通吃,有很多人認為官商勾結,其實你理解錯了,商人弱勢有錢,官員強勢有權,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勒索、敲詐,根本不存在什麼官商勾結,商人愛錢如命,怎麼會豁達送人。以前中國人在香港是二等公民,現如今中國人當家做主了,李嘉誠卻要出走,這或許說明了些什麼問題。哎 !政治和民族資本在香港惡鬥,東方明珠繼上海之後也要失去往日光彩。東北衰敗,上海隕落,你們沒機會看到,香港走下坡路,你們倒是可以看到,我們這個民族是不是真的沒救了?新加坡是李光耀的新加坡,可惜香港卻不是李嘉誠的香港。

19、經營環境。世界銀行(World Bank)編纂了185個國家的經商便利指數。以此衡量,金磚四國的表現甚至更差,中國排名第91位,俄羅斯排名第112位,巴西排名第130位,印度排名第132位。俄羅斯定下了排名上升100位的長期目標,但沒有針對性的舉措。與此同時,中國則在遊說世界銀行廢除這個指數。

20、人民幣國際化。從歷史唯物主義來看,人民幣國際化必然失敗。問題是是怎麼失敗的!感性的話說了那麼多,說點理性的,人民幣國際化必然失敗,這是必然趨勢。美國的美元國際化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美國面對的是兩次世界大戰殘勝的英國,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挑戰拳王是需要實力的。而今天的美國政治、經濟、軍事定慧均等,四平八穩,俄羅斯打不過美利堅,這個斯大林早就推演過,加拿大、墨西哥會主動進攻美國?假如歐洲想從如來佛手裡跳出來,必然面對再一次的毀滅,而日本基本被美國控制和佔領,非洲和拉美一盤散沙,而中國沒有當時美國那樣的資源、技術、人才儲備,所以人民幣的國際化,一定失敗,而問題的關鍵是中國能走多遠,這場預演能換來多少可以借鑒的經驗,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21、自貿區的試驗。遷走的原因是自貿區負面清單羅列的特別措施共190項,其中禁止類38項,限制類152項。《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禁止類36項、限制類78項、鼓勵類中的限制措施約43項,共約157項。經過比對分析,發現兩者的吻合度居然達到100%!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22、寄言:國家的錢那是國家的,周奎的錢那是周奎的,只有你的錢才是你自己的,所以李自成選擇造反。李自成的口號是:你的錢是你的錢,周奎的錢,國家的錢都是闖王的錢。呵呵呵。


幾個原因吧
1、交通條件 東南亞國家多半臨海 中國內陸城市沿海地區都發展不錯 往裡面的內陸地區運輸成本較高
2、工資水平 中國內陸省份也在相繼提高最低工資水平 純勞動密集型產業 人力成本比沿海地區低不了太多 而孟加拉 印尼 越南等國的人力成本是非常低的 工人月工資也就一千人民幣左右
3、土地和能源成本 拜發改委所賜 中國的能源成本高出東南亞不少 土地成本也遠高於東南亞


全球化之後,發展中國家的資本不會像大部分發達國家所經歷的那樣,在本國大城市成本提高之後,在全國範圍內的其他成本低的城市轉移,並最終使全國發展水平處於比較接近的狀態。歐美和東南亞等曾經一度輝煌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歷告訴我們,當這些國家大城市成本提高之後,財富和產能不會向自己國家的內地和中小城市轉移,而是向下一個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轉移。


這個高中地理有學習過。工廠的類型決定了它所處的位置(大多數都是這樣),比如有資源導向型的,那麼它的選址就應該放在資源豐富充足的地域,市場導向型的就應該處於距離市場較近的地點,還有動力導向型,技術導向型等等。一切的出發點都是源於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企業利潤


新勞動法的頒布與實施


成本高,內陸離海運遠,東南亞人力和政策什麼都好,離海運也近,所以...


不靠海,交通不便


一、市場
二、交通
三、勞動力


三四線城市也有大把工廠,外向型工廠轉到三四線同樣解決不了成本高的問題。


東南亞勞動力充足低廉,讓國貨衝出世界。東南亞畢竟國際化些。新加坡又是世界重要港口。方便海運。


還是遷到東南亞更好,擴展中國的影響力。


工廠只能帶動稅收,但無法帶動經濟發展


都說夫妻有七年之癢,而能平安度過這樣「很癢之年」的夫妻在某些地方是多數,在某些地方是少數,在總體的概率來說還是比較平均的。市場上相傳很多企業從一線二線城市撤離或者解散,原因之一:在他們的印象中,中國只有北上廣,而不知有其他,所以永遠也不知道有三四線城市的存在。


遷到三四線城市,由於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效率底下,地方作風低效,成本更高。而三四線城市的人是可以主動往長三角珠三角跑的,所以人工成本不會降低多少。

還有的就是樓上說的觀點了。


推薦閱讀:

什麼是匠氣?什麼是工匠精神?他們有何聯繫?
近些年又開始提倡的"工匠精神"是被忽悠了么?
在哪有機會能夠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院士?
撞球的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如何看待「全總點名富士康長時間違法加班,導致過勞死或自殺」?

TAG:製造業 | 經濟 | 企業 | 經濟形勢 | 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