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島的詩沒有顧城海子的詩那麼火?全方位分析,又或許我的認識有偏差?
平時在生活中一問,大家知道的幾個現代詩人海子,顧城大家都知道,都能念出幾句諸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或者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尋找光明。之類。卻很少吟誦北島或者駱一禾、于堅、芒克的詩呢?
其實他們也就知道這一句
前幾天張充和去世,朋友圈到處都是「一曲微茫渡此生」,嚇得我趕緊查了查百度百科。其實我對張充和根本不了解,只是一直很喜歡沈從文連帶著也知道了「安徽四姐妹」,在知道張充和逝世的新聞之前根本不知道「四姐妹」原來還有在世的。朋友圈裡對張充和讚嘆不已、連聲可惜的大多也跟我類似,我不如他們的地方是他們查完百度百科甚至查都不查就能讚歎可惜的那麼自然老練。想想原因,不過是因為他們可以從張充和那裡找到了娛樂的價值罷了。
現在回答問題,因為讀書少做不到全方位分析還請包涵。海子、顧城、北島的詩我讀的都不太多,對詩也不是太了解所以不敢評論詩歌方面的因素,我從最世俗的層面說。
1.作為詩人,海子和顧城最後都選擇自殺,從新聞性上海子、顧城+1分。
2.顧城長的比較帥,再加上和謝燁還有那個誰誰的三角故事,必須是女文青青春意淫的不二人選,從娛樂性上顧城+1分。
3.海子的詩歌被選入課本是他被更廣泛知道的重要原因。余光中的《鄉愁》也被選入課本,大學時候余光中曾經在學校講座,那個爆棚的效果不是一般人比的了的,而且提問階段第一個問題就是一個胖乎乎女生問余老師能不能現場朗誦下《鄉愁》,所以課本的宣傳作用絕對不可以忽略。海子被官方主動宣傳+1分。
4.北島其實也不弱,他帶頭創刊《今天》的事情被大家津津樂道談論的次數要比他的詩多,+1分。諾貝爾候選的身份也是文青的G點,+1分。至於為什麼顯得弱,跟政治上被封殺也有不小關係,藝術家艾未未也跟政府有矛盾被封殺,但是他自己的宣傳工作做的太牛逼,甚至很大程度就是利用他跟政府的矛盾做宣傳。跟艾未未比較北島被封殺靜悄悄的,起碼傳播層面上有阻礙,-1分。
相對於談論詩,大多數人更喜歡談論的是詩人的故事,娛樂性強的則更是再好不過。
我只是說我理解的最世俗的一面,很期望有從專業方面給出解釋的。我也說兩句。
題主真不知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句?
也許不知道吧,因為現在誰還在意卑鄙和高尚?這不符合現在文青的調子。
顧城和海子的確比北島火,因為人們都喜歡消費死人,隔段時間把他們拎出來寫個回憶錄,做幾首詩悼念,重遊詩人的故地發稿,總之有幫作家就是靠死人尋靈感的。
而且海子比顧城還火,每年3月26,我都在不同的城市見過書友舉行紀念海子的沙龍。我當時還是熱血文藝青年,參加過幾場,總得來說,討論的很淺,偶有美女出現。
還有就是寧子先生說得,北島的風格變了,這是進步。真為海子顧城感到可惜,有個論調是文學藝術家早逝可以成就名聲。但我覺得人活著就會有希望,改變自己的理念和風格,也許不符合這個時代的口味,但能突破,做新的嘗試才覺得更有價值有意義。
如果說張栆比他們低調還可以理解吧,可能因為張栆不是自殺吧,仰或是缺少炒作和新聞呢!
然而不抵觸回憶錄,我是張栆死後才知道他的。
最後給題主建議,比起研究詩人的名噪程度不去多讀他們的詩。在當代詩板塊,知乎也沒什麼不同,水平一樣堪憂。
真是服了。
和某些答案所說恰恰相反,在那批詩人中,北島是寫詩寫得最好的那幾個之一,決不遜於海子和顧城。這一點自行去學習,在下不負責科普。
死亡固然是引起大眾關注 ( 雖然詩人本意未必是要如此 ) 的原因之一,然而其實多數大眾所熟知的,無非就是「面朝」和「黑夜」那兩句,更關鍵的是這迎合了當下眾多「文青」一臉向陽的陶醉和自以為是的抒情,人人都能拿出來標榜一下,引為談資來表達莫名其妙和矯揉做作的「文藝」,而根本不會去花點時間,真的靜心去讀去了解詩歌的精神內核和內涵,譬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詩人的真正痛苦和布滿傷痕甚至絕望的底色。
而換成北島,你讓他們說那一句「卑鄙」,看看他們能自行吹出幾句牛逼,怕是連意思都說不清吧。
以上情況,主要針對的是題主所感覺的海子顧城這幾句為什麼這麼多被提及,尤其針對這幾句在網路中的泛濫現狀。我想題主這個印象應該也應該是主要來源於網路吧。( 身邊還有人拿這個裝逼不會挨揍?)
而就知名度而言,北島不低於這二人多少。
詩歌本就是也應該是邊緣化的東西,真正的詩歌本來就該是有門檻的。看看那些分了行就敢稱寫出來的玩意兒是詩的,看看烏青體梨花體搞得一堆人高潮一樣 「詩歌原來就是這」 「我也能寫」 「寫詩這麼簡單」,一團烏煙瘴氣。
詩歌逐步成為很多人調侃和不屑的對象。
而真正的詩歌,對於這種不屑更為不屑。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也只不過想做一個人。
戈麥描述詩歌:「詩歌應當是語言的利斧,它能夠剖開心靈的冰河。在詞與詞的交匯、融合、分解、對抗的創造中,犀利奪目的語言之光必將照亮人的生存。詩歌直接從屬於幻想,它能夠拓展心靈與生存的空間,同時讓不可能的成為可能。」
而不是讓他們拿了去,就知道這麼幾句便大言炎炎,用來裝逼。
沒錯我主要是來吐槽的請摺疊。因為北島還健在。。。文學藝術更推崇逝去的人
其實有些答主說到了,就是顧城海子都已作古,死了,今後就不會有他的作品了,於是人們便格外珍惜。就像前幾月的汪國真老先生,生前沒怎麼聽人提起過,逝去之後才回了潮。同樣,梵高也不例外。同時,正是這樣在別人眼中浪漫的人生和經歷,使得讀者更會帶有神秘感地去看他們的作品,死,也是一件神聖的事情。而北島沒有這種經歷,他也許知道這樣只是讓他人感受到悲壯,自己的作品可能也就變得更『』好『』。我認為十分世俗。我們總是等到逝去才懂得珍惜,相信這話不是看到過一次兩次了。
對於這三位作家,我都十分欣賞。其中對海子的了解較多些,初讀海子,總是不明白他詩中一些句子,感覺十分突兀、奇怪。讀到一半,便有人勸我停下。他們說,海子的詩其實總是在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一種消極頹廢的心態。我這個人比較沒有主見,看完他們的話,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兒。但並非說海子詩不好,只是一般人都無法克服。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那些感受,在海子詩感受中,總是不禁有親切感,給予我們自己安慰。所以那些迷惘、空虛、掙扎、彷徨……都不是一個人唯一的。可以說,海子的抒情短詩,我們之所以會喜歡,是因為海子也像我們,像每一個少年青年。就像我們看小說,總有一段時間喜歡把自己想成故事人物去看。
我看顧城看的不多,我個人認為海子和顧城很像。
而北島恰恰相反,他出奇的冷靜和理性,霎時間很難讓人去認真仔細地思考。
『』聽說人是一種理性的動物,窮極我一生,都在尋找證明的證據 『』——羅素
所以從目前許多網站來看,有如此理性的人不是那麼多,至少,沒那麼多。
說的好像他們的詩歌是寫給所謂的大家一樣的,需要他們去理解和傳誦?心好累,拜託,現代詩歌永遠是文學金字塔頂端的鮮花。
作為一個三零用戶,實名反對所有北島不如海子與顧城的言論,就算反對,好歹拿出點詩評專業的水平來,有點乾貨,才有說服力,別詩沒讀幾首,就謅點不知所云的詞句來糊弄大眾。
(?? . ??)
問題是沒有錯的,火不火也就是流行程度,和好不好沒有多大直接關係。 為什麼呢,我覺得是字面通俗易懂,音節朗朗上口,教科書選用討巧。這根本不是詩歌的層面了好嘛,就跟談論《最炫民族風》和《命運交響曲》在音樂界的聲名一樣一樣的。
不管怎麼說,
北島的玫瑰,
海子的二月,
駱一禾的血,
于堅的尚義街,
芒克的向日葵,
都是詩歌洪潮中,
短暫的飄零,
有灼目的景緻,
也有黯淡的星光,
而遙望天空的大多數人,
都只捕捉到平凡的光線。
不要臉地安利一下我的詩歌公眾號:待渡亭(daiduting)。
如果對詩歌讀書音樂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射射大家。(&>^ω^&<)
http://weixin.qq.com/r/nziqsszEHpFhrYjR922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楊絳先生有句話是專門說給你們這類題主聽的
「書讀的太少,而想的太多了!」
兩點原因。北島去美國之後的作品更專業,更深了。大眾看不懂。
第二點,人本身就好噱頭。顧城海子的自殺就是噱頭。
因為那年夏天
先佔坑簡單說幾句,手機打字不方便。
首先是政治原因。北島的父親趙濟年老先生是冰心的同事,他自己也與冰心也相識,89年學界通過北島觸碰到了政治紅線。也因此之後近20年北島一直是在歐美之間流亡度過的,而他的詩集在大陸也出不多成了禁書,一直到05年之後環境改觀,北島詩集又重新出版。但他每次回國都依舊障礙重重,比如上次回國是鐵凝做的擔保。目前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大學任教授,因為這是「離故鄉最近的地方」。
其次寫作深度。北島早期詩歌對中國文化界影響太大以至於大家都忽視了他的後期詩作,但實際上北島對自己的早期詩作持反對態度。北島後期作品確實成就高於早期,但意象過於晦澀,太難理解。實際上我也不喜歡他的後期作品,但不能以大眾品味來否定北島後期的詩歌成就。
樓上有評論說臧棣說北島如何如何,大家笑笑就好。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人喊出「PASS北島」的口號,實際上也是這些第三代詩人弒父情節作祟。文人相輕,後人總是想踩著前人屍骨走向高處。
前些年江蘇作協《鐘山》評當代中國十大詩人,北島是作為唯一一個被專家團全票通過的詩人而位列榜首。而且北島可能也是當代中國唯一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詩人,他自80年代獲一直諾獎提名至今30餘年了,90年代時一度是獲獎最熱門的人選之一。所以說無論坊間議論如何,北島都無疑是文革後最有影響力的詩人。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其實沒有幾個非專門研究的人會認真的全方位的去讀這三個人及其他當代詩的,沒有討論的基礎,沒有討論的標準,沒有討論的依據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在說什麼?空間微博朋友圈等流行的淺層表象,個人的喜好和偏見,等等,跟海子西風顧城北島食指歐陽江河這些詩人其實沒關係,真早深入理解,圖書館那裡兩書架的詩集專著夠你看的,能下大論斷的都不是一般學識的,輕言高低的槽點就有了,最後又來一句~文武第一,武無第二~打圓場,討論什麼呢
利益攸關:中文系學渣,海子粉絲,喜歡顧城,仰慕北島,三人各有各的神旨,偶得兩句已可膜拜不能這麼說,有的詩其實我們都知道,但是不知道作者,像顧城的《一代人》,現在我問起好多人,他們都以為是外國人的話,雖然他們對這些都有所耳聞。包括北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一句,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只是不知作者。
而且,話又說回來,顧城和海子,看似詩很出名,實際上為人所知的很少,像海子,除了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剩下的隨便拿出來一首就不為人知《四姐妹》《半截的詩》《小站》《亞洲銅》隨便問,如果不是對這方面有興趣,一般人真的沒幾個知道。
所以,要我看來,他們三個的詩並沒有火與不火之分,但是他們本人,卻由於個人經歷的問題,知名度不盡相同。
利益相關:偏愛海子的短詩跟顧城的朦朧詩。
首先得直截了當地說:三位的詩歌水準不是這麼簡單粗暴得劃分的。
海子的短詩跟顧城大部分的朦朧詩我很喜歡,純粹是我個人口味的問題。但你要是問我說他們的詩歌水平是不是就比北島高?我的答案也很直接:並不是。
所以,我們姑且就認定三位的作品水準差不多吧。
那麼北島的詩為什麼比不上另外兩位的火呢?
我個人覺得原因很明顯:那兩位都已經過逝了。
好比邁克爾傑克遜,生前固然也已經聲名顯赫,但還是不如死後,忽然在全世界範圍冒出來一大堆可能就聽過他幾首代表作的歌迷,整天在模仿與致敬。
海子跟顧城也是如此。
他們死了,而且還都死得那麼不正常,自然容易吸引人的關注。加上讀現代詩的多半是學生與青年,骨子裡還是更為奔放浪漫,與二位的風格也更為貼近一些,自然就容易火了。
而且,要是較真一些,那些號稱是海子顧城詩迷的人,可能連他們的詩集都沒買過,這種火,也有點虛火的意思。
最後,北島畢竟於政治有涉,官方宣傳上也是不如另外兩位死人安全可操縱的,這一點,就不細述了吧。還是蠻感謝北島的,《時間的玫瑰》好歹讓我入了門……此後雖然我到現在都不會怎麼欣賞詩歌,但也不是看到就覺得不舒服,至少拿到詩集不會厭煩到丟掉,可以從頭到尾看完。
我買的是四冊套,同時到的還有《午夜之門》、《青燈》、《藍房子》……後來我又入了北島詩集,我個人的感覺(之所以說感覺就是,不是賞析,而是個人印象),他非詩歌寫的比詩歌好。
海子的詩歌比北島好。顧城我只是雜誌上看到點……讀的不多不好說。
北島早就出國估計是最大的問題,我爸勉強知道海子顧城,但是北島是誰就不清楚了,不過令人驚訝的事情是有個自干五傾向的叔叔看到我讀北島,居然認出來了,很吃驚……然後和我扯。。。
寫個答案,回憶下我自己沒開始就夭折的文藝青年階段……果然我也是更喜歡政治,抱起社科書就不再拿起文學書了……
因為孤城有靈性
首先,基本形象上,北島是偏向「政治意義」的。或者說北島的詩的意義更多的在」社會性「上,而不是」文學性「上。這是北島和顧城、海子最大的區別。
其次,在傳播效率上,北島後來跑到國外去了,幾乎長期不怎麼出現在一般人的視線里,這也是一個原因。而顧城雖然也去了國外,但是那一斧子的事讓大眾對他的關注或者叫爭論持續至今;海子更是,無論」孤命天才「還是」慘烈自盡「、」才華橫溢「,這些詞在年輕人(尤其文青)這裡是永不會過時的,到現在每年還有人在淋了尿的鐵軌上紀念碎先生呢,可見一斑。
第三,在水平上,單純作為一個」寫詩人「來說,以個人的經驗,北島老師的」技術「確實差一截,或者說北島老師相對的更不注重」技術「,注重的是」思想「,這就導致了他的詩(先不論好壞)相對不夠美,不夠文藝。也是一種」流失文青粉「的缺憾。
第四,聊到,駱一禾、于堅和芒克。 駱一禾、海子(不是短詩而是長詩)、戈麥和西川,給我個人的感覺,他們幾個的作品是有些地方很相像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幾個人只有已故的海子出名,因為很像啊,受眾不需要第二個」海子「。于堅老師呢,單憑個人來說不是很吸引我,我只記得一首還不錯;而芒克老師,早就說自己現在」主要畫畫「了。
為什麼有人說海子之後,中國詩歌蕭條邊緣,竊以為有一個原因就是海子zuo狠了,就像說相聲的,倒二的演員演完滿堂喝彩,你讓攢底的人怎麼上場?拿原子彈炸自己?
自殺的人總是被拿出來講吧
答不來(喂。
但今天剛好做了個跟海子和北島有關的東西,詩集里最常用的100個詞:
用的Python和d3,有興趣的戳這裡 &>&> Hai Zi and Bei Dao
北島有首詩,《生活》網
推薦閱讀:
※如何優雅地把室友鎖在外面?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有哪些被拍成了電影?
※《百年孤獨》中馬爾克斯和加夫列爾的人物設置用意?
※大家對《佩德羅·巴拉莫》有哪些自己的理解和觀點?
※有哪些富有哲理的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