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什麼時候成為一個"節日"了?

520又是花式虐狗大賽,什麼時候開始520成為情侶們的又一個節日了?


現代的人真他媽的矯情,520也算個節?那521呢?522是不是我愛愛?523是不是該和小三過的節?528是不是和你爸過的節?529是不是該找你舅舅過節?最後問下過520的,你們514幹嘛去了?咋沒一起自殺呢?都是沒事閑的!


說實在我也不知道,現在日子越過越麻煩。
以前3.8要過婦女節,現在3.7還要過女生節。
2.14過了,3.14還要過了。
5.4湊個熱鬧吧,5.20又要過,最過分6.1還有一次。

這樣的日子過著覺得噁心,真的。
總像有人搞著各種名頭來提醒你,喂,是時候了,來消費。
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拒絕各種不想過的非傳統節日,
絕不妥協


各種產品的運營同學,需要理由發push、做H5、寫文案、上活動……啊


只要資本家願意,365天能過出366個節。


首先我們要明確這樣一個現狀,無論是傳統的2.14情人節、七月初七七夕節,還是最近幾年火爆的520,凡是涉及到兩性的節日,無一例外,全部都演變為單方面的男性示好女性的節日。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此繁多節日的產生,無非是當前國內社會男性對於繁殖危機的一種體現,以及女性物化的一種垂直發展。
商家利用這一社會現狀推波助瀾賺取利潤無可厚非。
可悲的是,女人們天天喊著女權,卻在微博上和朋友圈裡將自己異常清晰地標註為已婚女性、未婚有偶女性、未婚無偶女性等多種細分的可量化商品。


南哪兒校慶日。


現在男人都活在商人杜撰的女人的話語體系下,現在的女人都順手牽羊。

對付bitch,你要做asshole,他們犯賤,你也要賤。

端午節要紀念,至少人是個詩人,人能寫離騷,雖然多數人一個字看不懂,人至少寫出來了。搞個數字諧音討好些騷人,算什麼東西。


同不明白,一臉懵逼,各種不解。

特別是社交網路刷爆了各種雞湯,朋友圈妹紙人妻想方設法各種拐著彎兒的找男票找老公要禮物,可是我卻絲毫無感。

發現自己真是個不喜歡湊熱鬧過節的人,不是不care儀式感,只是比起禮物、大餐、花束和甜言蜜語,我更喜歡兩個人一起成長和共事的過程。

520這天(包括情人節、生日、聖誕節之類)以怎樣的心情度過,完全取決於在一年裡除開這一天的其餘364天里,作為couple的你們倆是怎麼相處的。我們從不覺得過節有什麼特殊的,因為陪伴、驚喜和買買買,平日里一直都在。過節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出門吃飯人多…

有些人的感情,細水長流,夜以繼日,波瀾不驚;有些的感情,如燎原之勢,乾柴烈火,瞬間整個世界都升溫,然而持續不了多久就熄滅了。反正很多人的感情就只有情人節、520、七夕、生日、聖誕節這幾十個小時,嗯,可能還沒有這麼多,我就不跟著普天同慶秀抱團取款湊這個熱鬧了。

不過更誇張的是,過完520,居然還有521,心疼各位男同胞,有種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的感覺…

最後送上一張圖,拿好不謝:


因為這是我南哪的校慶日啊^_^


-

因一包台灣香煙而起。

圖:520情侶煙 (網路取圖,侵權請告知)

圖:心形濾嘴(網路取圖,侵權請告知)

一、

其實呢,這是後來的「轉彎」,附加了情侶、愛情的概念。

最早這香煙,是慶祝「台灣民選總統」。

要知道,台灣總統選舉四年一次,總統就職日,就是五月二十日。(520就職典禮)
每一年的520,台灣總統都有應景工作,比如發布「就職一周年文告」「就職兩周年文告」。

所以,打從1996年第一屆總統大選開始,520在台灣,就是個節日。

二、

說到 520香煙,根本就是台灣煙酒公司的應景拍馬屁之物。
後來是因為政治味道太濃了,才往「愛情概念」轉彎。

感謝台灣廣告創意人員的發想,算是憑空創造出來了一個奇葩之物。

再後面,台灣音樂界引用了這個概念,作了不少音樂創作,那確實是學舌的後事。
真正的源頭,還是在「總統就職日 / 香煙 」上頭。

總之,現在的大陸地區520活動,究其根本,真有一點點荒謬的喜劇味道。

-


只要能給運營狗拿來做噱頭上活動的都叫節日;

只要能給某些女性拿來討紅包,要禮物的都叫節日;

只要能給某些男性送禮物,請吃飯最後達到開房目的都叫節日;


為什麼520是節日?11.11的光棍節又是從何而來?女神節白色情人節到底都是什麼鬼?請關注系列節目:產品的營銷方式及其應用。
「創造需求」


小心搞太多,結果大家都沒興趣
營銷成本暴增了就


標籤都掛營銷策划了還用問?
五一大活動之後到端午之前的空窗期5.20去填最合適。。既然做營銷當然應該知道一個活動最合適的宣傳周期是多久,大活動之後的疲軟期是多久。520又能賺那些花錢不眨眼的情侶。。天時人和都佔了地利還不會做么?


消費主義。


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的校慶日...


從商家開始拚命造勢開始的。在5..20還沒到來前,朋友圈的部分微商們就已經開始造勢了,各大公眾號營銷號也紛紛響應,到20號那天,各種朋友圈裡的曬幸福,就像給自己的孩子買蘋果一樣,別人有了,能不給自己的孩子買一個嗎?


哼,我會告訴你十月十日是賣萌節么?


今天我愛 0,明天我愛 1。
直彎一大統,攻受兩相宜。


1、文化基礎。520諧音「我愛你」,就好比 8=發,1314=一生一世。這個基本上中國人第一眼就明白,懵懂戀愛的小年輕們更愛用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而且我知道2013.1.4登記結婚的人真的很多(不列數字了)
btw:雖然我來自福建,當年也關注過台灣的領導人競選,也知道520就職典禮,但我真不知道 @yolfilm 大叔說的「520香煙」——「大總統香煙」我倒是知道。

2、社會基礎。人喜歡湊熱鬧。其實西方人也喜歡,只不過中國人更甚。世博會為什麼那麼多人去看,廟會為什麼那麼多人去看?本質的東西真沒什麼意思,湊個熱鬧卻是很重要的需求。

3、商業驅動。商業邏輯是把「520」變成節日重要原因——因為520相當於「我愛你」這個不是幾十年也是十幾年的爛梗了。所以時間順序大概是這樣的:
話說改革開放後,商業的邏輯才真正重建。最早的肯定是年終促銷了——元旦節、春節被用上。基本上整個90年代,都是圍繞這兩個節日做營銷。
大概2000年左右吧,商家發現214情人節、1225聖誕節雖然不是中國傳統節日,但是中國年輕人很愛過啊,所以這兩個節日很快也被各大商家利用起來,大肆營銷推廣。這兩個節日在「雙十一」之前可是重要的營銷節日。
200x年,短暫一段時間內七夕節日被營銷的比較多
2009年,淘寶發現混在商人群中去營銷「情人節」、「聖誕節」實在是太擠了。既然淘寶有這麼多用戶,自己立大旗,打造一個節日應該是一石多鳥。甚至還去申請了專利!果然,你看淘寶做這雙十一之後的幾年,好多電商甚至傳統商家都在利用雙十一做營銷。淘寶可以做勢,其它小商家能做的就是順勢了。
2013年左右,一些有想法的商家就發現雙十一也實在是太擠了。還是得自己打造一個節日。520這個概念多好,既能表達對另一半的愛,又能表達對產品的愛。比較早引起我注意的是2013年5月20日聚美優品的「520店慶」,當時樂蜂網也迅速跟進,兩家一度針鋒相對好不熱鬧。然後以女性電商為主的其它小電商和小商家又「順勢而為」,殺了進來。

所以商業邏輯是有建立自己節日的原生驅動的。類似的數字遊戲節日還包括:6.18,3.7(女生節),3.8(女人節),6.6等等。現在開採520,之後還會有更多節日被開採出來。而且實際上一直有人在開採各種節日,只不過絕大部分沒有把勢做出來。而且我也懷疑普通大眾能夠接受更多的節日,這應該是有個上限的。


推薦閱讀:

戶外廣告是如何定義投放效果的?廣告主投放時最關心的是什麼?
如何寫好一份有創意的推廣方案?
口碑營銷和病毒營銷背後的規律是什麼?
你接觸過的最成功的病毒營銷案例有哪些?
O2O 模式的核心是解決了用戶的哪些需求?

TAG:程序員 | 節日 | 戀愛 | 單身 | 營銷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