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很多機器人的動畫片裡面,機器人的小腿都比大腿更粗更長更硬?為什麼?
主要是為了賣玩具。細腿的玩具機器人不好站穩。
那(腳)只是裝飾而已,上面的大人物是不會懂的。
【謝不邀】
(你可以理解為他們穿著長筒靴/戰靴)
本科的時候,跟著老師做過一段時間的變形金剛,我從變形金剛模型設計的角度回答一下。
1、美觀
主要是為了讓機器人的男性特徵更明顯,看起來強壯。
我老師曾經曰過:設計這類機器人的時候必然要「寬肩 大胸 細腰 窄臀 粗小腿 大腳」,看起來要像個壯漢,尤其是變形金剛,要符合歐美人的審美觀。而日本模型的代表高達,雖然也有以上特點,但是造型更纖細靈巧一些。
舉個機器人模型界中稀少的女性機器人作個對比
摩托車三姐妹中的【阿爾西】左【克勞米婭】右
都是摩托車,都是女性,如果你不看臉的話,左邊的明顯是女性,右邊的即使塗裝成粉紅色看起來也會因為那雙大腳丫當成是假小子或者可愛的男孩子。
另外,視覺效果上是「小腿比大腿粗」,其實是小腿的「裝甲」比較厚,大腿是直接裸露出來的。可以參考上圖的【克勞米婭】,大腿是簡單的兩塊塑料,而小腿卻是有好幾塊塑料組成,比如說膝蓋處的尖角雖然被稱為「膝蓋」,其實是裝在膝蓋上的撞角,讓她看起來更具有攻擊性。
所以說「你可以理解為他們穿著一雙很酷炫的鞋子」
2、結構設計因素
變形金剛系列的模型,有一種常用的設計理念就是末端複雜,連接簡單。盡量用一個「巨大複雜」的末端(前臂、小腿)來收納「細小簡單」的連接(大臂、大腿)。這樣建模簡單。。。
為什麼簡單,對不起ORZ我現在還沒組織好語言,等我明天睡醒了再好好想想=、=
#無斷轉載禁止#又更新一波20170625
在開始寫的時候列出的目錄實在太宏達,拖延症根本無法完成這樣龐大的計劃
以後的更新
———————————————— 20170625更新 / 超級系與真實系的發展軌跡——————————————
黎明期的探索——超級系?不過是 「玩具x動畫」 的商業模式
從一開始的機器人動畫,根本沒有分超級系和真實系
所謂的機器人動畫,單純只是贊助商的玩具廣告片
線上電視台播放的動畫:未知的敵人來襲-&>主角駕駛機器人迎擊敵人-&>雙方打鬥-&>帥氣必殺技收尾
線下店頭銷售的玩具:主角機商品-&>升級主角機商品/配件包-&>人氣角色的商品
銷售受眾主要是中小學生群體,故事必然偏向低齡簡單的套路
「未知文明/外星文明/人類陣營的敵人來襲-&>主機奮起迎戰-&>必殺技收尾」
這種套路可謂是非常經典的超級系機器人動畫的劇情模式,一直貫穿著70年代的作品的主要模式
而在經歷了整個70年代發展,機器人動畫在變革的前夜來臨之前,不斷醞釀著變革的力量:
1、動畫製作人渴望對作品內容價值的挖掘:動畫製作人漸漸不滿足於一直製作這種低幼的作品,潛意識中渴望將自己世界觀、價值觀代入作品當中。
2、青少年觀眾群體的不斷成長:從70年代初開始看機器人動畫的中小學生,也經歷了近十年的成長,漸漸從兒童進入少年、青年期,自然不滿足於不斷接受低幼的故事,這就為更成人化敘事的作品提供了市場。
3、更易於商業化的創作環境:70、80年代是日本經濟崛起的時代,整個經濟狀況都處於一種積極向上的景氣狀態,贊助商更容易通過投入動畫製作獲得玩具上的商業收益,對動畫人的各種創新提案報以一種更寬容的態度,製作人設計的更成人化的企劃變得更容易通過,最終變成商品進入市場。
通過一整個70年代的摸索,超級系已經摸索出幾種後來常見的模式:
- 變形,代表作《勇者萊丁》
- 合體,代表作《大空魔龍》、《超電磁俠空巴特拉V》
- 獸系合體,代表作《未來蘿蔔塔魯達尼亞斯》
- n段變形,代表作《無敵鐵人泰坦3》
變革的衝擊!!《機動戰士高達》開啟真實系機器人的時代
1979年,富野光頭帶著他的野心,為觀眾帶來了一部全新動畫《機動戰士高達》(以下簡稱0079)。
有一種通俗的說法,日本動畫有三次衝擊:《宇宙戰艦大和號》、《機動戰士高達》、《新世紀福音戰士》。這三部作品對後世動畫的影響怎樣誇大都不為過。
光頭當年不可能想像到,這部動畫居然變成日本動畫史上最悠久、延展作品最多、吸金能力最強、世界觀最龐大的IP(0079的故事和影響都不必細說了,有興趣的同學自己找吧,關於單個動畫作品如何延展為一個IP,後面有機會再論述)。
從此,真實系終於開啟了宏大的發展軌跡。在接下來飛速發展的80年代,眾多傑出的作品不斷添磚加瓦,如《超時空要塞》、《Z高達》等等,真實系的外形也開始發生著變化:
同時,超級系動畫也開始向真實系學習,少量作品開始對劇情進行成人化的敘述。而整個80年代的超級系機器人外形的變遷,更多向越來越複雜的變形合體變化。
- 15機合體的《機甲艦隊》
對於IP的經營
其之一,什麼是機器人:阿童木?鋼蛋?變型金剛?HeroMan?先定範圍再討論細節。
由於本人對歐美作品並不熟悉,所以本文所討論的機器人特指:日式動漫機器人(包括2D/3D動畫和特攝片)。
為什麼還要提特攝片?因為特攝作為一個日本特有的劇種,尤其是超級戰隊系列,橫跨40年,可以看做作是日式機器人文化變遷的實體博物館,所以後文會特意留一個章節來闡述。
其之二,什麼是日式動漫機械人文化?
其實這是一個根源於玩具,通過動畫、特攝、遊戲等作品填充、不斷發展的次文化生態圈。寫此文,只是想通過一個小的切入點」小腿為啥比大粗「,來試著回顧日式動漫機器人外形演變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即有動畫技術的進步原因,也有玩具開發技術的進步和觀眾時代審美變化等一系列原因。
本文只談外形和玩具,一切和作品劇情、
————————————目錄的分割下——————————————
一、機器人動畫的分類
二、機器人外形的分類
1、單體系
2、合體系
3、變形系
4、換裝系
5、其他
三、超級系機器人發展系譜
1、70年代的炒雞蘿蔔
2、80年代的炒雞蘿蔔
3、90年代的炒雞蘿蔔
4,2000年後的炒雞蘿蔔
四、真實系機器人發展系譜
1、70-80年代的real蘿蔔
2、90年代的real蘿蔔
3、2000年後的real蘿蔔
五、特攝片(超級戰隊系列)機器人發展系譜
六、機器人外形變遷我流雜談
七、機器設計師名人堂
1、上古的大神們
2、中生代的繼承者
3、新生代的希望
————————————————————————————————
一、機械人動畫的分類
本文的看官,估計沒幾個不玩超級機器人大戰的吧?(就是真的有沒玩過的,我也默認為玩過_(:_」∠)_。。。因為實在懶得解釋什麼是炒雞系什麼是真實系)
1、超級/Super系,代表作:馬春花(魔神z)、蓋塔蘿蔔、勇者系列等。
2、真實/Real系,代表作:高達、Marcoss等。
從機器人動畫興起的70年代,機器人動畫大多套用「邪惡勢力入侵,主角駕駛機器人與其對抗」的一集「1 vs 1」模式。直到79年富野光頭弄出了高達0079,人們才驚呼「原來機器人片還能這樣拍」,80年代機器人動畫開始走上「super-real」的分化路線。90年代庵野痞子搞出了EVA後,島民們再度驚呼「蘿蔔片還能這麼搞」,遂至於其後機器人動畫逐漸走向多元化和super-real相互融合的道路。
二、超級機器人發展系譜:
關於
從簡潔,到複雜,從變型到合體,
2.1、單體系(鐵甲萬能俠,1972年)
在魔神Z之前,更古早的蘿蔔片其實還有1963年《大鐵人28號》和1972年的《アストロガンガー》,但一般還是將魔神Z作為日式機器人文化的起點之作。
下圖則是75年推出的早期超合金玩具,
(年代久遠圖不好找,只好盜個圖O_O原圖出處ToysDaily,某HK 著名玩具BBS)
日式的機器人動畫,歸根結底就是為了賣玩具。在玩具技術比較粗糙的70年代,所謂的」機器人「就真的只需要擁有」人「的外形即可及格,並不太講究外形審美的。玩具商關注的重點是」可玩性「,翅膀、鐵甲飛拳等設計更能能討好消費者(小孩子),才能賣得好。小腿部分的設計,因為機器人的上半身往往背負大量裝備,所以一般會設計的較為粗壯以穩定重心,這點在其他答案里也有論述。
上圖是12年推出的魔神Z Dx超合金成品,面向的消費者其實是70年代的小fans長成大人後的死忠粉,售價高達36750日元。全新設計的外形,保持所有的可動和分離設定。外形加入了時代審美的元素,以一個魁梧健美的男性身型為形象,小腿部分為維持原設定,依然保持著較為粗壯的設計。
因為玩具可玩性的緣故,單純的」單體「蘿蔔其實是比較少的,很快就被後來的各種變型和合體蘿蔔所淹沒,代表作:《大魔神Z》、《巨神高古》。
2.2、合體系(蓋塔機器人,1974年)
日式蘿蔔史上第一台、同時也是最神秘(大霧?)的合體蘿蔔——蓋塔機器人(三一萬能俠,1974年)登場。
(≧ω≦)太帥了,是不是?!?!三機合體,三種形態對應海陸空戰況,很時髦對不對?!
當年動畫的真相其實,也還好,能接受......是不是?
無論是從動畫的可看性還是玩具的可玩性,合體蘿蔔的優勢是遠遠大於單體蘿蔔的。所以,在魔神Z帶動的超級機器人動畫風潮中,結合了合體元素的作品馬上緊接登場了。
蓋塔至今被人吐槽最多的一點是」合體的不合理性「。三台小飛機按照不同順序」哐、哐「的砸在一起,合體成三種不同的形象,動畫上實現起來很容易,但現實中的11區人民為了實現蓋塔的真實合體,已經奮鬥了超過40年,並且還將持續探索下去…………
雖然合體不合理,但通過後面的作品不斷的完善,合體已經成為日式機器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設定元素。
70s代表作,合體系蘿蔔超電磁ロボ コン バトラーV和超電磁マシーンボルテスV 兄弟
80年代的《宇宙大帝ゴッドシグマ》、
《機甲艦隊ダイラガーXV》等
2.2 合體蘿蔔的合體方式
大體來說,合體蘿蔔的合體方式大致是以下四類:
2.2.1、軀幹三段式合體
代表作:
70s大空魔竜ガイキング
大空魔龍除了70s的原作,在05年還翻拍了一次,合體設定基本一致,有興趣的同學自己搜來看看
上文提到過的80s《宇宙大帝ゴッドシグマ》
90s《絕對無敵雷神王》
90s的藍光人系列的一號蘿蔔基本上都是採用三段式合體,
1.2.2、四肢夾組式合體
四肢夾組作為最經典的合體樣式,基本上跨越了整個機器人動畫史,從機組、獸組、生化組各種類型的設定都能套進去,玩具好出賣點也多,比較受用戶和廠商的青睞。
但面對高齡用戶,合體機器人的玩具一直是個大問題:合體好玩,外形不佳。因為要將就合體所需的各種插入栓和變型設定,所以合體機器人玩具的一般外形都不會太好,近年來為了針對成年玩家,逐漸有了些變化,開始在保持原始合體的設定時兼顧外形,但成本和機體強度又往往不異兼得。
代表作:70s超電磁2作,80s《百獣王ゴライオン》
90年代《勇者王ガオガイガー》
(SP:勇者王的合體有點)
00年後《超重神グラヴィオン》
2.2.3、左右夾組式合體
這種比較少見,代表作是90s《勇者王ガオガイガー》中的龍神系列合體,但起源能追溯至1976年的《マグネロボ ガ キーン 》。
1.2.4、強化馬甲夾組式合體
套馬甲
3、變型
4、換裝
5、強化
機設師名人堂
大河原邦男
出淵裕
明貴美加
河森正治
永野護
小林誠
森木靖泰
柳瀨敬之
形部一平
海老川兼武
——————————————————
有可空繼續更新1
請問你是怎麼知道硬不硬的。
很簡單,根據技術水平發展,機甲的動力水平逐漸進步,才有可能出現完全擬人型的機甲,
以下面三張圖為例,
1)Armed- core 四足型產品,在這個之前肯定還有履帶型產品,不用多說了,傻子都知道這玩意符合承重大站得穩的仿生學原理,注意是仿生學,單論等比例戰鬥能力,蟲子完爆人類幾百倍。
但是,蟲子的形態不是大家都有愛呀,所以按照人類的審美學觀點,肯定會逐步向人形邁進
2)單論科學性,大魔才算是高達前期裡面最科學的機體形態,雙足以承重推進為主,而不是非得像人一樣邁步子,你可以想像一下自己背滿鐵塊在泥地或者雪地裡面走的情況,記得好像是阿拉斯加等地區的人出門走路會在鞋上綁一個增大著地面積的木板或者框架,原理請自行看初中物理。
我知道還是很多人不愛,就像我剛接觸高達時候都覺zaku丑爆了,現在覺得大魔比元祖高達好看N倍
3)當審美科學已經完全不受技術水平限制的時候,簡單地說就是小型反重力產品已經實戰化,或者機體的移動力已經可以突破空間和重力的限制的時候,就可以出現像焰星這種極端美學型的產品,反正腿只是個樣子貨。至於認為需要靠這個區分男女或者擔心手辦站不站得穩的群眾,FSS就是個很典型的反面教材
當然,純宇宙戰機體就不用考慮這麼多了,愛什麼形狀就什麼形狀。
以上均為真實系機體來考慮,至於超級系機體,呵呵,你們沒想過超級系機體都是什麼塊頭什麼能力的么,還考慮重量和科學性,洗洗睡吧。簡而言之,反正都是科幻,小腿粗的相對有科學性,顯得hard-core而已
具體還是看機設畫師的喜好吧
以洛克人不同遊戲為例,大小腿帶來更加hardcore的感覺
高達上映的年代正是喇叭褲流行的年代
人類的腿是有肌肉的~機器人的一般沒有。這種情況下為了重心可控就搞成金字塔結構了。不過動作肯定不會跟人那麼流暢了……不是空中就是腳上裝輪子~唯獨不能是跑男模式。
以上純屬腦洞!
大多真實系蘿蔔的小腿左右側會附加推進器以增加機動性,在大腿上的話會影響到小腿,而且有個決定性的要素,大腿比小腿粗的蘿蔔不帥啊!╰(‵□′)╯
個人表示那種的感覺好醜還是Eva好看。。
這和造型的節奏感是有一定關係的,就是大小搭配。
小頭,大身體,小腰,大屁股,小大腿,大小腿,
這類造型主要是超級系中的機器人形象,也是為了體現機器人的超級形象,更多的機器人啊仿人形的,然後在人形結構上進行機械美化。
NZ-999表示不服
。
。
。
突然想起來題主說的更硬是不是這貨
。
。
阿普薩拉斯表示不服
長和粗我看出來了。至於硬……我不禁邪惡的想到vc君真的好博學ヽ(′o`;
反對高票答案,玩具站穩的重點是腳丫子大。
1.保證重心底
2.小腿用來攻擊,攻擊力強
3.小腿安裝動力等設備多。
特勤機甲表示不服
更容易抱大腿
推薦閱讀:
※為什麼銀魂不做電視台原創?
※5歲小孩適合看宮崎駿的動畫片么,改怎麼向小孩解釋宮崎駿的動畫片?
※為什麼一些成年人也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
※馬男里一句話的翻譯?
※水墨畫動畫片是如何製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