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落後於世界是什麼時候?
牛頓提出三大力學定律以後。
毛左:19世紀初工業革命開始
皇漢:明朝滅亡後
特色官方史學:明朝(歐洲文藝復興開始)
我:西方從新航路開闢後加速發展,中國從明亡清興後減速發展,中國17世紀後半葉-18世紀前半葉開始被西方整體性超越
公知:秦始皇統一後
精英:春秋時期(古希臘文明開始時)
精蠅:古埃及文明開始時
精液:3億年前盤古大陸形成時,因為當時歐洲和北非就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國在當時就只是世界的一個角落,歐洲的恐龍都比中國的恐龍能打
這個問題鋪的很廣,這裡談談個人的看法
其實當代歷史教科書里所說的糟粕,就是宋朝開始的。確切地說,是南宋理學出現以後。
戰國之前的中國人,有信義。隋唐之前的中國人,有節氣。宋朝開始,中國士人階級變成了腐儒。宋朝開始,中國的自然科學就已經落後阿拉伯世界了。理論科學明顯阿拉伯先進,畢竟繼承了希臘的成果。
不客氣地說,從宋朝到清朝,那些燦爛文化,都是先秦及漢唐的老本而已。誠然,中國的哲學,文學 ,音樂,書法,繪畫,建築依然引領東亞, 甚至能讓文藝復興後的西方都非常痴迷。但是——這些依然屬於關起門來自己玩玩而已。所謂的工藝,無非織席販履。四大名著確實很優秀,但和四書五經比起來,還是有差距。明清時期的文學,只不過因為時代夠長,有群眾基礎。經濟上號稱無敵的宋朝,還未必比拜占庭發達繁榮多少,蒙元就不說了。
明朝前期,歐洲已經開始搞文藝復興了,明朝後期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都搞起來了,全方位落後了。別人已經開始工業化的前夕了,中國還在以農為本。別人已經在地理大發現了,我們還天圓地方呢。可以說,明朝中國就是落後世界了。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學,全方位落後世界。在先秦和漢唐時期,中國的科學是領先世界的,水力運用,冶金,天文曆法、地理知識,醫學都是領先世界的。
西歐的蓬勃發展,是因為歐洲運氣好——蒙古人把阿拉伯世界打敗了,阿拉伯世界從此衰落。後來歐洲文藝復興提出的各項成果,基本都是在阿拉伯人的基礎上的。
宋代的阿拉伯,已經有各種學科分類的大學了,研究出了現代天文地理的基礎,發明了代數和微積分的基礎,建立了醫院。宋代在幹嘛呢?在以心觀萬物。宋打不過蒙古不是因為比蒙古落後,但也是因為自身的弱,既沒有科技上的碾壓,又沒有血性和精神。
宋朝時,中國在世界範圍內雖然還是領先的——但宋開始中國就走歪路了。中國交出世界最先進國家的頭銜。交給了阿拉伯,宋只是第二先進。
宋代領先世界,元代領先世界,明代也還沒落後世界,但這個世界是指世界平均水平,而不是最高水平。中國落後當時世界最高水平。
阿拉伯的科學一直到工業革命前都是全球最強,數學、化學、醫學、天文地理這些科學中的關鍵,宋代是落後阿拉伯的。宋代領先阿拉伯的技術,無非是織布、編草鞋、手工業工藝。織出的布更精美,但現代科學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人家發明的,是人家打下的根基。如果不是蒙古人入侵,工業革命說不定出現在阿拉伯。中國曆來理論科學似乎從來沒特別高明過。自然科學阿拉伯略強於宋,宋強於東歐,東歐強於西歐。唐宋比歐洲中世紀要先進多了,但略弱於阿拉伯。西歐那時候紙都沒有,無法發展科學,但阿拉伯不同。當時的阿拉伯是世俗派,不像現在這麼原教旨極端主義,這都是被西方殖民者逼出來的。阿拉伯人在蒙古入侵前,比歐洲開明和溫和得多,也先進得多。當時阿拉伯稱雄世界,壟斷東西方貿易,心態很好的,西歐當時是最落後的。宋朝中國開始走歪路了,之後科技就沒什麼進步,整天以心觀萬物,能觀出什麼科學來?
沒有科學,那些經濟文化領先,都是假的。明朝所謂的經濟領先,只是中國人多,雖然生產力上落後,人多總量還是比別人多。到了清朝,人多也彌補不了技術的落後了,於是就完了。當然,在東亞,中國還是穩妥地引領了東亞世界的所有高端文化,但比同是東亞體系里的日本、朝鮮高不算什麼,東亞體系里中國在明治維新前都是最先進的。阿拉伯人當時先進,也是因為他們的道路正確,虛心學習、包容世界,中國呢,妄自尊大、閉門造車。
思想文化決定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決定綜合國力,中國的四大發明確實是很優秀,但中國並沒有把他發揚光大。印刷術和紙,我們用來印以心觀萬物,以氣定乾坤,人家用來傳播科學技術。指南針,中國用來航海,出去搞點萬邦來朝,人家搞地理大發現。是統治者的無能,讓國家走上了歪路。
綜上所述,基本觀點是 :南宋理學之後,加上元、清倒退,中國因此落後於世界。
其實還有一點原因,而且這個原因非常關鍵,就是中國古代就輕視工匠,看不起工匠,你做個工人,社會地位低,社會地位低,誰還干這個,都去讀書做官了,不行就種地。現代的科學家、工程師,就是古代的工匠。
======================================================================
談談當今中國——明朝中國已經大大落後了,清朝中國和世界比,簡直就是野蠻人和現代科技。
但是現代中國,雖然科技上說不上多強,但在尖端科技上,總體肯定是領先世界平均水平的,至少恢復到宋代的地位了。但不是世界佼佼者的地位。
很多人說,古代中國的工匠地位雖然低,做出來的東西還是很好的,現在的中國沒有工匠精神——原因是,以前的工匠到現在被分化了,分化成了工程師和工匠兩個層次,優秀的都是干大事了,比如載人航天,這種東西技術水平不過硬是不可能的,這些科學家就是古代工匠中的佼佼者,還有就是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不可能有大量的高質量產品,因為成本太高了。
很多人說中國的民用科技落後——其實民用科技也沒有那麼落後,別人有汽車、空調、微波爐,中國也有自己的,最多就是性能上差一點。但明清時期,別人蒸汽機,我們手工,別人用電報、汽車,中國還是驛站,騎馬走路,簡直是天壤之別。現在的落後,最多就是1900年前後,法國和英國的工業水平差距。
文化上是文藝復興
制度上是光榮革命
技術上是工業革命
文化上是文字獄
制度上是明朝海禁
技術上是工業革命
滿清中國亡國期間。
因為所謂落後,不能看一兩項技術指標,而要以全社會精神面貌、生活水平、生產能力以及政治體制來評判。沒有一個國家能全方位領先於世界,但這不表示就落後於世界。所以明朝的某些科技落後於西方,不能得出明朝整體落後於世界的結論,否則美國按某些指標也屬落後世界之列。明朝的文官體制,中央集權制,政教分離,人身自由以及多數農業和工業技術仍然居於領先世界的水平。當時西方人多以羨慕仰視的角度看待明朝,抹黑當然有,但即便抹黑也能看出是對不遜於自己對象的抹黑,和後來以對野蠻人的態度看滿清完全不同。
中國政治加速度最大時期基本在先秦時期,自從漢家獨尊儒術之後先秦那種求變進取精神就已經被保守中庸的儒家思想代替。改革變得越來越難,統治者主要以集權為主。先進性越來越低。
落後的節點我認為是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激發了西方世界開拓進取的決心,之後有了西葡殖民,英國重商主義等一系列重要事件,決定了其之後成為世界的主宰。。
十七到十八世紀之間(1600-1700年),
社會發展指數在十七到十八世紀(1600-1700年)以後再度落後,綜合能源消耗(人均卡路里)和社會動員力(最大城市人口)等指標,具體演算法見鏈接,
Ian Morris的「社會發展」: http://ianmorris.org/docs/social-development.pdf
Pinpoint具體年份的話,我覺得是1660年,1660年以後的英國人均GDP開始脫離農業文明的水平
GDP per capita in England since 1270
中國落後於世界的「落後」,大概不是一個節點,更像是一系列無能為力、無以為繼的積累。
那麼問題很大概率產生在宋代,朝、野在思想上不僅沒有長進,反而鑽進了死胡同,兼且朝、野都發展出各自一套「不容外人質疑」的標準,自娛自樂。
其次便是宋代實質上讓中華自秦始皇以來的「天下觀」崩塌,今天爭議最多的「何為正統」的問題就始於與漢化王朝並立的宋遼金時期。
最後便是科技的最後光芒,眾所周知在各學科的著作,宋代從《夢溪筆談》、《武經總要》,到《數書九章》和《楊輝演算法》,《太平聖惠方》、官修本草《開寶本草》;建築學《營造法式》、法醫學《洗冤集錄》、地緣政治的《嶺外代答》,等等無所不包,更有各種科學技術西傳,大有文藝復興、將要迎來科學革命之象,卻惟獨欠缺了啟蒙運動。(抄都能從百科抄來的豐富)
事實便是,封建中國一大特色從來是「思想規訓治民」。
宋代開始,不僅是官方的(甚至官方還因為處理實際政事而仍然能有各種創設新制),民間掌握思想規訓話語權的那些讀書人、為師者的思想都陳舊僵化了,推動不了社會在繁榮至昌盛時全方位革命性的進步,那麼便要盛極而衰。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當前實力。
當你足夠強大時,他們會稱呼你為「偉大的巨人」,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經洞悉一切。當你弱小之時,他們會立刻改口稱呼你為「早熟的嬰兒」,早在千年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停止生長。
中國從唐朝開始,到鴉片戰爭前,都是白銀入超。由於慣性,在鴉片戰爭前,中國還未見明顯落後。
然而,早在馬爾嘎尼覲見乾隆帝時,進貢兩支那燧發槍和一艘帆船的時候,乾隆點評:不可玩物喪志。將它們鎖在箱底。
從這時起,中國就已經落後了。科技已經落後,而且閉關鎖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都沒有參與,自絕於工業文明之外。
世界歷史大事年表節選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國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4世紀-16世紀,文藝復興先驅義大利的但丁發表《神曲》。文藝復興的開始。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開闢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
1500年,達芬奇設計了風力計、濕度計、降落傘、紡紗機、踏動車床等草圖。
1517年,德國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球形。
1539年,波蘭的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理論。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出版,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1582年,西歐許多國家實行格里曆,即現行公曆的前身。
1583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現擺的等時性原理。
1589年,荷蘭的史特芬發現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1590年,義大利的伽利略作自由落體等一系列科學實驗。
1590年,荷蘭的詹森發明複式顯微鏡。
1593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空氣溫度計。
1596年,中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書中記有藥物1892種,是重要的科學典籍。
1600年,義大利的布魯諾因擁護哥白尼地動說並宣傳宇宙無限,在羅馬被教會燒死。
1605年,英國的培根(1561-1626)著《學術的進展》,提倡以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
1607年,義大利的伽利略嘗試測量光速。
1609-1619年,德國的開普勒提出行星運動定律。
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用其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
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初次測光速,未獲成功。
1620年,荷蘭的斯涅爾發現折射定律。
1620年,葡萄牙的德列貝爾發明潛水船。
1628年,英國的哈維發現血液循環。
1632年,義大利的伽利略提出相對性原理。
1637年,中國明朝的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總結了中國工農業生產技術。
1638年,法國的笛卡爾提出 「以太」。
1644-1911,清朝。
1648年,捷克的馬爾西發現光的色散。
1654年,德國的蓋里克發明真空泵,表演馬德堡半球實驗。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現彈性定律。
1666年,英國的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1666年,英國的牛頓用三稜鏡分光。
1676年,丹麥的羅默利用木衛食測光速。
1677年,德國的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
1687年,英國的牛頓提出力學三定律和絕對時間、絕對空間的概念。
1699年,法國的阿蒙頓發現摩擦定律。
1701年,英國的貝努利創建變分法。
1728年,英國的布拉德雷利用光行差測光速。
1745年,德國的克萊斯特發明萊頓瓶。
1750年,英國的米切爾設計測靜電力扭秤,並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50年,美國的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1752年,美國的富蘭克林作風箏引天電實驗。
1775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起電盤。
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
1780年,義大利伽伐尼發現蛙腿肌肉收縮現象,認為是動物電所致。
1781年,英國的瓦特改良蒸汽機。
1785年,法國的庫侖用實驗證明靜電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9年, 法國大革命。
1792年,義大利的伏打研究伽法尼現象,認為是兩種金屬接觸所致。
1798年,英國的卡文迪許用扭秤測定萬有引力常數。
1800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伏打電堆。英國的赫謝爾從太陽光譜的輻射熱效應發現紅外線。
1801年,英國的楊用干涉法測出光波波長。
1802年,英國的特里維西克造出了蒸汽機車。
1808年,法國的馬呂斯發現光的偏振現象。
1808年,英國的道爾頓發表提出化學原子論。
1820年,丹麥的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
1820年,法國的安培發現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1821年,愛沙尼亞的塞貝克發現溫差電效應。
1826年,德國的歐姆確立歐姆定律。
1827年,英國的布朗發現液體中的微粒作無規則運動。
1830年,義大利的諾比利發明溫差電堆。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34年,法國的珀耳帖發現電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應。
1835年,美國的亨利發現自感。
1840年,鴉片戰爭。
1845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磁場使光的偏振面旋轉。
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
1849年,法國的斐索用轉動齒輪法測光速。
1849年,英國的開爾文提出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
1850年,英國的赫姆霍芝提出了能量守恆定律。
1850年,中國太平軍起義。
1851年,法國的富科證明地球自轉。
1852年,英國的焦耳和湯姆生髮現氣體膨脹致冷效應。
1858年,德國的普呂克爾在放電管中發現陰極射線。
1859年,德國的基爾霍夫開創光譜分析法。
1859年,英國的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開創了生物進化論。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
1869年,俄國的門捷列耶夫發表元素周期表。
1875年,英國的克爾發現電光效應。
1875年,巴黎會議簽訂米制公約。
1876年,美國的貝爾發明電話。
1879年,英國的麥克斯韋出版《電磁通論》,集電磁理論之大成。
1879年,美國的霍爾發現電流通過金屬,在磁場作用下產生橫向電動勢。
1879年,美國的愛迪生髮明電燈。
1880年,法國的居里兄弟發現晶體的壓電效應。
1881年,美國的邁克爾遜發明靈敏度極高的干涉儀。
1883年,奧地利的馬赫的《力學科學》出版,批判了牛頓力學中的絕對時空的概念以及力和質量的概念。
1885年,德國的本茨發明了汽油內燃汽車。
1887年,德國的赫茲發現電磁波,發現光電效應。
1887年,美國的邁克爾遜和莫雷試圖由地球在「以太」中運動而引起的光的干涉效應,證實「以太漂移」的存在,但得到否定結果。
1889年,法國的拉瓦錫發表《化學綱要》,開創了化學新紀元。
1889年,英國的菲茨傑拉德提出了收縮假說,以解釋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零結果」。由於發表其論文的英國《科學》雜誌不久停刊,所以直到1892年荷蘭的洛倫茲獨立提出收縮假說才為世人所知。
1890年,匈牙利的厄缶作實驗證明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相等。
1892年,荷蘭的洛倫茲獨立提出收縮假說。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德國的倫琴發現x射線。
1896年,法國的貝克勒爾發現放射性。
1896年,荷蘭的塞曼發現磁場使光譜線分裂。
1897年,英國的湯姆生從陰極射線證實電子的存在。
1899年,俄國的列別捷夫用實驗證實光壓的存在。
1899年,德國的盧梅爾和魯本斯做空腔輻射實驗,精確測得輻射能量分布曲線,為普朗克1900年的量子假說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德國的考夫曼從鐳輻射測β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從而發現電子質量隨速度變化。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1903年,俄國的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採用多級火箭實現航天飛行的理論。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
1904年,荷蘭的洛倫茲提出時空坐標變換方程組。法國的彭加勒提出電動力學相對性原理,並認為光是一切物體運動的極限速度。
1905年,瑞士的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
1905年,俄國「波將金」號戰艦起義。
1905至1906年,法國的彭加勒闡明了電磁場方程對洛倫茲變換的不變性,並提出了四維時空理論。
1907年,德國的明可夫斯基提出狹義相對論的空間-時間四維表示形式。
1908年,德國的普朗克提出動量統一定義,肯定了質能關係的普遍成立。
1908年,法國的佩蘭(J.B.Perrin)用實驗證實布朗運動方程,求得阿佛加德羅常數。
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荷蘭的翁納斯發現低溫下金屬的超導現象。首次將氦液化。
1911年,英國的威爾遜發明雲室。
1911年,奧地利的海斯發現宇宙射線。
1913年,丹麥的玻爾提出定態躍遷原子模型。
1913年,德國的斯塔克發現原子光譜在電場作用下的分裂。
1913年,英國的布拉格父子用晶體的x光衍射測定晶格常數d。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5年,愛因斯坦完成廣義相對論。
1917年,愛因斯坦提出有限無界的宇宙模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1919年,英國的愛丁頓等人在巴西和幾內亞灣觀測日全食,證實引力使光線彎曲的預言。
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蘇聯的弗里德曼得到引力場方程的非定態解,據此提出宇宙膨脹假說。
1925年,美國的亞當斯發現天狼星光譜線的引力紅移,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1929年,美國的哈勃(E. Hubble, 1889-1953)發現星系的紅移與離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宇宙膨脹。
1931年,美國的勞倫斯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年,英國的考克拉夫特和愛爾蘭瓦爾頓發明高電壓倍增器,用以加速質子。
1932年,美國的安德森在宇宙射線中發現正電子。
1932年,英國的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4年,俄國的契侖柯夫發現液體在β射線照射下發光。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
1938年,德國的哈恩、施特拉斯曼用中子轟擊鈾而發現了鈾的裂變。
1939年,奧地利的邁特納、弗立施提出鈾裂變的解釋,並預言每次核裂變會釋放大量的能量。
1939年,美國的奧本海默和斯奈德預言黑洞。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39年,第一次實現電視直播。
1940年,敦刻爾刻大撤退。
1941年,美籍義大利人羅西和美國的霍耳由介子蛻變實驗證實時間的相對論效應。
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
1942年,美國的阿倫間接證明中微子的存在。
1942年,美國在費米等人領導下,根據鈾核裂變釋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質,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了第一個熱中子鏈式反應堆。
1942年,美日中途島海戰。
1945年,美國在奧本海默領導下製成原子彈。
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ENIAC在美問世。
1946年,美國的伽莫夫(G.Gamow)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1948年,美國的肖克利、巴丁與布拉頓發明晶體三極體。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2年,美國的格拉塞發明氣泡室。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8年,德國的穆斯堡爾實現了γ射線的無反衝共振吸收。
1960年,美國的梅曼製成紅寶石激光器。
1961年,美國的格拉肖、溫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薩拉姆提出電弱統一理論。
1963年,發現類星體(Quasar),體積不大,能量極大,亮度劇變。宇宙中大約有106個。
1964年,美國的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檢測接收衛星信號的天線時,發現在波長7.35cm處有3.5K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64年,中國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1968年,英國的休伊什發現脈衝星。
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登月。
1970年,中國發射「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星。
1971年,美國Intel公司製成微處理器,開始計算機第二次革命。
1971年,美國的凱汀和海弗爾攜帶原子鐘環繞地球飛行80小時,證明了時間的相對性。
1973年,英國的霍金髮現量子效應會使黑洞輻射粒子,並使黑洞蒸發。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美國的泰勒觀測短周期雙星證實引力波,這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驗證。
1981年,美國的太空梭第一次升空。
1982年,中國潛艇水下發射火箭成功。
1990年,美國的哈勃望遠鏡(口徑2.4m,重12.5噸)被送上太空。
1990年,中國北京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
完整版。
世界歷史大事年表
100萬年前,人類掌握了火的使用技術。
2萬年前,人類發明弓箭。
1萬年前,人類進入定居農業社會。
前7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有陶窯及模製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製造、冶金術、酒醋製造、顏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蘇打製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達米亞人發明六十進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發明十進位,整數和分數計演算法,三角形和圓面積計演算法,正方角錐體和錐台體積計演算法;發明防腐劑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倫人能解兩個變數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國用蠶絲織絲絹。
前1200年,中國殷商青銅(銅錫合金)冶鑄技術已達成熟階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時代。
前770年,中國已會鑄鐵。
前722年,中國開始用干支記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記載了磁石。
前7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周期。
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即後來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紀,希臘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發現琥珀摩擦生電,發現磁石吸鐵現象。
前6世紀,希臘畢達哥拉斯證明了勾股定理,發現了無理數,提出了地球球形說,研究了音律。
前6世紀,印度人計算出2的平方根為1.4142156 。
前594年,希臘梭倫改革,確立民主政治,制定憲法,工商業興起。
前551年,孔子誕生。
前5世紀,希臘的德謨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論,認為萬物是由大小和質量不同、運動不息的原子組成。
前5世紀,中國的《周禮》中記載了用金屬凹面鏡從太陽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戰國時代。
前462年,希臘巴門尼德、芝諾等埃利亞學派指出在運動和變化中的各種矛盾,提出了飛矢不動等有關時間、空間和數的芝諾悖論。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發現小孔成像。
前4世紀,希臘亞里士多德對數學、動物學等進行綜合研究,在《天論》一書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說。認識到聲音是由空氣運動產生的。發表《動物自然史》等書,記載有500多種動物,第一次把生物學置於廣泛觀察的基礎之上。
前4世紀,希臘的菲洛勞斯提出中心火說,是日心說的萌芽。
前4世紀,中國的莊子(前369-286年)中記載了鑽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 「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事不竭」的觀點。
前350年,中國戰國時代的甘德、石申編製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紀,希臘歐幾里德發表 《幾何原本》13卷。
前3世紀,希臘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212)發現槓桿原理和浮力定律,發明阿基米德螺旋。韓非記載司南。
前285年,埃及國王托勒密2世即位,獎勵保護學術。
前258年,希臘埃拉西斯特拉托最早從事比較解剖學和病理解剖學。
前250年,中國戰國末年《韓非子》一書中有用「司南」識別南北的記載。
前245年,希臘的克達席布斯在埃及亞歷山大發明壓力泵、氣槍等。
前230年,希臘的厄拉多塞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測定出地球的大小。
前221-前206,秦朝。
前221年,中國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其體制沿用到20世紀。
前206-公元220年,漢朝。
前2世紀,劉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記載用冰作透鏡,用反射鏡作潛望鏡。
前2世紀,中國西漢用絲麻纖維紙。
1世紀,希臘希龍(Hero,62-150)發明蒸汽旋轉器和熱空氣推動的轉動機,這是蒸汽渦輪機和熱氣渦輪機的萌芽。發明虹吸管。
1世紀,羅馬普利尼的百科全書《博物學》問世。
1世紀,中國的《漢書》記載尖端放電。
100年,希臘尼寇馬寫《算術引論》一書,此後算術開始成為獨立學科。
105年,中國東漢時蔡倫造紙。
132年,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2世紀,希臘托勒密運用圓錐、圓筒等方法繪製地球,建立了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體系。發現大氣折射。已知道中國。
220-581年,三國兩晉南北朝。
3世紀初,中國漢末華佗發明麻醉劑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
3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的劉徽提出割圓術,得圓周率為3.1416 。
5世紀,中國南北朝時南朝的祖沖之(429-500)算出圓周率的值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6世紀,中國北魏時賈思勰寫《齊民要術》,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618-907,唐朝唐太宗。
7世紀,中國唐朝已採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國南宮說等人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8世紀,中國造紙術傳入西方,阿拉伯鍊金術獲得發展,制出了硫酸、硝酸、王水等,為向化學過渡準備了條件。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火藥。
9世紀,阿拉伯花剌子模發表《印度計數演算法》,使西歐人熟悉了十進位制,他也是代數學的奠基人,阿拉伯阿爾·拉茲寫成《醫學集成》,被後人認為是醫療化學的先驅。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了火藥,這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重大發現。
10世紀,阿拉伯伊本·西拿寫成《醫學經典》,對以後6個世紀影響很深。
10世紀,中國宋代發明了膽礬溶液浸銅法生產銅,這是水法冶金術的開始。
960-1279年,宋朝。
11世紀,中國宋代沈括寫成《夢溪筆談》一書。
11世紀,阿拉伯愛薩(西方人稱為阿維森納)寫成《醫典》。
1041年,中國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早於西方400年,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
1054年,中國《宋史》記載了一次超新星爆發,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超新星爆發的文字記載。該超新星的殘骸形成了現在所見的蟹狀星雲。
1200年,歐洲人開始使用眼鏡。
1202年,義大利斐波那契發表《計算之書》把印度-阿拉伯計數法介紹到西方。
1231年,中國宋朝人發明「震天雷」,充有火藥,可用投擲器射出,是火炮的雛形。
1259年,中國南宋抗擊金兵時,使用一種用竹筒射出子彈的火器,是火槍的雛形。
13世紀中前葉,中國火藥傳入阿拉伯。
1279-1368年,元朝。
1284年,義大利人發明眼鏡。
14世紀中前葉,中國開始應用珠算盤。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國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4世紀-16世紀,文藝復興先驅義大利的但丁發表《神曲》。文藝復興的開始。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開闢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
1500年,達芬奇設計了風力計、濕度計、降落傘、紡紗機、踏動車床等草圖。
1517年,德國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球形。
1539年,波蘭的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理論。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出版,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1582年,西歐許多國家實行格里曆,即現行公曆的前身。
1583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現擺的等時性原理。
1589年,荷蘭的史特芬發現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1590年,義大利的伽利略作自由落體等一系列科學實驗。
1590年,荷蘭的詹森發明複式顯微鏡。
1593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空氣溫度計。
1596年,中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書中記有藥物1892種,是重要的科學典籍。
1600年,義大利的布魯諾因擁護哥白尼地動說並宣傳宇宙無限,在羅馬被教會燒死。
1605年,英國的培根(1561-1626)著《學術的進展》,提倡以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
1607年,義大利的伽利略嘗試測量光速。
1609-1619年,德國的開普勒提出行星運動定律。
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用其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
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初次測光速,未獲成功。
1620年,荷蘭的斯涅爾發現折射定律。
1620年,葡萄牙的德列貝爾發明潛水船。
1628年,英國的哈維發現血液循環。
1632年,義大利的伽利略提出相對性原理。
1637年,中國明朝的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總結了中國工農業生產技術。
1638年,法國的笛卡爾提出 「以太」。
1644-1911,清朝。
1648年,捷克的馬爾西發現光的色散。
1654年,德國的蓋里克發明真空泵,表演馬德堡半球實驗。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現彈性定律。
1666年,英國的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1666年,英國的牛頓用三稜鏡分光。
1676年,丹麥的羅默利用木衛食測光速。
1677年,德國的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
1687年,英國的牛頓提出力學三定律和絕對時間、絕對空間的概念。
1699年,法國的阿蒙頓發現摩擦定律。
1701年,英國的貝努利創建變分法。
1728年,英國的布拉德雷利用光行差測光速。
1745年,德國的克萊斯特發明萊頓瓶。
1750年,英國的米切爾設計測靜電力扭秤,並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50年,美國的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1752年,美國的富蘭克林作風箏引天電實驗。
1775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起電盤。
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
1780年,義大利伽伐尼發現蛙腿肌肉收縮現象,認為是動物電所致。
1781年,英國的瓦特改良蒸汽機。
1785年,法國的庫侖用實驗證明靜電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9年, 法國大革命。
1792年,義大利的伏打研究伽法尼現象,認為是兩種金屬接觸所致。
1798年,英國的卡文迪許用扭秤測定萬有引力常數。
1800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伏打電堆。英國的赫謝爾從太陽光譜的輻射熱效應發現紅外線。
1801年,英國的楊用干涉法測出光波波長。
1802年,英國的特里維西克造出了蒸汽機車。
1808年,法國的馬呂斯發現光的偏振現象。
1808年,英國的道爾頓發表提出化學原子論。
1820年,丹麥的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
1820年,法國的安培發現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1821年,愛沙尼亞的塞貝克發現溫差電效應。
1826年,德國的歐姆確立歐姆定律。
1827年,英國的布朗發現液體中的微粒作無規則運動。
1830年,義大利的諾比利發明溫差電堆。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34年,法國的珀耳帖發現電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應。
1835年,美國的亨利發現自感。
1840年,鴉片戰爭。
1845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磁場使光的偏振面旋轉。
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
1849年,法國的斐索用轉動齒輪法測光速。
1849年,英國的開爾文提出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
1850年,英國的赫姆霍芝提出了能量守恆定律。
1850年,中國太平軍起義。
1851年,法國的富科證明地球自轉。
1852年,英國的焦耳和湯姆生髮現氣體膨脹致冷效應。
1858年,德國的普呂克爾在放電管中發現陰極射線。
1859年,德國的基爾霍夫開創光譜分析法。
1859年,英國的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開創了生物進化論。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
1869年,俄國的門捷列耶夫發表元素周期表。
1875年,英國的克爾發現電光效應。
1875年,巴黎會議簽訂米制公約。
1876年,美國的貝爾發明電話。
1879年,英國的麥克斯韋出版《電磁通論》,集電磁理論之大成。
1879年,美國的霍爾發現電流通過金屬,在磁場作用下產生橫向電動勢。
1879年,美國的愛迪生髮明電燈。
1880年,法國的居里兄弟發現晶體的壓電效應。
1881年,美國的邁克爾遜發明靈敏度極高的干涉儀。
1883年,奧地利的馬赫的《力學科學》出版,批判了牛頓力學中的絕對時空的概念以及力和質量的概念。
1885年,德國的本茨發明了汽油內燃汽車。
1887年,德國的赫茲發現電磁波,發現光電效應。
1887年,美國的邁克爾遜和莫雷試圖由地球在「以太」中運動而引起的光的干涉效應,證實「以太漂移」的存在,但得到否定結果。
1889年,法國的拉瓦錫發表《化學綱要》,開創了化學新紀元。
1889年,英國的菲茨傑拉德提出了收縮假說,以解釋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零結果」。由於發表其論文的英國《科學》雜誌不久停刊,所以直到1892年荷蘭的洛倫茲獨立提出收縮假說才為世人所知。
1890年,匈牙利的厄缶作實驗證明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相等。
1892年,荷蘭的洛倫茲獨立提出收縮假說。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德國的倫琴發現x射線。
1896年,法國的貝克勒爾發現放射性。
1896年,荷蘭的塞曼發現磁場使光譜線分裂。
1897年,英國的湯姆生從陰極射線證實電子的存在。
1899年,俄國的列別捷夫用實驗證實光壓的存在。
1899年,德國的盧梅爾和魯本斯做空腔輻射實驗,精確測得輻射能量分布曲線,為普朗克1900年的量子假說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德國的考夫曼從鐳輻射測β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從而發現電子質量隨速度變化。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1903年,俄國的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採用多級火箭實現航天飛行的理論。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
1904年,荷蘭的洛倫茲提出時空坐標變換方程組。法國的彭加勒提出電動力學相對性原理,並認為光是一切物體運動的極限速度。
1905年,瑞士的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
1905年,俄國「波將金」號戰艦起義。
1905至1906年,法國的彭加勒闡明了電磁場方程對洛倫茲變換的不變性,並提出了四維時空理論。
1907年,德國的明可夫斯基提出狹義相對論的空間-時間四維表示形式。
1908年,德國的普朗克提出動量統一定義,肯定了質能關係的普遍成立。
1908年,法國的佩蘭(J.B.Perrin)用實驗證實布朗運動方程,求得阿佛加德羅常數。
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荷蘭的翁納斯發現低溫下金屬的超導現象。首次將氦液化。
1911年,英國的威爾遜發明雲室。
1911年,奧地利的海斯發現宇宙射線。
1913年,丹麥的玻爾提出定態躍遷原子模型。
1913年,德國的斯塔克發現原子光譜在電場作用下的分裂。
1913年,英國的布拉格父子用晶體的x光衍射測定晶格常數d。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5年,愛因斯坦完成廣義相對論。
1917年,愛因斯坦提出有限無界的宇宙模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1919年,英國的愛丁頓等人在巴西和幾內亞灣觀測日全食,證實引力使光線彎曲的預言。
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蘇聯的弗里德曼得到引力場方程的非定態解,據此提出宇宙膨脹假說。
1925年,美國的亞當斯發現天狼星光譜線的引力紅移,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1929年,美國的哈勃(E. Hubble, 1889-1953)發現星系的紅移與離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宇宙膨脹。
1931年,美國的勞倫斯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年,英國的考克拉夫特和愛爾蘭瓦爾頓發明高電壓倍增器,用以加速質子。
1932年,美國的安德森在宇宙射線中發現正電子。
1932年,英國的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4年,俄國的契侖柯夫發現液體在β射線照射下發光。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
1938年,德國的哈恩、施特拉斯曼用中子轟擊鈾而發現了鈾的裂變。
1939年,奧地利的邁特納、弗立施提出鈾裂變的解釋,並預言每次核裂變會釋放大量的能量。
1939年,美國的奧本海默和斯奈德預言黑洞。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39年,第一次實現電視直播。
1940年,敦刻爾刻大撤退。
1941年,美籍義大利人羅西和美國的霍耳由介子蛻變實驗證實時間的相對論效應。
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
1942年,美國的阿倫間接證明中微子的存在。
1942年,美國在費米等人領導下,根據鈾核裂變釋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質,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了第一個熱中子鏈式反應堆。
1942年,美日中途島海戰。
1945年,美國在奧本海默領導下製成原子彈。
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ENIAC在美問世。
1946年,美國的伽莫夫(G.Gamow)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1948年,美國的肖克利、巴丁與布拉頓發明晶體三極體。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2年,美國的格拉塞發明氣泡室。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8年,德國的穆斯堡爾實現了γ射線的無反衝共振吸收。
1960年,美國的梅曼製成紅寶石激光器。
1961年,美國的格拉肖、溫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薩拉姆提出電弱統一理論。
1963年,發現類星體(Quasar),體積不大,能量極大,亮度劇變。宇宙中大約有106個。
1964年,美國的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檢測接收衛星信號的天線時,發現在波長7.35cm處有3.5K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64年,中國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1968年,英國的休伊什發現脈衝星。
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登月。
1970年,中國發射「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星。
1971年,美國Intel公司製成微處理器,開始計算機第二次革命。
1971年,美國的凱汀和海弗爾攜帶原子鐘環繞地球飛行80小時,證明了時間的相對性。
1973年,英國的霍金髮現量子效應會使黑洞輻射粒子,並使黑洞蒸發。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美國的泰勒觀測短周期雙星證實引力波,這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驗證。
1981年,美國的太空梭第一次升空。
1982年,中國潛艇水下發射火箭成功。
1990年,美國的哈勃望遠鏡(口徑2.4m,重12.5噸)被送上太空。1990年,中國北京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
十五世紀以來,歐亞大陸的幾大文明體在原有的軌道上並行,它們或者停滯不前,或者進展緩慢。只有歐洲突然飛躍,駛向了另一種文明形態。為什麼是歐洲,而不是中國或阿拉伯?
東西方的思想家關注歐洲崛起這一謎題已有兩個多世紀,由於線索太多,致使多種學說並立,令人難辨真偽。這一領域的混亂局面堪比盲人摸象——有人專治經濟史,則強調「資本主義」;有人注重軍事史,則宣揚「尚武精神」;有人研究藝術史,則推崇「文藝復興」;有人了解宗教史,則力挺「新教改革」;還有人醉心於政治史,自然高舉《美國憲法》。
史學家們提出的絕大部分解釋都可歸入「長期註定」派,即認為西方早在兩千年前的軸心時代,甚至更早,就具備了進入工業文明的動因。有些學者關注的因素較為表面,如氣候和種族;另一些則樂於探討深層原因,如宗教和制度。無論鍾情於何種因素,他們都相信上帝早已選中了歐洲人。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思想界,「文化基因說」甚為流行。持此論者認為,西方文明早在希臘羅馬時代即懷抱科學理性精神,雖經黑暗時代而不輟,終在近世結出啟蒙運動之果云云。直到二十世紀末,「加州學派」(California School)在西方史學界興起,才提出了反傳統的「短期偶然」論。該學派的主要成員曾任教於美國加州幾所大學,十年前引起中國學術界熱議的《大分流》(Great Divergence)即是其代表作之一。
與長期註定派截然相反,加州學派的持「短期偶然」論的理論家試圖論證,出於偶然因素,西方直到18世紀末才領先於東方。在平均壽命、子女數量、生活水平、市場規模、科學技術和國際關係等諸多方面,此前東亞最發達的地區,即中國的江南和日本的畿內,至少不遜於歐洲的英國和荷蘭,東西方的經濟分化因此才被稱為「大分流」。打個比方來說,歐洲崛起並非一宗精心設計的謀殺案,而是一起出人意料的車禍。
清華大學的這次史學研討會,與會學者多來自太平洋兩岸,他們大都持有加州學派的立場,並探討了比較經濟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來自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傑克·戈德斯通教授(Jack Goldstone)長期關注歐洲的工業革命和社會運動史,正是他提出了「加州學派」這一稱呼。據戈德斯通先生回憶,九十年代末國際史學界在美國召開會議,「長期註定」派曾與加州學派激烈爭論,「雙方几乎動起手來」。令戈德斯通先生欣喜的是,在過去十年間,新的研究成果大都支持「短期偶然」論,加州學派暫時在這場辯論中佔據上風。
即便歐洲崛起是幾百年前發生的一次意外事件,圍繞它的「羅生門」並沒有結案。針對「大分流」產生的具體原因,幾位加州學派的領軍人物仍存在較大分歧。牛津大學的經濟史教授羅伯特·艾倫(Robert Allen)也是這次到會的學者之一。這位羅教授的大著《近代英國工業革命揭秘》(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今年已有了中譯本,此書主要從供給層面探討工業革命肇始於英國的原因。作者發現遭遇黑死病的英國人口銳減,工資水平因而大幅提高;同時,該國煤炭蘊藏豐富,易於開採,致能源價格低廉。由於這兩項生產要素的供給狀況,英國當地的勞動力價格相對資本為高。比起能源昂貴的其他歐洲國家,英國企業家更有動力發明蒸汽機等節省勞力的工業技術。
傑克·戈德斯通教授教授則從思想文化角度講述了故事的另一版本。兩年前,他的歷史普及讀物《為什麼是歐洲》(Why Europe?)在國內也推出中譯本。此書集加州學派之大成,對歐洲歷史問題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將其作為入門讀物。據戈德斯通教授考察,在1500到1800年的三百年間,歐亞大陸的各個區域都發生了一系列政經危機。大部分政府採取保守政策應對,只有西歐另闢蹊徑,將人類文明帶入新紀元。他不滿羅伯特·艾倫等人經濟解釋的局限性,更看重工業革命發生的文化基礎。
針對書名提出的問題,戈德斯通教授的回答可用一句話概括——歐洲中了六合彩,或者說六項偶然因素促成了工業革命。十五世紀以後,一系列知識界的新事物改變歐洲整體的思想氛圍,動搖了傳統的信仰體系,如望遠鏡的發明、超新星的發現和培根的科學方法,這正是產生工業革命的文化先決條件。作者強調,歐洲和東亞的重要差異之一在於科學和信仰的關係更為密切,因此科學進步將不可避免地衝擊歐洲的信仰體系,而中國的傳統思想則表現出較大彈性。比如,「與古希臘人和歐洲人不同的是,他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並沒有那種存在著一個與地球相分離的至純不變的星空的刻板印象,因而其傳統思想也不會因為新觀測到的彗星和恆星而受到挑戰。」
如此看來,歐洲真是基於 「後發優勢」因禍得福了。可我懷疑主要原因並不是科學和信仰的關係,而在於歐洲地理上的政治分裂。當異端們受到保守勢力壓制,他們總有機會跑到國外棲身,新生事物也總有機會獲得某些開明君主的歡迎。
歐洲歷史上的這一階段其實頗似中國的戰國時代。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最先從軍事力量對比感受到歐洲文明的優越性,我們不妨用火器技術看看政治分裂是否重要吧。早在14世紀,中國即有《火龍經》一書問世,書中提到火箭和空心大炮等先進武器,可見古人並不缺乏軍事頭腦。然而,早期火器的殺傷力不如弓箭,在同傳統武器共存了一個多世紀後,火器才在歐洲佔據了兵器譜上的領先地位。考慮到如此漫長的研發過程,只有戰爭頻繁的時代才可能不斷刺激火器的工藝改進。而中國自元朝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長期四分五裂的戰爭局面,也就沒有進行相關變革的動力和壓力。因此,近現代史上的歐洲的確比中國更有可能發展出先進的武器系統。
各個版本的「羅生門」仍會在這個世紀流傳下去,它們對當前各國的發展實踐也具有重要的政策意義。比如傑克·戈德斯通教授在演講結尾特別談到,如果不想僅僅取得經濟增長,還要做世界的領跑者,中國就必須提供寬容自由的創新環境。
有些事情永遠說不清,這似乎是電影《羅生門》隱含的哲理。現場觀看過傑克·戈德斯通教授和羅伯特·艾倫兩位學者的精彩論辯後,我卻更加相信肇始於歐洲的科學方法,最終會解開歐洲自身的崛起之謎。當然,中歐大分流的「羅生門」尚未終結,因為故事本身還在上演。而如今,中國崛起更引人矚目,也許百年之後,清華大學會召開主題為「中國崛起之謎」的史學會議吧。
公元前五千年前古埃及造金字塔的時候,中國夏文明還沒有出現。那時候就已經落後世界了。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你不能說元滅宋意味著宋落後於元。
我們要比較的是文明程度,而文明是文明是物種的生活習性並延展出來的一切衍生物,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物質文明,中國至少是在英國工業革命之前不輸其他文明的
精神文明,同樣不能一概而論,除開自然哲學,中國精神文明的建設至少是在清朝之前不輸西方文明的。
自然哲學(理論成體系的發展,非單個個人成就)中國落後希臘至少兩千年,而且自然哲學的發展是西方文明提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這也是我為什麼單獨列出來自然哲學的原因。
註:如果世界是一片無際的黑暗森林,在取材照明的過程中,中國文明是那個起早貪黑的砍柴工,而基督教文明則是那個磨刀不誤的砍柴工,還有許多文明因為取材不夠死在了黑暗中,比如那個發明磨刀技術的古希臘文明。
16 世紀之後, 中國全面落後於西歐。
圖例:
理由:
15 世紀,歐洲開始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進入了地理髮現時代。民眾的思想慢慢地擺脫了天主教會的束縛。彼時的中國,朱元璋實施海禁,廢宰相,獨攬大權。到了明朝中期,朝中黨羽林立;人口激增,耕地不足, 生活水平下降。鄭和下南洋之後,中國與世界失去了聯繫。事實上,15世紀之後五百年,中國再無影響世界的發明。
17 世紀, 歐洲進入啟蒙時代。此時歐洲的科技與文化已超越明朝。1596 年,李時珍受資助出版了《本草綱目》。1628 年,William Harvey 出版了 "De Motu Cordis", 指出了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1637 年,宋應星出版了《天工開物》。同年,笛卡爾出版了 "Disclosure on Methods", 提出了一種科學研究的方法:分解大問題為若干小問題,由淺入深地解決各個小問題,再歸納總結,最後整體實驗,看大問題是否得到解決。
思想上的解放和相對民主的政治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從而促使了工業革命和社會革命在歐洲展開。至此,歐洲步入現代社會。彼時的中國, 清朝繼續沿用明朝的海禁、集權政策,並且大興文字獄,愚弄民眾,導致國力與列強相比,差距越拉越遠。而後的事大家都知道。直到民國「黃金十年」之後,這種頹勢才扭轉。
中國要想再次成為發達國家,還要持續發展100 年。
參考:
- Timeline of historic inventions
- Inventions Timeline
- Timeline of Chinese Inventions
- Age of Discovery
- Age of Enlightenment
- Age of Revolution
- http://www.economist.com/news/china/21723459-how-will-affect-xis-chinese-dream-china-has-been-poorer-europe-longer-party
落後這件事,從開始的那一刻起,當時的統治者是意識不到的。
比如說起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很多中國人都是深惡痛疾,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落後的重要轉折點。但當時清政府這一行為的目的只是防止海外勢力的滲透,朱三太子勢力和穩定農業的一種手段,也可以叫重農抑商。連當時的皇帝乾隆都認為天朝物產豐富不需要他國的物產,既然如此閉關鎖國就是穩定國家的良好舉措。
其實分析當時的情況,無法判斷這件事的對錯,只能說我們後人回望過去的時候給予一個弊大於利的評價。(手動加粗)
一切政權也好,統治者也好,那都是人。沒有人像神仙一樣預判未來趨勢的走向,我們現在苦苦追求的,可能以後想摒棄都來不及,這個時間段過渡可以是100年,也可能是幾個月,甚至幾天。
所以,哲學上有句話可以總結這個問題,創新是一切政黨永葆生機和活力的重要源泉。什麼時候放棄創新了,時代就會開始逼著你創新了。
瞎扯,止增笑耳。
這個問題還是等到我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後再說吧
,與其在這裡討論什麼時候落後,然後批評一下自己的祖上,不如努力起來,不讓後輩埋怨自己,
我們今日之責任不是讓一個城市一個省份超過他們,而是我們所有省份,努力吧,
不要妄自菲薄,說歐洲領先我們多少年的,你不要忘記他們追趕我們多久才追上的,
不要盲目自大,我們祖上領先他們那麼久,居然被超過,所以更要努力奮鬥,
不要卑躬屈膝,
這個問題要從四個方面來看,政治,軍事,科技,經濟。 —————————————————————————————— 在政治方面,在世界所有封建社會裡我國的政治體系是最完整的,各個部門一應俱全。而西方在現代議會制度以及君主立憲制出現前,只有羅馬帝國的元老院制度以及現代議會制的前身古希臘的共和制比較先進,但照比我國還是相差甚遠。可以說,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議會制出現前,我國的政治體系以及行政制度還是比較成熟,領先於世界的。18世紀初正處於康乾盛世,那時正是滿清由勝而衰的轉折點。 ———————————————————————————— 軍事方面,唐宋自然不必說,就算是明朝我國的火器以及軍隊還是領先於世界的,明軍的戰鬥力在永樂皇帝時可以說是世界數一數二,神機營,火鴉等等火器可以說是威力無比,明朝的火藥是我國歷代的頂峰,清朝火器相比明朝幾乎沒有太大進步。況且清朝嚴禁火器,閉關鎖國,導致了武器長時間跟不上時代,火器逐漸從領先世界到落後。清朝雖然出了個天才武器發明家戴梓,但無奈滿清統治者封建無能,無識人之明,一個發明家發配邊關,可憐了「連珠火銃」和「子母炮」,康熙雖賞識他,可他去世太早。清朝火器在康熙帝之後再也沒有發展到更高水平,以至於英國遠征軍與清軍作戰看到清朝的武器仍是百年前的老式火炮。由在十七世紀明軍的火器裝備水平來看,當時的武器水平至少是稍微領先於世界的,而中國武器全面落後於西方差不多在十八世紀中期,正是政治體系落後的時候。 ———————————————————————————— 科技。科技雖也包含武器製造技術,但是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影響更是難以估計的。從歷史角度來看,西方和中國的科技思想的形態和意識不盡相同,西方的學者很早就意識到了科學技術是一種智慧,有真理可尋。而中國科技的發展受制于思想體制的壓迫,大多數時候都是為了用來討好君王,或是造福人民,卻很少追尋科技背後所蘊含的真理和深層次的原因。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思想開放程度和科技發展速度和西方大體是旗鼓相當的,西方有阿基米德,中國有墨子。中國的農業技術,工業技術發展總體優於西方,但西方更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天文和物理方面有很大進展。然而中國在秦朝形成了極度集權的封建體系,焚書坑儒,科技進步的思想有所止步乃至倒退。所以,在公元前3世紀前,西方的科技發展是領先於中國的。而進入漢代以後,中國的科技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漢隋唐宋,雖然其中也經過一段時間的胡族南下導致的戰亂,但總體社會思想還是比較開放的,四大發明則是其中的翹楚,可以說這一段時間是中華文明最鼎盛的時期,而文明的昌盛也帶來了科技的長足進步。而西方科技則不僅受制於戰亂,還受制於教會的壓迫,並沒有加速發展科技水平。那時的中國真的領先西方一個世紀,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中國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而真正產生差距的就是在元明清時期,明朝時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差距,西方則在文藝復興後湧現出一大批科學,藝術,思想家,哥白尼,伽利略,達芬奇……而中國則受制於幾千年來不變的中央集權,思想控制,科技無法取得突破。所以,15世紀是個分水嶺,西方思想的解放為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 而經濟方面,則是社會方面的映射,一個思想上沒有自由的國度怎麼可能取得社會的質變?正如教會統治的西方,和幾千年來越來越封建,到達了封建專制頂峰的中國明朝。而西方資本經濟則由於海洋性的緣故,思想天性的開放導致終於在文藝復興時破繭而出。而中國在宋代出現的資本主義雛形則在明朝專制的社會裡胎死腹中。兩個幾乎同時出現的資本主義嬰兒一個受經磨難茁壯成長,一個則被狠心的扼殺在襁褓之中。社會性質的改變從根本上決定了西方必然將先進,中國必然落後。所以公元十五世紀是經濟發展的轉折點。 ———————————————————————————— 總得來說,中國全面落後於西方是在明末清初,但這個結局其實在早已經在宋朝滅亡時就奠定了基礎。一個思想開放,一個墨守成規,結局可想而知。民眾思想被奴役的太深導致中國在明代後期逐漸落後於世界,而進入大航海時代的歐洲雄心壯志,所有人都想去外面闖闖,眼界和目光已經不僅僅在於歐洲。逐漸掌握世界經濟主動權的他們自然把貪婪的目光射向了經濟富裕,自給自足的滿清。而此時的中國,早已沒有了鄭和下西洋時的威風八面,清朝的禁海政策,天朝上國的思想更是愚昧無知。所以,物質上的落後可能是在清朝,而思想上的落後則在明朝就已經不可逆轉了。
樓上那些說思想的簡直搞笑,跟思想沒有任何關係,跟屁股在哪邊關係反而比較大。
落後應該是從明朝建國開始。
其實以前我是明粉,畢竟明朝口號喊的挺帶勁。什麼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況且,朱重八還是漢人,又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後來了解多了才明白,中國落後的本質原因,就是朱重八建立的明朝。當然,清朝也要背一點鍋,但是這個鍋他們甩給老朱家我絕對沒意見。
首先,我們要認清楚,歷史書說過,近代史的開端是英國的光榮革命,也就是一幫中產階級和新貴族乾死老貴族建立君主立憲制,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是這一套,沒什麼區別,一個國家要工業化,必然會有一場革命,新的利益集團想要崛起,要先乾死老的才行。
咱們回頭看看中國,明朝的制度核心是科舉造就的文官鄉紳集團,朱家構建的帝國是很穩定的,穩到沒話說,一切皆是為了皇權穩定發揮作用。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地方政府的構架都是三權分立,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各司其職,又要求天下所有的讀書人依靠程朱理學科舉。連繳稅都要先上中央過一圈再下撥,太穩了,朱家的各路藩王大官小官都吃的盆滿缽滿。
到明朝中期,讀書人的地位更是到了頂峰,畢竟在和平年代,那些沒腦子的武將怎麼玩的過讀書長大的科舉文官。這些讀書人在帝國的統治下,用種種手段侵佔了平頭百姓的良田,一邊吹噓家族是良善之家,一邊吃人血饅頭。
整個帝國的識字率不到百分之五,你們自己去想想,所謂的萬民稱頌是什麼。對官員來說,那些真正種地的農民和商人根本就不算人,他們敢鬧事就鎮壓打死,這些亂民死了,上報朝廷還是有功的,只有那些識字的秀才舉人家族才算人。我記得小時候看李衛當官,這貨跑去當縣太爺,離任的時候被老百姓送了萬民傘,很多百姓都在上面簽了名。
現在想想就覺得搞笑,古代那個生產力和識字率就擺在那裡,你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你說這種萬民傘有什麼意義?
這些食利階層幾乎壟斷了整個國家的資源和土地以及權利,商賈是什麼東西?資本主義是什麼東西?凡是影響本官烏沙帽的,一律鎮壓。
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太扯淡了,在我看來,這種萌芽沒有絲毫意義,因為舊的食利階層力量太強了,他們的地位太穩了,這些像死人骨頭一樣插滿整個中華大地的鄉紳和勛貴才是中國最大的阻礙。
資產階級想要崛起,就會和地主們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想要有對抗地主的能力,就要先把資產階級養大一點,抱歉,中國沒有培養資產階級的土壤。因為明朝特么連海都禁了,別說國際商貿,本土商貿都特么不行,在明朝要是去行商,那你可夠委屈,指不定誰看上你家資產,上來就搞你。破家縣令,滅門刺史。在這種社會,不想方設法當官老爺,腦子有泡才去創業。
明朝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其實都是江浙一帶的地主們搞出來的,人多地少,種地不怎麼掙錢,帶一船絲綢,指使人出海兜兜風就有大把銀子,誰不幹啊。但是沒有意義,因為你一旦發展的好了一點,地主們就會反擊,工業化需要的人口和土地,都在人家手裡攢著。對於地主來說,維持現狀是最好的,只要有了變化,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他們都不允許。工業革命你想都別想,還沒開始就會被鎮壓,我保證明朝商戶們最大的理想就是當官,你掙錢再多,毛用沒有。
要說中國人真不是不聰明,四大發明都是我們搞出來的,不能弄出工業革命,反而是我們太聰明,提前很多年就把農耕文明等級點滿,導致地主們實力強大,要調頭了反而沒有那些小船方便。
其他朝代其實也有這些問題,為什麼單單指責明朝,是因為朱重八設計的制度太狠了,完全把工業革命扼殺在搖籃里,從禁海到戶籍管理到程朱理學,從思想到行動上滅絕國民的創造性和思維能力。
單單一個戶籍制度,幾乎就讓中國的工匠傳承斷絕了幾百年,就憑這一條,我就不敢把鍋往清朝腦袋上扣。
了解多一點就知道,中國在近代是必然會落後的,我們自己根本就培養不出資產階級去對抗地主,只能靠外國人把我們敲醒才行。
跟其他的都沒關係,別跟我說思想,明末其實早就有人提出虛君共和制的雛形了。但是食利階層根本不會接受這個設定,人家只想著繼續這麼玩,他們才能永遠富貴下去,跟思想一點關係都扯不上。推薦閱讀:
※到2013年為止「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和「中部崛起」三項政策進行的怎麼樣了?
※周有光老先生去世了,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現代條件下,北朝鮮是否還有作為戰略緩衝的價值?
※大連科德數控的高端機床技術是自己嗎?
※為什麼李登輝的言論在台灣會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