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真的有可能做到世界第一嗎?
原文鏈接《雷軍回嗆蘋果:萬一小米做到全球第一呢》http://appnews.zol.com.cn/491/4917646.html
小米能不能做到世界第一,不知道。
橫在小米麵前的,不僅有蘋果這樣市值高達8000億刀的巨無霸企業,還有谷歌、亞馬遜、騰訊、阿里這些把持著未來世界商業基礎的巨頭,要超越它們,並不容易。
嗯,你看到了,我理解的第一,並不只是單單作為手機行業的第一。
繼劉強東在2014年面對媒體坦露:京東未來的利潤,主要來自金融業後,小米也加快了自己金融業的布局,雷軍在2015年表示,小米也進入金融業。
雷軍加快布局金融:挖角支付寶組建小米錢包團隊
劉強東:十年後京東70%凈利潤來自於金融業務
這個世界越來越有意思了,阿里、京東,做電商的,主要利潤來自金融業;騰訊,做聊天的,也完成了自己在金融業的布局。現在,小米,你個賣手機的跟著湊什麼熱鬧?
其實小米天生就是做金融的料,我們都知道小米的主營是手機、手環。
第一,手機手環是有定位功能的,如果您使用小米的手機或手環,小米就會知道您這個人每天生活在哪裡,是市中心還是農村。如果是市中心的高檔小區,小米就推斷您每天的開支會相對高一些,如果生活在農村,小米就可以推斷您每天的開支相對會低一些,根據您所居住的地理位置,小米就可以完成對您這個人的信用評估。
第二,如果您開車,小米每天就會知道你去了些什麼地方,經過了那些路線,您這個人開車速度快不快,開車習慣好不好。當您去買車險的時候,小米就可以拿著這些數據和保險公司合作,給您差異化的報價。什麼?這屬於泄露個人資料是違法的?那,小米買一個保險公司就好了嘛,或者入股,反正小米這麼有錢。支付寶當年不就這麼進軍基金行業的,盛大當年不就這麼進軍出版業的。
第三,如果您用小米手環,小米就可以知道,您每天走了多少步,每天晚上睡多久,睡眠質量好不好,它對您的身體狀況比您自己更了解。所以,當您買人壽保險的時候,小米拿這些數據,給您訂製一個私人方案。
所以,這才是小米真正的目標市場,給您賣個手機,不是商業目的,只是拿到您這個用戶的商業手段,給您一個小米的ID,把您所有的數據都放進這個ID里,對您這個人做分析,在對您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後,把您開放給金融、保險、廣告、諮詢、電商,開放給各行各業,去換取利潤。小米真正在經營的,是您這個人的個人數據,這是一家真正的互聯網公司。作為對比,華為真正在經營的,就是手機硬體,把手機賣給您,想辦法去獲得利潤,這是一個典型的製造商,和小米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完全不同的目標市場。這也是小米的手機、手環總是可以殺到價格很低,而華為不能的原因,對於華為來說,它只能去往高端走,提升品牌價值,去獲得更高的品牌溢價,賺取更多的利潤,所以任正非一直強調,華為要有利潤思維。但是對於小米來說,這無所謂,手機手環能不能盈利,真的無所謂,它的目標市場不在這裡。
華為任正非:我只有一個思維,就是利潤
我們可以橫過來比較一下,中國的電商,拿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150元,所以小米的手機賣給您,只要虧150元,就和電商一樣,所以小米賣手機是可以做到負利潤的。2010年小米的成立,就宣告了中國零利潤負利潤製造業的開始,所以這樣的企業,必然通過低價,強調性價比,去搶客戶。
或許很多人會很不屑,就小米能做金融,華為就不能做啊,也沒見你小米通過高性價比拿到了比華為更多的用戶數量,你能通過手機拿到的數據,華為也一樣能拿得到,一樣也不少,而且華為還賺錢。
是的,金融只是小米拿到利潤的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小米背後的生態。就是那個被華為稱作「雜貨鋪」的東西。
2013年9月,小米進軍電視行業,47英寸的智能電視,定價1999元。據電視行業的人說,小米這個價格,還是有利潤的,只不過利潤很薄罷了。他們在猶豫怎麼跟進。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2周以後,樂視宣布50寸的電視定價1499元,這個價格100%的虧損的,據業內人士分析,樂視電視只是把零部件的採購價格加在了一起,賣給用戶,每台電視要虧20%。為什麼樂視可以這麼賣,是因為當你1499元買了樂視電視後,您還得綁定兩年樂視網的視頻付費,980元,所以實際成交價格是2400多,樂視採取了一種很簡單的做法,跨行業交叉補貼,拿內容的利潤來補貼硬體的虧損,這樣一來,他們就把做了幾十年電視的TCL、海信他們逼在了死路上。海信去年賣了25億電視,但是幾乎沒什麼利潤,這是他們能夠接受的極限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就不做了,這個事沒法做。但是對於小米、樂視來說,硬體虧損無所謂啊,他們還可以依付費內容去拿利潤。
這就是生態。
這樣的生態,小米非常完善。2010年,雷軍組建小米集團的時候,旗下有一大堆子公司,最出名的是小米科技,也就是現在賣手機的,還有小米支付,小米網等等,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投資機構--順為資本。當時雷軍的想法是,利用順為資本,5年內投資100家跟小米一樣的硬體創業公司,大家一起組成龐大的生態,一起成長。
到今年上半年,小米的順為資本一共投資了89家創業公司。我們以其中一家華米科技來說明。
華米科技13年成立,他們想做智能手環,但是沒有錢,做A輪融資,所以小米的順為資本來了和他們談,要是你們能把手環做到100元以內,我們就投。100元以內是個什麼概念?當時市面上的國產手環一般售價四五百元,而國外品牌,售價要超過1000元,所以要做到100元以內非常非常難。華米科技的人想跟著小米一起發展,但是要做到100元以內真的太難了啊,沒有一點辦法啊。
沒有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回去想辦法。
所以在13年年底,華米科技終於想出了辦法,跑去和小米談,我做手環,可以做到100以內。順為資本投資了華米科技300萬元,拿了華米科技1/3的股份,也就是說,華米科技這個時候的估值,約1000萬元。
14年年初,小米手環上線,售價79元。業內一片嘩然。小米手環憑藉著極其大的價格優勢,銷量爆發了。
17年年初,小米手環超越FITBIT,成為世界銷量第一的智能手環。
因為銷量非常之大,華米科技在做第二輪融資的時候,估值高達3億美元,而佔有華米科技1/3股份的小米,也就是說,1億美元,是小米的。13年年底,小米投進的300萬人民幣,短短几個月之後,就變成了一億美元。
這樣的公司,小米投了89家。
起底小米近衛軍:雷軍的順為資本這五年都幹了啥?
所以到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話講的直白一些,整個小米旗下,其他的子公司,都不需要去賺錢,只要有順為資本這一家在,小米集團每年都能拿下至少十幾億的利潤。這樣的做法,絕對不是一般的製造商能面對的。小米投資了89家這樣的公司,和這89家公司一起合作,推出了龐大的產品集群。別人用一個企業,去對抗近100家企業構成的群體,怎麼搞?
而且,小米投資這89家公司的回報,又不是利潤分紅,只是股價增值。所以小米讓這89家公司的估值上升就可以了,又不需要利潤,所以它可以讓這89家公司一直保持在0利潤乃至負利潤的水平上。當別人用一個企業,去對抗89家公司的群體,而且這89家公司還非常不要臉連利潤都不要了,你怎麼搞?
這才是小米的絕對競爭優勢,小米真正在經營的, 是它龐大的生態體系,龐大的產業鏈條,手機、手環,這是這個產業鏈里比較突出的兩個產品而已。
小米和這89家公司合作,推出了各種各樣的終端。目前這些終端,每天在線數量高達6000萬台,小米早就打造了中國最龐大的物聯網平台,這才是小米。
把小米當做賣手機的,小看人,小看的太厲害。
小米最後能不能做到世界第一,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可能也有的,前兩年就出現過一次巨大的危機,但是手機銷量大幅度下滑後,還能再次起來的,除了小米,沒有第二個了。
小米要成為世界第一,所面臨的挑戰,有谷歌、亞馬遜,有騰訊、阿里,這些都是有著小米暫時無法匹敵的產業集群的存在,它們就是未來各行各業的真正基礎,想要超越,很難很難。
但是小米這樣的公司,是有說這樣話的底氣的。
2 月 9 日,在亞布力論壇鎂光燈下,雷軍感慨道:
我願意做「鯰魚」,我進去一攪合,整個行業就沸騰起來了,這是我的初衷。
成立七年,小米科技已然是中國科技圈最大的那條「鯰魚」,甚至有人總結:在中國,創業公司最怕兩家企業;做軟體的最怕遇上騰訊,做硬體的最怕遇上小米。
但這一年來,銷量滑坡、估值腰斬、海外擴張乏力等真假摻半的傳聞,都透露出一個信號——小米過得不太好;另一方面,小米卻又大動作不斷:發布小米 MIX 概念機、自主研發晶元、推行「小米直供」模式……
究竟小米和雷軍遭遇了哪些困境,又將如何自救?今天,極客君想和大家聊一聊。
小米的天花板在哪裡?
根據 IDC 最新發布的報告,2016 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約為 4150 萬部,在國內排名第五,跟輝煌的 2015 年相比,衰退跡象明顯。但對一家成立僅僅 7 年的「創業公司」來說,這個成績依然非常耀眼。
與目前正在燒錢的滴滴出行、美團點評、摩拜單車等創業公司相比,小米的盈利能力要強得多,幾乎每賣出一部硬體都能賺錢。2011 年,在小米手機的發布會上,雷軍曾提出過「互聯網手機」的三要素:
- 硬體
- 軟體
- 互聯網服務
▲初代小米手機是「互聯網手機」的代表
打造高性價比的硬體來吸引用戶,利用互聯網增值服務來提升用戶粘性,再通過兜售預裝在手機中的流量入口來擴大營收——這就是小米賺錢的方式,跟百度推廣、淘寶「直通車」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互聯網公司的典型路數。
除此之外,雷軍還帶領著小米投資了超過 70 家創業公司,為他們提供資金、品牌、渠道甚至供應鏈方面的支持,這些公司被稱作「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手環、小米插線板、小米移動電源等爆款產品均來自於此。借著小米的東風,這些產品迅速搶佔了市場。
雷軍把小米及其生態鏈上的產品定義為「新國貨」,小米手機為生態鏈產品帶來了資金與流量,而小米生態則成為了小米豐富產品線的護城河,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美好。
但如今,最讓小米頭疼的問題是:用小米手機的人越來越少了。
▲ IDC 的數據表明,小米的市場份額同比縮減了 36%
與五六年前相比,2017 年中國智能手機已經大面積普及,開始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而小米擅長的互聯網營銷模式導致產品常態性缺貨,大大降低了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度;更糟糕的是,2016 年小米主打的幾款產品多少都存在明顯的短板:紅米 Pro 糟糕的雙攝、小米 Note 2 辣眼睛的屏幕、小米 5 系列割裂的外觀設計……
▲小米 Note 2 因為屏幕問題導致長期缺貨
與此同時,國內外的手機廠商也在積極地跟小米搶用戶,千元機市場遭到魅藍、榮耀的侵蝕,中高端市場步步高系更是獨步天下,至於高端市場,向來沒小米什麼事——怎樣才能爭取到更多的用戶呢?經過整年的摸索,雷軍想了不少辦法:
- 瘋狂擴張小米直營店,揚言三年內要開 1000 家店
- 投入重金自主研發手機晶元,傳聞「松果處理器」將在小米 5c 上首發
- 推出「小米直供」模式,旨在讓小米的銷售渠道能夠更深入線下
- ……
雷軍給這些解決方案起了個漂亮的名字——「新零售」。
「新國貨」也好,「新零售」也罷,能否拯救小米仍尚未可知,短期內也難以看到成效;但對雷軍本人來說,「新國貨」和「新零售」卻是他的自我救贖。
▲主打線下的小米之家
雷軍的自救
1987 年,18 歲的雷軍還是一名武漢大學的新生。
偶然間,他讀到了一本名為《矽谷之火》的書,那時候一本講述 20 世紀 70 年代,喬布斯、蓋茨等矽谷的創業者們,如何一步步改變世界的故事——早在那個時候,雷軍心底就有了創辦一家「世界級」企業的想法。
▲喬布斯一直是雷軍效仿的對象
往後的 20 年裡,「中關村勞模」的雷軍一直在為此而努力:
- 1989 年,用兩年時間修完大學四年的課程
- 大學時與同學合作開發了加密軟體 BITLOK,獲得上萬報酬
- 大四時與同學創辦「三色公司」
- 1992 年創業失敗,加盟金山軟體公司,主導 WPS、毒霸、劍俠情緣等軟體開發
- 2000 年前後創辦卓越網,2004 年以 7500 萬美元賣給了亞馬遜
- 2004 年後轉型天使投資人,投資項目包括凡客、UC、歡聚時代等等
- 2011 年,雷軍出任金山公司董事長
- ……
▲金山時代的雷軍與求伯君
儘管雷軍大學時候就開始創業,經手的項目也都有聲有色,但由雷軍親手創辦,堪稱「世界級」的企業,卻一個都沒有——直到 2010 年,這一年,雷軍四十歲:
在我 40 歲那年,我在想我能不能幹點更大的事情。說實話,當時也挺迷茫的,我覺得這樣生活很舒服、很愜意,但這不是我要的。我在想我內心還有什麼夢想沒有實現,我還可以做一點什麼樣的事情。當然說起來就有點大了,我說我能不能跳出來看,我們今天社會上有什麼困難是我要解決的。
成立小米,是雷軍對自己夢想的一個交待,是一場遲到 20 年的自我救贖。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雷軍要把小米做成「新國貨」,要強調「性價比」。
在雷軍看來,「性價比」實際上是一種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式:
- 通過米粉社區拉攏線上粉絲,最終為小米商城導流,自產自銷
- 在小米品牌頗具規模之後,再入駐京東、天貓覆蓋更多的電商渠道
- 當線上流量趨於飽和時,就鋪設線下網點、走運營商渠道,從線上轉到線下銷售
- 推出「小米直供」,把線上的粉絲轉化為線下的銷售,更加深入線下渠道
- ……
儘管銷售渠道一直在擴張、變化,但小米和主打線下渠道的 OPPO、vivo 的本質不同在於:小米致力於減少中間商環節,通過壓縮中間商的利潤,來降低手機的售價。
▲「小米直供」模式所提供的服務
這樣的堅持註定了小米會一直走「性價比」路線,甚至本可以賣出高價的小米 MIX,定價也非常「良心」。雷軍曾自嘲道:
最孤獨的感覺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勸我把小米產品賣貴一點,我覺得大家不了解我的想法和追求。
▲小米研發水平的代表——小米 MIX
「新國貨」,是雷軍更高的追求,他希望能把小米打造成索尼、三星那樣能夠代表一國之力的高尖科技公司。
理想雖然很豐滿,但現實卻是骨感的:
- 小米產品屢屢遭受質疑,即便是這兩年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小米 MIX,在發布之初也被人指責抄襲了夏普的「無邊框」手機 Aquos Crystal
- 小米「生態鏈」里的產品雖然琳琅滿目,但真正的爆款卻屈指可數,更多的是默默無聞地上線,然後下線
- 直到 2016 年,小米才成立了「探索實驗室」,主打 VR 和機器人研究,相比華為、聯想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小米還是個新玩家
- ……
「新國貨」三個字,沉甸甸地壓在了小米和雷軍的肩上,對 2010 年才成立的小米來說,雷軍想要創造的那個「世界級」企業,道阻且長。
Geek君有話說
在知乎「雷軍是怎樣一個人?」的提問下面,網友 @趙文和 的答案援引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一段話:
榮譽不屬於那些批評家,那些指出強者如何跌倒或者務實之人哪裡可以做得更好的人。
榮譽屬於真正在競技場上拼搏的人,屬於臉龐沾滿灰塵、汗水和鮮血的人;屬於頑強奮鬥的人,屬於屢敗屢戰但還擁有巨大熱情和奉獻精神的人,因為沒有不碰到錯誤和缺陷的嘗試;榮譽屬於投身於有價值的事業的人,屬於敢於追求偉大夢想,最終取得偉大成就或者雖敗猶榮的人。
這樣,他的位置,將永遠不會和那些靈魂冷漠膽小而不知勝敗的人在一起。
雖然小米的產品和營銷方式有不少值得吐槽的地方,但雷軍的抱負和勤奮,擔當起一位企業家的「榮耀」。
本文首發公眾號【極客視界】,每天有趣有料的科技原創內容
我個人覺得這是滿滿的正能量
11年到14年, 從無人知曉到家喻戶曉,這個崛起大家都是看的到的.
在這裡不討論什麼營銷方式, 水軍等等讓人詬病的地方
單純看公司的成長速度, 能短短几年從零成長到家喻戶曉業務遍及全國甚至海外的公司有多少?
至於oo說過xxxxxx這種句式
打臉的例子太多了,從古代開始
誰說過物體越重下落速度越快
誰說過地球是宇宙中心
誰說過人類永遠不可能上天
誰說過蒸汽機比不過馬車
回首幾年前我記得好像還有誰說過手機屏幕3.5寸就夠了
客觀而言, 小米能成全球第一有難度, 畢竟公司技術儲備, 人員等等還不足以與其他巨頭抗衡, 但是並不意味著不可能.
----------------------------------------------------
當然, 我一直只說了可能, 從來沒有說過"肯定"
某些人分析的專利抄襲等等這些問題確實都存在, 至於能否解決或者怎麼解決我不關心
我單純是以這幾年公司的發展趨勢來看, 確實強勢
如果你能10年內從白手起家做出一個至少街邊大媽都知道的品牌, 我一樣認同你
----------------------------------------------------
感謝 @石昊的精彩答案
我也是類似的看法, 但是還沒看到他這麼深
自從開始發布盒子, 電視, 路由器等等一系列周邊硬體之後我就覺得小米野心肯定不僅僅在手機上
之後小米開始提出"智能家居"概念
然後某次更新的米幣支付
這些印證了小米的布局和你說的一樣
互聯網行業缺的是入口, 小米以高性價比手機提供了這麼一個入口
自己硬體不虧, 用戶增加, 消費者買到了高性價比手機
一開始就已經是三贏的局面
跟小米在手機領域較勁就像當年構築的馬奇諾防線
別人一個華麗轉身, 你連反抗的資本都沒有
當然, 這只是一個設想, 至於能否達到
我還是那句話, 真的是有可能, 但是並不容易
萬一真的成功了呢
雷軍說過很多名言,什麼站在風口豬也能飛之類的廣為流傳,但是他闡述小米模式最直白易懂的一句卻少有人知:小米手機就是大號的qq,大號的微信。
一言蔽之,小米是把免費的商業模式應用到手機行業。基礎服務免費,增值業務盈利,手機按成本價買給你,只要使用的人數足夠多,就不愁沒有油水可撈。和互聯網公司的『先圈地,後賺錢』的道理一樣。只不過應用在邊際成本並不為零的製造業。所以雷軍不止一次強調說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地圈起來後該如何賺錢哪?理論上很簡單:小米現在將近有一億用戶,每個用戶在主題商店花三塊錢買一套主題就是三億收入;小米在手機里內置搜索引擎,分分鐘可以幹掉百度360。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米聊的不溫不火就可以看出,你賣的手機有上億用戶並不代表你做的聊天工具他們都會去用,如果真是這樣,中國互聯網早就騰訊一家獨大了。
地圈起來之後,錢該如何賺?這是小米模式的核心問題,也是免費的商業模式的核心問題。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微信,微信所面臨的問題和小米麵臨的問題本質是一樣的,騰訊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總收入198億人民幣,其中增值服務收入160億人民幣,微信甚至比不上qq,好歹qq會員qq秀都能帶來上億收入。而微信與京東合作,給京東導入的流量也是遠遠低於預期。微信的基礎業務就是聊天,用戶也只想在你這兒聊天,沒有養成用微信購物的習慣。這也解釋了360經常被黑的原因,大家只想用你來殺毒,你非要讓我用你的瀏覽器,你不是流氓誰是流氓?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既想用你的基礎業務,又不想付錢,同時又不願用你的增值業務。大家只想安安靜靜用一款好的手機,並不願為你的增值業務買單,如何從這樣的人手裡賺到錢,考驗著小米整個團隊。
我來回答一下吧,很多人看不懂小米模式,認為小米靠得不過是奇技淫巧,不過是靠低價位來贏得目前的銷量而已,有什麼前途?比專利,連國內的中華酷聯都比不過,比對產業鏈的控制,能比得上三星?他們這些前輩都擋在前面,小米能怎麼超越?縱使小米目前靠高性價比和營銷博得了銷量,以後怎麼辦?它的那一套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早就被華為、魅族、酷派、一加等手機品牌學到了,隨著國內手機公司紛紛成立了電商品牌,而且專利技術還比小米厲害,小米以後怎麼玩?靠miui?miui不過是安卓的一層外殼而已,要是以後安卓閉源了,你分分鐘滅掉,怎麼拼得過IOS和WP們?縱使成了第一,也不過名不符實,空有銷量而已,這樣的品牌成了第一,就是中國科技的悲哀。大部分看不起小米的人都是這個想法吧?
首先,如果這麼想,那說明你們的確不了解小米模式,認識得很片面。小米一直強調自己是互聯網企業,可大多數看不起小米的人一直認為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不過是小米的噱頭而已。或者認為,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就是互聯網營銷思維。這都是不對的。那麼小米的互聯網思維是什麼?
互聯網思維就是基本功能免費,增值服務收費。比如QQ,比如360,基礎的聊天、殺毒功能都是免費的,那什麼是賺錢的?比如QQ秀,或者是騰訊遊戲,或者是廣告收入等。它們為什麼費心在增值服務上收費,而不直接在QQ的聊天上,360的殺毒上收費呢?而要將基礎功能做成免費?答案很簡單,為了鋪量,如果QQ的聊天,360的殺毒收費,恐怕用它們的人會很少。大家都有一個這樣的想法,收費的不如免費的,收費的還要錢,萬一感覺不好豈不是白花了錢?而免費的,哪怕差點,好歹免費啊,哪怕感覺不好,不用就是了,沒有一點損失。所以大家都往免費的軟體上湊。
而用在手機上是怎樣呢?那就是手機這個硬體免費,靠增值服務,比如各種配件、手機軟體、互聯網服務收費。可手機硬體成本不像軟體的成本,攤在每個人頭上非常低,手機成本實實在在的需要材料,目前很難通過各種增值服務彌補硬體成本,那麼怎麼辦呢?有辦法,我手機貼近成本價發售,這樣也可以大量鋪量,並且可以靠各種增值服務賺錢,這樣就安全多了。
小米模式就是這樣,簡單的說,靠接近成本價的手機等硬體大量鋪量,並且在硬體上搭建軟體和互聯網服務,同時出售各種周邊產品,靠這些來賺錢。所以說,小米不(僅僅)是一家手機企業,它是互聯網企業。他想做的是互聯網行業的巨頭,而不是手機行業的巨頭,手機只是用來鋪量的手段而已,等到手機的量達到一定的層次,就可以靠手機裡面的各種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賺錢了。就像騰訊的QQ,本身不賺錢,但是用QQ的人太多了,於是騰訊靠各種增值服務,比如遊戲,比如QQ秀,會員等增值服務賺錢。QQ只是用來獲取用來獲取用戶流量的手段而已。
小米想做的,就是從硬體領域,迂迴包抄軟體和互聯網領域,表面上看,小米是手機公司,其實它是互聯網公司。它想做的,就是在手機的量,準確的說,是手機內MIUI的量達到一定的層次後。靠軟體和互聯網服務,比如說電子書、視頻、遊戲、各種軟體等賺錢。
小米想通過接近成本價的硬體,強力介入硬體領域,由於巨大的價格優勢,這時,就會有很多人用,而一旦有很多人用小米的硬體,小米在硬體上搭建的各種軟體和互聯網服務就可以大量賺錢了。所以,接下來,如果小米的手機銷量達到一定的量級以後,你會看到小米手機上會有越來越多小米自家的軟體,比如小米小說、多看閱讀、米聊,以後還有可能會有什麼小米黃頁軟體、小米瀏覽器,小米視頻等軟體出現。
而軟體和互聯網才是小米真正想做的,手機硬體只不過是盒子,盒子賺不賺錢,有多少專利,小米才不在乎。
那麼小米為什麼不直接做一家硬體企業,或者互聯網企業,而要從硬體領域,迂迴進入互聯網領域?
首先,不說國外,單單說國內,硬體領域,就有華為、酷派這些老牌硬體企業,互聯網領域,有騰訊,百度這些老牌互聯網企業,如果直接做硬體,或者互聯網,那麼就要面對直接和他們廝殺的結果,而一家新企業是很難打得贏他們的。所以,你們說,小米硬體專利比不過華為、三星這是對的,如果小米是硬體企業或互聯網企業,的確會像你們所說的,無法取勝,因為硬體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都有巨頭在前面攔路。那麼小米能怎麼辦?小米能做的,就是走這些巨頭沒走過的路!那條路沒走過?從硬體入手,迂迴包抄軟體和互聯網領域,這條路,沒有人走過!於是小米選擇走這條路!
華為酷派一眾硬體企業想和小米廝殺,小米會笑著說,對不起,我是互聯網企業,你們找錯人了。我的盈利方向在互聯網領域,和你們不構成直接競爭。那麼,騰訊百度一眾互聯網企業想和小米決鬥……等等,他們會和小米決鬥嗎?小米可是掌控著硬體,目前就有超7000萬人用小米手機,明年如果賣出去一億多台,那就有將近兩億台小米手機。他們巴不得和小米合作,通過小米家的硬體平台推廣自家的軟體呢。
所以,為什麼說不能直接拿華為三星一眾硬體企業和小米比,因為它們屬於不同類型的企業,所以你們說,小米硬體專利啊什麼的不如華為蘋果等企業,這些都是對的,但這又如何?小米本來就不打算在硬體領域深度發展,互聯網才是它的目標啊。
而要達成小米的互聯網巨頭的目標,就要運用互聯網思維。也就是基本功能免費,增值功能收費這一思維,用在手機上就是手機免費,靠軟體、互聯網服務、周邊產品賺錢,這樣能夠極速鋪量。手機免費不現實,但接近成本價銷售還是可以的,小米於是便以接近成本價銷售它的手機等眾多硬體,價格低,對於百姓總有很大的吸引力的,等到用的人多了,比如達到幾億層次,這時,我在MIUI當中預裝各種小米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由於有幾億人用小米的硬體。那麼通過硬體推廣軟體也變得很容易,畢竟軟體和互聯網的載體是硬體,你都用我家的硬體了,我還怕你不用我家的軟體和互聯網服務?
所以,小米接下來會怎麼做?小米接下來會將這一思維貫徹下去,硬體接近成本價銷售,隨著元器件價格下跌。一有利潤,馬上讓硬體降價,再接近成本價銷售。這樣由於硬體很便宜,就會有很多人買,一旦miui用戶有了好幾億,那麼,搭載在miui當中的軟體和互聯網服務就可以大展拳腳賺錢了。而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賺錢,可以拿出一部分,補貼硬體成本。讓硬體價格再次下跌,硬體價格一旦下跌,那麼性價比會更突出,就會有更多的miui用戶。有更多的miui用戶,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賺的錢就越可觀,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賺的錢越多,硬體價格就可以進一步下降。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那麼,最終,小米模式會演變成怎樣?
那就是硬體完全免費!靠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賺錢!
試想一下,假設小米硬體完全免費,靠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賺錢。那麼這時,小米的軟體和互聯網生態一定是極其完善。那麼,一台免費,而且服務非常完善的手機和其他要錢、而且服務比不上小米手機的手機,你會買哪一個?
這就是三體中的降維打擊!一旦小米真的能做到這一步,基本上天下無敵了。硬體都免費了,其他硬體企業還怎麼和小米對抗啊?如果誰都用小米家的硬體,那麼也非常容易通過小米家的硬體用小米家的軟體和互聯網服務,那麼,這樣一個變態的互聯網企業,其他互聯網企業又怎樣和小米對抗?
我知道,肯定有人有疑問,比如如果真實現硬體免費?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賺的錢夠彌補硬體的成本?比如小米4,1999,怎麼可能在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花這麼多錢?
首先,買小米的人不止是買最高的配置的手機,還有大部分人買紅米,對於小米來說,無論你買紅米還是小米都是一樣的,都收穫了一個互聯網用戶。拿紅米note來說,目前賣899,成本按800算,你如果每個月在軟體和互聯網服務付出100元,那麼小米一年就能掙1200元,刨去硬體成本,小米在軟體和互聯網領域就賺了400元,那麼有人會說:我腦子有坑,一個月在互聯網上花一百元?那我問你們,你們每個月充多少話費?大部分人都有幾十塊吧?為什麼你充話費就捨得幾十塊?甚至很多人每個月話費上百塊吧?在網上就捨不得一百塊?歸根結底,是大家還沒養成網上付費的習慣,而卻有充話費的習慣,這取決於現今的電子支付手段還不發達。十年後你再看看,大部分人每個月在網上付費都有兩三百元,別說沒有這麼多。看電子書、看電影、買桌面、看小說打賞、看短視頻、購物、聽歌、玩遊戲、購買軟體等,現在很多人動輒在玩遊戲或者起點看小說購買道具、打賞作者上千元,雖然是少數,但未來的互聯網服務經濟不可想像有多發達。,十年後,電子支付手段很發達,隨手就能付費,大部分民眾也有網上付費的習慣,硬體的那點成本不算什麼的。如果平均每個人用兩百元,一年也能有2400,那麼1999的最高配置的成本也不算什麼。更別說,如果小米做大了,還有廣告收入、軟體預裝、分發收入、小米網流量也可以變現成現金、各種配件的收入……
那有人又會說,那這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硬體免費跟不免費對於普通人來說不都一樣?最終都是從自己身上付費。話可不能這麼說,雖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窮人和富人都能免費享受同樣的科技產品,唯一差別之處在於窮人享受的互聯網服務沒有富人多,但這也不算大的問題。不過是少玩幾個遊戲,少看幾個視頻而已,但對於拉平窮人富人之間的信息鴻溝、貧富差距還是有巨大的幫助的。試想一下,假如有朝一日,最窮的人家裡也能夠用的起各種科技產品,這難道不算好事?窮人會自覺在互聯網服務上少付費,而富人會在互聯網服務上傾向於多付費,這其實相當於把富人的財富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分了一部分給窮人,讓窮人也能夠享受科技產品。
所以,如果,我是說如果,小米成功了,其他跟互聯網、硬體有關的企業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和小米合作,硬體企業幫小米研發、生產硬體,軟體和互聯網企業給小米提供軟體技術支持和
互聯網內容服務支持;另一種可能,就是直接死一片。畢竟到那時,要和小米相抗,除了一種可能,別無它法,那就是硬體免費,但是硬體免費,需要極其完善的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生態的支持。這隻能是巨頭企業還有可能。不過到那時,小米攔在這條路前面,其他企業要越過去,就很難了。
那麼有人會說,那這樣其他企業怎麼辦?其他企業會傾向於和小米合作。剛才說了,小米模式決定了小米的行業整合能力很強。硬體領域的企業跟小米沒有直接利益衝突,它們會和小米合作,藉助小米品牌巨大的流量優勢推廣自家的硬體產品,比如小米手環、小米移動電源、小米攝像頭、ihealth血壓計,這些都不是小米公司生產的,但卻和小米公司合作,藉助小米推廣它們的產品,而小米也因此完善了自家的智能家居生態鏈,以後在物聯網領域有一個席位。那麼軟體和互聯網領域也不會和小米競爭,因為它們想藉助小米家硬體推廣自家軟體和互聯網服務。所以有人說miui做大了會遭到谷歌的打擊,這是不對的,因為小米家有硬體基因,小米做大了,谷歌會更傾向於和小米合作,谷歌給小米提供開源的安卓和一系列技術、內容支持,小米負責推廣他家的產品。所以,小米作為互聯網企業,入股百度旗下的愛奇藝,百度反而支持,為什麼?因為百度還打算和小米合作,通過他家的硬體推廣自家的愛奇藝呢。
所以,小米在硬體領域,會有強大的整合能力,隨著小米越來越強大,會有越來越多的智能硬體企業加入小米生態鏈或者和小米合作,而小米得到了更加完善的物聯網生態鏈以及賣這些硬體給小米網帶來的巨大流量以及賣掉後得到的利潤分成。在軟體和互聯網領域,也會有許多軟體和互聯網企業和小米合作,小米負責推廣,而他們給小米提供軟體技術支持、內容支持、服務支持,讓miui變得更加強大。
小米更有可能變成一個物聯網科技平台,整合各個行業領域企業,小米得到了完善的生態鏈,而各個企業借小米品牌流量得到了推廣。
接下來說miui,miui從技術上來說,不算牛逼,只是安卓的一層殼,但是,小米本來就沒打算靠miui的技術和ios、WP等操作系統比,它想做的,是在miui當中內植入自家的軟體和互聯網服務,因此和ios、塞班們,並不構成直接的競爭,縱使有朝一日,安卓閉源了,那麼自行演化就是了,閉源了對於國產一眾手機來說,就是安卓系統不再更新了,那麼自己演化就行了,這影響又不算大,畢竟你安卓總不可能把潑出去的水收回來吧?以前開源公布的那些源代碼,你還能把它從別人電腦中刪除掉?對小米來說,miui甚至比手機更重要,因為它承載著小米的互聯網夢想,所以說,哪怕你不用小米手機只要用miui,小米就很高興了。
而小米手機,是小米的互聯網夢想的基石,你用紅米,或者小米3,小米2,小米4,對於小米來說都是一樣的,都收穫了一個用戶。
硬體+軟體+互聯網三駕馬車模式讓小米的互聯網的路非常寬廣。你不用我家的手機,行,用小米平板,用小米電視也是一樣的。你連這些也不用?哪怕你用其他品牌的硬體。刷miui對小米來說也是一樣的,哪怕你miui也不用,你只要用我家的軟體,我也能盈利,,你在蘋果手機用多看閱讀等小米系的軟體,對小米來說同樣不錯。
而小米三駕馬車模式加上輕模式,讓小米的行業整合能力很強,比如小米的智能攝像頭、小米手環、小米電源、小米電視、小米平板、小米路由器、小米智能血壓器等等,都是不同的科技硬體領域,而小米能夠遊刃有餘。小米也打算這五年內投資一百家硬體企業,納入自己的生態鏈。而miui當中集成的服務是與不同的軟體企業領域,比如小米黃頁、小米流量監控、小米一鍵式連wifi等,和迅雷、搜狐、金山、百度等企業都有合作。小米模式,讓小米行業整合能力很強大,同時能整合硬體和軟體和互聯網領域的多個企業的幫助。這讓小米模式在接下來的物聯網時代大有作為。
很多人有疑問,小米目前的營收大部分來自硬體,為什麼還標榜互聯網公司。目前來說,小米營收的確大部分來自硬體,那是因為軟體和互聯網生態布局的速度趕不上硬體鋪量的速度,小米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硬體鋪量的速度會有這麼快。而且在互聯網領域,入門用戶最起碼要上億,才有能力發揮威力,小米目前用戶才7000多萬,因此互聯網方面的營收趕不上硬體方面的營收,目前還只是第一個階段,硬體鋪量階段,第二個階段,軟體和互聯網生態布局階段,第三個階段,硬體完全免費,軟體和互聯網生態布局完成。目前小米還只是第一個階段,以後硬體的營收比重會越來越少,與之相比,軟體和互聯網營收比重會越來越大,直到最後硬體負營收,軟體和互聯網營收額是天文數字,此時小米模式才完全展開。
我為什麼希望小米成功?因為我覺得小米真的有可能改變世界,如果它的模式完全展開,試想一下,免費的硬體,完善的服務,基本上已經沒敵手了,畢竟有誰敢把自家產品完全免費?假設小米成功了,那麼小米所投資複製小米的那一眾國產企業也會因此而崛起,這難道不是中國的幸事?如果小米真的成功了,小米會帶領成千上萬的企業走出去,同時帶領成千上萬的國外企業走進來,這對於中國崛起、更加開放是有幫助的。同時,小米成功了,那麼,也會有很多窮人們能夠用的起免費的硬體,這對於減小貧富差距,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什麼技術專利什麼的,如果小米真的能成功的話,還愁沒有專利?你以為那些巨頭專利都是自家研發而來?靠收購各個企業足夠積累足夠的專利了。
我希望小米能夠成功,因為我希望,有朝一日,硬體能夠完全免費,中國企業也能走向世界,中國也有許多站在科技巔峰的企業,窮人富人都能用的起各種科技產品。
希望小米公司的口號實現:讓更多人享受科技的樂趣。
接下來簡略地在這回答一下各位兄台在評論中提出的問題。
首先,硬體完全免費只是一個理想化的小米模式的最終結局。小米未必一定會走。也許硬體降價到一定程度,後來者無法追趕,小米就不降了。即使走也有可能通過另外一種方式,比如充米幣送手機、買手機送智能攝像頭,送米環等 等價值的禮包、以舊換新、或者你每月在小米硬體上消費達到了一定的數量,小米自動送你手機或其他硬體。花錢買手機等過一段時間自動返還相應金額進你的賬戶。
有人說,我用小米手機不用收費的軟體,光用免費的。你能從軟體中賺到我的錢?也能啊,不然微信等軟體如何賺錢的?微信估值好幾百億吧?免費軟體可以通過廣告、分發其他軟體等方式收費。
有人說,我只用你的手機,系統換掉,軟體也不用你的。你怎麼賺錢?首先,軟體和系統也是有粘性的,比如QQ,你親戚朋友都使用QQ交流,你用其他的軟體就無法和他們很好的交流,如果小米成了巨頭,肯定也有很多類似的有粘性的軟體出現,讓你無法用其他軟體,再說了,軟體分發、軟體預裝也是一種收入,你在小米手機上用其他軟體,也能賺到錢的,因為小米替那個軟體分推廣,不然你以為愛奇藝、優酷等為什麼要和小米合作。再說系統,如果miui的服務足夠好,好到無可替代,你會想著換其他系統?即使你狠下心把系統換了,可小米家就只有手機嗎?還有小米平板、小米電視、小米攝像頭……。未來還有可能有小米智能鎖、小米智能門、小米智能空調……如果你用的都是小米家的,那時,想更換系統,恐怕代價太高了。
那麼,又有兄台有疑問,如果手機等硬體完全免費。軟體、服務的收入能夠彌補硬體成本?未來是互聯網的世界的,電子經濟會高度發達。你看見一篇文章寫得好。可以隨手打賞一些錢,比如1米幣、10米幣、100米幣等。而且支付手段可能非常方便,點一下屏幕也許就能打賞,現在網上隨手付費的人不多,十年後你再看,電子支付非常發達,隨手就能付費,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付費的服務的。你看見一個人唱歌唱的好,也可以打賞,一段視頻很搞笑,也可以隨手付小費。就像現在的起點小說,動輒有人打賞上百塊、上千塊、甚至上萬都有,未來手機網上支付極其方便,可能你在網上隨便唱歌、拍視頻、寫東西、幫別人玩遊戲都能賺錢,也能很容易就為某些服務花錢。那時,知乎沒準都有打賞機制了。看視頻、看小說、聽歌、手機桌面、玩遊戲、買軟體、小米黃頁、分發軟體、預裝軟體、廣告收入、小米雲服務、小米商城購物、手機人工智慧助理、小米配件等等,有各種方式賺錢。未來互聯網經濟會高度發達,而互聯網的載體是硬體,只要你用小米家硬體,它總有各種途徑賺到錢。
有兄台又問,沒看見小米有什麼軟體和互聯網布局。小米成立了電子支付公司、入股了愛奇藝、和優酷合作、收購了多看、成立了小米互娛公司、現在也有小米桌面、小米系統、米聊、小米小說、WPS等軟體,以後還會有各種小米遊戲、自製視頻等。這些都是在布局。
還有知友說,你用了蘋果三星還會跑回去用小米手機嗎?是啊,假如有朝一日,小米手機價格低得令人髮指,你會不會嘗試用用?還是繼續用昂貴的蘋果和三星呢?另外,你用miui,為了享受更好的適配,可能會使用小米手機,你買了小米手環,為了更好的體驗,可能會使用小米手機……小米家的各項產品,互相之間是有粘性的。
有人說,小米的互聯網服務和軟體怎麼打得敗谷歌等行業巨頭?那些行業巨頭沒必要打敗小米,小米有硬體基因,它們和小米合作,通過小米的硬體推廣自家的軟體和互聯網服務,而小米可以得到它們的技術支持,這對雙方都有好處。絕對有。繼微博和qq空間之後,雷總征服了B站,這在任何一個圈子裡都是絕無僅有的跨界行為。你要敢說不是,先問問廣大米粉,以及雷總的歌迷。
11.22更新:
我不是陳濤的小號,匿名一是因為小米的話題向來有爭議,一群對小米根本都不了解的人一上來就噴,或者對小米不爽的人一上來就說什麼就算小米真成了世界第一也是垃圾公司,我真的和這些人已經爭煩了。二是因為這樣截圖打臉戾氣太重,我不想給大家留一個戾氣太重的印象。請互相體諒。
(說來可笑,沒想到戾氣這麼重而且沒有乾貨的一個答案竟然是我得贊最多的答案,知乎真是有點不看理由,只看立場)
圖靈的答案才是乾貨,大家都去贊他的答案吧~~~
哦,對了,還有一群人問我誰告訴我小米銷量比華為多,我懷疑這些人是真的不看新聞么???而且不看新聞還能底氣十足噴我是錯的。
權威數據出爐:小米成全球第三智能手機廠商
ps:看看我回答下的這些評論,五到十年後小米如果成為了世界第一我會取匿再次截圖打臉的
———————————————————————————————————————————
向三年前就看好小米模式的 @陳濤致敬!
小米手機的生產為什麼這麼慢? - 陳濤的回答
我相信小米,這樣的模式都不成功,才沒有天理。
其實到現在為止,小米做得非常好。第一款手機,手機有缺陷,有BUG,部分配件價格高,生產量短期內沒有上去,送貨又出現問題。採取排號被人譏笑為飢餓營銷。等這前幾周一過,一旦穩定下來,小米的發貨量會大增。現在的發貨慢是保護自己。用戶能等就等,除開非要馬上更換手機的那些人,剩下的人只是太過心急而已。只要小米最後的品質和價格符合他們的期待,那麼小米的銷量上百萬上500萬不會太久。
結果當時別人對陳濤的這個回答冷嘲熱諷,還有對小米的各種冷嘲熱諷,我就截幾張圖
3年前,在很多人眼裡,小米不如魅族,不如華為,不如360,但結果呢?
現在小米的銷量已經全球第三,中國的銷量就比華為手機世界範圍內的銷量還高。
360的手機早已沒了蹤影。魅族和小米的差距更是不知道拉開了多少。
進軍國外需要時間來試錯,小米作為初學者也需要增長經驗。
從內心來講,真的蠻看好小米。
就像雷軍說的那樣,讓小米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一大批企業,就像索尼之於日本一樣。讓全世界都能享受到來自中國的價廉質美的科技產品。
至少在現在,最有可能完成這個光榮使命的中國公司,不是別的公司,是小米。
這是大實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但是,雷軍站在那裡,說出那句話時,能比他更有底氣的,除了三星,除了蘋果,再無其他。
It"s even easier to say xiaomi will fail and to mock lebs.
什麼核心技術什麼生態都是喜歡裝B的人說的,只有體驗才是真的。從體驗的角度看,小米不成功才叫沒天理。
我就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談談自己的切身體驗。
我在外上學,所以長途漫遊都是剛需,這方面電信性價比最高,剛好家裡寬頻綁定的卡沒人用,所以就有一張家中電信卡。如果只有家裡的卡,學校其他人聯繫我都是長途,於他們不便,所以必需有一張本地卡。那麼,我只能優先考慮電信雙卡機。
在紅米電信版沒出來之前,電信雙卡機用的順手的只有華為A199,賣1999,玩神廟逃亡卡得一B,系統半年升級一次,13年升級至emui2.0後再未見動靜。然後,然後被799的紅米電信版秒殺了,是的,就是秒殺。
拿到A199的時候,我覺得包裝很精緻,合乎它的身價。而拿到紅米的時候,則是喜出望外的感覺,無良印品的包裝盒結實而簡潔,這個盒子一直被我當做收納盒珍藏。
開機:
打開A199,總共四五屏的程序,華為佔兩屏,電信一屏,其他一屏,桌面軟體有華為桌面、天翼桌面,播放器有華為的音樂播放器、酷我音樂盒、天翼視訊……未root狀態下,電信軟體可刪,第三方可刪,但是都得逐一刪。
打開紅米,總共兩屏,所有軟體如下:相機、圖庫、音樂、安全中心、瀏覽器、時鐘、錄音機、手電筒、收音機、語音助手、指南針、計算器、用戶反饋、使用手冊、日曆、便簽、電子郵件、天氣、文件管理、小米雲、下載管理、遊戲中心、應用商店、快盤、系統更新、視頻、設置、主題風格、SIM卡1工具、SIM卡2工具。使用手冊、快盤可刪,其他的root狀態下可刪,但是都沒捨得。
簡訊:我女朋友的手機也刷的小米,買紅米後我們就很少用微信,一般直接簡訊,免費,方便。華為的我琢磨過,可以用天天聊,兩邊都得裝,費勁,還不如微信。另外,紅米簡訊將通知類簡訊歸到一處,我查銀行卡通知、團購驗證碼都相當便捷。
瀏覽器:A199的瀏覽器是安卓原版,root後毫不遲疑地首批卸載。紅米瀏覽器渲染很漂亮,功能也齊全,如果加上左劃右劃手勢再壓縮壓縮流量我會毫不猶豫地將它作為主瀏覽器,可惜左右劃手勢小米不聽勸,故而只能用uc或者opera做主瀏覽器,但也不忍心卸載小米瀏覽器。
校園WIFI連接:A199連上wifi後需點擊瀏覽器打開登錄界面,一段時間我卸了系統瀏覽器獨用opera,由於opera採用遠程壓縮所以無法打開登錄界面。無奈重裝系統瀏覽器,但是wifi下一段時間後登錄頁消失,wifi下線極不方便。紅米連接wifi,自動彈出一個連接管理頁面,出現登錄頁,瞬間喜不自勝,下線也可通過該連接管理頁。
電話錄音:跟淘寶賣家打電話,想把電話錄下,A199撥通後才發現這貨是有多腦殘,必須得免提才能錄音,尼瑪逼,揚聲器的怒吼才能勾引你出來嗎!紅米完全沒問題。
便簽:A199的便簽只是記事本。紅米的便簽牛逼了去,插圖,拍照,插聯繫人,還能定鬧鐘。自從用上了紅米之後哥高興啊,哥再也不用裝二三十兆的evernote了。
備份:A199的備份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不能忍的是它不帶桌面布局備份,你知道每次刷完機還原之後還得花上十幾二十分鐘把一個個軟體圖標拉到文件夾裡邊的痛苦嗎?沒辦法,所以A199上我只能用鈦備份破解版,就是那款丑爆了的軟體。紅米的備份就很好,唯一不能還原的是桌面插件,但是跟A199一比,我覺得我已經不能要求更多了。
升級:A199約半年升級一次,會增加幾套主題,省電、性能可能有優化,其他都是看不見的。13年升級到emui2.0,14年再未見動靜,這款13年1999的機器,emui2.0應該就是它的終點了。紅米使用至今,黃頁、訂閱日曆、系統級省流都是從無到有,郵箱有面目一新的優化,安全中心的ui也有變化,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升級。再過一個月,應該也就能吃上miui6了。
刷機:從華為C8813玩到A199,華為機型面市早期時候的刷機教程從來不缺這麼一步:到官網申請bootloader解鎖碼,申請後需要等一周左右才能收到,同時也意味著在保修問題上廠家是有把柄的。但是不得不說,為了逃離emui,這都不是事!小米的秋葉為A199做過兩版miui,但是作為一個類處女座,是無法容忍他在小米漂亮的系統下裝著醜陋的華為雙卡撥號和簡訊的。紅米曾經刷過cm,mokee,都用不上半天,現在已經很久不給自己刷機了,連root都懶得弄,miui已經很適合我了,我還能把它怎麼樣呢。
質量和外觀:A199的分量足,看起來賞心悅目,華為的質量也沒得說,從C8813到A199,外觀上都不掉價。紅米第一眼是比較失望的,拿在手裡感覺比A199輕了不少,而且不帶鍵盤燈心裡多少有些不爽快,但是經歷幾次事故之後我才發現這個小個頭是有大塊頭的,有一次是從三樓的樓梯間跳躍著摔下去,到了一樓,撿起來,把電池裝上,安然無恙,從此對它沒有鍵盤燈和長得丑的問題也就包容了很多。
最後再回到它們的價格,A199是1999,玩神廟逃亡是需要調低解析度才有可能運行超過五分鐘的,玩打飛機是看到自己的飛機跟自己的手指之間有一個指頭距離的。然後紅米比它晚幾個月,紅米玩這些都不是事,然後紅米是799。你讓我怎麼想?你讓我怎麼想?當我搶到紅米時,我對自己說,你傻逼啊,當初會去買華為。
總結:僅從切身感受來說,小米是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的公司,這種體驗是全方位的,包括價格,也包括用戶具體使用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讓你喜出望外。尤其對於手機極客,更能體會到它隱藏在這裡或者那裡的一些驚喜。如果這樣的公司還無法成功,那是沒有天理的。
小米 無非就是觸動了傳統廠商的利益而已。如今小米由線上被迫轉戰線下,只能說是一種悲哀,一種理想向現實的妥協。
我本人是比較反感現在的線下推銷模式的,產品大量的價格與成本是在銷售環節上,一天到晚搜集客戶私人電話推銷保險 推銷金融 推銷這 推銷那。有一回在公交上 一個老人接到一個電話,是推銷保健品的。眼見著老人一步一步入套。悲哀。
養一大堆線下推銷人員;到各大媒體花大價錢砸廣告 黎萬強說這叫劈開用戶大腦;請大量明星代言,眼看明星的錢這麼好賺,好多小孩與家長就天天做著孩子的明星夢,覺得走高考之路還不如走星路。
黎萬強曾在《參與感》中,強調小米的新模式,不再是廣告式營銷 劈開用戶大腦,而是專心做好產品 口碑營銷 感動用戶。小米砍掉經銷商渠道的層層加價,砍掉銷售人員,砍掉明星代言,還利於民。這種偉大的創新,帶來了小米的奇蹟。
如今線上渠道慢慢飽含了,靠線下模式的OV卻還有發展的空間。原因是什麼?原因是中國人的教育水平還是沒跟上。有大量的大伯、大媽、大姨、甚至小姑娘的思想還是老舊的,他們常說「我就是不相信網上的」。這隻能說明國民的思維素質有待提高。
老婆的堂弟高考結束,考上大學了,理所應當要買台電腦,但非要去電腦城買。我建議他可以線下體驗,線上京東買,他不聽 說「不相信網上的」,結果被坑了2000多,5000多的錢只買到只值3000配置的筆記本。我親眼見到這個親戚一步一步入電腦城線下銷售的套,卻無能為力。現在他用CAD、 PROE也卡,跟我說以後再也不線下買電腦了。
在天貓買的馬桶,比線下裝修裝飾廣場的便宜好多,評價也好,結果寄到家中時磕碎了。家中老人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說那句話「我就說不相信網上的」。結果人家天貓店免費寄了一個新的馬桶來,還免郵費,家裡老人只得不情願地終止對「網上」的報怨。他們一面享受不出門網上充話費、享受網上轉賬的便利、一面仇視著互聯網。因為互聯網挑戰了他們的老觀念,甚至挑戰了他們的家庭地位——因為沒有互聯網時,他們說的他們的經驗就是天,但現在年輕人動不動說網上說應該這樣育兒 網上說孕婦應該補充這種營養 禁吃那個,網上說剩菜含亞硝酸鹽,他們的權威被挑戰了,他們有種失落感,只要是誰在網上受騙了 在網上買錯東西了,他們莫名地興高采烈。所以老人和思想上的舊人 莫名地就是懷疑和仇視新事物,我深深地理解其原因,卻不認同。
聽聞OV銷量上升,小米銷量趨平,最高興的莫過於各類推銷人員:保險推銷人員、線下手機賣場業務員。
在北京時曾經到一個線下店 一個顧客問有沒有小米手機 店員說有啊 又說「你要買小米幹嘛 小米發熱很嚴重的 外觀又丑,你看看這款vivo的 八核的CPU 超牛的」。小米其實是一面旗幟 新思想新思維的旗幟 被銷售人員推銷人員恨死了。
最近很火的是一種互聯網+的夸克聰盟公益互助保險,也受到了平安保險的大力攻擊,這真是舊勢力的不甘心和復辟啊。
然而這種復辟只是暫時而已。老人會被年輕人取代,舊思想會被新思想取代。
我仍然看好小米、保保集、京東淘寶。小米如今線上飽和,被迫轉戰線下 請代言人、打廣告、養門店銷售的做法,真是讓人悲哀,不過不是小米的悲哀,而是國民素質國民思想水平的悲哀。
我相信 靠煩人的推銷轟炸、廣告轟炸、回扣交易灰色交易、雞血銷售培訓才立得住的商業模式,終將被透明、高效、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取代。
ps:有個知友在我另一個回答里說:廣告、推銷等銷售方式,也是解決品牌與信任問題。渠道、回扣不過是利益分配的方式而已,有什麼好吐槽。
回答:
OK,回扣行賄只是利益分配方式而言,那你的價值觀也挺先進的,那廉政公署天天幹個屁呢。
關於舊模式中低效率的部分,你認為低有低的道理。
關於舊模式中黑暗錯誤的部分,你認為黑也是一種顏色(回扣)。
照這樣想,就沒啥新舊之分、先進落後之分了。
你直接說一句」存在即是合理「不就OK了?照這樣恐怖主義也是合理的。恐怖主義也只是思維碰撞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ps:有知友說:我在手機商工作,還是線下好,線上要搶購秒殺,線下只要給熟人百十塊就能買到。另外手機商跟運營商一起搞,運營商也得利,手機商也得利。
回答:確實,都得利了,還不止這些得利方,還有明星的得利、電視台廣告的得利、每一層經銷商的得利。消費者的利都被他們得去了,我是消費者 為啥天天想著讓別人吃我的皮喝我的血,我的錢是天上飄來的啊?我搞不懂有些人本來是工薪階層,還天天反感給他帶來實惠和利益的小米,高舉賣他高價的廠商,我覺得可能是有病。
參看我在另一個回答中的回答:
兩千元以下手機是選華為、小米、還是樂視? - 羅賓的回答
「總奇怪有些奇怪的知友和消費者,生怕手機廠商價格定低了,還天天為廠商說話,說廠商研發成本很高的,廠商養著很多員工呢,你別這麼便宜買了,你貴點買這家的手機吧!
我想說,這跟我有雞毛關係?養這麼多人(管它研發還是門店銷售)、機械臃腫、大企業痛,活該你倒閉,還想讓用戶 承擔你們的管理無能?這類人要麼是傻,要麼是高利潤廠商的托。就好像有人去買衣服,賣衣服的說這件200塊,這人說:「別啊,這衣服質量這麼好,你們養那麼多服裝工人,租那麼大的廠房,開這麼多的門店,養這麼多的銷售,你怎麼能賣200呢,你不是虧了嗎?我2000買了。謝謝有你們這些廠商,讓我們穿上這麼好的衣服。」
這不是犯賤是什麼?「
小米當然有可能
如果只算出貨量,甚至明後年都有可能
如果說利潤率什麼的,你讓雷軍把蛋拉出來這事也成不了。
至於樓上石昊所言,表示十分不敢苟同。手機硬體是絕不可能免費。沒有能自給自足的產業鏈去節省成本,沒有足夠的專利當護身符,只要非硬體收益不能遠遠超過硬體本身收益,那麼就永遠都不可能免費。
目前靠手機增值服務做的最好的是蘋果吧,app store每年給開發者帶來的收益有幾十億美元(具體記不清了,之前看新聞給的數據。)iOS生態圈有多好我不必多說,所以這個真的很難,亞馬遜之前也做類似的事情,硬體基本成本價,看賣書和軟體賺錢。貌似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硬體免費的事情運營商其實一直在做,一個月幾百塊的套餐可以零元購機iPhone之類的早就有了。其他手機廠商死了嗎?
前幾天小米手環壞求了,打客服要求我到小米之家去修。
然後我就到了,市中心的一個百貨店的九樓。
這個定位很有意思,而且整個城市僅此一家。這個百貨商場處於市中心,但是裝修完善的也就是一到六層,再往上要麼是沒開的店,要麼是正在裝修,小米卻選了這麼偏的地方。
然後換手環的事很簡單,確認有毛病直接換了。
讓我覺得害怕的事情這才來了,這個小米之家有個體驗客廳,當時沒人,我就進來坐了坐。正對面是小米電視,旁邊的桌子上放著路由器,沙發邊上就是空氣凈化器,所有的插頭都用了小米接線板。然後我用了那個特別小的遙控器感受了一下小米電視,用遙控器玩了一會遊戲。發現有專門的小米電視應用程序。
為什麼我會害怕呢,因為我發現我呆在的那個客廳里我所有能用到的東西都是小米的。
我認為,小米再也不是那個開始的miui 團隊,只會做手機Rom 的公司,不是那個為發燒而生的技術團隊,它已經開始轉型成一個智能家居公司,它的戰略目標絕對不是今年的小米note 出貨多少。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敢說小米肯定會發布諸如小米智能空調,小米血壓計,小米電飯鍋,小米熱水器,小米燈泡等聽起來搞笑的不行但效果奇好的東西。小米的布局已經從開始的智能手機廠商轉型為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甚至以後,大家會買其他傢具商的傢具,但是這些傢具里用的是miui for Jiaju 系統。小米從一個家居製造商變為提供服務的品牌,甚至成為智能家居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很明顯,雷軍看到的是以後智能硬體的發展,小米的野心不局限在成為某行業的領先,而是創造某行業的標準。所謂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服務,三流企業賣設備。
我的結論是,小米的轉型在我來看方向是正確的,然而以小米現在的實力能否做大做強還有待考究,以後的事誰都說不準,萬一小米的科技太發燒我買個燈泡動不動就憋了。
利益相關:原小米黃牛,小米三坑了我一把。我對小米成為世界第一沒啥興趣,但是我很看不慣一些人的態度。就問題內容而言。
「飢餓營銷走向世界是不靠譜的 性價比也只是相對的浮雲 說真的 小米自我膨脹太厲害了。」
還有貓大叔的答案,「成為廉價勞動力的工頭,希望有所謂的創新?」
還有下面的 「領袖和追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 -----喬布斯」
飢餓營銷?
現在都六七千萬的年銷量,全球排名第三,這是供不應求好吧。
作為一家企業,特別是數碼行業,小米是會對庫存進行控制,想想幾百萬台小米多少錢?在短時間無法賣出去,對於企業而言風險多高,要損失多少?而且小米一直保持高增長,對於這種風險更要謹慎。所以產能只能一點點的爬,小米現在日產二十萬台,十幾天下來可能比別的品牌一年賣的還要多。這還被噴飢餓營銷,只能說小米增長太快了.太火爆了。
性價比也只是相對的浮雲?
今年還有人說小米有性價比?
就光華為榮耀一家就跟小米死磕,從1999死磕到599,可能會繼續往下磕,399是不遠的將來。還有魅族,中興nubia紅牛,還有其他國產廠商參戰,小米真的有性價比?
我也相信小米能成為手機產量的第一,但我要BS這種第一,雷軍,有種就成為產業創新中的一分子,當個廉價勞動力的工頭,有什麼可驕傲的!
那我試問?為什麼小米這家企業被眾多手機廠商追隨?為什麼能讓國產廠商一個個推出電商品牌,一個個推出自己的os。
miui和小米模式你又了解多少,我也只能呵呵了。如果不是一個偉大的創新,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跟隨?
另外,你是覺得是在網上購買性價比高的小米好呢,還是去營業廳或者商場去買那種充話費的機器或者vivo 金立這種的?
領袖和追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
請問小米現在的產品線,到底有多少是小米自己做出來,有多少是他投資和代工廠貼小米的牌子,掛在小米網去賣的。你們了解嗎?
小米是你們想像的,自己做手機,自己做配件這樣嗎?小米到底是什麼樣子,你們了解嗎?
這種形態的廠商之前有嗎?就口口聲聲說是追隨者?他是否是一個單純的手機廠商,還是一個立志做生態鏈的廠商?
小米抄襲了什麼?miui抄ios嗎?但是有很多方面做得比ios好,這也是抄來的?是不是說啥都是抄ios你們才高興。
~~~~~~~~~~~~~~~~~~~二次更新分割線~~~~~~~~~~~~~~~~~
小米模式,我認為現在無法評價,要過兩三年才能真正評價這個模式。。
請問小米模式是什麼?小米這三四年做了什麼事情?
miui怎麼積累最開始的用戶?小米手機怎麼賣出最開始的三十萬台,怎麼能在短短的五個月,還是產能爬坡的情況下完成百萬台的?
這期間,小米是如何宣傳的?怎麼讓那麼多用戶知道並且購買的?
又怎麼能在2012年賣出七百多萬台?
其後的紅米,電視,平板,配件(耳機,移動電源什麼的),路由器,盒子。為什麼能在短短几年推出這麼多產品?背後依靠著什麼?為什麼幾乎是款款爆品?
miui這幾年到底在做什麼?
為什麼2014年性價比優勢幾乎沒有的情況下,依舊能保持高速增長?
如果不解釋這些問題,那又怎麼評價小米模式?
互聯網思維和小米模式,降維打擊這種很虛的東西。。我覺得無法打動我。(好吧 我反對上面那個答案。。)
成為第一很難,但是朝著第一名奮鬥總是對的吧。
口號還不讓別人喊嗎?
原文鏈接《雷軍回嗆蘋果:萬一小米做到全球第一呢》雷軍回嗆蘋果高管:萬一小米做到全球第一 呢談談個人看法
飢餓營銷走向世界是不靠譜的 性價比也只是相對的浮雲 說真的 小米自我膨脹太厲害了
1、「飢餓營銷」這個帽子扣給一個出貨量全球第三的廠商你覺得是否合適
2、性價比是相對的浮雲,題主你的相對,是橫向還是縱向?您能否提出一個不浮雲的性價比手機
3、最後談小米是否自我膨脹,題主你自己發的鏈接,雷軍在說手機與人的關係,實際是在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的整合,手機這個平台中的一個環節,或者說智能手機未來的意義是智能家居、穿戴中一個附屬品,只是可能,他很可能被其他智能穿戴設備代替,這些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小米有能力並且已經開始建立這樣的生態圈,最最重要的是這樣生態圈在現在的看來會有千萬級的潛在用戶群體,這樣的公司提出遠大理想有錯嗎?難道把牌子賣400億存餘額寶就是不膨脹?
小米是家很聰明的公司。其聰明之處在於,他儘可能地利用了現有的資源和其獨特商業模式帶來的優勢。但是聰明,並不意味著它能做到市場第一。
我對小米的理解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
小米並不是蘋果的複製粘貼,小米在建一個「主題公園」;
2.
小米並不僅僅是在利用價格優勢,看似無章法的產品部署,其實可以圍繞一個核心;
3.
對於小米,海外擴張是趨勢,但是國內市場也仍有挖掘空間
1. 小米並不是蘋果的複製粘貼,小米在建一個「主題公園」
很多人批評小米只是單純抄襲蘋果的產品設計,不過是山寨堆砌,細想下,一個套了蘋果殼子的安卓手機和iMac裡面裝了windows一樣,再怎麼奇葩,也比不上「美國蘋果」牌手機來得山寨。何況,小米真的沒在「山寨」這麼膚淺的東西。
有點水平的米黑們或許會說小米在山寨蘋果的生態系統。對於這樣不受歡迎的評論者,我只能說
,你說對了!小米確實是在某種程度上山寨生態系統,但是小米做出了自己的模式,即開源開發模式。講玄乎了,用個類比說就是,玩網遊的玩家,除了打怪還可以對開發商表忠誠,從而逆襲人民幣玩家,成為NPC了。在小米手機上,就是小米的忠實「發燒友」,可以不僅內測手機,還可以參與產品設計和決策制定(這招真狠,賺了開發費用還賺了吆喝,絕不賠本的買賣)。相比蘋果的高大上精英引導的閉環生態系統研發,自然小米這種「野路子」戰團,自然擁有了驚人的迭代更新速度。
而回到小米的整個商業模式,一邊是盡量跑性價比的手機,一邊是瘋狂更新的操作系統。用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講,就是小米在建一個「主題公園」。小米手機就是公園的門票,門票可以儘可能低價,同時給你添加各種酸爽的附加功能。但小米真正在乎的,或許是用戶拿到這個門票之後能進到一個怎樣的「主題公園」。網上許多人引用大劉的「維度打擊」,其實講玄乎了,說白了就是,小米不買手機,買服務和體驗了。用戶能在「主題公園」裡面玩多爽,能自己決定怎麼玩,這就是小米想要發展的方向。相比之下,蘋果提供的以Appstore為基礎的「app主題公園」和iCould基礎之上的產品之間的「主題公園」,無疑是小米正在努力「山寨」的方向,只是小米允許了更多人成為公園開發商。因此,小米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勢必要堅持發燒友開發的模式。
2. 小米並不僅僅是在利用價格優勢,看似無章法的產品部署,其實可以圍繞一個核心
因此,如果仔細觀察小米的產品,盒子、小米電視、路由器等等,都是建立在相似的「門票」概念上,而背後的內容、服務所代表的「公園」才是小米真正在賣的東西。但就這些產品而言,小米似乎忽略了自己與蘋果不同的地方。例如,小米路由器確實成功地連接了小米能提供的內容,以及和小米其他產品的協同(可以參見如何用小米路由器玩轉智能家居),但是這充其量是成功地複製了蘋果的概念,而小米自身的用戶參與開發模式仍未能充分體現。一個腦洞大開的解決方案便是, 發燒友可以為路由器設計只能語音。腦洞太大,不多展開。
而目前,小米的產品組合,更多是利用了小米自身輕型開發的商業模式製造的價格優勢,通過不斷增加新產品,周邊產品,利用一個又一個的價格優勢,拓展市場份額,增加利潤。短期內的藍海競爭局面所帶來的利潤確實令人咋舌,但長期來看,似乎還需要回到之前的用戶開發模式上來,以爭取長期增長,而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小米選擇印度這個IT行業十分活躍的國度作為另一個基地的原因之一吧。
3. 對於小米,海外擴張是趨勢,但是國內市場也仍有挖掘空間
因此,很理想化的結論是,小米如果能深度挖掘其開源開發模式,連接利用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協同,增加內容和服務的定製化項目,國內市場仍有十分大的空間可供挖掘,而屆時,海外擴張或許更為容易。
但現在小米走出海外的步伐也是聰明的戰略,因為市場的馬太效應和平價智能機的強大吸引力,足以給小米提供時間和機遇,逐步發展自己的特色。簡單說,市場份額在手,天下我有。然而近日彭博社報道小米海外市場拓展計劃推遲的消息。報道稱計劃推遲的原因是小米希望專註於印度等現有市場,並與富士康協商海外建廠事宜。乍聽之下,似乎小米仍對海外市場信心不減,個人卻難免擔心,小米的海外拓張會使其在生產供應商上的軟肋更加凸顯,與富士康的議價能力也待時間考量。
總結
小米是一家難得的民族企業,作為老老實實的中國小粉絲,我會希望這樣的公司長足發展(當然更希望能成為他們成功的一部分)。小米已經做得不錯,但在市場里,做得不錯或許能讓你超越市場里的後98%,做出特點,發展特色,挖掘特色,才能持♂久地和那2%競爭。
蘋果從來沒把做到世界第一當做目標
先回答問題:有希望,但有難度。如果一定要選一個答案,那麼是,不能。
然後簡要說說我的觀點:
1、小米是通過硬體盈利的,軟體不賺錢,絕非上面鼓吹的「互聯網思維」
2、小米的成功包括營銷、設計、製造三方面的變革,不可複製。
3、硬體過剩的時代,手機的核心競爭力將有硬體轉向外觀。小米麵臨轉型壓力,華為佔有先機。
4、中國手機出口海外是大勢所趨,小米麵臨專利問題。
一、 小米的軟體,真的不賺錢
小米的成功,帶紅了一個詞「互聯網思維」。而小米也一直號稱硬體不盈利,依靠軟體盈利。
真的是這樣嗎?在我看來,這至是一種營銷手段,用一種高逼格的方式宣傳自己的低價格而已。
首先看一看小米自己公布的數據,《小米遊戲中心分成策略:三七開》裡面提到,2013年12月小米遊戲月流水僅3千萬。
3千萬是什麼概念?2013年4季度,中國手游市場規模已經超過50億,而小米3個月合計,流水不超過1億,市場份額低於2%。而2014年中國手游市場規模達250億,
如果小米的市場份額不變,則全年流水約在5億,這個數字真的有點難看。
另一則新聞《小米2014年前10個月開發者分成超過3.64億元》,按照比例計算,全年給開發者分成應該在4.4億左右。按照渠道分成70%,CP(開發者)分成30%計算,小米的軟體收入約10億。假設軟體業務利潤率100%,那麼軟體利潤也就10億,約1.7億美元。
如果小米硬體不賺錢,軟體只有1.7億美元的利潤,就憑這個支撐住400億美元的估值。你在逗我?
二、硬體貢獻絕大多數利潤
在另一則新聞《機密文件顯示小米去年凈利潤34.6億 營收翻番》中,提到某機密文件外傳,2013小米凈利34.6億,預期今年增長75%至60億。 而小米的成功在於其營銷費用佔比極低,2013年,營銷費用占收入比重僅3.2%。而小米的營收中,94%來自於手機銷售,僅1%來自於包括移動遊戲在內的軟體服務,約5億。
這個新聞,在我看來,真實性非常高。有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營收、利潤和小米官方公布的接近,但是略低一點。
第二,2014年10億美金的利潤,那麼400億美金的估值,PE為40倍,比較合理。
第三,核心競爭力來自於低營銷費用,僅為3.2%,而同期三星全球營收2100億美元,廣告費用140億美元,佔比約7%。要知道三星只有一半收入來自於移動設備,但廣告基本花在移動設備上了。
所以,從這個新聞可以看出,小米,的確是靠硬體賺錢。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便宜的小米,硬體怎麼賺錢?這裡不得不佩服雷軍的高明,小米賺錢,靠的是一組組合拳。我會一一為大家解釋。
3、營銷:社交網路傳播,成本極低
小米引爆了一個新詞「互聯網思維」。但我認為,360的「互聯網思維」其實是可以複製和借鑒的,但小米的所謂「互聯網思維」,只是特殊時代的產物。
下面這張圖,簡單的表明了我對所謂互聯網思維的看法。
很多人YY的互聯網模式,都是簡單的「繞過經銷商,直達客戶」。可是現實中,offline的流量,要經過零售商、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等等層層盤剝,online的流量,成本也是非常的高昂。
通常,企業銷售頁面包括官網和電商網站(如天貓、京東),要將online流量吸引過來,其實非常的困難。
官網,往往需要大量的門戶廣告投放、高昂的關鍵詞購買支出。電商網站,則要受電商平台盤剝。舉例來說,據說現在淘寶上一個點擊的成本在0.7元左右,如果點擊中有1%的人購買,那麼單次購買的流量成本可以高達70元。
所以,所謂直達消費者的互聯網模式,基本是YY的。拋掉過於學術的話,最直接的就是,我們消費者,憑啥去你的官網?
但是小米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答案是:微博營銷。
小米誕生在微博大爆發的時代,利用微博進行低成本營銷,並且享受了後幾年微博發展的人口紅利。
在手機商中,沒有比雷軍更懂互聯網的了。他前瞻性的看到,微博營銷的ROI遠高於傳統媒介和其它互聯網媒介(ROI,表示廣告主的投入產出比,越高說明廣告越有效)。
於是,小米將早期miui玩家的量導入微博之後,轉身成為微博大V。熟悉微博的朋友都知道,微博大V的馬太效應是非常強的,你的粉絲越多,增加粉絲的成本就越小。於是早早成為了微博大V的小米,就掌控了自己的第一批流量。
而微博漲粉,最重要的是什麼?「話題營銷」!「雙核1999」這種朗朗上口的營銷手段,立刻引爆微博話題,大量獲取真實粉絲,低成本流量大幅擴大。
一般來說,電視廣告,成本高,轉化率低,但是品牌好,可以讓用戶對品牌有信任感。網路營銷成本低,轉化率高,但是品牌差,容易讓用戶覺得low。但是微博大V營銷,依靠雷軍背書,成功的獲取了網路營銷的低成本和電視廣告的高品牌,真是一招妙棋。
總結,一句話,在微博爆發的前夕成功的使用微博營銷,大幅降低了營銷成本!
後來,微博衰落,微信崛起,小米則將流量導入微信平台。但微信的傳播力,實在和微博沒法比,這也部分提高了小米的營銷成本。當然,還是遠低於同行。
4、設計:反覆迭代MIUI系統,把握了發燒友的口碑
小米所謂三駕馬車「手機、miui、米聊」,我看真的算遠超行業的只有MIUI,尤其在早期。
雷軍是互聯網出身,對互聯網產品有著遠高於同行的認識。於是,在智能手機還沒有走進大眾的時候,先行推出miui和miui社區,掌控了大量發燒友資源。
MIUI做的,真的好。
和其它東西不一樣,產品的優劣,是無法使用數據衡量的。但從MIUI的研發過程就可以看出,確實非同一般。每天都有小米的工作人員在MIUI社區上和粉絲溝通,改進產品設計。而小米也一直堅持一周一個版本的更迭。想想蘋果什麼時候才推出九宮格輸入法的吧,這種迭代速度,也保證了MIUI的高質量。順便說一句,ROM的重要性,也就是小米之後,才被廠商重視。
於是,小米成功的抓住了「發燒友」這個群體。在智能機出貨量同比高達100%以上的2011年,發燒友是非常重要的。
一台手機,即使是「雙核1999」的小米,對大多數人來說,都還算一筆還可以的開銷了。那麼客戶會怎麼考慮品牌選擇呢?很簡單的邏輯就是,用過的選擇用得好的,沒用過的問用過的。
而在被稱為智能手機元年的2011年之前,使用智能手機的群體中,發燒友是一個重要的標籤。而在線下對手機購買的諮詢行為中,發燒友更是其中的意見領袖。掌握了這個群體的口碑,就掌握了大量從非智能機轉向智能機的用戶的流量。
2014的現在,手機購買已經由換機需求作為主導。「發燒友」的定位,也早已從小米手機中淡化。
5、生產:預付模式+規模經濟
這點,關心小米的朋友可能都非常清楚。我也就不展開講。簡單點到為止。
首先,通過預付模式,小米成功的降低了庫存成本。先訂貨,再生產,再出貨,基本零庫存,這個極大的緩解了庫存壓力。
第二,預付模式下,出貨時間與預定時間的時間差,極大的緩解了硬體成本壓力。小米發布時的「雙核1999」,性價比非常驚艷,但是拿到貨的3個月以後,也就一般還好了。
第三,單機型生產,產品線上非常容易形成規模經濟。這點也是蘋果對三星的優勢。
6、小米成為世界第一:有希望,但不是很容易
可能有些人覺得我說了一句廢話,那麼如果一定要我在能和不能裡面選一個,我會選,不能。
為什麼?
首先,現在智能手機的硬體普遍過剩,手機的競爭優勢由硬體向外觀轉移,而小米不具有優勢。
小米4的配置,已經被發燒友評價為不夠發燒(實際上也不需要那麼發燒了)。從PC的競爭來看,在PC硬體已經成熟的後期,只有兩種活法,一種是價格戰,一種是走外觀路線。前者利潤非常低,是大部分PC硬體商的戰略。後者利潤極高,代表就是蘋果的MAC。這裡要註明一下,啟發我這個觀點的是公眾號「港股那點事」。
為啥說小米不具備優勢呢?主要是從現在的小米4來看,塑料感濃厚,和同價位的華為榮耀系列相比,有差距。我猜測這是供應鏈整合能力導致的。
第二,小米出口面臨專利壓力。
三星的墜落和中國手機的崛起,你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但最本質的原因在於,所有製造業,其生產中心都遵循著「歐美-日韓-中國」的轉移規律。當科技爆發時,起點在科技氛圍最濃的歐美;科技高速發展時,生產轉移到兼具科技創新能力和製造能力的日韓;科技穩定,比拼成本時,轉移到中國。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全球PC市場規模基本停滯,但是聯想的份額卻節節高升,現在已經穩居第一。
蘋果,憑藉軟硬一體化的模式,抵擋住了這個潮流。但是三星,不掌握系統,只能潰敗。
所以,三星的墜落,和中國手機的崛起,是遲早的。廣闊的海外市場,也慢慢會被低成本的中國廠商侵蝕。未來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一定出在中國!
那麼會不會是小米?
有點難。
簡而言之,由於海外的專利控制嚴厲程度遠遠大於國內,沒有專利儲備的小米,在海外可能面臨專利問題,成本飆升,華為、聯想等廠商則要好很多。如果要詳細了解,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小米會遇到專利阻擊嗎?》
——————————————————11.30補充分割線—————————————————
剛剛有位非常懂行的朋友看過回答以後,私信討論了很久。我覺得可能很多人對我的觀點有誤會,我做一個更新。
我的觀點:
1、小米目前,確實主要利潤來自硬體。
2、小米的硬體利潤,主要來自低成本營銷等。
3、小米如果想做到世界第一的硬體出貨量,必須做出海路線,但是出海面臨專利壓力。還有一點忘了寫,就是出海的話,社交網路營銷模式不可複製。
至於小米軟體業務的潛力,我覺得是非常非常大,無論遊戲、電商、廣告,都有想像空間。
小米又不是一家純粹的硬體公司,只從硬體來看估值,是錯誤的。
但我這篇文章,討論的不是小米整體的估值,而是僅僅討論小米的硬體。
我認為,小米就算銷量只有華為的一半,估值也能超過華為的手機業務。但是單論銷量,我覺得比較難。
————————————————————————————————————————————
最後做個小廣告,以下歡迎關注(轉載者請不要刪除以下內容,謝謝!)
我的知乎專欄 小X的互聯網投資 - 知乎專欄
我的微信公眾號
昵稱:小X的互聯網投資
ID:InternetInvestment
http://weixin.qq.com/r/rkOXj0PEVB4rrQfs9xa8 (二維碼自動識別)
實名反對孫召忠回答!
想想看很久沒有認真答題了,但是今天實在忍受不了這種(友善度)了,來一發
首先掛一張圖
對的呢,因為有廣告,小米不可能了。很牛掰的邏輯。OK,你這麼說我也無所謂,你開心就好
但是
是的呢,對於某個「大V」來說,關注就是一切呢,我這種小小的P民根本入不了您的法眼
抱歉來不及剪裁了。
我在這裡也沒什麼好說的了,作為那些關注為0為1的小透明們,我只是希望能你在回答里道個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孫召忠
我覺得他說的很不(有)友(道)善(理)啊!
先說答案,小米戲不大。
小米是一家成功的公司,但是小米不是第一。
第一的答案其實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縮影,就是免費,免費,再免費。然後羊毛出在豬身上。或者增值服務貼補硬體成本。
這種說法成立基礎有兩點。
1.手機硬體新的研發成果與研發的現狀差異不大。
2.人們不在乎外觀,材質,以及工藝設計。
可惜的是這兩點都不成立。第一新材質或者新技術在研發商用初期都無法廉價,且很可能給我們是體驗是好的。比如iTouch ID。其次,任何工藝嘗試和加工要求都是錢堆出來的。
人們確實在乎外觀材質以及工藝,儘管他們可能口頭上不承認。
所以硬體界想做到完全的免費是不可能的。
好這裡要推出另外一個公司:蘋果
從本質上說小米和蘋果是不同的
蘋果:相信人們對於美好品質是有追求的,所以它一直在做工藝探索,也嚴格要求供應鏈的工藝水準,目標就是做最好的。
蘋果的目標是做全球非常精緻的手機來架設渠道的,大部分內容都不是蘋果提供的,蘋果只抽成。
小米:服務的人群追求性價比,所以它只是做他可以接受品質內的嘗試,優化供應鏈。
小米的目標是服務普通大眾的手機,所以在品質上可以妥協,這必然導致他直接做內容,做增值服務。就是第一答案說的。
小米的盈利點是什麼?MIUI(增值服務)+硬體利潤+周邊產品利潤。
小米的核心是什麼?MIUI推薦閱讀:
※羅永浩如果不討論/辱罵名人,還能有現在的知名度和成就嗎?
※如何看待小米收購鎚子的傳聞?
※我們是否可以說雷軍活成了羅永浩想成為的樣子?
※如何看待雷軍 2017 年 6 月 14 日轉評的微博「唉……」?
※米家眾籌的體脂秤為何與小米的體脂秤有110元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