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到底是一種什麼口感,用傳統漢語怎麼表述?

有哪些替代詞?筋道?

小結:Q 表示食物有彈性,有嚼勁而不費勁,有韌性兼有軟性。

「彈牙」也許是替代詞。明代湯顯祖用過「彈牙」:「看你眉低意甜會打價彈牙笑掂」,「終不然到嫁了人,那裡有彩鳳去隨鴉,老鸛戲彈牙。」但那時「彈牙」不用來形容食物的口感。


謝邀

引用「台閩典」時,建議聲明其性質——台灣「教育部」根據台灣閩南語所制定的正字法,規定/推薦了常用字詞的音、形、義。

其中,由於閩南語作為漢語中包含語音層次較多、較複雜的方言,本字考證難度更大。因此,在沒有考證出相應本字的情況下,「台閩典」會以訓用的方式指定一個用字——畢竟,不能因為本字不明,說話行文時就避開此字不用了。

此處旳「ki?」(IPA寬式轉寫/k?i?u ??/) 即是這種情況。「台閩典」中提供的用字「飠丘」(康熙字典 的解釋) 從食從丘。該字在《康熙字典》中指出是從食從氐的「?」(康熙字典?的解釋) 字之訛。

【戌集下】【食字部】飠丘, 康熙筆畫: 14, 部外筆畫: 5,《字彙》同?.

「氐」在傳承過程中,形成頗多楷書異體,有形似「丘」的,也有形似「互」的,《康熙字典》中亦收錄了諸多從氐之字的異體字。楷書「低」「底」形似「丘」的寫法,可參見此處:低的楷書書法; 底的楷書書法。

因而,可以明確,「台閩典」僅僅是借用「飠丘」字 (實際音「啼」,與ki?音義皆無關),訓為從食丘聲,即與「吃」有關,讀音和「丘」相似的ki?。

所以,我們可以說台灣「教育部」目前推薦/指定以「飠丘」來表示ki?,卻不能說「哇,原來Q的漢字是這個字啊……」。

從讀音與意義來看,與ki?相關的字有一例「?」,參見說文解字?的解釋。讀音其九切,在閩南語中有演變為ki?旳可能性 (陽上 kiǔ → 陽去 ki?);含義上,從「搗粉」引伸出由反覆舂制而形成的嚼勁也是說得通的。因此,從本字角度而言,「?」可能是本字,「飠丘」則一定不是本字。

我們不反對為方言中的一些非漢語底層詞 (即無本字,非漢語) 或尚未造字的方言詞 (亦無本字,漢語) 或本字尚未確考的 (有本字,漢語) 造字或訓用他字,但認為「就不該有各地任何語言的詞素都有所謂『本字』的迷思」,未免可笑。一邊用著本字考證成果 (「台閩典」大部份本字還是有據可查的,並非隨便找個字直接訓用了事) ,一邊又為了維護其中的瑕疵而否定本字考證的意義,不是我們所樂見的作為。

另,某些回覆直接說「××方言口語里就有『Q』,也是這個意思」。您需要先判斷一下,您方言里的「Q」是不是引入的,否則在「Q」這個說法在全國各地媒體中出鏡率愈來愈高的情況下,很多地方都可以說「我們口語里就有『Q』」,這種討論是沒有意義的。


khiū (國際音標 [k?iu ??], 聲調調值依台灣閩南語普遍腔)
是形容食物柔軟而有彈性、韌性, 有嚼勁的單字詞。
請見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以北京話當底來標準化制定的國語/普通話裡邊, 似並無與其相對應的單字/單音節詞,
以致在臺灣若於國語/普通話文字當中, 往往是以近音的英文字母 "Q" 來書寫。


筋道


我們那有說「筋拽拽的。」


彈牙,有嚼勁而不費勁,有韌性兼有軟性。


沒吃過旺仔QQ糖嗎?


彈牙


又滑又彈~



這和福州話里的kiǔ應該是一個意思,我們指這種口感的時候,也包含了一種被題主否定的感覺,就是「kā kiǔ」,這個詞翻譯過來相當於「過於q」的意思,就是太硬了,雖有嚼勁但咬起來太費勁,一般用來指飯粒或者麵條煮的不夠
另外,筋這個字應該是比較適合的,因為我們有「gǖn kiǔ」,即筋q的說法


嬰兒的臉,親一下的感覺。


明膠放的比較多時的口感


有嚼勁,彈性好


沒吃過qq糖嗎?


我們方言里叫 擰啾啾


al dente


潮汕手打牛肉丸的口感應該能叫做Q,如果不知道潮汕手打牛肉丸,那你應該看過食神,裡面火雞做的爆漿撒尿牛丸就由此而來。彈牙,爽口,有韌性,有嚼勁。

另外,有一種叫做QQ面的麵食也可以稱之為Q,馬鈴薯粉製成,久煮不糊,和義大利面不同的就是它獨有的Q感,滑、清爽、有韌性和彈性,麵條能在唇齒間產生輕微跳躍感。

另外,個人理解,筋道 不能完全等同於Q。Q的落腳點應該在彈牙一說,用生物力學術語來說,其粘彈性彈性成分大於黏性成分,而筋道則表現為食材中黏性成分大於彈性成分多一點(註:筋道一般形容固體或半固體而不是粥樣狀食物,如內蒙的手撕牛肉乾可以形容為筋道等)。
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虛淵玄新作《東離劍游紀》的各種意義?
如何評價秦假仙?

TAG:方言 | 閩南語 | 漢語方言 | 訓詁 | 方言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