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柯立芝繁榮」?中國現在能說處在「柯立芝繁榮」中嗎?
上世紀一戰後美國出現經濟高速增長,被人們稱做柯立芝繁榮。而後經濟卻又進入蕭條,成為了二戰爆發的原因之一。
那麼什麼叫做柯立芝繁榮呢,有什麼特徵。
中國前十幾年的經濟增長和其對比有什麼相識處,或者說是否類似。
柯立芝繁榮_百度百科
開個坑試著答一下。
大蕭條的內容絕對是有趣的。這涉及到學界對這個問題不停的立場變化,而且這種立場變化深刻的影響了這次金融海嘯的應對。這次金融海嘯威力很大,但是比大蕭條還是差點。這多少要歸功於大蕭條的經驗教訓。
既然提到了柯立芝繁榮,就不能不提到奧地利學派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為此我們需要了解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周期理論。奧地利學派認為,經濟周期恰恰是由於政府管製造成的。其邏輯如下:
市場本身不能帶來繁榮或者衰退,所有的繁榮和衰退都是外在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貨幣供給。政府會利用通貨膨脹帶來繁榮,但是這種繁榮建立在資源錯配的基礎之上,是不穩固的(離貨幣發行近的人能在價格做出調整之前獲得貨幣,來進行購買和生產)。當通貨膨脹預期形成時,通貨膨脹政策無法持續,經濟就會衰退。由於這種衰退是資源的配置調整,所以奧派認為應該放任,這個過程是很短暫的。
看上去很美妙,對柯立芝繁榮的解釋也很直觀。可惜被後來人從邏輯上和實證上雙重推翻了。今天絕大多數學界人士相信這個理論是錯誤的。大蕭條的成因依舊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但是這個政策不是過松,而是過緊。直接結果就是幾天美聯儲大規模刷錢。然而印象中全球這麼放錢,依舊是差一點就有通貨緊縮了。文一最近的論文指出,正是四萬億使得中國成為了主要經濟體中第一個從衰退泥潭中爬出來的國家。
其實中國的繁榮和柯立芝繁榮還真是不大一樣。如果真要類比的話,60年代的日本是更好的類比對象。柯立芝繁榮基於兩點:第一,一戰後的歐洲遍體鱗傷,美國趁機大肆輸出商品;第二,趕上了一個技術大發展的時代。而中國顯然不是基於這兩個要素的。反而是中國的發展導致了一些國家的去工業化。更被接受的邏輯是,經濟增長建立在技術,勞務和投資的基礎上。長期來看,技術的重要性更大。柯立芝繁榮正好趕上了技術發展。但是聯儲的錯誤政策使得投資者信心受阻,投資停滯,造成經濟的蕭條。本來這次蕭條,至少可以大大降低殺傷力的。
有點說車軲轆話的意味,請領會精神。柯立芝繁榮不應當僅僅視為僥倖或者偶然,背後有真正的經濟引擎——技術支撐。相對而言,中國的繁榮不是基於原創技術,更多是投資的結果(政府,FDI,個人)。
修補樓上關於大蕭條的部分
一、大蕭條其實是兩個疊加的經濟衰退期:
第一輪是29年-33年,銀行遭遇大規模擠兌,但由於米國當時採取金本位制(發行貨幣必須有40%黃金儲備支撐),美聯儲救市的貨幣投放一旦達到對應黃金儲備上限只能停止。由此引發的市場流通貨幣緊張導致以下後果:資金短缺,大量銀行被擠兌破產;利率上升,居民消費、公司投資成本大幅提高,經濟進一步衰退,開始惡性循環。
*1933年,美國頒總統令放棄金本位。
37年-38年的第二輪衰退才與財政乃至貨幣政策有關:羅斯福政府迫於財政赤字大幅削減政府開支,加之美聯儲擔心通脹又開始收緊貨幣,聯手扼殺了萌芽中的經濟復甦。
所以,大蕭條給出的最大教訓是:
央行作為最後貸款人面對金融擠兌、經濟危機,應及時向市場投入貨幣,恢複流通、刺激經濟,短期防崩市、長期防通縮。
二、4萬億
現在回頭看中國的4萬億,比較多的評價是下藥過猛:
對比其他國家的刺激政策,貨幣投放一般占當年GDP的3%左右;米國08年的8千億佔比5.6%,已被批評濫發貨幣;而中國佔比超過15%。
討論問題的基礎是先搞清楚基本概念、定義和數據。這裡不回答問題。只是說出了柯立芝繁榮的概念、定義和數據。許多不懂什麼是柯立芝繁榮的同學可以在這個回答直接看到,不用再去搜索了。請不要摺疊。
柯立芝繁榮_百度百科
美國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
柯立芝繁榮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一時期,恰巧在總統柯立芝任期之內,所以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又被稱為「柯立芝繁榮」。
物質基礎
一、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擴張了經濟實力,為「柯立芝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卻給美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戰爭初期,美國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戰雙方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充當雙方的兵工廠,迅速擴大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此外,美國還在戰爭期間對英法貸款,並乘歐洲交戰國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減弱的良機,擴大工農業生產,進行商品輸出。戰爭結束時,美國已從戰前一個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到1924年,美國掌握的黃金總額已達世界黃金儲存量的1/2,控制了國際金融市場,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國移到了美國。這就大大加強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地位,為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迅速發展生產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從而為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技術革命
二、技術革命是「柯立芝繁榮」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忙于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1917年4月參戰後又忙於戰爭,所以無暇顧及陳舊生產設備的
更新,生產技術比較落後。戰爭結束後,美國靠在戰爭中積累下來的雄厚資金,並隨著一些新技術的突破,出現了一個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以及採用新技術
的熱潮。與此同時,美國還大力推行「工業生產合
理化運動」。當時,運動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泰羅制和福特製。早在19世紀80至90年代,年輕的工程師弗雷德里克·W·泰羅就著手研究工廠的科學管理,並
發展成為一種理論。在這個理論成熟後的20世紀20年代初期,工商企業中幾乎每一個部門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科學管理。所謂福特製,即採用裝配線作業或流水
線作業技術。這種技術先是在福特汽車公司採用,由於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應用於許多工業部門。
美國壟斷資產階級還以加強工業部門的科學研究工作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戰後,美國大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機構,1927年據208個公司的報告,它們用於科學研究的經費總數近1200萬美元。工業部門科學研究工作的加強,推動了新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廣闊市場
三、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憑藉其在一戰中擴張起來的經濟實力和歐洲各國戰後經濟尚未恢復之機,以及西歐各國在財政上對美國的依賴,奪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場,實行資本和商品輸出。一戰後,美國以經濟勢力滲透取代了英國在加拿大的優勢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國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並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蓋口號,排擠歐洲國家的資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為美國壟斷資本的主要投資場所。美國對歐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則以幫助恢復戰爭破壞為名,到處運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這樣,美國的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不斷增長。
美國在奪取新的海外市場的同時,也注重擴大國內市場。在20年代,壟斷資產階級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門的擴大廣告宣傳和賒購的辦法來刺激汽車、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當時,建築、汽車、電氣工業並稱為美國經濟的
三大支柱。「一戰」中,美國國內建築業近乎停頓。戰後,建築工業迅速發展,產值從1919年的120億美元增長到1928年的近175億美元。建築工業的
發展不僅開闢了就業途徑,而且也促進了與其有關的其他工業的發展。在20年代,汽車工業成長為美國最大的製造業和最大的工業部門,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又推動
了鋼鐵、石油、化工、公路建設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電氣工業在20年代也發展很快,同樣促進了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4表現
表現: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過1920年中至1921年末短期經濟蕭條後,經濟開始復甦,並逐漸趨於繁榮,其時間從1923年直到1929年,每年生產率增長近4%。這一時期,美國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國民總收入由1919年的650.9億美元增至1929年的828.1億美元。人均收入從1919年的620美元增至1929年的681美元。美國這次經濟繁榮的主要表現在工業生產的膨脹,特別是汽車、電氣工業、建築業和鋼鐵工業生產的高漲。1920-1940美國年GDP增長趨勢
(Kelizhi fanrong) 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高漲。因其主要發生在柯立芝總統任
內,故名。此間正值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時期,英、法、德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處於停滯或恢復狀態,便於美國經濟勢力向外擴張。美國國內通過技術革新、固定資本更新和企業生產及管理的合理化,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過程空前加速,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生產總值均創新紀錄,汽車製造、電機電器製造和住宅建築業發展尤其顯著。到1929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已達48.5%,超過了當時英、法、德三國所佔比重總和,以致柯立芝總統聲稱,美國人民已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
但這種繁榮主要集中在部分工業部門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業部門和農業的不景氣,使美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並且由於股票投機成風,使繁榮本身帶有一定虛假性。生產和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則加深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孕育著新的危機。5數據
汽車製造工業:
1919年,全美擁有汽車752萬輛,僅1920年劇增到2650多萬輛。1929年,平均每四個家庭擁有1.3輛汽車。1929年,其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8%,僱傭工人佔全國工人總數的5%以上,全國鋼產量的15%用於汽車製造。1929年,西方各國81.7的汽車為美國製造。汽車製造工業的發展還帶動了橡膠、汽油、製革、玻璃製造等相關產業。
電力工業:
1900~1929年間,電力生產由每小時60億千瓦增加到1170億千瓦。電機電器也大大發展,電冰箱在1921年還是新品,到1929年已經成為家庭必備品,年產量90萬台以上。
石油工業:
一戰結束時,為8600萬桶每年,1929年為4.39億桶每年。
化學工業:1929年產值高達40億美元,僱傭工人達到28萬以上。
建築工業:在20年代大大擴展了,建築工業產值由1919年的120億美元增加到1928年的175億美元,建築工人在1929年為244萬。
銀行存款:私人存款大幅增加,年增長率為8%。
失業率:1922年以後,除了1924年和1926年,其餘年份不超過3%~4%。
農業:由於農產品價格下降,農村人口大量湧向城市,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漸下降,但由於動力機械的使用,農業機械化程度加深,再加上新品種的培育改良,新化肥農藥的使用,1919~1929年,農業生產率提高了26左右。
黃金儲備:世界總儲量為90億美元,美國佔50億美元。
資本輸出:1922~1929年,36億美元以上那個的資本流向世界各地。
貿易順差:20年代全部為順差,1928年達11億美元以上。
--------------------------------------------------------wiki---------------------------------------------------------------------------
咆哮的二十年代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是指北美地區(含美國和加拿大)的1920年代期間。十年間,它所涵蓋的激動人心的事件數不勝數,因之有人稱這是「歷史上最為多彩的年代」:美國士兵自歐戰前線上歸國拉開了這一時代的序幕,隨後是爵士樂為代表的新藝術的誕生,嶄新而自信的現代女性面孔的出現;儘管1929年的災變宣告了它的終結,但此一時期內無數具有深遠影響的發明創造,前所未有的工業化浪潮,民眾旺盛的消費需求與消費慾望,以及生活方式翻天覆地的徹變至今也令人難以忘懷。此外,十年內一系列的美國國內和國際事件也深刻地改變了20世紀上半葉的歷史進程。但是,不容否認的是,南方許多州的美國黑人仍然生活在貧窮之中,黑手黨的成員受到諸如《一個國家的誕生》這類影片的影響也在急劇擴大,美國國內的種族隔閡和種族矛盾在這一時期進一步擴大和加劇,對有色人種施加集團性迫害的社會基礎在不知不覺間被鞏固和強化。
概況
咆哮的二十年代始於北美,又受一戰結束影響傳至歐洲。歐洲自1919年一戰結束以來飽受經濟衰退困擾,因此一直致力於戰後重建並恢復因戰爭而造成的勞動力消減。與二戰後不同,美國沒有試圖支援歐洲的戰後復興,反而是進一步傾向於孤立主義政策。在加拿大,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主要經濟夥伴導致了該國歷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經濟轉型。總體上,自20年代中期開始,北美經濟規模開始凌駕於歐洲之上,而幾乎與此同時,咆哮的二十年代也開始在英法德等幾個主要歐洲國家顯現。20年代後半的歐洲經濟高速發展,被稱作「黃金20年代」,在法國和加拿大亦稱做「瘋狂年月」(années folles)。
咆哮的二十年代的精髓可以被描述為現代主義與反傳統精神的某種不協調結合。此間,現代科學似乎能夠化一切為可能,經濟與技術的發展潛力似乎無限巨大,所有人都感到一個全新的截然不同的時代即將到來。諸如火車,小汽車,電話以及無線電等面向受眾的通信手段使得現代主義思潮在民眾間擴散,實用主義原則使得一切不必要的冗餘裝飾統統被去除,無論是建築領域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同時,爵士樂和舞蹈等歡快的娛樂方式蓬勃發展,因此這一時期也被稱作「爵士樂時代」。
二十年代的經濟
傳統上認為咆哮的二十年代是一個由於許多新式消費品湧入市場而造就經濟繁榮的時期。起初,北美經濟花了不少時間用於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經濟的轉型。不久後,爆發性增長開始了。咆哮的十年中,美國憑藉工業的批量生產化和社會上盛行的消費主義文化而成長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歐洲的經濟起飛則直到1924年後才初露端倪。
儘管美國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正在取得巨大進步,非裔美國人、新移民人群、農民以及部分無產階級的處境與往昔並無不同。事實上,生活在家庭收入2000美元這一貧困線下的人口仍有數百萬之巨。
此外,經濟的爆炸性增長也為30年代的橫行世界的大蕭條埋下了伏筆。
複員對經濟的影響
一戰結束後,大批美加士兵揣著口袋裡的現金返回北美,而市場里的新商品則促使這些錢最終被消費掉。儘管美國戰後也面臨過短暫的經濟衰退,但是隨著美加士兵複員而使得工廠勞動力得到補充,以及大量工廠的軍轉民改建的完成,兩國的經濟迅速得到復甦。
共和黨的經濟政策
當時執政的共和黨制定的一系列經濟政策被認為對經濟增長產生了重要影響。政府推行完全不加行政干涉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laissez faire economics),為大爆發創造了條件。1922年通過的Fordney-McCumber關稅法藉由防止國外資本進入,而有效地保障了國內工商業的繁榮。財政部長Andrew Mellon(任期:1921-1932)將附加稅由50%削減至20%,幫助了那些商業財團鞏固自己在其領域的壟斷地位。
新產品與新科技
在20年代,批量生產的空前發展使得科技產品愈趨廉價。實際上,許多在這一年代成為平常之物的產品早在戰前即已有之,但尚不能在民間推廣。汽車,電影,無線電收音機,以及日用化學工業全面勃發,其中應當特別指出的是汽車工業。戰前,汽車還是一種極端奢侈品;而到了20年代,廉價的批量造汽車已經遍及北美大地。到1927年,亨利·福特已經賣了1500萬輛T型車。在加拿大,1918年的汽車總數只有區區30萬輛;而十年之後,這一數字已經飆升到190萬。汽車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了廣泛影響。汽車工業快速成長為首屈一指的大產業,如加油站、汽車旅館和石油業等周邊產業也被拉動起來。
在咆哮年代,無線電收音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種廣播式的大眾傳媒手段。人們已經能夠買得起收音機,節目也日趨娛樂化。由於受眾廣泛,收音機逐漸成為產品推廣的重要媒介。在這一「廣播黃金時代」,廣播節目的內容有如今天電視機一樣廣泛。且由於沒有今天廣泛導入的自主審核制度,當時的編輯可以隨心所欲地想法設法吸引聽眾,此亦為日後電影和其他大眾文化中出現暴力與犯罪內容之肇始。直到1927年聯邦廣播委員會建立後,這種絕對自由才得到收斂,管制下的新廣播時代遂告到來。
在電影放映前插播的小廣告進一步擴大了業已壯大的大眾市場。20世紀早期只有無聲短片(默片)的電影業逐漸得到改變,為20世紀3、40年代的「電影黃金時代」作好了鋪墊。由於價格遠低於其他娛樂消費,看電影也被藍領階級所認可。
基礎設施的擴建
科技的日新月異促進了對新基礎設施的熱烈需求,而政府主導的建設項目佔了絕大部分。汽車業的大發展導致公路的擴建與翻修,主幹公路和收費高速公路的總里程不斷刷新紀錄。具有高消費能力的新階級的出現加大了包括汽車在內的消費品需求。
戰爭中發展滯後的電力設施在20年代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電網規模不斷擴大。大部分工業開始使用電力替代一次能源。新電廠的建設有如雨後春筍,全美髮電量增長了三倍。
與此同時,電話線終於橫貫北美大陸,室內下水管道開始鋪入尋常人家,現代污水處理系統也得到初步確立。
由於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多由政府承擔,懷揣著「未來將會受益」這一美好設想的各地方政府都在投入大量金錢後深陷債務困局。而這也成為大蕭條期間
的一個主要難題。另一方面,與地方政府的慷慨投資相反,無論美國還是加拿大的中央政府都在花這十年時間去償付戰爭債務以及逐步撤銷戰爭期間引入的某些稅
款。
投機
充足的私人存款開始流入投機資金,特別是紐約證券交易所。大量的投機與炒作造成了經濟泡沫,為29年的大崩潰營造了條件。此外,1925年到翌年間還曾發生過另一場被稱為「佛州地產潮」的、與29年不甚相同的投資泡沫破滅事件。
人口的激增與城市化
20年代另一個重要的變化趨勢就是城市化。伴隨著高速成長的工業,不斷擴建的路、鐵運輸系統以及摩天大樓的出現,美加兩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城市居民數超過了農村。金融與保險行業翻了兩倍,服務業佔總生產的比重大幅攀升。在城市中誕生了今天為數龐大的白領階層的最早一代,大批女性開始走進辦公室去從事文秘等工作。到20年代晚期,加拿大的工人中女性比例達20%。由於毗鄰廣袤的農作物產地,美國中西部及五大湖地區附近的城市,包括芝加哥和多倫多,此期間內的發展最為迅速。1914年開通的巴拿馬運河也使得美國西海岸地區開始受益。
二十年代的文化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是指那些經歷了一戰之後,開始對周圍的世界產生懷疑與迷茫情緒的年輕人族群。這個詞經常特指那些生活在巴黎的一些美籍作家,包括海明威,斯科特·菲茨傑拉德,以及格特魯德·斯坦等人。
社會批評
當美國人正在普遍陶醉於日益積累的財富與奢侈品之時,一些人開始注意到當時社會風氣中的種種偽善和貪婪並以文學手段對其加以諷刺。作家辛克萊·劉易斯於1920年發表的作品《大街》(Main Street)便是其中之一。小說諷刺了一個生活在中西部城鎮中眾多無知、愚蠢的鎮民。之後他的另一名作《巴比特》(Babbitt)描寫了一個中年實業家對他安逸的生活和家庭顯示出不屑與反抗,卻最終發現年輕一代人也和他自己一樣虛偽。他還發表了Elmer Gantry,講述了一個騙子怎樣和一個傳教士合夥在某個小鎮中推銷宗教以從中牟利。
Sherwood Anderson和H.L. Mencken等其他社會批評家發表了短篇小說集Winesburg, Ohio,重點剖析了一個小鎮的發展史。Mencken通過大量的散文和其他文章抨擊了美國人日趨低俗的文化品味。
位於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是裝飾藝術運動的巔峰之作。
裝飾藝術運動
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是這一時代的建築與設計領域的代表。它起源於歐洲,20年代末傳至美國。當時的世界第一高樓克萊斯勒大廈正是立體派風格的代表建築物。立體派藝術講究純粹,強調幾何特徵,但並不限制藝術家們從自然中獲取靈感。此外,立體派藝術從誕生起也不是一成不變:初期,線條多以曲線為主;後期,矩形設計逐漸流行。
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
20世紀20年代開始,繪畫藝術在北美與歐洲開始各行其道。此一時期,前者流行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而歐洲則是現實主義大行其道。正如Man Ray於1920年在一本達達主義藝術刊物New York Dada在美國開始發行後所說:達達在紐約活不了。
電影20年代的流行卡通角色菲力貓
除了查理·卓別林、瑪麗·畢克馥等
巨星外,這一時期的主要影星還有Warner Baxter、Clara Bow、Louise Brooks、Bebe Daniels、Billie
Dove、Dorothy Mackaill、Mary Astor、Nancy Carroll、Janet Gaynor、Charles
Farrell、William Haines、Conrad Nagel、John Gilbert、Dolores Del Rio、Norma
Talmadge、Colleen Moore、Nita Naldi、Ramon Novarro、John Barrymore、Harold
Lloyd、Norma Shearer、Joan Crawford、Douglas Fairbanks、Buster
Keaton、Rudolph Valentino及Al Jolson等人。20年代初,電影仍然是黑白無聲片。1922年,第一部全彩電影《海的喪鐘》(Toll of the Sea)公映。26年,華納兄弟的影片《唐璜》(Don Juan)成為首部音樂音效俱全的影片。次年,華納兄弟的新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終於有了語音。
公眾對有聲電影欣喜若狂,電影製作似乎在一夜之間徹底告別了無聲時代。1928年,華納兄弟的《紐約之光》(Lights of New York)採用全語音,次年更以首部全彩全語音影片《On with the Show》將當時的電影技術推上了新巔峰。
哈萊姆(Harlem)文藝復興
主條目:哈萊姆文藝復興在1920年代,美國黑人文化迅速發展,史稱「哈萊姆文藝復興」(哈萊姆區是紐約一個著名的少數族裔區)。1921年,黑天鵝唱片公司成立。在該公司鼎盛時期,平均每個月要發行10張唱片。All-African-American(完全非裔美國人)公司也於同年投入運作。23年,Robert Douglas成立「哈萊姆文藝復興籃球俱樂部」,該俱樂部在30年代已被公認為世界最頂尖球隊之一。
《機遇》雜誌(Opportunity)開始出版。黑人劇作家Willis
Richardson所創作影片的首次公演在Frazee劇院舉行。Langston Hughes和Zora Neale
Hurston等著名黑人作家在20年代開始得到社會認同。此外,黑人文化對爵士樂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爵士樂時代
1922年在匹茨堡誕生了美國首個商業音樂電台KDKA。隨後,新的廣播電台在全美各地出現,爵士樂正
是伴隨著這一浪潮獲得了廣泛的受眾。這個時期,爵士樂的形態不拘一格,幾乎包容了從現代到頹廢的一切元素。這個時期的著名組合有:Duke
Ellington、Paul Whiteman、Leo Reisman、Abe Lyman、Nat Shilkret、George
Olsend、Ben Bernie、Bob Haring、Ben Selvin、Earl Burtnett、Gus Arnheim、Rudy
Vallee、Jean Goldkette、Ted Lewis、Bob Haring以及Fred Waring;著名音樂人則包括Nick
Lucas、Harold Scrappy Lambert、Gene Austin、Johnny Marvin、Rudy Vallee、Ted
Lewis、Frank Munn、Franklyn Baur、Jack Smith、Eddie Cantor、Al Jolson、Maurice
Chevalier、Morton Downey、James Melton、Ruth Etting、Helen Kane、Cliff
Edwards、Chester Gaylord和Dick Robertson。在當時,今天一般所稱的爵士樂實際上只有少數人在演奏,大部分聽眾欣賞的音樂大概等於美國人現在所說的"sweet music"。而重金屬音樂則
屬於"hot music"或"race music"。Louis
Armstrong以即興表演和對傳統單一旋律的發散變化而名噪一時,特別是他使得SCAT唱法(用無意義的擬音詞代替歌詞來演唱)流行開來。在舞台上,
當歌手們進行即興的互動表演時經常使用此種形式。Sidney Bechet的主要貢獻則包括對兩種樂器的普及:單簧管以及薩克斯。由於當時舞場的增多,爵士樂多採用4/4拍的舞蹈音樂曲調以迎合這種需求。配合爵士樂的踢踏舞表演無論是在劇場還是在街頭都廣受歡迎。在20年代末,Duke Ellington對音樂界的影響導致了大樂隊時代(big band)的到來。
舞蹈
從20年代開始,遍及全美的舞場為廣大舞者提供了充足的活動空間,在這裡他們進行舞蹈比賽以及嘗試新動作。在美國各地的舞蹈劇院里,一些專業人士為
他們跳舞技巧上的改進提出建議。由於電氣照明和空調技術的發展,晚場表演開始走向公眾,舞廳表演與現場音樂交織成這個時代一個主要景觀。當時,最為流行的
舞蹈包括狐步舞,華爾茲和探戈。在舞蹈形式的發展過程中,一個起到重要作用的角色正是哈萊姆文化。在許多娛樂場所,人們不分種族,膚色與階級地共同享受同一種歡樂。棉花俱樂部(Cotton Club)的表演者多為黑人,可面向的卻是較為富有的白人顧客;而薩伏瓦舞廳(Savoy Ballroom)則主要面向一般工人階級,且多以黑人為主。
20世紀20年代開始,不斷有風格怪異的新式舞蹈登場。Breakaway舞
和Charleston舞源於非洲裔美國音樂曲調和節拍,同時包含了所有流行的藍調元素。1922年隨著兩場百老匯音樂劇的上演,Charleston舞
開始風行美國。1926年起,起源於太陽神劇院(Apollo
Theater)的扭臀舞逐漸取代Charleston舞橫掃各大舞廳。到1927年,作為Breakaway舞和Charleston舞進一步發展的產
物,整合了踢踏舞主要精華的Lindy Hop舞成為社交標準舞蹈。Lindy Hop舞起源於Savoy舞劇院,最初是結合stride
piano和ragtime等爵士樂曲演奏進行的表演。這種舞蹈在進化成Swing舞之前有流行了起碼十年。不過總的來看,以上這些舞蹈雖然一時風靡,但
不過都是曇花一現,人們更多地還是在跳探戈等幾種傳統舞蹈。
選舉制度
1920年8月18日田納西州通過了憲法第19修正案,從此全美各州都實現了至少是在選舉權上的男女平等。
女性的角色轉換與時尚文化的演進
鑒於戰爭結束後悲慘的經濟狀況,許多喪失成年男子的家庭不得不尋求新的經濟來源。女性開始走出家庭覓尋工作,這使她們對自身性別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角色轉換在各種媒體上也屢見不鮮:gar?onne式穿戴為當時的職業女性提供了中性化的選擇,儘管她們也可以在其他場合打扮得更加妖嬈。牛仔褲,帽子和拐杖襯託了當時女性厭惡繁瑣的裝飾,追求單一雅緻的審美傾向。受當時很多女影星的影響,留短髮成為流行。中性主義的走紅使緊身束腹過時,一些女性開始束胸以進一步淡化女性特徵。短裙成為女孩的最愛,到了1927年,下擺的底邊已經僅低於膝部(不過蕭條期開始後又加長了)。
總的來看,對女性的定義在此間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戰後的新一代女性,她們開始在公共場合吸煙,飲酒,和歌舞,經營自己的連鎖店,短髮打扮,個性地著裝和化裝,以及充滿自信地參與各種社會經濟活動。
少數族裔與同性戀者的處境
城市中少數族群受到了比以往任何一段時間都更加平等的對待。這在當時的電影中可窺一斑。1929年的兩部影片《紅皮膚》(Redskin)和《神的孩子》(Son of the Gods)就公開批判了自以為是的白人激進分子,並對北美原住民和亞裔人群表達了同情。在電影中和舞台上,白人和有色人種開始同台獻藝;在20年代的夜總會,經常可以看到白人和黑人一起跳舞或就餐。不過,這一切在30年代保守主義抬頭後就再難見蹤影了。
人們對同性戀者的容納程度達到了1960年代之前的最高值。直到30年代早期,男性同性戀俱樂部都是公開經營的,這類場所被稱作「pansy clubs」。當時的票房一線男星威廉·海恩斯(William Haines)就公開表明自己是同性戀,而且像他這樣公示自己性取向的好萊塢演員並不止他一人。梅·韋斯特(Mae West)在1927年發表的同性戀題材劇作《拖》(Drag)大獲成功,他也被認為是視同性戀者的性選擇權利為基本人權的主要提倡者。好景不長,到了1930年代,由於公眾越來越難以忍受同性戀的公開存在,同性戀藝人不得不在隱退和隱瞞中二者擇一。
二十年代的生活
移民法
在2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排外傾向。1924年美國通過一項移民法案限制來自其既有移民總
數已經達到美國1890年總人口2%的那些國家的移民(不包括非洲裔)。受此法案影響,20世紀頭20年的歐洲對美國的移民潮划上了句號。亞裔和印度裔的
移民則被完全禁止。1913年,加州通過了Webb-Haney法,防止那些尚沒有公民權的外國人獲得私有土地。還有另外11個州通過了類似法案。在加拿大,1923年頒布了華人移民法(the Chinese Immigration Act)限制了幾乎所有來自亞洲的移民輸入。該國還通過了其他一些法律控制東南歐移民。
禁酒令
1920年,針對酒精飲料的憲法第18修正案獲得通過。這一修正案的初衷是試圖通過禁酒緩和某些社會問題,然而事與願違的是禁酒所帶來的新問題要嚴重得多。基於第18修正案的沃爾斯特德法(Volstead
Act)通過後,美國開始全面禁止一切酒精類飲料的製造、販賣和進出口。此後,美國各地開始滋生有組織犯罪,走私行為愈演愈烈,一切與酒精相關的非法地下
活動都在牟取著暴利。在加拿大,儘管從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禁酒,但美國禁酒法的影響依然是十分深刻的。
非法酒吧
禁酒法的14年間,各種非法酒吧(Speakeasy)
開始在美國各地出現,並導致了一些黑社會性質幫派的出現。這些酒吧通常都與犯罪組織和走私犯關係密切。儘管美國警方和聯邦調查局人員經常對這些酒吧進行突
擊搜查,但是從未能逮捕過任何幕後操控者。由於這類酒吧利潤豐厚,不幾年就發展成全美無處不在的非法場所。非法酒吧裝潢考究,提供各種食品和現場表演。並
且通常會有已經賄賂好的警察來通風報信,以備任何警方的突然襲擊。
20年代的文學
20年代是文學多產的年代。當時的著名作家包括辛克萊·劉易斯、薇拉·凱瑟、威廉·福克納、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卡爾·桑德堡以及歐內斯特·海明威等人。勞倫斯的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由於露骨的性描寫曾一時掀起軒然大波。
20年代誕生的一些名著:
- 《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菲茨傑拉德著。此書一般被認為是對爵士樂時代的一個縮影。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著。描寫了戰爭前線的殘酷和人們的冷漠無情。
- 《天堂的這一邊》(This Side of Paradise)菲茨傑拉德著。探討了戰後年輕一代的內心世界。
- 《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海明威著。講述了20年代一群在歐洲旅居的美國人的故事。
林白成功飛越大西洋
1927年查爾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寫就了人類航空史的新篇章。他於5月21日自紐約長島的羅斯福機場起飛,於次日抵達巴黎,成功實現史上首次單人不間斷橫跨大西洋的飛行。他所駕駛的飛機聖路易斯精神號由唐納德·霍爾(Donald Hall)設計,加州聖地亞哥雷恩航空公司製造。飛行耗時33.5小時。在巴黎,法國總統授予了他法蘭西軍團勳章;當他返回美國時,一支艦隊為他護航;在華盛頓,他得到了柯立芝總統傑出飛行十字勳章的表彰。林白因他的空前壯舉而名噪一時。
體育運動
咆哮的十年可以說是全美體育發展的盛世。人們不分階級與地域地聚集到體育場觀看各種比賽。五花八門的體育報道鋪天蓋地,運動員的成績總能使各大報紙不惜褒賞之詞。傳奇作家格蘭特蘭德·賴斯(Grantland Rice)和達蒙·魯尼恩(Damon Runyon)也曾是當時的體育記者。
20年代的體壇第一人是在今天也在美國家喻戶曉的棒球運動員貝比·魯斯(Babe Ruth)。他標誌性的本壘打開啟了這項運動的全新時代,他使全美國為之瘋狂,他所加冕的榮譽和所獲得的評價在當時無人能及。1927年他創造了一項此後保持了34年之久的單賽季本壘打新紀錄-60次。他與另一位後起之秀盧·格里格(Lou Gehrig)共同書寫了紐約洋基棒球隊百年輝煌戰史的最早篇章。
其他運動項目也不乏明星人物。酒吧打手出身的傑克·鄧普西(Jack Dempsey)贏得了世界重量級拳王的殊榮。後來加盟芝加哥熊隊(Chicago Bears)的伊利諾伊大學橄欖球運動員萊德·格蘭吉(Red Grange)以其無可匹敵的底線衝刺為該項運動的普及推波助瀾。比爾·蒂爾登(Bill Tilden)統治了當時的網壇,並且時至今日也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之一。高爾夫球運動因鮑比·瓊斯(Bobby Jones)的輝煌戰績而得到了推廣,可以說在傑克·尼克勞斯(Jack Nicklaus)之前,還沒有人能夠達到他在球場上的壓倒性優勢。
上述五人,棒球運動員貝比·魯斯,拳擊運動員傑克·鄧普西,橄欖球運動員萊德·格蘭吉,網球運動員比爾·蒂爾登,高爾夫球運動員鮑比·瓊斯合稱二十年代美國體壇的"Big Five",他們代表了當時體育運動的最高峰。
二十年代的關鍵人物
- 艾爾·卡彭(Al Capone) 臭名昭著、無人不曉的芝加哥黑幫頭子。
- 查爾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1927年成功單身飛渡大西洋的飛行家。
- 梅·韋斯特(Mae West) 美國著名女演員和劇作家,她的表演在當時被認為是有傷風化。
-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著名作家,發表了不朽名篇《了不起的蓋茨比》、《天堂的這一邊》。
二十年代的美國政治
沃倫·G·哈定第29任總統哈定的競選誓言是「回歸常態」,Return to Normalcy,應注意這裡的Normalcy一詞是哈定的創造。「回歸常態」折射了當時的三個趨勢:強化北美孤立主義,復活移民排斥主義,弱化政府行動主義。在經濟上,哈定採取自由放任政策。從1919年夏天開始,哈定發起「前廊運動」(Front Porch Campaign),正式參與競選。這場競選在美國歷史上可謂盛況空前: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新聞影片層出不窮,財界巨頭如愛迪生、亨利·福特等人為他慷慨解囊,甚至好萊塢明星們也受邀前往俄亥俄州馬里恩市(Marion)
卡爾文·柯立芝
哈定夫婦的家中與他們合影,以此贏得人心。截至20年秋天大選前夕,估計先後有60萬人參與了奔赴馬里恩的「朝聖」活動。哈定任內其政權飽受醜聞困擾,不
過哈定本人似乎並未捲入其中。關於醜聞,他的名言是:「老天,沒有比當總統更糟的職業了。」,以及「和我過不去的並不是我的敵人,只是一些該死的朋友,是
他們讓我徹夜難眠」。柯立芝因哈定在任內病逝而就任美國第30任總統。1924年憑藉「秩序與繁榮」的競選主旨,他輕鬆連任成功。1924年2月12日,柯立芝成為第一
赫伯特·胡佛
個通過廣播進行政治演說的美國總統。之後他又利用這種新媒體創造了幾個美國總統的「第一」,比如上任十天之後他就在白宮發表了第一次全國廣播的政治演講。
柯立芝的名言是:「美國人的要緊事就是做買賣」(The chief busines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is
business)。美國第31任總統赫伯特·胡佛於1929年就職,他是20年代最後一位總統。他於1928年宣稱:「今天,我們美國人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更加接近徹底戰勝貧窮。」事實是他說的幾乎完全相反。美國前所未有的大蕭條時代已經為期不遠。
工會的變遷
1910年代末的幾次罷工改變了美國公眾對工會(labor unions)的看法。國家開始動用國民警衛隊進行鎮壓,刑法條款追加了對製造騷亂的處罰。受此影響,
推薦閱讀:
※如果被誤認為人販子、小偷、小三,怎麼證明自己清白?事後該如何處理?
※外國人認識中國都有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為什麼大眾對視野之外的名人趨向於讚譽,而對活躍的名人往往會有很多批判?
※如何看待水滴直播的事情發生後,周遭的同學朋友毫無反應的麻木態度?
※從張子萱的長微博中,如何看待網路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