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後德國可以用那麼快的速度重建?

德國在二戰後復原的時間短到不可思議,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國家能夠有如此的復原力。


謝邀。
原因以下幾個。

兩個基本點(最重要):
1,二戰後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給西德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德國活了過來。馬歇爾計劃性輸血,是德國可以進行規劃性和大規模戰後重建的基本要素。要知道,德國在45年是徹底被打成白痴了,工業體系全毀。發動戰爭所造成的國際債務,貨幣體系崩潰。這種境遇下,如果給德國人單幹,神都恢復不起來。。而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不僅僅是對於德國的物資援助,財政借款,還有工業基礎材料等等外貿的讓利,以及用強大的戰後美元信譽給德國的債務陪綁。並且通過「援歐」時期的統一協議,把整個歐洲重建統一起來。

2,社會市場經濟體製作為基礎保障。這本質也是馬歇爾計劃在德國援助中,計劃輸出的一種「秩序」,而德國在這個秩序基礎上,開始進行復甦。二戰結束後建立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重點在於確保市場的自由競爭以及市場的有序發展,而國家也作為參與者加入其中,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框架之內發展經濟。而正好馬歇爾計劃所引起的,歐洲趨於「統一重建」所產生的龐大市場容量,以及美元資本對於德國在外部的陪綁,此時建立社會市場經濟,正好內外無縫連接,產生極大的發展動力。

兩個基本保障:
1,人才儲備和教育體制重建。
重新建立起技術培養為主的職業教育和技術研發為主的綜合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以「需求」導向,進行人才選拔和人才培養。

2,科技政策的傾斜,極度擴大財政支出中的科技產業投入。政府主導產業化科技,鼓勵工業企業和研究部門合作,高度市場化需求,政府用稅收等政策進行配合(聽起來耳熟不?我朝也是這麼乾的),後期轉向大公司主導科技產業。

四項基本原則(對外):
戰後德國的外交處境很尷尬,四處被仇視,必須改善這種困境。

1,對內肅清「納粹元素」,摒棄絕大部分納粹時代決策方式,在內政上否定納粹歷史,並主動嚴打納粹殘留。擺出一個「新德國」的姿態。
2,外交上,放低姿態,將自己定格為「罪人」,用「贖罪」的態度,對待周邊國家,尤其是對於歐洲大陸上的小國,儘力彌補。
3,放棄戰前所有的德國利益,這個政策一直延續到兩德統一,把歷史結點定格在「新的德國」,外交上轉為保守,緊跟美國老大哥的步伐,聽從老大哥安排,保證跟隨但可置身事外。。
4,積極解決「法德矛盾」,這是歐洲大陸上最需要解決的「大國矛盾」,法德關係緩和是德國無論經濟還是地緣上都需求的東西。在這個基礎上,以法德牽頭,進行歐洲一體化的一些合作設想。在後期,想藉此脫離「完全服從美國」的局面,有自己的話語權。。


把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1,產業恢復:19世紀末,德國快速的工業成長,除了有爆發性的技術革命外,在具體措施上幹了兩件事情:山寨和仿冒英國產品做積累和規模化發展基礎工業再圖其他。。

戰後的德國也乾的這些事情,英美在50年代已經恢復到戰前水平,已經開始對周邊國家進行工業品輸出了,那麼德國最初進行歐洲大陸外貿的工業品,依然是仿照英法產品而來,通過工藝升級和成本控制,壓低產品售價,對大陸市場進行競爭。這種仿冒在格申克龍的定義中就變成了後發優勢。後發優勢名義上是藉助已有科技然後促進科技進步,本質上就是仿冒和抄襲已有的科技成果,然後形成產業群進而消化創新成自己的品牌

其次,規模化基礎工業發展,尤其是政府牽頭的幾個工業區,進行規模化,質量化的基礎工業品生產,不到十年就在歐洲大陸市場的基礎工業品的品質上佔了絕對的上風,而基礎工業品的發展,和外貿的成功,也推進了德國工藝技術的改進。

2,產業升級:
在依靠基礎工業品和產品的外貿,有了經濟基礎以後,開始謀劃產業升級。

首先是,工藝技術的升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煤炭和鋼鐵製造業非常興旺,到了60年代末企業就思考如何的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核心工藝」和「核心產品」,尤其是當時德國處以中小企業圍繞基礎工業為經濟主導的環境下,這種產業升級很有性價比。例如鋼鐵大王克虜伯不再做鋼鐵的初級生產,而要做精細加工,其中無縫鋼管非常厲害,後來沒有哪個國家無縫鋼管的質量是超過克虜伯的(當然他後來還是悲劇了,而後重組)。再有中小企業,每個企業至少有一項核心技術或產品,

其次是,應用技術的升級。聯邦德國對科技的資助激增到所有公共開支的5%。在政府的巨額支持下,大量的應用技術研究機構開始繁榮,而工業界對於更高級產品的需求,也促進了工業部門在研究方面的參與。屬於先由政府牽頭,再有市場導向。。


差不多就這些了。。


這個事情可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

那些說德國如何優秀的人,如何解釋1918年以後德國一蹶不振最後導致納粹上台,而1945年後卻復原得很好?而且1918年德國本土幾乎沒有遭到破壞,只是失去了一些工業,而1945年是真的被炸平了。

真正的原因就是拼爹。

二戰結束時清算過,二戰前德國欠下的債務(入侵捷克的真正目的就是賴債)+二戰中從歐洲各國掠奪的資產和勞力,摺合1938年德國的GDP 3倍(賬目數字沒有那麼高,但是當時德國和被佔領國間的交易都是不平等交易,實際額度要高得多)。可以想見,背著這個包袱,德國到現在也未必能恢復起來。因此所有馬歇爾計劃的受援國都必須簽署一份協議——凍結所有德國對外債務。同時德國政府對國民的債務一併消除,不再承認。1953年各國進一步簽署協議,提供了一個複雜的債務償還方案,納粹上台前(1932)的債務打折,之後的債務包括戰爭負債待德國統一後再商議。德國統一後歐洲並沒有人再舊事重提,這筆債務實際上就賴掉了。

而且戰敗國不像其他列強需要處理海外殖民地問題,可以心無旁騖專心內部建設,還乾脆沒有了軍備(如果戰前日本不在軍事上花費那麼多資金,會比現實中強大得多)。其實英法等國在50年就已經回復到戰前水平了,但是因為處理海外問題和歐洲主權問題與美國抬杠,背上了包袱(儘管如此歐洲50年代發展得也相當不錯了)。

沒有了歷史包袱,過渡期的生活物資由美援解決,那麼德國剩下的就是純粹的生產問題了。德國和日本類似,戰前工業水平相當高,但是體系不合理,戰後藉助美國技術、設備,管理的引入,使得生產力出現了質的飛躍。

實際上,馬歇爾計劃的核心是推廣美國的意識形態——自由市場經濟。它要求受援國消除貿易壁壘,實現經濟一體化。這樣一直困擾德國的市場不足問題就徹底解決了(早有這個計劃也就不會有一戰二戰),如果有了這麼好的條件還干不好,那德國人就真是劣等種族了。

最好的對比,自然是要看被蘇聯人禍害得東德,到現在也沒緩過來,還拖累了西德,而兩邊除了爹以外,完全一樣。(其實蘇聯在東德的投入一點不比西邊小,但爹自己的體制問題還沒解決呢,把兒子也帶溝里去了)

所以說,才能和努力都是必要的,但是有爹的孩子像塊寶。

(今天又成功散播了負能量,心情舒暢)


記得馮小剛的《1942》里有一句台詞,張國立扮演的落魄財主對絕境中的家人說(大意):只要咱們能活下來,給我十年,我還是地主,因為我知道成為財主的方法。
-------------------------------------------------------------------------------
內因:戰爭雖把德國硬體毀得稀爛,但德國軟體還在,懂得如何重建的人才還在。
出產人才的根源在於教育。毛奇曾說,普法戰爭的勝利,是在普魯士的小學課堂上就決定了的。德國人重視教育的觀念由來已久,早在德國還沒統一的1830年代,普魯士孩子的入學率就高達97%(具體記不清了,只多不少),如果孩子失學一天,就處以家長3馬克的罰金( 具體是一課還是一天我記不清了) 。所以,厚重而過硬的出產人才體系,為德國重建提供了技術保證。
外因:二戰剛結束,冷戰就接踵而來,德國成為東西方對抗的前線,西方(主要是美國)為了擋住北極熊,對德國政策從寬,並給予大量經濟援助,加上德國製造的底蘊和口碑(因為人才還在,所以靈魂還在),訂單紛紛而來有了資金保證,技術加資金,再次讓德國實體經濟騰飛。
總之,美國人給錢大氣,德國人自己爭氣,冷戰地緣的運氣。
-------------------------------------------------------------------------------
排名第一的回答的意思是:內因不重要,全因為有個美國好爹。而我的意思是:「三氣」都一樣重要,缺一不可,如果不是冷戰地緣,老美憑啥認小德當兒子?怎麼不認西班牙呢?再說,光有好爹沒好兒子也不靈,扶不起的阿斗也不少,比如常公。
東德西德之別,是因為爹不同,這話當然沒錯(其實東西德地區原本也有底子差距,但這是次要因素啦),同意。不過,東德和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等等吧,也都是一個爹,可是。。。


一個國家最大的財富是這個國家上的人,更重要的是民智。

財富可以被掠奪、城市可以被破壞、土地可以淪陷,只要民智沒有被壓滅,以上這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災難,但是對整個民族來說這都是浮雲。

一個思想上走進「現代」的國家,外部壓力減去後,經濟、民生復興不應超過20年。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財富的聚集,20年都是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工業的恢復慢一些,但是35年也夠了,足夠再有前鑒的基礎上走完一個完整的工業化進程。雖不能躋身頂尖行列,但是列為工業強國之列還是夠了。科技、軍事恢復較慢,但是在教育、工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上有個40來年也應該綽綽有餘。

德國是一個較早步入工業化的國家,其恢復、發展能力不能用歷史上農業國的標準衡量。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德國會裝孫子吧。
裝得一手好孫子這事,日本也干過,所以日本被美國轟炸的那麼慘,不也回血回很快嗎?
但是日本還是不如德國會裝孫子,德國總理為了道歉都下跪了。
所以日本戰後發展還是不如德國。


推薦德國總理和「社會市場經濟之父」艾哈德的《大眾的福利》一書


因為在被摧毀的德國建築三米內的下水道里,就有無數棟用油紙包著的大樓,拆開來看還油光錚亮呢!德國人早在戰爭開始之前便已考慮到這一點,他們嚴謹的思想值得我們學習。


(知乎第二正經答,我來說我來說)

根本原因是源於德國採取財政平衡政策(橫向財政平衡與縱向財政平衡)

首先,介紹一下歷史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蘇英法四國佔領德國,他們起初抱定的道德目標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徹底消滅這個納粹德國無法無天的法西斯。但是,他們背後各自仍有懷著不同的小算盤:

美國準備在戰敗的第三帝國廢墟上實行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工業化和「民主化」;
蘇聯要把戰敗國成為克里姆林宮鐵腕控制下的衛星國,為蘇聯效勞,
英國要藉此機會向德討還兩次世界大戰中使大英帝國失去世界霸權的極大損失,要把德國降為歐洲的三、四流國家;
法國為了報復德國對它的佔領,要在他們的佔領區內運用一切運輸工具進行大肆掠奪。

後美蘇之間的矛盾逐漸上升,盟國之間對如何處置德國的鬥爭日益尖銳。東西佔領區的政策開始分道揚鐮。即東占區(蘇聯)和西佔區(美英法)成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鬥爭的前沿陣地。

納粹德國的格局逐漸由四國佔領:

變為東西兩德,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美英法)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蘇)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蘇聯對東德的佔領政策帶有強烈的報仇雪恨情緒。蘇聯在二次大戰中死傷達二千多萬人,經濟遭受了災難性的破壞。因此蘇聯希望用各種可能的手段從戰敗的德國那裡取得賠償。於是對東德採取了嚴厲的索賠政策,。斯大林要求德國償付相當100億美元的賠款,絕大部份從蘇占區獲得。戰敗的德國已是山窮水盡,耗盡了人力物力無力償付巨額賠款。一於是,蘇聯用德國的設備和僅剩的全部流動資產(如黃金、外國債券和外幣)作為賠償。蘇聯採取能拿的就拿原則,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鐵軌、管道、工廠、汽車等都屬拆遷對象。由於大規模的拆遷、車運,蘇聯對安裝又缺乏經驗,結果使許多機器拋露野地。經風吹雨打成了一堆廢鐵。拆卸活動到50年代初才完全停止。據可靠資料估計,蘇聯從東德索取的賠償價值為125億美元以上。

而反觀西德,美國為了抵制共產主義的西進,試圖以西德作為屏障,為此,美國在與盟國對德委員會上提出不再從美佔區獲得賠償的同時,也令西德成為「馬歇爾計劃」第十七個成員國,對德國提供了高額的援助,使得西德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上面有回答涉及這一問題)

據可靠數據分析,在德國尚未統一之時,東德的生產潛力保守估計為西德的12%~13%,勞動生產率為西德的一半,全國只有三分之一的企業盈利,1990年全國的預算赤字達到1200億馬克,而外債則高達350億馬克。東德領土面積相當於西德的44%,人口為西德的22%,人均GDP僅為西德的26.3%。1989年原西德人均GNP達到35856馬克,同期原東德僅為11829馬克;1991年西部11州人均GNP為37910馬克,東部5州則下降到9480馬克。

這裡上傳一張簡單的對比圖

而真正意義上的德國,是1990年8月31日,兩德簽訂了《兩德統一條約》,規定1900 年10 月3 日民主德國分別以六個新聯邦州(以下簡稱新州) 的身份按《基本法》第23 條的規定加人聯邦德國, 從而從法律上完成了德國的重新統一。

柏林牆推倒之後,一個統一的聯邦德國面前所橫亘的難題之一便是經濟如何發展?它們在不同時期針對不同對象分別選擇橫向平衡和縱向平衡。

首先解釋兩種平衡政策的含義:縱向財政平衡政策,它是指上下級政府間的財政轉移支付,是在聯邦、州和地方三級政府之間進行的。具體分為兩層,即聯邦政府對經濟發展落後的州提供資金轉移支付,以及各州向自身管轄範圍內財政困難的地方政府提供資金轉移支付。而縱向平衡,顧名思義,則是富有的西部老州向落後的東部新州提供經濟援助。

很多人認為統一後的德國一定是率先採用橫向平衡,繼而再採用縱向平衡,其實不然,最先採用的是縱向平衡政策,而且是東西兩州都為之採用。

那麼,為何德國會首先採用縱向平衡政策?因為在德國統一初期,新、老州之間的經濟能力和財政能力相差很大。新州的經濟和財政能力都很弱.設想一下,如果在平復差距很大的情況下,縱使西部老州經濟發達,它們單純地捐錢也不一定能夠多大程度帶動東部經濟發展,而且,這極大地損害了西部老州的利益,很大程度上不會得到同意。同意的德國政府顯然也考慮到這個問題,為此,在統一時所簽訂的《兩德統一條約》中,明確了方向:

《兩德統一條約》第7 條第3 款特別規定, 至1 9 9 4 年12 月31 日止, 老州與新州之間不實行《基本法》107條所規定的營業稅分配,也不得實施全德州財政平衡。東部新州的財政需求通過另一種方式的營業稅分配和「德意志統一基金」來滿足。

在這裡解釋一下德意志統一基金: 簡稱「 統一基金」,也就是聯邦政府為了平衡新州提供專用的財政資金。 自1 9 90 年下半年到1 9 94 年聯邦政府提供的統一基金額度為1 150 億馬克, 每年平均為30 0 多億馬克。這筆看起來巨大的費用, 實際上並沒有增加聯邦政府的財政負擔. 因為《兩德關於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條約》第28 條第2 款規定, 自統一生效起, 聯邦德國仃止向原民主德國支付過境費、公路車輛稅、旅遊外匯基金等費用。這些費用每年高達4 0 億馬克. 為此, 統一生效後聯邦政府免除的這筆財政開支, 足夠彌補聯邦政府提供統一基金而增加的財政開支。

(換句話說,也就是這段時期,由德國政府加大對東部的扶持)

這就從一個方面確保了老州的利益不會因兩德統一而受損,確保老州的利益還響其發展能力和生活水平。且在《兩德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條約》中,第26 條第4 款明確規定:「必須首先利用全民財產來調整民主德國的經濟結構和整頓國家財政」 。

兩德統一到1995年期間,新老州分別運行不同的財政平衡機制。東部主要依靠縱向平衡,西部老州按照原西德時期的成例運行雙向平衡體系(縱向平衡比重較大)。使得東部需在短時期內增進基礎設施建設,轉型計劃經濟體制,構築新型社會保障項目,以順利實現對接西德模式。值此期間,州際財政平衡仍壓制聯邦轉讓於西部11州的縱向資金規模,這表明由州主導財政平衡運轉的格局依舊如故。

為配合1995年橫向財政平衡體系根本性變革的需要,德國對《財政平衡法》進行了修訂,新《財政平衡法》於1993年6月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過75億歐元。若通盤考察增值稅預先平衡則效率缺損更為驚人:大約130億馬克通過分配余的25%增值稅讓與「窮」州,而州際財政平衡約重新配置120億馬克,雙方合計達250億馬克/年的有效刺激;

從兩德統一到而1995年期間,由於實行縱向平衡居多,德國經濟開始穩步回升。接下來根據新的《財政平衡法》,1995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新的經濟政策,以橫向平衡為主。

這裡需要展開說明的橫向財政平衡法案的內容,主要包括:增值稅預先平衡和州際財政平衡

而州際間財政平衡分配主要包括四個環節:

  1. 是測算各州財政能力指數。
  2. 是測算財政平衡指數平衡指數是確定財力平衡狀況的數值,反映各州財力需求的標準,包括州本級和州內地方的需求數兩部分。公式為:平衡指數=全國人均稅收額×(州人口數×權數+地方人口數×權數)
  3. 是把財政收入能力指數(代表財力供給)和財政平衡指數(代表財力需求)相比較,分檔確定接受平衡基金的州及應得數額、自求平衡的州和付出平衡基金的州及支付數額。(如下圖)
  4. 是在年度執行中,聯邦和應付出平衡基金的州按上述計算結果在每季度末按進度嚮應接受轉移

(環節3解釋)

(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不同貧困標準砸錢)

但是這種標準又會衍生另外一個問題:很有可能原為財政能力較高的州,而財政平衡後平均財力低於原平均財力較低的州。後來這種情況果然發生了,也就是著名的德國財政平衡法案。(有興趣的可以查詢相關論文)

客觀評價德國的平衡財政制度,正是這種具有德國特色的財政體制行政管理權分散與法律控制權集中的有機結合,所以才為德國經濟迅速發展和有效運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對西歐各國的幫助都很大,給各國數額巨大的真金白銀,而且歐洲開始了一體化的胚胎:經濟發展合作組織,大國之間的貿易壁壘有一定削弱。德國並不是戰後立即開始恢復的,戰爭對德國造成損失很大,但是工業底子還有,為了進行對戰爭的制裁,佔領國對德國工業進行了好幾年的削弱,後來發現德國不行會拖累整個歐洲,才調整了政策。


東德不了解。


另外玩玩文明就知道,戰爭過後,哪怕只剩下一個農民,經濟的恢復也是很快的。


因為他們最理性和冷淡,去過德國旅遊的人都知道這點,他們不會指責你,笑話你,甚至不想偷你東西,但他們禮貌的態度後面,眼睛裡面那一絲笑意,代表了他們的歧視,他們笑話你,都是含蓄的。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丈母娘寫的,該丈母娘是一個化學老師,她描寫女兒嫁給一個德國人,她作為母親,去德國暫住的經歷,她說,女婿邀請她去浴室,當面給她演示了該如果清潔浴缸,要求是流水下來成片,而不是成條。

那個在國內當化學老師的丈母娘感嘆:羞愧啊,自以為是知識分子,卻不知道基本清潔程序。她還順便感嘆,這種對浴缸的清潔要求,是他們化學實驗室對試管清潔的要求。


德國人優秀,注意不是優越


戰後反思、融入國際、體制合理、民族智慧、他國援助。


人的素質是一方面,美歐的諒解援助是另一方面,缺一不可。


一戰就吃過虧了,打完了德國大家以為贏了,其實都輸了。
三個字「逼太緊」。
二戰沒打完大家就冷靜的想好了,這次別再像一戰的時候了,把人逼上死路,又不能把幾千萬德國人種族滅絕。
以上是扯淡。其實無外乎主觀因素客觀因素。當時來說,客觀因素決定性作用,那就是,國際大哥美國不想看到德國作為一個窮鬼出現,他需要一個有一定經濟實力,有一定地區制衡作用的德國出現,從傳統歐洲地緣來講,歐洲中部的德國一旦統一就必然是強國,至少是歐洲強國(現在也證明了這一點),這對於英、法、德這歐洲三大家來說是必然的要求,當時考慮進來蘇聯那麼把德國(西德)重新包裝一番自然是大家的一致首選,不然那麼多白花花的銀子,誰能不心疼。所以你看一下同期的日本,多麼像的一對啊。
至於德國自身,當然不用說了,20世紀又不是古代社會,亡國滅種。


民族性優秀,就是這麼簡單。儘管這會傷民族性不是那麼優秀的民族的心。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袁殊?
為什麼有人說《百年孤獨》是寫給中國人的,它是中國的百年寓言?
為什麼戴高樂將軍沒有進入先賢祠?
中國歷史上,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自己卻不是皇帝的有哪些?
如何評價《曉松奇談》20161007期《永別了武器》中關於絲綢之路不是真實存在的貿易路線的評論?

TAG:歷史 | 德國 | 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德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