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做個簡單的評價就是:這一仗該打,但絕對不應該以當年的那種打法去打。

——————————————————————————————————————

為什麼這一仗該打?

上海市當時中國的金融中心,江浙一帶也有著中國為數不多的工業力量。而且這一帶的人口密度也很高。總體戰打的就是工業和人口,不保護本國的工業和人口中心,那還打個什麼勁呢?

所以,淞滬必須要打。

至於所謂「把日軍的戰略從由北往南變成了由東向西」,這個說法,其實是國民黨後來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說法。首先,日軍全面侵華時根本沒有一個完整的戰略,談何「由北向南」、「由東向西」?

歷史上中國總是被由北向南攻破,是因為古代中原王朝最主要的敵人——游牧民族,其大本營在中國北邊的草原上。游牧民族怎麼可能不由北向南打?日本在哪裡?日本在中國東邊,其大部分力量的運輸,都要從海上走。所以,日本天然的進攻方向就是由東向西,也就是從海岸線向內陸推進。當然,有人會說全面侵華可是從東北開始的。確實如此。但是日本要不斷擴大戰爭規模,必須從本土調兵,而不是東北。關東軍本身擔負著防禦蘇軍的任務。從朝鮮、東三省本地人口中也難以徵召足夠的軍隊。日本把部隊先運到東三省,再入關,實在是繞了個大圈子。還不如直接從沿海地區進攻。

所以,所謂的淞滬會戰把日軍進攻方向從「由北向南」變為「由東向西」,可以說是十足的胡扯。無論有沒有淞滬會戰,日軍的進攻方向都會是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陸。這是由日本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

我們還可以從後勤角度來談為什麼日本必然由東向西打。

按照國府宣稱的日軍由北向南的打法,也就是先攻克華北,再攻克四川,再向東南方向打。我們來看一下地圖就知道這是一個多麼愚蠢的打法:

首先,日軍補給必須從東三省調撥,或最多,從華北港口上岸,然後走上黃土高原,打到河西走廊,繞過秦嶺天險。千里迢迢才能到達四川前線。這種補給難度相當之大。有些地方連鐵路都沒有。

山地作戰,利守不利攻。日軍坦克、重炮等優勢都無從施展,而且面臨著巨大的後勤困難。日軍將領除非腦殘了,才會主動放棄近在咫尺的海岸線以及平坦的華東平原,去勞師襲遠,繞一個大圈,在不利於自身作戰的地形上與國軍死磕,還把自己至關重要的華北補給線暴露在國軍進攻之下。。

再者,華北、西北、四川,全都不是中國政治和經濟中心。一直打到四川,對民國的經濟、行政能力都沒有嚴重的傷害,完全是事倍功半。日本人憑什麼不先去打作為民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的華東和華南?

——————————————————————————————————————

總而言之,所謂從北向南的戰略,對於日本來說調兵不便、補給困難、地形不利,而且還無法傷及民國的行政、經濟和工業能力。日本人腦子銹逗了才會從北往南打。

更何況,從北往南打的必經之路就是陝西,正好可以替國府剿滅共黨。而且四川當時有大量的軍閥武裝,而華東華南卻是蔣介石以及國府中央的大本營。我們不妨這樣說:如果日本真的從北向南打,蔣介石做夢都會笑醒——這條路線恰恰是替國府中央剿滅所有不大聽話的力量。

從這些意義上講,如果淞滬會戰真的把日軍戰略從「由北向南」轉變為「由東向西」,那蔣介石簡直就是蠢材中的蠢材。甚至可以說是對中國人民的巨大犯罪。

事實上,早在1934年,國府就預料到日軍會在華東登陸,所以提前修築了吳福線、錫澄線、乍平嘉線、海嘉線等國防工事。換言之,國府至少在1934年就預料到了日軍會走由東向西的路線。

如果國府覺得日軍會從北向南打,這就面臨著一個弔詭的事情了:日軍已經攻佔東三省,從北向南打無疑是從東北入關最為方便。何以國府會把國防工事修在江浙,而不放在華北?

有三種解釋:
A、國府的人都是蠢貨,沒看出來從東三省出發走北路最簡單,反而覺得日本會從江浙登陸。
B、國府的人都能未卜先知,知道以後有一場淞滬會戰能把日本的進攻方向扭轉到江浙。
C、國府的人一開始就認為日本會從東向西打。

——————————————————————————————————————

當然,有人可能提出,蔣介石的這段話來證明他的策略

「敵軍戰略本以黃河北岸為限,如不能逼其過河,則不能打破其戰略,果爾,則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綽綽有餘,是其先侵華北之毒計乃得完成,此於我最大之不利。我欲打破其安占華北之戰略,一則逼其軍隊不得不用於江南,二則欲其軍隊分略黃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駐華北。中倭之戰必先打破其侵佔華北之政策,而後乃可毀滅其侵略全華野心。總之,倭寇占京滬,其外交政策已陷於不可自拔之境,……」

要注意到,蔣介石說這段話的時間是在1938年5月5日,淞滬會戰都已經結束快半年了。這不過是在淞滬會戰未能實現戰略目的的情況下自己找面子罷了。

實際上國府對於日軍作戰計劃的預估就是日軍會分兵兩路,一路打平津,一路打江浙。日軍分兵,是預料之中的結果,而不是淞滬會戰的戰果:

1937年《國防作戰計劃》,甲案:「(二)敵軍之攻擊方向,為對黃河邀北,由古北口一山海關,經北平一天津,沿平漢一津浦兩路,向鄭州一濟南一徐州前進。期將我主力軍殲滅,或將我國軍向西北貧痔之區壓迫,期以封鎖之。其副作戰,由多倫經張家口一緩遠一河套一大同,及由北平經保定、石家莊,向太原前進,取包圍山西之勢。 此外更將利用其有絕對制海權,由膠州灣一海州等處登陸,以威脅我在黃河北岸作戰軍之側背。 (三)長江下游太湖附近之地區,為我國最重要之經濟工業中心及首都所在地,敵今在上海已構成相當根據地,將以有力之部隊,在本方面登陸,協同海軍而進攻,期挫折我國抵抗之意志。 」

1937年《國防作戰計劃》,乙案:「其(日軍)主戰場以華北為中心,並以有力之一部,沿平綏路西進,及由山東半島、海州等處令陸,截斷我南北連絡線,策應其主力軍之作戰,以囊括我華北全部,同時以一部由揚子江口及杭州灣上陸,以掠奪我資源,威脅我首都,並以台灣部隊向閩粵沿海岸登陸,期助援其主力軍作戰進展容易。」

所以,日軍在抗戰初期的戰略,早在國府預料之中,並不存在什麼「迫使日軍分兵」或「使日軍戰略由從北向南打,轉變為從東向西打」。
——————————————————————————————————————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說說淞滬會戰本身。

如前所述,華東、華南是國府中央的大本營。損失掉這些地方,對國府的經濟、政治打擊是非常可怕的。國府必須想方設法提高這些區域的防禦能力。

對於日本來說,雖然由東向西是必然的選擇,但是這個選擇有一個巨大的難點,那就是登陸。

兩棲登陸戰,即便到今天,都是作戰協調與後勤的噩夢。即便成功登陸,也面臨著無法獲得充足補給的危險。即便是工業實力極端強大的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也長期面臨著補給不足的問題。這種問題,必須通過佔領港口來解決。

因此,大型港口城市的控制權,在全面抗戰初期具有著極端重要的意義。

然而,國府也恰恰是在這個問題上面臨著巨大的難題:上海駐紮有日本海軍陸戰隊。

而日軍顯然不會放棄如此便利的機會。

1937年7月30日,張治中向南京報告:「我在北方作戰,固不宜破壞上海,自損資源,然若敵方有左列徵候之一,如:1敵決派陸軍師團來滬,已開始登陸輸送時;2敵派航空母艦來滬時;3敵在長江艇隊來滬集會時;4敵在滬提出無理要求,甚至限期答覆,即斷定敵發動無疑。則因我主力軍遠在蘇常以西,輸送展開在在需要,且上海保安團抵抗力薄,諸種關係,似宜主動地位,首先發動,較為有利。」

南京回復:「應由我先發制敵,但時機應待命令。」

也就是說,77事變之後,國軍投鼠忌器(工商業以及其他國家租界),不願意先發制人消滅上海的日本軍隊。但對於日本在上海的行動是非常擔心的。

因此,1937年國府的《國防作戰計劃》是這樣寫的:「長江下游地區之國軍,於開戰之初,應首先用全力佔領上海,無論如何,必須撲滅在上海之敵軍,以為全部作戰之核心,爾後直接沿江海岸阻止敵之登陸……不得已時,逐次後退到默認陣地,須確保乍浦、嘉興、無錫、江陰之線,以鞏固首都。」

顯然,國府在淞滬會戰前的作戰思路就是把日軍在港口地區的有限兵力趕下海,然後固守海岸線。只有在實在守不住的情況下,才會向後退,節節抵抗。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兩名士兵駕車闖入虹橋機場,被國軍擊斃。中日為此進行了大量的溝通。但是日本要求中國軍隊撤出上海,這是國府不可能接受的。日本同期向上海和青島進行了增援。雙方在8月13日正式開打。

8月15日,國府總動員,建立第三戰區,以顧祝同為總指揮。其作戰方針是:「戰區以鞏固首都及保有經濟策源地之目的,迅速圍殲上海附近之敵,並打破其沿海沿江登陸之企圖」。可見國軍從早期計划到淞滬會戰時的具體實施,其目的是非常連貫的,就是保衛江浙政治、經濟和工業,而不存在讓日本分兵或轉移進攻方向的想法。

然而,國府卻在8月18日停火,希望外國調停,讓中日兩方都撤出上海。這無疑給與了日軍喘息之機,方便了日軍調動部隊。

那麼,為什麼國府在這個時候還會抱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

首先,不得不說,長期的衰弱,讓中國政府喪失了自信力,難以全面評估自身的實力。當時的國府政要們,並不相信單憑中國自己就能戰勝日本,或者至少以當時那個國力水平無法戰勝。他們想方設法都要把歐美國家拉到這個衝突裡面來。希望能夠通過歐美調停,停止衝突。

再者,日本全面侵華是「下克上」的結果。換言之,當時與國府直接打交道的日本中央政府,並沒有全面侵華的想法。或者說至少沒有一個全面的方案。因此,在面對衝突的時候,日本政府的代表反而會顯得比較傾向於妥協。這無疑給予了國府錯誤的信號,使其產生了可以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的幻想。

更進一步說,即便是日本軍部,即便是面臨著全面侵華的局面,當時也缺乏全面的戰略構想。7月29日,日本參謀部的計劃還是「一、以中國駐屯軍進行作戰,在平津地區對中國軍隊盡量加以沉重打擊。二、在情況不得已時才在青島和上海附近作戰。」結果到了8月初就傾向於在上海投入一定的兵力,到真正開火了,卻又決定投入重兵。

日本政府和軍隊本身的多變,更讓國府誤判了形勢,以為還有調停的可能。

這些誤判和幻想,讓國軍失去了先機。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上面日軍計劃豈不是證明了淞滬會戰成功地使得日軍分兵?這裡必須要說明一下,之所以日軍早期並不願意向青島、上海投入軍隊,是因為當時日本政府並沒有全面侵華的計劃,也沒有進行必要的動員工作。在不進行動員的情況下,日本最多只有7個師團可用於對華作戰。而隨著日本侵華擴大化,日本政府遲早要進行總動員,因此從青島、上海侵華是必然的舉措。之所以一開火,日本就忽然能夠向上海投入重兵,是因為日本於8月15日開始了總動員,兵力已經不再是實施江浙登陸作戰的限制了。

——————————————————————————————

淞滬會戰具體的過程這裡就不冗述了。

主要需要提到三個問題:

一、上海的地形

實際上上海的地形並不適合國軍作戰。日軍海軍相當強大。在淞滬會戰中,日軍可以充分發揮其海軍的威力,進行火力支援。其海軍航空兵也得以發揮。這些要素對國軍作戰是相當致命的。大量的部隊,在運動中,就被日軍火力極大地殺傷,這完全不值得。也就是說,上海本身的地理位置,並不適合國軍進行一場大會戰。當「把日軍推下海」的主要作戰目的無法實現的時候,國軍就應該主動後撤,而不應該在上海進一步地消耗。


二、對外交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10月25日大場鎮失守,國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繼續防守日軍進攻已經不現實了。另一方面,為了便於在11月初的九國公約會議上實現西方干涉的最終目標,蔣介石仍然要求國軍繼續固守至少10天到兩周(宋希濂《血戰淞滬》)。第88師參謀張柏亭在《淞滬會戰紀要》中寫道「委員長訓示政略目的,是強調日本軍閥的侵略行為,而上海是一個國際都市,中外視聽所集,要在國聯開會時,把淞滬戰場的現實景況,帶到會場去……」

這仍然是國府總是寄希望於外國干涉的老毛病。這種幻想,帶來的後果,就是當國軍受命撤退的時候,已經陷入了混亂,撤退變成了潰退。


三、指揮失敗和無組織的潰退

國軍本身素質和訓練確實遠遠不如日軍,這在淞滬會戰中非常明顯。國軍上層也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在淞滬會戰中指揮多有失誤。尤其是蔣介石,經常遠程遙控,插手一線指揮,導致部分地區作戰失利(這個問題貫穿抗戰始終)。

而11月9日下令撤退的時候,由於作戰損失和指揮問題,前線國軍已經幾乎失去了指揮,撤退變成了潰退。《國防作戰計劃》以及第三戰區作戰方針中指明的,利用國防工事進行層層防禦的方略,完全沒有得到執行。這使得日軍長驅直入,並導致南京保衛戰過早地開始,國軍失去了準備時間。

——————————————————————————————

因此,總體而言,淞滬會戰是國府必須要打的一仗。雖然初期部署有所失誤,但情有可原。然而後期為了爭取最終毫無作用的國際輿論支持而過多地推遲撤退,導致了全線潰退,將國防工事拱手讓人,還使得南京保衛戰過早開始。因此,從戰略上看,即便不說是失敗的,也是有著非常大的錯誤。

至於「強迫日軍分兵」、「改變日軍進攻方向」都是比較可笑的。唯一可以成立的是,淞滬會戰使得日本從不斷「下克上」的侵蝕中國,變成了全面動員、全面侵華。


反對目前支持最高的徐偉路的答案。

1、首先徐偉路用歷史的大慣性來說話,這就很不對了,因為到了近代已經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了,照搬封建時代的經驗顯然是不可取的。說起來,抗戰較之封建時代的戰爭是有極其巨大的差別的。
(1)世界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中國的敵人不再是游牧部落,而是工業化國家,馬場這種資源不再有戰略意義。騎兵與步兵的關係一說也就不再適用。
(2)世界進入了總體戰時代。總體戰時代,國家的戰爭力量與其國家實力直接掛鉤了,這個時代的戰爭,不再是單純憑藉勇敢的士兵就能獲勝了的了。
(3)抗戰不再只是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局部戰爭,而是和全球反法西斯戰役綁定在一起。
(4)民族國家和封建王朝存在根本性的區別,這意味著所謂的王朝氣度,不再因為什麼首都的位置而決定,」退守東南的政權是沒有意願去收復西北的「這句話也不再有道理。
(5)徐偉路提到了宋朝滅亡的例子。宋王朝可是在長江邊抗住了蒙古鐵騎幾十年啊。如果宋王朝時代也有全球反蒙古聯盟,宋王朝未必就會輸。

以上的幾個特點說明了以過去封建時代的經驗是很難用來指導抗戰的戰略的。最後補充一點,日本人也是學過中國歷史的,元滅宋,隋滅陳,日本人也是指導的,而日本人不會僅僅因為愚蠢而放棄歷史上屢試不爽的從北向南進攻的戰略的。

2、」淞滬會戰改變了中日戰爭的走向,把從北至南的戰爭走向改變為了從東至西「,這句話有這麼幾個潛在邏輯:
(1)日本人在從北向南,和從西至東兩個方向中只能選擇一個;
(2)日本人計劃的是從北向南作戰;
可惜這兩點都是不成立的。
首先說第一點,日本是一個一億人口的工業國家,人家完全有實力同時從北向南和從東至西發起進攻,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還在廣州登陸,加了第三個方向---從南向北。
其次第二點,不要說從北向南的作戰計劃,日本在1937年根本就沒有制定同中國全面開戰的計劃,所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同麥克阿瑟當年叫囂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一樣,也只是一句嘴炮。七七事變後,日本一直奉行的是不擴大方針,避免戰爭擴大。這裡插一句說說七七事變,在七七事變前夕,日本在華北的兵力不過是5000人的中國駐屯軍,其國內也並未進行戰爭動員,日本會以這種方式發動全面侵華嗎?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向華北也只增派了一個師團加兩個旅團,其後陸續趕赴華北的三個師團,直到淞滬會戰爆發後才完成部署。這裡不是要為日本洗地,日本侵略中國是必然的,但是方式,時間會有多種。1937年,日本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應對蘇聯上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並沒有形成從北向南的攻勢,那麼說淞滬會戰把日軍的進攻方向吸引過來就是沒有道理的。

3、「抗戰若是從北至南的防禦,因為東南是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也是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所以不出意外地話,肯定是即使丟了四川重慶也一樣會在最後關頭堅守東南,而東南若無四川之庇護,參考西晉滅吳、隋滅陳之戰,必然是長江上中下游一起崩潰,摧枯拉朽,即若不失四川,參考我朝渡江戰役,還是一樣難以堅守。」 「國軍隊從東至西退卻,越往西天險越多越容易防守。陝西崤函之固,戰國的時候東方六國合縱搞了不知多少次,糾集了天下之兵,熱熱鬧鬧攻秦,秦國人閉了函谷關就了事;還有險出了名的四川,「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日本人拼了老命也沒有跨入陝西一步」

(1)難道日軍從北向南打,「崤函之固」以及「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就不在了么?不管日本是從北向南打,還是從東向西打,都是在陝西和四川的東邊啊。無論日本從那邊打,都是要先佔華北華南,再圖四川陝西啊?
(2)山是天險,大河就不是天險了?從北向南越過黃河、淮河、長江就容易了?

現在比較晚,明天再完善並補上史料出處。

================================1/12===================

另外,要說淞滬會戰將日軍的進攻方向吸引到由東向西是蔣的英明決策,這裡就默認了國民政府在開打淞滬會戰時有這樣的戰略意圖。事實上這個也是不成立的,微博上的唐律疏議的這篇文章闡述了這個問題:

有人說,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的淞滬會戰,是為了吸引日軍主力到寧滬杭一帶,然後迫使日軍沿長江向西進攻,而不是從華北由北往南進攻。還說,這是蔣百里最先提出來的總體戰略。

事實情況真是如此嗎?大謬不然。

我們且不論蔣介石是否認同蔣百里的觀點,甚至也不論蔣百里是否真正提出過那種觀點。我們且看當年蔣介石給淞滬作戰部隊下達的作戰指導,你從中能看出半點「吸引」日軍的意圖嗎?

「第三戰區
對於侵入淞滬之敵,應迅速將其掃蕩,以確保京滬政治經濟重心。
同時對於浙江沿海敵可登陸之地區,迅速構成據點式之陣地,阻止敵人登陸,或乘機殲滅之。」
——蔣介石1937年8月20日頒布的《國軍作戰指導計劃》中「指導要領」中關於第三戰區指導要領的全文就是如此,摘自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叢刊.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頁。

「一、指導方針
該戰區應以掃蕩上海敵軍根據地,並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陸取包圍行動之敵,以達成鞏固首都及經濟策源地,為作戰指導之基本原則。」
——蔣介石1937年8月20日頒布的《第三戰區作戰指導計劃》的「指導方針」全文如此,摘自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叢刊.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頁。

這裡明確寫著,給第三戰區的任務是「確保京滬政治經濟重心」!是「鞏固首都及經濟策源地」!而絕不是什麼「吸引」日軍前來!如果要確保一個地區,當然是要敵人離這個地區越遠越好,怎會主動「吸引」敵人到這個地區來?如果要「吸引」敵軍前來,又為什麼反覆強調要在一切「可登陸之地區」「阻止敵人登陸」?你到底是要敵人來還是不來?

且上述兩份「指導計劃」中都強調了,淞滬方面部隊必須「掃蕩上海敵軍根據地,並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陸取包圍行動之敵」,必須「迅速將其掃蕩」。如果是要「吸引」敵軍主力前來,怎會做出這種斬釘截鐵的要求?若要吸引敵軍,正常的做法是對當面之敵保持適當壓力,而絕不能將當面之敵徹底消滅!否則打掉了敵人的立足點,又消滅了殘敵,從而使敵人沒了後顧之憂,你還怎麼盼望敵人繼續往這裡增兵?遼瀋戰役時解放軍對長春圍而不攻。平津戰役時對新保安的35軍圍而不打。那才是正常的「吸引」敵軍的做法。

而在對第二戰區的指導訓令中,則說得更為明顯。

「(第二戰區的任務)同時牽制熱河以東之敵軍,使其對青島、淞滬之作戰,不能轉用兵力。」
——蔣介石1937年8月20日頒布的《大本營頒國軍戰爭指導方案訓令》,摘自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叢刊.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頁。

如果第三戰區的目的就是吸引日軍主力到上海,那為什麼又要第二戰區設法使日軍對「淞滬之作戰,不能轉用兵力」?難道蔣介石神經錯亂,要第二戰區和第三戰區左右互搏?

可能仍會有人要抬杠,說高層必須要第三戰區做出有決心的姿態來,所以不便在作戰指導中明言「吸引」敵人的意圖。但問題是,若真如此,那為什麼同一份文件中,對第一戰區(山東河北一帶)的指導中卻說了這樣的話?

「第一戰區
近迫該當面之敵,實行柔性之攻擊,以吸引其主力,俾我第二第三戰區之作戰,得從容展布。」
——蔣介石1937年8月20日頒布的《國軍戰爭指導方案》中「甲、第一部」中關於第一戰區的指導全文如此,摘自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叢刊.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頁。

既然不便在指導中明言「吸引」敵人的意圖。那為何對第一戰區的指導卻白紙黑字清晰地表達了「吸引其主力」的目的?

上文所引的是當年的原始資料。它們再清晰不過地說明,事實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當時蔣介石真正想要「吸引」敵人的,不在淞滬戰場,而是在華北戰場!淞滬戰場的戰略目的是把日軍趕得越遠越好!而絕不是要讓日軍過來!

當然,後來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幾十萬精銳部隊白白消耗。上海淪陷,南京生靈塗炭。為了推卸責任,為了遮羞,國民黨就把淞滬會戰說成是為了「吸引」日軍前來的壯舉。殊不知當年留下的作戰指導卻直接戳穿了這個謊言,揭露了殘酷的事實真相。

上面的文章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提供了一個思路,即要說以淞滬會戰改變日軍的進攻方向是蔣的英明決策,至少應該證明蔣在戰前確實有這樣的計劃。


=========================================================2014/4/19 再更
之前沒有看到 @徐偉路 的回應,今天看到了再回應一下:

首先逐條反駁一下他對我的反駁的反駁
1、首先,徐君提到了歷史的慣性,中國歷史上確實亡國多是從北至南。但是,這不是因為從北向南比從東至西容易,歷史上北方王朝,只有從北向南一個選項,而沒有從東向西的選項。所以,要是我們討論的是從北向南易,還是從南向北易,則歷史可以給我們經驗,但是要是比較的是從北向南與從東向西,這些歷史經驗,就未必奏效。況且,雖然中國人重視歷史,但是近的歷史永遠比遠的歷史給人的衝擊更大,日軍兵臨城下,中國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宋元之爭,而是從東向西而來的歐美列強吧。

至於說「一旦中日形勢再次到了從前南宋對蒙元,南明對滿清的地步,中國百姓和朝野對於抗戰的走向是會有強烈的悲觀預期的」這樣的話,淞滬會戰失敗,南京失守被屠,其帶來的悲觀預期就未必比南北對峙帶來的小。

「歷史不僅是歷史,歷史是會影響人的思維方式的。」確實如此,但是不同的人從歷史中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徐君要證明自己的觀點,還是要從當時的輿論資料中找證據。

2、何謂之聯盟?
「聯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的國家或民族為了互相保衛通過正式協定(條約或合同)建立的集團,個人或多人與其他人或組織集合在一起的組織的統稱」

組織與互保方謂之聯盟。不是說歐亞大陸上的大部分國家都在抵抗蒙古的入侵,這些國家就成了反蒙古聯盟。顯然,從歐洲到南亞到中國到日本,蒙古所到之處的國家之間,並沒有組織協同,也沒有互保關係。所以,徐君說的:「從東方到西方,幾乎所有的文明世界都被蒙古人征服了,可以說實際上的反蒙古聯盟是已經形成了的」 這句話就不成立。

淞滬會戰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這個時候歐洲的希特勒貌似好像還一點動靜都沒有,所謂全球反法西斯聯盟連個鬼影子都看不到,美英會對日本宣戰也是當時的人完全想不到的,現在我們開了上帝視角來談問題當然輕鬆,但是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就是中國和日本的較量,日本的野心就是吞併全中國,中國只能依靠自己來反抗日本。」
英美沒出手,前期蘇聯的扶持,可是不少啊。下面的史料反應了抗戰初期蘇聯對中國的援助:

「抗戰初期,中蘇訂有友好條約,蘇俄曾派驅逐機E———五、E———六,轟炸機S、B、D、B及五百以上空軍戰鬥員來華與我並肩作戰,並派有軍事顧問若干人,至中央與各戰區服務。」
——《白崇禧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版,298,299頁

由於中國的戰爭,蘇聯直接免除了來自日本的壓力,所以在1937年8月主動與中國簽訂了一項互不侵犯條約,向中國派來了一些「志願」飛行員,並三次向中國提供了總額達2.5億美元——1937年和1938年各5000萬,1939年1.5億——的3%低息貸款。到1939年年底,蘇聯已提供了一千架飛 機,派遣了大約兩千名飛行員和五百名軍事顧問。事實上,蘇聯的一些最優秀的軍事專家都參與了援華專案。
(同頁注釋:「如伏羅希洛夫元帥,朱可夫將軍,崔可夫將軍等。他們全都註定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名。」)
——[美]徐中約:《中國近代史》(第6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606頁

蘇聯的援助,到蘇德戰爭爆發後便無以為繼,但是這時候換美國接棒。可以說國府從抗戰一開始直到結束,從來沒有中斷過外援。說中國只能依靠自己來反抗日本,至少歷史不是這樣的。

另外,徐君說「美英會對日本宣戰也是當時的人完全想不到的」,我對這一點嚴重存疑。

3、中國大而弱,日本小而強
日本的戰前人口,抱歉我記錯了,應為7000萬。不過這並不影響到我的判斷。日本在華兵力,一般保持在100萬到200萬之間,而淞滬會戰日軍動用的兵力是多少呢?約30萬。那麼日軍的動員潛力有多大呢?

日本陸軍1936年只有24萬人,到1945年投降的時候有547萬人
——〔日〕生田惇:《日本陸軍史》表5和表8。

那麼,日軍的動員潛力至少在500萬人以上,這還不算日本從朝鮮,東北以及華北華南佔領區獲得偽軍部隊。這就是我為什麼說日本完全有實力同時從北向南和從東向西發起進攻。而事實上,淞滬會戰的爆發,並沒有另日軍改變其在華北的部署計劃(77事變爆發時從朝鮮抽調一個師團,從關東軍抽調三個旅團,後續從本土派遣3個師團)。徐君把我的這個論斷,放大至「那日軍乾脆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一涌而入中國,每個日本人吐一口唾沫就把中國給淹沒了」,沒有任何道理。

4、戰爭在東南爆發,國民政府的力量更容易展開
徐君沒有給這個論斷提供充足的理由。而從淞滬會戰的實際戰況來看,這一點並不成立。
至於徐君說的東北的例子,說「國民政府對於東北的丟失幾乎是一點實際反應都做不出來」,對於918事件,國府是做不出反應還是沒做反應呢?這兩個我認為是完全不同的。

5、日本如果鐵了心要集中一切力量攻擊中國一點,這一點不論在中國哪裡,有怎樣厲害的天險,都是守不住的。中國必然要放棄部分領土,堅守部分領土,放棄的領土必須是中國統治牢固,抵抗運動能夠有力發動起來,能夠儘可能拖住日本軍事實力的地方,而堅守的領土必須是易守難攻,能夠使劣勢的中國軍隊有相對優勢能抵擋住日本的地方。

這句話前面部分說的不錯,如果日本鐵了心要集中一切力量攻擊中國一點,這一點不論在中國哪裡,有怎樣厲害的天險,都是守不住的。

(1)問題是前提成立嗎?前提不成立,動員一切力量進攻中國,日本既沒有這個計劃,也沒有這個能力。沒有了這樣的前提,就有了可以守住的天險。
(2)"放棄的領土必須是中國統治牢固,抵抗運動能夠有力發動起來,能夠儘可能拖住日本軍事實力的地方。「查一查史料,看看日本在華兵力的分布情況。


1937年底至1938年年初

華中派遣軍(1937年底)
(第3、9、13、16、101師團及步兵第10旅團)
第十軍(包括第6、18、114師團)
第三飛行團
1938年2月14日,解散華中方面軍,上海派遣軍,第十軍的戰鬥序列。下令建立新的華中派遣軍戰鬥序列。新的戰鬥序列為:
第3、6、9、13、18、101師團+步兵第十旅團+第三飛行團(註:步兵第十旅團於2月26日從華中派遣軍戰鬥序列中解除,歸還第11師團。波田支隊與2月22日編入華中派遣軍

-----------------------------綜上,淞滬會戰後,日軍從華中派遣軍中抽調走了第16和第114師團。華中方面的兵力反而減少了。

華北方面軍(1938年2月底)
第一軍(第14師團、第20師團)
第二軍(第10師團、第108師團)
方面軍直轄兵團(第5、16、109、114師團+中國駐屯混成旅團+臨時航空兵團

1938年中(7月底)漢口作戰

華北:第5、14、20、21、26、108、109、110、114等9個師團+獨立混成第2~5旅團+騎兵 集團
華中:第3、6、9、10、13、15、16、17、18、22、27、101、106、116等14個師團+波田 支隊

從上面可以看出,淞滬會戰前後,日軍在華北華中兵力分配大致相當。再看這一時期的重大戰役分布:
(以wiki給出的這個表為序中國抗日戰爭主要戰役列表)
盧溝橋事變----華北
平津作戰-------華北
太原會戰-------華北
淞滬會戰-------華中
南京會戰-------華中
徐州會戰-------華北
台兒庄戰役----華北
蘭封會戰-------華北
從這上面的情況來看,淞滬會戰前後,華北都有爆發大規模戰役。這樣可以得出結論:東南領土的喪失,並沒有有效牽制日軍的進攻攻勢。淞滬會戰,也沒有削弱多少日軍在華北的攻勢。
另外,上面的材料,也印證了我之前的論斷,日軍又能力同時從東向西和從北向南發動進攻,而且人家就是這麼乾的。

6、「這就是一個先後次序的問題,若是國民政府決定最後要堅守東南,那麼抵抗就是從北開始,日本沒有先佔領東南,沒有後顧之憂和巨大的佔領壓力,集中力量進攻陝西和四川,陝西四川有再厲害的天險一樣是守不住的。一旦陝西四川失守,沒有天險的東南,守起來的難度比四川陝西是大千百倍的,最後的結果就是國軍被包圍於東南沿海,避無可避,迫不得已正面交戰,戰而不勝,統統被趕下海,崖山之恨重演。」

我沒有說讓國府最後佔領東南。最後肯定是要堅守西南。你這段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你是說日軍能夠無視東南直接翻過秦嶺進攻四川?

7、大河不是天險?那天塹一詞何來?
(1)阿富汗的例子很不恰當。一方面,美國和塔利班的作戰,根本就不是戰爭,而是治安。天險的作用,主要是阻隔交通,其效果,是針對大兵團作戰而言的,另一方面,既然天險是阻隔交通,那麼隨著交通的發展,天險的作用,也會發生變化,日軍和現在美軍的交通運輸能力,不可同日而語了。
(2)海軍與江河。即便是現在,怕是也很少有在會戰中把戰艦開進大河的。日本海軍很強,但是想在渡黃河的時候讓海軍幫忙,是不現實的。所以,你說的「而當時的日本,有著能與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一戰的實力,區區一個長江想擋住日本軍隊的前進,無異於痴人說夢」這句話就沒有道理了,
(3)渡江戰役。你之前說勢,現在有不說勢了?百萬大軍,攜三大戰役餘威渡江攻擊,天險也不是萬能的啊?再說了,渡江攻擊,靠的可不是海軍吧。
(4)還是海軍的問題:渡江和渡海是不同的事情。日本渡東海易,渡長江難。問題還是二戰時代的戰艦在內河無用武之地。
(5)說山是天險,從上海到武漢,有幾山幾嶺?從北至南,先後要渡過黃河,淮河,長江,還要面臨江南水網。
(6)看看日軍的實際作戰,陝西和山西間的黃河,日軍可曾渡過?黃泛區泛濫千里,日軍到1944才突破吧。
(7)再次聲明:我沒有說中國應該堅守東南。而是說所謂淞滬轉移了日軍進攻方向的這個說法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偉大的領袖 蔣公成功把日軍的意圖從"由北向南改成由東向西",這個是政治宣傳(說給老百姓聽的),不是事實。

按國軍編的戰史,淞滬會戰就是人家打上門來了,得守土,沒有什麼偉大的戰略意圖,在不守土要亡國了,偉大的 蔣公戰略意圖是忽悠老百姓的。

沒記錯的話解放後,上海也有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工商業產值都是全國最高。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也一樣,雖然這也是租界、那也是租界,上海工商業產值再松滬會戰前夕是為全國之冠,且為我國第一大港,當時在上海從事現代化工業生產的工人佔全國總人數約四分之一。

tg為啥一開始在上海鬧?因為全國搞現代化生產的"工人階級"在上海密度是最高的,後來經實踐發現國情不同,路線有變,才改的農村包圍城市。

話說會來,在當時,由於地緣和內外政治因素上海是中國的經貿中心,且一旦日軍奪取上海,溯江西上,直接可威脅到當時的首都南京。

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即一九三二年一月,倭軍便曾在上海發動軍事攻擊,在當年三月十九日在英、美、法、德、義這些國家(在上海有相關利益)的公使調停之下,舉行停戰協定。

很多人不解,為何蔣光頭老盼望著外國人調停,正是因為有過被揍了,找洋大人說理成功的經驗。

當時打了一個月,我姑且把這個稱作第一次淞滬會戰。

第一次淞滬會戰在外國公使調停後我國與日寇簽屬的停戰協定對雙方在滬駐軍有所限制,由於這個限制,在上海市區,我軍僅駐有上海警察總隊和江蘇保安團兩個團。

而上海之外,在京滬(南京)鐵路,淞杭鐵路沿線駐有部隊,且民國二十二年起(即第一次淞滬會戰隔年)國府便有意識的加強淞滬周邊要點的防禦工事,其中以吳-福線(吳縣-福山鎮)、錫-澄線(無錫-江陰)的防禦工事最為堅固。

七七事變後,整個駐滬周遭的國軍部隊便開始大規模的往上海移動,原因無他,倭寇要從上海上岸了,必須在上海組織防禦,把他們推下海,不再這把日本人推下海,讓他們順利的建立起登陸的據點,南京淪陷是遲早的事。

第二次淞滬會戰(本題所問即一般所稱的淞滬會戰)前,京滬(南京)沿線的第八十七、八十八師便於八月初向吳縣、常熱、無錫一代集結,十一日向上海周邊推進。淞滬警備司令部所屬的部隊編為第九集團軍,轄五十六、八十七、八十八三個師,及上海警察總隊、江蘇保安團等,準備跟日本人幹。

一九三七年八月九日,當時倭寇在北方的戰事順利,日本海軍陸戰隊有個中尉叫大山勇夫,帶著一個兵故意乘車衝撞我虹口機場,不服我軍制止,並開槍擊斃我衛兵,我守軍保安隊當即把這些日本人突突了。此後日本便以此為由要求我上海保安隊撤出上海並拆除所有防禦工事,同時倭軍軍艦二十餘艘掩護其運兵艦五艘向我淞滬急駛,且倭寇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實施動員,編組日本僑民、在鄉軍人,義勇團,連同其海軍陸戰隊萬餘人等,進入戰備狀態,其周遭的第一、三艦隊也開始向吳鬆口一帶集中,並有部分駛入黃浦江。

然後就開打了,上海沒能把日本人推下海,日本人可以源源不絕的上岸,南京就會丟,必須在上海把日本人推下海。

教材裡面對淞滬會戰國軍的"意圖"比較誠實,沒有替偉大的領袖"由東向西"政治宣傳。

國軍在淞滬會戰的意圖是:保衛政經要域,消耗日軍,初期以優勢兵力迅速圍殲上海地區之敵,是其爾後增援困難。如敵援軍登陸成功,則集中主力予以打擊,迫其追隨我軍行動,誘使其主力向淞滬地區轉用後,即相機改取守勢,利用既設國防工事,逐次抵抗,粉碎其速決之企圖。

意思就是:

1.把日本人推下海
2.1辦不到沒把日本人推下海,那就拖延時間

淞滬會戰國軍的動員規模很大,是當作首都保衛戰在打的。僅在會戰後三個月,倭寇就在我舊都大屠殺,真是奇恥大辱。

國軍組織圖

倭軍

兩軍的單位火力投射水準,日軍為我軍三倍。

教材"如何評價淞滬會戰。

手機畫素比較差,湊合著看吧~


前面 @陳常晴 先生說

這點不太確切。因為按照蔣緯國編《國民革命戰史》第三部《抗日禦侮》第四卷:

第五卷

繼續

繼續

下面是參戰的國民黨軍官郭汝瑰寫的《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

好大戰略啊。

八一三事變半個月之後,日本陸軍才開始出動

又過了幾天

所以很難認為是日軍決意要從淞滬出發,自東向西發動進攻。難為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寫的《中國抗日戰爭史》(中)還要過來擦屁股

但是這個「自伐肺腑、自損資源」的評價倒是非常精到。


農業國對工業國的一次正面死磕。甲午戰敗以來,全中國人都一直憋著一口氣,糊塗人不用說,明白人明知干不過,也決定拼了,空前一致。雙方都毫無保留(此前日本並沒發全力),只要能出動的都出動了,也都拿出了最好的牌(咱這邊土木系德械368788加國舅爺的稅軍,日本那邊top16的主力師團除了正忙著的幾乎全上了,本土就留一個滿洲留一個)相當於賭局中的梭哈。
結果就是讓中國人明白了一件事,進入工業時代以後,憑人口多、熱血、勇氣、不怕死的決心,是打不贏戰爭的。農業國對工業國,只能被碾壓。
看了以上答案,想說的是,在不在上海大打,我們說的不算,即使蔣不先動手,日本也一定會在上海動手,早晚的問題。日本之所以沒先動手,是因為當時的日本,還沒做好全面開戰的所有準備。日本戰爭頭子是狂妄,但並不是豬腦子。他們心裡明白,征服中國的最好辦法,是以較小代價的蠶食,而不是較高代價的一下生吞。而一旦決心大打,上海必是首選。原因很簡單,一是日本在東,當然是從東往西攻(關於從北向南的問題下面會談)長三角沿海地區最近。二是長三角地區最富,首都所在,當然是首要打擊並佔領的目標。蔣當然明白,上海一戰是躲不過的,又不能拱手相讓,所以與其被動,不如主動,一來可以得到全民支持,贏得聲望,二來也許還能拉英美幫忙。所以,不論蔣引不引誘,只要大打,日本都會選上海。所以說淞滬會戰轉移了日本的主攻方向是錯誤的,但是說使日本和中國大打是正確的。
對於掌握制海權的工業國(尤其海軍強國)來說,在幾乎沒海防的農業國渡海登陸作戰,真心比在內陸渡河作戰更瀟洒從容,因為內陸渡河作戰用的是陸軍,海軍優勢用不上,至於日本陸軍和海軍的水準差距,就不說了。
說從北往南的,別忘了,從北往南(津浦線),也是東部的從北往南,而平漢線的從北往南,必須先要從東往西的配合。而且,日本也不是很熱衷佔領中國西部,又窮又遠,投資回報率太低,戰爭的本質可是投資哦。至於後來往重慶使勁,目的不在於佔領本身,而是為了讓蔣政府屈服(省點力氣,少點代價),還是一筆經濟賬。如果從得利角度來說,只要把中國主要交通線上的大城市和沿海各港拿下,目的就達到了。
從蔣的角度來說,上海是一定要打的,但要明白,一定是守不住的。動用血本,表態意義重大,沒啥說的。但是,把所有血本都扔在市區里就不明智了,上海就那麼大,擠幾十萬軍隊,離海那麼近,全在日本海軍火力之下,都不說海軍航空兵,只要戰列艦炮一放,這邊一個排就報銷了。把主力放到德國顧問建議的無錫一線,可能會對日軍有生力量消耗更多。但也只是消耗而已。


淞滬會戰是37年7月7 日盧溝橋事變後。然後到1937年8月13日,日本鬼子佔領上海,在吳淞口登路與國民黨軍隊在上海打的一場戰爭,叫淞滬戰,由於蔣介石政府有《攘外 必先安內》「」不抵抗的政策。國民黨以失敗告終。
今後中國是否 還會發生這種戰爭?,如果中國內亂,軍事實力抵不過美國、日本,那麼這種戰爭還有可能發生。
至少我從現在看不可能。為什麼?社會主義的中國,一黨執政很穩固,軍隊很強大,不是以前的中國了。
若 日本真敢向中國開第一槍,你看日本的地圖就知道,給他當中一掐全完。


8月,國軍投入了第9集團軍試圖搶先趕日軍派遣隊下海,但是未能準備充足攻堅武器,導致久攻數日不下,隨後第8和第15集團軍陸續參戰,日軍先期增援部隊也迅速到達參戰,此時已無全殲上海日軍的機會,雙方持續增兵。
9月,日軍後續增援陸續趕到,國軍力不從心,從周邊調來10、19和21三個集團軍,並令各地部隊馳援,此後雙方陷入僵持,國軍雖劣勢,但日軍取勝亦難,雙方傷亡人數不斷增加,但是戰局基本處於均勢。雙方需要從正面戰場外作出一些策略來改變戰局,國軍除了繼續增兵外,寄希望於外界調和停戰,日軍則尋求側翼包抄的突破口。
此時,蔣介石知道已經占不到便宜了,為了避免吃大虧,希望英美能參與調停,使自己投入上海的軍隊能全身而退。可以說,蔣介石尚未有作戰到底的準備,非常擔憂自己嫡系部隊的損失。而對後續作戰如何制定,側翼防禦如何安排,倘若撤退如何層次設防都沒有作出有條理的安排,為後來國軍潰敗埋下了伏筆。
11月5日,正面戰場陷入僵局的日軍為了改變態勢,發動了金山衛登陸,登陸的三個師團從側後方對國軍主力形成了包抄之勢,國軍被迫撤退,以避免遭到合圍全殲,由於未做好撤退的安排,指揮混亂,國軍開始潰敗,原本與國軍僵持的上海方面日軍全線出擊,隨後國民政府不得不在極度不利的情況下準備南京保衛戰。
11月12日上海淪陷,隨後半個多月,原本能發揮出阻擊作用,為南京設防贏得時間的吳福-澄錫國防工事,因為地方負責官員望風而逃,軍隊指揮混亂不堪,基本處於不設防狀態,日軍得以長驅直入,國軍在南京-上海之間幾乎無險可守。
12月初,倉促準備的南京保衛戰開始,以淞滬敗軍為主力的守衛部隊毫無固守的希望,外圍各據點先後喪失。12日,南京棄守,唐生智下令突圍撤退,然而本該有序的撤退,因為指揮系統的混亂,部分守軍高級指揮官甚至在傳達撤退命令的作戰會議結束後就丟下部隊自行逃跑,導致軍民撤退異常混亂。13日,日軍開始南京大屠殺。

以上就是整個戰役過程的簡單描述,可以說國軍敗在自身的混亂,在淞滬正面戰場上鏖戰三個月的表現來看,國軍並未太多處於下風,然而就像孫子兵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所說的一樣,國軍高層的無能導致了這樣一場大潰敗。

淞滬僵持的時候,好比雙方一開始小賭,等賭注逐漸加大後,對方想著要贏,你卻想著找賭場旁觀者(英美)來調停,好讓大家都不作數,各自拿回本錢,不專註與賭桌的後果是,不光桌上的賭注輸了,還輸光了賭桌下的底褲。


我覺得孫大駱在《抗日戰爭歷次失敗戰役的真相及其原因》中關於淞滬會戰的這篇文章不錯。http://warstudy.com/history/world_war/lost_cause/001.xml#a5

淞滬大會戰已經過去五十九年了,今天,我們才知道,在那場戰役中,我軍傷亡人數在四十萬以上,參戰的七十多個師大部份中途補充了三、四次,營連排級軍官損失殆盡,大多數部隊的傷亡率均在80%左右,我方則丟失了上海、蘇洲、杭州、無錫等城市及江浙一帶的富饒土地。(首都南京隨後也丟失)沿途的民眾百姓更是遭受了家破人亡,流浪內地之苦,我方的物資財產的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日軍的傷亡卻只有四萬人左右。 
 
顯然,失敗的是我軍。
  
我軍為什麼會失敗呢?幾十年之後,當年參加過那場大血戰的我軍官兵,從高級軍官到連排長,都在回憶文章中從多方面反思了失敗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①日軍的武器裝備占絕對的優勢。尤其是飛機和大炮給我軍造成了很大傷亡。我軍只有少量的老式火炮和輕武器。  

②地形地勢對我軍不利。我幾十萬大軍擁擠在一個狹小的水網系地帶,只好趴在一米深的戰壕中任憑日軍飛機大炮的打擊。正如李宗仁先生在回憶錄中指出:  

淞滬戰場離蘇嘉路第一道國防線尚有百餘華里。戰場上人數既多,又無險可守。敵海、陸、空三軍的火力可以盡量發揮,我軍等於陷入一座大熔鐵爐,任其焦煉。敵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日無法發炮,而夜間又無法尋找目標,只是盲目轟擊。所以淞滬之戰,簡直是以我們的血肉之軀來填入敵人的火海。每小時的死傷輒以千計,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抗外倭的歷史上,鮮有前例。  

③我軍的戰術觀念陳舊、落後和官兵們不具備現代戰爭的常識,仍然抱著以往國內戰爭的老一套戰法和日軍作戰。在日軍的立體戰法之下,不知疏散和偽裝,僅憑一腔的愛國的勇敢而招致了許多無謂的傷亡。正如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在幾十年後總結的那樣:大兵團作戰,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下級幹部和士兵們,到這時候才認識了現代戰鬥的形式,才明白僅靠精神而忽視物質科學的戰鬥已是落後的思想了。  

④戰場上,我方後勤工作跟不上。官兵以往往空腹作戰。還有戰場救護不及時,醫務人員少得可憐,擔架隊也較少。許多傷兵躺在戰壕任其日軍炮火轟擊,往往輕傷變重,重傷者自生自滅了,請看第21集團軍一個連長籃中民的講述:……到半夜才接到團部命令,把全部帶回後方休整。陣地同友軍重新部署作戰。我撤退時,就有不少士兵表求說,我腿斷了,走不動了,請求連長設法帶我們回去吧!不然就給我們加一槍,免得受苦。我難過地對他們說,我自己背不上你們,各弟兄都帶有彈藥武器,怎能扶你們走,請你們安心在此,待我回去請團部派擔架來抬你們回去!此時真有「古來征戰幾人回」之感。後來有沒有擔架去救他們,不得而知。雲南部隊王甲本副師長在前線視察陣地,經過我連陣地時,和我交談彼此情況,我說幾天來,我廣西部隊損失很大。後來王副師長說,他們的部隊傷亡更慘,將士屍體填滿戰壕。  

⑤戰役期間,我軍始終沒有沒立預備兵團。我軍是一個部隊一個部隊逐漸加入作戰的。每個師在第一線上只能打三、五天,然後另一支部隊接替過來。各個部隊是輪番挨打,各個被打爛。到後來無兵可調,只好從我軍兩翼的沿海沿江防禦日軍登陸的部隊中逐漸地油調出來增援第一線。以致兩翼空虛,被日軍從金山衛方向包圍過來而導致全線潰退。  

⑥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軍統帥部在戰略方面的失誤。在戰役之初,當我軍未能攻佔日軍據點時,就應該及時撤出以對付左翼登陸的日軍增援部隊。而當日軍的主力向我軍攻擊時,在我軍作一定的抵抗之後就應該將部隊逐次的撤到預築的兩道國防工事中作有倚托的持久抵抗,更不應該把大量的部隊從內地調到上海附近和日軍做決戰。尤其是日軍的立體火力導致我軍傷亡之重時,我軍應立即撤出狹小的戰場到廣闊的腹地中與日軍作運動戰和持久戰。我統帥部和蔣介石最明顯的錯誤是在十一月一日前,當我軍已經準備撤退時,反而節外生枝,命令我軍停止撤退再堅守一個時期,以等待國際聯盟開會討論制裁日本政府的決議結果,使我軍本來可以避免的災難終於發生了。  

概而言之,正是我統帥部的戰略失誤方才導致了我軍的大失敗。  

而在這種錯誤方針下,我軍的官兵無論是如何的勇敢和不怕犧牲,都是無力扭轉整個戰場走向失敗的局面的。 [ 註:真想像不出來,在淞滬戰役犧牲的幾十萬我愛國官兵如果知道這一點的話,會作何感慨? ]   以上的六點,當年的國民黨將士們總結的是正確的,除了這六點,我還想從另外的角度探討一下我軍失敗的原因。  

第一點,是關於這場戰役的起因,即我軍應不應該在當時一九三七年八月中旬調動部隊對上海的日軍海軍陸戰隊發起主動性的攻擊?  

這一點,在今天來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按照日軍參謀本部的計劃,只將日軍的作戰行動放在華北方向,原則上不在華中和上海一帶用兵。只是因為中國軍隊主動地對上海的日海軍陸戰隊發起進攻之後,日軍參謀本部方才決定將準備用於華北的日軍幾個師團調到華中以增援上海的日軍海軍陸戰隊。  

確切的說,當年的我軍如果不在上海主動進攻日軍的話,很有可能在一個時期內,日軍不會調動主力部隊用兵於上海和華中地區的。這樣一來,我軍就不會在那個狹小的地域內遭受日軍的重大打擊。也不會很快地丟失上海和南京,而以後我國的抗戰就不會那麼的沉重。  

今天來看。當年我軍的主動性打擊,非但沒有掃除日軍在上海的橋頭堡,反而弄巧成拙將日軍的進攻矛頭過早地吸引到了華中地區,進而導致了我軍處於被迫在兩條戰線上作戰的極為不利的局勢。  

為了更好地探討這個歷史問題,我們還是看看當年的日本統帥部是如何看待這場戰爭的吧。  

從戰後日本政府披露的史實資料來看,日本大本營和日軍參謀本部在蘆溝橋事變發生之後,便決定向華北增兵打擊中國軍隊,而對於華中地區和華南地區,原則上不給予增兵與華作戰,但可以讓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出動一定的兵力到長江下游和上海一帶保護當地的日本僑民集體撤到上海。而且這個行動只限于海軍範圍。  

從後來的事實來看,日軍也基本上是按著上述方針做的。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初我軍如果不對上海的日軍主動打擊的話,這場淞滬戰役基本上可以避免,起碼在一個時期內不會發生。而我軍就有可能不在淞滬地區遭到那樣的失敗。  

今天,有人可能會說,當年我軍主動打擊上海的日軍正是忠實的執行了我統帥部幾年前就已經制定的作戰計劃,因此這個行動無可非議。  

但是,我要追問一句,國際風雲是一時多變,我國與日本國的關係也是一時多變,難道我軍統帥部不管發生了什麼變化,出現了什麼樣的客觀環境,都要機械地執行幾年前預定的作戰計劃嗎? [ 註:戰爭初期,我國政府的外交機構和諜報機關不知在幹什麼? ]  

有一個問題很明顯,那就是我國是一個弱國,工業幾乎是個零,官兵的軍事素質很低,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太薄,在這種劣勢的狀態下,面對高度現代化的日軍,我國政府在對待戰爭這個問題方面應該慎重,絕對不可頭腦發熱,更不能輕舉妄動。具體地講,當時我軍在華北抗擊的時候,在華中地區應該冷靜觀察。從我方的角度講,不可刺激日軍,以免我軍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更不能主動打擊日軍誘使日軍將侵略矛頭轉向我上海和南京附近。除非日軍主動出兵打擊我軍。當時我軍在華中採取的方案應是能不打盡量不打,能不刺激盡量不刺激日軍。道理很明顯,一旦打起來,只能對我軍不利。即使我軍將上海的日軍海軍陸戰隊消滅了,擁有強大的海、空軍的日軍仍然會不費力的從上海一帶登陸進攻我國的華中腹地。所以,我軍主動打擊上海的日軍海軍陸戰隊,是個錯誤的行動。  

今天,很可能有人說,你這個說法是十足的投降不抵抗政案,是典型的賣國主義。  

其實,我的意思並不是面對日軍的侵略而不抵抗,我只是說,我們是弱國,在強敵面前,我們千萬要慎重,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不到刀按在脖子的時候,我們不可在華中沿海輕舉妄動去刺激日軍,更不可主動去打擊日軍,等到日軍一旦在華中動手打擊我軍的話,我們再回手也不晚。在國與國發生對抗的情況下,愛國是愛國,策略是策略,絕不能一味地愛國而忘記了策略,這一點,是任何一個有頭腦的政治家都知道的。 [ 註:二戰中,蘇聯的一個將軍曾對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說,你的一個外交行動可以頂我們十個師。 ]  

第二點,當我軍輕率地在上海地區和日軍大打起來之後,尤其是打到十月中旬之後的那段日子裡,我70萬疲勞不堪,傷亡重大的部隊已經陷入了戰場並無力地扭轉整個局勢時,我統帥部就應該及時地將眼光放得遠一些。超越當時的作戰區域而考慮問題,或是爭取另外的手段將日軍迅速趕下海,或是及早地撤出部隊,二者必取其一。另外,我軍統帥部還應及時洞察和分析日軍的動向。例如,日軍已經動員和投入了20餘萬大軍及大量的海、空軍力量,打了二個多月了,仍然沒能打開局面,作戰雙方呈現膠著相持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我方還是敵方,都自然地要積極的尋求和爭取另外的方式和手段來儘快地解決這種令人頭痛的困境。這本是一種軍事常識,或是一種軍事規律。  

事實表明,日軍參謀本部在十月初就開始著手尋求一種另外的方式來解決上海日軍的困境──抽調三個師團,從杭州灣登陸打擊我軍的側背處。應該說,這是一種積極的解決方式。  

按著一般的軍事常識講,日軍的這種解決方式是我軍任何一個稍有軍事素養的高級軍官及參謀人員都能預見到的。然而,恰恰相反,事實上,對於日軍的這種軍事部署,我軍統帥部中卻沒有人給予應有的注意和洞察。  

當然,在十月之後的日子裡,我軍統帥部也自然地在尋求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以擺銳困境,這就是在十一月初之前決定全線逐次撤退到國防工事作持久抵抗。應該說,這是一種消極的解決方式,除此之外,另無良策。因為我軍缺少海、空軍力量,所以,不可能從日軍的背後打擊日軍,(日軍的背後是江海)撤退是我軍唯一的可行的解決方式。  

令人千古遺憾的是,就這麼一點點的消極的解決方式也被集黨政軍大權為一身的最高領袖蔣介石一個人所輕易地破壞了!  這樣,我幾十萬大軍,也只能一步一步地走向幾天之後的災難之中了。   而我70萬軍,無論是前線最高指揮官陳誠、朱紹良、張發奎,還是幾十萬下層的愛國官兵,都無法,也無力去選擇自己的命運。他們幾天之後的命運早已經被一個人給安排好了。  

今天來看,正是我軍統帥部十一月一日改變了撤退的計劃方才導致了我軍日後的失敗。這個計劃的改變,固然是蔣介石一個人的意旨和決定,可是,深入地分析,這也是當時的我們國家的體制和我們政府的政治機制所決定的。  

一句話,這是一種專制式的國家體制,一種非民主的決策機制。  

繼續地說下去,蔣介石的這個錯誤,不僅僅應該由他一個人來負,白崇禧、何應欽、程潛、顧祝同、徐永昌、林蔚等人都有責任。而其他要人,如汪精衛、張群、宋子文、孔祥熙、孫科、陳立夫、陳果夫,陳佈雷、王寵惠、邵力子、馮玉祥等人也有責任。因為正是這些人的扶助和擁戴才將蔣介石推上台的。  

再繼續講下去,我國四億民眾也有責任,因為正是大多數民眾的不聞不問、糊裡糊塗方才導致國民黨專制政府的建立和統治。  

最後追問根源的話,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我們廣大的民眾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將權力隨便地交給、送給國民黨這樣一個非民主式的政黨和政府呢?  

看來,這個問題還是留給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們去解釋吧。  

今天還有一個問題應該搞清楚,這就是為什麼當初我統帥部和蔣介石一定要在淞滬地區和日軍進行會戰?   關於這個問題,李宗仁先生在回憶錄中論述說:  

我國抗戰的戰略錯誤亦多,從基本原則上說。我們對一個優勢敵國的侵略戰爭,應該是長期的消耗戰,直到把敵人拖垮為止,決不與敵人爭一城一地的得失,自喪元氣,消耗主力。所以,抗戰一開始,我們斷不可把全國的軍隊的精華集中在京、滬、杭三角地帶,任敵方海、陸、空軍盡量發揮其優越性能。蔣先生當時作這決定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第一是由於他不知兵法,而好意氣用事。因蔣的本性是絕對親日的,但目睹失地千里,日本仍不滿足,使他面子上無以自處,實在氣憤不過、所以不顧一切,和它一拼再說。這是絕大的錯誤。因為做統帥的人,甚至獨當一面的指揮官,一定要冷靜,千萬不可使氣;一時衝動,往往正墮敵人奸計之中。第二,可能是他的策略,蔣先生不願全面抗戰,他認為能把上海牢守幾個月,西方列強可能出來斡旋,戰事亦可乘此收場,如「一·二八」淞滬抗戰一般。  

李宗仁的判斷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一點,即在戰爭之初,按照蔣介石和統帥部的設想,是在戰爭爆發後的頭幾天就將上海的日軍消滅掉,以阻止日軍利用這個橋頭堡進行登陸併入侵我華中內地。就是說統帥部和蔣介石有一種禦敵於門外的戰略設想。(起碼也是禦敵於上海之外)因為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基地和工業基地(儘管工業少得可憐),首都南京又離上海不遠,所以,對於上海而言,我方爭取的是能守就守,能盡量保住就盡量保住的做法。否則,上海失陷,首都就要危矣,而國民黨政府就又要淪落到窮鄉僻壤,到那時,在各地方軍閥勢力還存在情況下,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恐怕就要失去領導般的地位而下降為地方政府的規格。這一點,是蔣介石及國民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  

另外,還有一點的可能也是存在的,即日本政府從「九·一八」以來就不斷壓迫和蠶食我中國。而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以前的日子裡,因為我國內政局異常的不穩固,蔣介石國民政府時刻受到各個地方軍閥勢力的威脅以及中共紅軍的武裝反抗,蔣介石政府只得把注意力和人力物力財力放在國內的「安內」方面而對日本政府的壓迫和蠶食採取一味忍讓的政策(「不抵抗」政策)。經過幾年的努力,到「七·七」事變時,蔣介石政府已經基本上平衡了與各地方軍閥勢力的關係,並與中共紅軍達成了合作協定。同時,在國際方面,蔣介石政府背靠英美等強國,並從德國獲得了部分現代化軍火裝備了幾個嫡系部隊,而日本的第一號敵人蘇聯政府又暗中支持蔣介石政府和日本政府作對抗,並把強大的蘇聯紅軍擺在滿州國邊界另一側隨時準備對關東軍開戰。  

正是在這樣的國內和國際的大背景之下,加在擁有幾百萬經過國內戰爭磨鍊的軍隊,蔣介石政府在「七·七」事變之後方才理直氣壯地向全世界宣布:要與日本血戰到底!  

於是,就有了三個月之久的淞滬大血戰。  

今天,應該客觀地講,抗戰前期蔣介石政府堅定的抗戰決心是值得我們後人尊敬的,但是,蔣介石其及政府卻在那場戰爭爆發之初,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過低地忽視了日軍的作戰能力,在那場三個月的大血戰中,我軍唯一勝於日軍的只是高昂的愛國精神和無畏的血肉之軀。然而,鐵的事實已經表明,在現代戰爭中,僅靠無畏的血肉之軀是不能解決戰爭的勝負問題的。(我軍在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之後才認識到這一點)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值得我們在今天予以闡明,這就是關於對於這場戰役的歷史評價之問題。  

當年的國民黨政府是如何看待這場戰役的呢?請看國民黨的第二號人物陳誠在抗戰結束之後所作的《八年抗戰經過概要》中的一段話:  

同時以我裝備關係,不能在華北平原決戰,因此在華北方面,沿津浦、平漢、平綏、同蒲、各鐵道交通要點,行縱深配備,多線設防,以主力毅然使用於淞滬方面,因上海乃我經濟重心,中外觀瞻所系,故我不惜任何犧牲,予以強韌作戰,雙方作戰重心乃同華北移至華中;相持三月以上,使我長江下游工廠物資,得以內運,國際觀感,就為之一新,所獲政略上之成效尤偉。此役強韌之作戰,大出敵作戰指導預想之外。以戰略觀點看,敵擁有便利之海洋交通,易於發揮陸海空軍聯合威力,我則後方交通未辟,集中遲緩,本難發揮優勢,而欲與敵在上海行陣地戰,似非得計;然就全國地形言,如當時在黃河流域與敵作戰,殊不若在長江流域,利用湖沼山地,較為有利也。由引戰役演成之結果,使敵被我誘引,不得不逐次被動增援,而形成上海敵我主力三個月之戰,使在華之敵軍,不能任意行動,造成華北有利之形勢,尤其使山西之我軍有準備之餘裕,結果在山西之敵軍,始終不能西越黃河一步,此實為我戰略上最大之成功。  

陳誠認為(無疑也是國民黨官方的觀點)淞滬會戰,使我方獲得以下幾個好處:①長江下游的工廠物資得以撤退。②國際上對我的印象為之一新,也使我國在外交和政治上獲得了極大的成效。③打亂了日軍的作戰構想,強迫日軍將主力轉到湖沼山地間與我作戰,使敵人處於不利的地形之中,從而使我軍處於有利的地形之中。④使華北的我軍處於有利的形勢之中,尤其是山西的我軍有充分的準備抗擊進犯的日軍,使山西的日軍始終不能西越黃河。而這一點,是我方戰略上最大的成功。  

這裡,我要替陳誠補充一點,這就是,上述的幾個好處的代價則是我軍付出幾十萬官兵的生命和無數名健康身體。  

今天,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陳誠總結的幾個好處的真實性。  

一、 我長江下游的工廠物資得以撤走。其實,在當時,我國的工業極為弱小,幾個重工業基地和兵工廠分別在瀋陽、上海和武漢等地,只是造一些輕武器和老式山炮。而當時黃浦江和浦東沿海一帶布滿了日本軍艦,因此,上海的工業和物資撤不出來。而長江下游的蘇州、無錫、常州和南京幾個城市中,無非是一些紡織工業和輕工業,僅僅為了撤出這些少量的輕工業和某些軍用物資而犧牲幾十萬人的生命,這值得嗎?  

二、國際上對我方的印象為之一新,並使我方在外交和政治方面取得了成效。這一點,倒是說對了。淞滬之戰,使歐美各國對我國的抗日決心和部隊的戰鬥力評價很高。可是,僅僅為了博得英美等國的稱讚就不惜扔掉我幾十萬官兵的生命,這值得嗎?  

陳誠的這個高論真是我民族傳統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觀念的最好寫照。  

至於我方在政治上取得了成效,也是說對了。淞滬戰役之後,全國各黨派、各勢力、各階層民眾看到了蔣介石政府是真心要抗戰的。因此,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可是,僅僅為了這一點,就必須付出我幾十萬官兵的生命嗎?用別的方式,或用較小的代價就不能喚起全國人民和各黨派勢力團結一致共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熱情和決心嗎?  

三、打亂了日軍的作戰計劃,迫使日軍將主力轉到華中湖沼山地之中使日軍處於不利的地形之中,使我軍處於有利的地形之中。這一點是真的,即淞滬會戰打亂了日軍的作戰布置,將日軍的主力和重點調動到華中,並使日軍的機械化處於湖沼山地之中。但是,結果如何呢,在這種不利於日軍的地形之中,我軍仍然失敗了。日軍的機械化部隊仍然碾過華中的湖沼水網地帶並一舉佔領了南京和杭州等地(一年之後又攻佔了武漢),從這個角度來看,將日軍的主力吸引到華中只能對我軍不利。所以,陳誠的這個結論是經不起推敲的,也是不能成立的。

四、使我軍在山西有了充分的準備來抗擊日軍,使日軍不能西越黃河一步,乃是我方戰略上最大的成功。今天看來,這一點更經不起推敲。  

陳誠為什麼這麼說呢?(戰後,國民黨大多數將領也是這樣看的)陳誠認為,如果我軍不把日軍的主力吸引到華中一帶,那麼,日軍就要集中兵力從山西處西越黃河天險,攻佔西安,繼而從西安南下,越秦嶺、下漢中,直奔四川的成都和重慶。日軍得到四川之後。我國民政府和我軍就要失去了這最後的可靠的大後方。真要這樣的話,我們就要亡國亡族了。而且事實已經證明了,我國民政府和我軍正是背靠這個大後方才堅持了八年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其實,細分析起來,陳誠的這個結論也經不起推敲的。道理很簡單,如果日軍的主力不調到華中而放到華北和山西的話,我軍也不會調動幾十萬大軍到華中去。而且,我軍也會將這幾十萬大軍調到山西和黃河以南等地的黃河南岸的東西兩端,利用山西的忻口和娘子關天險和黃河天險阻止日軍攻入山西或跨過黃河,(當時的山西我軍如能得到有力部隊增援的話,本是可以守住山西的)保衛我中原、長江流域以及四川盆地。如果可能的話,我軍還可以從忻口和娘子關高處而下或跨過黃河從黃河的東、西兩端攻擊日軍,逐步將晉北和河北的日軍壓迫到冀中一帶及北京附近。這樣的話,就談不上什麼日軍主力西越黃河,佔領四川盆地,或是什麼越黃河而南下,沿平漢路佔領武漢,切斷我國民政府西遷和軍隊主力歸路的設想了。  

當然,如果形成了上述的僵持態勢的話,日軍可能從青島登陸,打擊我據守黃河的山東境內的我軍後背,而我軍就可能從徐州和臨沂一線出兵打擊登陸的日軍的側翼,使日軍的計劃不能得逞。退一步講的話,我軍也可以從山東撤退,在魯南和蘇北一帶逐次抵抗日軍。  

總之,日軍的主力如果放在山西、同華北我軍主力做大規模性的會戰,那麼,日軍就不能再抽調主力從上海登陸進攻我華中和首都南京了。(當然,我軍可以利用南京-上海間的國防工事阻止和防止日軍從上海方向進攻我內地和中原一帶。)因為日軍不可能到處都是主力,也因為日軍統帥部原則上本不打算在華中登陸作戰,而只將主要方向放在華北,以企圖利用華北平原一舉擊敗中國軍隊,以壓迫國民黨政府妥協。  

如果歷史史實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的仗就好打了。第一,我軍可以避免兩線作戰;第二,我軍可以始終在外線怍戰;第三,我軍不會丟失大片的國土和城市,這樣的話,我軍的長期抗戰就有了一個堅實而豐富的物資基礎,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  

因此,陳誠的這個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綜上所述,淞滬會戰只給我國的抗戰帶來了一個好處和成效,這就是陳誠所說的「政路上之成效」。   但是,我要反問陳誠一句:如果在淞滬戰役暴發之前,有人讓你們拿出幾十萬兵的生命來換取這個「政路上之成效」的話,你們同意嗎?  

顯然,理智性的回答只有一個:不同意!(但是,淞滬戰役中我官兵的愛國精神和獻身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懷念和景仰的。)  

那麼,陳誠為何會說出這樣的不合邏輯的話呢?他真這麼糊塗嗎?  

其實,陳誠心裡是很明白的。僅僅是為了國民黨政府的臉面,他才這樣說的。不然的話,打了三個月,轟動那麼大,全民都動員起來了,又死了那麼多人,又丟失了那麼多的地盤,總得在事後找出幾個好處來呀!否則,如何向英美等國以及全國民眾交待呢?就是說,陳誠在一九四六年的這番話是講給國際上聽的,也是講給全國民眾聽的。要知道,在一九四六年的時候,在中共領導的農民革命的武裝力量面前,日益腐敗的國民黨政府總得給自己的臉上抹點什麼呀。

氣壯山河而又結局陰暗的淞滬會戰已經過去五十九年了,今後的政治家們以及愛國的民眾們如果能從這場戰役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及教訓的話,幾十萬犧牲於淞滬戰場上的我愛國官兵們一定會感到自己的鮮血總算沒有白流的。


其實中日俄美英之間在東亞的爛賬,村長不願意去寫。因為太低水平,寫這種東西完全就是低水平重複建設。

政治是一門學問,在西方有政治學,在中國有經驗主義的集大成者資治通鑒。戰爭唯一不存在的就是個人意志,戰爭體現的是既得利益集團的整體利益訴求。政治家為什麼可以統御軍事將領?就是因為政治家懂軍事家不知道的信息。

不要相信歷史,完全就是一堆狗屎。政治就是預謀,而陰謀永遠寫不進歷史書,歷史書就是故事會。政治和歷史完全就是兩回事情,用歷史解釋政治,完全就是緣木求魚。

淞滬會戰,是誰促成的?答:斯大林、法肯豪森、蔣介石、日本統制派。

先講誰呢?先講無關輕重的法肯豪森,在德國的地緣政治設計中,亞洲的保安是蔣記民國,所以納粹德國一心要扶持這個准盟友,在日本侵略中國的過程中,德國建議中華民國採取陸權國家特有的戰略優勢,用距離衰減的方式耗死日本,最後奪得東亞的主導權,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這個建議是誰提出的呢?地緣政治學者卡爾·豪斯霍費爾_百度百科當時的德國認為由中國挑起世界戰爭,伴隨著戰爭的進展德國最後可以在打完歐洲戰爭以後幫助中國。當時的德國國家意志就是幫助中國,滅掉意識形態和德國一致的海權大國日本。後來有了變數,五減一常,所有的變數都在變化,斯大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巴爾幹地區的領土要求,而希特勒選擇了進攻蘇聯。

第二個就是日本的統制派,石原莞爾在東北亞的計劃中,是開發和利用中國東北的資源和蘇聯在遠東進行戰略決戰。因為日本是東北亞的海權大國,蘇聯是東北亞的陸權大國,當時的蔣記民國還在打醬油。石原莞爾九一八事變一成功,石原莞爾一步登天,這叫下級軍官看到了希望,那就是擴大對華戰爭,希望從中取利,這就是七七事變的背景。這也是為什麼石原莞爾二戰後沒有被絞死的原因,因為他是堅決主張對蘇作戰的。

第三個就是斯大林。他向蔣介石許諾中日一旦開戰,蘇聯會立即向日本宣戰,其實當時的斯大林想的是對德宣戰,否則你不能解釋斯大林把大量正規軍放在蘇德邊境的戰略部署。道理其實很簡單,唇寒齒亡,法國就是唇,蘇聯就是齒。而德國對法作戰的目的就是為了騰出手滅蘇聯,這是早就寫好的作戰計劃。於是中日接戰了,但蘇聯並沒有對日宣戰,反而和日本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因為中日戰爭一開,蘇聯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入侵納粹德國了,但故事並不是他想的那樣。

第四個是蔣介石。他並不想對日作戰,他也不想收回答應黑龍會的中國東北,他對日作戰的目的是希望日本不要染指華北即可。甚至他都可以默認軍事緩衝區的存在,但日本已經瘋了,他的下級軍官認為只有發動戰爭才是自己飛黃騰達的唯一選擇。對於日本下級軍官喊的是:天皇、國家萬歲,其實天皇和國家與他們毛關係都沒有,他們只想用士兵的鮮血染自己的紅頂子。蔣介石的判斷是中日一旦開戰,蘇聯答應會迅速出兵中國東北,這樣兩家在陸地上打日本,還是有勝算的,搞不好還能收回中國東北呢。他選擇了上海,因為上海和日本打的是巷戰,日本還要進行登陸作戰,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打就打唄。當然還有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忽悠,忽忽悠悠蔣介石就瘸了。其實蔣介石心裡真正想的是英美出面干預和調停,要是放到平時,英國和美國一家就能逼著日本把中國東北吐出來,但這個時候英國要準備英國人民的國家福利,丘吉爾還被高高掛起。美國人想的是貨幣寬鬆刺激經濟,伴隨著歐洲局面的變化,美國想等等看。這一猶豫,蔣記民國就尷尬了。

其實對於蔣記民國,在山海關軍事對峙就可以抵消日本南下的軍事壓力,日本內部只是一時的政治失調,結果蔣記民國反應過激就掀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上了一千當,噹噹不一樣,多少年以後斯大林又從蔣介石手裡把外蒙古騙走了。

怎麼評價淞滬會戰?這麼講吧,抗日戰爭是全人類,或者說是五個常任理事國的戰爭,而中國早打了52個月。這52個月,從國際政治而言都是中國做出毫無必要的犧牲。所以說對於國際政治,要沉住氣!沉住氣!沉住氣!在世界政治中,沒有對錯和道德,誰贏誰就對,誰就道德。沒有概念的地緣政治,那百分之一百就是扯淡。地緣政治是理科,不是文科,這個你們總是知道的吧?嘿嘿。淞滬會戰本身就是被人當槍使的笑話,斯大林忽悠完蔣介石以後,知乎的寫手又來忽悠你們。

阿根廷我為你哭泣

蘇聯經濟布局分析

三七二十二


知乎逢蔣必黑這風氣太有問題了
淞滬打的不好看,但是打的意義不可替代

1.關於把日軍攻勢由由北向南扭為由東向西的爭論
說這是後來國民黨往自己臉上貼金顯然是不對的,8.13事變後,蔣在8.18召回陳誠,8.20時陳即主張擴大滬戰,向蔣建議說:「敵對南口在所必攻,同時亦為我所必守,是則華北戰事擴大已無可避免,故敵如在華北得勢,必將利用其快速裝備沿平漢路南下直撲武漢,於我不利,不如擴大滬事以牽制之。」
可以看到在淞滬的進攻階段失利後陳誠已經有把淞滬戰場作為牽制日軍在華北動作擴大的想法了,而且得到了老蔣的支持,雖然沒有提到日軍重走忽必烈路線,但事實上日軍的火力的確集中到淞滬了,不管是如陳誠想的被從武漢抄後路還是後來我們想的被從四川抄後路的情況都因此避免了,至少保證了想撤還能逐步向西,背靠一個可靠的大後方,給長期拉鋸提供了基礎。至於說日軍有能力從三個方向進攻的顯然高估了日本軍力了,三個方向進攻的結果就是三個方向守備兵力都不足,機動兵力減少,導致決戰中無法一錘定音,更無法追擊擴大戰果,活活拖死。
雖然說這的確很自殘,但是顯然在當時正面拼不過的情況下都是做最壞打算

2.戰術倒退
有某位知乎答主在另一個問題中提到過87、88師相比一二·八事變時構築陣地的水平有倒退,我表示支持,陣地構築的確有問題,其他各部隊的戰術問題也不少

3.選址於上海受海空火力轟炸的爭議
沒辦法
也沒更好的選址
(1)第一階段是準備速戰速決的,然而被拖到了日軍增兵,戰場的主動權就不在國軍手裡了
(2)本身作為自己的重要領地,在淞滬打而且排的是自己精銳是有給各路軍閥表抗戰決心的意思的,實際效果上各路軍閥感到了老蔣這次還是有誠意的
(3)說了很多年的上海國際影響大,打給列強看。中對日本身正面就打不過,老蔣當然希望西方列強來調停一下,恢復到七七事變之前的情況
(4)有些人說可以撤到吳福線布防,顯然是以為「東方馬其諾」是真的……吳福線和錫澄線的公事布防根本不成結構,說是混凝土碉堡,實際是磚頭碉堡外面塗了一層水泥,網上有碉堡遺址照片可以自己看。實際上也是被日軍一點破全線破

4.金山衛登陸的影響
很多人是誇大金山衛登陸,認為這是淞滬崩盤的主因,順便說老蔣把這片地方的守軍調走是傻。
算一下時間嘛,金山衛登陸是11月5日,大場失守是10月26日,四行倉庫保衛戰是10月27日至10月31日,大場失守時,淞滬會戰已經面臨崩盤,且無生力軍奪回大場陣地,失敗已經是時間問題,金山衛登陸只是一記挺狠的補刀,不是一手破局的決定一子

整體意義
淞滬一戰雖然損失慘重,但足見民族意識覺醒,淞滬百姓不懼流彈,日夜助威,這是大清時萬萬看不到的,如東北的窩囊不復重演反而激起大家抗戰的熱情和希望。各軍閥暫時放棄心裡的小九九和往日恩怨,團結抗戰。(儘管在武漢會戰後又出現了新的恩怨之後又開始互坑)


這裡就要提到中國歷史的一個大慣性了,即凡東西對峙,一般西可勝東(如秦漢隋唐史),凡南北對峙,一般北可克南(如宋元明清史),即如朱元璋這般逆天的存在,也不能保證南京作為首都的地位。除了地勢上的差異,還因為古代中國的威脅就是來自於西方和北方,因而中國最精銳的軍隊從來都是出自西北。宋朝失去了傳統的中國馬場——河西走廊,因而終宋一代,中國軍隊都以步兵為主,在冷兵器時代,以步兵對抗騎兵,勝則小勝,敗則一潰千里,因為步兵不可能追擊騎兵擴大戰果,而騎兵一旦獲得優勢,在北宋丟失燕雲,沒有長城要塞的情況下,黃河兩岸的廣大平原,中國的柔軟腹地,都將在一夜之間成為戰場,成為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堂,第二波可以組織起來的抵抗只能在淮河長江一線,因而古代中國的防禦,就是一戰於長城,失長城則失華北,二戰於長江,失長江則全國不保,北宋之所以亡的那麼屈辱,那麼快,也是可以理解的。


蔣公發動的淞滬會戰還是十分正確的,中國面對外敵,若是從北至南逐級防禦,參考宋朝滅亡史,結果就是先失華北,再失四川,困守東南一隅,最終崖山一戰,君臣跳海。因為中國的經濟重心一直有個大趨勢,就是從西至東移動,從北至南移動,這就導致了,退守東南的政權是沒有意願去收復西北的,而西北的政權一定會有動力去統一東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窮人才有意願去拚命,「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多數人都是有惰性而貪生怕死的,活得好好的,誰沒事想找人拚命呢?生死存亡的威脅沒有到眼前之時,多數人都是得過且過的,北方的與自己無關的人的死活,除了辛棄疾這樣剛從淪陷區回來的人,誰會去關心呢?襄陽的守城戰到了最後關頭,臨安的朝廷還在醉生夢死。因而一個王朝的首都在哪裡,一個王朝的氣度就擺在了哪裡,漢唐的天子,長安城直面匈奴突厥的威脅,故而有漢唐雄風,「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而唐朝則直接把突厥的可汗抓到了長安獻俘,除了壯哉二字,還有什麼言語!明朝「天子守國門」,因而有「君王死社稷」的悲壯,崇禎皇帝比之北宋那兩個孬種,不知高到哪裡去了。額,扯遠了,回到蔣公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改變了中日戰爭的走向,把從北至南的戰爭走向改變為了從東至西,抗戰若是從北至南的防禦,因為東南是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也是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所以不出意外地話,肯定是即使丟了四川重慶也一樣會在最後關頭堅守東南,而東南若無四川之庇護,參考西晉滅吳、隋滅陳之戰,必然是長江上中下游一起崩潰,摧枯拉朽,即若不失四川,參考我朝渡江戰役,還是一樣難以堅守。而蔣公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果斷在自己的統治核心跟日本人玩了命,給全國各地的軍閥做了一個極好的示範,都別有什麼花花腸子了,生死關頭,老子帶頭玩命,是男人都站出來!因而當時的中國難得有了空前一致的團結,十萬八千里外的四川,與蔣矛盾重重的桂系,都豁出了老命,一舉就擊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言。而此戰之後,縱然首都失守,但是戰略上卻有了改善,中國軍隊從東至西退卻,越往西天險越多越容易防守。陝西崤函之固,戰國的時候東方六國合縱搞了不知多少次,糾集了天下之兵,熱熱鬧鬧攻秦,秦國人閉了函谷關就了事;還有險出了名的四川,「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日本人拼了老命也沒有跨入陝西一步,要知道東部雖然淪陷,但是我黨的各種游擊隊神馬的搞得雞犬不寧,日本多攻下一寸中國的土地,要防禦的地方就越多,兵力就越分散,「強弩之末,勢不可以穿魯縞」,何況是比之前還要艱險萬倍的崇山峻岭,蔣公和太祖在軍事上比起來確實不如,但是僅這點來看,還是有大手筆,大眼光的。


————————————————————分割線————————————————————


對於@完璞「淞滬會戰為什麼會導致日本不從北往南打?」的回答:


淞滬會戰是蔣中正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同時也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而在上海採取主動的反擊戰役。淞滬會戰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即使當時國力遠高於中國的日本,也動員全日本,馬上投入全面戰爭。標誌兩國之間不宣而戰、但又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引自《維基百科》

日本人並不想跟中國在此地展開如此規模的戰鬥,日本原來就是想先佔華北,再逐步侵佔華南的(東北之後,日本就搞的華北自治),但是中國主動在此地發動了反擊,並且不斷增加籌碼,最終全國兵力之百分之六十都在這裡與日本殊死作戰,「兵刃既交,豈可驟解?」日本當然不可能不奉陪到底,結果就是此戰幾成為中日兩國之決戰。此戰之後,日本付出慘烈代價佔領了包括中國首都在內的中國最發達的地區(南京大屠殺可視為日軍之發泄),日本不可能會再輕易把它吐出去,但是此地是國民政府的統治核心,維持在這裡的佔領就必須把相當大部分的兵力放在這裡,這樣其他地區的日軍實力就必然要萎縮,難以繼續維持強勢進攻,而日本還是要繼續侵略中國的,在這種情況下,唯一明智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乾脆就從這裡繼續進攻中國。可以說此戰,明面上中國軍隊是輸了,丟了經濟重心,丟了首都,精銳大損,但是在戰略上,中國的兩個目的——引發國際輿論同情,促使英美對日本繼續施壓以及改變中日戰爭戰略方向,都完全達到了。日本在此戰中「不得不打,不得不守,不得不攻」,拿破崙說永遠不要做你敵人希望你做的事,中國希望日本做的事,日本都做了,日本其實可以說是輸的一塌糊塗。


———————————————————分割線—————————————————————


對匿名用戶君(以下簡稱N君)的反駁的反駁,以及對於中國必須要變南北向抵抗為東西向抵抗的理由補充:


我之所以提歷史的大慣性,是因為這有一個「」的影響,中國地形的「勢」就不多說了,我先講歷史,是因為日本人懂中國歷史,中國人當然更知道中國歷史,中國歷史上的亡國都是從北至南的,而且不是一次兩次,這當然會給日本和中國(尤其是中國)一個強烈的心理暗示,在演員和劇本都如此相似的情況下,一旦中日形勢再次到了從前南宋對蒙元,南明對滿清的地步,中國百姓和朝野對於抗戰的走向是會有強烈的悲觀預期的,何況日本比之蒙元滿清還不同,日本當時是比中國先進的文明,可想而知,中國國內的抗戰意志會有極大削弱,諸如汪精衛之流不僅會更多,而且會更加理直氣壯。歷史不僅是歷史,歷史是會影響人的思維方式的。


N君前面說封建時代經驗不可取,後來又提及南宋對抗蒙古,若是有全球反蒙古聯盟就不一定會輸。我不知道N君覺得對歷史進行討論到底是否有必要,但是我還是膚淺的說一說:提及全球的反蒙古聯盟,我覺得還是先提一下蒙古當時的戰果幾乎就是全球,從東方到西方,幾乎所有的文明世界都被蒙古人征服了,可以說實際上的反蒙古聯盟是已經形成了的,但是不能阻止大家最後都被蒙古征服。然後再說,淞滬會戰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這個時候歐洲的希特勒貌似好像還一點動靜都沒有,所謂全球反法西斯聯盟連個鬼影子都看不到,美英會對日本宣戰也是當時的人完全想不到的,現在我們開了上帝視角來談問題當然輕鬆,但是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就是中國和日本的較量,日本的野心就是吞併全中國,中國只能依靠自己來反抗日本。脫離當時的歷史情形來談問題都是有失偏頗的。


對於N君的2、3兩點,這是一個整體,我不能分點反駁。只能粗淺的做一個整體回應:


提及抗戰,就要認清當時的一個基本事實——中國大而弱,日本小而強,所有的戰略戰術都要從這個基本點出發。N君說「日本是一個一億人口的工業國家,人家完全有實力同時從北向南和從東至西發起進攻」,首先指出一點,日本在二戰時的人口是七千萬多一點,N君或許將現在日本和當時日本搞混了。中國雖弱,但是大,日本雖強,但是小,照N君所說「人家完全有實力同時從北向南和從東至西發起進攻」,那日軍乾脆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一涌而入中國,每個日本人吐一口唾沫就把中國給淹沒了^_^。因為中日力量對比決定了,日本必然要有一個主攻方向,而同樣中日力量對比決定了,中國必須迫不得已要放棄一部分領土,以此分散日本兵力,才有可能擋住日本。基於當時中國已經丟失東北,華北也岌岌可危的情況,中國必須果斷作出抉擇,是主動引火到東南,還是任由日本一步一步從北而來。這裡還要指出一點,即戰爭在東南爆發,國民政府的力量更容易展開,東北的丟失,姑且不說別的,就說國民政府對於東北的丟失幾乎是一點實際反應都做不出來,這一點就說明了若是任由日本從中國統治薄弱的地區攻向中國統治牢固的地區,中國在那些地區的抵抗是做不到如同在東南所作出的抵抗那般強烈的。即使日本最猖狂的時候,東南也未完全淪陷,而相反東北就幾乎已經成了日本的大後方。在東南抗戰,中央能得到全國各地一致的支援,而在中國其他地方的抗戰,因為威脅不如這般迫在眉睫,當地所得到的支援必然是不如東南的。


中國抗戰,基於中日力量對比,日本如果鐵了心要集中一切力量攻擊中國一點,這一點不論在中國哪裡,有怎樣厲害的天險,都是守不住的。中國必然要放棄部分領土,堅守部分領土,放棄的領土必須是中國統治牢固,抵抗運動能夠有力發動起來,能夠儘可能拖住日本軍事實力的地方,而堅守的領土必須是易守難攻,能夠使劣勢的中國軍隊有相對優勢能抵擋住日本的地方。


N君說「難道日軍從北向南打,「崤函之固」以及「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就不在了么?不管日本是從北向南打,還是從東向西打,都是在陝西和四川的東邊啊。無論日本從那邊打,都是要先佔華北華南,再圖四川陝西啊?「這就是一個先後次序的問題,若是國民政府決定最後要堅守東南,那麼抵抗就是從北開始,日本沒有先佔領東南,沒有後顧之憂和巨大的佔領壓力,集中力量進攻陝西和四川,陝西四川有再厲害的天險一樣是守不住的。一旦陝西四川失守,沒有天險的東南,守起來的難度比四川陝西是大千百倍的,最後的結果就是國軍被包圍於東南沿海,避無可避,迫不得已正面交戰,戰而不勝,統統被趕下海,崖山之恨重演。如此看來,沒有比當時的決策更好的了。


再有一點,N君說「山是天險,大河就不是天險了?從北向南越過黃河、淮河、長江就容易了?「我只能告訴N君,山是天險,大河還真不是天險,就算是古代,克服崇山峻岭的技術難度也比克服大江大河高的多,而放眼現代戰爭,如今阿富汗的塔利班,一樣可以憑藉崇山峻岭在世界上最高科技的美國軍隊面前遊刃有餘,但是阿富汗可是跟美國隔了幾個大洋,半個地球,這樣一樣沒有阻止美國推翻它的政權。同時請N君參看一下我朝的渡江戰役,我朝當時的海軍簡直是不值一提,破帆船不一樣橫掃了長江?而當時的日本,有著能與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一戰的實力,區區一個長江想擋住日本軍隊的前進,無異於痴人說夢。若是長江能擋住日軍前進,則日本根本不可能來侵略中國了,要知道中國和日本之間可隔著一片比長江不知道寬多少倍的東海。而日本在淞滬會戰中,跨海而來,一樣在戰術層面爆了中國軍隊,要是中國最後的堅守點選在東南沿海,會有怎樣的災難簡直不能想像。


淞滬會戰中的嘉善戰役,守備浙江嘉善的是國民革命軍128師,該師全部由湖南湘西的子弟組成,全師4000多人,屬於雜牌中的雜牌,拼盡全力幾乎全軍覆沒阻擋日軍前進11公里。這只是淞滬會戰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寫照,在家國天下存亡的關頭,蔣介石選擇在中國的最精華地區來挑釁「引誘」日軍決戰,從戰略上是成功的,不惜老本的投入自己的中央軍讓全國的大小軍閥一心抗戰,以血的代價改變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東亞病夫」的固有印象,為後來坐上美國的同盟國戰車奠定了輿論和道義基礎,後來的「改訂新約運動」以及「聯合國五常」的地位都是根源許此戰。從戰術上來說,淞滬會戰是失敗的,國民黨當局堅持以「上海」為核心的小淞滬,把精銳兵力投入到上海市區附近,沒有把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完整的聯繫起來,打一場能「大開大合」的大淞滬會戰,日軍從金山衛,杭州灣等地登陸,對在上海市區的國軍主力側面包抄,後來首都南京失陷。再後來,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從戰術上吸取了淞滬的教訓,敢把敵人放進來打。十四年抗戰,斷臂求生,裹腸殺敵,任何一場會戰都是可歌可泣!,八千里路雲和月,重振山河待後生,那一代的中國人用鐵和血洗掉了中國人自鴉片戰爭以來猥瑣不堪的形象,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能繁衍不息的精神核心!


戰略上,遲滯了日軍的進攻,以空間和人數換取時間,這是對的。

戰術上,怎麼打肯定都是擋不住日本人的。但如果準備充分,指揮得當,完全有可能以更小的代價取得同等的戰略目的。結果,完全成了用屍體擋路的會戰,精銳部隊損失很多。


淞滬是蔣打給別人看的。這個」別人」有兩個。一個是外國人。當時外國人多在上海,在上海打一個狙擊戰,可以吸引相當多的國際關注,便於博取同情,改善西方對蔣的消極觀感。另一個」別人」是軍閥,那幫鬼精之前一直不相信蔣是真心抗日,擔心蔣會借日本人之手削弱他們,所以一直觀望。自從蔣在淞滬拼掉了嫡系主力,才相信蔣是真心抗日。

在政治上,可以說淞滬達到了目的。但是純軍事角度來說,基本上是讓日本人給全線擊潰了。日本付出了不少代價,但也讓蔣在之後相當長時間沒有了可用之兵(稅警總隊都上了,家底基本磕幹了)。這也就導致上海到南京的兩道由德國人規劃耗費巨資修建的防禦工事沒有發揮作用,就被突破了。由於調兵南下會戰上海,也間接導致華北和山西的快速潰敗。

總體來講,我是支持蔣公打這一仗的。看有很多吧友說蔣公指揮失誤,我不這樣認為。這場戰爭日本也有很多失誤,戰爭中的失誤是不可避免的,不能過分苛責蔣公。而且,聯繫蔣公在其他戰場上的逗比表現,這場已經超常發揮了。


更新
有評論說你行你上,不好意思,我還真認為我行,最起碼我指揮下死的會少很多,因為我會不等國際友人,早一步撤退了。有白崇禧做國防部長,有張治中和李宗仁任前線統帥,我要做的就是每天去慰問下孤寡老人和福利院,再發表下演講就可以坐等戰報了,該進攻還是撤退是將軍們的事,我這個正規軍校都沒有讀過的民科就別添亂了,最多是幫忙敲打下中央軍將領,這麼容易的工作,誰做不了?
第一階段,國軍以強打弱,老早就可以結束了,老蔣竟然讓暫停了。
第二階段,聰明的知道事不可為,早一步撤退重新布防了。
第三階段,跪求國際友人,白白浪費撤退時機,又讓中央軍先撤,以致造成大潰退,日軍跟碾狗一樣在後面屠殺。
第四階段,南京開始說要守,結果臨頭了暗裡讓中央軍先跑,南京守軍軍心潰敗。
還有花園口和要遠征軍走野人山,我還真不知道到底他老蔣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怎麼坑起自己人來比日本人還狠。

原---
充分證明老蔣是中華民族5000年最大罪人,過遠遠大於功,白白丟了幾十萬當時全國最精銳的部隊,精銳到什麼程度,在武器裝備和地形都最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打出了5換1的成績,比起後面的10換1,那是牛多了。想想在台兒庄,在正確的戰略和高明的指揮下,3線和4線雜牌都可以頂住日軍1線精銳,簡單說是用我的下馬頂住日軍上馬,然後用我的上馬抓住時機進攻,關鍵是雙方傷亡比還挺合算,沒辦法,落後的農業國要想擊敗先進的工業國,只能靠血肉長城了

大場之戰,中國軍隊傷亡人數近二十萬人,日軍傷亡亦達四萬餘人。這次戰鬥中,桂軍第二十一集團軍頑強堅守,勇猛衝殺,給日軍以重大創傷,一定程度上遲滯了日軍的兇猛進攻。同時在參戰的近十萬人當中,折損兩萬多人。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台兒庄戰役,歷經月余,中國軍隊斃傷日軍11984人,俘虜719人,繳獲大炮31門,裝甲車11輛,大小戰車8輛,輕重機槍1000餘挺,步槍10000餘支。中共《新華日報》1938年4月7日、8日報道稱:殲敵萬餘人,坦克車被擊毀30餘輛,繳獲大炮70餘門,戰車40餘輛,裝甲車70餘輛,汽車100餘輛。日方數據為第5、第10師團合計傷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師團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戰死1281人,受傷5478人,第十師團3月14日至5月12日戰死1088人,受傷4137人。此數據源自1938年6月,日本華北方面軍參謀部第三課對台兒庄戰役前後日軍傷亡的一個統計。史界如孔蘊浩先生認同《新華日報》數據,認為台兒庄一戰中方「取得殲敵萬餘人的戰果」,而整個魯南地區,「日軍死亡的人數超過16000人」。

在說個正面的影響,淞滬會戰把所有中國人都團結起來了,桂系作為所有軍閥中老蔣最大的對頭,雙方互鬥了這麼久,李宗仁更是趕老蔣下台回老家過,但是在民族存亡之際,桂系率先宣布北上抗日,把自己修養發展了10年的家當全拿出來了,包括最精銳的鋼七軍,辛苦攢下來的253架飛機,數百萬民團後備役。

其他各軍閥也出人出力了,可悲的是最後撤退的時候被中央軍賣得太慘,南京也是,中央軍率先撤退,導致軍心崩潰。你說如果換一個有點血性的,有自知之明的領袖,肯定能少死不少人。還有宋美齡挪用買戰機的經費私用,結果老蔣知道了卻也沒有什麼補救辦法,這真是笑得肚子疼,又可憐先輩們攤上這麼個領袖


謝謝知友提醒,我忘了加上:開戰前,鬼子確實在上海搞過動員,如收攏僑民、緊急布防,不過,歷次中日衝突,例如長城抗戰的時候,鬼子也這麼干過。但基本是守勢,沒有拉開架勢進攻的意思。
——原答案————
先說觀點:一場意料之外的戰爭。
李宗仁晚年回憶時,還在嘲諷鬼子無謀,逐次增兵上海。
其實,不是鬼子無謀,因為他們也不知道上海打到什麼份上好,一開始目的是保護僑民和租界,後來是佔領上海,最後是平推寧滬。提醒下,張治中帶隊開戰時,上海鬼子總兵力只有不到五千。
這是八月九日前後,距離實際開戰只有幾天時間了。所以,不會真的有人認為鬼子就靠這點人想在十里洋場鬧事吧?就算是鬧,按常理鬼子也得完成戰前增兵而不是事後添油是不是。何況上海是海軍地盤,巴不得躲一邊看北邊陸軍馬鹿的笑話。
鬼子真把盧溝橋當成了全面開戰機會?可以肯定,高層特別是政府主流想法不是這個。起碼不是日後的「南北同時侵華」這個路子。
我沒有為誰洗地的意思,只是說,鬼子活該,自己都不清楚戰略目的是什麼。面對來勢洶洶的國軍,打成了消耗戰,得虧自己海陸空三軍佔優,不然這個逐次增兵的戰術,能被人笑掉大牙。
話要從1.28事變說起,鬼子為了掩護滿洲國,轉移視線在上海搞事情,偷雞不成蝕把米,四易主帥,最後在列強調停下與國府談和。畢竟大家都在上海有租界,打壞了不好。
此後,國軍沒有在上海市區駐軍,鬼子則把部隊集中在日租界,以及駐紮在黃浦江的第三艦隊。
七七事變後,日本政府一開始是想把事情控制在地方層面,不想鬧太大。但是架不住華北駐屯軍和關東軍攛掇,就增兵華北。國軍也不示弱,直接拋棄何梅協定(就是宋哲元主政華北的開始,中央軍撤離華北),中央軍快速開進華北。讀歷史書不難發現,南口守衛戰有湯恩伯部(平心而論,湯司令這次南口打的確實不錯)、河北境內為何有劉峙(豬跑到河北還是一頭豬)等部的戰鬥記錄。這很好理解,國民政府通過西安事變認識到,再不抗戰自己內部還會分裂,所以派出中央軍北上。
北邊頂牛時候,南邊相對太平。本來嘛,在聯合艦隊眼中,陸軍的事跟我幾毛錢關係?巴不得那群馬鹿死的越多越好。所以南邊一直到八月初都沒事。
但是,國民政府覺得應該趁上海的鬼子準備不足打一下,然後逼和鬼子或者爭取國際調停(參考一二八),就算不調停,也能靠兵力優勢占點便宜。
於是,張治中帶隊化妝成保安隊進入虹橋機場。按照一二八事變後協議,虹橋機場是非武裝區,國軍不能進去的。鬼子聽說國軍進去了,就派人打探,於是派的人硬闖機場就死了。
隨後雙方開擼,張治中部對長谷青川(第三艦隊司令)部人數大概是十比一的比例。
當然,鬼子畢竟是鬼子,人少沒關係憑藉海軍空軍優勢和已有工事打打防守沒問題。諸位看歷史可見,諸如國軍圍攻大生紗廠之類的記載。會覺得國軍很勇敢,其實是吃准了鬼子兵力不足。
隨後長谷青川拼了命求援,海軍也毛了:增兵上海!
但鬼子沒有準備加上沒有戰略的頑疾,又碰上海陸軍矛盾,增兵上海顯得目標很不明確。你看鬼子派的陸軍和陸軍軍官,要麼是之前因為二二六被擼掉的皇道派(預備役),比如谷壽夫(呸,死有餘辜),要麼是開戰後快速動員起來的。諸位想一下,以鬼子海軍運輸能力,每次只運這麼點人來上海,確實有點無厘頭(感謝無厘頭)。
最後,雙方僵持不下,鬼子實在沒招,一次性添兵玩起了登陸杭州灣,才算把這事擺平。
上海開擼的後果是,鬼子海軍(陸戰隊已經幾年前被十九路軍教做人了)一直沒有在黃海、東海其他地區登陸,比如青島、連雲港,這都是三八年才淪陷的,如果當時鬼子真是有意在上海大打出手或者沒在上海打的莫名其妙,或者海陸軍團結起來,直接開戰初期登陸連雲港或青島,快速把華東和華北戰場攔腰斬斷,估計很多歷史要改寫。


u淞滬會戰簡直就是整個中日抗戰理念的詮釋
日本用一次次戰術的勝利換來了戰略的失敗
蔣先生用一次一次 小戰役的失敗 換來了戰略上的成功

日本知道一定會贏也沒想到淞滬會戰會打那麼久 蔣也沒想過淞滬能打贏但是就是要拖著打下去

縱使拋開戰術戰略不談 淞滬會戰也是值得所有中國銘記的 也是如此令人動容 由於戰場實在太近 上海市民在河對面的租界看著國軍守四行倉庫 國旗被日軍打掉了 市民游過河掛上一面新的

何為家? 何為國? 一場血戰打出全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1,像冷哲說的那樣,應該早打,大打,不要試探的打,直接用自己的本錢最精銳的德械師把當時的日軍5000人左右儘快趕下海。然後和談。之後即使日軍仍然是舉全國之力來報復,國軍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做戰略規劃,而不是像後來發生的那樣,各路軍閥前後不一的趕到,倉促作戰。
2,,此戰極大的挫傷了抗日的士氣,讓很多軍隊對日軍產生畏懼,此後的多次會戰都有軍隊一觸即潰。
3,國際觀瞻。雖然說得心疼,讓士兵犧牲來換取外人注意。但是的確是有用的,至少這個被列強欺壓接近一個世紀的國家敢於應戰。
4,讓各方抗日軍隊對與日作戰有個較為清晰的認識,不能只靠血氣之勇。
5,軍事歸軍事,政治歸政治。蔣不是軍事上的專家,應當建立專業的指揮中心,交由李白等人來全局指揮,這樣損失會小很多,戰果可能更可觀。但是當日各路軍閥組成戰線,這想法沒有實現的可能。
6,抵抗日軍三個月,把日軍幾乎全國的軍力都吸引過來,個人覺得,長遠來看,是好事。
7,總結一句,應該打,也是八年抗戰之最重要一戰。


淞滬該打,但戰術上差太多
(個人理解,勿噴)蔣公當時為了讓國聯介入中國戰場,譴責日本,不惜血本打淞滬,其實也可以理解,當北大營被攻破,東三省淪陷,滿洲國建立那種喪權辱國,被當作第三類人的屈辱,我等是無法體會的,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這責任很大,而當時軍閥混戰又要內戰又要抵禦外敵,真的很複雜和困難,從人的方面說,需要一場戰爭來喚醒民族意識,達到統一禦敵的目的,淞滬會戰蔣把自己的精銳投入且當時的軍閥雖愛爭霸權但都是有血性的,看到喲蔣都把家底兒亮出來那咱還掖著幹啥,開赴前線,揍他丫的這是一點,另為就是國際輿論,當時的中國真的沒什麼地位,列強想的都是怎麼撈油水,而上海作為油水重地,很多外國企業公司都在那兒,一打全世界都知道日本啥樣了,蔣公還是很有心機的,但正如開頭所說,戰術真的很差,開戰初期因為裝備和訓練的不足導致一個師拉上去可能也就一星期報銷,當時完全是人海戰術,用人去填去拖,而後面目達到撤退的潰敗更是暴露這一點,修好的兩到防線沒用到,日軍艦炮在長江對著撤退的部隊炮轟,死傷慘重,這樣為了達到吸引外國的目的代價太大了,蔣要負很大的責任,但得到了國際輿論的支持,也算是戰略上的勝利但代價太大。
在來日本本不想打,因為日本的注意力不在中國在蘇聯,打敗蘇聯是關東軍的目標,但中國已經挑起了戰場也就只有被動接招,也打亂了戰略部署,也就有了三個月滅亡中國這一說,和中國死磕是不明智的被動選擇。
個人拙見,樓主看看(=v=)


反正在知乎,吹捧當權者和棒打前朝是最安全保險的,最容易收穫贊和粉而不用擔心被刪帖掛人。所以高票回答全部是事後諸葛亮。不管是說不該打的,還是說該打不該那樣打的。把你們穿越到1937照樣是炮灰明白嗎?

說淞滬打得差,不該這樣打。請問你們是哪個軍校畢業的?在部隊幹了幾年?別說大兵團指揮作戰,我就問你們,小對中隊步兵戰術你們懂多少?

說老蔣國軍表現差的,你們口中裝備好,士氣旺,軍官厲害的蘇聯紅軍又怎麼樣?烏克蘭不照樣被包餃子俘虜50w?不照樣在兵力,機動,武器優勢下全軍盡墨?況且蘇聯紅軍自從圖哈切夫斯基以後現代化了多少年?有多少機械化部隊?老蔣德械搞了幾年,有多少部隊?

按照知乎上面的,抗戰中發揮最好的是汪主席啊!人家沒有打過一場敗仗、沒有一個士兵枉死在汪主席手上。

戰爭本來就是靠命堆出來的。當面臨新的戰爭形態,人命就是要付的學費。沒有波托馬克軍團三次大敗哪有謝爾曼格蘭特橫掃南方?沒有旅順第一次總攻擊三天死1萬哪有後來二零三高地和旅順要塞總爆破?沒有凡爾登哪有風暴戰術?沒有基輔和哈爾科夫大敗哪有後來斯大林格勒和十大突擊?沒有珊瑚海哪有中途島?

淞滬就是國軍的學費,雖然代價高昂,但淞滬一役後國軍進步很快的。徐州,上高,武漢等戰役表現就好很多。


推薦閱讀:

為侵華日軍服務的中國軍人算不算僱傭兵?
抗日戰爭時期的兒童團是否違反國際法?國民政府怎麼對待這個問題?
從大戰略上回看,侵華日軍犯了哪些影響全盤的錯誤?
二戰時期有哪些鮮為人知但頗值得玩味的心理戰?
如果你因為穿越遇見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人,你會對他說什麼?

TAG:軍事 | 戰爭 | 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