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元認知的書籍有哪些?
2016.10.25更新:
呂茨《瘋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
博爾《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
布萊克曼《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禦》
另外,《壇經》等佛教經典其實也都有講到有關「自省」的問題。《影響力》《自控力》這兩本暢銷書也是科學家的作品,科學性及操作性都很強。
如果想讀專業性略強的書,可以參考大學生教材,比如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路西法效應》,邁爾斯《社會心理學》,以及其他口碑較好的《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
元認知只是一個概念,涉及「我在想/做什麼」及「為何我會出現這樣的思維及行為」,以及通過理解而進行高水平的監控、調節等,與個體自我提升關聯很大,但如果僅僅關注這個概念本身,並不足以實現自我提升。比如對於「為何我會出現這樣的思維及行為」的回答,最終仍然是通過對人性及社會的學習而實現,所以推薦上述書籍。
——————————————————————
以下為本人的文章:
不會分裂的演員不是好廚師
引子
一般人看電影往往會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完全地被動接受,隨便看看或是深陷其中,跟著人物一起哭一起笑,末了說一聲「真感人!」;另一種是一邊深入感受,一邊去思考「人物現在是什麼樣的心理?使人物產生這樣的行為及思維的原因是什麼?之後的發展會是什麼樣子?我現在的情緒感受是什麼樣子?我產生這樣的情緒原因是什麼?我有因為主角光環而對之產生不合理偏愛么?……」之類的事情,在事後仍與朋友們討論電影的合理及不合理之處,講電影的隱喻,等等。
第二種人觀影時可能會邊哭哭笑笑邊說「這個情節不太符合事實」,在常人看來便像是一種「分裂」的狀態。
§什麼是「分裂」?
這種一心二用、時時保持對自我的覺察的「分裂」本質上是一種元認知的能力。元認識可以理解為「知其然且探索其所以然」,比如小孩子會意識到「我喜歡媽媽」,但很難意識到「我在思考『我喜歡媽媽』」這個問題,擁有較好元認知能力的人不僅能思考事物的現象及背後的原因,同時還能思索「我為何會這樣思索」。
從某種意義上說,「分裂」可以算是一種遊戲人生的態度,不僅認真參與「當下」,「愛就愛得轟轟烈烈」,同時保持警醒,避開潛在危險並努力尋找更好的問題解決方法,讓自己「放也放得瀟瀟洒灑」,因為永遠分離出一部分思維來考慮「為什麼」,所以才可能始終保持一種「在世而離世」的超脫。
許多人會說這樣「一直想太多會很累」,但換個角度,如果總是為了「不累」而憑本能行事,結果可能會是更累,比如攙扶老人時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後來因為方法不當傷到老人、被靠上法庭,結果往往與本心大相徑庭,很容易產生迷茫:我做了那麼多的好事,為什麼沒好報?!
反之,如果我們可以永遠給內心理性的小人留出空間,時時思考一切善惡表象背後的更大的理性,做任何決策前都用半分鐘甚至幾秒鐘的時間多想一些,結果將可能活得更輕鬆更瀟洒,可進可退可攻可守,不執著於眼前的小幸福,不深陷於眼前的小痛苦,才能更有精力及時間去以更好的方法幫到更多的人。
§為什麼「會分裂」的人更幸福?
這種分裂本質上體現的是死理性派的格物精神,所謂「太理性的人不懂愛」的說法像「讀太多書會讓人變傻」一樣不理性——若沒讀過300本書,拿什麼來評論讀書人?沒看過長江,拿什麼評論長江是否壯觀?
大衛?休謨說「理性是激情的奴隸」。事實上,死理性派比感性者更感性。如果自身沒有銘心刻骨之痛,便無可能寫出真正打動人的文章,講出讓人信服的話;如果沒有熾熱的激情,便絕無可能忍受長時間坐電腦前的艱辛、咬文嚼字時的抓狂與不被認可的凄涼;也正是因為有激情,所以愛恨才會尤其強烈,才會有太多想要想追求的事物,正因為想要的太多,才會不得不去想「我到底想要什麼?」於是將自己的心掏出來慢慢研究,用精緻的手術刀剖開,找出病變的組織,挖掉,留一個精緻的晶瑩剔透。於是最終得一個雲淡風清,實則是一次次死去活來的鳳凰涅槃。
一個真正愛孩子的媽媽才會努力學習,才會明白「深愛」與「寵壞」的差別,一個真正的有情人才會努力理解,在該沉默的時候沉默。實現了這種「分裂」,我們才可能不為眼前的小問題而做出傷害未來的自己及他人的事情,最終實現一個大寫的「愛」。
(一)懂「分裂」才能更好地愛自己。
說到「為子女或伴侶想太多太累」的問題,其實承認不夠愛就好了。這就像一個男人自稱「很愛」一個女人,卻不願意努力掙錢來為她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我們自然會說他只是不夠愛;同樣,如果不願意認真學習以給對方足夠的精神上的幸福感,同樣是不夠愛。真愛是願意為對方成為更好的人。
承認不愛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好好愛一個人」的主體是「我」,將「我」置於第一位,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去關愛其他人。大家都是自我中心的。我們永遠不需要把任何人捧到比「我」還高的位置。承認了才可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這就像人死了就不能盡孝,為了所謂的「愛」而「放棄自己」的行為本質上也是不愛,實質上暗含著「我不想用『我』的真心來愛你」的意味。
(二)懂「分裂」才能更好地關愛朋友。
只有通過分裂,通過多想一些,我們才可能不會因為愛錯了方式而傷到他人。舉個最日常的餐桌的例子:
對他人(特別是孩子)說「吃飽了么?」是使對方產生「我要吃飽才能讓別人開心」的誤會。事實上「不管多撐都要吃乾淨」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組分,這本質上促成了東方人的壓抑心理,對生理與心理都有著極大的傷害。
反之,對別人說「少吃點」則會讓對方覺得多吃是有罪的。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完全不勸他人,而讓自己養成每次吃完必說「我吃好了」的習慣——讓身邊的人知道,吃得多或少不重要,自己舒適才最重要。畢竟大家都有偶爾不想吃飯的時候,也偶爾會有饕餮一下、放肆一把的需求。
愛的正確姿態是關心他人的真實感受。我們永遠沒辦法像一些科幻小說描寫的那樣「鑽到別人的腦中」去看別人眼中的世界,為了「理解」,我們只能多花時間去思索,努力學習有關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的科學,超越自己的「心安理得」而站在他人角度,思索自己的言行會讓他人產生哪些想法,哪些誤會可以在一開始就避免。在過往文章《怎樣幫朋友走出自卑》中我們也講到,所有人都是有良心的。幫助他人時一定要問自己「我是否只是為了獲取他人關注,是否只是為了成就感,甚至是為了讓他人心生愧疚」,創造負疚感表面是愛,實則是大大的傷害,是殺人不見血。
(三)懂「分裂」才能更好地經營愛情。
在某個略喝小酒後的月黑風高夜與異性走在小樹林,你會有點兒心跳加快的感覺么?這種感覺可能僅僅是天黑引起的,但你可能會有一種「很心動」的感覺(是的,心動這個詞就是來源於心跳加速~~),曾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聲名遠揚(臭名昭著)的戀愛錯覺實驗,結果發現與陌生異性共同在一個危險的弔橋上走一遭後人們容易對陌生人產生不理性的重大好感,這與N多傳奇故事中英雄救美後被美人愛上也是類似道理。
知曉這個事實後,你下次你心跳加速時還會輕易產生「我可能喜歡ta」的錯覺么?
沙赫特證明可能不會——如果你真的理解的話,許多美麗或痛苦的那些終將帶來傷害的誤會可能不會發生。他由此提出情緒的三因素理論,認為情緒狀態是由認知過程、生理狀態和環境因素三者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並且強調了認知在情緒產生中的關鍵作用(Schachter Singer, 1962)——如果有意去提高自我意識水平,保持一種更清醒的狀態,許多「錯愛」的故事將不會發生。
錯愛傷害的永遠不會只是一個人而已。要想讓自己不輕易陷入錯誤的愛情,不在自己身上發生「因為不理解而相愛,因為理解而傷害終至分開」這樣的悲劇,最好的做法就是在自己對某人產生「喜歡的感覺」之後好好想一想:這真的是愛嗎?會不會與一些特定的誤會有關?或許我該先多了解一些,從朋友做起,熟悉之後再說愛,會對大家都更好一些。
§為什麼找「分裂」的人做伴侶更幸福?
曾有人說Pi這樣遊戲人生的態度不好,說「你願意找一個同樣遊戲人生的人做伴侶嗎?」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又說「萬一對方在生育問題上與你的觀念不一致呢?」Pi回復說:為什麼要找一個價值觀不一致的人戀愛呢?
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並找一個同樣的自私者作伴的好處在於,不談責任可能帶來「更負責」的結果,恰如真心喜歡吃蔬菜的人不會說吃蔬菜是為了對自己「負責」。負責是結果,因為覺得沒碰到更好的,同時為了未來不敗給一個更優秀的人,會更努力地提升自己,結果就是一對戀人的共同進步、共同成長,都不為了「責任」綁架自己及對方,關係反而會更穩更久。
世界這麼大,有句話叫「你並不孤獨」,不管你是同性戀還是死理性派還是任何奇葩,永遠都可以找到同類,問題是先要相信同類很好找——即使是像Pi這樣的異類,同樣有許多志同道合的人每天可以一起愉快地鑽牛角尖。
當然,即使是同類也會有差異,畢竟連擁有相同基因型的雙胞胎都會有表現型差異,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性別的兩個人必然會更不相同,所以有人說:「價值觀無法相同,因為沒有一摸一樣的人,有差異就有衝突,人生還是好難。」但事實上,差異並不必然帶來衝突。比如Pi會由衷地感謝拍磚者並非常認真地與之交流,給他們真心的回饋,「拍磚」說明大家在Pi這裡覺得安全、自在、放鬆,覺得可以自在地說真話而不必承擔任何後果,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間應有的姿態。雖然偶爾會有朋友因為「理解」了Pi的過分「特立獨行」而將Pi從生命中拉黑,但這隻說明之前本來也不是朋友,不曾擁有,何談失去。Pi及許多有趣的人都會有一個「愛結交三教九流」的愛好,因為認識的人有著極大差異,才能從更多的維度,更客觀地窺見世界更真實的面貌——當然,「全貌」只有上帝能看到。接受「不同」,我們才能離「神」更近一些,離「我」的神性更近一些。
§怎樣提升自己的「分裂」能力?
(一)
菩提本為樹,明鏡終是台——習慣很重要。
雖然許多人不懂佛學,但多數都聽過這兩段詩: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使染塵埃。」
惠能的「本無」成為傳世經典,但這並不是因為他真的給信徒帶來了幸福,而只是抓住了「最廣大人民群眾」懶惰的天性,更擅長營銷而已:你不需要努力做什麼,你的本心就是好的,不需要學習不需要背經不需要反省,念一個「阿彌陀佛」就夠了。真正的成功者其實做的都是與神秀相同的事,因為「時時勤拂拭」太難,所以成功的人總是少數,幸福的人也是少數。
二位的師父五祖弘忍並沒有真的看輕神秀。他講的「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中「念念自見」的本質,其實是神秀的「時時拂拭」:我們都是凡人,都會有各種不安,如果能一直對這些不安保持覺察,接受一切,並在接受的基礎上尋求更好的問題解決方法,更可能利人利己。
惠能的「本無」其實是一種迴避與自我否定。譬如明明已經愛上一個人,卻總是要壓抑,結果越是壓抑,越是「如抱薪救火」,無法獲得真正的寧靜。愛上一個人後興奮也好、痛苦也罷,如果先接受自己的生理心理衝動,以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很可能要麼有情人終成眷屬,要麼走近之後發現原來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真正理解那些我們覺得「美得不真實的東西」原來確實只是幻覺,領悟之後自然會得到寧靜。
有人用「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仍是山
,看水仍是水」
來形容人生的三種境界。對於眾生來說,菩提本來就是真實的樹,明鏡需要真實的台。我們的心,也真實地在跳動,我們的思維與情緒,也真實地受生理狀況的影響。理解了這一點的人,更可能得到大智慧大解脫,更可能實現一種包含了自己及他人的大愛。
(二)
自戀是極好的事情——用鏡子助益自己更快成長。
我們會稱那些只懂批評他人卻看不到自己問題的人為「手電筒」,事實上,所有人不通過鏡子都看不到自己。許多研究發現,照鏡子可以提高人的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就包括對自己行為思維的覺察與控制,做對自己更負責任的事情等。許多漫畫家會在桌位前擺上鏡子,將自己的表情融入筆下的人物中;許多銷售人員會在電話前放鏡子,以提醒自己時時保持微笑;成功學家也會告訴你「出門前對鏡中的自己大聲說『我最棒!』可以帶來一整天的激情滿滿」。
所以,不用怕別人說自己自戀(愛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愛別人啊),現在出去多買些鏡子置於自己常行動的地方,多多感受自己的表情及身體姿態,體會每一種表情下自己的心理感受,長期訓練後我們的情緒覺察與掌控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同時通過潛意識中將自己與他人進行對比,我們理解他人的能力也會隨之與時俱進。
成長、動機、自控力、元認知、智慧……說到底,都是學習、主動接觸不同的結果。有人說「頓悟需要
經歷 + 智慧的點撥」。細分析起來,經歷是過往的信息積累,點撥是新的信息,所以與其說「點撥很重要」,不如說是多樣性很重要——信息達到量變才有質變,就像吃足了相關營養才能飽,與具體吃的是什麼沒關係,與先吃米還是先吃菜也沒關係。
(三)
「念念自見」的操作指南
每個人都可以嘗試時時去思索這些問題並讓這種思索成為習慣:
我在想什麼?
我現在的身體感受是什麼樣子?
我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其根源是什麼?
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件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感知,那麼,使我產生這些情緒的原因是什麼?
這樣的想法能為我自己帶來哪些潛在的好處與壞處?
這樣的想法能為他人帶來哪些潛在的好處與壞處?
最後拿一句曾經的個性簽名與大家共勉:
願你,我親愛的朋友,也可以在探索的路上獲得喜樂。
推薦閱讀:
※有什麼書籍比較完善的講述了絲綢之路?
※《臨高啟明》第一卷(上、下冊)預售 情況會怎樣?小眾作品能達到3000套?
※卧室或者書房的牆上適合掛什麼東西?
※多餘的獨立房間應該做書房還是衣帽間?
※圖書的開本為什麼有各種差異?統一標準不是更方便運輸和擺放書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