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遊戲的人會不會有罪惡感?

我不是一個遊戲從業者,卻深深愛著遊戲,沒想這個問題引來如此多的爭議,過了好久才來回復,如果下面說的言語過重,各位請見諒。

對於第一名的答案,我是不贊同的,尤以最後一句為最,遊戲本身就是遊戲,垃圾也好,神作也好,都改變不了都是遊戲的事實。「那種垃圾的遊戲於我而言不能稱為遊戲」,與「那些貪污受賄的黨員不能稱為黨員」有多大區別呢?我承認世間有無數優秀的遊戲,小到俄羅斯方塊、祖瑪,大到GTA、WOW,都是優質的,給人以美的享受的東西,也讓我醉心,讓我也想去做這麼一款恆久遠的遊戲,但是那些垃圾的遊戲真的就不存在還是我們假裝他不存在呢?

也許遊戲本身是無色無性,有罪的是我們,好的遊戲因為我們正面的能量而改觀,並被認可;但是那原罪無限放大,滿足殺戮貪婪與虛榮的遊戲,當真不會有愧疚感(罪惡感用詞不當,聽取意見已經更改)嗎?色即是空,遊戲,也許只是我們內心於外在世界的一個投影罷了。

「遊戲」啊,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這句話,在此也不為過吧。

對於大家的答案,都已拜讀,因時間原因就不逐一回復了。
最後,仍舊感謝大家的答疑解惑,學到很多,理解很多,再次感謝了!


我想說的是,遊戲業和任何行業一樣,都是有行業倫理的,也許在中國做的很差,但是我們常說遊戲設計師彷彿被賦予了神明的權力,去創造,去毀滅,構築自己的世界……所以,

「ye shall be as gods, knowing good and evil.

雖然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堅守絕對的正確,但遊戲業中並不缺乏這樣的人。

同時,「遊戲產業「的發展——不可能比「社會」本身的發展更超前,更好,「遊戲玩家」也不可能比「國民」的素質更高。遊戲業並不建設社會,不能讓人填飽肚子(倒是填飽了我的肚子),不能讓人抵抗寒冷,不能將人類從不公正和暴力中拯救出來。但通過遊戲我們被連接到了一起,原本陌路的過客成為了一起戰鬥的夥伴,沒有遊戲可能我們一生都沒有並肩作戰的機會,沒去生命舞台上檢驗人性見證意志的機會,沒有去守護和幫助別人的機會。有人說遊戲讓孩子變成了魔獸,但我認為遊戲賦予了我們同理心,既理解他人的機會,這也是我們真正被遊戲所吸引的地方。

這是投給大軟的某文的節錄,但我覺得面對這個問題不吐不快。


關注這個問題很久,今天來回答一下。
說實話我看到這個問題,和大部分的回答,都刺痛了我。我認為做遊戲根本不是一件有沒有罪惡感的問題,而是一件你到底有多麼熱愛這件事,多麼相信你做的事情正在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
如同NASA的Ernst Stuhlinger博士給修女的回信《為什麼要探索宇宙》一樣,我相信我們正在為設計遊戲所付出的一切,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同時我也相信,只有我們相信我們所做的事情正在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我們才能做出偉大的遊戲。

這裡不談我自己對遊戲的觀點,談談我所看過的9個關於遊戲的TED talk的觀點:
1.gaming_can_make_a_better_world
《遊戲改變世界》一書的作者Jane Mcgonical所做。講遊戲使得玩家獲得了這些能力:
urgent optimism,必勝信念,和立即解決障礙的渴望
social fabric,即使他們把我打敗了,我也喜歡那些和我一起玩遊戲的人
blissful productivity,追求hard and meaningful work
epic meaning,所做的一切瑣事都為了最終的美好願景。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
而Jane在研究的是讓玩家能夠把這些能力帶到現實世界中,相信自己能在現實世界中創造epic win。

2.the_game_that_can_give_you_10_extra_years_of_life
同樣by Jane Mcgonical。她談了人們認為「遊戲是浪費時間」這個看法。作為一個遊戲設計師,她希望改變這一點。她談了top 5 regrets of the dying,而遊戲可以怎樣讓這些方面,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她在一段劇烈頭痛頻臨自殺時,通過遊戲給自己的正面能量,最終走了出來。

3.gaming_to_re_engage_boys_in_learning
講遊戲在男孩的教育中所起到的價值。男孩玩遊戲不是問題的原因,而是問題的徵兆。男孩已經無法融入目前的學校文化和教育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設計更好的educational games。同時改變人們對遊戲的理解,尤其是老師和家長們的態度。家長和老師越負面,就越把孩子推走。

4.play_is_more_than_fun_it_s_vital
研究心理學、神經學的專家。講了importance of play,它可以light up the brain。Play 的反面不是work,而是depression。和《裸猿》一書中關於人類進化的思想異曲同工: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是因為有了遠遠長於其他動物的幼年期,幼年期的動物不需要忙於生存,只要成長和玩耍,而這一點使得人類的大腦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5.on_the_world_peace_game
一個高中老師,用一個模擬遊戲,讓孩子們理解戰爭,理解政治,從而避免戰爭,追求和平,找到世界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愛。

6.Are games better than life?
回顧從pong到今天的遊戲,遊戲翻天覆地的發展歷程和進化程度。那放眼未來的遊戲,又會如何發展?二十年後,會進化到怎樣的地步?想想就覺得震撼和憧憬。

7.Seven_ways_games_reward_the_brain
如何在遊戲中創造出更好的engagement。

8.makes_toys_that_make_worlds
這其實是一個《Spore》的超酷宣傳片。把物理原理,生物演化,上帝扮演全部放在一個遊戲里,用這個遊戲來校正人的直覺,讓人對未來50-100年的發展建立印象。讓孩子可以嘗試,如果這樣做,世界會怎麼樣。Will Wright認為遊戲是一種玩具。也正是這樣的心態,讓他做出spore這樣的遊戲,給我們的啟發如同孩提時那些最新奇的玩具。

9.takes_apart_the_art_of_puzzles
有一些非常有啟發的思路,關於設計puzzle,或者說設計簡單基礎的樂趣玩法。同時講了關於puzzle相關的文化、社會影響,遊戲行業的trends。

當我看到這些TED speaker對他/她所設計的遊戲如此的熱情與夢想,如此精彩的理解和思考,我想像不到這一切和罪惡感有任何一點關係。他們在用他們正在做的事情,用他們所設計的遊戲,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我知道我們今天所做的,所看到的幾乎所有遊戲,遠稱不上偉大,也遠遠讓人想不到和改變世界有一毛錢關係。但是如果你相信這就是一切,那這就是一切。
但如果作為遊戲設計者,你相信你可以做到更多;作為遊戲玩家,你相信你值得擁有更好的。那又有什麼壞處呢?30年50年後,當你的孫子玩著偉大的遊戲,生活在因為遊戲而更美好的世界,你可以對他說,爺爺當年是一名遊戲設計師。
也許,我們無法立刻改變現狀,但至少我們願意邁出第一步。


我喜歡做電競校園行。

  從03年,我做西安高校電子競技聯盟起,一直到現在幾乎每年都在做全國校園行。

  其實我現在已經沒有必要跟了,全國性的執行網路已經建立起來了,但是有時我還是會去現場看看。

  我喜歡看到台下密密麻麻的笑臉。

  張著嘴,仰著頭,放光的眼神,痴痴的盯著屏幕,雙手已經迫不及待的擺在身前,就等著台上明星的一氣連殺,然後跟著全場一起轟的爆發叫好,高興的就像是自己在打一樣。

  每當這種時候,我就很高興。

  因為我覺得,如果我們的工作能給這麼多人帶來如此陽光的快樂,我們應該壞不到哪裡去吧。

  If she likes me, then, how bad can I be...


遊戲可以提高人的智商、情商、反應靈敏度,讓玩家體驗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健全他們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促使他們懂得換位思考,學會選擇……難道不光榮么?
哦,你編寫一大堆教材讓他天天寫作業,騙了他的學費毀了他的童年,讓他長大以後變成一個只會幹活不會玩遊戲的書獃子,這就光榮了?
人本來只有一條命,活在一個世界裡。你多為他造出幾條命,在不同的世界扮演不同的角色,全面提高他的人生總體體驗,有什麼負罪感?很光榮,而且簡直有種做上帝的感覺了。( Probably that"s why god hates game designers. )
Only One World, Only One Dream, THAT"S TERRIBLE!
做電影的夠牛逼吧?夠光榮吧?但電影也只是單向的體驗,遊戲可以互動。做遊戲的才是真正的「靈魂工程師」呢,遊戲集技術、藝術、人性與主觀能動性為一體,是人類文明的未來,甚至可能會成為人類認清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一面鏡子。
我們這個時代,遊戲才剛剛開始,只是看起來像個怪胎罷了。

註:那種腦殘類型的吸金遊戲及大部分國產網遊在我的定義中不能被稱為「遊戲」。


遊戲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它就像一面哈哈鏡,照出現實中的丑和美,並且用一種不一樣的方式。
1、不是所有遊戲都有承擔社會教育的責任。當然如果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教育寓教於樂是很好的方式。嚴肅遊戲也是很好的一塊,但是社會就這樣,不能總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給人打雞血,或者告訴你怎麼做人。
2、遊戲會弱化社會矛盾,降低激烈程度。許多人認為遊戲教唆孩子去殺人,那麼為什麼不想想,如果沒有遊戲行業,這幫青春期充滿荷爾蒙的孩子們都會去幹嘛?都在家呆著朗讀美文?可能嗎?
3、孩子沉溺遊戲不是因為遊戲太好,而是這是一個最便宜的休閑方式。和遊戲競爭的消遣方式包括打球、KTV、酒吧、郊遊等等,哪個成本低?尤其是在國內公共資源缺乏的情況下。

我以前不做遊戲,現在做遊戲,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發現其實遊戲為什麼是互聯網最掙錢的行業,其實不是偶然的。雖然有一些人為了掙錢沒底線,但是這是人的問題,而不是遊戲的問題。每個人都要吃飯,但是飯館的也有地溝油,為什麼不問「開飯館的為什麼沒有罪惡感」?


如果一個人工資只有1500,拿出700來打遊戲,我真的覺得很有罪惡感,還好那不是我們遊戲。
如果一個人每天出去打牌,都輸好幾萬。打了遊戲後,天天在家,也不外出了,也不賭博了,老婆孩子都滿意了。一個月只出幾萬塊,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這個行業有兩批人
一批是啊,聽說做遊戲很賺錢,我也來做吧
另一批是,想要做很有趣的好玩的遊戲的人。
最後在中國,後者都在給前者打工的同時被前者同化。
(居然有人點贊同那麼修改下)罪惡感?前者之前可能搞房地產可能是官員可能是任何其他賺錢行業的老闆之後也可能繼續轉行去做這些,行業對他們來說有差么?問他們到底有沒有罪惡感的話那你去問啊!別光問遊戲行業的嘛
問後者?先把房子車子柴米油鹽考慮完了在考慮這個吧。。。


Guilt is irrelevant.


如果這個世界上不再有遊戲,甚至不再有小電影,搖滾,武俠小說這些"浪費人時間"的東東,多tmd沒勁啊


推薦看一看DOOM啟世錄 (豆瓣)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這個問題。
有一篇書評,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一種回答。

這本書里有什麼,哪些人看 (評論: DOOM啟世錄)

  你是一名遊戲玩家

   如果曾經至少有一個電子遊戲,尤其是3D遊戲,讓你如痴如醉,沉浸在虛擬世界裡,給你帶去了美妙的體驗,那你的這些美好經歷,多多少少源於本書的主人公們。
   你可以了解下那段歷史。

  你是一名程序員

   約翰.卡馬克應該是你目標的境界。可能有點極端,不希望你能達到,但期待你能無限靠近。對技術的狂熱、追求、專註,以及無私的共享精神,任何一個讀過本書的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吧?
   因為他所分享的3D引擎源代碼,讓早期的3D遊戲能夠快速發展起來,玩家自主修改遊戲也成為很常見的形式。

你是一名家長/教育者

   書中的主人公,父母給他們的是糟糕的童年和失敗的家庭教育。約翰.羅梅洛成年後,成為三個孩子的父親,同時又是飽受爭議的暴力遊戲的製作者,他熱愛自己的遊戲,因為童年的經歷,他又明白(至少期待)好的家庭教育。書中寫到:

   「那些孩子出了問題,他想到,不要拿我的遊戲當替罪羊,不要來責罵遊戲,去責罵哪些該死的爹媽,他們陞官的陞官,離婚的離婚!
   以他自己的經歷,羅梅洛毫無疑問知道糟糕的父母能如何摧毀孩子的人生。……他是個沒救的孩子,做著些沒救的遊戲,而這一切只是為了逃避兒時經歷的那些沒救的心理和生理創傷。他喜歡遊戲里的暴力,……這些暴力藝術對他不是沒有影響:他喜歡大喊大叫,錘桌子、砸鍵盤,但他從未把虛擬和現實混淆在一起。在現實生活中,他甚至都不知道怎麼開槍。
因為知道遊戲中的暴力能產生一定影響,所以,羅梅洛認為,父母更應該擔起責任。……遊戲製作者們和政客們不可能替誰去教育撫養孩子。父母們心裡應該有數,孩子多大的時候才可以玩像DOOM那樣的遊戲。羅梅洛一致憧憬著和他的兩個兒子坐到一起,在他創造的天地里遊戲。等到他們滿八歲,羅梅洛早有打算,他們就可以進入DOOM的世界了。」

  你是政客/記者/「評論家」/衛道士,且不是遊戲玩家

   看書中是如果描繪你們的:

「政客和衛道士們總是試圖拯救下一代於水火之中,儘管他們不一定理解年輕人的文化,但並不妨礙他們運用他們所把持的話語權和立法權。早在美國內戰結束時,宗教領袖們就把艷情小說指為:「撒旦門下最能幹的爪牙,它們毒害年輕人的心靈,以擴張它們邪惡的領地。」進入二十世紀以後,電視和電影由成為了新的標靶,針對這些全新媒介的調查研究一連持續了幾十年。」

   「在一邊倒的聲音中,媒體和政客們——絕大部分從未玩過這類遊戲——不假思索地得出了他們自己的結論。艾倫.古德曼這位全國知名的專欄作家問道:『我們中的多少人已把哪些電子遊戲認為是『普通』的孩童玩意?而我們現在知道了,它們其實是還被用于軍隊里的耐抗性虛擬訓練。』她似乎並不知道,也並不在乎,軍隊用電子遊戲訓練的是團隊配合,而不是什麼心理耐抗性。」

遊戲是什麼?

   遊戲玩家不需要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獲得遊戲的美好體驗,然後照常過我們的日子。所以如果要問我的話,我一定寫不出什麼好的定義。但是看到書中的一些解釋和引用,覺得不錯,摘錄於此,送給教育上的loser,固步自封的被淘汰者,轉不過彎的思想陳舊者。

   「每個人都有無法實現的夢想。或許是那夢想需要太多時間和金錢,譬如開跑車馳騁,駕飛機翱翔;或許是那夢想太過於離譜,譬如與異形進行星球大戰,或與吸血鬼拼個刺刀見紅;或許是那夢想會違反法律,譬如痛毆老闆,半夜尾行。但不管能否實現,它們總盤旋在你腦海里,每一天,讓你浮想聯翩。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一個上億美元的產業來幫助人們實現各種光怪陸離的白日夢,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電子遊戲。

   柏拉圖說過:『每一個男人和女人都應該參與到高尚的遊戲中來,以擁有一個不同於當前的心靈。』五十年代,人類學家胡安.津加寫到:『遊戲……是一項意義重大的活動,它超越了本能需求,它賦予行動以生存之外的意義。』麥克盧漢在六十年代寫到:『沒有遊戲的社會就如同一群行屍走肉……遊戲是大眾藝術,是集體藝術,是人類各種文化背後源動力的社會表象……通過某種文化里的遊戲,我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到這種文化背後的人……遊戲就像是迪斯尼樂園或烏托邦幻境那樣的人造天堂,我們通過它來表達與完善我們日常生活的意義。』」


不應該感到罪惡,遊戲被稱為第九藝術,是集合了音樂、美術、動畫、文學很多元素在內的綜合產品,一個出色的遊戲是可以傳遞思想的。
遊戲從業者,本質是為滿足人尋求安全感、趨利避害等弱點,去創造產品,相比於電影、音樂,遊戲對人性的挖掘更加深刻。
互聯網的大多數概念,所謂用戶體驗、營銷、廣告、銷售,哪一個不是利用人性弱點去賺錢?互聯網從業者是不是都有原罪呢?
道學家的批判毫無意義


哈哈,mark一下。
我正在申請國外的遊戲設計專業,我正在寫我自己的PS,傾述我對遊戲設計和製作的熱情。看到這個帖子感到十分不可思議,為什麼要有罪惡感。我認為廣義的遊戲概念就是寓教於樂性質的,人們在這個環境中放鬆自己,從現實的壓力中得以環節。從某些角度人們時可以從遊戲中學習和領悟到一些哲學概念,這都取決與遊戲設計師的初衷。
我做的第一款遊戲是在美國用於教育African-American學生能夠更多的學習知識,更多的上學,而推遲他們步入社會,整體的遊戲level design和目標獎勵都是圍繞這個概念,讓他們自己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這就是寓教於樂,這就是edutainment!
遊戲設計師不是惡魔,遊戲本身不是鴉片,正如撒旦所說,惡魔永遠在人們心中。
希望我能申請NYU,RIT, 或者CMU成功!

2013年 JULY 26


作為一個遊戲開發製作人,當我們有了第一個充值過1w的用戶時候,我有罪惡感。
和對方聊了之後,發現對方家裡開公司的,給他一個分公司玩玩,他自己感覺還好,打牌一宿輸贏都是幾千以上的。
然後出現充值過5w的,就沒感覺了。

很多年前,做travian的時候,有個玩家給我們發信,說是小孩子,壓歲錢全充值了。當時覺得一聲嘆息。
我自己覺得,你的錢只要是不偷不搶,不是從爸爸媽媽兜里掏出來,你怎麼花錢是你的選擇。而我們,無非是提供你們消費的產品而已。再說,賺錢也是公司賺了,也不是我們賺。
做奢侈品的是不是也有罪惡感?
對不對。


說白了,浪費時間只是個人自制力的問題,沒有目標而且生活太空虛。
不玩遊戲,也會看電視娛樂節目,看各種電影,聽歌,看網頁看無聊小說看論壇看貼吧看微博,這些就不是浪費時間?只是形式上不一樣而已,誰敢說做這些事情確實很有意義?從事這些行業的人是不是也該有負罪感?
在有電子產品之前(包括現在)也有各種娛樂方式,包括打牌,打麻將,KTV等等,這些活動又能給人帶來什麼真正的意義?說白了就是消磨時間而已。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完全理性的人,在8小時上學或工作的時間之外,需要做很多無聊事情來調節和放鬆自己的神經。

遊戲並沒有你看的簡單,裡面的內涵和知識很豐富,好的遊戲對人的學習和鍛煉價值有時比一本好書還大(遊戲是雙向互動的,書是單向的)


電影可以有像肖申克的救贖那樣的傳世之作,也可以有各種島國或歐美愛情動作片。他們確實都是以電影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但你覺得他們之間有可比性?

遊戲有像journey那樣充滿令人驚嘆的藝術性,也有點點點點到死的砸錢網頁遊戲,他們都是用滑鼠或手柄玩的遊戲,但是你真的覺得他們是一類東西?

電影和遊戲一樣都只是一種媒介,有些人用它傳遞精神,有些人用它斂財致富,本身的出發點就不一樣。

如果你想問的是,做打槍遊戲的人,會不會在發生校園槍擊案的時候感到愧疚?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打槍遊戲,如果這個項目團隊一共只有兩個人,一個人是為了讓玩家體驗到戰爭的殘酷繼而宣揚和平,另一個人是為了做遊戲賺錢,前者確實有可能產生愧疚感。可是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打槍遊戲,就算有愧疚感,那也是被攤薄的只有一星半點了。


…愣沒理解這個問題的用意和動機,活生生把做遊戲的跟種大麻的放一起了

要說做出來的遊戲不太好玩我倒是很有罪惡感


會,我認識一哥們做完遊戲(頁游),覺得太噁心就辭職了

遊戲本身沒有好壞,關鍵是遊戲開發者對於遊戲的定位和使用,如果用它來挖坑等玩家跳進去,這種是要堅決鄙視的。

拿菜刀作類比很不妥,因為菜刀設計出來的初衷並沒有問題,但是有些遊戲做出來的目的性本身就有問題,我想提問者問的是這種情況。如果一個人玩俄羅斯方塊玩到廢寢忘食影響健康,這是違背設計者初衷的,這種情況下設計者不應受到譴責。

個人按照噁心程度進行了排名:
1.大部分頁游
2.國產流氓端游——代表作:征途
3.社交遊戲,聯網類手游
4.國產流氓單機手游

你們感受下


做菜刀的人會不會有罪惡感?


只要對得起玩家的信賴,堅持住自己的原則,就不會存在什麼罪惡感。國內嚴峻的市場環境的確讓人壓抑苦悶,但絕對不能因此把遊戲製作視為一種罪惡,一種負擔。


做出垃圾遊戲會有罪惡感


推薦閱讀:

ps4比ps3強多少?
計算機底層是如何訪問顯卡的?
如何把一款單機遊戲做的讓人覺得並沒有在玩單機?
做遊戲學啥?
為什麼市面上沒有出現玩法類似《精靈寶可夢》遊戲?

TAG:遊戲 | 遊戲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