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2 月 28 號小米發布的松果處理器澎湃 S1?
首款小米松果自研晶元澎湃S1發布:跑分與聯發科Helio P20相當
澎湃S1是一款八核64位處理器,四個大核心主頻高達2.2GHz,四個小核心主頻是1.4GHz,八核心均是A53架構,採用28nm HPC+工藝製程。圖形處理器(GPU)是四核Mali T860,可支持最新Vulkan標準。
關聯問題:
小米松果處理器是否為自研晶元?小米松果和大唐聯芯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關於這個晶元,目前主要有兩個疑問。
1.澎湃S1的體驗究竟如何?
2.這玩意能跟625和P20比嗎?基帶劣勢怎麼辦?
那麼作為在澎湃發布會上露臉的水軍,就由我來給大家解決一下這兩疑問。
說實話,看發布會的時候,我心裡有點虛。因為單純從賬面上看,數據並不是很強。
發布會上是與最近好評比較多的兩款晶元,625和P20作為對比的。
說實話,看完之後我第一反應是:
你丫的意思是說,你比625和p20都要強?
這兩顆晶元有多好,是經歷過市場檢驗的,很多人都用過這兩顆U,特別是625,很多人的評價都非常不錯,比如OPPOR9S(2799元)華為nova(2199元)和紅米四(999元)的用戶,對這顆晶元是讚不絕口。
驍龍625的製程是14NM,在製作工藝上就碾壓了28NM製程的澎湃S1,625最受好評的就是其優秀的功耗,以及調動非常積極的八顆2.0GHZ的A53架構核心。
這個調動積極是什麼概念呢?
那麼大家都經常聽到一句話叫:一核有難,九核圍觀。這句話是形容聯發科的X20的。
當時這個晶元的跑分非常高,是因為給跑分軟體開了白名單,跑分的時候十核全開,性能超強。平時就不行了,大核經常鎖著。當然,這個調度的理念是很好的,低壓力場景開小核跑,高壓力場景大核跑,這樣區別對待,省電,免得大核一直跑,電也耐不住用。
但是,事實是殘酷的。
不對,不是這張。
這張。
大家可以看到,都已經進遊戲了,還只有一個大核在活躍,壓力最大,其他幾個小核才開一半,非常悠閑。
但是這個問題在625身上就沒有出現,性能壓力大的時候,每個核心都在出力,沒有核偷懶,都在積極地出力。這樣雖然625的跑分成績不如X20,但是實際使用的體驗,非常優秀。
所以當我看到發布會上澎湃S1綜合跑分高於625的時候,我心裡咯噔一聲。
難道小米也搞了這套?畢竟不服跑個分是小米先玩的,會不會小米也為了跑分而跑分,做了一個跑分高,體驗極差的晶元?看完發布會之後,我很好奇到底是怎麼回事,到處看了一圈,發現都在說:
澎湃的GPU和P10的GPU是一樣的。
於是我去查了一下。
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GPU跟P10一個水平的,那豈不是跟OPPOR9一樣是個坑爹機型?小米這是要拋棄性價比了?
P10不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遊戲性能,我們都知道,是強差人意的。連OPPOR9都升級了自己的晶元,在R9S中換成了625,怎麼小米也犯這樣的錯誤?
我們都知道,海思麒麟一直被人詬病,就是因為GPU的孱弱。GPU不行不僅僅是遊戲性能差,更重要的是,手機系統的流暢性是建立在GPU和CPU的雙重強大上的,手機是一個人的話,就需要兩條腿都強大才能跑得快,瘸子怎麼跑得起來呢?
讓我們來看看移動晶元的GPU性能天梯圖(作者是貼吧大神vayyenhow),P10在什麼位置。
大家看到了,就是劃紅線那裡。
這是一個什麼位置呢?比625弱,甚至比海思655還不如。比海思655還不如是什麼概念?
那麼看過發布會的大家都知道,搭載澎湃S1的小米5C是1499元。
那麼搭載海思655的華為手機是什麼價格呢?1399元。
也就是說1499的小米手機,流暢度竟然不如1399的華為手機。
這簡直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
更別說小米5C還有可能打不過自家的紅米4了,紅米4才999。
說真的,當時我的心情非常複雜,非常非常複雜。
從這個天梯圖來看,澎湃的GPU也就能跟很久以前的前輩,K3V2比比。2013年,K3V2放在P6上時,在歐洲也是賣449歐元,國內賣2688元,售價遠高於澎湃S1。
而現在海思晶元已經發展到了麒麟960,CPU性能都可以趕上世界一流晶元了。
我真的很希望澎湃S1很爭氣,我的期望一降再降,我甚至覺得能跟P10比,就差不多了。因為澎湃的工藝是28nmHPC+,是台積電的技術,和P10是一樣的,製作工藝非常成熟,功耗也很優秀。只要GPU上面不出錯,比P10強,起碼也是一顆能用的晶元。
P10我用過,我弟弟買了一個OPPOR9,線下買的,2800元入手。我一邊抱怨他買貴了(線上官方店2400元),一邊看他玩了一把王者榮耀。
你們知道平均幀率在20幀以下,一團戰就PPT的王者榮耀是什麼感覺么?
充電五分鐘,團戰十五幀。
這一刻,團戰十五幀。
我的天啊,澎湃做成這樣,米粉還怎麼嘲諷OV?有什麼立場?
更別說這個晶元的基帶還殘疾。
只有移動4G,暫時沒有聯通。
雖然發布會上說基帶是可以升級的,以後應該可以升級為雙網通,但是還是很難受。
不過還是可以理解的,三星的晶元不也是這樣,沒辦法,高通的CDMA專利太貴了,外掛CDMA還不如直接用高通晶元。
基帶升級倒是挺新鮮的,可以期待一下。
算了,看不下去了,微博貼吧知乎,到處都在唱衰。有支持的聲音也沒什麼乾貨,都在說相信小米能做好。
小米一向都是用戶體驗為先的,連流暢都無法保證,又怎麼樣呢?
這時候,我看到科技美學在直播。
我是一向知道的,科技美學特別喜歡黑小米,黑得太多我都乾脆取關了。不過看到科技美學在直播5C體驗,我很好奇,就點了進去。
我看到鈉鹽在玩王者榮耀。
我驚訝地發現。
打野的時候,是30幀。
四人團戰,25幀左右,集體放技能的時候,幀數降到20幀。
然後鈉鹽就退出王者榮耀了,說接下來測評NBA2K,正在下載。
但是這個不對啊,P10的GPU性能我清楚,絕不可能是這個成績。
這時候,我們小米水軍同志 @贏無翳 發給我一篇微信文。
我翻看著這篇,裡面都是發布會裡說過的內容,沒什麼新鮮的。
直到我看到一個細節,讓我皺起了眉頭。
四核?
大家可以看到,P10的這個GPU全稱是:Mali-T860 MP2。
這個最後的MP是什麼意思呢?
MP的全稱是:MicroprocessorUnit(微處理器)
在這個語境中,MP就是核心數的意思。
也就是說,P10的GPU核心只有兩個,而小米這個有四個核心。
也就是說,澎湃的GPU,不是P10的GPU。
也就是說,發布會PPT中的那個T860真正的全稱應該是:Mali-T860 MP4
但是無論我怎麼找,也找不到這個GPU的性能,最後還是一個小米水軍的同志 @滯空回線 , 在外網找到了。
就是在P10下面的那個,頻率比P10稍低,但是GFlops比P10高了將近一倍。
什麼是GFlops呢?
也就是:Gig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10億次的浮點運算數。
GFlops也是衡量GPU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Mali-T860 MP4還比MP2多了兩個核心,調查到這裡,澎湃S1的遊戲體驗比P10要強的情況,也終於得到了解釋。
這時候鈉鹽開始直播NBA2K了,我就跑去看了。鈉鹽先是調到了最高畫質,遊戲畫面雖然不順暢,但是也並不卡頓,沒有想像中卡成PPT的感受。同時還打開了CPUZ,這個APP可以檢測晶元核心的調動情況。
我頓時想到了發布會中雷總提到的。
核心的調動對於晶元的使用非常重要,之前我們提到,聯發科X20就是因為大核調動不積極,所以使用上非常不舒服。我在發布之前就覺得這是一個重大的難點,連聯發科這樣老道的晶元廠家都沒有做好,小米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於是我盯著浮窗,觀察大小核的動態,一時忘了截圖。
在最高畫質情況下,大核調動非常積極,小核一直處於全開狀態,大核始終有一顆在全開運行,兩顆大核中度運行,四顆大核輪流有一顆處於大概十秒左右的10%-0%的休息狀態。
我,當時就興奮了。這個調動非常牛逼啊!
然後鈉鹽調到了中等畫質,這裡我開始反應過來了,開始截圖。
大家看到了,在菜單界面的時候,一顆大核在跑,其他三顆在休息。
中等畫質下,幀率就開始爬升了,鈉鹽當時說幀率差不多在二十多幀左右,我感覺也差不多。因為人物動作已經看起來比較舒服了,整個遊戲畫面也相對穩定。可以說是流暢了。在中等畫質的情況下,核心調動更加從容,依然是輪流休息。
然後調到了最低畫質。大家可以看到,這種場景下只剩一個大核在跑。
這裡是低畫質遊戲時的截圖,大家可以看到,大核的頻率提高了,之前是1843Mhz,遊戲時變成了2158Mhz。低畫質的時候,整個遊戲非常流暢,幀數高看著非常舒服。CPU的調動變成了一顆滿載,一顆中度,兩顆輪流休息。也就是說Mali-T860 MP4處理低畫質NBA2K性能是有富裕的。
看到這裡,我已經非常感動了。
這個表現可以說是非常優秀,很積極。儘管這樣積極的大核調動會讓電量跑得飛起,但是這個價位的手機,只有這樣的積極調動才能讓手機有基礎的流暢體驗。你用手機連流暢都無法保證,還談什麼續航,談什麼快充呢?
經過這次現場圍觀,我可以相信,澎湃的調度是非常不錯的,足以保證使用的流暢體驗。
續航上,雖然小米5C只有2850毫安的電池,但是有澎湃快充9V/2A。從名字來看,這是自己開發的。
而且28nm的A53的功耗也不錯,不信你看看P10。
這個工藝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工藝了,而且產量也不錯。不信你看看P10。
雖然還在看直播,雖然鈉鹽還在黑5C的基帶問題,但是我已經開始在小米水軍的群裡面開始吹牛了。
這顆GPU這麼出乎意料,我不禁開始做了豎向的對比。
我們可以看到,這顆GPU的性能甚至接近X20,和P20可以打一個平手。性能真的挺不錯的,算是中端性能了。
作者是貼吧大神vayyenhow
在移動GPU天梯圖上我們可以看出,Mali-T860 MP4應該是在P20的位置,也就是和海思935差不多。
我不禁打濕了雙眼,澎湃S1居然可以在GPU上追上前輩2015年的產品。
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成就,如果沒有海思麒麟在前面照亮前途,是不可能有澎湃28個月就可以量產的今天的。
但是我還是有點困惑,就算多了兩個核心,T860MP4跟T880MP4的性能也太接近了。
我把這個疑問和水軍們說了一下,一位水軍同志 @陳傲 出來跟我說,其實T860和T880的架構差不多。
在官方的宣傳中,這兩款GPU都在放在一起介紹的。
然後他給我看了一個東西。
原來T880比T860強在什麼地方呢?製程。
T880是16nm製程的,T860是28nm製程的。
兩個GPU都有總共16個核心,活躍核心數都是4個。
所以製程還是挺重要的,同樣架構下,要強不少。大家可以看到,使用T880的晶元都很眼熟,基本都是去年旗艦機型的晶元。
而T860基本都是中低端晶元了。
但是T860MP4的那個晶元RK3399,好像沒怎麼見到過,於是我搜索了一下。
噢?
主板上的GPU?那這個晶元做成什麼產品了?
遊戲盒子和VR。
在官方宣傳裡面,這個顆晶元還具有一下特性:
1、 4K 360全景視頻解碼能力,兼容普通2D和3D片源
2、針對VR的深度優化的低時延技術,總體小於20ms
3、支持2K/雙FHD高解析度屏幕
4、顯示刷新幀率高於75Hz
這些主要都需要靠GPU來推動。那麼從這個角度看,這顆gpu素質真的很不錯。潛力很大。
但是我很快又困惑了。
雖然T860MP4不錯,但是625的GPU性能也不弱啊。
對比一下就可以看出來,Ddreno 506是比T860MP4強的,625機型也大部分都是emmc5.0的,內存也是lpddr3,和小米5C一樣。
所以按道理來說,625的跑分應該是優於澎湃S1的,憑什麼發布會上澎湃比625強呢?
大家可以看到,我這個人的腦子很不好使,經常鑽牛角尖。
但是我的朋友們智商是比我高的,上面已經提到了三個比我聰明的,這裡我又遇到了一位朋友 @李濟羽 ,他的文章解決了我的疑問。
驍龍625是單通道LPDDR3內存,聯發科P20可以支持單通道LPDDR3內存,也可以支持雙通道LPDDR4X內存。會不會有人說那聯發科P20秒殺小米松果啊!
其實並不是,因為單通道LPDDR3內存的位寬是1×32bit,雙通道LPDDR4X內存的位寬是2×16bit,二者位寬是一樣的,但是依靠LPDDR4X頻率上的優勢,雙通道LPDDR4X(1600MHz)可以比單通道LPDDR3內存(933MHz)帶寬高出70%。
但是雙通道LPDDR3內存的小米松果澎湃S1晶元的內存帶寬,比他們二者都高。
松果晶元的競爭力何在? - 知乎專欄
說實話,我沒完全看懂,於是去百度了一下雙通道內存這個關鍵詞。
雙通道,就是在北橋(又稱之為MCH)晶元級里設計兩個內存控制器,這兩個內存控制器可相互獨立工作,每個控制器控制一個內存通道。在這兩個內存通CPU可分別定址、讀取數據,從而使內存的帶寬增加一倍,數據存取速度也相應增加一倍(理論上)。
來源:百度百科
噢,那麼說,在跑分中澎湃S1堪堪勝過625的秘訣,居然是內存的差距。
那麼我最大的困惑,關於跑分是否造假的擔心,到這裡就放下了。
但是基帶上的弱勢依然無法迴避。
即使以後可以通過編程modem來升級基帶,成為雙網通,但是畢竟不是全網通啊。
我又查了一下有類似情況的三星獵戶座晶元,原來是因為高通壟斷了CDMA,要想全網通就只能買專利,外掛CDMA,就澎湃就可以全網通了。但是這個專利費太貴了,還不如直接用高通的晶元。
所以三星的國行直接選擇了上高通的晶元(例如note7),韓國就用自己的獵戶座。澎湃的話只做了移動和聯通。
依然有些遺憾。
這時候, @陳傲同志再一次出現了。他給我看了一則新聞,我一看到這個新聞的題目,立馬就震驚了。
哈?啥意思?
陳傲:三網融合,共用基站,CDMA就等於被廢棄了,開發全網通就沒高通的事情了,不涉及高通的專利。小米直接開發自己的全網通就行了。
我:此情此景只能用發布會一張PPT來表達心情了。
於是我的心情大好,覺得澎湃的前程似錦,愉快地搜起來了澎湃S1的其他自主研發的細節。
也就是這個:
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 圖像信號處理。主要用來對前端圖像感測器輸出信號處理的單元,以匹配不同廠商的圖象感測器。
這個東西很厲害,華為的自主研發的ISP投了將近一個億,耗時三年才弄出來,搭載在mate8上。如果當時海思沒有搞ISP自主研發的話,就沒有今天華為mate9在全球手機中拍照第一梯隊的地位。所以看到澎湃也把這個做出來了,看樣片效果還不錯,還主動標註了確實是小米5C拍的。
另外還有定製級的手機智能背光。
以及小米5C三月份就會推送7.1,雷總那句「因為都是我們自己的」,說的很高興。
從這些改變來看,我們以後可以期待更多的軟體硬體定製化的適配。
那麼我調查到這裡,我覺得澎湃已經出色地完成了作為一顆中端晶元的任務,並且綜合素質確實不錯。
並且澎湃S1已經進入量產,有了搭乘澎湃S1的小米5C。
小米5C在3月3日和蘇寧合作發售。
合作發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彼時在蘇寧的線下店也能買到這款手機。
能夠線上線下一起鋪貨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貨,很足。
對於這一切,我只能說:
謝謝雷總,你做到了。
你很酷。
這是之家基佬對小米發布的松果處理器的評價:
個人認為小米開始做自家的處理器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當然晶元性能不如華為的海思更不要說高通驍龍,但畢竟小米第一次做晶元希望大家給他些時間!(同為華為小米這些反壟斷的點贊!)
曬一個華為「網友」
這位網友說
安兔兔上「小米松果GPU是4顆28納米800mhz的Mali T860、跑分為19971,為什麼比麒麟950的4顆16納米900mhz的Mali T880跑分為19594還高223分?」
所以他得出結論:這一定是安兔兔作弊了,拿了雷軍的錢就開始黑友商,給自己的SOC強行加分。
「王八蛋老闆黃。。。安兔兔 你不是你不是你不是人~」
所以安兔兔作弊這麼厲害了,澎湃S1和麒麟950GPU的真正差距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看別的跑分軟體
曼哈頓離屏的測試應該比較有說服力
麒麟950:18幀
澎湃S1:17幀
好像並沒有太大差距?
一定是我找的圖不對!對950做了手腳才會讓跑分這麼低!
然後我又發現了這個
海思麒麟950發布的PPT,中間的柱狀圖是曼哈頓離屏分數,18幀。
這是為啥呢?一定是GFXbench也拿了雷軍的錢。
一定是全世界的跑分軟體都拿了雷軍的錢!
嗯
這位答主後來刪了波評論匿名了
沒事我記得他的ID
警察叔叔就是這個人
我們來看看他的答案任總說:「我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鬥?所以我不能貪生怕死,七十多歲還要賴在華為,讓那些三十五歲的下崗。」【霧】
之前的回答出於保密原因較為隱晦,什麼是沒辦法的地方?什麼是有辦法的地方?現在發布會開了,可以解答了,請閱讀:
智能生活 - 松果晶元的競爭力何在?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486077
————————————————————
瀉藥,雖然已基本掌握參數,但為了不傷害線人,還是先保密,謹慎說說:
做為小米第一款處理器,畢竟不可能一步登天,有些方面,目前沒辦法,不可能用到最先進的。
但是,在自身有辦法的地方,比如GPU等方面(這個等方面極其重要,但請先允許我保密),可以說是不計代價,不惜成本地儘可能堆好料。當然,也不是堆到旗艦級程度,其實離旗艦級還差著遠呢,只是因為某些性能方面受限,所以另外一些方面堆得太高,也是枉然和浪費。意思就是在性能均衡、科學合理的情況下,在自身有辦法的地方,儘可能堆適當的好料。比如GPU規格是聯發科P10的兩倍。
總得來說是很厚到、超預期的,當然如果去年就能推出這款晶元,就更加超預期了。之所以延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小米對此非常謹慎,希望把軟硬體的配合,做得儘可能完美,bug儘可能少。這第一步,小米邁得很堅實!
性能級別是驍龍625、聯發科P20級別的,某些方面比這兩款都厚道,有些方面不及,也是暫時沒辦法的,還是要用發展的眼觀來看待。
自此,全世界擁有自研SOC的手機廠商(我說的是手機廠商啊,為啥那麼多人的語文老師不能長命點呢?)有4家,中國佔一半,還是挺了不起的。尤其小米只有6歲,更加了不起,不是嗎?發布會結束了。
網上捧殺文章里說的「松果V670、松果V970」,真扯淡。雷總在2015年亮屏當天就欽定晶元叫「澎湃」了,小米用「我心澎湃」作為廣告宣傳詞原來暗藏玄機。
具體型號S1,和蘋果SoC的命名套路類似,比較穩,從「0」到「1」,一步一個腳印。
松果S1算是一款中端SoC,它的意義在於小米有自己的SoC了,亮點不少(GPU等),不足也很多(基帶等),看跑分與驍龍625接近,等待真機測評。
期待澎湃系列後期產品,小米加油!
———————————————————————————————————————
2010年8月16日,MIUI發布;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1發布
……
6年多來,平心而論,小米公司帶來了不少讓人驚喜的產品,小米手機、充電寶、手環、筆記本電腦、MIX手機……
當然隨之而來,也帶來了大量的米粉和不少的米黑。
我還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在我生活的小城鎮,大家買手機,討論的從來都只是四大國際品牌——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索愛。
現在在貼吧、知乎等平台上,米粉米黑、花粉花黑、煤油魅黑、錘粉錘黑、Ov黑們互相撕逼已是司空見慣。在以前根本讓人想不到,國產智能手機業也會在不久之後迎來如此繁榮的景象。
雖然現在已經有不少國產手機品牌已經走出中國、沖向世界,但我們目前在SoC、屏幕、攝像頭等部件的研發、技術和生產方面還是落後於美國、日韓等發達國家以及台灣地區的。
但是,我們在追趕。SoC方面,華為已經邁出了一大步,麒麟一代一代耕耘發展到現在,960的水平相當不錯了。
2017年2月28日,小米的第一款晶元松果處理器就要來了,我希望小米能再次帶給我們驚喜!
但是,第一代產品指望它能媲美麒麟驍龍蘋果的旗艦那一定是捧殺,各位看官也不要期望過大~(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在捧殺了)
對於這場發布會,還有以下期待:
1、有文章里傳聞說松果處理器的編號會命名成V670和V970,這編號太有針對性了,簡直不敢相信……所以小米對松果處理器的命名是怎麼呢?會像麒麟驍龍那樣三位數字編號,還是像聯發科那樣p/x+兩位數,或者乾脆就叫松果1、松果2?
2、發布處理器,同時肯定還是會發布搭載它的手機。第一款搭載松果處理器的手機會命名成傳聞里說的小米5c或者新產品線小米meri嗎?還是會有新命名?
3、松果處理器第一款產品到底是個什麼水平?是接近驍龍625嗎?
身為曾經的半個中國微電子人,看到如今電子產業拚命向上游產業挺進,真 我心澎湃。
彷彿看到了與幾十年前的日本崛起時,一樣的場景。
這顆晶元本身。。。14nm遍地走的今天28nm的工藝就註定了性能發熱都不會很樂觀。
但希望小米挺住,當年華為祖傳k3v2被人噴的體無完膚硬是扛了下來,才有了今天的960,自研晶元一定會走過艱難的時光。
(歪樓: 解放台灣的唯一好處真的只剩台積電了,畢竟志玲都老了)
再PS:貴乎真是藥丸。一片噴華為小米買公版架構搭積木找代工沒核心競爭力,說句不客氣的,全球能搭這個積木的,還真沒幾家。
PPPS: 雷軍發布會上說,android系統版本更新會很快,因為全是我們自己的,相信雷總準備ppt的時候眼角一定有淚划過。。。。
有幸參加了這次松果晶元發布會,和往常不同的是,這次我早早的來到了會場,在允許入座的區域內找一個靠中間又靠前的位置,因為我知道,這不是一場尋常的發布會。
關於這塊松果晶元,似乎已經曝光的差不多了,所以我關注的更多的是以前的故事和未來的願景。
凌晨一點,工程師團隊和雷大大為撥通電話的欣喜,以及點亮屏幕的那一刻,一切溢於言表,也看得我熱淚盈眶,因為我知道自有SoC對於小米的非凡重要性。
以下從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我對松果S1的觀點:
一、松果處理器根本不是皮包產品,也不是聯合研製的產物,她完全屬於小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傳松果公司是小米和大唐旗下聯芯的合資公司,小米占股51%、大唐占股49%。而且這樣的內容充斥了這兩年的絕大部分相關報道,更是有例如松果處理器是聯芯的貼牌產品這類消息。
然而,發布會上雷大大擲地有聲的說:松果科技是小米的全資子公司。應該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而這句話至少說了兩遍。松果和聯芯應該只是技術合作關係,而絕非ODM關係。
二、自有SoC對小米的絕對重要性
小米成立松果公司,是在2014年,至少這個時候小米已經意識到自有SoC的絕對重要性。然而,小米的危機意識真是準確,甚至現實來得更加殘酷:接下來的兩年多受盡了SoC的苦。
2014年,正是小米享受著最大榮光的時候。2015年初,小米note發布,這正是小米進軍高端手機界的第一次嘗試。然而,由於頂配版的驍龍810發熱過猛,導致整個頂配小米note線陷入巨大的被動,可以說想以小米note頂配站穩高端市場的失敗,正是由於驍龍810的缺陷,正是由於小夥伴高通的事故性掉隊。
後面的故事更慘。
由於高通的驍龍810發熱過猛,本來2015年夏天,該是小米5發布的時候了,然而正是因為810的問題,導致小米品牌最主力產品無最高端SoC可用。這說得並不為過,因為當時小米最大的基因就是絕對領先的最高配置。小米5難道上聯發科?或者三星?如果是前者,米粉也絕壁饒不了你啊,無異於往自己臉上潑硫酸;後者呢?或許根本沒渠道,或者同樣配不了小米的極限追求。如果硬著頭皮上810呢?也無非是把明知道會慘敗的結果,去主動實現這個結果罷了。
那怎麼辦呢?然而此時高通也被推向了危險的境地:820必須解決過熱問題,並且性能上要繼續大幅度領先競爭對手。而當時最大的問題就在於,820到底什麼時候發布和量產,小米和高通都等不及。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由於全新的設計還有可能工藝上面的問題,820一再跳票,最後姍姍來遲。
小米4到小米5,用了19個月!這相當於7個月小米沒有主力旗艦產品,同樣要命的是,小米5的方案有多少比例還是7個月前的?正面沒有2.5D玻璃、絕大部分還是3G RAM,這可不是2016年旗艦機的屬性呀!我難以想像,「逾期」的7個月,開發們是怎麼過來的!是虔誠的等待820的快點到來?還是望眼市面上旗艦機的發展,來個推到重來?但必須延期更長的時間。不管怎樣糾結,還是不知道820到底會何時量產。「咋了開發」是小米年會上這麼歡快的節目,但這兩年就是因為沒有自有SoC吃了多少苦哈。
當然,事情還沒完。
從小米note到小米note2,用了整整21個月,更大的問題還是因為供應鏈的問題,包括SoC在內的供應鏈的所有問題,不僅是因為連夜雨,更是小米真正做大以後合作夥伴的提防。2016年10月25日,也就是舉世矚目的MIX發布的同一天,同時也發布了note2,況且那次發布會的主題就是小米note2發布會。恩,如果不是因為忘卻,這一天發布小米note3也不應該驚訝。
事情似乎還可能繼續。
此時此刻,我們無比關注小米6。也許我已經看到小米6了,在松果發布會當天,在電梯上看到林總正在使用一款年輕靚麗配色的未見過的產品。跑題了,拉回來。現在媒體無比關注搭載驍龍835的小米6和三星S8誰先發布、誰先開放購買的問題。目前三星在這方面有優勢,因為你835就是我代工產的呀,或者我直接用我自有的SoC(減少835的採購比例)。但自從小米做了松果處理器了以後,自然談判資本也有顯著提升:不信你試試,我搞個高端款給你看看,以後我不鳥你。
往上一看,沒想到已經寫了這麼多廢話。必須要做個總結了。
隨著小米自身的壯大,原本無視你、幫助你的供應鏈,往往是因為「戰略需要」,可能變成提防你、限制你。而已經壯大了的小米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手機供應鏈方面抓住更多的主動權,自研自用SoC顯然起到了這方面的顯著作用。試想以後供應鏈上的隊友趴地上了、反目了,也有自有SoC來兜底;即便一些產品不用自有SoC,和供應商談判的資本也大大提高。
小米這兩年吃過太多SoC的虧了。
三、只有移動版?怎麼看待可升級基帶?CDMA基帶怎麼解決?
和松果SoC一起發布的小米5C,目前只有移動版,不得不說在2017年,不是全網通手機還真是非常少見了。發布會上,雷大大也詳細說了松果S1的基帶是可升級的。我此時蹦出一個想法:是否S1已經做了全網通,只是目前專利方面還未辦妥,用固件限制了,後期專利問題解決了,只要刷個固件解鎖下就能用了。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猜測。在發布會上,和我同坐的正是一位半導體界的資深觀察人士,他說:可能。
還有,做SoC,自然繞不過CDMA基帶的問題,現在華為有自己的Balong基帶,聯發科也已經和威盛合作。由於高通在CDMA上面的絕對領導地位,高通不僅僅是一家標準公司,也是一家產品公司,在晶元專利上面一直表現得極為高冷,也促使了少有的其他兩家擁有CDMA基帶能力的公司價值爆棚,要知道現在三星的SoC也還沒能做到全網通啊。
那麼,松果應該怎麼解決?短時間內自研可能性不大,事情還是要回到專利本身上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是,2010已經有小部分高通的CDMA專利到期,2017年據說又有一些重磅的相關專利到期。這裡不得不佩服專利這個偉大的制度,一方面讓絕對領先的高通因為持有專利,在過去二十年獲得了巨量的收益,另一方面專利到期以後,能夠直接惠及所有同類型的科技公司。
CDMA相關基帶,由於高通的相關專利逐步到期,高通在此方面的影響力將逐步快速下降,慢慢的,由於基帶相關專利被相對平均的分部在多家公司,基帶這東西也變得不是那麼奇貨可居了。
松果處理目前僅支持移動,這肯定是暫時的,未來必須是全網通。
發布了,
先說結論,理性角度,這個SoC綜合水平與驍龍625相比,是不如的。但稱為「中端處理器」絕對無問題。細分來說,CPU性能展現的使用體驗應該相近、GPU性能高很多(玩一些大作可以開相對更高的渲染效果)、功耗高不少、基帶就不提了只有移動可以用……
GPU為T860MP4+LPDDR3 933MHz雙通道內存,理論性能是MTK helio X20/X25 驍龍650/652 麒麟950/955的級別。
因為設計圖紙是按28nm做的,所以想讓他出14/16nm也趕不上了,這是研發進度的問題,因為還是初代,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節奏,因此使用28nm其實本身完全在情理之中。
結合搭載澎湃S1的小米5C看,定位十分清晰、準確(準確是指這是最合適的產品定位了),是不是和r9/r9s很像?「廠妹機」「線下走量」;線上方面,除了真愛粉估計沒人買……而且按目前小米的渠道受眾面,相信小米對此機型銷量也不會定得多高。
5C的續航表現賬面數據已大概能推測,2860mAh電池,因為28nm製程,就算軟體調度方面優化到極致,與625平台相比,跟4000+mAh的自家紅米4/紅米note4X不用比,也鐵定不如定位接近的r9s,但好在也不至於會到「續航尿崩」的程度。
而值得留意的是實際的性能表現(使用體驗),我這裡不作具體評價,等後續有更多信息再更新(網上也有些在發布會結束後的現場體驗的簡短測試了)。但其實說白了,主要是看小米bsp部門的溫控會不會「手下留情「了。譬如驍龍810,雖然功耗又高又熱,但如果溫控不要太變態,性能一樣可以棒棒噠。當然S1也遠不是810那個火爐,這裡只是舉個例子。
發布會上大談「拍照」,相信ISP的表現會超出我的預期。
當然,松果初代交出這個SoC已經十分不錯,但未來的基帶之路也十分嚴峻,可以看到S1只支持移動制式,松果的基帶後續可能得推倒重來。
再看看老大哥華為,自身是做通信行業出身,有長久的通信研發積累,擁有很多通信核心專利,在國際舞台有談判籌碼,有足夠底氣與高通等公司做專利交叉授權,不會被專利戰掣肘,使巴龍基帶少了很多很多障礙,免去專利之憂。因此華為出巴龍基帶的確是「順理成章、順水推舟」的事,使華為的起點相對很高。
而反過來看小米,我實在不知道這條基帶之路該怎麼走。這也是我最擔心松果前程的地方,是小米從聯芯那裡用錢也得不到的,因為聯芯和隔壁大唐的展訊一樣,只有小部分TDS專利(但展訊目前勢頭也要好得多)。前身的聯芯SDR1860平台本身也並未有成熟的5模(GSM、TD-SCDMA、WCDMA、LTE-FDD、LTE-TDD)方案。
這裡扯個題外話,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時代因素,大陸大概從90年代開始發展,我們的移動通信行業搭上LTE的車已是不易。大家要知道這一行是需要10多年時間積累的。例如現在的4G制式LTE,很核心專利在2000年前後就已經布局好了,那時候的中國通信企業,你說是什麼樣?
------------------------------------------------------------------
發布前的內容:
現在我們吃瓜群眾看到很多信息,真真難以分辨。
我個人猜測規格,14nm、大4核2.0GHz主頻、雙通道LPDDR3內存、T860 MP4的GPU、雙網通、Cat4。
這個SoC對我的唯一懸念就是製程了,14/16nm和28nm是從續航到性能的天差地別。實際目前網上的信息,28nm 中芯國際代工的可能性高得多,這樣只能期望小米bsp組的溫控大發慈悲別太嚴格(當然最好沒有溫控咯哈哈哈),否則CPU性能表現基本說還要弱於X10。
雙通道內存結合T864帶來更高的圖形性能,就是別人說到的比驍龍625良心的地方。
當然,實際上SoC複雜得多,還涉及到ISP(拍照)、DSP、基帶、WiFi+藍牙(基本是博通晶元)等等等等,可以參考華為麒麟的奮鬥史,小米第一代在軟體層面能不能讓他成為「能用的SoC平台」其實也是要留意的。還有,他也不會是全網通SoC了。
我認為松果會選擇永不支持CDMA制式,因為在大陸只需再熬2、3年就過去了,要支持付出的代價太大。
實際,我更關心松果的長遠發展,比如,他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上,專利戰有沒有優勢,5G時代的發展如何?如果MTK是陸企就好了,小米把MTK收了多好……
附: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個Q: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084453
http://tech.sina.com.cn/zl/post/detail/it/2017-03-08/pid_8510041.htm
專訪小米王翔:小米的海外計劃以及專利問題
http://tech.sina.com.cn/mobile/n/n/2017-01-09/doc-ifxzkfuh6128309.shtml
不意外,很驚喜。一直覺得小米16年在搞事情
小米去年銷量略慘,原因之一是廣告營銷費用很少。我以為小米不再年輕,營銷戰場力不從心。
結果有人表態員工士氣很高,氣氛高昂。這就有問題了。
所以,小米在干一件很花精力的事情,投入大到會讓別的事情力不從心。
但能這麼快搞出松果處理器,那還是牛大發了。致敬開發組。
2017.2.28日
澎湃S1發布了。
中規中矩的一款中端處理器,離當前高端的處理器差距還是明顯的。
但是很驚喜的是作為小米的第一款、並且是以如此之快速度趕出來的處理器,澎湃S1不是一款PPT處理器,而是已經量產了的!!!
已經很強大了,這意味著在今後的一兩年內,小米很有可能量產高端處理器。
下午三點多就發布了一篇文章(也就是說發布會時邊看邊寫的),剛剛有稍作改動之後再發了一次。
看看頂上的廣告,我就不多揣測中關村在線是收的誰的錢了。友商那是相當給力。
說點題外話。
我是個魅族粉,只能說從小米1到今天的國產芯,真的是見證了小米的一步步強大。佩服雷軍,祝福雷軍。
應了那句話,之前愛理不理,現在高攀不起。
更新:
看了 @學寫作的喪失 的回答,我決定這輩子再也不黑雷軍不黑小米了,我愛雷軍,跪拜。
不是很懂手機晶元這種東西,但是第一塊處理器這種東西對小米來說意義可能都要超過mix吧,很久之前感覺就被各種消息扒乾淨了,總覺得不太可能啊,白瞎了這麼大的噱頭
不過如果真的性能只能對標驍龍625,那往小米5C之類的手機上安感覺有點黑啊,畢竟紅米4(我在用,超級滿足)都上625了,感覺不著急上旗艦啊,先在紅米上走走量,回回本,大不了以後高端處理器換個名字之類的
想想他們真的很不容易,想必壓力也應該很大,加油
5c還在路上,辣雞小米昨天晚上才給我發貨,沒到手,s1怎麼樣我會後續更新,現在還不清楚,但是某些花粉(某些)是什麼嘴臉我算是見識到了。
哈哈哈,舔著臉在這腦補作弊,花粉真是不看數據看型號,看來以後大家都不用優化了,直接比製程型號頻率好了。
這個叫四季的 ,告訴你 ,光看製程型號頻率當年所謂的第一款四核手機處理器k3v2就不會死這麼慘,舔華為也要長點腦子,光靠腦補和摺疊評論是沒用的。
2011年,第一代小米手機正式發布,售價1999元,主要針對人群為手機發燒友。初衷是「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那一年,小米的江湖開始發跡。
就像我們知道的那樣,這家互聯網獨角獸一路披荊斬棘,終於在2014年成為中國本土市場銷量第一的品牌,問鼎翹楚。互聯網從業者稱小米一腳踢走了「BAT」的「B」,組成「ATM」,小米風頭一時無兩。此後的一年,小米成功衛冕,再次取得中國本土市場銷量的桂冠。
城頭變幻大王旗,互聯網世界風雲突變,在2016年,小米的神話被終結,單單第一季度,就跌出了前五,開始被邊緣化。作為友商的OPPO取得一血,華為超神,vivo大殺特殺。
淺顯地看很簡單,高處不勝寒。小米就像西西弗斯一樣,推起中國本土手機廠商的大石,前往山頂。它的後面,是拿著小本本聆聽記錄的小弟們。華為的小本本上記錄的是:未來中國將只剩下兩三家手機廠商,我覺得有我。我覺得我還要對標小米系列,於是開發出榮耀產品線;魅族的小本本記錄的是:線上那麼厲害,我得好好打磨自己的產品線,於是魅藍誕生。
2015年,小米還如日中天。在當年的年會上,雷軍發表了內部講話。對過往一年取得的輝煌成績以及不足之處做出總結,同時也對2016年定下了重要的戰略:開心就好。
不知道面對2016年的這張成績單,雷軍是否還能夠高興得起來。
不論米粉與否,此時的網上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雷猴,讓你耍猴,砸自己腳了吧。暫且不問是落井下石還是恨鐵不成鋼,這些都反映出普通大眾對於小米的刻板成見。
是的,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大道理都懂,可是背後的故事卻少有人問津。
小米發家依靠極具性價比的手機產品。1999元的小米甚至成為一種普及智能手機的信仰。有評論指出:如果不是小米這個價格屠夫,中國步入智能手機互聯網社會要晚好幾年。於此,小米的貢獻可見一斑。
小米發家被指依靠「飢餓營銷」,壓低產量,營造供不應求的現象。事實上,時間和利潤證明,小米的「飢餓營銷」是個偽命題。越來越多國產手機發布新品後,都會陷入產能爬坡帶來的所謂的「飢餓營銷」的怪圈。一如一加手機。
產能爬坡的背後,是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能力。針對小米來說,自然是高通的掣肘。
基於安卓端,眼下的高通,就像PC行業的英特爾,指點江山。目力所及,短時間內支配著所有安卓端手機廠商的命運。
從小米手機初代開始,炙手可熱的小米手機便擁有兩個屬性:使用高通旗艦級的處理器以及極高的性價比。從小米1、小米1S、小米1S青春版,再到小米2、小米2A、小米2S,兩代六款手機無一不使用高通處理器。
然而到了小米3,卻出現了不同,首發的小米手機3 TD-SCDMA版使用了NVIDIA Tegra 4處理器,基帶晶元也由NVIDIA提供。業內人士甚至爆料NVIDIA給出了比高通更有競爭力的價格。憑藉性能超高的Tegra 4處理器,小米手機總算是坐穩了安兔兔跑分之王的寶座,直到小米手機4發布之前,基於Tegra 4處理器的小米手機3都還處在前三位置。然而小米與高通的裂痕也從此產生。高通視為背叛。
裂痕需要小米做出多少讓步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資本總是逐利的,高通的大門不僅僅為小米而敞開,守在門前的還有一票手機廠商。正如所發生的,小米5的發布晚了很久,並不是要像魅族那樣「精心打磨手機」,而是沒有高通點頭,小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畢竟,美帝,掌握核心科技。
此時,華為走上了T台。由於boom7的失利,三星比以往少了一星,黯然失色。華為憑藉自家給力的麒麟955和麒麟960系列處理器,成功上位,成為耀眼的明星。藍綠大廠的OV手機也憑藉出色的設計、優秀的品控、適時的營銷和一條龍式的服務,從第二梯隊躋身上層。OV使用了被廣為詬病的「一核有難,八核圍觀」的MTK處理器,就性能來說,不管是否屬於高價低配,但最後他們確實是成功了。儘管如此,小米跟OV不同,他們有不同的「道」和「業障」。從OV身上學習,小米更應重視線下和營銷,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話說回來,自研晶元的重要意義對於安卓手機廠商來說不言自明,但是這條路也並不平坦。由於存在技術代差,一開始華為與高通、三星等存在較大差距。早期華為推出的K3V2系列晶元,表現平平,甚至有時手機會卡成屁屁踢。但在海外市場上,華為遭遇高通打壓,堅持使用自家晶元,也是最好的選擇。經過幾代的發展,如今華為開始從自家晶元上收割回報,解決了「心臟病」的問題。
這件事情,小米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在2016年,當各家廠商都在為爭奪高通驍龍820的供貨量而頭破血流時,華為憑藉P系列和mate系列瘋狂輸出傷害,名利雙收。自主研發晶元費時費力,跟航空母艦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吞金獸,但航母畢竟是大國重器。有介於此,小米在默默醞釀自家的夢想。
2017年2月20日,小米公布了本年度第一場新品發布會的具體日期——2月28日。此次小米自研松果處理器赫然在列。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和不可能,想到即將面對的這一切,小米心潮澎湃。
傳聞小米松果處理器有V670和V970兩款型號,其中松果V670採用的是4×A53大核+4×A53小核big架構組成,該處理器採用28nm工藝,集成MaliT860 MP4圖形處理器,主頻速度為800MHz。而另一款型號為V970處理器稍為高端,採用4×A73+4×A53的八核架構,大核主頻達到了2.7GHz,小核則為2.0GHz,集成Mali G71 MP12圖形晶元,主頻為900MHz。網上大量的數據表明,這是一款類似於驍龍625的處理器,性能處在中端。實際如何,還要等到發布會當天方能知曉。
萬事開頭難,步調雖小,但是,松果的一小步,小米的一大步。
———————— 分 割 線 ————————
小米澎湃晶元已經發布,跟此前外界劇透的信息有些出入,估計大家也都知道了,因此不再贅述。
看到評論區,很多人對OV挺感興趣的,因為回復過長,一直無法完成,所以在這裡共享下。
我本身從來沒有用過OV手機,也不粉他們,所以利益不相關。
電腦上裝了360殺毒軟體和騰訊殺毒軟體。準備用騰訊管家把360安全衛士卸載了,想省事,就一直點確定,最後騰訊管家被360安全衛士卸載掉了;去實體店,想買三星、小米或者其他,被推廣人員強行安利OV,一番對話之後,最後不太懂得手機的用戶,心悅誠服地抱著OV像抱個寶貝一樣回家了。
這樣的事情不少發生。但是,事情好像遠非強制推銷那麼簡單。與此同時,OV再也不是過去默默無聞的小作坊,而是一躍成為2016年的翹楚,在東南亞市場上,也混得風生水起。
自去年以來,分析OV手機成功之道的文章一抓一大把,無非是OV佔盡渠道和服務等優勢,走信息不對稱路線,「農村包圍城市」。但是平心而論,只有這樣的話,成功能否被複制?放眼市面上,類OV掌控雷電的高價低配手機寥寥可數,沒有自己看家的實力,成功真的很難。講到這裡,不得不讓我們審視OV硬體本身,這一點不可迴避。
也許當初做為「廠妹機」,OV有其發展趨勢,可是,如果無設計無品控,只玩噱頭,消費者會為其買單?誰也不會被忽悠成性,陶醉於圈套之中不可自拔。我覺得沒人肯當冤大頭,即使信息不對稱的農村地區,也會憑藉用戶粘性來反擊。可事實上,OV的用戶粘性並不算太低。
日前,迪信通與零點有數共同發布了2016年迪信通全渠道手機零售及消費者指數報告。
從消費者指數來看,手機價格、手機品牌和手機性能是消費者挑選手機的主要關注點。對消費者使用最多的6大品牌進行用戶粘性分析,發現蘋果是所有品牌中用戶粘性最強的, 64.8%用戶換手機時繼續購買蘋果,其次為vivo、OPPO和華為,超過4成的以上品牌用戶換手機時仍選擇購買該品牌手機。
vivo是六大品牌中「死忠粉」佔比最高的品牌,44.8%的vivo用戶換新機時繼續購買了vivo ,並表示下次購買新機時仍會考慮使用vivo,其次是蘋果、華為和OPPO。
從用戶粘性入手,我們可以得出OV的成功,遠非強制推廣那麼簡單,肯定還有一些其他更深層次的什麼在左右格局。
OV是否具有設計和品控,不是網路上沒有使用過的人來定義的,也不是我這位沒使用過的寫作者定義的,而是OV的受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他們的反饋就是我們的間接經驗,讓我們從中得知,OV的產品好像也不是輿論渲染的那麼不堪。(如網易新聞就報道過,這裡找不到介紹OV內部品控的原文了)。
首先,我們需要釐清一個概念,品控是跟誰比較。拳擊賽場上,都會分量級,相同量級的跟相同量級的對壘。拿小學生跟大學生比閱歷,無法比較。
OV手機均價兩三千,蘋果手機均價四五千,那蘋果手機品控自然遠非OV能比,後者只能望其項背(改為望塵莫及——詳見評論區)。但如果拿OV跟某「無邊框」手機對比,就高了一個層次。在某「無邊框」手機的售後,我們可以不偶然地發現,諸多用戶反應會出現手機屏幕與機身分離的現象。恰巧,此時此刻,這種現象能夠讓我們稍微理解品控的定義。
是的,稍微涉及科技手機圈子的人都知道,OV的設計模仿了蘋果,甚至是不那麼走心的復刻。就事論事,放眼於大多數智能手機,多多少少都會有蘋果的影子,因為後者在喬布斯治下,「重新定義了手機」。
浙江衛視引進韓國的Running Man欄目,後期版權到期,改名奔跑吧,難道你能說,奔跑吧只是無腦複製,一點自己的設計都沒有?我覺得不能。
再如中國軍工企業,典型的代表是沈飛公司的殲11飛機、殲15飛機,搜索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的蘇27和蘇33,你會發現沈飛的產品,就外形來說,跟蘇霍伊的如出一轍。可是中國軍工產品介紹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完全是中國自主設計。只是借鑒了蘇霍伊飛機的氣動布局。
顧雖然外形相像,但是內核卻截然不同。有人模仿我的臉,卻無法模仿我的面。可見,至少在學術上,借鑒並不等於自己沒有設計,甚至重新設計也具有可能。
上次被噴子噴怕了,好像在知乎,只有黑天黑地黑社會才是政治正確。
再次聲明,不是為OV洗地,本身我不粉他們,利益不相關。純粹是為了啟人耳聞。
———————— 啟 聞 錄 ————————
微信公眾號:啟聞錄
微信公眾號ID:chiregister
微信公眾號不定期不設主題更新,感興趣的歡迎關注( ?????)
只要是國產晶元,那我就支持!
對晶元不是很懂,之前松看果GeekBench上的跑分與625差距並不是不是很大。cpu單核性能以及功耗和製程上敗給了625。20nm工藝是個過渡,是用20nm的810和x20功耗控制都不是很好,28nm還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工藝。松果的基帶使用了通用晶元然後利用軟體演算法來做的,是在專利技術受限的情況下另闢蹊徑,是個比較聰明的做法。據說基帶在硬體上是支持聯通4G的,由於基帶不成熟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僅支持了移動4G,只希望能儘快支持。全網通對一款手機的競爭力也是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米粉+雷粉,其實我想說這事真沒必要上升到愛國層面,或者說作為國產晶元就必須要支持之類的話。雖然以前總有水軍罵小米不是國產,但是以松果現階段的實力真沒必要上綱上線。說華為是中國驕傲也不僅僅是因為海思麒麟,更多的是基於華為的實力和華為在海外的影響力以及華為在世界通信行業的地位。要說愛國的話,小米響應國家號召的互聯網+、供給側做新國貨已經很愛國了。只需要知道這是小米的第一款晶元就夠了。
作為小米的第一款晶元,對小米來說,主要還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擺脫手機供應鏈對小米的束縛,讓安全加密或者miui優化等能做到晶元級別,穩固小米的根基,改變外界對小米「低價低質,重營銷輕技術」的印象,雷軍在發布會也一再強調,小米專利如何如何多。此外還有個更重要的意義是能為米家產品以及小米未來的智能家居方案提供晶元支持,未來的物聯網發展一定是軟硬體結合的,這一點雷總還是非常有先見之明。
發布會這個儀式的意義遠大於產品本身。很多人都會覺得,搭載澎湃s1的手機賣1499有點高價低配的意味,認為性價比不夠高。我覺得作為小米第一款晶元之所以沒用在千元機身上,是因為小米對松果承載了更多的期望和野心。就像華為的k2v3勞動成果也要有匹配松果的手機。第一次用在紅米上,那麼松果未來恐怕很難翻身了。即便是如此,松果的研發費用也不是短時間能賺回來的。不過外觀類似藍綠的小米5C,在線下也會受歡迎吧。
作為小米第一款晶元,也是在北京政府和工信部扶持下的產業。就目前松果的實力來說,政治意義遠大於商業意義。海淀區領導也在小米發布會現場,估計也是想改善中國手機行業南強北弱的局面。對與在意性能的米粉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坑,松果將來發展如何還要看小米的後續支持,以及第二代第三代的進展。米5C適合輕度使用,並不是給發燒用戶準備的,如果資金充裕,又喜歡5C的顏值的非遊戲用戶不妨買來嘗嘗鮮,或者作為備用機使用。如果覺得松果的性能不夠好,也不必太過苛責。小米也還會有紅米note4X、mi5 mi5S以及未發布的mi6等更多選擇。作為米粉也衷心希望小米能用實力說話,做出點真正的「黑科技」甩開友商一段距離,而不是永遠像現在這樣差距不明顯,然後讓各路粉絲水軍陷入無休止的撕逼當中。
1 好事,對於國產手機來說是件好事。當然,這只是一小步,路漫漫其修遠兮。
2 有點擔心CPU和手機軟體的兼容性問題。以前用intel CPU導致兼容性問題的手機和平板也有不少。
------------------
有評論說公版架構兼容性有保障,我只能說我真心希望小米處理器不出現兼容性問題和其他問題。
btw 2002年東芝給我所在項目組研發的SOC出現過30%的故障品率(後定位在東芝晶元生產製程產生的缺陷),設備上電輕易發現不了,後來只好單獨增加一道軟體測試檢測工序,把焊在單板上故障SOC一個個找出來,沒故障的發貨。。。。。損失大著呢。。。。。。。。從此我對什麼世界大廠生產,都抱謹慎態度。
明天到了再說。
真的印證了軟體業的一句話,想做好的軟體,最後還是得自己搞硬體
比較好奇小米願不願意把松果處理器給黃章打磨
小米松果電子發布的澎湃s1是很不錯的一款soc,至少定位準確,非旗艦,也非低端。有很明顯的用戶定位,那就是性能,一顆很強大的gpu,可以說明這手機(小米5c)的遊戲體驗不會太差。
但是同時也要看到,這是一款有缺陷的晶元,首先是28nm製程,這個用在中端上也還說得過去,驍龍650也是28nm的,但是調教上有沒有高通那麼強大還拭目以待。其次是沒有支持全網通,這點上稍微有點不足,不知道是硬體上不支持還是因為專利沒談好。ddr3和emmc5.0還算可以,雙通道是個增分點,把這些短板補齊了,應該就可以作為一款旗艦晶元了,當然,cpu性能也要上來。
@凌音 我覺得以後小米的問題可以設置一下花粉不可答了,我來反對一下你的答案。
1.及其仿冒從何而來?是有公司控訴其侵犯專利還是有公司控告它仿冒產品?如果有,請列舉。
2.欺騙從何而來?soc的性能,搭載手機的價格都是在合理範圍以內,是參數錯誤還是說虛假營銷?請列舉。
3.小米的晶元出來一沒說秒天秒地,二沒說吊打友商。是放在哪個巨人的肩膀?是套用了你司的麒麟還是偷了三星蘋果?
--------------------------------------------------------------------------------------------------------------------------------
你可以不喜歡,但是別瞎臆想!
花粉朋友,請慎重!
推薦閱讀:
※現在買2500以下的手機,有哪些?
※如何看魅藍銷量達到500萬台?
※如何評價小米松果處理器?
※最近想買個手機,有什麼推薦的?
※小米 2015 年都有哪些敗筆?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