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素質挺高,也有根深蒂固的「恥」的文化,卻不能像德國一樣承認並懺悔戰爭?

聽老師講,日本人很「知恥」工作上有什麼完成的不好,每個人會首先反省自己。有些領導會因自己領導不力甚至跳樓自殺。但是,為什麼大多數日本人對侵華戰爭沒有懺悔的心態呢?


日本人恥的是戰爭沒有打贏,恥的是侵略戰爭完成得不好,沒有恥過戰爭中犯過的罪行。

坦率說,若不是德國被分割佔領,列強環伺,他們的反省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日本人剛反省沒多久,就成為遏制紅色擴張的一環,成為美國人扶持對象被放鬆狗鏈了。所謂是非公理,很多時候終不如現實利益重要。


每次看到這樣的問題,我都覺得至少應該修改成「為什麼日本沒有作出能讓現在的中國接受的道歉」。比較好。如果停留在「日本從不道歉」「從不承認歷史」的程度上,會讓一些人又來給你貼一遍日本歷經政府作出道歉表現的書面文件。然後另一群人來大罵因為日本就是沒有羞恥心等等毫無營養的話。
日本為什麼沒有作出能被接受的道歉、是一直沒有作出能被接受的道歉,還是什麼時候被翻出來的?除了中韓之外,二戰中其他國家對日本對戰爭的態度怎麼看?德國對戰爭的清算是否真的徹底?與德國有利益衝突的國家又怎麼看?
其實都是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倒真的想在知乎上看到這些問題的討論。
另外提問者貌似是學日語的,那麼你有沒有去調查過所謂日本道歉這回事呢?為什麼直接得出結論說日本不道歉呢?為什麼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日本沒道過歉呢?


東亞文化圈(中日韓)的道歉並不講究口頭的「apology」,而是講究「認錯」和「謝罪」。東亞文化裡面「恥」和「道歉」沒有什麼大關係。某些人總喜歡把日本某些高官講的「我們以前給中國帶來了不少麻煩,深表歉意」之類的言論當做道歉,然後就要摁著中國人的頭說你們得接收。這正是一種文化上的再次強姦。

什麼是東亞文化圈的道歉?最古老也是幾千年來一直被作為道歉樣板的:負荊請罪

這裡就要研究了:什麼是負荊請罪?負荊請罪的內涵是什麼?廉頗僅僅是因為理虧,知道自己言行有錯,就要袒露背部,負著荊條跪在藺相如家門口說:我錯了,請懲罰我。

廉頗殺了藺相如全家嗎?廉頗搶劫了藺相如家產嗎?廉頗把藺相如的親人關起來當奴隸當苦工了嗎?沒有。

廉頗僅僅是在言論上侮辱過藺相如。而廉頗道歉的方式是:

1.認錯:承認自己錯了,對方是對的。
2.主動暴露自己的代價(背部),請對方懲罰(荊條)。
3. 藺相如接受了廉頗的道歉。

注意,這個例子裡面的雙方是同一陣營的。

所以即便是同一陣營里的自己人,要誠懇的道歉也是要有必要因素的。首先,道歉是加害人對受害人的彌補。所以只有受害人能夠評價道歉的足夠與否,決定是否接受道歉,原諒對方。其次,道歉的第一要素是認錯,是肯定對方,否定自己。

這一點與西方文化完全不同。西方文化是加害人通過表達自己的悲痛和懊悔,來表達「歉意」,最終取得受害人諒解。東亞文化的關鍵是「孰是孰非」,是理的認定。道歉人有多悲痛多懊悔?不是重點。

最後,西方文化強調的道歉常常是加害人的地位高於被害人,這時候的道歉反而體現了加害人的寬宏大量和悲憫情懷。這和西方文化這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扮演了強勢加害者的角色是有關的。遇到有人敢加害自己,直接就大炮原子彈把人滅了,不需要什麼道歉,只有自己對別人道歉的時候。東亞一直以來是被西方文化壓制侵略加害的,是受害方,所以沒有這種加害人強勢道歉的文化。這種行為在東亞文化中一直是令人不齒的。

再舉個例子:近代的武林文化中,如果要鄭重道歉,怎麼道歉?其實在香港的戲曲界和很多大家族裡還有這樣的規矩,就是:斟茶認錯。被道歉人坐著,道歉人跪在他面前,親自沏好一杯茶,然後遞給被道歉人,同時認錯。被道歉人喝了茶之後,決定接不接受道歉。很多粵語影視作品裡面都有這樣的場景。

這個例子一樣繼承了負荊請罪的精神。首先,是被受害人決定是否接受道歉。其次,一定要認錯。最後,沏茶的含義是表現道歉人把自己擺在低的地位,並以實際行動和實質成果向被道歉人表示自己的誠意。被道歉人驗收之後決定道歉是否成功。如果沏的茶難喝或者燙嘴或者冷掉,那自然就是沒有誠意,在武俠片里接著就是一場惡鬥了。

那麼日本人知不知道這種精神呢?顯然是知道的,日語裡面也有「謝罪」就是這種東亞文化道歉精神的表現。什麼是謝罪?首先是因為有罪,所以謝罪。承認自己的罪過,就是認錯。其次「謝罪」就是廉頗向藺相如道歉的用詞。所以日本人是知道謝罪的含義的,廉頗都親身演示過了。

不信可以看看當日本企業出了問題害死了人之後,日本人是怎麼謝罪的。至少也要開一個專門的謝罪性質的記者會,一排公司領導、責任人鞠躬成90度不起來,甚至跪伏。直到受害者或其家屬認為誠意到了,才能平身。這不就是和中國的道歉文化一樣嘛?難道日本文化裡面,謝罪的人可以鞠躬一秒就起來,然後說「我們謝完罪了,你們別糾纏不休了」?你問問看日本人,這樣的公司領導算不算謝罪了?

具體到中日關係。中國政府做到了藺相如,但日本政府就做到了廉頗嗎?


關於評論的無法理解,做一個補充。我們研究一個族群,大多是研究其共性,不排出有意外的個體出現。
開始的答案從國家層面回答,下面從個人層面補充。


日本人有一句話很有名,「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我知道很多年輕的中國人現在也很喜歡這句話。
因為這句話,包含了另一個意思,我不給你添麻煩,你也不要給我添麻煩。
評論里有一句話,大意是老子還不完的兒子還。這是典型的中國人思維。而日本人卻是,我不給別人添麻煩,我以死謝罪,這事到我為止,和家族子孫無關,我不給我兒子添麻煩。也因此,日本人是不怎麼去譴責一個死人的,他的自裁顯得勇於承擔責任。秦檜在那裡跪了一千年,而明智光秀,在作品中並不是一個負面的形象。
現在日本人的主體是二戰後出生的人。這些人,你問他,戰爭是錯的嗎?是錯的。覺得日本虧欠中國嗎?可能吧。你覺得你個人對此愧疚嗎?很顯然,他是不愧疚的!他的邏輯是:我戰後出生的(打仗那會兒我還被抱在手裡呢),我又沒去扛槍,為什麼要我道歉?做錯事的是我爹,又不是我,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又不是我想出生在日本的balabalabala……當然如果他面前是個中國人,可能會照顧這個中國人的情緒道個歉,但是,他本人是不會有任何內疚的(感覺自己真的做錯才會有內疚,理智上我應該道歉是不會有這種感情的)。
反觀德國,被反戰聯盟一起洗腦如此多年,年輕人也不會覺得自己有原罪,大多是國家層面道歉,除非確實是納粹後代。

以下是元答案:


正式因為知恥,所以才當它不存在。
日本人的道德是一種外在的道德,不是發自內心的。是「別人希望我是一個好人」,而不是「我要做一個好人」。對於災難頻發的日本來說,和周圍人保持一致顯然更容易活下去。在日本,孤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日本人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很有意思,一旦出現問題有了失誤,儘力解決,彌補給周圍人帶來的損失,解決不了,等於背叛了他的小集體,活不下去了,日本人最常做的是跳樓,一死百了,他們生前的錯誤也就一筆勾銷。
如果指出他們的錯誤,會很不好意思,甚至於很生氣,因為覺得羞恥,也憎恨揭穿羞恥的人。

回到這個問題上,如果日本人承認了戰爭罪行,他根本賠償不了,難道要所有人一起陪著跳樓嗎?和德國一樣過一陣就表示一下錯誤,這種勇氣日本人根本沒有好嗎?乾脆就不承認,假裝這個問題不存在。


當你批評中國民國的時候,是不是覺得猶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盡,怎麼痛快怎麼說,各種深刻反思各種破口大罵。
但當你要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某段歷史的時候,還能用這種態度和氣勢嗎?見過誰為歷次政治運動做深刻道歉、公開懺悔嗎?當年的施暴者又多少,有悔罪的心態?

現在的德國聯邦共和國,不是當年的德意志第三帝國,他兩本來就是「敵對」的,德國當然可以深刻反思。
但現在的日本國,就是當年的大日本帝國,今上天皇還是當時裕仁天皇的兒子,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毫無顧忌地,為了照顧亞洲各國人民感情,而對祖上破口大罵嗎?深刻懺悔嗎?


不請自來。

非常巧的今天剛好看到某學者關於以日本為例的關於反罪惡的文章,我簡要的摘取觀點如下,僅僅代原作者觀點,本人不發表任何評論。

首先就是關於「恥文化」的,原作認為,所謂的日本恥文化不同於西方的罪文化,所以日本是只知恥不認罪這種簡一派胡言。這種行為不僅大而化之的擺脫歷史細節,並且刻意強調日本的特殊性,以證明日本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認錯。要知道,日本恥文化的說法來源於《菊與刀》,而《菊與刀》的創作背景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為美國官方寫的「敵情分析」。最後的解釋固然會為美國和以美國為首的集團服務。

之後就是上面說到的美國和以美國為首的集團服務。對比下戰後德國和日本的待遇,德國被拆成什麼樣子了,日本呢,蘇聯有佔領日本本土么?在日本被佔領之後,二戰結束之後,很快冷戰就開始了。美國和以美國為首的集團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和增加緩衝地帶,放棄了對日本的徹底改造,日本的基本國體還是保存下來。一方面免去天皇的罪責,只是選擇處理了少部分戰犯;一方面積極讓日本民眾感到自己也是受害者,被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蠱惑,進而除罪化。甚至直到今天很多西方媒體也傾向淡化日本的戰爭罪行,將其描述成「日本與亞洲多國的歷史矛盾」。

最後就是中國等其他受害國的因素。中國並沒有積極的要求清算日本與認罪,以及中國政府本身就比較傾向於把中日戰爭描述成民族矛盾與仇恨,進而淡化日本在菲律賓,中南半島等亞洲其他地區的罪行,好似日本在中國的戰爭罪行與這些都是不相干的。反觀德國戰爭罪行,納粹罪行的受害者,波蘭、捷克、俄羅斯等國基本都是鐵板一塊的要求對納粹進行清算,所以很徹底。


少看《菊與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83441/answer/83761002
別把自己都忽悠進去了


懺悔是懺悔了,當然是對美國人來說,戰後老美駐軍,小本子給規劃好地方,慰安所給大兵配好,裡面好多都是良家出身,高中以上文化。朝鮮戰爭更是給老美鞍前馬後,三菱重工連夜趕工給騎一師空降渡河大橋,逃出了老彭的包圍圈。
另一面,1945年8月日本就要投降了,我們4月份還在西南面被人打得屁滾尿流。他們潛意識裡認為二戰中國戰場就不是中國人打贏的,不承認敗給我們。
想讓日本認罪,還需要我們自身強大,而不是現在日系的各種零配件壟斷著我們的工業和民用領域。


深刻反省戰爭的話,把裕仁以及一眾皇室宗親放在何處呢?
想想某任日本高爾夫球協會會長。


你也太看得起日本人了,日本人對於政治從來沒自我思辨能力,日本人在政治層面上沒有廉恥,只是忠誠,天皇說什麼日本人就做什麼,天皇說玉碎我們就和敵人同歸於盡,天皇說投降,我們就認美國人當爹,畫風轉變之快,令人猝不及防。麥克阿瑟離開日本時,日本人連哭帶嚎如喪考批,作為一個剛屠殺過本國老百姓的佔領者,還能深受人民的如此愛戴,實在匪夷所思。反正國家大事都是天皇的事,我們老百姓只是幹活的。直到七十年後的今天,堂堂一個國家首相,仍然認對他扔過原子彈的國家當爹,為馬首是瞻,這是有廉恥感的民族能辦出來的事???


一般認為德國的認罪態度比較好。我覺得因為德國人的責任是比較明顯的。

因為希特勒的上台是通過民主程序選出來的。所以,誰應該為納粹的暴行負責呢?除了希特勒本人和他的手下外,授予希特勒權力的德國人民也要為此負責,這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但是日本不同,日本天皇的權力源自世襲,當時日本人只不過聽命行事。戰後日本民主化改革後,就有了問題。

一個奴隸主指揮他的奴隸砸了鄰居的玻璃。事後,奴隸成了自由人,而且很有錢,奴隸主反而成了普通人。這個鄰居應該找奴隸賠償呢,還是原先那個奴隸主呢?你去找奴隸,因為東西是他打壞的。但人家奴隸會認為,我也是迫不得已,我也是受害者。

反正日本皇室,作為當時那個奴隸主,反省的態度明顯比日本政府要好,因為皇室的責任是毫無疑問的。


因為讓日本發動戰爭的軍國主義勢力沒有被徹底清算。


寫了很多,但是全刪了。(不是怕被噴,是誤刪)

你怎麼知道大多數日本人不承認呢?朋友圈看的吧……

我想說,普通日本人每天也要過日子,每天努力工作,放假放鬆玩耍。哪裡有時間懺悔啊?你會天天想為什麼明朝會衰敗嗎?或許我可以問問老師怎麼想的。

日本民間反戰情緒很高,反戰是日本的政治正確。


在這樣的問題里,好像很多人以為戰後德國是個統一的國家,不得不說一談到日本,一些人連冷戰史都快忘乾淨了


我可能對日本了解不夠,不過從我所知的例子里,對他們來說主要的「恥」是不是做了(通常意義上的)壞事,而是做壞事沒有成功,或者沒有收拾乾淨首尾(比如滅口不徹底,笑),被人抓包了。
二戰太遠,最近的例子就是小保方晴子和福島的事情。你自己想想。


他們恥的是侵略失敗,而不是侵略本身。

在某些事情上,日本人的恥並不取決於普世意義上的善惡是非,而是成敗


首先說道歉事。大多數現在的日本人根本沒有必要為戰爭道歉。現在還活著的日本人有幾個侵略過中國?嚴格的說,他們也是戰爭受害者。你以為他們喜歡這樣日夜工作,加班加點嗎?二戰剛投降的時候,日本每天都要接受人道援助,才不至於餓死太多人。中學不是學過一篇課文嗎?一碗陽春蕎麥麵,還有印象嗎?一家人生活多艱苦啊,但還是努力克服困難,團結一致,一步步來。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這真是一個高素質民族。然而他們努力生活某種程度上,在還本國政府發動戰爭的債。在惡補因為戰爭落下的功課。然後,他們應該做什麼?應該反思,努力不要讓戰爭重演,防止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真正應該道歉的是日本政府。當然他們也已經道歉了。只是我們亞洲各國人民還是一直不放心,因為感覺他們好像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認識侵略戰爭的錯誤性,只是敷衍塞責。歷屆政府首腦參拜戰犯,日本鷹派一直叫囂修改憲法,這些行為讓鄰國不安。所以,應該反省的是日本政府,要讓他們正視歷史
再來說恥。日本接受儒家教育,這裡又有一個偏差。恥辱跟榮耀相對,古代日本武士覺得恥辱的事只有一件,就是失去榮耀。我以前說過日本人重視忠,忽略義的,陸軍大將阿南惟幾因為天皇投降,不惜切腹自盡。他不是覺得戰爭錯誤恥辱啊,他是覺得自己輔佐天皇,居然戰爭打輸了,恥辱!知恥近乎勇,他們的切腹行為確實勇敢,一般人看都不敢看,但他們的知恥是打引號的。所以,題主,他們根本都不覺得發動不義之戰是恥辱,又怎麼會認識錯誤呢

我在靖國神社留下的字牌


因為現在政府與戰時政府的合法性是一脈相承的,而德國現政府是建立在推翻二戰政府的基礎上。就是根本的矛盾。


難道不要先搞清楚到底什麼是素質嗎?素質到底是道德層面還是技術層面?是幫女士開開門,對人鞠鞠躬,垃圾分分類扔在垃圾桶等等這種的技術習慣層面,還是發自內心的道德層面?


曾經看到過一個說法,德國執政黨/政府(?)的正當性來自於反納粹,而日本則不.....並不知道真假。


推薦閱讀:

去日本旅遊為什麼會被罵?
抗日戰爭期間,中共是否有針對日本的地下工作?
為什麼對日本持負面看法的知乎用戶越來越多?
日本代購店有哪些值得推薦?
台灣人對APA事件會是怎樣的反應呢?

TAG:日本 | 歷史 | 文化差異 | 國際關係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