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遊戲,贏了就很高興,輸了就很泄氣,甚至耍賴,怎麼辦?
愛贏是人的天性,因為贏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稱讚和讚賞,我家的孩子就是這樣,比如我跟他玩猜拳遊戲,他贏了就很開心,輸了就嘟著嘴,耍賴,還說,不玩!總覺得孩子這樣太爭強好勝不好,我該怎麼教育孩子?讓孩子正視輸贏!
您的孩子出現這種「贏了很開心,輸了發脾氣」的問題,首先是源於在家庭中缺少了挫折教育,其次是家長自身不夠重視規則,第三是對孩子的成績過度的表揚。
在一次幼小銜接的課上,有一個孩子因為規則的問題而沒有獲得我的禮物,下課後,孩子不肯離開,一直大哭大鬧,喊著「我要禮物,我要禮物!」。他的奶奶走進來,低聲下氣地安慰孩子,持續幾分種地安慰無效後,奶奶居然過來找我討要禮物,意思是,看他孩子一直在哭,你就送他一個禮物吧!
您看,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有這樣的「脾氣」也不足為怪了。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面對各種困難的漫長戰役,若無法面對挫折,最後終將倒下。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孩子在8歲的時候,因為生病要動一次手術,面對緊張恐懼,醫生打算說一些「手術並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的話來安撫孩子,可是孩子的媽媽卻認為,孩子已經懂事了,那樣做反而不好,所以他來到兒子床邊,平靜地告孩子手術是怎麼回事,並對孩子說,「手術後你會有幾天相當痛苦,這種痛苦是誰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但是我相信,我的兒子能夠勇敢地承受手術的痛苦,是不是?」 經過這樣的交流之後,手術後孩子沒有哭,也沒有很痛,她堅強而勇敢的面對了這一切。
顯然,這是一位非常愛孩子的媽媽,但同時也是一位智慧的媽媽,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健全的個性,使他們往後能夠從容不迫地適應生活的各種變化,作為家長,我們必須鼓勵孩子平靜地接受挫折,堅強的面對一切挑戰。
對多數父母來說,當孩子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時,袖手旁觀是不可能的,多年的社會經驗和對孩子的愛,會使父母主動地去幫助他們,自然而然的想去保護他們,讓他們減少犯錯,幫他們權衡利弊,這是做父母的一種本能反應,但也正是在這種過分的呵護,造就了脆弱的孩子。
人的一生中將會遇到很多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勇於面對,讓孩子自己思考,你用智慧去解決,而不是幫助孩子去做。培養孩子勇於面對挫折的意識和堅強,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激發孩子生命的能量,增強孩子競爭取勝的才幹和駕馭生活的能力,
有一次家裡包餛飩,我那剛剛一歲多的孩子抓起剛剛包好的生餛飩就往嘴裡塞,外婆想想制止,媽媽卻說:「讓他吃,這樣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孩子咬了一口生混沌,果然很快就吐了出來,我拿起一個生餛飩,假裝再讓他吃,他扭過頭,再也不吃了。所以我們的觀點是,只有讓孩子從小承受失敗,才能使他日後獲得成功。
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一步步增強的,從無菌室里走出來的人,往往受不了細菌的襲擊,所以父母要重視對孩子採取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建立自信,無論順境,逆境都要堅強面對,作為父母,首先要改變原來的教育態度,讓孩子走出大人的「保護傘」,不要怕孩子磕著碰著或者累著。孩子摔倒了,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孩子事情讓孩子去完成,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求助他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千萬不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困難都解決掉,把他們前進的障礙清除得乾乾淨淨。
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荊斬棘的刀,那麼挫折就是一塊不可缺少的磨刀石,為了使孩子的生命得到更鋒利,父母應該堅決擺脫過分保護的教育方式,克服困難,正確面對失敗和挫折是孩子人生成長的必修課。因為孩子面對失敗和挫折所表現出來的堅強和解決問題的技巧,正是他們在人生之路最大的財富。題主的問題讓我想起了網上盛傳的馬雲和陳安之的對話,陳安之宣揚成功學,馬雲卻宣揚失敗學,就像一樓所講,培養孩子的逆商很重要,如果小孩太過張揚或受到太多打擊,都不太好,像題主小孩這種情況,應當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一些挫折,慢慢地,孩子總會變得客觀起來。
如果孩子很小,比如只是學前兒童,贏了就很高興,輸了就很泄氣,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耍賴,這難道不是孩子的天性嗎?教他們一些規則,即便輸了也要認可,但要慢慢來,急不得,否則無異於拔苗助長,孩子大了自然便會好的。除非你們做父母的太爭強好勝,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父母的問題,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父母,難道不是嗎?!
首先,作為家長的您應該偷偷開心一把的,因為您的孩子好勝心還是比較強的;當然,在開心之餘您也得小心著點咯!因為,好勝心就像是一把雙刃劍,跟電腦的性質是差不多的,它既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能毀掉一個孩子,這就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孩子積極面對自己的好勝心了。
爸爸媽媽知道孩子好勝心很強,首先來講,應該先了解下,孩子為什麼好勝心這麼強。然後再對症下藥。
很多孩子自信心太強,是因為孩子太過自信,過分喜歡錶現自我,像這種時候,爸爸媽媽不要給予孩子太多的干涉和一些毫無根據的引導,與此同時應該給孩子急需的鼓勵,給孩子傳輸不論是遊戲還是比賽都是一個享受過程和發現自我的機會,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優勢並表現出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給孩子表現自己的舞台展現和釋放自己,學會正確對待失敗和成功。
比如,一場遊戲下來,爸爸媽媽不要只看到結果,可以先問問孩子,你是哪裡做得沒有別人好,導致你輸掉了遊戲啊?你有事為什麼沒有做好這個,導致這次的失敗呢?還有,你打算怎麼改正自己的這些問題,爭取在下一次遊戲中獲勝……這是「3W」方法,簡單來講就是「What,why,who……」什麼地方沒有做好?為什麼?今後要怎麼做?系列遞進式的引導,讓孩子健康積極地看待成功與失敗,看待生活中的問題。
當然,很多孩子好勝心太強不是因為他太過自信,而是因為孩子感覺自己不夠自信,當然,通俗點來說,這樣的孩子比較喜歡跟自己較勁。他看到別的他認為某些方面比他差勁的小朋友能夠有一些能力或者事情做成功一件事,於是他強迫自己一定要做到甚至比他們做得更好,絕不允許自己失敗,對於這樣的小孩,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認識自身和他們不一樣的優點和能力,讓孩子為此感到驕傲,從而降低孩子的攀比心理。
這一點,我要力推下胡可的教育方式。前段時間的《爸爸去哪兒4》火了的安吉大家還記得嗎?胡可就是安吉的媽媽,有一集是在江西撫州的一個老村裡面,胡可來參觀安吉和爸爸的住所,他們住在一個來閣樓裡面,樓梯是木製的,又陡又傾斜還很窄,胡可上去的時候,她說:「安吉,你牽著媽媽上去,好不好?」安吉立馬跟個大老爺們似的牽著媽媽的手,一步一步引導著胡可上樓。這不是胡可矯情,更不是她嬌氣。這是胡可對孩子的一種特殊的教育。有的時候,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可以適當地裝下柔弱,讓孩子感覺自己滿滿的存在感和棒棒的保護力,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擔當,一種責任感的滿足。我可以保護自己的媽媽哦!這無形給孩子一種來自內心的自信和由內而外的精神力量,也給自己偶爾而來的失意一種平衡感,從而不會過分看重其他的失敗。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很多的爸爸媽媽從小給孩子築起了一個寬廣而舒適的溫室,孩子們沒有機會受到任何的挫折和打擊,只接受到爸爸媽媽無限的肯定和熱愛。但是當孩子離開了家庭,他們便不得不接受沒有「溫室籠罩」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他沒有特權,所以一旦孩子在社會中得不到表揚和鼓勵而是別人得到了,他容易不高興或者難過,甚至像這個孩子一樣遇到失敗就泄氣,甚至是耍賴……
因此,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獎罰分明,不要一味的獎勵和表揚,在生活中多給孩子遇到挫折的機會,培養孩子遇到挫折的承受能力。 比如,在家裡不要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適當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會分享更學會分擔,接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挫折,並積極面對並想出辦法來解決。
好勝心太強的原因也可能是孩子虛榮心太強所致,爸爸媽媽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要因為表面的一些貌似成功的榮耀而迷失了自己,要學會正確的認識自己,不要用那些華而不實物質東西來作為追求的目標,要正確認識自己的需求,樹立正確的成敗觀念。
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從玩遊戲的過程中得到快樂。題主要從現在就要培養小孩子的逆商了,人生輸不起,怎麼能贏得起!
定下君子協議,還可以來點小賭注
比如你們倆猜拳,賭注可以是水果啊,糖啊什麼的,如果他贏了就給他吃,輸了就不給。
吃飯的時候也可以,孩子挑食,你完全可以靠猜拳嘛,如果他輸了就必須把菜吃完,否則你下次也耍賴不給他糖吃
推薦閱讀:
※杜曼閃卡是怎樣忽悠中國家長的?
※小孩子的畫畫為什麼畫風都一樣?
※孩子經常被欺負,要教他還手嗎?
TAG: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