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在的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但是很多人說比如機器人越來越聰明,而人卻越來越笨,是真的嗎?

現在的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但是很多人說比如機器人越來越聰明,而人卻越來越笨,這個推斷聽起來不無道理,但是卻讓人很難接受


1.某次應某市衛生防疫站的邀請,我替他們用ACCESS的VBA做了一套中小學生體檢和體質分析軟體。分發到全市多所中小學去試用,經過數萬名中小學生的測試考研,效果良好。
我到了某所學校去看效果,聽見一位老師說:這個電腦真聰明,都不用人管,就能如此這般地算出來,比我們快多了,節約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電腦聰明嗎?我暗自竊笑。

2.某次給某單位的配電室配套了電力監控軟體,用SQL SERVER資料庫做基礎庫,配套外圍軟體,構成了完整的體系。
一位電工說:哇,這台電腦比機器人還聰明,真牛!
實際上呢?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一切的背後,都是人的思維呀。

是人聰明還是機器聰明?
也許到了某一天,機器能自己設計自己,自己複製和製造自己,這種機器才聰明,而且真的能和人平起平坐。
不過,真的到了那一天,為了避免競爭,人也許會把這種聰明機器人給滅了吧?我想。
N久以前,看過一個美國電影《未來世界》,裡面講的就是完全擬人的機器人試圖滅掉人類。最後,一對記者與自己的模擬機器人互斗。當這一對記者最後見面後,彼此都不敢相認,於是依靠親吻來辨別是真人還是機器人。當然最後皆大歡喜,他們都把各自的模擬機器人給滅了,也揭穿了機器人試圖替代人類世界的企圖。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講沙漠中安置太陽能發電機器人的事。如果能發明一種沙漠發電機器,它能自我複製,自我安裝,這樣人類就能在沙漠中獲得巨大的電能,同時還能改善沙漠的環境,一舉N得。
但文章的最後也承認,一旦這種機器人失控,也許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
因此,機器一旦能真正意義上的自己設計自己,並且製造自己,這才是最可怕的。
===============
有次在ABB大家閑聊,話題是家庭機器人。
大家認為,如果晶元運行速度夠快,機械裝置也夠靈活,總體設計也十分完美,那麼這台家庭機器人說不定真和人有的一拼。
一位同事說,如果機器突然發狂了呢?例如程序紊亂,把人作為手上的玩物來折磨一番,我們該怎麼辦?
大家一下子還真被他給問住了。
於是問題來了:
1)家庭機器人的用途是什麼?是讓它變得更聰明,能幫助我們解各種數學題,和家裡的老人談天,還是讓它做家務事?
2)如果家庭機器人發狂了,我們有什麼有效的辦法來控制它?它的力氣比我們大,身量也許比我們高,又更聰明,除了充電外,也無須補充水、食物和空氣。那麼我們和機器人相比,我們能打得過它們嗎?我們的優勢又在哪裡?
也許,我們的優勢就是對機器人的管控能力和一票否決吧。但這種管控能力一旦失效,又該怎麼辦?

閑聊中,電氣設計的工程師參與討論,工業機器人的工程師參與討論,連變頻器的工程師也參與討論。結果如何?大家一致認為,當下真無法預測。


瀉藥,我認為人和機器是共同進化的。人類發明了計算機,可並沒有因為計算機的出現而變得愚笨,人類發明了汽車,可並沒有因為汽車而退化雙腿。我們在挑剔著機器的同時,機器也在淘汰著我們:如果沒有越來越聰明的機器人工程師,人工智慧工程師,機器人怎麼會越來越聰明?如果以後人類不聰明,如何融入充滿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社會?所以,我想用群星「Stellaris」中關於「Sentient AI」的介紹語來回答:Evolving intellects advanced science not only as subjects of study, but as researchers themselves.


推薦一部電影——《蠢蛋進化論》


機器的聰明和人的笨都是有定義範圍的
現代化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了生活的便利,這讓很多傳統技能呈現兩極M形分化,一方面更傳統的徒手技能成為了一種發燒友玩法(比如貝爺)讓環境挑戰更刁鑽專業性要比傳統甚至還更強,另一方面更廣泛的人群中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卻成為了現代科技下的非必要條件不用去關注而不掌握,但總的來說,從這種生存能力角度說,以全人類的視角看,確實是「更笨」的
而機器越來越聰明則是一個技術存量提升的問題,即機器在這個方面變聰明了,未來如果另一個方面也變聰明,但作為機器群體整體來看原來的東西是不會變沒有退化的,所以機器確實是在各個領域越來越聰明的


以特定角度和方面來說的話,是這樣的。

比如說數學,現在大多數的工程和科學領域的技術人員,手算能力絕對是不如前人的,甚至在某軟體的加持下符號推演能力也在逐漸得外包出去,這樣可以說人在手算能力方面是更笨的。

但是通過把這些東西外包出去,人們得到了更多的時間去研究高一層抽象的東西,研究那些計算機目前還不能做的東西,人類在這些方面的進步要遠大於在計算能力方面的退化。我們現在不再需要手寫平方根,但是藉助於各領域的cad技術,人類現在能夠做出比前人複雜得多的設計。

另外,當汽車出現時,我們說人能夠跑得更快了,當飛機出現時,我們說人實現了飛行的夢想,技術和工具是人對自身的擴展,是對人的輔助,而人和工具的關係中主角永遠是人。就像前一段時間阿里某事件的時候,知乎的程序員們說,程序員的腳本就是程序員本體,所以我們也可以說,計算機的出現使人的計算能力產生了飛躍式的提升。


不是。
社會越來越進步,聰明越來越多的表現為自主性。人類的聰明,最偉大的就在於人有主觀能動性,所以人能思考,能發明創造,這是其他動物及智能所不能比擬的。

就目前而言,機器人或者智能,是人腦的外延,屬於被動產生,是不同一種效率機器。它們都是基於人類的需求而創造產生,機器人或智能,他們的計算或動作是基於人腦思維而預存的運算,他們的產生、運轉語言及程序、規則都是由人主導的,而這這只是人類智慧的一部分分支。


舉個例子
我用木頭鐵皮做一個自動澆灌農田的水車,你會認為是我聰明而不是水車聰明
如果我用電腦配上感測器電路板PLC做一個全自動全天候噴淋設備,你是會認為電腦聰明還是我聰明?

那些說電腦比人聰明的很多都是不懂電腦內部的工作方式,既然不懂,會條件反射的神化,就跟古人不懂大自然萬物然後神化出各種神祇一樣.神化首先就要賦予智能,說電腦"聰明"也就是賦予智能的方式之一
如果他們了解了原理就不會這樣了,電腦最終還只是個工具而已,只不過是一個比較高端的工具


謝。
總的來看,文明發展總是和時間成正比的。
機器人能在這個階段的誕生有其必然性,因為大規模生產的時代,不可能像過去無限地投入人力去做重複的勞動。一旦機器人替代這部分勞動之後,必然有一部分人是要失業的,要被淘汰的。
所以宏觀上看,機器人替代了人類做比較低級的工作,人類可以更專心鑽研和探索更高級的技術。


在人類所有知識中,數學是最可靠最讓人驚嘆的一門。它可以通過嚴密的推理、計算,得出我們憑普通的感覺印象絕不可能得到的知識,而這種知識還是永遠準確無誤的。凡是能引入數學工具的學科,都獲得了巨大進步。凡不能使用數學工具的學科,都很少進步。
但數學的這種神奇是因為它的對象全是人腦虛構的概念。數學建立在一些無法證明、必須作為推理基礎的抽象概念和這些概念間的規則上。譬如代數的基礎就是1=1、1+0=1、1+1=2這幾個基本式子。幾何中也有類似公理。你不能問為什麼,這是定義,是公理。數學就是按照被嚴格定義的規則推演這些被嚴格定義的概念。新的數學分支只是定義了一些新的概念和規則,然後根據新規則和仍然適用的舊規則來對新的概念進行推理。
數學所研究的對象,那些抽象概念在自然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自然界中不存在1,也不存在沒有面積的點、只有長度沒有寬度厚度的線段、永遠不彎曲的直線。譬如我面前的桌子,它可以是1(一張桌子),也可以是1.5(1.5米長),可以是2(上下兩層),可以是3(三個部分),可以是0(在某些認為少於一定長度就可以不計算的場合),可以是長方形,也可以是點(在比較大的空間範圍看)。這一切都取決於你從何種角度去抽象。而桌子它就是那麼一張桌子,既不是1、2、3,也不是長方形和點。數學只是根據特定需要從實際事物中抽象出了自己想要的概念,用數學的術語說是理想化的模型。數學上的一切推理計算都無關實際事物,只是對那些概念的推演。
有些學科,非常適合引入數學工具,譬如物理。凡只是研究物質的自然學科都可以或多或少引入數學工具,因為物質不會變動,總可以找到合適的抽象方法。但涉及人類自身的知識,社會、歷史、藝術、宗教,所謂人文學科,卻無法引入數學工具,因為人是無法被抽象成概念的。社會學上我們有統計數據,譬如每年的人口數據,但你無法根據這些數據推算出將來有多少人,因為人類社會在變動中,或許明年一個瘟疫、戰爭就死絕了大半;更無法根據數據推算出社會的各種詳細變遷、人民的精神狀態。社會歷史的這些學問只能依靠人類的綜合智力來獲得。這方面現代人並不比兩千年前的人知 道更多。
很容易想到,社會學的數據之所以不能推演那些是因為目前的數學工具還不夠完善,將來數學發展到某種完美階段,可以將人類社會所有事物都抽象成概念,完全模擬整個社會。這是那些打著科學名義的巫婆神漢經常推銷的一種廉價想像,也是好萊塢劇本中常見的主題。這種模擬能否辦到?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問,人與人工智慧到底有何區別?
任何機械能力上的事人工智慧都能辦到或有望在將來辦到,惟有一樣:它永遠無法創造任何藝術品,寫出一篇小說或畫出一幅畫。常人會以為這仍是目前的數學工具不夠完善,但明白數學與藝術的本質就知道這是人工智慧永遠辦不到的。科學建立在數學工具的基礎上,科學能創造的所謂人工智慧,無非是用數學工具模擬的人工智慧,我們的計算機就是這種。數學工具的本質就是把對象抽象成概念,然後對這些概念進行推演;而藝術的本質卻是要去掉任何概念化,描繪出那個真實存在的事物。譬如一篇小說,描述一個具體的人、具體的社會,它在藝術上的高低就取決於作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脫離各種概念,描繪出那個獨特的真實的人、社會。文藝評論上常見的批評就是這部作品是純概念的產物。每個人都囿於自己物質上有限的存在,時代、傳統、教育、天性等,對社會只能產生有限的概念化的認識。但天才卻能極大限度地突破這些限制,使他描繪的那些事物在不同時代、傳統、教育、天性的人看來都能引起同樣的真實感受。這就是文學評論上常說的「真實」的含義。譬如魯迅的小說,當年連鴛鴦蝴蝶派的編輯都大加讚歎,放到幾百年後也不過時。而同時代的那些作家,譬如矛盾、老舍等,他們的東西中概念化的成分很大,放今天已沒多少價值了。當然在藝術上,沒有絕對的「真實」,魯迅在後代天才眼裡也仍然會看出概念化的成分,只是相比我們,是「真實」到了一個我們不能企及的高度。在一切涉及人的知識上都沒有絕對,正如我上篇論自由意志的文章里談的只有相對的自由,沒有絕對的自由。
人工智慧無法創造出任何藝術品,但製作那些通俗讀物,譬如網路小說、二三流的爛詩爛畫是沒問題的。雖然今天的數學工具還太簡單,連那些也製作不出,但將來必定能製作的。那些通俗讀物也是概念化的產物,譬如一篇網路小說,它先虛構出人物的性格、社會的型態,然後虛構出這些人物社會的互動,所有這些都是根據已知的東西、為了讀者感官需求的目的虛構的。而真正的藝術家創作的小說,他的人物不會有任何已知的性格可描述,既非勇猛,也非膽怯,既不善也不惡,只是那麼一個獨特真實的存在,就像那張桌子既非1也非2,既非點也非長方形,只是那麼一個獨特真實的存在。藝術創造的是未知的、獨特的真事物,而供普通人感官消遣下的通俗文藝包含的都是已知的、概念化的假事物。
只要是能用概念推演的東西,建立在數學工具基礎上的人工智慧必定比人強。所以它將來必定能製作那些通俗文藝。有個報道說,美國資本家已發明了一些自動寫體育稿件的機器來節省僱傭體育記者的費用。那些爛大街的體育報道確實只需機器就能辦到。將來數學工具更完善,更多的記者、寫手都會下崗。資本家可以用他們的流水化生產線輕鬆製作無窮無盡的影視、讀物來滿足人們需求。凡不能用概念推演的東西,人工智慧就無能為力。它無法創造任何藝術。藝術只是思想的一種。從更普遍的角度,人工智慧無法創造任何思想,因為思想並非概念,它雖然使用概念,本身卻無法被抽象概念化。所以人工智慧無法模擬人,更遑提整個人類社會。那些科學巫婆神漢的想像雖然很像那麼回事,但除了和鬼怪故事一樣滿足下人們的感官刺激外毫無用處。
常人都以為,藝術創造的是虛構的事物,科學才能製造真實的事物。但是哲學家告訴你,藝術所創造的才是真實的事物,科學能製造一些真實的物質,但只要涉及人本身,能製造出的全是虛假的事物,因為它的概念推演本質註定了它的虛假。假定它真模擬出一個人類社會,那必定是同一篇低劣的網路穿越文一樣的低劣社會,人人如同行屍走肉,毫無創造性;因為它的能力就限於編寫低劣的網路穿越文啊。
當然從更廣義的「人工智慧」的含義上看,將來人類對自身智力的認識更深後,或許能創造出類似自己的有思想的生物。我完全相信這種可能性,也期待這種可能性。但目前建立在數學工具基礎上的膚淺科學是不可能辦到的,它對智力的認識膚淺到不值一提。
數學工具的本質、適用範圍就談到這裡。任何能看懂這些論述的人都該明白,它只是關於人腦自己創造的抽象概念的推演,只能用於那些不變的可抽象化的對象,怎麼能拿來探測人自身的思想,證明所謂自由意志呢?思想永遠無法被抽象化。
以上所述藉助了文藝上的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很多哲學家並不像我一樣精通文藝,只憑藉對數學工具、邏輯工具的研究,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那麼科學神漢們用他們的數學工具到底證明了什麼呢?其實只是證明了,組成身體的物質目前已知的最微觀的層面上的光子,存在隨機的不由從前的狀態決定的可能性。它的所謂科學測量上的糾纏理論雖然看起來很有科學的威嚴范,實則不過幾百年前的哲學家就早已提出的「存在既感知」,無法被感知(現代科學用儀器進行的測量不過是更精密的一種感知而已)的事物就不能說存在。這種理論的正確與否在哲學上是存在疑問的,但姑且認為是正確的,再姑且相信神漢在數學本行上的學術水平。所以,光子有那隨機的可能性證明了光子有自由意志?因為光子有自由意志,所以人也有自由意志?這種推理上的愚蠢真是讓人掩鼻。
幾年前有批以色列某大學的科學神漢聲稱他們發現了人的自私基因。我就不看任何說明,只簡單問一句:一個為了兒子瘋狂盜竊國家財產的母親按你們的科學測試是自私還是無私的?自私抑或無私是人的倫理層面的概念,只有相對的說法,沒有絕對的定義。實際上這批以色列大學的科學神漢發現的只是人在某種經濟行為上的一些特性,無論正誤,只是那麼點只能適用於那種經濟行為的特性而已,既非自私也非無私。今天的這些神漢發現的也只是物質的光子層面的某些特性,無論正誤,只能適用於那個特定的層面,既非自由也非不自由。
本文論述的,可以稱為人與概念(人工智慧)的區別。下一篇文章將談人與石頭、植物、動物的區別。人是自然狀態中存在的真實的人,並非概念。人也是永恆與短暫、真實與表象、物質與精神的統一。

(9月2日附錄:藝術是太極端的例子。準確的說法是人工智慧不能創造任何新事物,或者說「有創造性」的事物。藝術、思想它固然無能為力,連有創造性的娛樂影視,譬如異形、星球大戰這些電影它也無法創造,它只能模仿已知的事物,把已知事物進一步深化。培根早就說明,數學和邏輯學這些概念推演的學問是不可能創造新知識的。)

(數學之所以顯得那麼神奇,只是因為它是無涉實際事物的純抽象概念的推演。現在還應補充幾句。大部分概念,譬如「人」、「動物」、「國家」都是對時空中的具體事物的抽象。數學卻是對純時空形式的抽象。時空形式本身的乾淨明了決定了數學的乾淨明了。為何1+1=2,不能=3?為何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因為呈現在我們經驗中的時空形式的數量、比例、關係就是如此。是時空特性決定了數學,所以數學不可能自己證明自己。這好比物理學不能自己證明自己,只能說呈現給我們的外部世界確實是按這些物理規律在運動,至於它為何按這些物理規律而不是別的規律運動,誰也不知道。數學和其他科學一樣都來源於經驗,只是它的經驗來源是時空形式而不是時空中的具體事物,很難為常人看出,所以數學家們就忘乎所以,竟打起了自己證明自己的主意。
我已在第二篇文章中大致論述了建立在數學工具上的科學何以無法模擬真實的自然,黑客帝國之類好萊塢想像為何無法成真,總之建立在數學工具基礎上的人工智慧無法取代人。或許兩百年後,有批數學家又會用他們發明的新的神奇數學來證明,人工智慧果然無法取代人,於是又有寫通俗作品的邏輯學家來介紹他們的最新發現……彷彿要等到他們那個時代人類才能懂得那點簡單的知識。)


人沒有變笨,但機器確實越來越聰明,但一切都取決於奇點何時到來。等到奇點到來以後,人類還能存在的時間可能會按天來算了。


我覺得機器人聰明不可怕,可怕的是社會把機器人當人來看。


不不不,只能說,不從事科學研究方向工作的人會因為生活的便利性越來越笨,那些站在科技前沿的創造者只會越來越聰明。

不用就退化,用的多就進化,如此而已。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少數人在推動著前進的,當然你也不必恐慌,你的工作也是那些人可以無視生存的約束去投入思維和創造力的基礎。當然,這些人的基因也更有可能被傳承下去,從而讓整個人類的基因質量保持穩步上升。

至於說機器會超越人類的,人類又不傻,機器的強大之處人類不會用於自身么,在機器完全產生出自我意識之前,肯定是會先出現半人半機器的改造人,然後人類將意識寄存機器之內,全人類和機器連接在一起,進入機械化。之後人類還會發現機械的局限性,能量化才能掌控宇宙的本質。


在沒有真正的智能ai出現之前,所謂的機器是不可能有人類聰明的,機器的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人類為了更便捷的管理或者生產人類所需的物資。機器的背後依然是靠人類驅動的。唯一不同的是,機器不懂得索取,只知道付出。


人越來越聰明, 所以才能製造出越來越聰明的機器.


機器人越來越聰明,是因為兩個方面:硬體的運算性能越來越強大,AI軟體的演算法越來越先進——這兩者都是因為人類的技術越來越強大,而人類的技術變得更強大,則是因為人類越來越聰明……


人還是人,沒有變笨也沒有變聰明。
古代人笨拙是因為當時的知識積累就那麼一點,可以用的工具資源也少的可憐。現代人看起來無所不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積累大大豐富,可以使用的工具資源不計其數。所以,人類是一點點積累經驗,你今天聰明高貴優雅有能力是因為你站在你祖輩積累的高塔上,可是你真的比古代人聰明嗎,如果你是古代那個人,你會比他做出更好的成績嗎?恐怕未必。
機器人在專註的一個細分領域是強過人類的,這主要表現在速度和穩定性上,比如計算大量數據的速度遠超過人類,重複做固定不變的操作從不犯錯也不疲倦。相比而言,人類如果做同一件事,時間一長就無法堅持,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讓你每天都去同一片田裡耕地澆水,你能堅持多長?10天?100天?1年?隨著時間的延長,你的工作效率一定會大幅下降。再比如讓你在麵包店每天8小時都是和麵粉,你又能高效的保持多長?所以,你能明白,機器人是人造出來的一個工具,用來替人們做那些大量的枯燥的乏味的不斷重複的工作,而人們就有時間去想去做更有趣的更有創造性的事情。
這就是機器和人的區別!
至於說,人工智慧如果使得機器人學會了自我創造,自我認知,那麼可能機器人會成為人類的敵人甚至人類的毀滅者。這個的確挺恐怖,但是我們距離這一天還很遠,而且人類一定會提防這種事情的發生,真的到了那一天人們會想辦法消滅機器人。
如果機器人這麼聰明了,他們也會學會共存,他們也會有不同的觀點,就像我們人類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機器人一樣。完全不必擔心這種事情!


機器對於人類的定義終究是工具,再聰明也不會超越人類自身。因為機器的終極目的,不是消滅人類,而是幫助人類進化,同時和人類一起進化啊....

看起來現在計算機是發展得太快了,大有超越普通人的思維能力的趨勢,但是計算機的發展也會有瓶頸,有物理極限的瓶頸,有社會倫理的瓶頸。社會倫理大家都說了很多了我就不多費口舌了。說到物理極限的瓶頸,想起不久之前的阿爾法狗,它是很厲害,可以把圍棋下到出神入化。但是仔細想想,它背後的是谷歌的雲計算,一整個計算機群。計算機群和一個人下圍棋,和僅僅一台計算機和一個人下圍棋,還是有天壤之別的。為啥不能把計算機群壓縮到一台計算機里呢?因為有物理極限,單台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有限,必須採用分散式,必須採用多台計算機並行計算。單台計算機本身也是這樣。舉幾個例子,從最初的單核CPU,到現在的4核,8核;從最初的單顯卡,到現在用到了SLI,交火技術的雙顯卡,多顯卡,都在映證一點,那就是晶元中晶體管數量每24個月就要翻一倍的摩爾定律,現在也無法維持之前的速度,降到了大約3年才能翻一倍的水平。這一切都在說明計算機的發展在物理上是減速的,是有物理瓶頸的,並不是可以無限快速增長下去的。

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不要忽略了人類自己的進化。是的現在自然選擇對於人類不是那麼有效了,很多觀點都說現代人類停止了進化,然而事實相反,人類的進化一直處於指數級增長的狀態,因為科學技術就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啊,尤其是計算機的出現和發展,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計算機越是發達的計算能力,越是有助於人類自身-生物學的發展,因為生物學的複雜性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想像。而現在的生物學,現在還只是個開端而已,還有非常大的天地。開個玩笑,癌症都還沒有被攻克,你跟我說人類會被計算機取代?不知道大家聽說過Bioinformatics嗎,這個學科就是藉助計算機的力量來研究人類自身,而且近幾年已經碩果累累。就說DNA編碼的分析,必須藉助於計算機才能進行,30億對鹼基你跟我說拿張草稿紙分析一下?更不用說還有RNA,蛋白質等等等等我這個外行叫不上來名字的東西。生物學現在還在起步階段,感覺有點像上個世紀計算機還沒有到家用的年代。但是一旦一有突破,可以想像給社會帶來的變化會是革命性的。不負責純猜想,這個世紀前50年將是計算機的年代,後50年將是生物學的年代。到時候大概是普通人都會覺得,哎,你看幾十年前的那群傻子,1037的266次方還需要用計算器哎。


再把腦洞開得更大一點,未來的人類,說不定人人都是cyborg,人與機器的混合呢?說不定未來的貨幣不再是錢而是一顆顆知識晶元,即插即知呢?說不定未來人類不再分你我,而都是通過互聯網形成的「主腦」下的一部分呢?不要覺得很可怕,人類總會接受新觀念的,因為接受不了的老一代退出歷史舞台,出生在新觀念的年輕一代主導社會,這一切,都只是個時間問題。

說了這麼多,還是一句話,科技,永遠只是用來服務於人類的。


這問題就是愚蠢的


是的。總有一天機器會超過人類,或者說,人類將變成機械。

以肉體凡胎之脆弱,怕缺氧,怕低溫。雙手難縛雞,單腿蹲不起。女則患仰卧八百,男則愁引體一千。

以鋼筋鐵骨之強大,能上天,能下海,單刀赴宇宙,裸身入太空。少則無近視之虞,壯則無頸腰之痛。

鋼筋鐵骨,鐵骨錚錚。錚錚之貌,鋼鐵形容。
管窺一豹,可見一斑。描述強大,人皆趨同。
人機之爭,機械必勝。生命進階,文明繁榮。
天地不仁,萬物芻狗。優勝劣汰,自古皆然。
一坨蛋白,螳臂當車。妄言定律,企圖永恆。
嗟爾蛋白,淡定淡定。機械代汝,猶汝代龍。
奮汝餘烈,接汝未竟。地球文明,遍灑星空。


"現代士兵的射箭技術越來越差了"


推薦閱讀:

大疆在國外很出名嗎?外國人對此什麼評價?
如何看待全國首例機器人傷人事件?
德國在哪些領域的國際比較中處於劣勢?
為什麼佔領四旋翼無人機大部分市場的公司是大疆而不是外國的公司?
羅永浩自身的哪些缺陷使他不可能成為喬布斯?

TAG:機器人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