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區中有哪些方言不存在兒化音?
冀魯官話中博山話淄川話一帶只存在小稱變韻的情況,還有那些方言沒有典型的兒化?小稱變韻存在情況如何?
山東鄒平、桓台、章丘、淄博、平邑、滕州、微山等地方言,目前方言口語中依然常用變韻形式來表小稱,很少用舌面母音捲舌式的兒化形式,我們稱此類方言為變韻型方言。
滕州話也是沒有的。
貴州在金沙-遵義-湄潭-餘慶-石阡一線以外南向大部沒有兒化。貴陽新派在二戰肇端,早於北京推普,變得與附近息烽、修文、開陽等黔中數十縣同質:只按川黔方式恢復了齊撮之別,沒有兒化,高頻詞仍與本省一致區別於四川盆地。
雲南沒有兒化的縣中,大多與黔西南相鄰同質:泥來齊撮全混
桂柳話不兒化
黃石新派不兒化;武漢和鄂州的名詞變韻的性質有可能是兒化+但走到了non-rhotic階段。
謝邀。
我只講我比較熟悉的中原官話在河南省內部分地區的情況。這個問題我研究不太透徹,所以回答起來信心不太足,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探討。
本問題簡單的回答就是:在我所了解的中原官話區內,沒有不存在兒尾或者小稱變韻的方言。
「子尾」和「兒尾」經常被一起討論,在普通話中某些情況下可以自由替換,但實際上它們的含義是有區別的:「兒尾」是小稱,表示的意義偏親昵、喜愛、不正式;「子尾」是大稱,表示的意義偏正式、中立或嫌惡。比如「刀」字。兒化的時候經常使用的是「小刀兒」,讓人想起的情景大概是在做手工;帶子尾就是「刀子」,用例比如「動刀子了」、「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刀子嘴豆腐心」,可以體會到正式、中立或嫌惡的感覺了吧。
但是在中原官話的很多地區,子尾的嫌惡色彩被弱化了,變得比普通話中更加中性,並在許多情況下代替了兒尾,這一特點在鄭州往東的區域更加明顯。下面沿著隴海線從西往東分三塊說。
一。在洛陽,有比較典型的小稱變韻或者叫兒變韻。這裡引用賀巍《洛陽方言記略》的內容:
二。洛陽往東的鄭州、開封以及黃河以北的獲嘉、封丘、濟源等地有一種比較獨特的「子變韻」現象,應該是與山西移民有關,特點是將「子尾」變成一個附著在詞尾的-u韻,有時候還會有進一步的音變。這裡引用一篇論文的一部分(李晶《河南開封方言子變韻問題小議》):
鄭州的情況與開封基本類似,但「筷子」與「孩子」在發生子變韻之後比開封方言多了一步顎化,所以「孩子」會讀作「淆」的音。
在這些區域,兒化音是同時存在的,與子變韻不混淆,是一個捲舌的-r,但舌位比普通話要鬆弛一些。
三。鄭州開封再往東,蘭考、民權到商丘,子尾比兒尾更佔優勢,兩者並存,沒有子變韻也沒有兒變韻。引用一下我自己的手稿里的相關部分(很慚愧還沒有發表,所以謝絕不加出處的引用或者不規範轉載):
3.1 子尾河南境內的中原官話,名詞的「-子」尾形式有兩個大類。第一大類被稱為「子變韻」或者[u]化韻,即普通話中帶「-子」尾的名詞,在該方言中的對應形式不含「子」尾,而以加一個[u]韻尾來表示。以鄭州、開封為中心的地區即是如此。第二大類與普通話類似,名詞子尾仍為「子」或其變音,根據「子」的讀音又分為兩小類。第一小類「子」讀[ts]聲母(精母),為[ts?]或[ts?]的音,如平頂山、周口等地;第二小類「子」讀[t]聲母(端母),韻母又有不止一種。商丘周邊「子」讀作[t?]或[tei],民權縣及周邊地區讀作[t?],這個音在整個官話方言中都很罕見。
雖然讀音不同,[t?]音仍然很明確地屬於「子」的變音。民權方言中可以帶「子」尾的名詞範圍基本和普通話一致,有些情況下比普通話更加廣泛。
如以下名詞,普通話中一般不加子尾,或說成兒化形式,但民權縣方言中多說成帶子尾的形式:
雞子 豆芽子 麵條子 牙刷子 雨點子
在少數例子里,子尾有區分詞義的作用。如:花棉花||花子禮花/花卉。
對於實物名詞來說,民權縣老派方言中「子」尾佔優勢。
3.2 兒化音 老派方言中,兒化音的數量比普通話少,作為名詞小稱形式的也不多,比較常見於副詞或短語中。在老派方言向中派、新派方言演變的過程中,隨著普通話的影響日益加深,兒化音的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相應地,子尾名詞有減少的趨勢。因資料有限,我們暫時無法整理出一個完整的老派方言兒化詞表。以下為確認在老派方言中即存在的兒化音的一些例子:
拐彎兒 一點兒 一會兒 日頭地兒(太陽) 冷清明兒(凌晨) 沒事兒 寫字兒 老師兒(師傅) 肚末窯兒(肚臍) 馬雞了兒(蟬) 一圪檁兒(連襟) 醬油兒 豆腐腦兒 小偷兒 好兒(好日子)臘八兒 圓酒兒(嬰兒滿月宴)
此外,今兒個(今天)、明兒個(明天)、後兒個(後天)、夜兒個(昨天)、前兒個(前天)等表示日期的說法中的「兒」並不屬於兒化,而是「日」字的省音。
[i??]韻母的兒化形式,在老派口音中更接近於[i?r].
在少數例子里,兒化音有區分詞義的作用。如:笑話取笑||笑話兒可笑的事。
對於官話方言的其他地區我的了解不夠答這個問題的,就不獻醜了。
謝邀。
這麼細的語言現象我也就回答關於我自己方言的部分了吧。
我的方言屬於西南官話川黔片成渝小片黔北部分。雖說歸於成渝片,但還是和大家想的典型的成都話、重慶話是不一樣的。
在我們的方言里,幾乎不存在兒化音,即便讀出來,也明顯能聽出來是兩個字。比如說「盤盤兒(即 小盤子)」讀作「pan2 pan(輕聲) er2」而非「pan2 panr(輕聲)」;「一小點兒」讀作「yi2 xiao3 di(輕聲) er(輕聲)而非「yi2 xiao3 dir(輕聲)」」。
小稱變韻現象也沒有,一般小稱也只是疊讀。比如「小孩」讀爲「娃娃wa2 wa(輕聲)」;「小瓶子」讀爲「瓶瓶pin2 pin(輕聲)」等等。
謝謝邀請,目前只知道貴陽話老派是沒有的。
碗耳糕,在湖南叫碗兒糕,也諧音娃兒高(兒化後同音),但在貴州就沒這個寓意。
新派接觸產生了兒化音,撮口呼也正在形成。
江淮官話洪巢片蕪湖小片 子綴發達。
西南官話桂柳片
湖北境內西南官話武天片江漢平原地區的武漢話、天門話、仙桃話、潛江話;西南官話成渝片宜昌地區的枝江話、五峰話、長陽話
你舉的例子都是小人辰兒和小言前兒的,也就是強式兒化,不過弱式兒化的那些韻,也就是有後鼻音或韻腹是央、後母音的又怎麼變化?
另外「兒」還是應該標成 l?,要用 ?? 的話那「二」和「熱」還能分清嗎?
中原官話秦隴片隴東小片。題目圖片例字讀音和相關說法:
刺ts??44
事s?44 事情s?44ts?i??0
勁t??i??44 不傣pfυ21t?42(「不得勁兒」)
碗w??42 碗42碗0(疊詞作小稱)
尖tsi??21 尖31尖0(同上)
院j???44
k?, k?42 ???242 那廝
k???42 流浪漢
不知道這算不算兒化。
江淮官話淮東片沒有兒化音
小稱變韻在周邊那幾個兒化泛濫的地方也是存在的,作為兒語,主要用來逗小孩和賣萌。即便自己不用其他人用也能聽得懂。
據我這個武漢人在成都住過兩年的經驗以及和重慶人做同學,並且有一個雲南昆明來的室友,在我仔細觀察後得出結論
只有武漢話絕對沒有兒話音,湖北其他地方的方言我不太熟悉,但是通過一些荊州同學講荊州話他們那比較像湖南話也沒有兒話音,其他三個,成都、重慶、昆明都是有兒話音的(從我的直觀上來說)
西南官話岷江片很少有兒化音。
分部地區:四川樂山、宜賓、瀘州一帶,成都西部郊縣(都江堰等),貴州北部(遵義等)。
中原官話信蚌片兒化音全被子尾代替了
冀魯官話保唐片撫龍小片
甘肅秦隴片有很多地方兒二耳都讀zi,沒有文讀er
兒化詞如盤盤兒讀phaenphaenzi,不讀phaenphaer
zi,z是全濁擦音,i是舌尖母音蘭銀官話,除了蘭州、銀川等省會城市,幾乎沒有兒化音
謝邀。目前我還沒聽到過不帶兒化音的官話,可能是我去的地方還不夠多吧。
推薦閱讀:
※有用唐朝官話讀唐詩,宋朝官話讀宋詞的視頻嗎?
※為什麼有些人唱崑曲會將人、真這類字唱成rin、zhin?
※明代的官話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