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Peter Hessler 的作品 River Town ?
中文名何偉,《江城》
我很喜歡這本書。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讓我這個已經對周遭環境過於習慣以至於甚至對之熟視無睹的人跳出思維的盒子,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重新審視那些習以為常的現象和人。
何偉的文筆細膩而且客觀,十分引人入勝。
因為這本書,我在14年特意去了趟涪陵,當然也去了那所學校,以下是當時拍的一些照片。
第二張圖是射門球的那塊空地,書中有描寫。最後一張圖片是我根據書中描寫猜測的何偉當年住的那棟樓。
一年前我與 @David Rand 相識,他對我說,就是看了Peter Hessler(何偉)的River Town(《江城》),才決定到中國來的。
1996年,那個中文名叫「何偉」的外國人,坐著慢船,沿江而下,來到「沒有鐵路,公路也非常糟糕」的涪陵。許多年過去了,他筆下那個破舊且真實的中國,在許多人眼裡仍然具有迷人的魅力。
我和David Rand在微信上聊過很多次《江城》,這本書對我們倆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意義。我曾把它對我的意義寫在郵件里,發給何偉。
附上郵件往來,跪求不要吐槽英語:
Hessler的回信:
在《江城》的最後一章,何偉曾闡述過自己在中國做志願工作的價值,其中對於文學的信仰那一句,至今引領著、啟發著我。
他說:
我滿足於這個職業,也認識到它所具有的局限性。不過,我仍然對我所做的努力有所期待,那就是,希望他人能從文字的美感中尋找到一點永恆的真實。這是我對這份工作的信念:真實是永恆的,不受日常生活所累。
我為《江城》寫過一個篇幅略長的解讀,這裡就不貼了,有興趣的人移步在一切都飛速消逝的時代中,仍有永恆 - 讀書有疑 - 知乎專欄
看不下去的,就看爆照咯,何偉的顏值也是非常高的:
最後,謝謝 @David Rand 邀。
我出生的城市萬州,是涪陵下游大約200公里的一個小城。
這座城市無論是規模、地形、產業、民情還是1996年後的命運,都和涪陵如出一轍。
同樣是在崎嶇的河谷丘陵建起來的商業小城,有著堪比九龍城寨的高度密集人口和永不休眠的喧鬧街市,以及水碼頭的悠久文化
同樣在1997年成為了新生的重慶直轄市的一部分,在三峽工程中老城區的一大半被淹沒,經歷了劇烈的產業衰退和社會混亂,然後又被卷進了狂飆突進的發展浪潮
同樣說著靈動而風趣的四川話,有著豪爽、自傲、狡黠、樂觀的民眾,同樣像海綿一樣吸納著周邊嚮往城市社會的山民,以及在農民工大流散中疲憊而歸的遊子
所以......我幾乎可以說,我就是那個「江城」中生長起來的孩子。
《江城》是我第一本完整讀下來的英文書,那時候我還是一個高一學生,在一台二手Kindle上一邊對照字典一邊磕磕絆絆地把整本書啃了下來。第一次閱讀時候的感受,時隔多年已經淡忘了,因為後來我又讀了它很多次,每一次的經驗都在重重相加,又被不斷增長的生活經歷重新地解讀和重構。
當我還在重慶的時候,閱讀的體驗總是在因熟悉而欣喜和因無奈而焦慮之間搖擺,何偉所描繪的景象和我所生活的現實總有著微妙的關聯:他遊盪其中的灰暗街巷,要麼永遠沉入了江底,要麼被明亮的Mall和高層住宅所代替,然而在其間迴響的口音和上演的人情冷暖卻如出一轍;他在小城舊的經濟秩序崩潰的前夜到達,而我所經歷的生活中,資本和權力已經在舊秩序的廢墟上達成新的妥協,但是那些笨拙卻熱情的衛道士和躁動但無畏的創業者在多年後仍然如故。還有夏季雨後的泥土香味,棒棒軍們殷切又空洞的眼神,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卻又被十多年的時間打上了奇幻而多樣的補丁。可愛的依舊那麼可愛,原本被壓抑的也被解放了很多,但是那些如同夜幕一般籠罩的困窘和各種極其怪異卻錯綜複雜的利益糾纏卻並沒有變化,甚至變得更加詭異。
後來我到了北京求學,再讀這本書的時候,又有了新的體會。我獲得了更多的可能,攫取了更多的資本,我不再需要回到小城求生,也不再擔心那裡的破事搞砸會對我有多少損害。獲得了這種「安全脫離」的機會,再去讀何偉對於我所熟悉而困惑的事情的敘述,無力感似乎少了許多,那些卑劣庸俗之事似乎也顯出了某種美感。我覺得我和故土還是血脈相連的,然而真的如此么?或者說我只是在享受被過濾的鄉愁和由距離而產生的安全感而已。相比我的父老鄉親們,我走得太遠,過得又太洒脫了,以至於對彼此而言都成為了一個模糊的面孔。
何偉對於平凡之人和市井小事誠懇、溫情又富有技巧的敘述是我迄今為止閱讀經驗中最好的。甚至在閱讀過很多人類學民族志的經典作品後我仍舊這麼認為。這一部分是出於我的偏好,另一方面,何偉對於人的無奈與猥瑣,有著發自內心的體諒和悲憫。然而,何偉又不只是個做田野調查的人類學者,他也是一個努力想做點什麼的行動者,即便他的熱情和善良常常會導向一個荒誕又尷尬的境況,但他依然在迎難而上。這些努力與探索,還有努力而不得的失落、努力了卻鬧出笑話的詭異幽默穿插在他的文字之間,對我這個「江城」的孩子而言,除了一波接一波的閱讀快感之外,還有深深的震撼——那些我因為過於熟悉而忽略的事情,因為畏懼而無視的事情,實際上都是可以被推動著起一些變化的,或者至少可以想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且,在十幾年前,在我還在襁褓中時,就已經有人試過了。他還是個「老外」呢,他當時應該比我現在要孤獨很多吧。
除了單純的閱讀體驗之外,《江城》對於我個人而言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鼓勵我去真正「身體力行」的做一點事情。比如我高中時候做的關於三峽庫區城鎮移民的調研,引子就是來自何偉當年對於涪陵的考察(當年中二的我還試圖模仿一下他的文風)。一部分的結果總結在了我自己的另一個答案三峽工程有何利弊? - 木椎的回答中
除此之外,我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在重慶做的一個面向高中生的公益夏令營【破殼峰會】,就我個人而言,也算是對《江城》所帶來的情結的一點回應。《江城》將涪陵市井中模糊的眾生還原成一張張生動的面孔,而我和我的朋友們在做的,也是想讓這些躁動不安又孤單無助的同學們有機會能夠有機會看見彼此,聆聽和欣賞彼此。同時,就像何偉在涪陵師專努力做的那樣,從世界的其他角落帶來思想的火焰,鼓勵這些同學突破被日常生活和出身環境所框定的「殼」,瞭望更廣遠的世界。
能從一本書當中看到自己最熟悉的景象和人情,聽一個原本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老外講自己有所耳聞卻無力面對的現實,最後甚至燃起了一點點勇氣搞點名堂來,也算是很奇妙的經歷了。
我很喜歡River Town,如果有機會,我也很想面對面向Peter Hessler表達我的敬意。我覺得很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並不是隨便說說,而是真實存在的。
在一個地方長期生活之後,我們很容易對生活中荒謬視而不見或者習以為常。
Peter Hessler就是把我們從對荒謬的麻木里叫醒的那個人。幾年前看了這本小說(本來認為是自傳小說,經知友提醒應該歸於紀實文學),覺得是何偉的所有書中寫得最有感情的一本。一個外國人在中國教書的經歷也許並不罕見,但是何偉可以在一些非常微妙的場景中表達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寫到餐館老闆和學生們筆下充滿了人情味兒。比起走馬觀花的旅行何偉的體驗更加深入。讀他的書就像以旁觀者的身份來審視了一下周圍的世界,不管是好的不好的方面都從習以為常變得耐人尋味。當然,書里還是難免透露出一股西方文化的優越感~
non-fiction最愛
自從讀了river town,徹底入了喜歡上non-fiction閱讀,讀了何偉的所有書(還有一本country driving借給別人了,所以書架上沒有),何偉的文字細膩,視角獨特,更是有不少「笑點」在字裡行間,讀起來非常有趣。不僅如此,還讀了他妻子寫的factory girls,他peace corps同學Michael Meyer的書,他紐約客繼任者Evan Osnos的書(age of ambition,買的kindle版),當然最喜歡的還是何偉的作品。
最後,river town要被陸川拍成電影了……求不毀…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是:結尾何偉離開前,有個學生給他一盤空白磁帶,希望他把美國人罵人的髒話錄下來,然後這位外教就老老實實錄了一盤給了那學生。
很想聽一下那盤磁帶。
作者的胸懷、包容力令我震驚。
何偉先生筆下的中國,是我心底最深的鄉愁。
微博:安居在美國的微博是我準備要看的下一本書。求推薦應該看中文還是英文版本?(有沒有中文版本?)
他的三本書我都看過,很喜歡。時間久了,有點記不得內容了。但是當時看了很激動。何偉的文筆有特點,就是一個老老實實的記敘他眼中的中國,盡量簡單直白,可能和他的中文水平有關吧。反而是一種特點。我覺得很真實。
正打算看這部小說的,想知道歪果仁看了有什麼感受
文筆一般,他老婆,華裔,寫的《工廠女孩》更好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從10月1日開始,中國政府將開始把在華外國人分成A、B、C三類?
※為什麼大家(特別是外國人)覺得大熊貓可愛?
※對待歧視中國人的外國人,該怎麼樣對待?
※外國人用什麼移動支付方式?
※為什麼我經常看到幾個外國人背著一個很大的包去旅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