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會將浙江的浙讀成陽平音?

在浙大聽到很多人把浙讀成第二聲,全國各地的都有,甚至杭州本地人。看還珠格格簫劍也讀第二聲。我是安徽蕪湖的,方言里浙是入聲(有評論提醒了,想想確實是入聲,和黑、息等差不多),普通話讀第四聲比較多。難道大部分人的方言里浙都是陽平音嗎?有人問過類似的問題,有答案說是因為越音讀第二聲,那麼其他區域如何解釋呢?


浙字在中古漢語里是清入字,從中古漢語到現代北京話的演變,唯一沒有規律的一類字就是清入字。中古漢語的濁入字,如「達集鐸活」等在現代北京話里都讀陽平,中古漢語的次濁入字,如「密日陸」等都讀去聲,但是清入字則歸入陰陽上去四聲皆有,沒有一定的規律。這個現象是由於不同歷史層次和不同方言影響疊加而成。清入字讀上聲的是最早的宋金層,讀陰平的可能是稍晚的層次或受中原一帶方言的影響,這兩種歸派都可以看做是白讀底層。而成系統地讀陽平或者去聲則是明清層,可以算作文讀層,是受到明初江淮移民方言深刻影響後的產物,大體的規律是清入字里的不送氣聲母字讀陽平,如「德答閣國職」等,而送氣聲母字讀去聲,如「拓克赫魄色測」等,所以「浙」字按照這一規律是讀作陽平的。但明清的北京話文讀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讀書階層習慣把入聲字都讀作去聲,所謂「假入聲」,所以「浙」字以去聲為正,類似的還有「各必質」等,另外「百」的舊文讀也是去聲bo,但是這樣的讀音畢竟只是文士階層的習慣,一般百姓的口語還是遵循前面說的規律。


浙在古漢語里是清聲母的入聲字,普通話里入聲已經消失,古入聲字派入了其餘聲調中。在北京音系或普通話里,古全濁聲母入聲字一般派入陽平,古次濁聲母入聲字一般派入去聲,但清聲母入聲字聲調歸派卻無一致之處,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都有。浙念去聲只不過是普通話的硬性規定,念陽平的可能是念了半邊「折」(其實浙折在古漢語里本就是同音字,理論上來說普通話也應是同音的,既然折在普通話念陽平,若要較真,把浙念陽平的也不能說就沒有道理)。

個人認為對於古清聲母入聲字在普通話中究竟是念什麼聲調才準確實在沒有必要太較真,明白是怎麼回事就可以了。


很簡單,沒那麼多語言上的深奧說法。就是因為浙江名自錢塘江,而錢塘江最早叫折江,也叫之江。因為流經轉塘杭州附近有一個大折型,再加上西湖這一個「點」,形狀像一個反向的「之」字


可能是因為「澤江大學」吧


西南官話大範圍入聲並陽平,其母語者忽略和普通話入聲歸派差異,默認「陽平對陽平」?普通話逐漸普及,口語常用字入聲歸派後調值可以直接識記,不常用字仍大程度受母語影響?
只提個觀察點。


《廣韻》折有常列切、旨熱切,現在普通話有zhe1、zhe2、she2等讀音,後兩個音都有斷的意思。讀陽平的折可能來自常列切而非旨熱切,所以口語音作she2,這種濁入字以讀陽平為常。從聲母上說,常列切為禪母字,禪母字可以讀sh,雖然這麼讀的字少,旨熱切是章母字,章母不讀sh。折zhe2、she2二音可能來自同一反切,即常列切。
浙讀陽平是讀了半邊。


杭州本地人也會?不可能吧,我就是本地人,從小到大沒見過一個這麼念的/

念第二聲的幾乎全是北方人


浙在平水韻里屬於入聲,在浙江方言里也是發入聲,而澤也是入聲,加之浙江方言平翹舌不講究 浙江和澤江發音一樣。
順便說一下,浙江少數民族很少很少,漢族人口屬於江浙民系,方言講就是江x民系


在我的印象中,念二聲的都是外省的,似乎北方省份還喜歡生硬強調二聲。想過很久,覺得還是純粹是白字讀半邊的因素最大。


澤江大學...?


有些學校領導講話的時候也會讀zhé, 其實很多人會這麼讀: zhé dà, zhè jiāng dà xué


難道不是因為看到浙字邊上的折,所以那些人讀成了第二聲嘛(攤手)


入聲字在無入聲方言中讀成什麼調都是很正常的,本來就沒有規律可言。


陝西人就說 折江 醉啦


在我地方言是讀第二聲


浙是入聲?不是去聲?


推薦閱讀:

求舟山東極島的攻略?
女生四年月經不調,有點懷疑人生了?
浙師大杭師大選哪個好?
如果當年慈禧割的不是香港而是舟山的話,現在的舟山會是怎麼樣的呢?
在浙南、閩北山區的衛星圖中發現了許多順直的裂痕(如圖)。請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TAG:方言 | 浙江大學 | 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