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口月某凡的造字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亡口月X凡的造字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比如贏、嬴、蠃、驘、臝、羸。


反對 @方瞳 的回答。

請瞭解「會意字」、「形聲字」、「象形字」的概念後再回答此類問題。不然你的答案只會是民科、不切實際的猜想。

直說主題:

「?亡口?月凡」(luǒ),是這些字的聲符,這些字是形聲字。

「?亡口?月凡」(知乎正文不能顯示Unicode擴展區漢字)就像「龍」一樣,是古人認爲存在的一種神獸,在這些字中是不表意的聲符,就像「龍」聲的形聲字一樣,例如「籠」、「瓏」、「聾」等。

「?亡口?月凡」的「月」是獸的口,文字早期寫爲「亼」的形狀獸口逐漸在後世文字中訛變爲「月」形,這個在雪如鴻在「『熊』字為什麼是『能』+『灬』?」的回答中有詳細闡述, 的「月」形和「龍」、「能(熊)」的「月」形產生是同步演變的。

「?亡口?月凡」字甲骨文:

《甲骨文合集》.31084[1]

《甲骨文合集》.23694[1]

《甲骨文合集》1838a[1]

「?亡口?月凡」字金文:

妊爵.9028(西周早期)[1]

而「贏」字金文:

集成5426(庚贏卣),可見「?亡口?月凡」的口已朝「月」形訛變。[2]

我猜測各部件的來源:

前兩個爲「?亡口?月凡」字甲骨文,後面皆爲贏字,分別爲金文、戰國文字兩例、篆書、隸書、楷書(臺標)[1][2]

可以清晰地看見, 「?亡口?月凡」字自獨體象形字演化爲多個字組合,甚至在各書體是不一樣的,並非一直是「亡口月凡」。篆書右下非「凡」形,是「丮」(jǐ,雙手),隸書右下頁非「凡」形而是「幾」形,戰國文字與隸書皆可省略「口」。臺灣標準字甚至爲突出字源,故意使左下不作「凡」形。所以把「?亡口?月凡」當會意字分析,就像把「能」當「從『厶』從『肉』從二『匕』」一樣,大謬。

而「蠃」,就是蝸牛。「蠃」與「螺」實爲一字異體,只是替換聲符而已……哪怕在現在普通話中二者音也相近…… 「?亡口?月凡」(luǒ)、「蠃/螺」(luó)。

完。

相關閱讀:

雪如鴻:「熊」字為什麼是「能」+「灬」?

Tarwaionn Aipio:「聲」為何從「殳」?

參攷資料:

[1]: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2]:中華語文知識庫


這個本身就是個部首,是一種野獸的名字


亡口,意思是「沒有的」;

月,其實是「肉」,現代很多月字旁的字,其實都是「肉字旁」,比如肝、肺、脾;

凡,在有的字形里,就是「肉」,和左邊的「月」一樣;另外的字形里,是「肥肉」;

合在一起,就是「沒有什麼肉和肥肉的某物」。

羸,沒有什麼肉可吃的羊,瘦羊。後來成為形容詞,瘦弱的。

臝,沒有什麼肉可吃的果。後來有了「不穿衣服」的意思,也就是「赤裸裸」。

蠃,沒有什麼肉的蟲,也就是硬殼而肉少的蟲。後來成了螺類的稱呼。

驘,沒有什麼肉的馬,也就是比馬瘦小的馬,騾子。

贏,沒有什麼肉的貝殼。這個比較特殊,因為貝殼沒有肉,還是裝飾品,還可能當貨幣。後來有了更多的含義:戰利品、勝利、富足的。

嬴,沒有什麼肉的女人。。。。。。

純猜想。(已關評論,遠離無理由噴子)

---------------------------------------------------------------------------

「 亡口月凡」就是「失去了、沒有了肉和肥肉」,古代人很少會主動減重,而被動減重大多發生在生病之後,所以,「 亡口月凡」就是生病之後減重的狀態,也就是「身體病弱而瘦」。

以這個字為偏旁造出的字,都有「沒有肉的、瘦弱的、乾巴瘦小的」這樣的意思。


聲旁,詳見於老考釋,蠃大概是指螻蛄,今天這樣為隸變
指其為龍者謬,此蟲爾


知道贏這個字中,貝在古代有錢的意思,或許古人的理解,有錢有贏~

然而其他幾個字,說來慚愧,求問主賜教讀音是什麼!


推薦閱讀:

漢語的「媽媽」這一稱呼來自外語嗎?
敬稱「怹」的語源是什麼?
香港的中文裡有哪些是利用中國古代名詞轉指近現代新事物的言語現象呢,用法是什麼?
有哪些中英文的詞很巧合地讀音相同或相似?
表「站立」的「站」字語源是什麼?

TAG:語言 | 漢字 | 語言文化 | 漢語 |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