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現在裝機誤區百分之百來自網路,尤其是貼吧。我先說一個:
大板肯定比小板擴展性好。真是呵呵了,我就是聽了這些買了個B85D3V大板,支持16G內存,B85M-D3H卻支持32G內存,大板肯定比小板擴展性好證明就是扯淡來的,
那些顯擺交火陣列超頻的土豪們別來了,知道你有錢,別調侃我這種窮鬼了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他誤區?


0.自己動手裝電腦很困難

其實,不僅不難,反而很簡單。像我這種連個四驅車都裝不好的人都能輕易裝起來電腦。
除非你的時間真的非常金貴,否則,即便是零基礎的新手也能對照著各種教學視頻學會裝機。
而且,自己裝機還有個好處,就是理線,電腦城裝機一般情況不會認認真真地幫你把每條線都理得很整齊,往往是全部弄在一起用一個扎帶扎一下完事,又臟又亂又難看。如果你自己動手,就能花個二三十分鐘,把每條線都理得井井有序。

這是別人給你胡亂走的線↓↓↓↓↓↓↓↓↓↓↓

這是你自己用心走的線↓↓↓↓↓↓↓↓↓↓↓
其實這是用定製線弄出來的,沒有定製線,效果會差不少。

不過沒有定製線,也能走出很好看的效果。手邊沒有現成的照片,貼吧隨便找了一張,大家湊合著看。
機箱是S340。下圖就沒用定製線,效果我給6分,還有很多改進空間。顯卡電源線可以稍微扎一下,主板24pin和CPU供電線如果用水筆圖黑的話,效果更好,比紅色黃色交織在一起好看多了。
由於現在很多機箱都是電源分倉式設計,可以掩蓋住一大部分凌亂的電源線,我相信在看不見的地方,這台電腦的線依然是非常亂的,不過反正看不見,誰會管它呢?
ps:這圖裡兩個前置風扇裝反了,感謝評論區大神指出。

-------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電腦那麼多部件,動手能力渣渣的人怎麼裝啊?
其實並非如此,每個部件的插口都不同,插口對的上就是正確的插法。這種就叫做防呆式插口設計,顯卡的插頭插CPU介面上就肯定插不進去。當然,如果你力氣夠大,人夠呆,強行「霸王硬上弓」,那麼防呆式介面也救不了你 &<( ̄ˇ ̄)/

簡單說下走線,核心思想就是讓別人看不到線,無論用什麼辦法,這就是完美的走線!
機箱風扇我全部都接在主板上,因為接電源後無法調速
下圖是我第一次認真理線的成果 (?ˉ?ˉ?)

1. 主板好壞會影響cpu和顯卡性能
其實,主板好壞只是擴展性能和超頻能力的不同,不超頻的話主板對整體性能沒有任何影響。

每當奸商配出4590+ Z97的配置,或許,他們是真不懂,不過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Z97的利潤比較高。
(到了2017年,睿頻4.5G的7700K來了,散片價格2230元,搭配B150 B250都是很好的選擇!)

I7 4790K是一個很特殊的CPU,睿頻高達4.4,而超頻卻很難超到4.6以上,而超頻後發熱嚴重,所以,4790K散片搭配B85是非常好的選擇。 4790K超到4.6頻率的代價是千元的Z97主板+幾百元的散熱器,而4.4睿頻使用僅需要400元B85加100元的散熱器,為了0.2的頻率多花接近一千元,值得嗎? 或許,還有可能,你的U因為體質太差,4.6都上不去 @@
------------------------------------------
評論里有知友問同樣品牌的B85為什麼價格不同。
做工用料縮水程度的不同導致了成本的差異,縮的越多,價格越低。反正各種主板在不超頻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差距,而且大多數人都沒有超頻需求。所以,廠商只要保證主板故障率不高於某個臨界值,就可以通過多次的縮水打造更完整的產品線,滿足(攝取)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剩餘價值)。
最直觀的縮水就是供電,電容,散熱片,顯示介面(這裡指的是主板上核心顯卡介面)
11年買的華碩p8H61大板,顯示介面竟然縮的一個都不剩,也是666,然而這種垃圾主板當時竟然能賣700,」品牌溢價「果然厲害,在下服了。
百度「技嘉B85 HD3縮水 」,有真相!
------------------------------------------
感謝匿名知友的指教和更正:很多年前,主板的好壞是會直接影響CPU性能的。

2 .A卡發熱功耗很高
其實,280x/280 290x/290才開始體現出A卡發熱功耗的弊端,270x 260x這些卡,溫度功耗都控制的很好。從跑分看,同樣價位的270X跟750ti,已經有40%的差距了。
380 390 390X比 285 290 290x 發熱功耗都要稍微好一點,290X熱的根本沒法用了,390X好歹還能用 (^o^)/~ 馬甲萬歲!!!

插播一則新聞,很多人反映4G版的390其實是290/290X直接刷的,沒有經過流片,導致某些4G的390溫度奇高無比,超頻能力也非常差。目前已經確認的是藍寶石那款4G開核390,此卡開核前比普通8G的390要弱一點,開核後溫度功耗奇高,性能也僅僅趕上普通的8G 390.

A卡發熱功耗高的說法,至少在280X大戰GTX770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而 GTX 770實際發熱功耗並不低,跟280X其實是差不多的。280X供電介面8+6或8+8, GTX770也是8+8或8+6 ,如果GTX770真的功耗很低,又怎麼可能需要用到跟280X一樣的供電呢?
不過現在看來,我的辯護已經沒有意義了,
因為到了9系列,970相比290 390,960相比280 380,N卡A卡在功耗溫度上真正有了明顯的差距。

恭喜AMD,480 470終於解決了功耗問題,但是相比270 280,發熱更嚴重了。不過他們依然性價比驚人。

3. 高頻率內存很貴,性能很好/ DDR4內存很貴,性能很好
其實,很多高頻內存價格跟低頻的差不了多少,並且,不考慮核顯的話,單純提高內存頻率,並不能提升整體性能。有可能還會降低性能。因為頻率高了時序也會高,高時序會降低內存的性能。
只有少數內存條能保持高頻率下相對低的時序,然而這種條子價格都逆天了,而且即便是高頻率低時序價格貴的一比條子,相對於廉價的條子(比如某魚竿條)其實際性能提升也是微乎其微。
所以,我認為,普通玩家玩玩CPU 顯卡就好,內存這種東西,讓土豪發燒友去玩吧。我對普通玩家的定義就是:CPU 不超過4790K,顯卡不超過單980。
* 不過,對於用核顯的朋友,高頻內存對核顯性能的提升還是很大的,所以請務必購買高頻條!
--------------------------------------
內存另一個大誤區是雙通道的價值。
過去,雙通道對CPU性能的提升是有的,但是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至少現在,雙通道的價值僅存在與提升核顯性能,如果你不用核顯,雙通道是幾乎沒有什麼卵用的。
然而我依然選擇雙通道,因為我喜歡內存插滿的充實感(害羞ing),特別是帶燈的內存條,插滿後一整排一閃一閃亮晶晶,頓時覺得機箱big上升了一個檔次。
再次補充,我們常用的1155 1150 1151主板最多支持雙通道,你插4跟內存條依然是雙通道,只有X99 X79這種高端板子才能四通道哦,但是無論什麼主板,你都能插四個帶燈的內存,儘管沒有四通,但是四個閃閃發光的內存條很好看~
---------------------------------------

3月5日更新,事實證明我錯了,有些軟體對雙通道很敏感,組雙通後性能明顯提升。不過雙通對遊戲來說依然沒用,各位放心!

----------------------------------------
至於DDR4內存,現在8G DDR4馬甲條已經跌到了250元以下,再跌就要比DDR3還便宜了,請大家及時更新觀念,不要再認為DDR4很貴,真理是具有時效性的!此外,DDR4的性能提升相比DDR3並不大。

4. 配個低端獨顯很合適,看電影不配獨顯會很卡
其實,低端獨顯620 630 D3版本的730性能基本上就跟集成顯卡一樣,你花幾百元買這種垃圾顯卡,基本等於幾百元打水漂。
* 很多人認為沒有獨顯就不能看電影就不能玩玩爐石傳說之類的遊戲。實際上,除非你是4K屏幕看4K畫質的電影,普通10G以下的電影一般都是1080P 720P(據我不負責任地估計,目前國內大部分人在家看的電影都是1-2G的 5G以上的電影都很少有人看,真1080P畫質都已經10G起步了,真4K電影估計看的人更少),非4K畫質的電影,即使是便宜的G3250 I3-4170等低端入門CPU自帶的核顯都能帶的動,完全不需要配獨顯。
所以,我認為各位以後配電腦只是炒股 看網頁 看電影 玩玩簡單遊戲的話,沒必要浪費錢買什麼獨顯,多個獨顯不但沒用,還更費電,噪音更大。
---------------------------------------------
在此,我向大家推薦兩款神U, G3260和APU A8-7650K,前者只要二百多元,滿足大多數上網看電影辦公需求,G3260相比G1840有明顯提升,完全能勝任日常生活中的各類任務,而且發熱功耗很小,不吃主板不吃電源不吃散熱。基本上,不做軟體,不玩遊戲,G3260跟I7-4790K也不會有明顯的區別!大家不要小看現在CPU的發展水平,即使是兩百元的U,就能輕鬆愉快完美勝任大多數日常任務,流暢程度甚至秒殺十年前的天價CPU。
後者即A8-7650K性能同樣出色,售價四百出頭,搭配便宜的高頻雙通道內存條,其自帶的核顯能發揮出相當不錯的能力,甚至能在中高特效下輕鬆帶動LOL,真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必備神器。

5.超頻i5性價比很高。
其實,I5 4690k加z97超頻加高端散熱,價格已經趕上了I7 4790K加b85加百元散熱不超頻,而前者無論怎麼超頻都是被後者從溫度,功耗,性能,穩定性上全方位吊打。
----------------------------------------------------------
而I5-6600K+Z170的組合同樣非常沒有性價比,價格甚至直接超過4790K+B85,性能當然依然竟然果然必然被4790K碾壓。
----------------------------------------------------------
現在某些Z170主板已經解鎖了不帶K的I5超外頻,具體效果如何還有待更多玩家的驗證。但是1300元I5-6600仍然是一款相對具有性價比的U,如果超外頻能夠普及,那Z170降價後6600將會迎來一波高潮。目前可以考慮B150M+6600的組合,相比四代的4590有」較大「提升,以後B150M換成二手Z170,超外頻或許又能戰三年!

* 2500K這個U比較特殊,由於其良心的焊錫結構,超頻能力出色。而且散片價格才800多,雖然超頻的2500K可以輕鬆戰勝459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你買不到體質好的2500K,現在市場上多數是大雷或者被人艹爛了的貨。 第二,能長久穩定超頻使用的Z77 P67 Z68主板已經很難買到了,二手P67 Z68都已經過保修了,很有可能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
2011年,2500K售價1500,我猶豫要不要購買。我的朋友說,只要是個2500K就能上5G,必須買買買!。我信了,然而我發現我的2500K 到了4.7G就要1.4V電壓了。 2014年末,網上出現了一批七百多元的「翻新」 2500K,售價很高。我猶豫要不要買個玩玩,我的朋友說只要是個2500K就能上4.5G,必須買買買!我沒買,他買了,結果他發現3.7G都上不去!你們真的見過連睿頻3.7G都上不去的2500K嗎?

3月5日更新,得益於E3V5超低的性價比和Z170的不斷降價,廉價Z170搭配I5-6600K似乎成為一個可行的方案。不過前線記者發來報道稱6600K超頻能力依然很差,硅脂U悲劇繼續上演。目前,800元就能弄到一個不錯的Z170,而散片I5-6600K只要1500,想要嘗試6代U的朋友,可以買來玩玩。
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不值得為超頻投入太多,與其為了給I5超頻買更好的主板和高端散熱,我為什麼不直接買6700K呢?

6. 實體店售後很好。
其實,只有大城市大型電腦城的少數幾家店能提供優質的售後。大部分小店裡所謂的售後就是把你的東西拆下來寄到廠家維修,來回一個月是常有的,最多借給你一個垃圾配件先用著。這樣比起來,還不如某些電商的售後靠譜。
-----------------------------------------------------------
大家從我的回答中能發現,我是比較反感實體店的,我認為實體店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有兩種,一個就是高端化專業化的方向,只為1%玩家服務,只出售高端配件,980TI 5820K是起步,980/970,4790K這種低端貨不賣,提供萬元水冷的設計方案,個性化服務,只為打造瘋狂體驗。 此外,還要推銷宣揚四路泰坦,7A平台等信仰;另一個是平民化的方向,本身不銷售或極少銷售配件,客戶需要配件就直接從電商處購買,實體店本身只提供各個價位各種需求的配置單和組裝,處理電腦故障等服務。

目前實體店還是以銷售配件為主,大多數商家本身也意識到實體店可能命不久矣的事實,本著」坑一個是一個「的思想,繼續做著殺雞取卵的買賣。
恩,我知道,電腦實體店賣配件賺30%的利潤就會被人說成是黑店,我也知道其他行列的實體店動輒50%,60%的利潤。但是,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別人賺50%的利潤不代表你賺50%就是合情合理。
如果實體店商家總是叫著水費電費人工費貴,總是哭窮說沒利潤,那麼,你們為什麼不直接倒閉呢?茶葉蛋成本6毛,賣1快5,利潤150%,你們為什麼不去做呢?
走好,不送。

7. 好cpu必須配好顯卡。
其實,二者完全沒有關係,cpu再垃圾,顯卡也不會因此被拖累。但是遊戲數據是cpu顯卡共同參與處理的,所以cpu太差,也會導致遊戲性能降低。

*在選擇CPU和顯卡的時候,唯一需要遵循的就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按需搭配」。如果你需要用到各種渲染軟體,那麼你需要一個好CPU,E3起步,4790K更好,5960X也無妨。如果對繪圖的要求很高,那麼你還需要一個高端的顯卡,新的繪圖軟體對遊戲卡的支持也非常好,我們並不一定需要專業卡!
如果你喜歡折騰,FX 8300/8350也不錯。但是FX的AM 3+平台比較老,導致AM 3+平台下磁碟性能 內存性能都不如intel的1150/1151平台。
如果你不愛或者不會折騰超頻折騰散熱,有句話叫做「智離農」,你可以玩味下。

對於一台主要用來做壓片或渲染工作的電腦,4790K+核顯是很棒的選擇!
然而,如果你的需求是遊戲,低U高顯也是可取的。 比如I3-4170 + R9-270X。四代I3,喜聞樂見的指令集終於湊齊了,頻率也高了。I3-4170跟I5 4590相比,頻率一樣,架構相同,指令集一樣,僅僅少了2M緩存,和兩個核心。(I5 是四個核心四個線程,I3是兩個核心四個線程)所以有時候i3-4170,i5-4590的差距並大,至少二者性能差距遠遠低於價格差距。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把更多的錢加到顯卡上,獲得更高的遊戲體驗。無論是單機還是網遊,價格相同的情況下I3-4170 + R9-270X 可比I5-4590 + GTX650強的多。

8. A卡最好的是迪蘭和藍寶,主板最好是華碩
其實,迪蘭可以說是最垃圾的A卡製造商了,最差的散熱,溫度噪音都很大,而且基本沒有售後。藍寶比起迪蘭好多了,僅僅是沒有售後這一個黑點。而微星雷鋒his這些,散熱都很好,也有售後。華碩 盈通 銘瑄這些,雖然散熱不好,但是至少人家能有售後。
雖然藍寶石的旗艦卡「毒藥」系列非常好(原子系列已死,有事燒紙),但是多數人買的都是白金版海外版,而藍寶石家的白金版海外版其實都是性價比很低的卡,不如同價位一些二線廠家的顯卡。
R9-390 4G超白金是個坑貨,就是一鍵開核的那款。不開核比不上別家各路390,開核後才勉強超過其他390,但是功耗溫度都大幅度提升。我有理由認為這款一鍵開核的390超白金是未經流片的290X刷的。
同理,迪蘭的旗艦是「惡魔」系列,惡魔僅次於毒藥,也算是做工非常出色的顯卡。但是大多數人買的都是劣質的酷能系列。至於酷能系列的散熱如何,對不起,酷能真的有散熱嗎?
------------------------------------
其實,華碩主板好是體現在他家的旗艦主板上,就是ROG系列,中文名叫玩家國度。

B85 Pro gamer不是ROG, B85 Pro gamer不是ROG, B85 Pro gamer不是ROG!
請看清楚這款主板叫做 pro gamer,不是pro game也不是pro gaming!

而華碩普通主板,比如B85M-G/F/K, B85-PLUS, B85-PRO,Z97-C//K,都是性價比很低的板子,縮水嚴重,價格還高。基本上,同樣的價位的中低端主板,華擎,微星要比華碩好。
華碩旗艦主板好,並不代表他的中低端主板也好!
同樣,三星的顯示器雖然做得很好,但是同樣價格下,三星的中低端顯示器,不如AOC這類。
購買華碩主板和三星顯示器的時候,想想看,你所花的錢中,有多少是用來支付品牌溢價。

9. 請問「 影馳和七彩虹的顯卡誰好?」
錯誤的問題,影馳七彩虹都是一個品牌,他們都有非常多個型號不同的顯卡,不是同一款顯卡,根本不能比較。
那麼:問題改成「 影馳960和七彩虹960誰好?」 這樣行了嗎?
依然是錯誤的問題,因為影馳960和七彩虹960依然是一個比較大的範疇,無法比較,影馳七彩虹都有五六款不同的960,同樣是960顯卡,各個廠家也是做到產品線分明,從便宜到貴,從低端到高端。
正確的問題是:影馳某款960比如960Gamer和七彩虹的960烈焰戰神X誰好?
答:烈焰X更好,也更貴,烈焰X是七彩虹960中最好的,而影馳960最好的是960HOF,960Gamer要比HOF差一點,比黑將大將什麼的好一點。

10. 實體店老闆是做這行生意的,所以他們肯定比你懂
其實,大多數實體店老闆並不比DIY愛好者更懂電腦。
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開店只需要懂怎麼賺錢就行,何必花那閑工夫學習硬體知識?
當然,也有一些是真正懂電腦真正熱愛電腦的,不過,請相信我,那樣的人已經基本被這個行列淘汰了。反正沒指望回頭客,反正這個行列越來越不行了,能宰一筆是一筆,那麼劣幣驅逐良幣,劣商驅逐良商,似乎也挺有道理。
舉個栗子,你去問問電腦城各個小老闆,H81 B85 H87 H97 Z87 Z97的區別到底是什麼,我可以保證沒有幾個人能真正說出來。甚至有不少人小老闆連H87 H97都沒聽說過。

11. 非旗艦卡組雙卡交火/SLI性價比很高
其實,性價比不但不高,反而很低。
先指出一點,N卡組雙卡叫做SLI,A卡叫做CF也就是交火。當然你說N卡交火我也能聽懂,但是這樣說B格就不夠了啊。只有290X 290能夠不用「交火橋」實現雙卡交火,不用交火橋就在主板直接插上多塊280 270等顯卡,這樣不叫交火,叫做「挖礦」。
為什麼說非旗艦卡交火/SLI性價比低,單960跑分3300,雙960 SLI跑個6500分豈不是性價比和性能都完虐980了嗎?
並非如此,
第一,雙卡SLI需要主板支持,並非所有Z97都支持SLI,並非所有Z97都支持SLI,並非所有Z97都支持SLI!!(當電腦店老闆告訴你這款Z97可以組SLI的時候,你不妨先去網上查查看再說)
一般來說支持SLI技術的Z97都比較貴,廉價的Z97並不支持SLI,因為SLI需要付給老黃版權費。這就意味著:組SLI需要額外的一比主板投入。
第二,雙960需要 4個6+2pin介面,一般一兩百塊錢的縮水電源連2個 6+2都湊不齊,而三四百元的電源多數也只有 2個6+2介面, 帶4個6+2介面的電源都相當貴。 這就意味著,SLI/交火需要額外的一比電源投入。
第三,吸風式散熱的顯卡(基本上渦輪散熱水冷散熱以外的都是吸風式,就是常見的單風扇雙風扇三風扇的顯卡),組SLI/交火後,副卡的熱量會被主卡吸過去,主卡把副卡的熱風吸進來給自己「散熱」,結果就是主卡溫度大幅度提高。一般高頻率的960 970,單卡時候滿載溫度很容易達到70度,雙卡時,溫度還會再次大幅度上升,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噪音。所以,很多時候,需要顯卡水冷來控制溫度,然而,不幸的是,顯卡水冷1000元是起步,多多益善。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雙卡的遊戲支持並不好,雖然跑分很高,但是實際性能提升並不像跑分提升的那麼大。有時候,雙卡僅僅比單卡強一點點。
第五點,目前來說,SLI / CF並不能疊加顯存,2G + 2G依然等於2G。

所以,當你認為雙卡很便宜的時候,請算上散熱主板電源的額外投入,其實可能還有機箱和機箱風扇,你會發現,和單980相比,雙960不僅不便宜,還要貴上一兩千,而且性能還不一定能達到980的水平。
相信我,你真的沒有發現新大陸!

12.N卡適合遊戲,A卡適合工作 / N卡遊戲優化好,所以應該買N卡
其實,大部分人所購買的顯卡,不論是Nvidia的GTX系列還是AMD的R7 R9系列,它們都是「 遊戲顯卡」,真正工作用的是「 專業顯卡」,A N 兩家都有自己的專業顯卡。
N卡適合遊戲,A卡適合工作的觀點,僅僅是為了多賣N卡爾編出來的謠言。(遊戲卡精度的問題這裡就不討論了 ~·~b )
評判顯卡性能最好的指標就是跑分,魯大師跑分雖然被很多DIY愛好者看不起,但是依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相比魯大師,3Dmark跑分更具有參考意義。
其實也不需要看什麼跑分,直接找一下顯卡天梯圖,根據天梯圖就能直觀的了解顯卡的性能。
跑分的高低決定了兩塊顯卡本質上的性能差異,遊戲的優化則可以理解為對這種差異的修正。
舉個栗子,750ti和270X 根據3DMARK11看,性能有40%的差距,根據魯大師看,性能有50%以上的差距。如果某款遊戲N卡優化比A卡好,那麼,對於這款遊戲,750TI 270X帶來的差距可能會小於40%,甚至會小於30%。但是這兩塊顯卡本質上的差距過大,優化再好也不能讓750ti戰勝270X,只能縮小差距!
同樣地,假如某款遊戲是A卡優化比較好,750ti 270x的差距就會加大。但是無論如何優化,270X也無法戰勝960。

13. 還是A卡,AMD驅動難裝
其實,很多年前,AMD驅動真的很難裝。幸運的是,如今這種情況早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A卡N卡在安裝驅動的時候,都需要一些系統必要的組件,Framework之類的,如果你電腦上沒有Framework,驅動在安裝過程中就會自動幫你下載,這時候驅動安裝的進度條就會停住不動。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只要等一等,下載完必要軟體後,就可以繼續愉快地安裝了。
現在無論AMD驅動還是Nvidia驅動,都需要下載一些東西,安裝過程中也都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操作,你只需要:耐心等待。
**
新版AMD驅動很給力哦,各位可以試試。
。。。
390已經超越970了。。。AMD實在太給力了。

14. E3是I7性能,I5價格
先說明,下文說到的一代E3指的是E3 1230,二代指的是E3 1230V2,三代指的是E3 1230V3和E3 1231v3。不要鑽牛角尖說什麼1280 1285了,我認為這已經是約定俗稱的東西,難道你去超市買幾瓶飲料,老闆說20元,你敢掏出20日元來?難道我們常說的多少元不是約定俗成的人民幣元?

似乎是2011年,我同學推薦我一代E3,沒記錯的話,當時售價900多,然而我花了1500買了I5,後悔不已。那個時候E3真的是I5價格,甚至比一些I5還便宜。
現在來看的話,常用的I5 4590散片價格1100,E3已經快1400了。什麼?你在說I5-4690K?罰你去看本回答第5條!
I5價格這個說法依然成為歷史。
那麼,I7性能呢?
很遺憾,也沒有。和一代E3同代的I7 2600 2600K 2700K,都比E3要強,一代E3主頻還是太低了。但是一代E3性價真的很高。
二代E3V2,12年售價1000多,性價比依然逆天,但是性能同樣也不如I7-3770,後者通過睿頻和四倍頻福利,可以達到最高4.3G,而E3V2最多只有3.7G的頻率,依然完敗。
三代E3-1230V3對比I7-4770,完敗,E3-1231V3對比i7-4790,完敗。
現在來看,E3完全不是I5價格,性能跟I7也有相當大的差距。
那麼,說了那麼多,答主是不推薦買E3了?
我沒有資格推薦你不買E3,因為我現在這台機子就是用E3-1231V3,我的理解是,E3比4590貴200多(我買的時候E3-1231V3才1320元,歷史最低價),但是頻率高0.1,多2M緩存,多四個超線程,多花200多元還是值得的。相比E3-1231v3(最大頻率3.8),當時4790(最大頻率4.0)要1800多元,貴了500,卻僅僅高了0.2頻率,其他都一樣,那麼,如果你想買4790,何不買E3呢?
p.s. I7-4790是個性價比很低的CPU,但是我發現電腦城裡各種「 頂級高端發熱配置」都是I7-4790+Z97,哎,奸商又來坑人了!相比起來,售價相近的4790K好歹有4.4的頻率,性價比比4790高多了!
如果你要問,不超頻買什麼4790K,罰你去看第一條。

15. 硬碟買個500G的吧,夠用了/ 單120G固態就夠用
其實,我已經不想說其實二字了,其實,你京東淘寶去看看1TB和500G硬碟的差價吧。
天呢,才差一二十元有木有?
如果你還要認為1000G浪費了,捨不得多花那一二十元。那麼我要告訴你,1TB硬碟緩存一般都是64M的,而500G基本都是庫存老硬碟,緩存16M,緩存差了辣么多,你真的要買500G?
每當看到別人的配置單上出現500G硬碟,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又有小白要幫奸商清庫存了。
-----------------------------------------------------------------
單120G固態是個非常坑爹的選擇,因為只有120G固態,你什麼也做不了。系統和各種軟體佔30G之後你還有80G多,【我只玩GTA5,80G不是夠了嗎?】
圖樣,GTA5要60G,你下載一個GTA5安裝包需要60G的硬碟空間,然後安裝遊戲文件又要60G,60G+60G大於80G,你怎麼裝的下GTA5?
什麼,你要用移動硬碟? 那幹嗎不直接配個機械硬碟?即使用移動硬碟裝進去GTA5,電腦可能還剩下20G不到的空間,還能幹啥?而且以後想下載別的遊戲,必須提前刪除GTA5,否則連下載的空間都不夠,這樣的電腦,真的有意義?
而且,而且,非常有必要提醒各位一點,對於大多數遊戲,固態並不能提高遊戲性能,甚至連載入速度也不能明顯提高。如果不信,各位試試把GTA5放在機械硬碟和固態里,比較下載入速度和遊戲幀數,有調查才有發言權,對吧?

16. CPU散片就是二手,散片不能買
恰恰相反,我是很推崇散片CPU的,不論是不是超頻U。
首先,散片不等於二手,這是兩個概念。
某款U比如4790K剛上市時,市面上就出現了大量4790K散片,並且銷量直逼盒裝, 倘若這些散片都是二手,是誰那麼無聊剛買來用幾天就拿去賣掉呢?
同樣,E3 1231V3散片也不等於二手,最早的一代 E3或許真的是伺服器拆機,但是E3V2和E3V3絕對不是,理由同樣是E3V2/E3V3盒裝和散片幾乎是同時出現在市面上。
【散片不等於二手】不等同於【散片都不是二手】,如果在貼吧,只要我說散片不等於二手,立馬會有人反駁說他買到過二手散片,但是在知乎,我認為這兩句話的區別是不需要再做解釋的。
---------------------------------------------------------------------
有些人認為,超頻U不能買散片,因為散片一定是被挑過體質的,所以必須買盒裝。其實,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對的,散片一定被挑過體質,但是,不幸的是,盒裝也被挑過了。所以,如果你想要體質好的超頻U,還是老老實實跟商家商量吧,大不了多交一兩百塊」體質費「,求他給你一塊好體質的U。
有時候,你直接問商家」你們家的U挑沒挑過體質?「 。人家會回答」沒挑過!「
但是你換個賬號直接跟他們說加錢買挑過體質的好U,他們又會答應給你挑。
大家都懂的,不用多說。
不過盒裝U有個好處,超頻超壞了可以換新,當然Intel又不傻,不可能每次都給你換。買盒裝U花額外的錢,相當於買保險,但是U損壞的概率很小,超頻超縮肛了恐怕不算損壞不能得到補償,真正把U超炸了卻不多見。這個保險,我認為不值得買。

17. 我能看出這是礦卡 / 礦卡很值得買 / 礦卡絕對不能碰
這裡只說AMD的礦卡。
最初版本是:核心黃就是礦卡,但是後來我們發現很多非礦卡甚至全新卡核心也黃。而某些礦卡核心卻不黃。
後來的版本是:供電黃就是礦卡,但是我們又發現某些非礦卡甚至全新卡供電也黃。而某些礦卡供電卻不黃。
再後來:2014年2月份以後出廠的卡就是不是礦卡,但是礦老闆明碼標價賣的礦卡中,有一些竟然是2014年2月份以後的。。。囧。。。。
到底怎麼鑒別礦卡,我不知道。曾經打電話給幾個顯卡廠家問礦卡的事,他們都明確告訴我礦卡不能給修,我問你們能鑒別出礦卡嗎,他們都說能,但是我問怎麼鑒別礦卡,他們又開始含糊其辭了。我的理解是,廠商自己也無法準確區分礦卡和非礦。
為了驗證這一點,我曾經把手頭的礦卡270X和7950送修(保證是礦,童叟無欺),一個塊卡是核心損壞無限掉驅動,另一個只是溫度過高降頻,然而廠商還是給我換良品處理了。他們並沒有看出這是礦卡,或者他們並不在乎這是不是礦卡。
而根據貼吧吧友的說法,似乎A卡廠家很少或幾乎從不以礦卡為由拒絕提供保修服務。
我的理解是:
①礦卡很難鑒別,
②礦也有微礦和礦渣,微礦絕對無法鑒別出,一般程度的礦也非常難以鑒別
③海灣戰爭+利比亞戰爭成色的卡,估計說是自用也沒人信。
④我堅信各種專業的二手顯卡販子,賣的A卡中十有八九是礦。如果某個倒爺,從來都只賣7870 7950 280X 270X這幾個型號的卡,那我認為此人就是專門賣礦卡的。
⑤根據信息不對稱市場的【逆向選擇】理論,我認為二手AMD顯卡市場,礦卡數量要比非礦多。
------------------------------------------------------------------
礦卡不是老虎,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認識礦卡,改造礦卡,利用礦卡。
首先,成色好又在保的礦卡,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保修期內壞了基本還能換良品,即使過了保修期,只要大家用好扯皮大法,跟廠家扯皮,撕逼,最後也很有可能得到保修。但是要搞清楚哪些品牌顯卡支持個人送修和全國聯保的問題。
常用的扯皮套路就是:「我不知道啊,我這卡是實體店買的,我特別喜歡你們的牌子,但是這家店當時沒有給我發票,而且現在店也倒閉了。」 「我不知道啊,買的時候是新卡,說是行貨絕對能保修。」 「要不你們先拿去看看吧,就算我自費維修也行」。
基本上,只要廠家客服答應接收這卡,給你一個地址,你寄過去就行。如果廠家拒絕保修,你還可以聯繫當地省級代理,代理的聯繫方式官網直接能查到,你跟省級代理說廠家已經答應保修,麻煩他們把卡拿走,送到廠家那邊。反正代理也不會跟商家核實你說的是不是實話,只要代理商和廠商有一個同意,你的卡就能得到保修。當然,如果你把華南代理出的卡扔給華北代理,那100%悲劇。

市面上很多礦卡都是無法保修的,即使在保修期內也沒用,比如我們的大藍寶,大迪蘭,還有礦老闆們很喜歡的迪蘭代工的Club 3D這個品牌,都是不能保修的,這類卡的賣家往往很喜歡強調此卡在保修期內,然並卵。

購買礦卡的時候,還可以要求賣家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證,比如BIOS正常的情況保證溫度不超過多少。強調BIOS是因為一些奸商把礦卡的BIOS修改成低頻率高轉速,一般的270X核心頻率都在1000以上,默認溫控風扇在50%左右的轉速下把溫度控制在70° 左右,但是礦卡可能核心損壞高頻掉驅動,或者是溫度奇高經常降頻,某些奸商會把顯卡的頻率降低到900,風扇轉速直接拉到80%-90%,這樣有問題的礦卡溫度可能就會比較低,也不容易掉驅動,但是作為消費者,你買到的是一塊垃圾,低頻率導致的性能損失且不談,80%-90%轉速所帶來的噪音,讓你在家裡就能享受直升飛機的體驗。
「老闆,你的卡性能怎麼比公版卡還低啊?」 —— 不同的平台跑分總有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
「老闆,你的卡怎麼這麼吵啊?」 —— 不同的人主觀感受不同,你覺得這是吵,別人覺得這卡很安靜。
「老闆,我刷了官方原版BIOS後,怎麼老掉驅動黑屏啊?」 —— 你沒經過我允許就私自對顯卡進行改造,這卡現在被你弄壞了,你自己負責。
「老闆,我要退貨。」 —— 對不起,本店不以一切非質量原因退貨,你覺得吵是你自己的問題,而且這卡已經被你自己弄壞了,是你的責任。

切記一點,除非真的有確鑿的證據,否則無論賣家怎麼說,任何二手270X 280X 7950 等AMD顯卡,都當做礦卡看待。買礦卡一定不能急,慢慢來,只有賣家做出足夠的保證,才能購買。
我強烈建議,不要為了追求所謂的性價比用礦卡組CF,CF只是為了好玩,為了探索,為了信仰和發燒。
因為CF帶來的跑分巨大提升並不等於實際體驗的提升,270X CF後理論上性能應該接近GTX970,但是實際體驗很差。CF帶來的熱量堆積導致顯卡溫度大幅度上升,特別是主卡。此外,CF後幀數雖然明顯提高,但是流暢程度卻下降了,還會出現各種畫面撕裂等問題。就像我前文所說的一樣,任何非旗艦卡CF/SLI都是不明智的,想當然地認為雙卡性價比很高,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我們還是要實踐。
請務必相信,貼吧論壇強調無數次的顯卡【能單不雙】是真理!!!


不明白自己的需求,狂堆硬體。

狂堆硬體的同時鍵鼠音響什麼的都用最便宜的。

硬碟只知道容量,不捨得上固態。


16-11-01更新
最近換了一個電競顯示器,感覺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
建議各位兄弟姐妹以後裝機的時候,配個好點的顯示器,別浪費了好的顯卡。
不想再看到5K的GTX 1080配1K的顯示器了。心塞。
==================================================================
之前的答案好像跟題目並不是很配,現在補充一下。
根據我本人的見解,diy裝機最大的誤區在於:CPU、內存和顯卡性能崇拜,忽略硬碟讀寫性能。
很多人都聽過一個疑問:為什麼老子當初花了好幾千配的電腦,才用了一年不到,就變得這麼卡了?
14年的時候我也有這個疑問,當時配了一台還不錯的電腦,Intel Xeon E3 1230V3的CPU+8G的金士頓內存+GTX760的顯卡+1T的機械硬碟,板子和其他的就不說了。剛開始用的時候,性能確實可以的,玩什麼都不卡,開機大概在20S左右。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電腦開機越來越慢,25S---》30S---》35S,而且開機後得等一段時間才能打開軟體,方便起見,我把電腦開機顯示桌面到能運行軟體的這段時間稱作:偽開機(偽開機是針對用戶體驗來講的,事實上並不存在)。
後來偽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從一分鐘到兩分鐘,逐漸增加,當時找了很多的辦法,都木有用,氣的我差點衝動換了台電腦。。。。。。後來才了解到了一個神器:固態硬碟(SSD)。
那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在哪呢?專業的我就不講了,對於普通用戶來講,它們的區別就是:讀寫性能。
讀寫性能對於電腦是什麼樣的呢?簡單的來說,讀寫性能是用戶體驗之根本!這句話可能很多人有意見,但卻是我自己親身驗證過的。
後來在JD上花了接近700買了一個120G的固態硬碟(當時還是挺貴的,現在便宜了一半不止)。裝在我的電腦上,在固態硬碟里裝上系統,然後再把之前的機械硬碟裝上,作為存儲盤,這樣就是120G固態+1T的機械硬碟的組合。這套組合從14年9月到現在(16年1月),性能都沒有明顯的下降,開機時間20s左右,偽開機時間小於5s。單機遊戲裝在固態硬碟里,遊戲讀取速度也明顯變快,體驗爽到飛起。(別拿發燒友的開機時間和性能反駁,我們只是普通用戶)
再後來,我買了一台2手的ThinkPad T410用來開發,很老的機器,I5 M520的cpu,8G內存,顯卡就是集顯,然後裝了一個250G的固態,體驗起來效果特別好。開發程序很流暢,偽開機時間幾乎沒有,坐我旁邊的哥們,新款的ThinkPad,程序開發起來簡直虐心。
總結一下:不要對CPU、內存、顯卡盲目崇拜,有錢的話,把台式機加裝一個固態硬碟,筆記本的換成固態,能大大延長你電腦的使用壽命。對於台式機來說,120G固態+1T的機械硬碟組合是很好的,價格也低。對於筆記本來說,沒有多餘的硬碟位,直接上250G左右的固態。
最後祝各位裝機愉快。
==============以下是原回答===============
必須是裝固態硬碟啊!

在本人見過的電腦里,性能瓶頸一般都不是CPU內存,而是:硬碟!
讀寫性能的提升對使用者的體驗非常重要,固態硬碟現在價格都不貴,120G左右的固態加上1T的機械硬碟,真的很好用。
對於非發燒友,在平時的使用中,能讓CPU滿負荷運轉的時候真的不多,內存性能、顯卡性能也一樣。一個勁的堆這些東西,其實性能提升並不是很能體現得出來,但是換個固態硬碟,立竿見影,開機速度快,開機後不用等一段時間才能打開程序運行,開遊戲的速度也非常短。
對於現在的情況而言,加固態硬碟是一個非常具有性價比的選擇了。


E3是毀天滅地的神U

我來解釋下為啥這有個誤區
大家都以為E3是i7性能i5價,這擱以前,確實是對的
但在i5性能逐漸提升以後,老的E3的單核性能並不如新的i5

所以太在乎性價比了就會忽略本質,新i5和老E3的各自優缺點很明顯:

E3用1150,所以未來的升級什麼的受限,單核性能不如i5,所以跑絕大多數遊戲但單線程的任務都不如i5

但反過來E3有核心多的優勢,在一些多任務處理又有優勢。

所以,買啥還是看自己需求。


@毅種循環 這位大神說的幾個點都是比較常見的裝機誤區。
但是我有一些地方覺得需要補充的,就從這幾個方面說。

1. 主板好壞會影響cpu和顯卡性能

主板確實影響CPU和顯卡性能,但實際效果可以忽略不計。
目前主板商家都是依照AMD和英特爾標準來製作主板,不存在兼容性問題,唯一能影響CPU的就是主板體質:供電穩定,PCB板堅固性,散熱。 這是會影響CPU壽的。主板PCI-E匯流排的速度也會影響顯卡的性能。
不過這都是屁話,選購好主板還是要看規格。搞超頻要看供電組規格,散熱水平。專業領域要看擴展性,PCI槽,COM口等等。品牌溢價有品牌的好處,華碩的質量是有保障的,保修服務做得也比技嘉出色(這是事實)。
再講一點:同型號大板和小板是一樣的,區別僅在於擴展性,如果你沒有想裝PCI網卡音效卡監控卡陣列卡之類的,或者你不需要插8塊硬碟,大板小板對於你來講是一樣的。

2 .A卡發熱功耗很高,N卡適合遊戲,A卡適合工作 /
還是A卡,AMD驅動難裝

把這兩個點放在一起講,首先要明白A卡和N卡是什麼一回事兒。A卡原來是ATI後來被AMD收購,N卡叫英偉達。兩間都是圖形晶元的公司,也是競爭關係。A卡的架構跟N卡在很早以前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在DX9到DX10時代結束了管線時代,GPU統一渲染架構革命。 在幾年前費米Fermi架構GTX400 GTX500時代N卡的功耗發熱量要遠遠大於A卡的,直到GTX900 麥克維斯時代N卡才降低了發熱量以功耗。所以不能僅用A卡N卡這種大分類來區分顯卡發熱功耗,要看具體型號。
A卡和N卡都是圖形晶元的老大,可以這麼說他們家有專業圖形卡也有即時渲染卡(遊戲卡),不存在什麼N卡適合遊戲A卡適合工作之分,但兩者確實有區別。A卡的水平還未達到英偉達的程度,所以只能以低價格來競爭市場份額。因為架構因素,A卡目前還無法很好控制功耗發熱等問題,而且還有幀生成延遲不穩定,驅動穩定性等問題。A卡R9 370X 售價1199 N卡GTX950售價1399,兩張卡性能基本持平。這個問題就好似你選三星還是蘋果? 我沒辦法給你答案。
A卡的最新紅色驅動也出來了,集成大部分型號顯卡,一鍵式安裝。但是驅動程式方面還是英偉達更完善一些。

3. 高頻率內存很貴,性能很好/ DDR4內存很貴,性能很好

高頻率內存有需要的情況下再購買,DDR4內存是以後的趨勢。
影視後期製作,CAD等圖形處理就非常需要高頻內存。雙通道的整體性能要大於單條的,至於單條內存,只不過是為了擴展更大內存而準備的。

4. 配個低端獨顯很合適,看電影不配獨顯會很卡

現在核心集成顯卡性能已經超越610這種顯卡了,但是顯卡的作用不僅僅是處理圖形,它還可以用大顯存支持多屏輸出,需求多個屏幕的人就需要低端顯卡,例如炒股。

5.超頻i5性價比很高。E3是I7性能,I5價格

在某些時候,i5的性價比確實更高。很多遊戲不支持多線程,帶K的i5超頻後性能要超過E3和默頻i7的表現,E3和i7並不是為遊戲準備的,i5才是。
i3 - i5 - i7 以及 E3 都是同樣架構的CPU,其區別在於 i3雙核四線程,i5四核四線程,E3和i7沒有區別 四核八線程。在遊戲不支持多線程的情況下E3和i5以及i7是同水平的(i7的默認頻率高一點)。 他們的區別在計算能力,圖形渲染,編譯包括網路直播等方面體現。

6. 好cpu必須配好顯卡。

好CPU不一定要配好顯卡,但好顯卡一定要配好CPU。

7. 非旗艦卡組雙卡交火/SLI性價比很高、

顯卡交火性能幾乎翻倍,遊戲方面要看支不支持。
再算上要配置高功率電源,所以說顯卡交火依然是高端玩家的選擇

8.這裡講講固態硬碟

我看到這幾年網上推薦配置的動不動就是上固態,固態好,速度快。
SSD已經被神化了,在大多數人實際使用情況下,固態硬碟只不過開機快了幾秒,遊戲地圖載入快了幾秒。要知道系統開機以後會將內核載入內存,而遊戲方面則僅僅是讀取地圖文件。仔細想想就為了這幾秒多花了幾百大洋值得么?拿個可憐巴巴的120G固態硬碟裝系統,再用機械硬碟裝其他文件程序,當你讀取機械硬碟的時候速度依然是慢,系統也已經載入內存。這個時候SSD相當於沒有作用。
SSD的作用在於大文件處理,因為其速度快,沒有像機械硬碟那樣的尋道時間。應用在視頻剪輯這樣的專業領域,並且他們都是用大容量SSD來當做整個盤。SSD也有非常顯著的缺點:1.壽命,2.安全性。SSD的數據一旦丟失是無法找回的。 所以目前伺服器的儲存介質依然是機械硬碟為主流。

9. CPU要散片還是原盒?

散片不等於假貨,它其實就相當於水貨手機一樣,通過非法途徑搞來的在其他區域銷售的。
大部分人買到的「原盒」 其實只是商家用盒子包起來罷了,市場上真正的保三年原盒未拆非常少。
還有馬來西亞包裝的,或大陸包裝,以及拆機的。。。CPU市場的水比較深我這裡就不多說。
但我這裡奉勸一句:不要以為CPU沒有假貨就可以去淘寶隨便買,有些CPU內部有問題,會導致藍屏等等情況。

10.用SSD組陣列

千萬不要干這事兒。

11.機箱電源不重要嗎?

機箱相當於軀體,機箱不好會導致很大的穩定安全問題:散熱,主板變形,硬碟損壞,灰塵,進水,金屬氧化等等問題。
選購機箱重要的地方:千萬不要看花哨的功能,就比如背部理線,後期維護起來非常麻煩!!
如果摸過戴爾原裝機箱的人就知道什麼叫做好機箱,板材,精準規格,保護性(防塵防水防小偷)。才是最需要的,什麼LED燈,機箱風扇,側透只不過是一幫喜歡折騰的人才買的。
電源比起機箱來講更為重要,電源怎麼選擇網上有很多攻略可以去看看。這裡就不多講了,那些一上來就推薦台達海韻的就不要看了。


其他想到再補充吧。


我覺得談到DIY,首先要說的就是你要用來幹嘛,不然都是耍流氓。
你是辦公,家用,影音,娛樂,遊戲(娛樂和遊戲的區別我定位為熱門網遊和大型單機的區別),超頻還是裝逼,或者僅僅是愛好,就愛鼓搗。。。(我特么是後者,這雙賤手!!!)
裝逼的說超頻的太麻煩,超頻的說遊戲的是外行,遊戲的說娛樂的沒內涵,娛樂的說影音的沒意思,影音的說家用的沒特點,家用的說辦公的太寒酸。
你說說,到底誤區在哪。。。


「擴展性」
絕大多數人都用不上


誤區就是不考慮需求只考慮配置,還覺得哪怕自己是小白但diy很有意思一定可以愛上兼容機的之後轉身就已「網上的都不靠譜」這種上世紀的觀點為由,跑去電腦城找坑了。。。


電腦性能要搭配。
通常說的顯卡和CPU要搭配,這是針對遊戲機的配法。
實際上電腦更多的是辦公看電影。。。。。。。


我幫人裝了很多次機器,也談不上專業,就是有這個愛好比平常人稍微知道的多那麼一點,所以總有人找我,有當面幫他的,也有視頻遠程教他的。

裝機其實很簡單,現在大部分介面都有防呆設計,只要別使勁往裡懟,基本上不可能插錯,有些稍微有點點難度的比如跳線,上網百度一下也就知道怎麼插了。

主板不是越貴越好,適合就行,他們第一次給我他們找的配置單的時候,經常看他們配z97 z170這些偏貴的主板,實際上他們根本用不上,b85,b150就夠用了

硬碟不要去買500g,總是看他們配個500g的硬碟,我就蛋疼,改成1t的,貴不了幾十塊錢。

內存不要省,有幾個妹子裝機總是弄個4g的內存,她們認為夠用了,我說你這樣以後肯定還是會加內存的,不如直接8g起步。

電源不一定要買特別貴的,有幾個喜歡玩單機的朋友配電腦,上來就上了一個海盜船的電源,他說這個貴肯定好,實際是只要不買雜牌,買那些市面上用的比較多的比如航嘉,長城,全漢,振華等等這些都是夠用的,當然我說你想活就不要買紅星炸彈,最後推薦了一個我自己用的同款電源幫他省500塊。

顯示器不要買太差的,因為這是你使用電腦最直觀的一個部位,一旦你用的太差,你會很膈應。

cpu散片是完全可以購買的,幾乎或者很少很少出現問題,不要再去買盒裝的了,性價比真的很低。

機箱不要只知道買大,透,光這些的,還是妹子,還是宿舍,她看上一個側透的大機箱,我就問他夜晚你不會覺得刺眼嗎,而且機箱這麼大不佔位置嗎,最後我給他弄了一個喬思伯的mini機箱雖然貴了一點點,配置換了一下,性能跟她自己配的也相差無幾,配好後她也很喜歡。

鍵盤不要上來就擼青軸機械鍵盤,雖然啪啪啪的很過癮,但是具體情況要根據使用地點來看啊,在你學校宿舍不怕被懟么,我說你要麼換軸,要麼還是用普通鍵盤吧。

從他們使用情況來看,目前還沒有出現過一次壞了的,只有一個固態出問題了,三天搞定直接給換新的了。


零:裝電腦是很專業的事情。

我覺得裝電腦連「技能」都算不上。

對這方面沒有任何了解的人,一個星期絕對能學會裝機。無非就是看一些評測站,研究下intel、NVIDIA、amd的產品布局,根據自己現有資金,求出最優配置。

學習裝電腦既不需要看書,也不需要器材設備,你只需從網上多看幾篇文章罷了。

關鍵是:別妄想花3000買5000的東西,大多數產品,貴有貴的道理。

一: N卡比A卡好。發熱低,噪音小,功耗低,穩定。

廢話,N卡貴啊!

君不見2013年的R9 280X,GTX760的價格,GTX770的性能,是一代性價比神話。
n卡要達到它的性能,得2000¥,而它只要1350¥。
它放到今天仍能碾壓GTX960。可惜已經退市,淘寶上已經沒有庫存新品。新的285、380X,流處理器縮水,性能大打折扣。

二:用起來卡不卡與內存容量有關係。

錯!很大程度上只跟軟體有關係。

用著卡只能說明你不會選用優質軟體,不會有針對性的優化,避免某方面的性能問題影響大局。

這一段有爭議,我的觀點是:看情況。

一般的¥500~1000國產安卓機,換個Launcher會流暢不少。但是對於nexus就不一定。
4.0以前的安卓修改下IO scheduler和隨機數生成器會有一些提升,現在的版本應該無效了。
Gentoo 編譯的時候GCC加上SSE flag,對某些視頻類的軟體有顯著優化,對別的就沒效果,因為它們沒用到SSE指令集。


三:「給我弄個大屏的顯示器。」

過分關注屏幕尺寸,認為大屏的電腦就好。

實際上顯示器是你每天要盯著的東西,它的質量直接影響你的心情。

同樣是24『 1080p,一般的低端貨就700塊錢,U2414H就賣到¥1400,這一倍的差價,差就差在顯示質量上。我不是專業用戶,不談深奧的色域色准什麼的,我就說一點:好顯示器看著就是舒服。

如果你希望深入了解顯示器,我推薦去 PC Monitors - Expert Advice on Computer Monitors網站看幾篇評測。

顯示器可能是最難測的配件了。單一個顯示器的參數就可能比整個主機所涉及的還要多。評測還需要專業設備(電源評測也需要),所以我以前就說看一個評測網站是不是專業,就看電源和顯示器評測做的好不好,嚴謹不嚴謹。


不要相信「好而不貴,真的實惠」,要永遠堅信「一分錢一分貨」。
DIY時經常會被忽悠「超頻後媲美i7/5/3」,實際上你壓根不會做吧?同時超頻是以犧牲「穩定」為前提的,這顯然不適合大多數初學者←除非你自己動手做。
DIY最大忽悠就是「盲目性價比」,總是被裝機商忽悠「和大品牌一樣的晶元、但價格很便宜哦」,這是錯誤的。就好比「和王思聰一樣的性別、但價格很便宜哦」這樣比喻一樣,一分錢一分貨,貴與不貴,取決於設計,而不是晶元。


目錄

菜鳥必學的電源秘笈

1. 最佳電源品牌

2. 電源的外觀規格簡介

3. PC電源銘牌上的數字你看懂了嗎?

3.1 電源的+12V、+5V和+3.3V向誰供電?

3.2 +12V聯合輸出功率和額定功率的關係

4. TDP、GCP、TBP、SDP和ACP詳解

4.1 CPU TDP和最大功率的關係

4.2 沒有統一標準的CPU最大功率

4.3 顯卡最大功率與TDP的關係

5. 台式機需要多少瓦的電源?

5.1 台式機需要多少瓦的電源?--Xbitlabs

5.2 怎麼使電腦達到最大功率?

5.3 評:《台式機需要多少瓦的電源?——Xbitlabs》(本文)

6. 什麼是80 PLUS認證?

7.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主動PFC電源?

8. 電源的保護機制

9. 如何看懂電源評測?

10. 2017年最佳電腦電源

評:《台式機需要多少瓦的電源?——Xbitlabs》

前言

早前我貼出了《台式機需要多少瓦的電源?--Xbitlabs 》一文,現在我來說說這篇約8年前的文章到底有什麼經典之處。

廠商誇大功率

顯卡和 CPU廠商為了保險起見,總是誇大產品的實際功率需求。

Xbitlabs測試整機耗電量

2016年主流顯卡耗電量

實際上,CPU廠商沒有提及最大功率,實測顯卡功率和官方數據始終不能完全一致,而顯卡廠商推薦的整機功率則是誇大了。

盲猜的電源功率估算器

各種各樣的功率計算器總是使用籠統的數據。

在線電源功率估算器有兩個典型錯誤:

錯誤一:把TDP當做最大功率;

錯誤二:分別測量各路電流的最大功率,再把它們加起來得到總的最大功率。

關於錯誤一的解釋,請看《CPU TDP和最大功率的關係》和《顯卡最大功率與TDP的關係 》;關於錯誤二,請看本文的下一節——「錯誤的配件功率相加法」。

錯誤的配件功率相加法

Hi-End Gaming PC No1:FurMark + Prime"95

在 Prime95和FurMark同時運行時,Prime95最大程度地佔用了Core i7的8個線程,這使得Core
i7過載了。Core i7雖然性能強勁,但是在以8線程開啟Prime95的情況下,並不能夠同時滿足來自於顯卡的運算需求。結果導致顯卡只能渲染一幀,等待一下,然後再渲染一幀,再等待一下,於是就出現了上圖所示的顯卡功率急升急降

因此,分別測量各路電流的最大功率,再把它們加起來得到總的最大功率,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各路峰值電流有可能是在不同時刻出現的

先進的測試功率設備

◇測量最大值

消費級的功率表

幾乎每一個計算機類媒體在測試功率時,都會採用這種消費級的功率表。

但這種測量方式得到的是平均值而非最大值。現代的CPU和顯卡的功率,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的改變。

Allegro ACS713-30T

Xbitlabs選用了Allegro公司的30安培級別的電流感測器ACS713-30T,結合他們自行開發的一套程序,這套設備可以自動計算出整台電腦功率的瞬時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負載分布

萬一電源的+12V供電功率不足,電腦則可能出現藍屏或死機等情況。

Xbitlabs的測量方式可以告訴我們負載是如何分布的,比如+5V,+12V,+3.3V的電流各是多大,這些信息非常有趣,同時又很重要。

更多詳情請看《+12V聯合輸出功率和額定功率的關係 》。

怎麼使電腦達到最大功率?

Hi-end gaming PC No2:i7-920 + GTX 295

Xbitlabs是同時運行FurMark和Prime95使電腦儘可能達到最大功率,但是現在已經沒有評測網站這樣做了。

AMD RX 580(8GB)整機功率

如今,Anandtech利用Crysis 3的方法應成為新的黃金標準。

更多詳情請看《怎麼使電腦達到最大功率?》。

缺陷

如果說Xbitlabs這篇文章有一些缺陷,那就是沒有涉及超頻、SLI和CrossFire、雙CPU或高級伺服器等。

可悲的國內科技媒體

在計算電腦電源功率方面,國內科技媒體要麼就是直接抄襲(抄的幾乎都是錯的),要麼原創的深度和廣度達不到外國的水平,幾乎沒有一篇文章是值得閱讀的。

但是,如果按照他們的方法去計算電源,好像結果並不差。這是因為他們在計算完之後,還會加上一點餘量,而且他們這些方法也在不斷調整,似乎也就成為一種「經驗法」。

但我要提出的是,他們這種做法是不嚴謹的。

結尾

從Xbitlabs評測的CPU(如i7-920)推測,Xbitlabs這篇經典文章大約寫於2009年,8年過去了,以Anandtech的經驗法作為基準,我們發現Xbitlabs當年的結果到今天依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總之,《台式機需要多少瓦的電源?--Xbitlabs》的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好文,電腦DIYer真的應該好好讀一讀。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和微信公眾號:黎小白



混跡網吧業多年,也說點經驗。搭配4系i5cpu網吧最佳選擇其實是H81。網吧現在都是上無盤系統,更高的磁碟性能沒用。USB3.0更是坑死人,很多鍵鼠對USB3.0兼容不好,驅動認的很慢。B85比同等做工的H81貴30左右。
A卡不適合網吧使用,因為需要調教驅動,做網吧這麼多年因為A卡驅動問題欲生欲死好多次。。。
網吧裝機第一是穩定,然後才考慮速度。


簡單說一個,如果日常只是上網看視頻,加lol之類的網遊的話,連i3都用不著,奔騰就能滿足你的需求。
利益相關:本來準備先上個奔騰g3258,有錢了就換e3……結果這兩天各種網遊,還過了一遍使命召喚11……發現尼瑪g3258真的夠用了


雖然我不知道說大板比小板擴展性好從哪來的,但是整體來說這句話還算是成立的 比如你說的交火 至於說支持32G 也許是擴展性里唯一有反差的 但是整體說(還是整體上說) 能多插個顯卡確實挺高大上了,能多插倆內存條(除了個別主板 應該不會有這種限制吧)
P.S. 剛查了下 b85md3v也是最大支持16G 是不是應該這樣對比?


i5比推土機好,推土機8核沒什麼用:
我用過i5 i7 E3 E5 A10 FX等各系列的cpu,八核FX有著比i5還便宜的價格,性能上相當於一塊功耗稍大的E3,是非常具有性價比的cpu。如果玩遊戲,可能優化上沒有i5好,而且大多數遊戲的多核優化還沒那麼好,或者說玩大多數遊戲cpu性能都是溢出的,所以你感受不到八核和四核甚至雙核cpu的差距。但是當你使用圖形渲染等很吃cpu的工作時,你會發現八核cpu遠比四核的i5用起來要舒服。


1.獨顯比集顯強,2G顯存性能強大。
三代的HD 4000大大超過GT610,四代的HD 4600已經和GT 630相當了。最強核顯Iris Pro 5200接近GT 750M了。

關於顯卡參數:參數只是參考的一部分,還需要考慮驅動優化和功耗控制。
NVDIA的9系MaxWell顯卡有個第三代色彩壓縮技術,別看128bit位寬的960,實際性能不比384bit位寬的R9 280差,而功耗卻是280的一半。
http://vga.zol.com.cn/505/5058924.html

2.大板散熱好,或者大機箱散熱好。
----散熱主要看風道和散熱器。

3.擴展性:這東西其實沒什麼意思,升級電腦頂多彌補一下短板。全面換新才有最佳體驗,因為CPU插槽有可能會變,內存 硬碟也在升級,顯卡也在更新換代。


只說一點,爸爸同事讓我幫他配個5000左右的電腦,我配置單寫出來了。告訴他,別聽店主的,配置單扔上去就行了。

第二天,抱著個蘋果mac發了說說。

我問什麼鬼,他說哎呀,店主說了,蘋果售後好,服務好,配置也差不多,還好看,你兒子一定會喜歡的。
寶寶心裡苦,裝機花5000都心疼,買蘋果一點不心疼。
你兒子來我家都是玩男友4,彩虹六號這種,你叫他拿蘋果玩。。。


推薦閱讀:

有沒有配置比外星人高,價錢比外星人低的電腦?
有手機和平板之後,為什麼還要買電腦?
三星SM961某寶買會買到假貨嗎?
中國國產的電源裝機時你會選嗎?
多年來筆記本都沒做成超窄邊框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TAG:台式電腦 | 電腦DIY | 電腦硬體 | 電腦配置 | 購機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