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汪涵投資四百多萬保護方言計劃?

詳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1022837boardid=1


我只是個語言學愛好者。請大家不要扯到政治敏感話題。回答里某些內容我自覺刪除。(小糾結)
————
作為一個方言學愛好者,我大力支持汪涵做的這件事。
首先要知道汪涵做了什麼——汪涵發起方言調查「響應」計劃,一人出資465萬元,計劃用5-10年的時間,組織10支調查研究團隊,對湖南53個調查地的方言進行搜集研究,用聲像方式保存方言資料,進行資料庫整理後捐給湖南省博物館。
「響應」計劃類似國家「語保」項目,派專家隊到各個方言點調查音系、辭彙、語法等,以視頻和調查報告的形式保存下來,供其他學者研究。
先講方言研究與保護。
這個「保存」方言的做法本身對方言保護(即讓方言繼續存活、避免滅亡)沒有直接的幫助,不像某些不明真相的人所說是「推廣方言,阻礙普通話推廣」。但是,對方言的學術研究終將對今後方言傳承、語言規劃等起到積極的的作用。
有些悲觀人士可能會認為方言記錄是「做棺材」,研究方言是為了更好地「推普滅方」,在幾十年前可能確實如此,但是現在發達地區的方言保護意識普遍比過去有所增強,新一代方言學者也基本都懷有保護方言的意識,有些還積极參加社會活動呼籲方言保護與傳承。——再說,死了有口棺材總比死而「莫之知也」要強一點吧。
一些語言學家認為語言學家的工作只是記錄和研究語言,而不能去阻礙語言消亡的進程。但是中國的方言更像是行政干預下的人為滅絕(像上海話這種八十年代還很強勢的方言到九十年代突然萎掉)。不去主動保護的話真是語言多樣性的巨大損失。
至於語言多樣性的意義,我就不多說了,其他回答大多在講這個問題。
————
插:還是講講吧…
1.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一種語言都含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知識體系。少了就是人類文明的損失。(參考生物多樣性)
2.語言的使用是(嗶——)。語言的背後是(嗶——)。(嗶——)
————
再來講汪涵這事本身。
方言學研究(或者推廣到語言學研究)在我國真是太缺錢了。理工科經費多,社科的經費真是少得可憐。語言學研究,外出調查需要差旅費、發音人報酬,在實驗室需要各種儀器設備,哪樣不需要錢?絕不是一張紙一支筆就夠的。
經費缺少是方言研究進展緩慢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國除了吳語區的方言調查相對比較豐富(勉強能做到每縣都有調查報告)外,其他地區還有大量空白,哪怕粵語區除了廣州話外其他地方方言資料極少。
汪涵的資助對湖南方言學者的研究來說是件大好事。大家紛紛拿經費調查湖南各地方言,要是沒「響應」計劃,某些偏僻地方的方言不知何時才會被記錄,或許就無聲無息的沒了。
——————
有些人認為該計劃這幾年都沒進展。就我所知,目前還一直在方言調查階段。方言調查比較費時費力,何況有那麼多方言點。搞調查的老師們平時也得上課吧,假期才去調查。把湖南各個縣都調查一遍,估計得好花幾年。


強烈支持,如果中國的方言擁護者都有汪涵的覺悟,世界將會多麼美好。

涵哥的計劃是出資465萬元,用5-10年的時間,組織10支調查研究團隊,對家鄉湖南53個調查地的方言進行搜集研究,用聲像方式保存方言資料,進行資料庫整理後捐給湖南省博物館。如果成功,再聯手外省名人記錄方言。

方言是註定消亡的文化載體,涵哥的保護措施得體到位,這是本方言黑+芒果黑第一次叫他涵哥,我服:

1.自掏腰包,身體力行,不像某些保護者,只會嚷嚷著「政府需要出資如何如何」,勞民傷財。

2.一視同仁,廣泛調查,湖南省53個地區的方言都有被記錄的價值,相比之下某些編寫「X語教材」的逗比簡直荒謬絕倫,你認為推廣普通話摧殘了方言,憑什麼你的方言就要摧毀其他方言?十里尚不同音,長沙話不能覆蓋邵陽話,廣州話也不能獨霸粵語。

汪涵:每一種方言都是一個知識體系。比如小孩,上海人叫「小人」。邵陽話叫「牙牙」,常德人叫「小牙」,四川話叫「娃兒嘞」。又如上海人會說大轉彎,小轉彎,北方話里會直接說往南或往北。

3.忠實記錄,澤被後世,某些逗比「保護」方言是讓無辜的孩子被迫學習,是讓公共資源冠以地域色彩,涵哥只是記錄,給想看的人提供懷舊場所,幫專業人士保存研究對象,沒有人可以強迫其他人為了你的夢想買單

有人發現故鄉交通方便貿易發達方言消亡,就感嘆鄉愁何寄,一定要讓孩子們加學方言。好比機械農業淘汰了牛耕,跟記憶中的家鄉不一樣,就強迫孩子們耕田種地當牧童。

無恥之尤。


大力支持。無論是榜樣作用還是實際幫助都是巨大的。

中國的方言研究,現狀是這樣的:大城市研究得最徹底(如北京杭州上海廣州);地位特殊、有較大研究價值的也都研究比較透了(比如方言交界點的地區,靈寶,魏縣,江淮官話通泰片,或者各種方言島);經濟發達地區也還可以(比如吳語區)。除此之外的廣大區域,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基本上做不到每個縣都有詳盡調查。

八十年代的中國語言地圖集是官話區每個較大地級市基本保證有至少兩三個點;南方更密。後來的中國方言地圖冊(似乎是這個名字?)取點的密度好像也類似。我甚至覺得被取到的點,可以說是幸運的。

對於廣大的縣一級行政區來說,如果不處於語言學家的興趣點上,那麼其方言能否得到充分的研究,就要拼運氣了:拼的是該縣是否出產了語言學家、方言學者,或者至少是方言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比如《神木方言研究》就是邢向東老師寫的;我還見過《長葛方言研究》貌似是一份博士論文。如果運氣不好,沒出來一個語言學專業的人才,那這個縣的方言特點只能散見於各類文獻,如縣誌、《XX人怎樣學習普通話》、《XX方言分區(稿)》、《XX方言中XX語法》之類的文章中了,要想從這些文章里總結其方言特點,真跟《尚書》某篇亡佚了,後人辛辛苦苦從別的文獻里尋找引用該篇的一鱗半爪一樣,辛苦又辛酸。

我老家在中原官話區的某個縣,雖然本人說不來百分百地道的鄉音了,但是畢竟耳濡目染許多年,也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和記錄它。據我估計我們縣裡出來的,對我們縣方言研究最透的,應該是我。不過很可惜以前寫過一篇描述我們方言的論文,挺長,也投稿了,但最後悲催地被拒了……

要我說,一個縣選一個點,還真不一定算足夠細了,因為即使在官話區,一個縣裡的口音也不一定能完全一致。有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漸變的,也有方言島或者明顯方言分界這種突變的。就拿我們縣來說,我那篇論文里就提到了三種口音,一種是通用音,一種是一個方言島(被全縣人民嘲笑惡搞的口音),還有一種是回族口音。後兩種因為資料不足沒有仔細描述。現在想來可能還有第四種,所以我希望我將來有時間了,能在全縣選上至少七八個點,仔細調查一下。

我們縣還算是幸運的,從《地圖集》起就是調查點(但是說實話地圖集給歸類得不太准,邊界畫錯了)。當時選的發音人是城關鎮的。

而且不要覺得《地圖集》選中了就算研究透了。我只舉一個例子,我們縣的口音里(還有其他不少中原官話方言里),讀音的調類與普通話不同,而且無法用現有規律解釋的舒聲字有一大批一百個左右,我至今還沒有找到好的解釋。(清入聲字不說了,舒聲字里撈、貓、帆、峰這類字調類與普通話不同是能解釋的。但是麗、伊、埃、珍、權這些字的讀音調類與普通話不同,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一些個人推測。)

當然能一個縣選一個點已經很不錯了,目前的階段不能再貪心不足。

說到國家的科研資金,我本人是搞理工方向的科研的,所以我不認為理工方向的科研資金過多了。中國想要發展、想要富強,理工方向的資金必須要保證。但是人文社科方向目前看來確實有點錢少。方言研究是一個很緊迫的方向:理工科的科研緊迫是因為害怕國外的競爭者先搞出來了;方言研究的緊迫感是擔心說某種方言的人隨著時間流逝先後離開人世了。現在普通話越來越普遍,老人口中的方言再不研究,就真的隨風而去了。

我爺爺是1929年生人,我調查他的口音的時候,到了「肉」字,他先說讀常見的音/zou4/,然後又說「肉體」里讀/ru1/。這個讀音是更存古、更符合入聲字演變規律的,不止我不知道,我奶奶都不一定知道,因為我爺爺小時候上過私塾,這應該是他老師的讀書音。

現在能採集到調查資料的最老的老人估計就是二十年代生人。他們曾接觸到十九世紀的口音。(而且老人年齡太大,無論是精力,還是腦筋的清楚程度,還是發音的清楚程度,都會下降。)所以我們要與時間賽跑。


陝西省已經啟動方言電子檔案項目了,向全省徵集志願者進行方言的錄音以及其它事項~


他自掏腰包,不花納稅人一個子,合理合法這事很好啊!


作為一個在湖南學語言學的同學我表示強烈支持!之前語音學課上老師提到過汪涵有意向做這個項目,沒想到這麼快就正式公布了。據說召集了湖南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教授和專家,分布到各個方言點做調查。
如果這個項目做出來,那真的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善事。現在很多小朋友都只會說普通話了,有些父母也會有意不讓孩子說方言,但其實一個地域的文化首先就體現在語言上,這是一種鄉情的寄託。如果沒有方言,以後漂泊的人們可能就真的沒有情感慰藉了。現在很多在外地求學工作的人聽到鄉音就感到格外親切,很多隔閡都被消除了。方言在這裡實際上是起到一個身份識別和認同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純物質性的語言了。
另外,這個工作量其實是很大的,更別說湖南內部的方言很多。這學期我調查了湖南老家的方言,做了一個1500字的同音字表,已經覺得費時費力了。希望到時候不要有人質疑項目的經費去向和時間長短。
感謝汪涵能有這樣的思想和行動!


汪涵這麼做挺好的!尤其是用媒體宣傳,真真是個好主意,這樣才能讓更多人了解!


想做一個保護方言的app,打算先從微信版做起,採集各個地域的方言,還請愛好方言的朋友們給予寶貴意見,在此跪謝哈。


說到汪涵和方言,記得他有一次在節目上聽一位嘉賓來自自貢以後就開始說起四川話,並且念的是「zhi貢」,下來以後就看到網友說自貢人不會平翹舌不分念成zhi,果然下次又有自貢人來,汪涵還是說zhi貢,還說「我們zhi貢人說話就是這樣嘞」,但我明明聽這個嘉賓也說的是「zi貢」。喜歡汪涵多年,不知道這個發音上到底是誰念錯了。但這件事之後我逐漸認識到方言作為一個地區人的符號之一,傳播給外人的過程中出現誤會甚至是錯誤都或多或少影響那個地方的人和他們的形象。

愛看天天向上的人都知道汪涵對各地方言都有些研究,常常在節目上大秀方言,讓各地嘉賓頗感親切。但畢竟不是本地人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容易導致傳播刻板印象,這次出資保護方言的計劃說實在話不了解具體細節,但規範的調查、保存、傳播方言都是很有意義的。做的好的話,對傳播各地文化都有積極作用,也許也能讓汪涵更新自己的方言知識。

我和汪涵一樣熱愛各地方言,在我看來這麼做應該算是既做了自己熱愛的事又做了有益社會有益人民的事,說實話我既欣賞又羨慕他。


開心就好,對他的行為並沒有什麼意見。就像高票答案說的,方言註定消亡,願意去去保存的請做出行動。同時我也說一句,推廣普通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方言並沒有他們以為的那麼重要。


有人質疑我的錢,還有人看不起要消失的方言!質疑再多,也不會抵制我做方言。統一來一次五到十年專心做調研,傳統方言,雙重文化。這才正宗,這精彩,不敢相信。統一來一次五到十年做調研!
他在用特別的方式保護和傳承湖湘文化,不管你有錢或沒錢,請你雙手為他點個贊!


語言或方言都是需要有生態環境的、需要有語言環境的,普通話不能獨霸各地的公共場所學校和媒體(特別是少兒媒體),尤其是在每個有幼兒園「學歷」的中國人都會普通話的情況下,我看不出繼續推普有何意義?


語言這種工具,是在社會生活中不斷使用中豐富的。還在廣泛使用的方言不用你保護,自然會自己進化發展。而脫離了社會生活使用的語言,你再保護也是越來越死氣沉沉,慢慢僵死消亡。

方言要生存下來,還是要在不斷使用中豐富發展。對於方言演化這點,我從小感觸最深。而且自己平時也使用好幾種方言,加上普通話,隨時做好自然切換。跟家裡人說話用家鄉關中方言(關中方言渭北方言),跟單位一些人和小區裡面的熟人物業等說話用西安話,其他場合大多是關中版普通話,發言或者非常正式場合用標準普通話,還有有時和一些異性朋友(多為陝北人)說上榆林話。

還有,因為家鄉鎮上位於陝甘兩省四縣交界,所以方言特別繁雜。從小就深刻感覺到語言的差異性和模模糊糊感覺到語言發展演化的規律,也就是表面差異性中的普遍規律,外在偶然形式後的內在必然性。

還有,發現現在一些90後,00後的關中話方言也說的不錯,這表明普通話普及同時也促進了方言的使用和升級。兩個是對立統一,互相促進,互相融合的關係,並不是好像越來越往後方言消失,被普通話代替了如何如何。這是形而上學的看法。兩種語言並不是誰一下子就毫無保留的吃掉誰代替誰的問題,而是一個對立統一的關係,在不斷接觸,聯繫和矛盾當中互相都在發展,演化,融合,向一個更高的對立統一體演化!這個更高的對立統一體並不是「標準普通話」!「標準普通話」也沒有完全定型,也在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當中,接觸各種方言,外語,民族語言等的影響。普通話就完全不受方言影響?就我們關中地區來說,關中版普通話就是普通話和關中方言融合。

語言是「保護」不了的,你說你做一些語言發展演化的語音標本採集還可以。完全的原生態方言根本沒有!語言處在發展演化的活的過程當中!


挺好的,方言是文化的載體之一,特別對於湖南這種大省,村子和村子之間方言都有區別的地方,保存下足夠的樣本,體現方言之間的差異性,對一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自小地方的大城市長大的少年了解自己過去很有好處,經驗可以參照下猶太人復興希伯來語的方法。
因為中國未來的趨勢必然是超級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內陸省份,可能省會很好,人都扎堆。小地方人口越來越稀少。隨著方言使用人口的基數減少,帶來方言的消亡可能是非常明顯的。
方言很有味道,是漢語多樣性的集中體現。


占坑! 很欣賞汪老師這個計劃。 我願意組織資源和力量開展四川地區的方言收集和保存。


語言對於思維的指導意義

到底跟語音有多大關係我其實很好奇。

我以前一直認為是語法和語彙


非常支持汪涵,知乎是不是最近入了很多網噴?還是這些人的理解有問題?方言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任何時候都是重要的!那些拿國家推廣普通話來說事的,我就問問你們,普通話和方言是衝突的嗎?你們這是偷換概念!我們既要推廣普通話也要維護方言,要不然你讓全世界集體說英語好不好?


這是個大好消息,大快人心的大好消息:)
----------------------------------------------------
想必每個母語是方言的人都多少會支持這個項目,而作為湖南的人的我還是受益者哈哈!現在每天目睹著我家鄉的方言在飛速消亡,痛心疾首,隨之衰退的還有家鄉的基於方言的民間文化藝術,都曾經本地人喜聞樂見的。
所以保護方言重要性無需多言之。

汪涵作為我兒時心目中的男(cè)神發起了這樣一個「響應」計劃我是舉雙手贊成的,很想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但是現在還不明白這個計划具體是怎樣運行的,在網路上搜索一氣也只有寥寥幾篇同樣的新聞,文中也只是提到對湖南省各地方言進行記錄和研究,並沒有更多的保護措施透露出來?現在可能還只是一個開頭,畢竟汪涵也提到說這是一個長期的行動。
而我是個急性子,總是迫切的想看見一些大刀闊斧的行動,希望在這個行動上面不要搞得那麼低調,方言保護刻不容緩,高調起來未必不好!
---------------------------------------------------
以下是我的一點點關於保護方言的異想天開的提議:
1,開發湘語的輸入法,同時創立了完整的湘語拉丁字母拼音系統。阻力:十里不同音。
2,方言電視廣播...阻力:總菊

... ...
這些先切當作我佔個坑...日後再更新(如果有人睬我的話)


挺好的,希望能有用。還有這個東西絕對不是有錢就可以的,還希望政府可以配合。


點10086個贊!現在搶救下來的每一份語言資料,在50年後可能就是一種語言,一種文化存在過的唯一印記。無論是他這麼巨額的捐獻,還是他作為知名人物所能產生的連帶效應,都對保護方言有著巨大貢獻。


推薦閱讀:

為什麼汪涵的人脈那麼廣?
汪涵為什麼不把天天向上的人聚齊?
為什麼何炅汪涵開始去別的電視台主持節目了?
董卿和汪涵都飽讀詩書,究竟誰更有學問?
汪涵是內地反應最快的主持人嗎?

TAG:汪涵 | 如何看待評價X | 漢語方言 | 語言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