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喜歡無錫?


有許多朋友向我吐槽標點和電腦版的排版問題,重新排版後供大家清觀一笑。

###原文如下

大概是因為少時的桑樹。或者是幼時趕鴨被鵝追著跑。也許是靜坐湖邊的圈圈漣漪。

突然愛上盛新大橋下的合歡,赤腳撈魚的歡聲笑語,某個陰天試驗自己親手做的船模的老爺爺,坐在南長街橋頭獨自飲酒的怡然。如果這些都不算數,那我只好搬出「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無錫人」這個頭銜才能鎮住了。

我是在農村出生的。村子叫做「月樓巷」。村東頭多住著老人,小時哪裡喜歡和老人打交道,所以去的也少一些。村西頭都是我的小夥伴們。爸爸經常往村西頭相約搓麻,為此家裡總沒少吵架。房子後頭是一條小河,阿婆喜歡在河邊洗衣服嘮家常。不得不說每戶人家都養了雞鴨鵝等,一方面賣錢補貼家用,另一方面給小孩、男人們補身體用。作為當時的孩子王,是有一項光榮的任務在身——趕鴨子回家。過程曲折讓人忍俊不禁。一群屁大小孩兒在岸上東奔西跑,鴨子們在河裡不聽指揮。有時氣急向河裡丟幾塊石頭,圈中的鵝竟也知道打抱不平,追出來啄著我們跑。大人們下班回了家見到這一幕笑得直搖頭,平日里讓他們頭疼的調皮搗蛋小分隊也有遇見天敵的時候。夏天躺在香樟樹下,最愛捉了毛毛蟲往膽小的女孩子身上丟。她哭嚷著下次再也不和我們一起玩,第二天還是揪著倆小辮兒蹦蹦跳跳跑到我們面前。一天最開心的時刻是黃昏時刻,晚霞的絢爛我已經記不清,只記得有面目模糊的老奶奶會騎著三輪車,喊著「豆~~腐花」的聲音像吸鐵石,不一會兒車前就圍了一圈拿著碗的小孩兒,叫嚷著「今天又晚了點」,或者「阿婆我要多放點榨菜」。一元錢能有一大碗,現在走遍大街小巷也難有當初的味道。這些都是童年的回憶,說起來幾乎每個人都會有。

住了二十幾年,分不清是喜歡還是習慣了。九宮格打出來都是一樣的按鍵。因為喜歡,而習慣。無錫很小,有多小呢,大約就是我的幼兒園在小學對面,高中在初中對面,大學換乘公交半個多小時就到這麼小。除去江陰宜興外,開車去任何一個地方大約都不需要1小時,也幾乎沒有可怕的高峰堵車不能動令人抓狂。貫穿市中心的是中山路,從商業大廈(後更名大東方百貨)到八佰伴,從南禪寺到崇安寺。還有一座教堂隱蔽其中。即使現在諸如T12,蘇寧等高樓迅速蓋起,也無法掩蓋老百貨與中山路散發的迷人氣息。

第二次搬家,移至蠡湖大橋畔居住。出門步行5分鐘就有里湖風光。每天出來跑步時總會遇見一位試驗自己船模的老大爺,滿頭白髮卻精神矍鑠,神采奕奕地向老伴講述其中原理,兩人並排坐下,腳浸泡在湖水裡,並肩看船模在水上激起一道水花。也有熱戀中的情侶低頭私語,帶著孫子的老奶奶寵溺地看著小孫子跑了滿頭大汗。旁邊的大劇院據說仿了悉尼歌劇院,也默不作聲等待夕陽的餘輝灑滿。入夜,有青年背著吉他手提音箱自彈自唱,像極了北京西單的歌手。

盛新大橋下的那片合歡是坐車過站偶然發現,倚在樹下讀了一下午元好問的詞,帶回去些許合歡,晒乾了做成書籤。心裡的一個秘密基地一樣。心情鬱結也會行至南長街,在翻修過的老房子中踱步穿行,或買一二啤酒,獨坐橋頭看船夫載客。不覺自己只是過客,匆匆一瞥,正應了那句「那天陽光正好,你嘴角帶笑」。這樣的無錫,是我熟悉的,喜歡的,樂於沉浸其中的。

也會有遺憾。出生時的小村政策拆遷,等我得知消息時已經是一片廢墟。不遠處建起了售樓處,有口生蓮花的導購小姐向人們描述著今後這將是設施齊全發展不下於市中心的地段,可我只想念後來變得污臭的小河還有那年追我的鵝。

寫至此處,有些哽咽。以前覺得稀鬆平常的時光失去了,才知如此想念。每座城市都會有這樣經歷的人,都會有想念,惋惜,抗拒。可是說到底,為什麼喜歡無錫?

因為是家鄉罷了。


附上幾張心中的風景。


地鐵人少


10月,更新於大內蒙赤峰,無錫現在應該還是秋高氣爽吧!我們這兒已經下雪了!秋褲什麼的已然扛不住了。還好馬上又要回無錫了,體驗四季分明的感覺!
·······································································································································
我在無錫呆了10多年,從上小學的時候就來了,學前在內蒙。老爸是內蒙人,老媽是無錫人。現在的情況是完全能聽懂無錫話,但是不會講。雖然有時會沒有歸屬感,感覺很不甘心:我明明是內蒙古人,怎麼被同化成這幅樣子。但是,平心而論,本人還是很喜歡無錫這個地方的。
撿要緊的說幾條:
1、交通便利:無錫地方很小,想去哪兒都很方便。不算江陰宜興。開個車很快就能穿梭於整個城市之間。走高架,分分鐘上高速了。跟我老家大內蒙實在是沒法比,舉栗:我大學有一次回內蒙探親。已經到了市裡,再坐車去旗里(相當於縣),坐了4個小時,沒完,還要到下面的蘇木(鄉村),反正加起來總共是開了6個多小時的車,你能想像如果從無錫開到宜興要開6個小時,會是什麼樣子的。雖然上下班高峰會有堵車,但是你跟上海、北京的堵相比,那半個小時根本不是個事兒。
2、氣候好,沒什麼天災。這個很好理解,我印象當中也就有次雪災,大家都歡快的放假了(無錫的小朋友都應該記得),雖然有時刮刮颱風,但刮到了無錫基本也減弱成熱帶氣旋了(明天有颱風,我還是低調)。反正自古以來,江南地區就沒什麼自然災害,如此才能一心發展經濟,人民生活水平富足。四季分明,有山有水的,到了春天就滿眼綠色,很明顯的是我有一次3月從北方回無錫,3月的北方樹木還是沒長葉子的,乾枯的,放眼望去,全是光禿禿的。到了無錫,下了飛機,從機場回來的路上,滿眼綠色,草長鶯飛。開到太湖那邊,更是感覺春來湖水綠如藍(不是指藍藻),看的簡直要掉眼淚了。
吃完東西回來--------------------------------------------------------------------------------------------------------
3、說到吃的東西,我就覺著最好吃的應該是小籠包子,別的無感。小時候曾經看見我媽帶特產回去的,最後還是我媽自己吃掉了,無人欣賞。
在這裡我要吐槽一下,之前看到一個話題北方人無法接受的南方美食,所以這個10月國慶節我有意帶回去一盒排骨,本來要測試一下我爸的反應,很巧那天我叔叔也在我家,我叔叔看了一眼剛出爐的排骨,說了句讓我直接笑岔氣的話:「誒呀,這個看上去有毒!"。原因是顏色太紅了。結果是我、我爸、我叔每人吃了一口,剩下的全部給我媽。
就像我小時候在我外公外婆家,吃到水芹和豆苗的時候,硬說他們給我吃的是草一樣。弄得他們很無奈,到現在我舅舅都當個梗來講。至今我仍然無法接受這兩種菜,(跑題了)。不過無錫的菜樣子做的確實好看,什麼顏色都有。
4、關於無錫人,我本人覺得無錫人沒那麼排外。我外婆家家門口,很多老年人,有時候很熱情的打招呼說兩句,我說普通話,他們聊著聊著就變成了錫普口音,很有趣。從小學到現在,感覺融入的很徹底,也有很多無錫的同學朋友。只是有時別人看到名字不一樣,會刨根問底的問,問煩了,導致我現在習慣只說名字的前兩個字。
最後一句話,無錫是個好地方。天下最美內蒙古!(做一下廣告)


本科加研究生,無錫待了七年。記得大一的時候,大家都在罵無錫的天氣、食物以及種種,後來罵的越來越少,當大四要離開的時候,大家發現已經愛上了這座城,但是,卻要走了。
畢業後,北京工作了一年多又打道回府,現在在無錫創業快三年了。很喜歡無錫的交通、綠化、生活節奏,當地人也非常友好。


因為是家。


某朋友失眠,和我聊天
快四點的時候告訴我說
她再睡不著可以去吃早飯了

曹張聚集著幾乎所有我最愛的早餐店。

園園包子,阿娟餛飩,醬香餅,還有牛奶店賣著小時候最愛的一袋一袋的牛奶

跟她說著說著就很難過
在知乎上搜起了「無錫」
有的時候在想
畢業了回家,找一份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早上可以吃喜歡的早餐,晚上回家有熱乎乎的晚飯,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

因為是家鄉,太過熟悉,
所以斷不了的牽掛,切不盡的思念。
真的好想回去啊


說真的去了一次無錫真的覺得比許多省會城市都好很多,街道非常乾淨,市中心三陽廣場特別大特別繁華,很有大城市的感覺,雖然本地人有些高冷外其他都很不錯,而且真的很方便,交通發達地鐵公車四通八達,雖然地鐵有些慢,7-11、羅森、全家,24小時便利店滿地都是,想要奢侈品恆隆廣場,萬象城,便宜實惠點,八佰伴,蘇寧廣場,茂業天地,另外加一句,這只是一個地級市!


大二去紐約找同學玩 其室友(上海人)滿滿一廚房無錫排骨的包裝...據我所知很多老上海都喜歡坐車來吃三鳳橋的排骨 王興記的小籠包


宜居。宜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工作相對好找,事業上有盼頭,當然工資水平也不低。二是生活方面,交通便利,房價適中,物價不高,有山有水自然環境宜人。我想這兩點無錫都是符合的,我雖然是無錫人,但周圍也有不少外地朋友,最常聽他們提起的就是無錫的宜居。


喜歡你,沒道理


1,城市交通發達,有高架隧道寬馬路,去哪裡都基本不堵車
2,城周就有漂亮的風景。綿延的惠山,浩瀚的太湖,蠡湖邊環繞鬱鬱蔥蔥的樹
3,人少,精緻,小橋流水人家,簡單的安逸
4,商場,mall,便利店,甚至蘋果專賣店,奢侈大店餐飲小店,什麼都有,即使是個二線
5,經濟發達,GDP還能有排名
6,太多免費的公園,太多,走哪裡都能免費散步看風景
7,人還算nice,就是方言不好聽,有帥哥美女


六月份畢業來無錫上班,一個月之後的感受是,無錫人們都善良無比,房東人很好,出門打車方向不對司機會提前告訴你,有一次遇到正好晚班的司機沒收我錢捎帶了一小段。
其次,風景秀麗,杭州也秀麗,但是黑壓壓的人群把風景蓋住了,無錫人少,但是基礎設施沒差到哪裡去,該有的大店都有了。
說到這裡我有個疑問,看無錫的老百姓,很明顯感覺沒有杭州人有錢,但是恆隆大東方我看我有許多國際大牌,我想無錫人口基數本來就不大,感覺百姓都很樸實,會有人消費嗎?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愛上一個人才會愛上一座城。


生活質量高,生活成本低,gdp全國前10,房價還在8000左右徘徊,根據高德地圖統計數據和親身感受,無錫基本上上沒有堵車,即使堵車也絕不會堵的跟上海杭州北京那樣,風景不出名,但是都很好看。家住長廣溪附近,晚上出門散步 不要太舒服


在無錫待了4年,主要在念書。
後來在蘇州又待了4年,念書之外主要在工作。
讀書的時候簡簡單單,沒事可以順著長廣溪騎到十里芳堤,或者附近的蠡湖,吃吃啤酒,吹吹風,啥也不用想,在高鈉燈的黃光中走回學校,南禪寺和崇安寺逛的不多,尤喜歡雨天穿過陽春巷,走過妙光橋和清名橋那一帶的感覺。
來蘇之後,主要在獨墅湖學習,在園區工作,能做消遣不多,前幾年,某回聽了葉正亭的課後,辦了卡,大小的園林和民舍都去走了幾遭,可是,喬司空巷和十梓街一樣的鬧,陸巷和錦溪的建築一樣的新,這些地總顯得人太多而鎮子又太孤單了。
心境不同,喜歡不同。
念書時,喜歡蘇州,覺得那裡有自己的夢。
工作時,喜歡無錫,又覺得那裡才有自己的夢。
至於彼夢與此夢作何區別,我也不知。

一日,想到曾經以來生活的四個城市:淮安,揚州,無錫,蘇州。
都無一例外的有運河流過。
真巧。

牢騷了,見笑。


千萬條理由…只有一句話這裡是我的家鄉


無錫其實沒什麼底蘊,和蘇州不一樣,蘇州是有文化的城市,小橋流水人家。(無錫就沒有,無錫全是城中村)。無錫農村也沒有什麼特色的,和蘇南其他地方差不多。

也不是說無錫開了多少多少商場,一般市民是不會進恆隆買東西的,商業大廈八佰伴以前還去,有了網購就很少去了。

那無錫是哪裡吸引人呢。

我覺得首先無錫給人一種很親切很市民化的感覺。看看電視台節目就知道了,阿福聊齋,扯扯老空,都是些小市民家長里短的東西,非常親民。

無錫城鎮化做的特別好。去以前無錫鄉下(錫山惠山濱湖新區),和舊城區並無大差別,有的市政建設還比舊城區好。

最後無錫包容性是很強的,不得不說以前對外地人歧視很嚴重,但是最近已經察覺不出任何。(因為外來人口已經超過百分之50了╮(╯▽╰)╭)。很感謝為無錫發展貢獻的人們。

最後的最後,為什麼喜歡無錫,因為喜歡的人都在無錫啊。無錫是家~(這肯定不是廢話,因為進來看這個問的人不是無錫人就是新無錫人,不是么!)


我覺得不用多說什麼,生活一段時間自然有感覺,無錫既沒有一線城市的擁擠,又具一線城市的繁華及山水的美景,宜業宜居,而且很低調。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至少我是在這裡呆久了不願走,我愛這座城市。 簡單放一張朋友家裡拍的


他們說柔軟的地方、總會有柔軟的事


這裡是家


無錫寧,地鐵空!地鐵空!地鐵空!高峰時段人流量相當於北京地鐵四號線最空的時候啊!可以想像嗎!而且,再!也!不!會!被!擠!下!去!啦!
最主要的是,這是我家啊


推薦閱讀:

孫紅娟作為一個穆斯林,為什麼可以當講師教馬哲?
如何考取北大光華管理的研究生?
為什麼會有文科北大好,理科清華好的說法?
如何在大學裡不被室友的慵懶頹廢同化而又不顯得不合群?
在浙江大學就讀有哪些不好的體驗?

TAG:城市 | 大學 | 江蘇 | 無錫 | 江南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