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個觀點講清楚?


1、確定你想清楚了。

2、把你的思維過程一步一步說出來。

3、如果做完2以後別人聽不懂,要麼那個人智商比你低很多,要麼你根本沒想清楚。

4、通常情況下,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所以……


學習金字塔原理


首先,你要確定那是一個好的論點。去看看執中學長的辯論十講吧。


在寫辯論隊訓練的教學計劃。正好想到這個問題,於是拿出來探討,拋磚引玉。

如何將一個觀點講清楚?以及如何反駁?

按照這個順序講就不會錯:定義,屬性,影響,結論。
大意為,xxx叫做A,A具有xxx屬性,xxx屬性造成xxx影響,因為得出xxx結論。

例如:手淫是一種自己刺激生殖器而獲得快感的行為,這種過程多為手與生殖器接觸、激發性幻想、頻率過高,由此引發心理問題(闕值降低生活在見到異性把持不住)和生理問題(易感染易過頻),因此,手淫是不對的。

這樣就把一個問題講清楚了。

ps:例子是不是不太好=、=管他的,意思懂就好。

那麼如何反駁呢?
攻定義,即要討論的和已討論的不是一個概念。
eg:你說的是自慰,自慰和手淫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攻屬性,即討論對象並不具備這種屬性。
eg:手淫並不是多與手接觸,可以用娃娃。只要控制得好,也不會過頻。

攻影響。(非主因)
eg:1.手淫導致的結果是A,不是B
2.B是x導致的,而非手淫。

攻標準。
eg:因為生理或心理問題就是不對的嗎?

就是這些。
拋磚引玉。


適當的類比,架起已知與未知的橋樑


1、延伸到案例與故事;
2、根據聽眾的知識層面,文化水平,類比相應更容易理解的內容;
3、通過邏輯條理清晰的羅列觀點的細節,讓聽眾深度理解;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文/芭芭拉·明托 麥肯錫公司首位女諮詢顧問

整編/天同訴訟圈 王大瑩

來源/《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


為什麼要用金字塔式表達方式?

當讀者閱讀你所寫的法律文書或聽你的發言時,他面臨的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因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兩頁紙,文章中也會包括大約100個句子。讀者必須閱讀每一句話、理解每一句話,並且將每一句話互相關聯,融會貫通。如果你的文章或講話結構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頂部開始逐漸向下展開,那麼讀者肯定會發現你的文章比較容易讀懂。這一結論反映了思維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發現:

◎大腦自動將信息歸到金字塔結構的不同分組中,以便於理解。

◎任何預先歸到金字塔結構中的思想組都更加易於理解。

◎任何口頭表達或書面表達,都應有意地將其思想組織成金字塔結構。先提出總結性思想,然後再提出被總結的具體思想。

讀者(或聽眾)的大腦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他們會假定一同出現的思想在邏輯上存在某種關聯。如果你不預先告訴他們這種邏輯關係,而只是逐句地表達你的思想,讀者會量體裁衣自動從中尋找某種共同點,將你表達的思想進行歸類組合,以便了解各個組合的意義。

但是,由於人們的知識背景和理解力千差萬別,他們很少能夠對你表達的思想作出與你完全一樣的解讀。事實上,如果你不預先告訴讀者某一組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他們很有可能會認為某一組中的思想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繫。退一步說,即使人們能夠作出與你完全相同的解讀,你也使他們的閱讀增加了難度,因為他們必須自己找出這種未被說明的邏輯關係。

讀者在攝入信息時,總是在尋找一種能夠將所攝入信息聯繫起來的結構。為了保證讀者找到的結構就是你希望他採納的結構,你必須提前把這種結構告訴他們——這樣他們就知道要尋找哪個共同點。否則,讀者很可能會發現某種非你所望的邏輯關係,甚至還可能根本發現?了任何邏輯關係,這樣既是在浪費你的時間,也是在浪費讀者的時間。

概括地說,讀者必然會將所讀到的思想進行歸類概括,以便記住這些思想。如果作者傳達給讀者的思想事先已經經過歸類和概括,並且按自上而下的順序表述出來,讀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因此——金字塔式的表達方式是有必要的!

TIPS: 金字塔原理的四個基本原則

A.結論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思想,並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B.以上統下:每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對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C.歸類分組: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邏輯範疇。

D.邏輯遞進: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如何構建金字塔式表達

法律人對外交流無非兩種方式,一是口頭交流,二是書面交流。而每一次的發言之前,我們都在內心做了一次發言的草稿,因此我們以書面交流為例,探討法律人如何構建金字塔式的表達方式。

當我們開始動筆時,常會有一種不確定的感覺:你只是大致知道要寫什麼,但並不清楚具體想表達什麼及如何表達,就好像你想寫出一份對當事人有利的法律意見書,但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即使你知道你最終的思想必定會組成一個金字塔結構,你還是會有這種不確定感。

實際上,你對將要完成的「成品」已經了解了很多,但對於新手,我們還是建議從比較容易的自上而下表達法入手嘗試。

自上而下演繹法

自上而下表達法構建金字塔步驟如下:

1. 畫出主題方框

這個方框就是你文章的金字塔結構最頂部的方框。在方框中填入你要討論的主題,當然前提是你知道要討論什麼主題,否則請跳到步驟2。

2. 設想主要疑問

確定文章的讀者。你的文章將面對哪些對象?是法官還是客戶?你的文書能回答法官頭腦中關於案件的疑問嗎?如果你能確定讀者的主要疑問,請寫出來,否則跳到步驟4.

3. 寫出對該疑問的回答

如果讀者是法官,你需要站在有利於己方的角度對法律爭議焦點進行解讀。如果涉及到非訴的業務,你至少要著名你有能力解決客戶的問題。

4. 說明「背景」

你需要證明,現階段你能夠清晰論述該主要的疑問和答案。具體做法是:把要討論的主題與「背景」相結合,做出關於該主題的第一個不會引起爭議的表述。首先,關於該主題的哪些表述肯定不會引起讀者的疑問呢?(你的讀者都至少知道這一表述,或者根據以往的審判經驗、商業習慣等很容易判斷該表述的正確性。)

5. 指出「衝突」

現在你已經開始於讀者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了。想像一下,讀者表示同意,點著頭說:「對,這個情節我知道,有什麼問題嗎?」此時,你就應該考慮「背景」中發生了哪些能使讀者產生疑問的「衝突」,例如發生了某種意外,出現了某種新證據,或出現了明顯不應當出現的變化。「背景」中發生了哪些「衝突」,以致引發讀者的「疑問」呢?

6. 檢查「主要問題」和「答案」

對「背景」中「衝突」的介紹,應當直接導致讀者提出主要疑問(已在步驟2中列出)。否則,應重新介紹「背景」中的「衝突」,使之可以直接導致讀者提出主要疑問。可能有時「背景」中的「衝突」與主要疑問對不上號,這就需要你重新構思。

進行以上步驟的目的,是確保你了解自己將要回答哪些問題。一旦確定了主要「疑問」,起亞要素都很容易在金字塔結構中各就各位。

附圖:金字塔機構中互相關聯的各要素

自下而上歸納法

當你的面前擺了很多證據材料,而你還沒想清楚金字塔結構的頂部如何構建時,又或者你對讀者(聽眾)想了解的內容並不確定時,你可以向下移動一個層次,從關鍵句層次上著手。這就是自下而上歸納法。總結起來只有三步:1. 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2.找出個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3.得出結論。

具體來說,你的思維從最底部的層次開始,將句子按照某種邏輯順序組成段落後將段落組成章節,最後將章節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則是金字塔最頂端的一個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觀點)。

如果仔細想一想你在寫作時的實際思考過程就會發現,你在總結主要思想時的確使用了這種自下而上的方式。在金字塔結構的最底層,你將包含單個思想或概念的句子組織成段落。

假設你要將6個句子組織成一個段落。為什麼你要將這6個句子組織在一起而不包括其他句子?原因很明顯,就是你認為這6個句子之間具有某種邏輯關係,而這種邏輯關係總是要求所有6個句子共同解釋或支持由其組成的段落所表達的單一思想(即對這6個句子的準確概括)。

舉個例子,你不能將5個關於金融的句子和1個關於網球的句子組織在一起,因為它們之間的關係難以用一個概括性的句子表達。

得出這個概括性的句子後,你思維的抽象程度就提高了一個層次,可以將得出概括性句子的段落看做只包含一個思想,而不是6個思想。通過這種有效的方法,你可以接著將3個段落(每個段落都包含一個抽象程度比單個句子高一個層次的單一思想)組織成一個章節。

你將這3個段落而不是其他段落組織在一起,也是因為你認為這3個段落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係,而這種邏輯關係總是要求所有這3個段落共同解釋或支持由其組成的章節所表述的單一思想(即對這3個段落的概括)。

將章節組織成文章也完全按照以上思路進行。你將3個章節(每個章節都由一組段落組成,而每個段落也都由一組句子組成)組織在一起,因為所有這3個章節必須共同支持由其組成的文章所表述的單一思想(即對這3個章節的概括)。

因為你總是要不斷地對思想進行歸類和概括,直到沒有可與之關聯的思想可以繼續概括,因此,你寫的每一篇文章的結構必定只支持一個思想,即概括了所有各組思想的單一思想。這一思想應當就是你希望表達的思想,而所有在其之下的思想則越往下越具體、越詳細(如果你正確構建了文章的結構),並且都對你希望表達的主題思想起著解釋和支撐的作用。

你可以通過檢查你的思想是否用金字塔結構相互關聯,從而確定你是否正確的建立了文章結構。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即興演說?
政策辯中,反方的論點應該是怎麼樣的?
如何成為吵架中一句話就嗆的別人啞口無言氣得滿臉通紅的吵架高手?
如何提升口才?
自己口才不好總是被舍友欺負,怎麼練口才?

TAG:生活 | 演講 | 辯論 | 口才 | 辯論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