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柏林沒有成長成為倫敦、巴黎一樣的國際大城市?
私以為以德國的歷史底蘊與國力應當有一座宏偉壯麗的城市,然而事實上柏林確實遜色於倫敦巴黎。
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德國統一比較晚,柏林作為首都的時間遠遠不能與倫敦,巴黎,羅馬相比。話說一千多年漫長的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幾百個邦國,柏林哪裡有什麼名氣!而巴黎,倫敦都是千年首都,歷史沉澱就不一樣。
二是德國統一前還是統一後各地方都相對獨立,從普魯士統一開始,無論帝國還是共和國,都是實行聯邦制,各個州的自治權力較大。所以德國是多核心的國家,有多個大城市,如法蘭克福,漢堡,慕尼黑,不來梅……在歐洲都是數得著的大城市。而英法兩國首都與第二城差距就很大了。
三是一戰二戰德國都是歐洲公敵,元首大力建設柏林也沒有辦法換來柏林的軟實力。話說現在倫敦還是金融中心,巴黎還是浪漫時尚之都,歷史上有無數的文人騷客,科技名人,商界大腕混跡於巴黎倫敦,可沒有聽說肖邦去了柏林啊!說到貝多芬是不是很多人覺得他應該是在維也納寫曲子啊!
四是拜二戰後分開佔領所賜,柏林成為一個靠「牆」出名的城市。天天擔心打起來的啊!鋼鐵洪流啊親!兩周推到阿姆斯特丹啊親!鐵桶圍城還建設什麼啊!竊以為此原因最為主要。
五是德國人選擇了均衡的城市化策略,就不支持發展特大城市而是鼓勵發展中小城市。德國的交通基礎設施很發達,工業產業的分布很均勻,小城鎮的各方面條件也很完善,公共資源分配也很平衡。比如著名的魯爾區,是幾十個中小型城市組成的,你看中美日的工業區可不就是一兩個大城市為核心組成的。
以上一家之言。
德國歷史上長期諸侯割據,中央王權比英法出現晚的多。即使在德意志帝國統一後實行的也是聯邦制,地方政府權力極大,資源很多要被地方政府分享。柏林雖比倫敦、巴黎遜色,但是漢堡、慕尼黑、科隆、法蘭克福、斯圖加特、漢諾威、紐倫堡、德累斯頓,這些有聲有色的大城市之多,在歐洲也是少見的。
一句話:歷史的傷痛澆滅了柏林人的野心。
在她見證了太多歷史的傷痛,厭倦了世界的競爭之後,你看到的就是一座甘願當二線城市的柏林。
以下內容摘抄自紐約時報張彥(Ian Johnson)專欄文章《歷史創傷熄滅了柏林的雄心》
二戰時的移民潮和大屠殺讓20世紀早期最有活力的柏林失去了精英階層;隨後,狂轟濫炸和巷戰又讓它的基礎設施毀於一旦。安聯(Allianz)和西門子(Siemens)搬到了慕尼黑,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搬到了法蘭克福,剩下的中產階級也為了逃離廢墟和隔離狀態而四散各方。
二戰後,柏林發展停滯的緣由,可以追溯到冷戰時代。最初,西柏林的確有過一些享譽國際的市長,如恩斯特·羅伊特(Ernst Reuter)和維利·勃蘭特(Willy Brandt)。到了1970,這座城市就成了一灣死水。鮮少會有哪個有志向的政治人物,希望領導柏林的西半部,更不用說東德一黨制國家統治下的東柏林了。這座城市成了二流政治人物的同義語。
柏林牆倒塌時,這些目光短淺,視野狹隘到了滑稽的官員接管了統一後的城市。1993年,擔任市長已久的艾伯哈·迪根(Eberhard Diepgen)表示,柏林的新市中心要像「老黑白照片里見過的那種城市空間」。
這種缺乏想像力的念頭在建築規章里得到了體現,法規要求多數的新建房屋尺寸要小,看起來不能太現代。日積月累,市中心裡填滿了枯燥的仿古建築。這個時代遺留下了另一個長期的後果。柏林的領導人合併了幾家當地銀行,而合併產生的那家腐敗的銀行,卻催生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這場泡沫最終導致迪根丟掉了工作,也讓柏林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我在想到柏林時,頭腦里經常會浮現出與中國首都北京的比較。在過去25年里,除了三年之外,我一直往返於這兩座城市之間。我喜歡柏林遠遠超出北京,因為它有活躍的公民社會、博物館更好、住房更便宜、心態更開放也更寬容,當然霧霾也要少得多。
然而北京正在以有些癲狂的步調追趕未來,這是柏林所無法企及的,或者說不願企及的。可能是因為柏林在過往承受了太多苦痛,不願沉湎於這種競賽之中,但北京卻感覺自己站在一個奇蹟的中心,偶爾讓人驚懼,不過還是激動人心。雖然北京過於擁擠也有點臟,但是它處在一個每年都新建一條地鐵線的歷史階段。與此同時,柏林卻一直做不到用地鐵線,把已經落成八年的主火車站,與三分之二柏林人口居住的城市西半部連接起來。
厭倦世界恐怕無可厚非,但不應該以此為借口,一直枯燥、羞怯。然而,在見證了這座城市在柏林牆倒塌後的命運的許多人看來,在畫廊和創業企業背後,彷彿掩藏著一座傷痕纍纍,甘願當二線城市的柏林。
———————?,:*:?( ̄▽ ̄)/?:*?°*——————————
下面為我最近個人做的一個資訊類免費app做個推廣:歐金所(蘋果/安卓,點右側鏈接下載)歐金所 - 歐洲金融資訊門戶 400個新聞源,20個國家地區,全面追蹤歐元區各國的宏觀經濟和發展趨勢,每小時更新。希望大家支持!
謝邀。
多圖預警。
這個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因為柏林在歷史上主要是作為普魯士的首都而存在的,真正作為德意志帝國和共和國的首都時間很短。而普魯士本身地位無法跟英法這種歐洲一流強國相比,而且又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文化底蘊是相當少的。當然,二戰的破壞和蘇聯的佔領也是重要原因。
我們來對比一下三座城市的地標:
凱旋門:
自古羅馬帝國時期開始,歐洲紀念武德的最榮耀方式就是舉行凱旋式,讓主帥率軍隊自凱旋門下經過,接受民眾歡呼。義大利羅馬今天還保存著羅馬帝國時期的凱旋門,就站在大斗獸場旁邊,不過以義大利的尿性,估計我們是看不到這門真正發揮作用了。
法、英、德三國首都都修了凱旋門,而且都多少跟拿破崙戰爭有點關係。但柏林的凱旋門比倫敦、巴黎的要矮一點……
巴黎:凱旋門,為紀念拿破崙功勛,建於1806-1836年,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門高36.6米,寬14.6米。門上刻有隨拿破崙出戰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戰的名字,正下方是一名犧牲在一戰中的無名戰士墓。
倫敦:威靈頓凱旋門,為紀念拿破崙戰爭獲勝,建於1826-1830年,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門頂原為威靈頓公爵騎馬像,後改為勝利女神馬車像,是歐洲最大青銅雕像。
柏林:勃蘭登堡門,為紀念七年戰爭勝利,建於1788-1791年,高26米,寬65.5米,深11米,見證了普法兩國的撕逼史。門頂上的勝利女神馬車曾經被拿破崙當做戰利品運往巴黎。門東邊的廣場叫巴黎廣場,紀念普魯士軍隊1814年佔領巴黎。
王室教堂(dom):
dom本意是拱頂,在歐洲一般指城市教堂。大部分歐洲國家首都都有最主要的一個教堂,一般是這個國家王室的專用教堂,國王加冕、結婚以及其它與宗教相關的重大儀式在此舉行。
巴黎:巴黎聖母院,感謝雨果,赫赫有名,不用說了。建於1163-1220年間,後來只是稍加修繕。路易九世和亨利六世在此加冕,聖女貞德在此被平反,拿破崙在此加冕為皇帝,法國光復後戴高樂也是到這裡祈禱。不過要注意的是,法國王室的御用教堂其實在蘭斯,而不是這一所。
拿破崙加冕儀式。今天你去聖母院,還可以對著現場還原這畫上的場景。
倫敦:西敏寺。建於1065年,於1245-1517年兩次重建。這是貨真價實的英國王室御用教堂,從哈羅德二世、征服者威廉開始,幾乎所有英國國王都在這裡加冕。同時這裡也是英國最傑出歷史人物的安葬之地。1998年起,這裡添置了十個當代基督教殉教信徒,其中包括馬丁·路德·金和一個中國人王志明。
柏林:柏林大教堂。建成於,呃,1905年……前身是霍亨索倫家族王宮中的一座教堂,後來在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下擴建。二戰中它被嚴重摧毀,1993年修復。這裡倒是安葬了不少普魯士國王的靈柩,但說起歷史底蘊,真是被上面兩個秒殺……
P.S:歷代普魯士國王加冕地經常不固定。比較有名的柯尼斯堡,現在歸俄羅斯管,叫加里寧格勒……
跟教堂相關的還有名人墓地。在基督教傳統中,教堂本來就是安放屍骨靈柩的場所。很多人屍骨回到故里,都要安放在家鄉教堂。比如肖邦的心臟埋在華沙教堂,馬丁·路德的屍體埋在萊比錫教堂。
上面提到過的西敏寺就起到這個作用,這裡埋葬著喬叟、亨德爾、牛頓、達爾文、狄更斯、吉卜林這些世界級別的偉大人物。
西敏寺中的牛頓墓。
而法國可能是因為經歷過大革命的關係,又有重現羅馬榮光的野心。法國人專門修了一座萬神殿(Panthéon)來安葬自己國家的偉大人物,中文翻譯成「先賢祠」,實際上跟羅馬的萬神殿是一個詞。這個用意很明顯:萬神殿是你紀念古代神祇的地方,而在人文主義精神照耀下,這些偉大人物,就是我們的神。
(謝 @卡拉貢尼斯 提醒:巴黎先賢祠最開始的用途是基督教堂,所以才處處仿照羅馬的萬神殿,專門埋葬紀念名人是後來改的。)
在建築風格上,先賢祠也跟萬神殿十分類似。這裡安葬的有伏爾泰、盧梭、拉格朗日、雨果、大仲馬、左拉、巴爾扎克、居里夫婦……每一個名字都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星。
而柏林與之對應的,沒有……因為德國統一太晚,各個諸侯國的偉大人物一般就地安葬了,你也不可能再搞一個國家公墓把他們遷進來。
但是德國人修了兩個紀念二戰中受難猶太人的建築:
大屠殺紀念碑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就在菩提樹下大街(相當於我們長安街)一側。
(本來想順手黑一下某島國的,想想還是先求證日本有類似於這樣專門為受害者修建的紀念建築嗎?)
王宮:
王宮的情況比較複雜,因為很可能因為某個國王的愛好,就給自己新建一座宮殿。這樣的話幾個王朝積累下來,一個首都里會有三四個宮殿。這裡截取的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白金漢宮,不用說了,女王還住在裡面呢,這排場誰能比?
凡爾賽宮,實際上,這個是法國國王(主要是路易十四)的行宮而不是正式王宮,也就是相當於我們的圓明園。法國國王的王宮是盧浮宮,大革命後改成博物館了。另外還有一座楓丹白露,是拿破崙的行宮。
柏林正式的王宮在二戰中被毀,戰後因為考慮到宮殿象徵了普魯士軍國主義,一直沒有修復。
(感謝 @Panzt濤 提醒,王宮正在修復,現在已經建到了第一層。)
這張圖上是夏洛滕堡,是腓特烈一世的王宮。王宮設計者是他的妻子夏洛特。
在萊布尼茨的哲學著作《人類理智新論》中,有一段著名的話,大意是說一位全歐洲最富智慧的女性曾經對他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這個女性就是夏洛特,據說這句話是在她跟萊布尼茨漫步夏洛騰堡花園時說的。
柏林跟凡爾賽宮對應的行宮是波茨坦的無憂宮(其實我一直覺得應該翻譯成莫愁宮,所謂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很適合作為同性戀大帝的批語),李總理訪德時好像在這裡發表過演講。但是,這麼說吧,自打凡爾賽宮修建了之後,全歐洲國王都在模仿凡爾賽宮修行宮,沒有一座在富麗堂皇上比得上的。沒辦法,國力差距擺在那裡。
國會
英國的西敏宮
法國的國民議會
柏林的國會大廈
雖然比不上英國氣派,但是好像比法國強一點。
但是法國有這個啊
(最高法院)
有這個
(巴黎大皇宮,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會館)
還有這個
(奧賽博物館,由奧賽火車站改建,現為近代藝術博物館)
巴黎塞納河沿岸
柏林施普雷河沿岸
說真的,世界之都不是自封的,那是人家幾百年基業的積累。
話說回來,希特勒統治期間,倒是非常有熱情通過修建宏偉建築來激發人們的崇拜之情。他曾經提出一個「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計劃,要在建築宏偉程度上使柏林與倫敦和巴黎相比肩。
(規劃藍圖)
這個計劃包括在總理府修建一座比凡爾賽鏡廳大兩倍的大廳,一座100米高的凱旋門等等,但因為戰爭而遭擱淺,真正得到實施的只有奧林匹克體育場。
博物館:
儘管對自然和人文藝術的探索是人類歷史一直以來都有的事,但以科學的態度和體系化的精神來做這件事的,歐洲人絕對是開拓者。博物館表面上只是一個展覽東西的地方,實際上則反映了這個國家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是一個國家精神高度的紀念碑,也是這個國家國力的體現(因為沒有殖民帝國的強大力量,根本搞不來那麼多藏品)
世界最頂級的博物館排名,如果是四大就沒啥爭議;如果是三大,大家就要爭應該把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還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踢出去。但不管怎麼踢,這個排行榜前兩名不變:巴黎盧浮宮和大英博物館。這兩個博物館的展品都包攬埃及、西亞、中世紀、東方和近代歐洲的藝術瑰寶。
《女史箴圖》(大英博物館)
羅塞塔石碑(大英博物館)
羅塞塔石碑有多重要?請看這裡:
失傳的古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最初是如何被破譯的?如何確認譯文的正確性? - 十一點半的回答
這些藏品的背後是大英日不落帝國,是英國對於從地中海、埃及、伊朗、印度、緬甸一直延伸到中國這條線路的掌控。
盧浮宮三大寶(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像和蒙娜麗莎)就不提了,另外貼兩個:
漢謨拉比法典
埃及書吏
說到埃及,插一句,歐洲國王對復興羅馬帝國榮耀一直很感興趣。古羅馬帝國征服埃及後,順道拉了一堆古代埃及的方尖碑回羅馬,用來榮耀武功。今天羅馬還有11座方尖碑。想想看在2000年前把這堆笨重的石頭運那麼遠的距離,也是蠻拼的。不管怎麼樣,我們可以想像,見識過羅馬榮耀的法國國王心裡一定有一個念頭:別人有,我也要!
巴黎協和廣場,這座方尖碑是拿破崙佔領埃及又撤走之後,穆罕默德·阿里「送給」法國政府的。
而柏林最好的博物館,也就是博物館島上的五個博物館,藏品種類就比較少了。主要優質藏品集中在小亞細亞和西亞,因為19世紀德國的語言學、人類學和考古學非常發達,對這一塊貢獻極大。特洛伊戰爭遺迹就是德國人海因里希·施里曼發現的(當然關於他的歷史貢獻一直存在爭議)。
博物館島最大的佩加蒙博物館,基於19世紀德國考古學家在中東地區的考古成果,複製了佩加蒙祭壇、米利都市場大門和著名的伊什塔爾門。
佩加蒙博物館中的伊什塔爾門(複製品)
(謝 @Suri 指正:Ishtar Gate用的是原物,不是複製品,而且不是等比,是1:4縮小的還原品,當年德國的考古學家把所有出土的琉璃瓦磚全運回了德國,現在由於博物館太小,無法還原原始尺寸。另,Pergamon博物館裡的大祭壇什麼的,都是用考古出來的文物原件做的重建,不是複製品。另另,Pergamon邊上的埃及博物館有展出Nefertiti的半身像。)
殖民帝國對世界各國人民的掠奪是殘酷的,傷害是深重的,這一點無可辯駁。但我們在對殖民主義進行抗議之時,也不要忘記了,隨著火炮和士兵進來的,有嚴謹、紮實的科學工作者和富有情懷的歷史學家們。英國人對中亞、印度和遠東的開拓殖民與哥白尼革命和大航海時代的冒險精神分不開,法國人對埃及和中東的熱情也是如此。德國人晚行一步,但他們對希臘文明的嚮往,背後也未嘗沒有其19世紀古典哲學與浪漫主義精神的影響。一個偉大的民族認認真真睜眼看世界的時刻,也是它精神層面真正崛起,擔當自己在人類文明中重大責任的時刻。這種精神上的宏偉視野,也許比宏偉的建築更能展現一個民族的偉大。
以上。
很有意思的問題,從旅遊的角度來聊聊,旅遊是很個性化的東西,不喜勿噴哦。
1、一個偉大的都市,一定是伴隨著一個偉大的朝代,甚至多於一個偉大的朝代。
例如羅馬,就有羅馬帝國時代的羅馬和巴洛克時期的羅馬,兩次羅馬歷史上最繁華的時刻,造就了羅馬獨一無二的魅力。
旅遊過程中,您看到的一個普通景點,在歷史上,可能是當時的地標建築,花了無數的金錢,花了無數的時間,才出現在你的面前,才吸引您前去拜訪他。
舉例子來說,今天你看國家大劇院和央視大褲衩,幾百年後的幾天,遊客可能會奇怪這麼普通的建築,也是旅遊景點?導遊可能還要鄭重告訴大家:這個是21世紀中國最具爭議的建築啊,大家不要小瞧啊,趕快來拍照啊。。。。
一個偉大的城市,就是由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地標,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物的泯滅和再生,而組成的獨特的風景線。
2、德國長期以來處於諸侯分割的狀態,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只是名義上的,是由各地的諸侯(選帝侯)推舉出來的。德國成為統一強大的國家,只是近代的事情,1871年德國完成統一。
柏林,只是一個普通諸侯國的首都,哪能跟強大的早早大一統的法國的都城——巴黎相比啊。
4、由於歷史原因,現在德國的城市,也都是分散發展的,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優勢和歷史,例如物流中心,就有三個城市來分享殊榮:海運樞紐是漢堡,空港樞紐是法蘭克福,河運樞紐是杜伊斯堡。
最富有的城市是哪個?反正不是你認為的慕尼黑。
5、如果不跟首都相比,單純城市群對比城市群,我說一句過分的話,從旅遊角度,德國的城市,不如義大利的城市。
原因很簡單,歷史上來看,德國很多城市,是德國的諸侯國的首都,而義大利很多城市,在羅馬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是世界性的大都市。
偉大的旅遊城市,都是歷史上拿錢堆出來的,拿義大利來說,威尼斯曾經是中世紀的世界中心,類同於當今美國的紐約;佛羅倫薩曾經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金融中心(銀行中心),雷同於當今英國的倫敦金融城。所以我們看到了義大利這些旅遊熱點城市的美輪美奐。
說起中世紀城市,德國有很多中世紀風情的城市,但是你要僅僅說出一個冠絕群雄,卻又很難。
感覺就是:還可以,旅遊起來比較高興;但是沒法細看,不精緻。
當然聰明的德國人當然知道他們的歷史,他們的旅遊寶貝,是沒法跟法國和義大利相比的,他們想出了聰明的辦法:××之路。
德國有無數的××之路, 萊茵河之路,南部浪漫之路,童話之路,城堡之路,玻璃之路,琥珀之路,軍事之路等等。
把幾個不同的城市串聯起來,質量不行,數量來湊嘛。
幸好柏林沒有成為另一個紐約,倫敦,或者巴黎。文不對題,只是有感而發。
沒有像曼哈頓或者倫敦那樣的金融中心,沒有科隆或者巴黎年代久遠的城堡,沒有漢堡「惡」名昭著的夜生活,柏林是大城市中的灰姑娘。但是柏林擁有的正是其他華麗的城市所缺失的:古怪,永恆的不完整,傷痕中重生的生機。柏林的這種不完美,給了全世界的「怪胎」們一片樂土。華美精緻的巴黎每一寸土地都已經被佔領,而在柏林,一文不名的年輕人依然可以靠自己打拚獲得一點生存的空間。
柏林的地標和代表不是博物館島,柏林愛樂,或者勃蘭登伯格,也不是燈火輝煌的Friedrichstasse和Kurfürstendamm,所有的歐洲大城市都有這些,或者可以說遠勝於柏林。這個城市的靈魂在於數不勝數的倉庫,防空洞和工業廢墟,正是從這裡,柏林在重塑自己的生命。煤氣塔,水塔,廢棄的醫院、機場、碼頭、火車站,CIA監控站,STASI監獄,霉蛀的防空洞,地下通道,這些兩次獨裁政治的遺產中,新的文化生根發芽。窮的掉渣的藝術家們從昂貴的城市來到這裡,柏林的自由滋養了無限的創造力。
最贊的街區在Kreuzberg,酒吧,咖啡店,二手店,街頭隨處可見的塗鴉,漂亮的土耳其男人。
最愛的博物館是Martin-Gropius Bau和Bauhaus Archive
夜生活動物們還可以去全世界第一的techno club, Berghain
然而這一切正在改變:大公司逐漸進駐,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柏林也許會成為另一個無聊而模板式的大城市。
下一個柏林在哪裡?
墨西哥城也許是個不錯的替代。
許多人羨慕德國小鎮型城市的整潔,也有說柏林做首都時間很短因而城市建設不興的。。但柏林在歷史上和倫敦巴黎一樣,都是城市大規模工業化的重病區,在一戰爆發前人口激增到了巔峰430萬。和倫敦巴黎一樣,擁擠和髒亂也是那時柏林普通市民生活的主題。。通過更早的歷史,比如柏林作為首都的時間很短,是解讀不了這個問題的。。。。因為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那麼一個柏林,具有一切成為後來特大城市的基礎特徵——龐大的市民數量、密集的工業和區域型服務業。。那麼它為何沒能孕育成功呢?。。現在的柏林,人口則不足400萬了,工業幾乎全部遷出,金融業也交給了法蘭克福。。
柏林率先進入逆城市化階段的原因很多,並不只因為德國人觀念超前,也不只因為德國的民族品性之特殊,它其實有點被近代歷史逼著來的意思。。在二戰和冷戰其間,德國的政治結構被割裂成兩段時期,但城市結構的變化卻是連續的。。這段時期德國一直都在分割柏林在一戰前留下的大量城市化遺產。。這種分割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不能一概而論。。二戰時期,是出於軍事目的,戰時不能把國家產業都集中在一處,要分散,要狡兔三窟,以防被一窩端。。冷戰時期則是出於政治目的,西德把整個政治中心從柏林遷出到波恩,東德則重建了東柏林的大量資本主義和封建時期的歷史建築。。相比而言,法國在二戰初期就已經徹底淪陷,根本沒機會考慮自己的工業該如何做戰時布局;英國雖和德國一樣,也有類似嘗試,但當時英國的小城市工業基礎設施建設並不完善,即便今天也是如此,沒法像德國那樣實現快速的產業轉移;美國則本土無戰事,國土面基又大,無需擔心這類問題。。這樣德國就天時地利人和地被迫提前進入了我們現在津津樂道的城市產業結構調整階段,工業中心去了慕尼黑,金融中心去了法蘭克福,政治中心一度在波恩。。由於原本的城市化並不充分,所以這種逆城市化讓城市呈現出更快的萎縮,在其他大城市人口不斷聚集增長的時期,柏林反倒是持續負增長的。。,而後續填補進來的新興產業,諸如創意產業和旅遊產業,並不能支撐起大規模的城市開發建設,帶來的人口也不是定居型的,因此城市形態也就不會攤得太開。。儘管百廢待興的柏林仍是歐洲最大的建築工地,但是這個城市由於各種原因錯過了可以瘋狂擴張的時機,因而仍舊溫吞。。柏林在這段時間內的城市結構調整也體現出了後工業化的特徵,但並不如後來的紐約、巴黎、倫敦那樣明顯。。因為這並不是工業化到一定程度後自然出現的現象。。但這反倒使得它擺脫了許多大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苦惱,可以專註地解決一些細節性的城市問題。。因此你會看到一個整潔的,全歐洲綠地覆蓋率最高的,充滿關懷的柏林。。
鄙人有幸在大學時代聽過前柏林規劃局長的交流講座、也聽過留德歸來的老師講解德國城市建設的歷程。。謝邀。
因為柏林本來就是一個由十幾個村莊組成的城市。沒一個公認的市中心,購物街也都分布的很散。
說到歷史,柏林其實也不如其他國家的首都那麼歷史悠久,特別是其他首都人口快速增長的二戰後時代,柏林是被封鎖的。不說東西柏林是隔開的,其實整個柏林都像一個孤島一樣在東德腹地。
倫敦有條牛津街,柏林卻分散到這裡一個Alexsander廣場,那裡一個Kadewe,另外一邊還有一個Kudam街,再過去一點還有老佛爺也是隔著兩條街。還有一個政治區的勃蘭登堡也可以算作繁華的地方。
巴黎的情況比較特殊,作為一個Metropol城市,面積卻只有柏林的十分之一。匯聚了全法國的工業商業經濟藝術政治blablabla……在德國因為以前都是諸侯國的歷史,所以產業也都比較分散,有過氣的伯恩,歐洲金融中心法蘭克福,工業中心慕尼黑,大眾所在的狼堡,斯圖加特,西德的杜塞多夫,北部的漢堡,地理位置絕佳的漢堡不萊梅。以上幾個城市除了過氣的伯恩,基本上都是無法替代的。我的社會學老師在講齊美爾的時候說過,為什麼齊美爾在寫關於大都會的東西的時候不去倫敦巴黎做研究呢?因為柏林那個時候就是國際大城市,甚至超越了倫敦和巴黎。
你得感謝蘇聯
無聊看了一下其他答案,大家都在談歷史原因。不可否認,歷史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顯然不夠。我也認真回答一下,下面是我自己的看法。
有人說柏林建都時間比巴黎法國晚,所以沒成為國際大都市。還對比勃蘭登堡門和凱旋門。那麼問題來了,紐約,香港和上海都比柏林晚,為什麼會成為國際一線大城市?
有人說這是因為德國屬於聯邦制國家,所以柏林也不是國際大都市。那麼美國也是聯邦制國家,紐約為什麼成為國際大都市?
其實,最合理的答案是柏林只是政治中心,而非經濟中心。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就是作為政治中心存在的,所以它也不是國際大都市。而倫敦和巴黎既是經濟中心又是首都。
那麼德國經濟中心在哪?法蘭克福?漢堡?慕尼黑?也許德國就沒有一個經濟中心。因為德國就沒有超大型城市。
為什麼柏林不能成為經濟中心?這就是我第一句說的,你得感謝蘇聯。另外,國際大都市其實說穿了也就是買買買的購物中心。德國人對於奢侈品購物慾望也沒有那麼強烈。
為什麼北京作為政治中心成為國際大都市,這個算特殊國情。
為啥一個胡扯+多圖的答案就能獲得那麼多贊同呢?你要把
歐洲大陸(不包括英國)的金融中心:法蘭克福,
港口:漢堡,
展會中心,漢諾威,
電視產業中心,科隆。
國際航空中心,杜塞爾多夫
出版,工業製造,軟體服務中心:慕尼黑
甚至前西德首都,波恩
這些功能都放在一個城市。
恐怕倫敦,巴黎就遜色了吧?
德國歷史上統一時間太短,柏林長期只是諸侯國的首都,自然無法與倫敦巴黎相比。希特勒要是成功,柏林會成為無與倫比的世界之都。
一方面是歷史原因,一方面是德國自己的選擇吧。
主要是德國看出了大城市的弊端,像北京上海。
倫敦和巴黎比北京上海略強,畢竟有經驗,不過還是很差,如果你去過德國的城市,再去巴黎和倫敦,就會發現德國這些中小城市遠比倫敦和巴黎整潔(這倆城市簡直是髒亂差的典型了)。大城市過大是很不適合人生活的。德國GDP高於英國和法國,只不過是平均分散到全國罷了,逆城市化是一個國家發達程度的象徵。
昨晚正好看到李歐梵談雙城記,抄給你:從歐洲文化史上來看,倫敦和巴黎早已變成了西歐文化的雙城,和中歐的維也納和布拉格互相輝映。而20世紀初的柏林和巴黎也形成了另一種雙城文化,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柏林本嶴一分為二,兩敗俱傷,現在這兩半柏林又隨東西德統一而複合了,其文化上的復興我想也指日可待。(李歐梵、季進著.《現代性的中國面孔:李歐梵、季進對談錄》,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34-25)——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人民日報有同名出版社。。。
先說結論;從文化影響力和科學研究上來看,柏林在1890年後基本上反超巴黎,躍居全球一線,和紐約可以掰手腕、倫敦要靠邊站。(倫敦的第二春是70年代後)二戰後徹底淪為五流城市,至今不能翻身。
普法戰爭之後,德國進入發展速度空前的創始時代(Gründerzeit)。這期間柏林憑著西門子城ig法本一類重工業大躍進從普魯士大農村躍居歐陸第一工業城市,人口超越400萬。但是城市布局跟石家莊雷同,遍地廠房筒子樓,完全是暴發戶的節奏。當時柏林綽號「施普雷河畔的芝加哥!?!
進入二十世紀後,柏林憑藉工業積累的體量和政治地位讓他遠遠超越其他德國城市,變成絕對的首位城市。這時候柏林作為整個德語文明的中心開始在科教文衛上發力。
當時邁錫尼考古的最新結果,化學最新的合成工藝(哈勃法等),古代語言學的最新考證,物理的一票大神(愛因斯坦海森堡普朗克),電影藝術的前沿。全部活躍在柏林。
一戰也沒對他造成太大的物理破壞,而隨後的超級通脹和財政刺激反倒讓柏林變成了歐洲生活費最低的大都會。20年代大量藝術家和外國冒險者湧入創造了柏林文化的最高峰。元首也是在這個基礎盤上接的手。
二戰對柏林的破壞是極其深刻的,然後戰後的東西分治更是致命的。東柏林基本被蘇聯洗劫一空,隨後兩方都進行了大量意識形態主導的病態建設,做了巨量的重複建設。牆起來後城市的黃金地段變成鐵絲網雷區,本來靠向蘇東偷運少有起色的經濟徹底玩完。統一後遷了首都,開始靠財政輸血繼續畸形發展。現在仍是衙門經濟為主,和昔日的世界第一化學機械光學重工業勝地是永別了。。
應該說現在柏林在這樣被花樣折磨後能有如此成就應很了不起了。題主答案不完全成立,因為柏林一度超越了巴黎倫敦。只是花樣作死,吾等無緣見識而已了。我不知道樓上侃侃而談了一大堆歷史文化的答主是真心來回來這個問題,還只是為了秀一波自己淵博學識的。柏林在二戰前論城市規模和人口完全不落後於當時的倫敦巴黎,你非要說歷史文化底蘊,那國內上海香港又有多少,但這妨礙他們位列國際大城市,打爆一堆「歷史文化名城」嗎,柏林發展後繼乏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二戰分割,作為東西對峙的最前線,錯過了冷戰期間經濟和城市發展的黃金歲月,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因為它有更出色的慕尼黑和法蘭克福啊
因為元首被打敗了,他的日耳曼尼亞計劃擱淺了,否則10個倫敦巴黎也比不上柏林
說真話 柏林人精神世界更豐富
一句話,時間短!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重要的不是工程技術,而是吃喝玩樂!柏林在這方面落後太多了
因為本來心裡有個繁華的柏林夢,無奈卻只記得戰爭之苦。
一邊夢想繁榮昌盛一邊提心弔膽,對柏林人來說 安寧大於一切
沒有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戰敗國賠的是真金白銀。一戰之後勒緊褲腰帶想翻盤,二戰之後都被半劈了
現在雖沒柏林牆了,但經濟、文化的柏林牆還未完全消除啊
推薦閱讀:
※德國哪些方面勝過中國?
※为什么菲律宾禁毒,遭到很多西方国家的谴责和非议?
※波蘭有哪些美食?
※怎樣評價 馬克龍:將歐盟建成一個與美國、中國競爭的強大經濟體?
※為什麼歐洲皇帝有時候會兼王國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