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時候喜歡搖滾樂隨著年齡增長只追隨後搖和電子樂?


這 不 是 每 個 人 都 這 樣 吧


兩年前我絕不會料到,兩年後我的手機裡面會裝滿了電子樂隊Brothers, BWO, 各類dj Danijay, Dash Berlin, Robin Schulz等人的舞曲電子音樂,那強烈而有勁道的鼓點撞擊,絕大多數搖滾樂times a million才會達到的節奏感,讓你在trance,house,dub-step充滿迴旋感的刺激中將精神融入音樂,時而充滿力量,時而興高采烈,時而像打了一針麻醉劑,感受不到任何多餘的情感,只是手腳抽搐式的搖擺和顫動,它擺脫了意志的控制,卻遠遠不是automatic

Mark 曾說 what do you need when you get heroin?Take the best orgasm you ever had, multiply by 1000 and you are still nowhere near it.

我說what other music do you need when you get electronica...

而兩年前,再向前追溯五六年,我還是聽著英倫搖滾,獨立rock的小清新,我細細品玩 Pink Floyed, 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每一句歌詞,看我們說好的迷幻搖滾,華麗搖滾;我悠然自得徜徉於Coldplay,Editors的每一張專輯,偶爾在閉目欣賞時虎軀一顫,覺得每一首歌都在左繞右繞之後回到了熟悉的旋律簡直就是我的幻覺;享受著Placebo注射的安慰劑,陶醉於Sex Pistols的anrchy詛咒,四處分享著Linkin Park的每一首好歌,以令更多的朋友中LP的°為己任,有時候聽著什麼Arctic Monkeys,the Wanted還會覺得幼稚...

槍花!槍花!我們在爭執著 Don"t Cry到底好不好聽

山羊皮山羊皮!

滾石滾石!the Rolling Stones還是like a rolling stone

Scorpion,Rammstein和R.E.M他們什麼關係...?

重金屬有多重,垃圾車庫有多垃圾,朋克和哥特有什麼關係,另類還是異端,在搖滾里來點噪音,鼓點再重一點,說唱再快一點

Encore Encore Encore!

我在搖滾樂這個有著龐大的分支和悠久的歷史的音樂流派里流連忘返,樂不思蜀,還不忘偷偷地給它分類,英倫的正宗,正如王老吉之於加多寶的正宗,Beatles雖然又老聲音又不是特別好聽,但是就像陳年老酒純粹有年代感有feel;偶爾給自己灌輸幾張Bon Jovi, Led Zeppelin,就著一本不知道哪裡找到的描寫英倫搖滾樂隊發展歷史的書,似懂非懂地咀嚼著反芻著;有著indie,alternate頭銜的總是牛氣哄哄,而glam rock則會讓你心裡頭升騰起對queer,makeup的無限美化和憧憬,繼而得出自己應屬於那個時代的結論;還有什麼psychedelic,progressive,他將給你一種唯有Ludwig Van Beethoven的Symphony No.5才能給的感覺

最後,我覺得我生來就應該聽搖滾樂的,其他的都是調料,換胃口用的,搖滾樂才是主食。

直到有一天,在一個來自德國漢堡的朋友的指引下,我踏入了house music的殿堂,無意間瞥見了裡面的金碧輝煌,從此一個不小心,一個不回頭,從德國的浩室到荷蘭的dj再到義大利的舞曲,從北歐飄滿異域風情把人置於虛無縹緲的空靈念叨,到東歐羅馬尼亞勁爆十足亂七八糟的螞蟻阿雅Picasso

於是我發現,搖滾樂是我的,浩室電子科技致幻嘻哈還是我的!

我曾聽著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淚流滿面,我也會隨著L"impazienza(Canotta XXL)敲鑼打鼓。

無他,年少不知愁,為賦新詞強說愁。漸漸年長懂事,生活磨難,瑣事把情感擠壓得無所遁形,覺得音樂還是聽著痛快就好。


看美劇《犯罪心理》,裡面提到一個理論:一個人的音樂風格偏好在14歲就基本定型了。


年輕時喜歡激烈一點的,年紀大了喜歡靜的多一些。這都是過程,聽膩了一種音樂形式喜歡另外的很正常。


我也一樣。隨著年齡增長,選擇的歌曲節拍越來越慢;從有歌詞的變得喜歡純音樂;激烈型變成喜歡舒緩的偏旋律型。主要還是心態的問題,經歷得多後慢慢變得成穩。音樂主要是提供一種符合心境的氛圍。當你的心境發生變化,音樂類型也就發生變化了。

像日本的電音我就受不了,節拍太急促,讓人煩躁。除了ZANIO和Shingo Nakamura類的清新派,我還真聽不進他們其他快節奏的曲子。而歐美系裡,uplifting的我都排除在外。自己喜歡的風格也越來越偏向Chillout類的House。旋律悅耳、節奏舒緩、轉音自然,是我對一首電音選擇的三要素。

當然,有時心情不開心時,就需要亢奮的曲子來改善。聽一些愉快的曲子可以變相成為心理治療,特別是在現在壓力巨大的社會生活中。我想這可能就是日系音樂節拍普遍快的原因:日本社會年輕人壓力也大。

如果你想了解我喜歡的類型,可以進入我的土豆主頁:丹麥人_自頻道


我更是感覺電子樂裡面可包含各類別的風格,個人也基本是這麼走過來的。


過幾年你又開始聽別的了,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罷了。


我也如此
可能是年長之後更多的感情祈求一種不言而喻(post rock)
多元的社會觀使感情更複雜並困於其中,有時也祈求更純粹的表達方式(electronica)
搖滾有時候太直白了 那種血氣方剛我現在比以前少了


因為歌詞的原因,歲數大了發現已經接受不了好多歌詞;而且歌詞會分心,很難不去注意歌詞來聽歌,不管唱的是什麼語言。音樂逐漸淪為一個營造氣氛的工具,工作,看書,掃地不至於太枯燥,所以環境音樂比較合適。而對於聽搖滾的過來人,是無法接受純純的純音樂或者交響樂的,後腰和電子顯然滿足聽音品味,於是可以過度的很自然。想去思考音樂本身的時候可以有很大的空間,不想去思考的時候它就在那邊播放著,沒有強迫感,存在感完全掌握在聽眾這裡,是比較自由的音樂。


原來,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是聽流行的……
後來,學了聲樂,開始接觸民族、美聲,開始聽古典…歌劇……
離開學校,開車,聽純音樂……
現在,搖滾!硬搖… ……
開車別聽ACDC……


一般這個進程的人都是主要聽外語(非母語)歌曲的人,聽國語或者粵語的人,會對歌詞比較多情感的共鳴。所以很多年後,很多人還是喜歡聽當年周杰倫的歌,因為就像一種回憶。而喜歡聽外語歌更看重歌曲的節奏感,節奏的演變,最終也不會太在意歌詞。

喜好演變也和生活和年紀有很大的有關,就像年輕時候討厭熊孩子,長大變成享受當爸。搖滾就是一個學期方剛的年輕小夥子對世界有批判,搖滾宣洩掉年輕的荷爾蒙;電子樂更加沉穩一點靜靜思考。每種音樂大抵都是有它自己所代表的特徵,而特徵剛好符合不同年紀的喜好而已。


因為耳朵已經壞掉了 再亂噪就真的失聰了


確定都是這樣的么?


搖滾樂解放了你的思想,具有了獨立思考能力以後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


不滿足於旋律 編曲


哦…我的膝蓋…


我跟你軌跡差不多

我是幾年前愛聽金屬 典型金屬黨 非常狂熱

從去年起就開始喜歡聽後朋新浪潮迷幻電子了

我現在覺得金屬極其無聊

我特討厭規整的編曲 除非旋律優美

電子新浪潮想像力就太豐富了

所謂音樂的魅力


我現在就只追隨電音,從流行,搖滾,哥金,後搖,迷幻電子音樂一步步走來,已經回不去咯!難道心已經不再年輕了。。。
不過聽說,電子音樂(尤其迷幻電音)是那些生活沉澱比較多的人才能欣賞的來的。 不知道適不適合其他人,不過我自己就是這樣(不過我沉澱也不多啊),現在播放列表基本都是百大DJ的曲子,其他音樂也聽,只是很少聽。
電子音樂讓我感到有種內心得到釋放,很自由的感覺,有時也會有種置身於大自然的暢快感。這應該和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內在想法以及心靈成長有關吧,人畢竟都要成長的。一點經驗之談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其實不管怎樣,什麼年齡段喜歡什麼樣的音樂,這都是因人而異的吧,只要自己聽著喜歡就行。不過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樣經歷的人也是一種幸運,畢竟口味小眾的人難覓知音啊。


題主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我也是醉了。
為什麼會提出年輕時候喜歡搖滾樂隨著年齡增長只追隨後搖和電子樂這樣的問題我也是真的百思不得其解呢。
呵呵,
首先,你的主語完全不明確,你是指你自己呢,還是指其他人呢?如果是前者,那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我們一群甲乙丙還能給你分析出個百科全書啊?!要是你是說後者,你管人家那麼多不累得慌啊?樓上居然還有認真回答的知友,只能說明這個世界對你太包容呵呵噠。
我小時候喜歡吃糖,現在不喜歡了,為什麼?
哎喲我去,小時候吃糖我覺得生活質量高,我幸福,現在不吃我覺得我生活質量還是高,我幸福。
有什麼好疑問的嗎?


推薦閱讀:

如何走上一名優秀的club DJ兼電子音樂製作人的道路?
你最喜歡的電子音樂是哪一首?
電子音樂中,EDM 是什麼? 如何定義 EDM?
中國風的電子音樂有沒有值得推薦的?

TAG:電子音樂 | 後搖PostR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