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薩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里說的「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
關於這句話,我個人有兩種理解,不過我更偏向第二種。
下面給出這句話在薩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出現的語境,原文如下:
「但是人道主義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其基本內容是這樣的: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人靠把自己投出並消失在自身之外而使人存在,另一方面,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而得以存在。」
為什麼「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
第一種理解:
這裡的「人」指的是人的意識,「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也就是處在自我的反思意識之外。
用一句中國的古話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關於存在主義,薩特說:「存在主義就是一種使人類生活成為可能的學說,並主張每一真理,每一行動,都包含有人類的背景和人類的主觀性在內。」
薩特的存在主義使用的是現象學的方法,認為現象就是存在、本質的直接顯現。而意識是使存在本身顯現為現象的存在的條件。「意識不是被稱作內感覺或關於自身的認識的一種特殊的認識方式,而是一種主體的超現象存在維度。」
因此薩特的現象學本體論是以意識為出發點的,不過他把意識分為兩種,一種是反思意識,一種是反思前的意識。
任何反思都將反思意識指向他物,以自我和對象的分離為條件。它以主體為起點,但所意向的對象則是主體以外的客體,而不是主體自身。意識發源於我,內在於我,但其對象卻超越了我,不再是我。也就是反思意識不能確定自我的存在。
而反思前的意識也叫「純粹意識」,才是第一性的。作為第一等級的純粹意識,是一種沒有人稱的超越意識,它僅僅是關於某個事物的意識,而其自身當中並沒有一個先驗的、實質的內涵,而所謂的自我則僅僅是反思意識,也就是第二等級的意識的產物。因此,想要認識到自我意識的存在,必須依靠純粹意識。但是這種純粹意識本身,因為沒有進行反思,又是認識不到自己的。
也就是說,雖然我能意識到別人的存在,但是我卻不能確定我自己意識的存在,因為我就是用這個意識意識到的。也就是所謂「當局者迷」。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他人來意識到我的存在。由於他人意識的出現,自我意識才會發生,也就是「他人」是「自我」的先決條件。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假如我通過鎖孔偷窺別人,因為我注視著別人,我就把別人當成了意向對象。這時我聽見了後面的腳步聲,感覺到有人注視我,「羞愧」向我揭示了我。正是我感到他人有可能注視我,我才會注視自己,感到了自我的存在。這就是「旁觀者清」。
「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也就是說,人可以看到自我以外的東西的存在,但卻始終通過別人的視角來看到自己,人需要以他人來發現自己,使我認識到自我的存在。全句的意思就是:我正在進行看的活動,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在看,是因為我從別人的眼睛裡看到我的存在,因此我才能肯定我的存在。
第二種理解:
這裡的「人」是指人的本質。「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也就是處在人的本質之外。
薩特主張「存在先於本質」。人的存在先於他的本質,其意義就是說他必須先存在,然後才創造他自己。但是存在並不創造他,他是在存在的過程中創造他自己的。
在薩特的本體論中,他區分了兩種存在——自在存在與自為存在,自我意識以外的,不以意識為轉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即「自在存在」,而人剛出生時就是這樣一種「自在」。自在的存在是沒有原因的,也沒有目的,純屬偶然和荒謬的,它是一片混沌的巨大虛無。也就是說人剛開始的存在是毫無意義的,因此人還不具有「人」的本質。
因為人最初作為自在是不具有本質的,人如果想要認識事物,使事物進入自己的意識,就得使背景虛化,凸顯自在。這就是虛無。
「自為不是別的,只不過是自在的純粹虛無化」。人把外部世界「自在存在」虛無化為「自為存在」的過程,也是人對自身既定存在狀態的改造過程。
「消失在自身之外」指的是人對自我虛無化的過程。人在外部世界的「自在存在」虛無化的同時,也在把既定的「自在」的自我虛無化,看到自己所欠缺的部分,通過對生活的改造和實踐,來不斷實現自己新的可能性,使其本質更加豐富,也就是使「自為」的變動的自我得到實現。「自為永遠是懸而未決的,因為他的存在是一種永恆的延期」,所以人總是處於不斷地超越、創造中。自為作為存在的缺乏總是追求、趨向存在,這種不斷地追求和趨向使自為(人)不斷地超越、否定自己和世界獲得新的價值和意義。
「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也就是說,人的本質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人因為自身存在的缺乏,而始終趨向存在。因此把自己投入世界當中,認識世界,超越自身,使自身趨向一個完滿的存在。
就我個人來說,根據上下文的關係,上一句很明顯和下一句應當是一個意思,都是用來表達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特徵,只是作為不同方面的表述。因此,我個人更偏向第二種回答。
非專業,懇請指正。
你連對自身的存在都覺得虛妄的話,你還會在意他人的存在嗎? 你在意了自身,你才有可能超出自身。
比較簡單的理解就是,人的存在在物質上表現為一具肉身,但對每個人而言,我們的存在卻表現為我們的意識。而人的意識相比其它生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客觀審視自我的能力,動物只能隨本能順其自然地活著,但人卻可以總結、反省,發現並做出更多的選擇,使世界充滿名為可能性的虛無。
總而言之,人的存在創造了虛無,而這存在作為意識獨立於肉身則是必要的前提。
他本人受黑格爾影響很深,所謂「在外」,有點「異化」或「對象化」的意思,就是人的選擇受制於並處於他人支配下,此時自己就不是「本真」的自己,而是為他者的自己。
謝邀
對不起,不是很理解,沒有辦法解答。
推薦閱讀:
※毛主席在《實踐論》里的這句話對嗎?為什麼?
※尼采是否是個理性的人?
※如何看待周國平關於尼採的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尼采?
※活成了加繆筆下的「局外人」,應該怎麼辦?默爾索最終認識到了什麼?《局外人》結局是什麼意思?
TAG:薩特Jean-PaulSartre |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 西方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