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魅族pro7慘敗的2017年即將過去,魅族將何去何從?
如題,作為深度煤油,我一直沒認輸。直到pro7降價到1999,直教人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了
如果撇開魅藍,單看魅族的話,傳說中的魅族15將是魅族的轉折點。
2017年,沒有了MX7,PRO7雖然有些許驚艷,但短板太短,註定做不出較好的銷量。
2018年,從目前魅族各方面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年初會發布一款魅族15。至於會不會還有PRO8和MX7(或者MX8)都不好說。正常情況下,魅族應該不會只靠魅族15和魅族15plus來支撐魅族品牌的銷量。
無論怎麼樣,魅族15都將是魅族的轉折點。
如果魅族15一炮而紅,魅族將揚眉吐氣,往上走。
如果魅族15銷量不佳,魅族將繼續低迷。
我覺得,魅族15就是黃章的夢想機,MX系列不會再有新機了。
明年應該還會有PRO 8。
魅族15走量,PRO 8走高端。
希望魅族15可以大賣。套用老白在發布會上的話來講,2016年是艱難的一年,產品線混亂不堪,魅藍、MX和PRO各自為戰,發布會每月一次,新品雜亂無章,沒有一個特別亮眼的產品讓消費者記住。
2017年魅族的新年年會上,JW給出魅族年度發展主題是「老老實實做研發,踏踏實實做營銷」,而這一年,是魅族成立15年來最最艱難的一年,從2016年底的兩輪內部大裁員,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到今年主打的PRO7系列旗艦機,價格在四個月內三連跳水,拋開已經成血海的國內手機市場的大環境而言,2017年過得如此艱難,究其原因,是魅族內部的昏招太多,魅族今年的出貨量多半不能達到兩千萬台了。
魅族如今從2015年的T1末席團隊淪落為2017年的T3團隊,魅族能否鹹魚翻身,一切看2018年的表現。
這是一場硬仗,如果2018年打好了,依然有機會重回T2團隊。用高通中高端處理器重塑MX系列,緊跟使用三星獵戶座處理器或者高通八系列的處理器,配合全面屏潮流,重塑pro旗艦系列,精簡魅藍的產品線,讓高音質重回魅族,讓產品別再有明顯的短板,提高產品質量,那麼魅族翻身不是夢。
作為一個15年歷史的老科技公司,以下回顧2014年以來三年里魅族的發展,反思每個階段魅族所犯的錯誤。希望魅族能夠鳳凰涅槃,給煤油們一個大而美的魅族。
2014年
作品:MX4、MX4 pro
煤油圈有一句話傳得很廣,「X3之後無魅族」,在2013年,MX3問世後非常有亮點,相比於同時代的國內產品,MX3的設計理念和工藝美學超過國內同行至少兩到三年水平,如今把4年前的MX3拿出來,它的宅寂美學仍然不弱於市面上很多機器。
到了2014年,JW重新執掌公司,魅族開始下意識走小米的路線了,公司整體結構大變更,子品牌提上日程,為挺近IPO上市做好一切準備。然後2014年的作品,MX4及MX4 PRO,即便外觀承襲了MX3,但靈魂里開始跳脫了原有的魅族風格。
產品的品控變得一般,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爆發出很多售後問題,產能雖然已經突破原有的百萬級,但是隨著產量的爬升,應有的小而美的精品難以把控好質量關。
MX4的15:9的屏幕並非市面上主流的尺寸,雖然很美,但很多軟體要重做適配,堅持自己最初的設計風格,算是有利有弊。小圓圈的smartbar是大家所詬病的,除了亮光不均勻的通病,還有下拉懸停界面的雞肋。後來2015年mback的問世,小圓點消失,讓這個問題不再是問題。
MX4用了MTK的CPU,PRO用了三星,後邊MTK跟魅族成了一窩的難兄難弟,而三星CPU和觸摸屏的供應一直也是魅族的最頭痛問題,如果這一年魅族與高通就專利費達成協議,用上高通處理器,現在也就沒有OV什麼事了,更不會出現2016年高通魅族對簿公堂的事情,所以說,選擇往往比努力重要啊。
魅族從MX4開始放棄了自己的HIFI音樂優勢,MX系列也就不能稱為夢想系列,作為MP3發家的魅族可以說音樂就是魅族涉及的靈魂精髓所在,也是承襲先代產品的一桿旗幟,在MX4上丟了HIFI的旗幟,出於價格和成本的考慮,而在PRO上邊重新加入HIFI功能,也是出於產品線的差異化考慮,但HIFI不在了,MX還能叫夢想么?
2014年魅族最大的昏招,就是MX4 PRO在三星CPU無法支撐2K屏功耗的情況下,為了追趕大潮、趕時髦適配2K屏,而現如今的事實證明,2K屏與1080P在用戶體驗上基本沒有區別,結果這一款全球首創安卓正面指紋識別的手機在一片用戶不滿的聲討中,大面積價格跳水。
2015年
作品:MX5,魅藍note、魅藍、魅藍note2、魅藍metal、魅藍2,PRO5
2015年魅族拿到一手好牌,但是打得也並不如何出彩。馬雲爸爸的阿里入股,同時有一個雙方對賭協議,即魅族當年出貨量少於2000萬台,阿里就會進一步收購魅族股權,這個對賭協議是真是假,幾年拭目以待。天音控股等股東融資,這一年,魅族借著資金的東風,大幹特干。
2015年的夢想系列MX5,設計上中規中矩,三段式金屬機身,MTK的處理器,適配快充,也是迄今為止,夢想系列中銷量最高的一款。
魅藍系列問世,自不多說,成為紅米的最大對手,產品稱得上是千元機的殺手級作品,大舉搶佔了低端市場,2015年手機市場上聽到最多的就是紅藍大戰,此時小米正在走下坡,魅族在千元機市場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PRO5,被譽為2015年國內手機的旗艦機最佳作品,作為PRO系列重新上路的開山作品,一雪MX4 PRO的尷尬前恥,是一款成功的亮眼傑作,以至於後續的PRO系列佳作都難以跨越這座高山。
2015年是凱歌高奏的一年,魅族還是做了不少昏招。
線上搶購、線下加價。
魅藍系列初次發布,營銷的策略做得非常好。魅藍note線上火熱搶購,擠爆伺服器,線下專賣店缺貨,加價才能買得到,令不少煤油反水成為魅黑,究其原因,並不是魅族刻意地學小米飢餓營銷,而是供應鏈的產能規劃,跟不上市場銷售的節奏,現如今魅族的供應鏈比起兩年前確實有很大進步和改觀,至少不用搶購了。
九千萬春晚廣告。
JW以九千萬元搶下2016年春晚廣告第二位,多少帶有點炫富和亮肌肉給股東和對手們看看的情節,雖然在除夕那天晚上看到魅族手機的廣告,亮閃閃的PRO5魅族人和煤油們都小小地激動了一番,但春晚之上不過一晃而過的三十秒鐘,對魅族打響知名度能有幾分幫助。人都是健忘的,像OV那樣頻繁地在電視上、網路上和大街上洗腦「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腦白金似的廣告確實大獲成功,所以魅族用九千萬搶下春晚廣告,等同把錢打了水漂。
招兵買馬。
2015年末,對2016年的總體規劃和發展方向基本已經定位,魅族在2016年要擴大市場版圖和擴張產品線。魅族為了囤積有生力量來支持2016年的發展,開始了大批量地招聘人員,給2016年底內部沉重的冗員、冗官問題,提前埋下了隱患和危機。
不計成本大量地獵頭和挖角各種高管和技術人才,招聘大量的985/211高校畢業生進駐公司,放長遠來講,壯大研發和管理團隊、增強內部能量、吸收新的理念、注入新的血液,對魅族的發展來說固然是一件好事,而如何將這批新人轉化成生產力來促進魅族的發展,魅族高管們和人力資源部門一開始並沒有好好地規划過。
以至於後來魅族內部會出現某個部門有一個高級經理、兩個經理級別管理人員,而真正在做實操技術的人員只有不到兩到三個,整個公司內部一網子撒下去,能撈出七八個總監和高經出來,剛進公司的沒有經驗的高校畢業生的實習工資,還要高於進了公司一到兩年工齡的正式編製員工,基層老員工情緒頗有不滿,更加沒有工作的動力。
高通專利案懸而未決。
高通這一年非常地不好過,除了國內壟斷案被罰,還有自己810系列處理器品控嚴重跳水,發熱嚴重,用戶體驗感暴跌,坑殺了一大片國內的旗艦,連戰略合作夥伴小米也被拖下水,一年下來業績慘淡,而聯發科與三星處理器陣營藉此良機,搶佔了一大部分市場。
出於以上原因,站在聯發科2015年魅族的產品獲得不小成功,並躋身T1團隊末席,年出貨量達到兩千萬級別。但魅族沒有在自己最出色的時候、在高通最危機的時候,主動地同高通聯繫達成專利協議,把潛在的危機解決。也許魅族也沒有預料在2016年底,高通會迎來翻盤似的大逆轉,喘過氣的高通終於空出手來,與魅族就專利問題對簿公堂。
魅族再一次錯過了最佳的選擇,跟聯發科成為一榮俱榮的戰友,可惜從國內山寨手機處理器發家的聯發科,不論X系列的處理器做得再好,工藝做到精細如10納米製程,始終難以脫去自己頭頂上的低端帽子。
借楠總的那句「魅族可能是唯一一家不靠高通做大的手機廠商」,奈何聯發科不給力,並非魅族不努力。
2016年
作品:PRO6、PRO6 PLUS、PRO6s、魅藍E、魅藍U10、魅藍U20、魅藍X、魅藍note3、魅藍3、魅藍3S、魅藍note5、魅藍5、MX6、魅藍MAX
魅族艱難的一年,也是魅族最繁忙的一年,14場發布會,發布了一大批新機,就連魅族內部員工對2016年的新機辦不到如數家珍,每月一次的發布會成了標配,科技公司成功轉型音樂會公司,這種貶義的名頭魅族也欣然笑納。
年初高端機PRO6,相比上一版的PRO5,配置聯發科X25,內部的配置,不論HIFI、拍照、續航等都掉了檔次,PRO6實在不足以冠之PRO6的名號。
早先魅族在命名的時候考慮過PRO5 mini,但因為二者畢竟不論外觀還是內在,都沒有太大的繼承和關聯,最終還是命名為PRO的換代版。憑藉全球首創的全金屬的一刀切和環形閃光燈,5.2寸修長且圓潤的機身,手感足可媲美iPhone6,在工藝上的創新可算是合格的作品,不能算是革命性的真旗艦,即便推出的改良版PRO6S,也並未造成很大反響,乏善可陳。
MX6復刻PRO6的外觀,就像一台放大版的PRO6,沒有亮點,不值得一提,在外觀定稿之時,JW在公司內部郵件上痛批,並聲稱下一版MX7如果照搬PRO系列的ID就直接砍掉算了,丟失的夢想什麼時候才能撿回來,等2018年JW的出山之作吧。
pro6 plus彌補了2016年旗艦機的空缺,雖然用上了三星獵戶座處理器,唯一能詬病的,大概也就是沒有適配電信的全網通,除了底蓋上的外觀沿襲PRO6,整機結構上與PRO6還是有很大差別,中規中矩的作品,可惜生不逢時,淹沒在OV崛起的大潮之中。
魅藍系列承接了2016年機海戰術的使命,魅藍note3在千元機市場一家獨唱,難覓強勁對手,直到下線停產,依然供不應求,支撐起了魅族全年三分之一的銷量。
其它魅藍作品,打磨了一萬年的聯發科P10和P20,一款接一款如同套娃,大戰中低端市場,卻不見得能混得風生水起,反倒讓魅族背負了死磕聯發科、要抱著聯發科同生共死的惡名,繼而讓魅族整個品牌變成了低端機製造專業戶,品牌的價值大跌。
當競爭對手們開始投身中端和高端市場,魅族在低端機的機海戰術不可能會奏效。
如果我能用高通,我早就想用高通了,這大概是魅族人2016年的心聲。
這個時期的魅族犯的錯誤。
產品線太混亂,自家產品太相似。
如果拿出同時期的競爭對手,比如提起OPPO會立馬想起R9,提到VIVO會想起X8,提到華為會想到MATE 7,而魅族呢,沒有專門針對的一款真正的主打機型,有的話,就是千元機魅藍note3,而中端機PRO系列一直無法承擔大局面,是魅族產品規劃和設計上一直以來的痛腳。
價格定位上,各種產品自家人打自家人,同價位里相似的太多,琳琅滿目給消費者造成選擇性困難,MX6降價之後和魅藍MAX、魅藍X重疊,魅藍U系列與魅藍note3、魅藍3s價格重疊,魅藍E的定價略顯尷尬,不上不下,在千元機和千五機的夾縫中求生存。
沒找到用戶所需,缺乏創新的賣點
套娃、套娃、還是套娃,萬年不變的聯發科加上萬年不變的正面家族臉,就連楠總在發布會上介紹魅藍系列的時候,似乎都能聽到語氣中的尷尬,東拼西湊了各種配置,硬是將演講拖到半小時,最後再公布價格。
除了大熱的魅藍note3,魅藍5和魅藍5S相比上一代產品在材質上有所更新,配置沒有多大改進,針對千元以下市場用戶,魅藍X第一次用上雙面流光玻璃,可算是最美的一款魅族手機,針對更為年輕、追求差異化的消費群體,魅藍MAX主打商務大屏手機,而U系列、E系列和MX系列定位太過模糊。
努力地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做細分市場本身沒有錯,問題是做得太細化,太針對性,越是要有所針對,越是要在作品上找出對應的亮點來,而魅藍系列正好缺乏這種奪人眼球的亮點,彷彿每一款新品都是為了匆匆忙忙地應付老師交的作業,沒有迭代的創新。
比如十八到二十八歲之間的用戶更追求新穎時尚的外觀配色,功能上喜歡拍照、更喜歡玩遊戲、更喜歡長續航,就應該針對這個群體,設計針對用戶需求的產品。
研發骨幹人員出走
馮幸和馬麟寧投靠了樂視假藥停,順帶也帶走了一批研發和flyme的骨幹,就如同2015年魅族挖走了一大批酷派的研發骨幹一樣,魅族內部並不缺研發人員,但缺的是有能力獨當場面的骨幹精英,這一次骨幹精英們的出走,也給內部人員帶來不小的轟動,辦公室危機四起,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少人開始私下盤算起另一條出路。
年底flyme6的發布並沒有帶來如同flyme5一樣的驚奇,多款機型刷機後BUG接連不斷出現,與精英們的出走多多少少也有點關係。
如今樂視假藥停沒落,華光不再,馮先生和馬先生不知此時近況如何,自不再提。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科技公司間的跳槽現象再正常不過。但,馮先生他們那時候大概已經意識到2016年底的冗員危機,如果他們當初不出走樂視,留下來的結局如何,也未可知也。
為2015年HR埋下的坑買單
在PRO6 plus即將發布之際,產品規劃部門做好了2017年的產品規劃路線提交到CEO辦公室,相比2016年的機海戰術一個月發布一款,2017年的發布新品數量和節奏大幅放緩了。
發布的新品太頻繁了,是該停一停了,高層們在年中的時候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大半年的機海轟炸,對公司的銷售收益甚微,甚至還有項目連帶虧損,但規劃好的一整年新品已經上線,一環接著一環,砍掉剩餘的未發布新品也不合實際,最終魅族硬著頭皮度過繁忙的2016年。
2017年發布新項目大幅度的削減會意味著什麼?研發、供應鏈等配套工作會減少,大量人員工作量不飽和,人員冗餘,繁重的人力資本開支,最終暴露在會議桌面上。精簡優化團隊刻不容緩,於是公司內部上下開始了一整套的人員精簡計劃,給每個部門定下人員優化指標。
2015年通過高薪挖過來的精英,在重點高校招聘回來的畢業生,2016年底又通過高額的裁員補償將這些人送走,有了其它出路規劃的人一個個打好自己的小算盤,翹起尾巴博取被優化的名額,好拿夠錢跑路另謀生計。
這種人事管理上的重大策略失誤,不應該發生在一家已經經營了十幾年的老牌科技公司中。
2017年
作品:魅藍note6 ,魅藍6,PRO7,PRO7 plus
2017年,TCL的羊駝進入魅族營銷,高通與魅族達成和解,魅藍成為獨立事業部。
年中發布的旗艦機Pro7的畫屏,ID為了創新而創新,被一眼看穿了目的,在2016年底外觀ID定稿並開始初步研發試產時,畫屏的存在似乎就是在回擊那些套娃言論而產生的答案。
因為這個畫屏,市場上毀譽參半,真正見過這個ID從圖紙變成現實,然後再一點點地改進到完美,耗費了多少研發和結構工程人員的心血,畫屏從模板到材質到貼合工藝,改了又改。在發布的前夕,老白的給魅族內部的信件張貼在各個部門,鼓舞士氣,發布當日,許多員工守在前台大屏,或者端著手機直播,熱血沸騰,彷彿回到當年發布MX3的時候。
講真,如果處理器不是聯發科而是高通,PRO7的設計融入了魅族一直以來的工匠精神,專註打磨,在國內唯一一個不跟著iPhone走的手機設計,放眼國內各大牌子,敢如此標新立異、特立獨行、不走尋常路的創新,也唯有魅族了。
PRO7處理器不得不選聯發科,因為畫屏的底層一心二用的BSP也只有聯發科才會傾力配合魅族調試自家的處理器的演算法,並派遣多名技術人員進駐魅族隨時處理,至於財大氣粗的高通和三星就不會這麼做。
PRO7發布會後,價格被吐槽,低配版聯發科P25被吐槽,萬年聯發科被吐槽,副屏功能雞肋被吐槽,PRO7其它的亮點全部被淹沒在口水中。這是一次成功的創新的教訓,證明消費者並不會為了創新的ID買單,也證明了消費者的眼光睿智而且殘酷。魅族正準備憑藉PRO7在中端市場大幹一場,一盆冷水讓澆滅了所有魅族人的熱情,銷售部老潘辭職,
而魅藍note6撐起了今年魅族的成績單,同時也是魅族轉折之作,不論是首次搭載高通晶元,還是虹軟定製的雙攝,都博得滿堂彩,不說魅族人,很多煤油看到處理器是高通驍龍625時,難掩激動之情,終於洗刷了萬年聯發科的惡名。
魅藍事業部今年唯一的敗筆,就是flow耳機的危機公關處理不當。Flow耳機在發布之後,可以說是國內耳機圈中性價比最高的作品,在競爭對手們刻意扒皮flow發聲單元海內外用兩套婁氏和億歐德單元時,配件部的回應為億歐德辯白和對國產供應商讚譽太多,最後又給予召回補償,給外界冠以預謀營銷的頭銜,前後矛盾的公關操作讓人看得雲里霧裡。
魅族事業部蕭條,而魅藍事業部紅火,講真,這個應該不是魅族高層們樂於見到的現狀,畢竟魅族事業部代表著自研的OEM項目,而魅藍事業部代表配件及ODM項目。
利益相關:從MP3時代的資深元老級煤油,到魅族中的一員
2018年,應該要重新出發的魅族,究竟要從之前的教訓之中學到什麼,不妨先試著做到以下的建議。
1、 重塑三大品牌的價值和印象,重新規劃差異化的產品線
魅藍代表的青年良品,MX代表的中高端機型,PRO代表的高端商務機型,但很顯然三大子品牌規劃顯得混亂不堪,各自混戰,毫無章法可言,產品規劃與市場評估是魅族內部最應當變更的兩大弱勢。
從2015年起MX難有代表魅族個性的傑作,尤其是MX6,不論是設計定位還是價格都是在不上不下的地位,至於2018年是否會被砍掉,全看魅族事業部15周年慶典之後整體產品線的規劃,MX7已更名,未來可能也不會有MX7,MX不一定要攜帶最好最優的黑科技,但是魅族打磨的工匠精神一定要在MX系列上繼續下去。
同樣,PRO系列代表魅族最高製造和工藝設計水平,如今針對的是三千元高端商務機市場,MX4 PRO與PRO7兩輪折戟,給魅族內部所有人好好得上了一課,究竟是創新優先還是市場優先,這無疑是兩條路,你可以陽春白雪,凸顯品牌個性,也可以下里巴人,淪為大眾化,我相信這兩次慘痛的折戟,會給PRO系列帶來最大的改變。
請記住一句話,沒有足夠強的實力跟優勢的情況下,再多再好的創新,不過是幫更強者鋪路和探索的犧牲品,Mback如此(ZUK參照),正面腰圓鍵如此(華米OV參照),一刀切的弧形納米天線條底蓋如此(蘋果OV參照),消費者只知道賣得好的牌子,卻永遠不會記得那個最先創新的牌子。
同理,魅藍作為青年良品,一定一定要抓住青年人的喜好,很多年輕人買手機不會去關注這台手機的用料,只要打大型遊戲不卡,拍照清晰,運行流暢,電量充足,只要體驗感非常棒,哪怕你用的是國產晶元和國產屏幕,OV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更何況人家低配置敢賣到兩三千。
魅藍note系列是最成功最性價比的千元機,一定要堅持下去,但是魅藍系列一定要跳脫出千元機的範疇,敢於挑戰千五至兩千市場,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新的子品牌logo--mblu是魅藍事業部獨立的標誌,畢竟一直出千元機會將整個魅族的品牌價值定位都拖垮的。
2、 兩大事業部建立新的營銷策略
JW恥於做廣告投放,這一點在行業內眾所周知,OV宣傳狂轟濫炸,搶著冠名各大衛視綜藝,華為、小米也學起OV的明星代言,投放街邊廣告,而魅族總是那麼地特立獨行,從來不請明星代言,這麼多年下來,只冠名過《非正式會談》,只在《暴走大事件》中植入廣告,也就只有在PRO7發布後,在地鐵站、街邊大熒屏上發過廣告,請了王尼瑪去魅藍發布會,就是不清大牌代言,不上熱門綜藝,不在街邊狂轟濫炸地放地推。
沒錯,我給魅族開始走上正常的營銷方式點個贊,但是還不夠,我歸結為公司風格問題,當然,也是因為手上的資金拮据。請所有人不要忘記,任何大牌代言、任何熱門綜藝冠名動輒上千萬,線下推銷員的提成傭金更是頗為可觀(我就不攻擊友商了),楠總敢於講真,雖然是」碰瓷營銷」,卻是說的都是大實話,這些錢一開始是手機廠商出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還是消費者在掏錢。
JW的性格和個人作風,像極了一個產品經理,而非一個大公司頂級的管理者,一個在產品上打磨的人,愛死鑽牛角尖,有利有弊,而擁有這樣人格的人,當然不會大把大把的錢花在營銷上,他傾向於把更多的錢花在軟硬體研發,
花在供應鏈優化。我按著良心說,拋開坑爹的聯發科不說,在同價位上,軟硬體到細節上能做到魅族這般的,國內除了華為外,其它廠家確實沒有能夠比肩的。
但是,不變就會死。
我不贊成向OV一樣大筆錢大筆錢的冠名綜藝進行庸俗洗腦,因為這樣會讓人對魅族這個牌子反感,但我贊成魅族去學一學OV的線下推銷。
首要的就是整頓線下的專賣店。2016年魅族大筆擴張專賣店,但是線下專賣店的成本實在太高,大到專賣店店面的裝潢到租金,小到人員傭金,都是巨大的開銷,而對銷售量的貢獻上卻寥寥無幾。我多次去珠三角各地的魅族專賣店走一走,門店都是統一規格的藍白色裝修,確實很漂亮,門可羅雀,銷售員統一穿著藍色懶散,並沒與過多的熱情去推銷,店裡除了魅族手機跟配件外,沒有賣其它東西。
反觀沒有品牌專賣店的OV,混入小米、華為、努比亞之中,在線下銷售卻紅火異常,連雷軍都親自去一線調研學習。
OV的策略,是大步地讓利給一線銷售人員,並降低銷售准入資格,不管是三四線的街邊銷售小店,還是不入流的渠道平台,抑或是沃爾瑪大賣場專櫃,不要求你裝潢豪華,不要求你門上的logo掛多大,都有資格從OV取貨。
OV一部官方價買三千元的主打旗艦機器,線下渠道的取貨價格遠比官方價低上兩到三成,這兩的三成的讓利,讓線下的渠道商更有動力去向消費者推銷。你可以試想,銷售員賣出一部OV手機,比賣出一部其它廠商手機的提成多,你是願意多推銷OV手機,還是願意多推銷其它廠商的手機,即便其它廠商手機性價比、外觀好過OV手機。
這就是營銷上的利益相關,把銷售的蛋糕分出一點給銷售員,將線下銷售員跟自家利益掛靠,哪個銷售員不會努力推銷賺更多的提成?線下的銷售越是有賺頭,銷售員越是會積極地變出花樣進行推銷,送各種手機配件,自覺做各種品牌地推活動。
3、 快速跟進手機熱點
在今年推出的最火爆的全面屏潮流,魅族掉隊了,連鎚子都跟上了大部隊,魅族卻掉隊了。不過還好,魅族的研發團隊正在快步跟進,並即將推出首款全面屏作品。
2018年除了全面屏外,還有許多需要跟進的熱點,柔性屏、無線充電、可靠性防水、急速快充、電池容量、AI、生物識別。
按項目管理的話來講,追上進度就是兩種辦法,快速跟進和趕工。要追上大部隊,方法非常簡單。無謂且費力不討好的創新可以馬上丟掉了,國內有許多的方案公司和設計公司,完全可以將80%的設計外包或者購買設計ID,內部研發團隊負責核心的20%的設計,這樣可以精簡研發團隊,減少研發工作量,研發成本也會減少很多。
再說地簡單點,蘋果現在做什麼,我們就馬上做什麼,一定能在市場上活下來,並且活得很好很舒服,看一看OV便知道,不用費多少力氣去創新,照搬就行了。
現在的魅族,活下去才是第一課題,而不是強調創新精神、工匠精神。
高風亮節、特立獨行的風格值得稱讚,但請先活下來再說。
活著,你才能堅持工匠精神,堅持自己的靈魂。
魅族真該好好看看OVHM這一年是怎麼鎖定自己的目標用戶的,創新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做產品不是搞行為藝術……即使是最有能力教育用戶能力的蘋果,都知道要踩著潮流來搞事情,你那個畫屏幾個意思?
處理器就不吐槽了,不知道它拿來的自信,覺得自己這旗艦需要多麼大的出貨量……
我覺得魅族接下來難混啊,明年就算出真旗艦,上高通,旗艦、次旗艦cpu貨源也肯定掙不過OVM,基本被卡死,ppt化。明年肯定還是靠魅藍養著,主品牌繼續邊緣……今日魅族公布全年數據,魅族+魅藍總體出貨量接近2000萬台,銷售額超過200億元,較去年有所增長保持健康穩定的盈利。
魅族認為,銷售額的提升通常意味著兩件事:一是魅族機型的單價有了提升,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二是盈利能力得到了強化,這點從魅族宣布全面穩定盈利也可見一斑。
今年的銷售額對於魅族來說非常可觀,那麼在2018年魅族還表示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率。
實現兩位數增長並不容易,據魅族透露明年計劃在西南地區新增研發中心為5G布局;產品方面魅族品牌將全面告別聯發科處理器,會推出一系列搭載高通驍龍晶元的中高端機型。————來自新浪的文章
瀉藥
不是煤油
至少畫屏的創新還是獨一家
希望和高通重歸於好之後旗艦能更良心一些
知道你魅族想做高端但是單憑聯發科是提不了價格的
總不能一直靠著魅藍真旗艦吧
以上
這機子還不錯
魅族在之前就凸顯問題機海戰術是被逼的,而不是實力展現,個個機型都是套娃審美疲勞,研發實力相對於比較弱,原來我是比較看好魅族的,因為我們這個五線城市在華為小米沒有在我們這裡開店的魅族已經有兩家專營店了,其實要是早點用驍龍的晶元不至於這樣,魅族一直想做的是ov想讓用戶忘了參數,抱團聯發科也是個錯誤的決定,魅族機子信號不好聯發科的鍋也有,冬天來了沒有坑過冬天的人要被冷死魅族也一樣,光靠低端機魅藍只能淪為備用機或者老年機,市場競爭力會越來越低同樣適用於其他品牌,黃章打磨的15mx機決定了魅族成敗,在冬天要是在失敗就只能淪為其他了,利益相關用過兩個月pro5,剛剛入二手魅族note6評測。
即使魅族利潤上來了,整體品牌形象也是失敗的。
李楠在2016年也說公司上下已經都意識到了。 @你想喝啥我都買
謝謝邀請,作為魅族的員工,我總不能說自己公司不好吧。。。額,什麼也不說,只希望明年的新夢想機型能夠合大眾口味。
提供一個小細節,作為參考
煤油都吐槽pro7銷量撲街,官方也連續兩次調價
但是楊柘在採訪中明確表示,pro7系列激活量超越pro6plus
emmmm,或許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慘,畢竟單品利潤也十分可觀
身為魅族MX3的用戶,單從MX3來看,魅族的優缺點明顯,其屏幕,設計得到魅友的認可,但是MX4的到來,完全顛覆MX3設計,魅族未來產品線,設計,必須是穩定的,才會有可能重回第一梯隊。
失敗嗎,你是沒有看到pro7剛出來那會,知乎一個個寫文章誇耀pro7誇的有多厲害,看完我都感覺pro7顛覆了一個時代【滑稽】
為什麼你們都這麼看衰魅族,我到覺得魅族還會搞畫屏,而且會弄得好!雖然今年是栽了個跟頭,但是這樣的失誤,魅族還是能承受的起的吧!
瀉藥
我還見證了魅族Flow耳機的鬧劇。
我對魅族不做評價
要做評價絕對差評
好在和華為還差點意思,不然。。嘖嘖嘖
何去?hifi手機應該搞起來,耳機用心做,手機本身我無所謂,原本這些再怎麼考慮換手機我也不會考慮魅族,當然如果以後能在hifi混回一些名聲那我會考慮。
要注重考慮的首先是聲譽,第二是煤油,然後再是盈利
2017年魅族盈利增長平穩
並非題主所說的 慘敗
2018年魅族會以更好的姿態正式向對手宣戰
魅族的榮光2014和2015表現出色是因為聯發科和三星的soc表現出色,中低端聯發科x10和p10夠用性能還可以,高通則深陷615泥潭,而高端的三星7420因為製程優勢沒被arm的a57坑,而高通810則變成烤龍。這也成就了魅藍,魅族mx4和魅族pro5的成功。如今高通憑藉625和835重回寶座,聯發科和三星優勢 不在,所以自然沒落。
一句話,魅族開始套現了
推薦閱讀:
※魅族手機質量究竟怎樣?和小米相比如何?
※如何評價 魅族 PRO 6 的烈焰紅配色?
※如何看待魅族於2016年11月30日召開的新品發布會?會有什麼亮點?
※誰來分析下魅族官網遭遇攻擊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