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應對美國回歸製造業?


美國的機器人和高端製造技術回歸最大的問題是響應速度慢和成本控制問題,不是科技水平不夠。

北美消費者買東西主要看有沒有貨,有多貴。

響應問題慢主要體現在沒辦法適應高速發展變化的快速電子消費品行業。 比如,快速電子消費行業有典型的時間效益,某種程度上跟賣水果類似,趕不上旺銷的季節,再好也白搭。以音箱行業為例,產品大都是年底完成樣機研發,CES參加展會,3,4月進入各大retail的倉庫,年中大批量的進入貨架,然後持續從年中一直賣到年底,周而復始,年中如果賣得好,會有一次到數次大規模的秋季補貨,再次塞滿貨架,迎接年底11-12月的大規模促銷,對於很多品類,一個黑色周五能賣半年的量。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趕在春,秋 兩季的大規模reset,幾乎錯過一年,第二年再拿前年的剩菜來炒,消費者的興趣就都沒了。

一個全新定型的智能硬體產品,一般典型的生命周期就是一到兩年(然後就要考慮換代或升級),也就意味著,如果不能在一年內完成研發,量產(注意研發也需要製造環節的研發和自動化測試開發工作),這個產品幾乎就費了。

以北美大部分工廠的效率,很難匹配上這個節奏,或者是,能夠匹配上這個節奏的工廠,價格都超級貴,以至於無法滿足廣大retail的大胃口(高達近50%的毛利要求),本來就是讓消費者衝動購物的快消品,貴了怎麼賣呢。

目前縱觀全球,有能力做到這個的,中國是非常適合的選擇,少數Kickstarter智能硬體早期選擇韓國做製造,後面也都乖乖的搬到中國來。 只有在中國,你才有條件談下一間不錯的工廠同時,還能在附近找一家水平接近的做二供壓價。

作為中國工廠,保持好的供應鏈配套,管理能力,交付水準,長期內還會是不可動搖的世界工廠。


中國製造業從根上就爛的情況很難改變了。情況遠比小清新們想的惡劣的多。
首先是資金問題。太祖時期國營制度下,廠和廠之間的資金拖欠簡直太正常了,反正都是國家,頂多是從這個口袋到那個口袋。到了現在就成為整個製造業得癌症。典型例子華為的半年帳期,別的不說,我買手機半年後給你錢能行嗎?任正非肯定不願意,換位思考,供應商也不願意……這相當於把你的資金壓力全轉移到我的身上了。一旦錢有問題你沒事,供應商慘了。

第二個就是人。這裡主要指的是技工。尤其是熟練工。這個主要是由於所謂保持人力資源的優勢和上游製造商無休止的壓榨下游利潤(其實真的不是喬布斯的鍋,這個現象從改革開放剛開始就有,說白了跟第一批下海的人的階級局限性有關,大部分都是暴發戶和在體制內浸淫多年的老油條)。初期工資太低,剛好卡在大部分年輕人最需要資金的時候(關鍵詞,房 車。丈母娘)。即使想從製造業奮鬥的青年也被現實逼著走人,導致了製造業人員高流動性和平均的低水平。我給他們的定義是新農民工,別的不說,錢江黃龍600那層出不窮的小毛病大半跟裝配水平有關,歐洲產的600R口碑還是可以的。我一直不相信一群連裝配圖紙都看不懂的臨時工可以出來質量穩定(注意我說的是穩定)的產品。當年我父親那一批老工人,從進廠開始就經過系統的培訓(師傅帶教是很有用的,別的不說,修裝法現在還有幾個會的?),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充分的勝任本職工作,部分人可以勝任整個廠區的所有技術工作。重汽廠最老的那批閱兵車,一點問題沒有。隨著他們的退休,人才斷層已經出現了。
再說國家,我和郎咸平教授的觀點很相似,中央的所謂救市完全就是國足的水平。相當於抽干整個實業的利潤去填金融銀行這兩個無底洞。虛高的股市需要放血了。當一個商品(股票)的價格幾百倍的超過他本身價值的時候,暴跌才是正常的。結果為了維穩,各種資金扔了進去……至於後果?現在這個仍然沒什麼起色的股市還不能說明嗎?資金不是想印多錢就有多少,4萬億得有個來源,或者說犧牲品。
再說社會因素……各位捫心自問,如果你家孩子高考分數可以隨意挑任何一所大學的任何專業。面對畢業後的工作問題,你會讓她學習工科還是金融管理?什麼時候社會上開始不把工人當成低人一等的職業看待,什麼時候中國的製造業才算真正崛起。


面對不懷好意的國際勢力,中國追求的極限發展速度保證了我們沒成為第二個烏克蘭或者什麼中國斯坦,也沒成為第二個中東。但是現在應該開始考慮解決本身的問題了。這就像一個人,外功練的差不多了,是不是把內功補一下呢?


高端製造業美國從來就沒有丟棄過,何談回歸,難不成要回歸到低端製造業;而中端製造業又屬於德、日;我們是低端製造業大國,現在產業升級我們得主要對手是德日。


因為在另一個答案的評論里有讀者詢問關於美國重振製造業的問題。我就在這裡詳細解釋一下。

重振製造業也好,製造業回歸也好,再工業化也好,對於美國來說,都是不現實的事情。就算取得一時或局部的成功,最後也不免要失敗。除了攀升科技樹、生產更高端的產品,以及轉向設計和服務業,美國無路可走。丟掉的製造業職位,基本回不來了。

有的人總強調中國近年來人力成本上升,還聲稱美國能依賴頁岩油和工業機器人重振製造業雄風。

然後這一次油價大跌,頁岩油總算是不提了。但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還常常被人提起。

首先大家要明白,美國既沒有成規模的工業機器人廠商,也沒有培育這種廠商的土壤。

如果都是要買外國的工業機器人來用,美國相比於中國的優勢又在哪裡?難不成美國人能買,中國人就不能買?這不是搞笑么?

我這麼說吧。中國人不但也能買,而且維護、使用工業機器人所需要的的人力成本還比美國低。

而且,工業機器人也不是什麼高端莫測的產業。除了諧波減速器等極少數配件,並沒有什麼是中國目前難以生產的。而諧波減速器,國內也有廠商在嘗試做。

在這個方面,中國相比於美國的最大優勢就是有工業機器人的培育土壤——規模龐大的製造業。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企業離用戶更近,研發成本更低,更容易發展的起來。現在世界主要的機器人企業都是在類似的環境里發展起來的。

5-10年以前,貼片電路生產、檢測、維修設備還都是進口的。如今大部分都國產化了。工業機器人也一樣。我估計,5-10年以後大部分也會國產化。工業機器人本身的供應鏈基本都會在中國。用戶大部分也在中國。本土又有機器換人的壓力,本土工業機器人的崛起,我覺得不可避免。

因此,在中美的製造業競爭中,工業機器人非但不是美國的優勢,反而是美國的劣勢。這種情況下,美國製造業能收復失地就見鬼了。(當然這並不是說絕沒有一種產品會移回美國生產)

鼓吹中國人力成本優勢已經不明顯的人,不知道有沒有算過,在中國,除了互聯網產業,20萬是不錯的工資。而在美國3萬美元只能雇來最最初級的工程人員。中國20萬年薪的工程師,在美國恐怕要6-10萬美元年薪。這個差異相當可怕。更不要說,中國的工程師供給量還數倍於美國。

美國的製造業只能向前,不斷地研發新的產品。想從中國碗里把肉搶回來,這個在中短期內真的不現實。

至於有朋友提到TPP,這裡是我關於TPP的分析:如何看待TPP談判達成協議? - 冷哲的回答

總的來說,TPP最多能讓中國把一些產業吐給更不發達的國家,並不能幫助美國重振製造業。

——————————————————————————————————

至於中國怎麼應對?自己把研發做好就行了。

中國在製造業上的主要對手是德國和日本。把工業機器人研發做好,把機器換人做起來,後面發展不會差。尤其是,如果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得快。可能連丟給越南等國的產業都能暫時拿回來一部分。


知乎裝逼慣例……
本人某大學機械製造專業教師狗一枚。
因為是 先進位造技術專業的專業帶頭人(然而卻~沒有任何鳥用),所以關於《工業4.0》《先進位造技術》《機器人技術》《製造業趨勢分析》等等的書自己也主編和參編了很多本……
當然自己也看了、查詢無數本專業內大專家的資料(編書總會查詢大量相關資料……)
不是說我多NB,只是相關資料收集的太多太多了,自然會有一些相對靠譜的想法。
好了……吹完……開說正事。

1、既然說的是美國製造業回歸,回歸回歸回歸!是什麼意思,香港當年也用回歸,證明之前就是我們的,但是後來不是了,現在我要回來!!!。所以美國人的意思是——哥~我們之前就是製造業大哥,但是 現在先後被德國、日本、中國、以後還有可能是印度搶走了地盤了,現在我們要討回場子……——這是美國人的心態。

2、這裡就需要交代一下背景了:
美國人在十九世紀初完成了工業化改革,當時和我現在的大天朝差不多,而且他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超級大國,把它放到歐洲大陸上根本排不上名字……。
二戰之前(1932年之前),進入大蕭條時期,經濟簡直一塌糊塗,這點看過《光榮與夢想》一書的小夥伴們應該很清楚……那時候製造業基本上癱瘓。
羅斯福新政和二戰之後,這段時間,美國的製造業才開始真正的進入極速發展的階段,一個原因是羅斯福新政的刺激和戰爭對物資的需求增大,令一個原因是二戰之後,歐洲大陸一片狼藉,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對戰後的歐洲進行了大量的援助,自然極大促進了本國的製造業發展

當時就是美元和社會主義制度之間的爭鬥~~~
進入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美國經濟幾次起起落落之後,美國人開始反思。製造業導向的經濟存在諸多的弊端,其中最無法磨合的矛盾全被那個討厭的 大鬍子(馬克思)說對了……(其實資本主義對馬克思的研究更客觀、更多~),然後聰明的美國人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
3、看看美國人的辦法。
製造業就好比農民種地,也許突然間對面村子發了水災,地都淹了,所以你家的菜好賣了,於是你多開了地,種了更多的菜,但是這幾個村的人就那麼多的人,也不可能天天有人的地被淹……所以根本 無法彌補生產和市場之間的矛盾……因此美國人決定不再種地,而是投資別人家的地。
於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美國人通過各種手段,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開始不斷的通過調節美元,對全球進行「割韭菜」一般的金融投資壓榨……

於是,美國經濟組成中,製造業的比例不斷的下降,金融行業和金融衍生品提供的GDP不斷的上升……好比,壟斷了這幾個村的種子供應,賣別人種子和別人分成,錢好掙又來到快……誰還辛辛苦苦的種地啊……
4、美國人還幹了什麼?
除了做自己的壟斷種子生意,美國人還想把韭菜全部收購起來,自己做個買菜的,於是就有了美國的互聯網經濟的黃金時代,美國人自己不生產東西,只是去聯通生產和銷售的環節……
5、現在這套為什麼不好使 了?
很簡單的原因,大家都不傻,看你美國人掙錢那麼開心,大家就都想這樣幹了唄,日本人、歐洲人、中國人都想去做種子生意(提升本國貨幣的國際影響力),不過通過《廣場協定》和對歐元的打壓,前兩個都失敗了……中國人現在做的相對還好點,也很危險。
再有就是美國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其他國家製造業還有基礎,開始搞工業4.0,我製造業直接對接消費者,就好比我們直接送菜到家,不用你去菜市場買了,我種菜的,把賣菜的那些人的錢也掙了……
亞投行就是個例子

所以!!!!!以下重點!!!!!!!
製造業回歸不是美國人的什麼新策略,而是美國應對自己經濟下行壓力不得不做的一種妥協……

6、我們怎麼應對?
美國人自然是曾經的種地大戶,雖然這些年做種子生意,種地的手藝落下來了一點,但是畢竟曾經是個好農民,所以他們在製造業上的優勢還是存在的。不過我們完全沒必要為此擔驚受怕,大家都是種地的……你種地菜、種的地好,我也想辦法種好我的菜就好了……
製造業沒有神秘、不可解決的問題,不用迷信美國人的製造業神話,蘋果公司什麼的更多也就是先進的理念,只要我們市場進化到一定程度,很快也會出現同等級別的產品……這個真的不用怕。
相反~~我們最應該擔心的是,美國人用美元和製造業以及其他的什麼打出一套組合拳
好比他不和你比種地技術,而是聯合大家不買你的種子(TPP),找點小流氓,去你家鬧事(領土爭端),甚至是讓你小弟弟說說你的壞話(台灣問題)等等……讓你精疲力盡,最終影響到你種菜……
————————坑以挖好,慢慢補充,慢慢填————————
你們不要鬧~~不準問我有什麼茶葉!我的微信公眾號是做知識的!! 「大嘴茶館」歡迎你

http://weixin.qq.com/r/Z0gaAnXElijprTFh9x11 (二維碼自動識別)


...2016/3/11更新文字...


先整理原答題:中國如何應對美國回歸製造業?

我個人的感受:勞動力成本居高和生產效率低下是中國製造業最大的危機!

有個高票的答案,說中國可以依靠機器人來化解勞動力成本的壓力,保持繼續發展的優勢。我的理解是:


第一,中國的製造業困局不是勞動力缺乏的問題,是勞動成本急劇上升;


第二,機器人替代人工,並不一定就是最經濟的手段,機器人的研發成本、時間周期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大數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比亞迪和三洋的競爭故事:三洋曾經是全球的電池老大,做電池封裝,三洋是要靠整體的無塵車間來完成,投資昂貴。而比亞迪那時候是沒有多大實力的,他們就把手接觸到電池的部分做了無塵盒子,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差不多質量的產品,就比三洋的便宜了很多。加上電池是高度污染的行業,日本企業又在意這個,比亞迪就乘機把三洋逼出了電池行業。


所以說高科技不是必殺技,手工未必就是死路一條。


機器人是趨勢,多少年以後才能完全替代人工?而且是性價比優勢勝出!從目前全球範圍內來看還沒有明確的時間進度(也有可能是我讀書少,不懂。歡迎真懂的人士來科普)。而且以美國的科技優勢,要是機器人這事能成,我還不相信能讓中國佔了先手?


富士康之前也說過要全面用機器人替代人工,但是你看又做了多少?還不是跑去墨西哥和捷克這些人工便宜的國家建工廠了。以目前來看,在製造業的大多數領域,人工的性價比還是勝過機器人的。


以下是富士康老闆郭董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時候說的話:

關於人工智慧,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在烏鎮峰會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很多工作還是機器人無法取代的,機器人更多取代的是單調枯燥、有危險的工作。

補充一位知友 @Kobby Zhang 的點評:

富士康在還在建廠的例子你舉錯了,去捷克和墨西哥是跟著客人走,去越南還可能是出於人工成本的原因,不過越南虧的厲害。製造行業的機器人不是大家看到的那種銀行或者展會上的東西,而是泛指工業自動化,可能只有一個電子軌道,一個機器手臂,一台自動包裝設備。郭董說的還比較官方,危險的什麼的。真實的原因是有些工站根本在眼下是無法實現自動化的,需要一些感官判斷和思維能力。畢竟我在該公司工作了十年。

之前在知乎看過一個問題,問什麼製造業情願把工廠搬去不發達國家,而不是從東部搬到西部。對一位朋友的答題記憶很深刻,因為現在中國東西部的收入差別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所以工廠內遷之後對成本的有效下降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整個國內從東部到西部,最低工資都在不停提升,是不是我們的勞動力已經短缺到了必須要通過價格來現在國內的這幾年國力大增,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隨之大增,這本來是好事,但是有時候跳脫立場出來看,是不是有點過於爆棚了?比如勞動力價格這個事情,中國的10億人加上發達國家的10億人不幹的活兒,還剩下好幾十億人口等著干呢!


但是現狀其實是,中國還有很多地方的民眾是真吃不飽飯的,也願意出來幹活。


再給大家說個我經歷的真實事情。


2005年前後,準確時間我不確定了,當時我在東莞的工廠上班。快到春節了,要趕貨,但是又招不到工人,真是急死人。有個黑中介給我們廠裡帶了幾十個彝族人來,沒錯,就是四川涼山的彝族。年齡都是10多歲到30來歲的,男女都有,女性居多。


我就和其中一個只有14、5歲的小男孩聊天,知道在他們那裡缺水,洗澡都成問題,剛來的時候,車間確實是一陣惡臭,過了好幾天才好轉了。涼山地區也是真窮,女孩都不讀書,男孩子讀到小學就不錯了,好多人普通話都不會說。他們在工廠里幹活,覺得非常好,有肉吃,可以洗澡,還能掙1000多塊錢(黑中介還要抽錢)。


做滿一個月,這些彝族人就回家了。剛過幾天,《南方都市報》就曝光說東莞多間黑工廠用彝族黑工,據說這事還驚動了北京方面。然後大家都懂的,勞動部門介入調查,我們因為已經不用彝族童工了,算躲過了這一劫。


有時候我在想,這些孩子送回去涼山之後,他們又能幹嘛?一樣沒有飯吃,沒有書讀,然後一家人還是苦巴巴的你看我,我看你。這些記者看似維持了公平和正義,但是對那些彝族孩子來說,又算什麼?他們沒有錢,難道那些記者會管他們的飯?這些媒體回去捐幾座學校?


我剛剛搜了一下,看到這條新聞:


大涼山童工被遣返自稱倒霉:打工總比受窮好


這是2014年的新聞,說真的,令我觸目驚心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涼山的孩子還是過得這麼苦,也不知道國家的扶貧政策什麼時候才能在那裡開出花!

所以我覺得國家即將展開的投資6000億,搬遷移民1000萬人的扶貧計劃,應當是要和製造業內遷、建設結合起來,也許會是一條較好的出路。搬遷式扶貧光是把這些人搬到了一個宜居的地方,也是無法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吃飯的問題的。


將這些農村新移民轉換為產業工人,為製造業提供新的人力資源,也許不失為一舉兩得的出路。

講這個事例,我是想說明中國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是多麼的矛盾:一方面是貧困人口苦於沒有錢掙,一方面是製造業迫於勞動力成本劇增要外遷到其他國家。


以下轉自《人民政協報》的一篇新聞

讓苗圩倍感壓力的是,正是因為製造業出現上述新的發展趨勢,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將製造業作為經濟振興的重中之重,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再工業化」戰略,推動中高端製造業迴流,並進一步加強全球產業布局調整,力圖保持全球製造業領先地位。同時,發展中國家利用低成本競爭優勢,積極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附加值環節轉移,一些跨國企業直接到新興國家投資設廠,有的則考慮將中國工廠遷至其他新興國家,全球製造業格局將發生顯著變化。「發達國家高端製造迴流與新興經濟體爭奪中低端製造轉移同時發生,對我國形成『雙向擠壓』。面對技術和產業變革及全球製造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調整,我國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苗圩很有危機感。

另外一位答主 @李大哥 寫的美國和中國企業成本的比對,也很有參考意義。稅負過重、資源成本、人力成本不斷攀升,早就是老生常談了。同時無法與之匹配的是中國製造業管理水平、生產效率的低下。


在網路流傳的一篇徐匡迪在第六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的講話,也印證了工業成本的問題,但是無法證實真偽。現在網路上搞大新聞的文章太多了,經常都是搞些移花接木,概念置換的高科技。沒有準確的出處,都不敢貿然相信。


個人的認知,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企業的管理水平排名是:日本&>韓國&>台灣&>中國。


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一直以西方文明為術,東方文化為道在經營企業,而且其尊崇技術、尊重匠人的社會風氣已經成型,並且得以傳承。


真正意義的中國現代企業在這短短三十幾年間,在管理思想和文化方面,一直處於無頭蒼蠅的境界。老闆們儘管天天學這個,學那個,卻一直沒有真搞懂自己需要什麼。可能唯一搞懂的,就是需要錢。所以為了錢,中國企業幹了很多的齷齪事,加之政府監管的不完善,確實是黑幕太多,最後當然自食惡果:連奶粉、狗糧、面膜、馬桶蓋都要買國外的,想想也是夠了。


大多數的中國企業在以下方面都有高度一致的共識:能省則省,不管是管理,還是投入,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

在我看來,今天珠三角的工廠倒閉潮,一點都不奇怪,也一點都不覺得他們有多委屈。因為很多年前,我就已經知道,一旦到了某個成本臨界點,以珠三角大多數中小企業主的思維和眼光,都是活不出來的。因為他們對企業的經營思維,絕大多數人只有一個辦法:加班,加班,加班!


@Jimmy Li 提到的倒賬危機,確實也是壓垮很多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但這也是中國企業缺乏競爭內核,只能依靠成本競爭所必然要吞食的惡果。


在珠三角一帶,涉及到塑膠模具的人想必都知道龍記模架。他們是一概做現金的,但是其他的競爭對手卻還是打不過他(離開行業好多年了,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這樣)。因為龍記的產品質量好,是客戶最好的選擇,而且沒有之一。


還有做過山寨機生產的朋友都知道,手機上百個零部件,除了三大件(主板、攝像頭、顯示屏)必須現金,甚至是預付款,其他都可以做月結。這三大件不是隨便每個工廠都能生產,所以議價主導權和賬期都必須是他們說了算。


福昌倒閉案,我百度了一下,起碼從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以下值得思考的幾點:


福昌的主要產品就是塑料手機殼,門檻低,必然競爭大。但是他們的客戶都是什麼華為、中興等國內外大客戶,比起珠三角一帶的同行小廠,得到的單價條件不可能差到哪裡去。


福昌的產品摻次料,品質出了問題,才導致華為開了1000萬的罰單,並減少訂單,也可能是其收不到到期貨款的一個原因。以前也有知名廠商,如聯想手機和夏新手機拖欠供應商貨款的事情,但那時候確實是產品賣不掉了。以華為手機的經營狀況,不至於說長期拖欠應付貨款,畢竟世界500強,還是要愛惜羽毛。


福昌不止華為一個客戶,而且能拖欠供應商好幾億,說明他們的流水也應該是上億,所以遇到華為這樣的情形,應該不至於要他們的命!富士康還不是被客戶罰款過,沒有見富士康倒閉了?


我還在網上看到這條新聞:


福昌、鴻楷興「突然倒閉」 債轉股談判迷惑供應商

綜合以上幾點,可能還是福昌老闆自身惡意避債的可能性較大。往年光景好,珠三角地區都大把老闆惡意避債,更別說現在這樣的世道了。


無利益相關,只是見多了好多無良老闆惡意避債,覺得不該亂讓華為背鍋!


扯了這麼多,也總結了幾位朋友的發言,其實我們都在吐槽歪樓。


題目是「中國如何應對美國回歸製造業?」這個命題其實太過宏大,我自認為我是答不好這題的,只能是當看我胡說八道一樣看待我的答題。


首先我們要承認,美帝若是真要回歸製造業,對中國製造業倒不至於到秒殺,但是真會有很大的影響!即使這是一個偽命題。正如 @一品千牛衛 所講,老美從未放棄高端製造業,但是誰敢保證我們中端製造業還沒有來得及達到德、日等國家的水平,低端製造業又被印度、東南亞等國家端了鍋呢?


不管是應對處於哪一個階段的製造業,勞動力成本和勞動力素質都是我們的第一大危機和制約條件。


數千年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種傳統社會價值觀一代又一代的浸淫在了中國人的大腦裡面。,絕大多數的中國民眾都認為只有公務員、白領才是體面的工作,連很多貧困家庭的父母都是希望子女能讀大學,吃皇糧。


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核心就是輕視廣泛意義的體力勞動者,不管你對這個社會有多大的貢獻,你就是勞力者治於人。


現在好多裝修工種的收入都是好幾百一天,還是沒有人願意做。一是辛苦,二就是沒有社會地位(至少是在世俗眼光中如此)。在大多數中國城市,有多少白領工作能有好幾百一天的勞動收入?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不願意做裝修,要去做每月緊巴巴拿個幾千塊的小白領?不就是價值觀的導向問題嗎?


這種輕視的價值觀導致整個社會的職業技能教育都無法得到充分重視,加上沒有市場需求,也是非常潦草,或者說根本就不把職業教育當回事。

從家長到學生,都是想的做工程師、公務員、明星……可這個社會沒有這麼多的相關崗位提供,而且即便能提供,也不見得個人本身就有足夠的能力和條件足以匹配這些崗位。


社會教育的多元化改造,是為中國製造業提供出路的另外一個方向。相比其他嘴炮經濟學家的作秀,厲老的觀點一直比較客觀,可信:


厲以寧:追求GDP數量擴張性增長造成今日惡果


這個講話裡面就有提到職業教育會是新的人口紅利增長點,非常具有參考意義。特別是對於落後地區的教育發展和就業推動,都具有非常積極和可行的借鑒學習作用。


第二個原因就是社會勞動價值的分配嚴重失衡。傳統價值觀為何根深蒂固,無法去除?說到底還是利益驅動不夠。


在大多數的中國企業裡面,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工人的收入都是偏低的。普通員工與基層管理者的收入差距已經非常大了,更不要說與高級管理者相比。


勞動力價值與勞動力素質,是一個雞和蛋的邏輯。沒有足夠誘惑人的價值肯定,自然無法激勵勞動力素質的自覺提升。所謂文化激勵,灌雞湯,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產業工人也是人,也有人該有的慾望,單讓他們來奉獻,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不公平現象。


只有技術工人的社會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流入這個行業,而不是擠破了頭想去做公務員,做白領。


瑞士的鐘錶工匠、德國和義大利的車廠技工,這些人難道就不比一個普通白領更彌顯珍貴?


網上的資料說,德國的一個技工收入可以養活一個家庭。一位在日本工作的朋友介紹,日本的企業會為優秀的員工提供再教育的一切條件,並培養其成為管理者。我還曾經看過一個資料,說日本的製造業,普通工人與最高層管理者的收入差距大致就是在三倍左右。我一直對這方面很感興趣,希望有知道的朋友可以來補充一下。


我們的製造業工人,今年干制衣廠,明年干玩具廠,後年干手機廠……資方就把工人當機器,工人也確實成了沒有歸屬感的活機器,不停換工作,技能積累從何談起?而且就算積累了技能也是無多大意義的事情!


稅負這個問題,國家真的要考慮如何減免了。幸好這次人大會,李克強總理公開表態,稅負只會降不會增加了。過去二十年,中國國力要發展,強化徵稅還能理解,現在都到了要搞一帶一路輸出了,還這麼對待製造業,確實說不過去。


能源、用地這些是市場手段在調節的,發燒到一定的時候,自然就會降,這個倒真不用太擔心。而且西部還有大片空地,現在看這些地方還不具備基本條件,那是人還沒有逼到那個份上,當年香港資本家坐著自行車后座到深圳的時候,還不是覺得深圳完全不具備投資條件。


未來10年,中國製造業還是不能有效完成自我進化,成長出來如日本、韓國企業一樣具有核心技術競爭能力的企業,還是依靠原始的成本戰打法,不要說美國回歸製造業,就是印度、東南亞、南美洲、非洲都有可能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別扯外國人沒有中國人勤勞吃苦,世界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的,倒退幾十年,我們還是東亞病夫,任人宰割呢!


製造業才是立國之本,沒有了製造業這樣的實打實的經濟支柱,都是要出問題的。我們這個國家的未來,一定還是要在製造業上得以繼續成長!


補充的幾點:
中國為什麼要爭取做全能冠軍?

理由很簡單,要解決就業問題。


中國的14億人口要吃飯,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以及其他成長起來的適齡人口要就業。2015年的大學畢業是765萬,這比瑞士整個國家的人口還要多。所以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不理解的質疑:說中國人就是有第一名情結,什麼事情都要去爭個第一,什麼事情都要想做成大而全。


可是商業競爭就是如此,只有第一名才能獲取更多的市場認可,和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也只有覆蓋全產業鏈,才能有更充分的競爭優勢、議價空間和市場地位。


現在中國在很多的產業領域,其實都還是停留在初級的能造出來的階段。在核心和上游的設計、研發等領域,我們都才剛剛起步。你看我們的汽車工業發展了這麼多年,要是把國外品牌全部抹去,自主品牌的汽車還是存在著很明顯的短板。


以陰謀論的角度看,我們是碩果僅存的社會主義制度且發展較好的大國,同時又因為奉行不結盟的原則,幾乎沒有有實力的鐵杆盟友。一旦爆發衝突的前提下,不管美國也好,或是美國陣營的小夥伴也好,都必然會對中國全面封鎖。這個時候,我們在戰略性製造業的全產業鏈布局的意義就能體現出來了。


民族自豪感是好事,但是承認自己的落後,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擁有奮起直追的熱情和韌性,才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更需要具備的思想。


在製造業,中美的差距體現在核心

不管美分怎麼嘲笑我們這些「被迫害妄想症」,事實就是如此:人類世界也是動物世界,只能有一個王。自從蘇聯被美國忽悠瘸了之後,中國就一直是活在美帝的虎視眈眈之下的。所以美帝成為中國一直以來追趕的目標,並不為過,也並沒有什麼不合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不單適用於個人,同樣適用於國家。更何況我們還是在中游的國家,沒有理由不往上游努力而去。


苗圩部長的講話很實在,中國距離成為世界級的強國,至少還需要再努力30年。

目前,全球製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毫無疑問,世界各國都在爭相介入新一輪國際分工爭奪戰中,隨著比較優勢逐步轉化,全球製造業版圖將被重塑。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美國在製造業基礎及最前沿科技創新方面仍將處於領先地位。第二梯隊中,德國、日本等國家地位將進一步鞏固,一些後發國家有望通過技術、資本和人才積累,通過產業升級進入這一梯隊。第三梯隊中,大量的新興經濟體通過要素成本優勢,積极參与國際分工,也將逐步納入到全球製造業體系。」苗圩表示,中國現在處於第三梯隊,目前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面對技術和產業變革及全球製造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調整,我國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當然機遇大於挑戰,經過若干階段的努力,提升位次完全有可能,希望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製造業發展的製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苗圩告訴記者,建設製造強國的任務艱巨而緊迫,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至少30年的不懈努力:第一步,力爭用10年時間,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國成立100年時,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別看美國的大量製造業都外遷了,可是只要他們需要重新搭建,這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因為幾乎所有戰略意義的製造業,比如電腦、新品、發動機、飛機、輪船……美國再不濟都是能做得比較好的國家之一,而且很多核心技術都源自美國公司的研發。


而中國,在幾乎所有的戰略性領域都是追趕者,在比如航空發動機等一些特別關鍵的項目上,甚至連入門都還不敢輕易說出口。所以面對今日的美國製造業,我們所要操心的不是毛巾,不是牛仔褲,而是在更多關鍵性、決定性的高端領域。


我覺得基本上沒什麼辦法 製造業的現狀又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 臨時抱佛腳有什麼用啊

ipad打字思路跳躍 想到哪說到哪 大家就隨便看看吧就當閑扯了

首先客戶就不想要很好的商品 一個馬達按ieee標準造的和不按標準造的 價格差10-20%很正常 再往下downgrade一些 馬達有沒有NEMA或者IEC認證?還是只要能轉起來就行?客戶願不願意為高質量工業產品買單?不願意的話商家幹嘛精益求精 能用就行唄

其次 我上大學那會兒有個教授給我們上射頻電路 課上他說最NB的人是制定行業標準的人( @劉中陽你還記得他姓什麼嗎反正我忘了……他教的東西我都還給他了 就這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當時年輕不諳世事 聽不懂這話什麼意思 入了行才發現這話是真理啊 剛翻了翻電動機國標 完全照抄IEC 這等於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照我的標準 我的生產線100%能達到標準 你的生產線也就20%能達標 你拿什麼和我競爭?什麼?你50%達標了?好辦啊 我再新公布個法律 為了環保 7.5kw以上的馬達efficiency最低必須ie3否則被發現就罰錢 是不是又打下去一票賣家沒法賣了?

第三 很多客戶在spec里寫明approved manufacturer list 我在別的答案里也說過了 製造業創業難度堪比登天 這個list里就那幾家 siemens toshiba abb ge teco等等來回寫 一個油井或者化工廠project好幾億甚至幾十億的規模 馬達的預期使用環境都是晝夜不停轉的 壞了一台那都是真金白銀的損失 這種情況下你敢買名不見經傳的外國小公司產品么?

更有甚者甚至有客戶在spec里寫明Any material from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India is prohibited. 雖然這麼矯情的客戶不多見 但也存在一些

擺明了就是不想買你的 你說你能怎麼辦


真在工廠乾的有多少有時間上這裡的?
正好最近我們也在搞製造轉移,關了一家,正在關第二家在國內的工廠。搬到一個人工成本低的地方,搞的掉一層皮。
說什麼中國成本高都是託詞,我現在看那些大佬智囊搞的分析報告,一堆廢話,做了很多的假設,現在實際狀況呢?幾個假設變成真的了?

中國的製造也幾個問題,簡單說點,管中窺豹
1, 供應鏈。特別是電子類產品,哪裡的供應鏈會比中國好?好多東西有污染,西方不做啊,我們做,犧牲了很多換來了我們供應鏈的競爭力。
2, 勞工。一是我們有大批量的受過教育的勞工。但是現在面臨越來越短缺的狀況。特別是現在真的沒人靜下心來把簡單的事做好。有點想法的都去開淘寶店了。在上班的也是每天看手機運作自己的小店,聊天。怎麼能把效率和品質搞上去啊。還好,別的國家比我們更差,所以暫時還安全
3, 自動化,機器人。看什麼產品吧,大批量標準化的可能好用。千萬別被這個忽悠了。看看自己的產品流程再說。遠水解不了近渴。

別擔心這擔心那。就搞效率和品質。搞好了啥都不好搬出去
當然,有政治考量除外


對@冷哲的答案提兩點異議。

冷哲對美國製造業回歸持負面看法。理由總結來說就是美國可以用機器人,我們也(更)可以用,而且我們仍然會保持低成本優勢。

對於這種解釋,我希望能補充兩點冷哲忽略掉的問題。

第一,美國通過機器人與自動化使製造業回歸的本質不(止)在於降低名義上的人力成本,而是通過高技術和機器人來減小人權/福利成本和環境成本等這些隱性成本差異。

美國一直詬病中國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是忽略了勞工保護和環境保護換來的,中國國內有些學者如秦暉也提出中國目前的發展優勢是「低人權優勢」。

歐美長期以來都希望中國提高勞工保護和承擔環境責任,有很大一方面是想改變這些方面成本的競爭劣勢,發現無法短期內實現。

冷哲認為美國可以大規模用機器人,中國也同樣可以,所以美國製造業回歸是不可能的。

如果雙方都大規模使用機器人,中美在勞工保護與福利支出方面的成本差異就會小很多。

機器人是不需要勞保和福利的,而且更加環保高效。美國可能根本沒想在工人工資上與中國競爭(誰更低),他們只是想在同樣的勞保福利環境平台上競爭而已。

不知冷哲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想到這一點了沒有。

第二,美國通過雙邊協議/TPP等戰略框架,提高中國的人權/勞工福利/環境保護成本,並讓其他符合美國標準(利益)的國家獲得在美國市場的優勢(與非TPP國家相比),同時讓美國企業能夠在同樣的勞工保護與環境保護方面與TPP成員國享有同樣的成本平台。

這樣必然帶來全球市場產業布局的再分配。通過TPP,中國不但面臨消費市場的新競爭,而且面臨產能的轉移。這樣即使中國生產成本可以有效控制,但生產出的產品仍然需要有市場出路,美國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市場之一,TPP必然增加中國產能輸出產品出口的壓力。同時即使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勞動者,TPP至少讓這種優勢被產業鏈再分配的誘惑有所抵消。


不知冷哲除了考慮機器人,考慮到美國使用類似TPP這樣的經濟政治法律的綜合戰略了沒有。


綜合以上兩點,美國促使製造業回歸既不是喊喊而已的政治口號,也不是空想的無稽之談。

通過機器人和自動化,拋掉了福利環境的包袱;通過TPP這種美國最拿手的法律戰略框架工具遏制中國的產業鏈和出口市場。

對於美國的製造業回歸,我們不能只當作輕談而忽視。


再看看這個吧:
【頭條】探秘上海通用陸家嘴工廠:10個工人+386台機器人=每天80輛凱迪拉克
-----
如果製造業機器人化了,中國更沒優勢

就目前的格局來看,不管美國製造業能不能復興,但是中國製造業沒有任何利好前景。下午基本覆蓋了中國製造業的困境。加上TPP的長遠影響,可以說中國製造業沒什麼希望了。
---------/

一位浙江老闆對比中美製造業成本


浙江省慈溪市江南化纖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是同行中最早開拓海外市場的企業,一直位居國內同行出口的前二位。目前,公司佔地7.9萬平方米,500名員工,5條自動化生產線,年產10萬噸。

去年,「江南化纖」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投資辦廠,成為首家在美國建立再生聚酯短纖維製造工廠的中國企業,一期計劃投資2500萬美元,二期計劃投資2000萬美元。「江南化纖」反映,去美國投資辦廠,主要原因是國內綜合成本連年攀升,頗感吃力。「江南化纖」測算比較了創辦相同規模企業的中美成本,並提供了部分成本構成對比表。

1、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倍

國內地價是美國地價的9倍,並且美國是永久性產權,我們是50年產權。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業用地價格是18萬元/畝,目前美國地價僅為2萬美元/英畝,相當於2萬元人民幣/畝,如果按照現在許多縣城工業用地100萬元/畝算,是美國的50倍。

2、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

國內物流成本是美國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價為例,中國的油價是美國的2倍,油價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況中國還有全世界少有的過路費、過橋費,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而美國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庫存費用,二是運輸費用,三是管理費用。比較近20年來的變化可以看出,運輸成本在GDP中比例大體保持不變,而導致美國物流總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庫存費用的降低。

3、銀行借款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4倍

最便宜的國內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國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噸7000元人民幣或美國1100美元資金、4個月一周轉,國內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國成本年利率2.5%分別計算公司運營資金財務成本:國內是7000元*4*0.06/12=140元、摺合22.58美元。美國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5倍。

這還是正常的銀行借款,如果資金來自年利率超過10%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間高利貸、企業不堪重負。

4、電力/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

國內能源成本是美國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國除開夏威夷的電價特別貴外(海島地區沒辦法),其他州的電價都不貴,以德州為例,其電價摺合人民幣才2毛錢。

由於我國對電力、天然氣直接定價的原因,企業用電用氣用油價格居高不下。按國內每噸耗電450度、電價0.76元/度計算,單位生產成本342元,摺合55.16美元。美國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單位用電量相應增加10%,每噸至500度,按照電價0.05美元/度計算,單位生產成本25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2倍。

5、蒸汽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1倍

還有蒸汽部分,國內用熱電廠蒸汽,按每噸消耗蒸汽1.6噸、單價190元/噸計算,單位生產成本304元,摺合49.0.美元,美國用天然氣鍋爐自製蒸汽,按天然氣價格為0.48美元/therm、單價14.52美元/噸計算,單位生產成本23.23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1倍。

6、配件成本:中國是美國的3.2倍

國內配件成本是美國配件成本的3.2倍。國內設備性能略差,工人操作習慣不良,每噸單位配件成本約100元,摺合16.13美元,而美國生產線設備性能較好,工人操作習慣好,每噸單位配件成本5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3.2倍。

7、稅收成本:美國稅收優惠力度大

在中國,各種稅收不斷,把企業壓得喘不過氣。廣州一家物流公司,運送一批貨物到海南,總收入為1.9萬元,但利潤僅有216元,其中上稅需要1260元。

而美國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業,常常給予企業優惠的稅收政策,比如房產稅優惠30年內有效,如果公司達產,30年內將給予3000萬美元的稅收減免。

8、清關成本:美國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

在美國投資辦廠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國內企業原料均進口,假設進品環節費用不含內陸運費、關稅、增值稅、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3500元/櫃,每櫃按20噸裝計,則為175元/噸,摺合22.58美元/噸。

國內企業成品出口,假設出口環節費用不含陸運費,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1600元/櫃,每櫃按20噸裝計,則為80元/噸,摺合12.9美元/噸。如果加上運費等,成本還要大幅增加。

9、人工成本:中國成本優勢趨弱

儘管美國勞動力成本是國內勞動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國自動化程度高,用工少。國內兩條月總產量為4500噸的生產線用工250人,美國設備改進,同產能兩條生產線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國內工人工資上漲趨勢,如考慮國內5年工資再翻倍、10年工資翻兩番計算,那麼中國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優勢了。

10、折舊成本:美國是中國的1.7倍

美國折舊成本是國內折舊成本的1.7倍。同產能設備及土地廠房,國內生產線投資9000萬元人民幣、美國生產線投資2500萬美元、按15年折舊年產50000噸計分別計算噸折舊成本:國內9000萬/15年/50000噸/年=120元/噸,摺合19.35美元/噸。美國是2500萬美元/15年/50000噸/年=33美元/噸,高出國內1.7倍。

11、廠房建設成本:美國是中國的4倍

美國廠房建設成本是國內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廠房價格根據年限則是新廠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綜合以幾點來看,隨著國內環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續攀升,中國製造成本已經和美國製造成本相當,在一些行業將會超過美國製造成本。「江南化纖」是個案,但國內製造成本的連年大幅攀升是不爭的事實。中國製造已經「未強先高」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警覺,想方設法降低製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國製造」的競爭力。


不需要應對。。。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去工業化國家重新工業化成功的先例

也許奧巴馬就是牛逼,在把東亞半壁江山讓給中國這個奇蹟之後,還能再創造一個奇蹟66666

可信度,跟那個和奧巴馬競選總統的傢伙說的,恢復美元黃金本位,有的一拼

這種忽悠選民的話,偏偏被中國國內公知拿來說事,也夠沒意思的。


家裡做工程的,說說自己的故事吧,大概10年的時候各地的項目進度都特別順利,錢雖少有些難要,但是基本上還是會慢慢給一部分的。從155年開始的工程至今沒有甲方給錢的大概佔70%,剩下的這基本上是按照工程進度應該給3000萬的只給200萬......作為供應商感覺也是日了狗了。這種運行模式就意味著供應商每天都在背負巨額的資金壓力,甲方還屌的不行,資金每天都是要成本的,甲方不僅不會多給你一分,能最後給你總價90%就萬幸了。
整個實業市場都這尿性,欠債不還天經地義,就這市場風氣還應對美國製造業?

吃棗藥丸


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每個企業都同時扮演甲方和乙方,不能說供給方處於弱勢就是環境不好。不否認拖欠貨款現象的存在,但個人認為主要原因不在於契約精神而在於供應商本身由於各種原因在供應鏈上出於弱勢;不否認「壓榨」供應商現象的存在,但個人認為這並不是不良的行業風氣,最大化的降低採購成本是採購方的權利和責任。


個人的看法是,製造業中供給方的議價能力取決與供給方在市場中的位置,也就是企業競爭力的體現。

舉例來說,高通算是製造業的一員吧,中華酷聯乃至小米都會從高通買晶元,為什麼沒聽高通說小米拖欠貨款壓榨利潤?直白的說,如果上個月的貨款沒給這個月直接給我斷供,反正我是沒那個膽去拖欠貨款。所以製造業採購很重視第二乃至第三供應商的導入,一方面是出於對供應鏈風險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未嘗不是商務談判的必然需求。

當然,不是每個公司都可以做到高通那種半技術壟斷的層次,中國本土的製造業大多還處在依靠人口紅利進行密集勞動的層次。但是不具備技術上的競爭力不代表不具備競爭力。技術不行,那成本呢?品質呢?交期呢?售後呢?雖說某種程度上成本品質交期等也有賴於技術的積累,但是控制成本穩定而較短的交期完全是可以通過管理手段產生效益的,找到自己的優勢然後在更小的細分市場上獲取話語權,這是市場競爭里必不可少的一環。反過來說,如果我什麼優勢都沒有,不管是在哪個國家的哪個行業都會沒有話語權吧。

其實,認為中國製造業的整體環境不好,更多的是因為在由於早期人口紅利和政策扶持的存在讓中國製造業迅速獲得了成本上的優勢。但是一方面中國本身商人多過實業家,因此很多工廠在用做貿易的觀念做工廠;另一方面,技術壁壘的存在使得製造業的先進產能集中於外資和合資企業,本土的製造業難以發展出自己的先進技術;再者,相對於西方動不動幾十年上白年的企業歷史,我們較短的工業化歷程並不足以完成足夠的積累。一句話,在中國製造業高速發展的年代,我們並沒有積累出足夠多的過程資產,也來不及積累出足夠多的過程資產。

那麼,回到這個問題本身,面對曾經的行業大牛回歸製造業,怎麼辦?

如同我上文說的,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細分市場,蛋糕很大誰都沒法一口吃掉。一方面呢,相對於美國我們的人力仍然更具性價比,雖然我們的人力成本一直在上升,而且由於機器設備和信息系統正在一步步的應用到製造業內,總體的人力成本在企業的製造成本里的比例越來越小,但是別忘了我們還有中西部,籍由內遷來保持人力成本的優勢對於那些仍然在使用大量人力的產業未嘗不是一種策略。另一方面呢,製造業的特性決定了供應鏈的基本配置會跟著產業走,而在美國丟下中低端製造業那麼多年後,很難在段時間沒重建整個產業鏈,這就使得政府可以籍由政策扶持來完成產業鏈的區域整合,從而取得成本和供應鏈上的優勢。這樣,雖然高端製造業仍然集中於歐美甚至日本,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獲得中低端製造業的大塊份額,然後慢慢的去完成積累。

其實,相對於美國回歸製造業,中國製造業更大的競爭對手在身邊,東南亞一帶的國家正在學習我們三四十年前的道路,在這個近的距離下資本和產業的遷移會更容易。不過相對來說,他們缺少足夠多的受教育人口來接納中國這麼大的體量。少量的遷移不可避免,需要注意的事不要因為產業環境的惡化而導致大規模的外遷,畢竟在國際市場上,他們也相當於是一個第二供應商了。

說實話,這個問題起碼是一篇論文才能回答的問題,所以我只能簡單的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於數據和實例上都多有不足,就算是藉此和做製造的朋友們做一個交流吧。

以上。


反對 @冷哲 的回答中關於美國製造業迴流不可能成功的觀點。冷哲大大的觀點是通過成本和技術這兩個充分性來論證的。本人作為一名在讀工業工程的研究生,我會從製造業迴流在供應鏈方面的必要性進行討論。

先上結論,美國製造業迴流有其必要性。不一定現在能成功,但總有一天是得建起來的。可能不會對中國製造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美國製造生產的產品跟中國出口商品不交叉。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首先說技術。美國製造業沒有機器人的土壤?我不清楚。但至少在供應鏈方面肯定是有的。我有一博士同學就在研究一個系統,利用機器人運輸碼放的托盤。具體可參考 @傅睿卿 的答案 從機械設計、控制系統等方面來看,亞馬遜的倉庫機器人在工業機器人中是什麼水平? - 傅睿卿的回答 里亞馬遜的AGV倉庫機器人。生產相比人工生產,機器人具有高可靠性,低運行成本等等一大堆優點,是大趨勢。美國除製造業以外的許多行業都在搞自動化,憑什麼說製造業就沒有機器人土壤呢?

冷哲大大的回答還提到,中國的工程師數量秒殺美國。光比較數量,不比較質量的話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中國的人才數量優勢是否能夠cover掉技術的劣勢呢?

以下是乾貨。

產品的競爭力問題。美國本土製造的成本劣勢這一點我是沒有異議的。問題是,產品的競爭力不止成本這一樣。前置時間(lead time)便是產品競爭力的其中一種。前置時間指的是: 從下訂單的一刻,到接收貨物的一刻,之間所經歷的時間。這個時間不止是運貨時間,如果商家沒有備貨,還得加上生產/組裝等時間,甚至得加上商家購買原材料的前置時間。比如你去某寶shopping看中了一台腎6,下訂單一個禮拜之後腎6經過某通的運輸送到你手上。那這次物流的前置時間就是一周。低前置時間的一個優勢就是高客戶滿意度。顧客滿意管理的重要性這裡就不提了。

不同產品對前置時間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產品可以簡單分為兩類: 基礎型產品(Fundamental)和創新性(Innovative)產品(Fisher, 1997)。基礎型產品,例如豬肉、廁紙、筆、速食麵之類的,需求相對穩定且可預測,產品的設計和功能好幾年都不會有大的變化。通常是大批量生產和儲存。這種產品的價格敏感度較高,要求儘可能的降低成本。對前置時間不敏感,進貨時間就是半年也沒大問題,因為需求是可預測的,我只要提前備貨就好了。中國產品在這方面是優勢。

另一種創新型產品,如平板電腦,時裝等,創新成分高,產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換代快。產品推出市場之前,其需求難以預測,因為產品創新性強得沒有足夠的歷史樣本供參考。這種產品有可能十分火爆,甚至火得到處斷貨,也可能完全無人問津。由於這類產品一般都有高價格、高附加值的特性,因此對成本不敏感。所以,它的供應鏈策略是保持低庫存(高價格造成的高庫存風險),縮短前置時間以便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到這裡應該說的很直白了。本土製造的優勢是短前置時間,因為工廠到市場的距離很近。針對的產品就是創新型產品。未來還有一個趨勢是定製化生產,由客戶定製產品的功能和款式。本土製造對這種產品有很大優勢。我不知道目前美國對快速反應市場的能力有多大需求,但未來是一定需要的。

本人能力有限,僅能從供應鏈方面窺得一二。望不吝賜教。

Reference:

Fisher, M. (1997). What i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機器人是大勢,智能化與信息化是能提高生產效率的,效率提高,帶來產業進步。但是可悲的是,目前國內看不到和德日美抗衡的實力!為啥?本質點就是沒有人才,沒有環境!剛剛提到的各種智能化機器人產業基本上都是第二產業的革命,也就是新工業革命,而第二產業的特點是什麼?投入大,眼光要長,短期回報小,持續投入,才能產生革命。而國內工業環境偏向於不穩定,辛苦研發的很容易就被山寨而不被追究,大家都是想賺快錢,不想開發,功利主義過份。看看波士頓動力公司,在研發大狗上付出的代價,在想想國內又有幾家公司能這樣做?本人在機器人行業幹了三年,現在已經跳到了傳統行業了。在行業里呆了段時間,感覺大家都在焦慮,機器人行業人才在不斷的加速流失,能出國的人才早已經換了綠卡,不能出國人才天天在研究炒股和貼牌販賣產品和機器人概念營銷,撈一筆肉身翻牆。沒有人勤勤懇懇的做研發,做機器人研發的在國內就和討飯的差不多。為何?因為國內的公司並不想做研發,而想上市撈錢,研發只是名頭,看看2015年的瘋股和製造業的不景氣就也能了解這個行業的尷尬。機器人產業是發展的產業,但是國內的玩家就喜歡買買買,什麼都是買買買。有幾個大型機械臂的核心是自己開發的?又有幾個機器人產品是自己開發的?這些稍微有水準的產品,是公司集中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一點點用錢砸出來的!國內目前只能期望於貼牌、外觀改造、逆向工程、功能拓展,無法深入核心演算法,核心工藝製造!研發投入小,人才心灰意冷,都流失了,又何談與這些人才、資金都雄厚的帝國主義國家競爭呢?國內目前有的就只剩下人力成本的餘熱與各種固化的階級利益勢力。作為曾經的從業者,很擔心在除去人力成本優勢後,國內還剩下什麼去競爭這新工業革命!


說到美國的製造業,就舉個小例子吧。

二戰前,美國因為缺少周邊的直接軍事威脅,軍隊不過十幾萬人,軍艦還不如日本的多。

然後太平洋戰爭一爆發,大半個艦隊還瞬間被日本人送到海底去了。

然後了,接下來4年發生了什麼,不用多說了吧。

按照我們國家三個產業的劃分,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和建築業。其它都是第三產業。

這三個產業,在今天來看,美國都還是全世界最領先的。

但是因為美國的第三產業(金融、科技、信息、服務業等)太過於發達,而且這玩意掙錢更容易,給了一些人錯覺,好像美國工農業不行了一樣。

美國根本不需要製造業回歸,人家只是居安思危提一下,說咱這看家的傢伙事兒別給荒廢了。

象徵性的迴流幾個工廠,保持基礎和底子就行。

非要在太平年代把自己美國公民從白領變成藍領?沒必要。

美國有不少自願當藍領技工的人,給他們留點事兒做就行,但是犯不著把富士康這樣的企業模式弄到美國去。

真有一天當美國需要工業製造業生產的時候,如果真的需要的話,放心,美國鬼子分分鐘產能提高一百倍,那簡直就是 show me the money的感覺。

什麼?美國缺人?拉美那麼多能吃苦耐勞的勞動力,只要美國需要,分分鐘放幾百萬青壯年勞動力進來。


美國回歸製造業是個偽命題 真要回歸製造業也不會去搞什麼TPP了


這個事情要一分為二的看,一個是美國角度,一個是中國角度。

首先從中國角度看。如果美國今天就回歸製造業佔領中國市場,套用中國足球的一句名言,那麼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作為老牌頂級的製造業大亨,美國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技術上,都領先中國很長一段路。而中國的工業2025等等機器人和無人工廠的建立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美國本身的速度。所以說,中國面臨的壓力很大。

於中國而言,低端製造業和商品出口是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歸根到底在於人力資本。但是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要求和物價的提高,人力成本要隨著工資進一步提升,也就同時增加了出口商品的價格,最後導致的是出口動力的減少和經濟的滯後,這是毋庸置疑的。

對於這樣的可能的防範,中國高層也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從新一代政府上台以來,最注意宣傳的莫過於兩件事,國際戰略和基建廣告。

新聞聯播大量的時間宣傳了中國的造橋能力,以及投入頗大的亞投行,都是中國在做的,提高國際影響力,保證自身受美國為首的各種協議的影響儘可能的小。同時,中國也在很努力的進行資本密集型的工業轉型,甚至開始培訓職業的海外維和部隊和亞丁灣高射炮打蚊子,可以說是頂著非常大的壓力在做事。至於效果,我們拭目以待,畢竟這是國計民生的大事,我們還是需要理解和支持。

然後我們來從美國這個角度來考慮,美國的製造業恢復的現實難度。

首先是國內政治的問題。製造業衰退引起的工人失業的確是亟待解決的社會矛盾,但是資本政府會不會同意花錢做著低回報的事情,這一點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

美國基礎工業的衰退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美國要求的人力成本實在是太高了。美國夢美國夢,美國是一個被夢綁架的國家。在美國有個偉大的反動組織叫做工會。工會要求,儘管工人可以失業,但是工人工資一定要高。一個可能都沒有高中文憑的鋼廠工人,一個月至少要拿到3000美元的工資。而在中國,恐怕博士畢業也很難拿到這樣的薪水。這樣的鋼廠生產出來的鋼,和中國的質量差不多,甚至還不如中國,其價格的競爭力只能說是幻想。而基礎工業所帶來的污染,美國民眾更是無法接受。

而高級製造業,例如汽車發動機,則已經在世界中和其它幾大巨頭撕扯到一定程度了。物美價廉還省油的日本發動機,結實耐操的德國發動機,都是美國的競爭巨頭。飛機發動機則更是如此,儘管飛機發動機兩大巨頭都在美國,但是它們已經佔據了主要市場,所以能夠發展的空間也不大了。高端製造業上還有比如電腦製造業,情況也是如此。所以美國高端製造業從未離去,這一部分對於美國製造業的貢獻也不大了。

至於能源行業,頁岩氣是一個呵呵的好噱頭,但是實際開採上,美國想做全世界的能源巨頭,俄羅斯表示呵呵噠。比頁岩氣存量,中國也絲毫不欠缺。而比較新型能源例如核能,風能和光伏技術,中國表示來吧小賊,哥比你資源和技術,哪個都不差。所以能源上美國想做一家獨大,大概是唐床破吸多了頁岩氣想嗨,痴人說夢。

頁岩氣無人開採,有些人說是美國下的一盤大棋,就等這一天;實際上的原因,則是頁岩氣開採成本本身就不小,而且頁岩氣的使用安全性和製造成廉價能源成品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在石油還沒有耗盡之前,頁岩氣開採和使用的動力都比較小。

另外,橫面看美國政府,實際上有幾大財團在背後發力,而其中非常巨大的一隻力量則是華爾街財團。相比於其他財團,金融大鱷在美國國內的影響力和對政治的染指無所不在。金融行業掌握著相當規模的媒體和互聯網機構,恢複製造業對他們來說則不是好消息,所以在這一方面,他們的阻力比想像中大多了。現在在美國,過於崇尚製造業就會被指責極左社會主義和孤立主義,天知道他們把社會主義當成什麼了。

所以從民主美國的角度看,恢複製造業也並非易事。

綜上所述,我還是對中國的未來看好的。中國仍然有時間去進行工業轉型,這是一個絕好的消息,而等美國真正下決心全面振興製造業時,估計世界已經變成了另外一番天地。


我們連工人的工資都可以不發,他們拿什麼和我們拼。


擺姿態大於實際意義。

打就業牌或者說最起碼裝作打就業牌是應美國國內政治的需要,要真想鼓勵製造業迴流,僅僅一時的減稅利好是不夠的。減稅猶如開閘放水,但工會勢力是會自我加固甚至收窄的瓶頸,時間一長,還是會限制住真正能流入市場的政策利好。但你要民主黨去打擊公會勢力又是天方夜譚。

底特律被提了很多次了,但還需要再提,因為太典型 -- 典型的被工會勢力弄垮整個產業。美國汽車廠商在成本控制上本身就做得比日系廠商要差,原車價再扣除連年累積的福利增長負擔的話,具有競爭力的真實價位也就在原車價的六七成左右。當年三大與工會談判時反覆提及的是暫時的福利削減,但工會依然不依不饒,完全不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如果說工會方真正能反映全體勞工的意志,那也算慷慨作死,但事實是願意降低福利與集團共渡難關的不在少數,但無人敢發聲 -- 怕背上一個工賊之名被人報復。所以這工會成了一個綁架工人意志的組織,乾的儘是些拿人家身家性命當籌碼與所謂的黑心資本家對賭的勾當。可笑的是工會領導層也是懂的,知道不能這麼抬杠,但他們也不敢 -- 他們更怕被當工賊,要被懷疑是工賊了簡直能被手撕了。所以最後我們看見了 :都想當工賊的兩方互相逼著不讓對方當工賊,怕的就是存在或不存在的洶湧民意,畢竟錯誤的民意也是民意。

工會跟資本家能和睦相處的企業無不是技術壟斷型的。全世界別無二家的企業的成長才能抵消腫瘤的惡性繁殖,而這才是為何只有航空,醫療,還有半導體工業無論政府給不給利好(往往都給)都願意留在美國的原因。試問迴流的這些美國企業能有幾個可被稱為別無二家呢?當然,好不好是一回事,解決有無的國家在回遷美企成本陡增的前提下還是會迎來價格優勢的,而且一提價相當於又激勵別的國家攻關技術,這又是個什麼好事呢?你便宜點讓全世界買的甘之若飴的話,全世界也就不想著自己辛苦攀登科技樹了,但你非要貴那麼點把這個麻痹效果弄沒也是有些眼皮子淺。

總的來說,美國國內目前有一堆嗷嗷待哺的吸血鬼,民主黨政府為了選票是連哄帶騙地把在外美企逼回來給吸血鬼。一開始吃相或許還行,時間久了還是得再逼出去的,畢竟政策干預下的商業決策有效期不會超過此屆政府的任期。


推薦閱讀:

學大K12傳統一對一績效模式的開創者,估值卻只有23億,一對一商業模式究竟出了那些問題?怎麼改革?
有哪些以無恥為核心的商業模式?
餓了么商業模式是什麼?
機場免稅店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知乎為什麼沒有做「在行」那樣的商業模式?

TAG:製造業 | 商業模式 | 商業 | 企業 | 生產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