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外語教育是怎麼樣的?

沒什麼補充的,就是今天上英語課突然想到了這個


這個我必須作答! 太有感觸了!!!!!
本人目前在學習芬蘭語中,朋友在學習中文,雖然比我早起步半年,但明顯我的辭彙量,句子使用比他好。原因無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材形式。(看圖!)

1.關於辭彙怎麼學:
比如說動詞(to talk, to read, to stand, to sit....全部是生動的圖片!不是枯燥的英芬單詞對照!)

比如說有一章節是講食物的:... 整整四面紙的圖片和辭彙,分類蔬菜;水果;甜點;廚具;飲料;肉類etc)

那抽象的辭彙怎麼學?課文里的生詞怎麼學?

只有滿滿的芬蘭文。。單詞意思?自己做筆記吧!

突然間想到自己初高中學英文,每單元總有滿滿的一兩頁的中英文辭彙表........

芬蘭語辭彙學習心得
圖一的動詞當時我背單詞是認真數過,有49個單詞。食物篇...那不數了,數完估計也不想背了。講辭彙量的原因,我是想說明:不要看看滿滿都是圖!實際上辭彙量也很大的!

這種看圖說話,看圖學單詞的方式,看著看著,開始背著,不知不覺就會背很多。不會存在才背五六個就開始覺得厭煩。其次,根據人類學習語言的方式,最自然的,符合天性的,應該就是看著圖(實物)來記憶的。咱們一開始丫丫學語,沒有哪個麻麻是拿本教科書說跟我念:來「桌子,椅子」,應該是麻麻會對寶寶指著圖片或實物教孩子的;)

優點3,當我忘記了某個單詞,我能夠很快找到我是在哪一頁學到這個單詞的。因為它的辭彙都是分類的!

關於學課文時,只有單詞沒有圖片,腫么辦?那就只能自己查,或者上課老師會講到,或者老師課前會把英文對照意思發你郵件(目前這老師完全不會發郵件給你單詞意思,完完全全自己查!!!!!!
&>,&<)自己寫的好處就是,你不是被動接受的,你是一邊寫一邊用腦袋在記的!等到寫完,會有那麼一點點的開心,總算把這填滿了。(當你忙著動筆有動腦的時候,哪裡還有空去思考boring不boring呢)

2.關於語法怎麼學:
如果能用圖片清晰的表明,芬蘭人還是用圖片的,比如:
第一行是:如果進入一個封閉的空間,以house (talo)為例,taloon。如果待在裡面不出來,則單詞加ssa,從...出來,加sta。

第二行是:如果進入一個開放的空間,以露天陽台(terassi)為例子,則加lle。呆在裡面不出來,lla,從...出來,後綴加lta。

再說的詳細一點:第一行的第一個,如果進入的封閉的空間是 」雙母音,且短單詞「,則後綴為」hVn「 (V是母音,依單詞而變)舉個例子:puu-&> puuhun, kotimaa-&>kotimaahan

如果進入的封閉空間是」雙母音,且長單詞「,則加seen. 例子:Porvoo-&> Porvooseen

(我猜想您一定耐著性子看了兩行,看到」再說的詳細一點「這裡時,直接一秒鐘掃過去吧 :)
你現在能感受到看圖學這個是不是好很多..)

如果圖片不能清晰表明的時候,
語法點就是:一二三四五,分類討論

給張特寫:

只有例子,和些許「點撥」。你自己琢磨其中的語法,找規律吧(我想起高中買了一本語法書,興質勃勃的翻開來開始看,熒光筆劃...五六頁後覺得boring得不行了。。自此再也沒怎麼認真看了)

再來一張語法圖:

總結一下
芬蘭人怎麼教老外學語法的:只有例子和些許「點撥」,自己認真看例子找規律!

優點就是:不容易走神啊,你忙著找規律呢,專心著呢!(被動的接受-&> 主觀能動性激發)

3。關於練習題是啥樣:

一頁掃視了一下,才七道題,心裡一陣竊喜。

當然也有滿滿都是題的時候:

最後補充一點:
芬蘭練習題時一個大練習題下只考一個語法點的。
比如剛剛舉例的(封閉空間,開放空間)的語法,練習題里:習題一(10小題)只考「封閉空間」,習題二(8小題)只考「開放空間」的點。 等到你做完這些熟悉了後,後面才會混合的出。

所以剛開始做習題的時候,再也不小緊張啦。。。

------分割線---------------------------------
介紹教材就寫了這麼多。我覺得課堂教學下回再說吧。。。
學習芬蘭語確實有不少感觸,收穫了另外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他們的教科書偏實用,也挺有趣。當然,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是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何況芬蘭語這種「每個單詞至少十三種變形」,也真是醉了。。。哦,不,暈了!

在知乎上看到,學到很多知識。心裡很感謝很多人的分享,分享自己的知識。自己頭一回寫這麼多時,發現其他的知乎友們,當時是懷著怎樣一種虔誠和認真的心態,想要分享給大家。

知道學習語言的這種方法,可以讓現在年輕的粑粑麻麻們了解怎樣讓孩子學習英文可能更加高效有趣些,或者自己想學習一門第二外語,可以怎麼做。

謝謝您能看到現在。
但是 不要光收藏不點贊!!!


如果學校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教授第二語言的話,前幾年完全是口語式的浸潤,完全是通過遊戲、唱歌、對話來培養孩子的語感與興趣。到了小學四年級左右,才進入比較正式的書寫階段,而通常在這之前已經可以很好地進行口語溝通了。

讀寫方面,在美國,第二語言教學時間一個禮拜也不過兩三堂課。這兩三堂課主要內容就是大量閱讀、大量寫作,老師教的課程也能和學生的生活結合。這樣下來,通常只要幾年,孩子的第二外語都能朗朗上口。


就美國的情況而言 初級和中級都極度側重聽和說的能力 單詞其次 語法不是重點 中級以上開始是大量的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
由這種教育理念帶來的是 幾乎沒有考級這一說 (考試是有的 但我從來沒聽說誰去考過)因為不考級 所以他們評價自己的語言能力的方法很模糊 要麼說自己學了多少學期的某語言 要麼直接在簡歷里寫 X語-Fluent/Intermediate/Conversationable....
另外 似乎也喜歡搞演講比賽來鼓勵學生


碩士留學期間在加拿大的英語大學成人教育部學習了法語,之後在法語大學的成人教育部學習了西班牙語。

首先說一下,國外的第二外語課程都會在開課前有一個分級測試(零基礎除外),老師會根據學生的聽說讀寫水平分配班級。一個班級通常10-20人,分3-5個小組,一周上6課時左右。在大城市,一般學校都會聘用母語者來教這門外語。老師在第一節課就會強調說同一種母語的學生不能坐一組,上課只能用目標語言進行交流。在零基礎法語和西語課上,老師偶爾還會用英語解釋下難點,但隨著課程級別的提高,老師就再也不說英語了,而是用法語解釋法語,西語解釋西語。

課堂氣氛會很活躍,老師與同學互動,同學之間的互動至少佔課堂時間的一般以上。外向的同學喜歡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性格內向的學生如果自己不爭取發言就比較吃虧。在低級別課程,聽和說是絕對側重點,讀和寫的訓練則在高級別更多。感覺大多數的同學學到B1B2的課程時,語法還會有很多問題,但是表達都還蠻流利的。所以一定不能害羞,得逼自己說。

課上經常會看視頻、聽新聞,然後圍繞某些有爭議的話題進行小組討論。有時候碰到節日還會有主題活動,像萬聖節、感恩節、復活節什麼的。課後偶爾會留作業,但是基本半小時就可以做完。辭彙和語法的積累真得主要靠自己課下努力,尤其是母語不是印歐語系的我們。平時也要注重聽力的訓練,老師會建議從A2水平開始要多聽訪談類節目的廣播電台。

一個級別的課程結束後會有一次小考試,然後綜合平時上課的表現以及出勤率給總分。及格了就可以讀下一個級別,否則得重修。通常修完B2級別學校會給個certificate,可以寫在個人簡歷上。


感覺很多國家大學的成人教育部真得是個學第二外語的好地方(當然如果去讀美加澳英語大學本科入學要求的那種全日制密集型ESL課程就超級貴了,那就是搶留學生錢的地方)。由於政府對加拿大大學成人教育部有補貼,一般外語課學費都收得很低,而且外國人本國人一視同仁。感覺同樣的課時,教學法類似的法盟、歌德學院、塞萬提斯學院在北京上海都至少要貴兩三倍。


請問下你的這本教材的名字和出版社?裡面是否有光碟呢?


推薦閱讀:

外國人如何評價周星馳的作品?
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和日本的關係?
在國外如何禮貌地拒絕外國人的搭訕(約X)?
「法國人不願意外國人說法語嗎?」
Quora 上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哪些偏见?

TAG:教育 | 英語學習 | 外國人 | 課堂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