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知乎會上癮?
個人感覺,這種吸引不完全等同於喜歡上維基百科,更不同於喜歡刷微博。
求知慾和裝逼欲同時迸發
求知慾是一方面,我無恥地談談裝逼欲吧,這是個很重要的角度,特別對於我這類回答者來講。
知乎的上癮問題一直很感興趣。我剛來的時候有點上癮,因為忽然被陌生人贊同然後回答頂到頁面上端(不用下來就能看到),感覺好像他鄉遇故知遇到伯樂一樣。但後來用的少了也感覺淡了,有些時候寫些長篇大論也沒啥回應就泄氣了,直到昨天被某大V點了贊後引發一系列冷飯效應,又開始想這個問題了,以下給大家分享下我的理解。
作為社交賭場的知乎
說到上癮,緊扣題目,賭場也是非常容易上癮的。多少狗血故事揮灑在那裡,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自行聯想。相同處是什麼,勝利後的收穫,或者是你手中積攢的認可?它們來自於哪裡?這種滿足感源於賭場里的人。你當場擊敗了對手,獲得了權力,同時獲得物質獎勵,貨幣作為此次勝利在場外的延伸,你可以繼續享有這場勝利。沒有人的賭場是單機遊戲,不愛玩吧,特別是如果不許你玩完跟別人交流的話,所以能讓人上癮的除了藥物,我覺得就是人,就是社交場合,知乎正是這樣一個社交場。
來知乎,玩大的
如果知乎是一個社交賭場,那麼知乎的社交賭場上,大家玩的比較大,也不好出老千。在其他的社交網豆瓣人人或者微信,你就好像是穿著拖鞋到鄰居吳老二家玩個猜拳,遇到的多弔兒郎當的熟人,賭的就是一杯啤酒。但知乎則是一個相對高手雲集的國際賭場,老手固然可以有機會倚老賣老,但新手卻有同等機會一夜暴富,試的卻不是運氣,更依賴分析局面的能力,對於想要小試牛刀,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同學,知乎的水還是夠深的,至少可以讓你潛伏一陣,當然這裡不是最深的江湖,但卻是個挺合適的「首場秀」。這裡有更緊湊活躍的社區,你可以遇到現實中不可能遇到但卻可能會對你很重要乃至影響你今後重要決策的人。其它社交網路更多是認識一些現實中也可能會遇到的朋友的朋友,那麼那種驚喜和意義自然也要打折扣。
比如
1.
水夠深,所以很多大魚在這聚集,會有足夠多重量級回應,特別是你感興趣的領域裡專家級的回應,這是隔壁吳老二聽你高談闊論時渾身發抖無法比擬的震撼,你在隔壁吳老二家門口扔石子不是被他投訴擾民,就是石沉大海,折戟沉沙,從此杳無音信。
2.
這裡你手中的石頭也就是籌碼更大,更加擲地有聲,前提是你能拿出有質量的回答,這種高質量的內容就是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思考和耕耘,你認真回答一個問題的時間可能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乃至更長,但你發微博微信、人人往往是一拍腦袋就點擊發布吧?可你在這裡如果真是認真寫了答案,你會忍不住發布前檢查一遍的,我是有,至少檢查下大致邏輯和錯別字之類的。
3.
賭的大,也就更刺激,你收穫了贊同和評論中的有益討論,新關注和新朋友,這是個正面激勵良性循環,同時你會收穫滿足感的同時尋求更大的刺激,因為舊有的劑量很可能已經無法滿足你,無法讓你得到那種快感了,於是你開始刷屏,回答、分享問題,收藏、關注,與社區里的知友們互動,線上再到線下,然後你就上癮了。
而微博上發個自己的午飯圖不會有多少人理會你,因為你的投入太小了,所以也別期待太高回報,熟人社區里無非是你哥們或者閨蜜點個贊順便評論兩句,很少會轉發的。但這裡不同,作為自稱倡導高質量內容的問答社區,知乎場上雲集的同學基本是內容導向的。固然如果你認識很多人再到這裡互動會更多,適應融入更快,但如果你能拿出些有價值的東西,你一樣可以白手起家。特別要注意的是,知乎上的贊同是一種觀點的認同,要求雙方在某一具體問題上邏輯和價值觀大概一致,畢竟它會出現在你的頁面和信息流里,因此門檻也更高。相對應的人人、微博上的「贊」則多是一種純粹社交性的認可和情感上互勉,乃至禮尚往來,所謂相濡以沫,其實還不如相忘於江湖吧,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做個知乎夢吧
我覺的這個概念或許可以定義為「知乎夢」,類似美國夢吧。此處我是希望保持價值中立的,雖然其實我還有點鄙視「美國夢」以及各種夢的,但這裡只是拿出來做個比較。其實一個贊同或感謝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社會資產,只不過它的流通性差點,但在適當的圈子內還是硬通貨的,因為某一個專業圈子可能不那麼在乎你的銀行賬戶上幾位數字,更在乎你能不能寫出有水平的代碼或者文章之類的。
美國夢的精神竊以為就是通過個人努力可以不依賴其他團體或人情的支撐,實現自己的預定目標獲得財富,它是一種個人主義在社會生活中的延伸,一種財富積累的原則,某種程度上看不與知乎類似嗎?他們都不排斥按照新遊戲規則剛入場的新手,這在其他社交網路里你是很難看到的,那裡只有大V和營銷帳號,這裡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相對的公平保障。
知乎原先是想做成一個知識問答的平台,但同時,他又是個SNS產品,需要讓每個人參與進來,產生互動感,於是弄了很多元素進來,使得他變得不是那麼的純粹。
第一,「贊」和「感謝」,這樣造成的結果往往是,一個問題,往往不是答的最好的人擺在第一的位置,而是粉絲多的人排在第一。一個大V跑來答問題,腦殘粉很多看都不看,直接點贊。這樣的情況在一些小眾的專業問題里還好,在一些大眾都能回答的,諸如情感類問題中,顯得尤為突出。另外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很多答案都是吐槽、巧答的人受追捧,而不是那些老老實實答問題的人。
第二,實際上知乎上很多人跑過來都是經驗分享,不是真正答問題的。你問個什麼問題,他一開口就是「我有個朋友……」、」我記得XXX說過一句話……「、」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來說說我的看法……」,這種回答問題的方式使得回答者過於依賴於經驗,而非問題的本質。但他同時滿足了人們的窺視欲,讓人們滿足了八卦知識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
知乎跟百度知道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再次掌握了SNS的本質:由大V帶動群眾。
綜所上述,知乎這種既充滿乾貨,又八卦、經驗主義滿天飛的特徵,正是讓絕大多數人上癮的原因,畢竟你即使是個一知半解的人士(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也有權力在這裡跟專家一較高下。同時你還掌握著一個問題排行的生死大權,在問題的下面,你既能跟人抬杠,又能向真正的專家請教。在首頁時不時跳出來的問題,讓你感覺自己知識的匱乏(儘管你學到的這些知識很可能一生也用不到),但不得不說,這正是他讓人慾罷不能的原因。
因為你剛開始玩
生活中有的是會說話的明白人,或者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或是跟你相互貶損樂趣無窮的人,卻很難找到一個能擯棄其它想法單純的和你就某一個問題針鋒相對你來我往的討論個你死我活的人。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活得很收,不願意表露自己,生怕因為多表露了一點而被別人認為不持重。所以每個人都會找話題又不跟你聊很深,這種聊天往往讓你很難盡興。有一種渾身都癢但是每每撓不到點子上的感覺。
即便你終於找到一個關注點一致思考深度也差不離的人和他進行了一次熱烈真誠迸散著火花餘音繞梁的討論,你感覺渾身哪哪都痛快簡直找到知音的時候。卻發現再次開口他已經變成了你身邊會說話的明白人。於是你開始揣度是不是你上次的表達有戳中他脆弱的地方,或者他從別人口中聽說了你的什麼事情,抑或是他家裡遭遇了什麼。種種揣度之後你成了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於是你們開始了毫無觀點卻絲毫不冷場的談話。
事實上人很脆弱,人往往承受不了那麼多的情緒或者遭遇,人都是有表達需求的。就像一些十惡不赦的人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教堂懺悔,出來接著作惡。
我喜歡知乎的原因一方面為了表達,定期清空自己。另一方面是為了精準的投放表達的內容。你的觀點擺在那裡,自然有對此話題有興趣的其他觀點來進行撞擊。你的認識在一次次撞擊中立體,完整。這個過程很過癮。沒有人揣度你的語氣和意圖,所有批評或者讚賞只基於你的觀點。
,我的感覺就是醬。我喜歡我一本正經講話和天馬行空的思考。
- 更加容易找到嚴肅、完備、一手的回答。——求知。
- 比其他的sns工具更容易找到同類,尤其容易找到具有相似理性思維的理工科、商科人士。相比人人微博,這裡腦殘濃度最低——求友。
- 最後一條,更容易找到聰明的妹子——求偶。XD
沒有自己想做的事,做其他的事兒都會上癮
因為太逗了
好為人師
我覺得知乎就是一部沙之書,你永遠能得到很多知識,很多超乎你的想像。但是是否對自己有益,就得看自己了。
沙之書
--------------------------------------------------------------------------------
……你的沙制的繩索……
喬治·赫伯特①
①赫伯特(1593—1633),英國玄學派詩人,牧師。著有詩集《寺廟》和散文集《寺廟的牧師》,均系宗教作品。「沙制的繩索」是指靠不住的東西。
線是由一系列的點組成的;無數的線組成了面;無數的面形成體積;龐大的體積則包括無數體積……不,這些幾何學概念絕對不是開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們講虛構的故事時總是聲明它千真萬確;不過我的故事一點不假。
我單身住在貝爾格拉諾街一幢房子的四樓。幾個月前的一天傍晚,我聽到門上有剝啄聲。我開了門,進來的是個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許是我近視,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潔,但透出一股寒酸。
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裡提著一個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見面,我就覺得他是外國人。開頭我認為他上了年紀;後來發現並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那維亞人似的稀疏的、幾乎泛白的金黃色頭髮給了我錯誤的印象。我們談話的時間不到一小時,從談話中我知道他是奧爾卡達①群島人。
①奧爾卡達,蘇格蘭北面的群島,其中最大的是梅因蘭島,首府為柯克沃爾。
我請他坐下。那人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話。他散發著悲哀的氣息,就像我現在一樣。
「我賣《聖經》,」他對我說。
我不無賣弄地回說:
「這間屋子裡有好幾部英文的《聖經》①,包括最早的約翰·威克利夫②版。我還有西普里亞諾·德瓦萊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從文學角度來說,是最差的,還有武爾加塔的拉丁文版。你瞧,我這裡不缺《聖經》。」
①《聖經》,包括們日約全書》三十九卷、《新的全書》二十七卷,前者本是猶太教的《聖經》,原文為希伯來文,後者的原文是希臘文和亞蘭文。
②威克利夫(132—1384),英國宗教改革家,他的弟子帕爾維等於1380年根據武爾加塔的《聖經》拉丁文版將其譯成英文。
他沉默了片刻,然後搭腔說:
「我不光賣《聖經》。我可以給你看看另一部聖書,你或許會感興趣。我是在比卡內爾①一帶弄到的。」
①比卡內爾,印度西北部拉賈斯坦邦地名。
他打開手提箱,把書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開大小、布面精裝的書。顯然已有多人翻閱過。我拿起來看看;異乎尋常的重量使我吃驚。書脊上面印的是「聖書」,下面是「孟買」。
「看來是19世紀的書,」我說。
「不知道。我始終不清楚,」他回答說。
我信手翻開。裡面的文字是我不認識的。書頁磨損得很舊,印刷粗糙,像《聖經》一樣,每頁兩欄。版面分段,排得很擠。每頁上角有阿拉伯數字。頁碼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說,逢雙的一頁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卻是999。我翻過那一頁,背面的頁碼有八位數。像字典一樣,還有插畫:一個鋼筆繪製的鐵錨,筆法笨拙,彷彿小孩畫的。
那時候,陌生人對我說:
「仔細瞧瞧。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聲調很平和,但話說得很絕。
我記住地方,合上書。隨即又打開。儘管一頁頁的翻閱,鐵錨圖案卻再也找不到了。我為了掩飾惶惑,問道:
「是不是《聖經》的某種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答道。
然後,他像是向我透露一個秘密似的壓低聲音說:
「我是在平原上一個村子裡用幾個盧比和一部《聖經》換來的。書的主人不識字。我想他把聖書當做護身符。他屬於最下層的種姓;誰踩著他的影子都認為是晦氣。他告訴我,他那本書叫「沙之書」,因為那本書像沙一樣,無始無終。」
他讓我找找第一頁。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幾乎貼著食指去揭書頁。白費勁:封面和手之間總是有好幾頁。彷彿是從書里冒出來的。
「現在再找找最後一頁。」
我照樣失敗;我目瞪口呆,說話的聲音都變得不像是自己的:
「這不可能。」
那個《聖經》推銷員還是低聲說:
「不可能,但事實如此。這本書的頁碼是無窮盡的。沒有首頁,也沒有末頁。我不明白為什麼要用這種荒誕的編碼辦法。也許是想說明一個無窮大的系列允許任何數項的出現。」
隨後,他像是自言自語地說:
「如果空間是無限的,我們就處在空間的任何一點。如果時間是無限的,我們就處在時間的任何一點。」
他的想法使我心煩。我問他:
「你準是教徒嘍?」
「不錯,我是長老會派。我問心無愧。我確信我用《聖經》同那個印度人交換他的邪惡的書時絕對沒有矇騙。」
我勸他說沒有什麼可以責備自己的地方,問他是不是路過這裡。他說打算待幾天就回國。那時我才知道他是蘇格蘭奧爾卡達群島的人。我說出於對斯蒂文森和休漠的喜愛,我對蘇格蘭有特殊好感。
「還有羅比·彭斯,」他補充道。
我和他談話時,繼續翻弄那本無限的書。我假裝興趣不大,問他說:
「你打算把這本怪書賣給不列顛博物館嗎?」
「不。我賣給你,」他說著,開了一個高價。
我老實告訴他,我付不起這筆錢。想了幾分鐘之後,我有了辦法。
「我提議交換,」我對他說。「你用幾個盧比和一部《聖經》換來這本書;我現在把我剛領到的退休金和花體字的威克利夫版《聖經》和你交換。這部《聖經》是我家祖傳。」
「花體字的威克利夫版!」他咕噥說。
我從卧室里取來錢和書。我像藏書家似的戀戀不捨地翻翻書頁,欣賞封面。
「好吧,就這麼定了,」他對我說。
使我驚奇的是他不討價還價。後來我才明白,他進我家門的時候就決心把書賣掉。他接過錢,數也不數就收了起來。
我們談印度、奧爾卡達群島和統治過那裡的挪威首領。那人離去時已是夜晚。以後我再也沒有見到他,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我本想把那本沙之書放在威克利夫版《聖經》留下的空檔里,但最終還是把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後面。
我上了床,但是沒有入睡。凌晨三四點,我開了燈,找出那本怪書翻看。其中一頁印有一個面具。角上有個數字,現在記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冪。
我從不向任何人出示這件寶貝。隨著佔有它的幸福感而來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後又擔心它並不真正無限。我本來生性孤僻,這兩層憂慮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數幾個朋友;現在不往來了。我成了那本書的俘虜,幾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鏡檢查磨損的書脊和封面,排除了偽造的可能性。我發現每隔兩千頁有一幀小插畫。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記事簿把它們臨摹下來。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畫沒有一張重複。晚上,我多半失眠,偶爾入睡就夢見那本書。
夏季已近尾聲,我領悟到那本書是個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設想成一個怪物:睜著銅鈴大眼盯著它,伸出帶爪的十指撥弄它,但是無濟於事。我覺得它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是一件詆毀和敗壞現實的下流東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無限的書燒起來也無休無止,使整個地球烏煙瘴氣。
我想起有人寫過這麼一句話:隱藏一片樹葉的最好的地點是樹林。我退休之前在藏書有九十萬冊的國立圖書館任職;我知道門廳右邊有一道弧形的梯級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報紙和地圖。我趁工作人員不注意的時候,把那本沙之書偷偷地放在一個陰暗的擱架上。我竭力不去記住擱架的哪一層,離門口有多遠。
我覺得心裡稍稍踏實一點,以後我連圖書館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以上譯自《沙之書》
一開始沒覺得,當某一個回答突然得贊達三位數了,沒事兒就老看。。。。
然後又開始尋覓哪些話題是自己擅長的,期待再創新高………………
然後,然後就上癮了!!!
沒別的事幹了
只不過是想無罪惡感的消磨時間
像我這種剛來沒多久的只有求知慾
手足無措想上知乎找解決方法,讓後養成了不愛獨立思考的習慣
上知乎上癮,我覺得這句話所描述的現象應該是看知乎一直看個不停,如果上癮一般。
(不知是不是這樣,可能這句話描述的還有其他的現象。)
為了方便表述,我瞎扯了一個概念,叫信息鏈接體,它的定義大概就是鏈接一個或多個信息的一個界面,知乎上的信息鏈接體就有「用戶的個人主頁」,「回答」,「專欄」等等。(沒怎麼學過UI,不知道裡面類似的概念是什麼。)
然後我又瞎畫了一個知乎上不同信息鏈接體的關係示意圖
我們上知乎上癮看個不停的具體過程就是主動的在這個示意圖中的信息鏈接體里不停的「打轉」。舉個個例子解釋一下「打轉」是個什麼樣的過程:
我在推薦里看到一篇寫的不錯的文章,我在想寫這篇文章的人是怎樣的,於是我就點開了這個用戶的個人主頁,於是我打望幾番他的主頁,發現他的專欄,又點進去,又看到一篇好的文章,然後我想看看別人是怎麼評價這篇文章的,於是我點開了評論界面,看到的一些好的評論,我又點開寫那個評論的用戶的個人主頁,然後……………………
上述過程就是文章→個人主頁→專欄→文章→評論→個人主頁這幾個不同信息鏈接體不斷被點開的過程
很明顯的是我們在打轉,也就是看知乎的時候,不只有求知慾在起作用,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想法:
例如為了了解某人而點開他的個人主頁,
為了看這篇文章的好壞真假而點開評論,
為了找到同類型的文章而點開專欄等等等等
然後這些信息鏈接體里有鏈接這其他的信息鏈接體或信息(如上圖),這寫複雜的鏈接關係,能充分調動我們的各種思考,推送信息的能力是巨強大的,加上信息本來就優質,再加上你可能比較悠閑,肯定會看個不停。
總的來說就是求知慾,結合知乎本身強大的推送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優質,以及你可能比較閑,造就了上知乎上癮(看個不停)的現象。
ps:上文中的上癮原因的推測主要基於最近我對知乎的使用,這個原因現在可能適用,但這個文題是三年前提出來的,不知道當時知乎是否有現在的功能,也就是說這個回答不一定是用於三年前。
主要是裝逼吧,我想知道的問題在知乎上都沒有答案。
自己裝逼和別人替你裝逼都很爽。http://zhihu.com/collection/46627456
有了知乎再也不用上其他網站了,例如91
因為知乎看片,指日可待!
看著不同的高質量回答會讓人看了還想看吧,其實再看也是別人肚子里的東西。明知道看書可以更全面吸收的更有利,但就是放不下刷知乎,因為它的優點是便捷高效,隨時隨地都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看。
雖然說書籍也可以買符合自己口味的來看但是讀的時候會有這樣一種心態:總是想急於去了解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猴急的還沒看完就去打開看這本書的評價或是對一些事物的評價。xxx是一種什麼體驗?有些事情很好奇,對於大眾的觀點也是一個一個翻著看完,然後就很難戒掉了。
推薦閱讀:
※講話時,什麼樣的手勢、軀體動作才是最合適的?
※交際口才怎麼練出來的?
※在談話時,如何快速進入深度溝通狀態?
※口才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與在華外國人的交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