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麼現在很少聽到"剩餘價值"這個詞了,馬克思當時把剩餘價值和利潤做的區分現在看來是否是主觀的?


你很少聽到是因為現在官方禁止使用這些詞語,包括「異化」「剝削」都禁止在媒體上出現。說真的,左派被打壓已經幾十年了。


他當然主觀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資源稟賦,承受這種資源稟賦並加以保護的方式就是產權制度的建立。
沒有資源稟賦的人為有的人提供勞動,其實也是作為某個產業鏈環節中的一部分,得以收穫利潤從而能進行社會交換。
本身而言,馬克思的價值論從最初就是錯的,以至於以後的每個分析都失之偏頗。


幾乎和我同名的人回答有失偏頗。在馬克思時代,他的價值論不錯,他錯在將資本主義初期當成資本主義全部了,低估了資本主義的調節、發展能力,所以他的工人階級是資本主義掘墓人的結論有誤。


因為說了「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啊」,整天喊剩餘價值,也就是剝削的本質目的,讓貢獻剩餘勞動價值的人們如何甘心日日辛苦搬磚?

嗯,我們現在管它叫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沒有剩餘價值的強制積累,08年奧運會我們放不出那麼好的煙花。

共產主義最終目的是不允許剩餘價值這種東西被個人所大量佔有的,在產生後的相對均分會比在產生前允諾相對均分效果要好,看看人民公社運動和現在的希臘就知道了。

所有人都理解剩餘價值的真正意義時,朋友圈裡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馬雲雷軍喬布斯了。

比如,你讓我當蘋果的CEO,我一沒人脈二沒技術,也無法用生產資料這根槓桿去撬動於生產資料成千上萬倍的剩餘價值,還不如我在富士康裝個屏幕產生的社會價值大。
但我若去富士康蘋果配件的流水線上參觀並拜訪一下那些勞作的人,發現他們一個月工資也買不起一台Iphone時,我又開始感嘆,為什麼有些人的勞動付出和他們的收入回報不對等?

這就是細思極恐的生產資料和剩餘價值之間的矛盾。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提醒那些員工一切看起來有多麼不公平,但又合情合理,否則這世界真的會陷入一片混亂。


馬克思當時生活的歐洲正在實行的資本主義正處於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因此會比較黑暗,多少會對老馬的立場有所影響,說他主觀並沒有錯,但這不能否定價值論的價值,這提供給我們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問題,還是有用的


推薦閱讀:

馬克思經濟學存在那些問題?
怎麼看待「發改委21天內批複16條鐵路5個機場,投資近7000億?」?
怎麼理解由於壟斷而造成的無謂損失 deadweight loss ? ?
如何區分經濟利潤與正常利潤?
怎麼看待 2013 年 11 月 19 日比特幣價格大漲?

TAG:經濟學 | 資本主義 | 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