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盜夢空間》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示?


夢境與存在


一、我的夢中夢中夢

至人無夢。像我等凡夫俗子,過不咸不淡的活,做想入非非的夢,倒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本人長年累月地做著夢,光怪陸離,上天入地,詭譎怪異,累並玩味著,同時也驗證了佛洛依德關於夢的幾個觀點,比如:只要我白天強烈地懷念去世的祖母,晚上定會夢見她或者與她相關的場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比如活了三十年,從未夢見過生下我就去世的母親,僅有兩次也只是她的遺像(不曾看見過的人和事物不會出現在夢境中)。

最詭異的一次,是一次夢中夢中夢的體驗。話說,某年,我處於一種表面悠閑自在實則焦灼不安的狀態,失眠成習。

有一天,我把一隻橙子擺在枕邊,據說水果氣息有助睡眠。午夜開始下雨,讓人獲得平靜,在雨聲中,我滑入夢境(第一層夢境)……

醒來,(注意,是醒來,不是睡去),屋子中間的地面蹲著一隻貓咪,黃白兩色。它的毛質健康順滑,不像我的頭髮,總是處於枯燥暗啞的狀態,即便剛洗過後也是發澀的樣子。

我靜靜地躺在床上,看著這隻來歷不明的小花貓,開始思考:它是從哪近來的?衛生間的方窗雖小,不過貓有類似於縮骨功的本領。事實上,我一直是將這扇小窗關閉睡覺的,屋內空氣出不去,屋外的空氣進不來。

這會兒,它端坐地面,仰著頭,目光與地面垂直。它盯著天花板上一塊莫名其妙的污跡,不時伸出抓子,跳起來試圖觸碰這塊污跡,那樣子,就像有隻蝴蝶停留在那裡,它想去招惹那隻蝴蝶。

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生出同情,不知是對貓咪還是貓咪背後一些現象的同情。追求一樣東西,有時候看起來明明就在面前,伸出爪子或者手掌才發現,根本不可觸及。想到這點,我掀起被子起床,遞給貓咪一把椅子,建議它站在椅子上再去試試。還是徒勞。

一塊污跡而已,能暗藏什麼玄機?貓是通靈動物,我願意相信它的直覺。

於是我再次掀開被子,走過去,在它面前蹲下,用啞語跟它溝通。它用爪子比划出一個「你看」的動作,臉上帶著膽怯。這下,我才發現——牆壁上的一串小彩燈、床頭燈、床尾的電路盒都曾遭受嚴重攻擊,屋內電路看來是完全被毀壞了,並且殘留下當時火花嗤嗤的殘跡。除了沒有察覺一隻貓咪闖進來,連蝸居之處遭受如此危險的破壞也渾然不知,看來,這段時間我真的太累了。想想有些後怕,自己竟然沒被當時噼里啪啦的火花傷害。

我做了一個「這是不是你搞的?」的手勢。其實沒有準備憤怒或者責備它。它點點頭,幾乎要哭出來,竟然伸出爪子掀了自己三個結實的巴掌。這個動作讓我十分驚訝,因為潛意識提醒我:在現實中,只看過貓咪洗臉,卻不知道這種動物還會抽自己耳光。如果不是阻止及時,它準備伸出爪子毀自己的容。

我盡量放慢語速,開始與它對話,就像和中文poor的老外交流。它聽懂了,並且用笨拙的人類語言給我回復。(這些核心內容,往往都被遺忘。)

畫面以蒙太奇的方式切換到另一個場景(第二層夢境)……

在途中,我一眼就相中了他。對於異性的感知,我總是有準確把握。

即將返程時,我對眾人說,我不回去了。然後獨自去找他。

我就知道你會來。

這是他見到我時說的第一句話。

我們做了一次愛。他的技術與眾不同,我就像坐在一塊快速轉動的磨盤上,忍不住想發出尖叫,但我習慣了壓制,只是學著蚊子哼哼唧唧。事後,他爽朗地笑。真不知道是驕傲於自己的能耐,還是因為我忍耐的可笑摸樣。

我在陽台上站了會,回到屋裡,桌上已經擺了一道菜,紅綠鮮明。西葫蘆配西瓜。之所以說配而不說炒,是因為,西葫蘆與西瓜片在盤中各佔半壁江山。我低頭看它們的時候,西葫蘆冷冰冰,西瓜熱氣騰騰。

男人說出去辦事,讓我八點聯繫。我躺在他床上開始睡覺(第三層夢境)……

秋天,我和外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下起了大雨,我站在陽台上,看著大雨湯湯,對其影響回程而心中煩愁不已。

百無聊賴之際,看到後面一棵高大的樹。它的迷人之處在於,整棵樹上的葉子都是絢麗的黃色。我對它進行不同角度的拍攝。

身邊有人竊竊私語,在說對面的建築就是著名的某某地方。我聽到了熟悉的鄉音,於是上前招呼和詢問。(地名最再次被隱去。每一次涉及到名字、地名、情況訴說、真相揭露,其中內容總是被隱去,好像冥冥中有種力量為了不讓我混淆現實與夢境刻意為之,事實上,這讓我更加困惑。)

外婆一聽說就拉著我想走,她說這地方不吉利。迷信的老人就是這樣。只能隨她離開。

我倆又去一個寺廟燒香。外婆燒了一柱大香,拿出紙兜了些香灰。她又要帶回去用香灰泡茶喝,據說能治病驅邪、延年消災。

這時候,一位中年尼姑走過來,雲山霧罩地笑著對我說,我們又見面了。心想,我根本不認識你。於是問,師傅,上一次見面是在何地何時?她笑了笑,報出地名和時間。(地名和時間同樣被不留痕迹地抹去)。我心想,那個時候根本沒去那個地方啊。可一開口,鬼使神差地說,哦,想起來了。她笑了笑,說,那,有緣再相會吧……

我從男人床上醒來,已經天黑。(回到第二層夢境)他回來了,還有他朋友,一起吃飯,聊天。期間我看了手機里一條簡訊(在現實中迴避兩年多至今未看),對方在簡訊里為我分析目前狀況,沒看完,我就合上了手機。
回程……

再次醒來(跳過第一層夢境,回到與此刻平行的現實世界),我想起那隻貓咪,那棵長滿黃葉的樹,給我不同體驗的男人,西瓜配西葫蘆,尼姑的話……

我側頭看看枕邊的橙子,它正隱隱散發出清甜。

二、「他從一個夢渡到另一個夢」

米蘭?昆德拉小說中夢幻飄渺的氣質向來讓我深深著迷,這位捷克斯洛伐克作家用其意識流的的行文探討人類存在方式的不同可能。奇怪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生活在別處》分別看了兩遍之後,回想起來,對內容還是模糊不清。

在昆德拉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品《生活在別處》中,主人公雅羅米爾是一個年輕又敏感的詩人,他在幻想世界中創造出一個叫澤維爾的男孩。這個沒有人生背景、始終背著書包走在路上的男孩,整個生命,就是一個多層次的夢境。

昆德拉用一個完整的章節描述了澤維爾的存在方式,即,他從一個夢渡到另一個夢的虛幻生命。如果讀者不用心閱讀,會覺得此章節跟之前包括之後章節一直在講訴的雅羅米爾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澤維爾的一切都存在於雅羅米爾的想像中,而雅羅米爾的一切(包括澤維爾)又存在於昆德拉的想像中。

澤維爾對於雅羅米爾的意義是於——讓他在苦逼笨拙的現實世界中獲得第二存在的可能性和方式。所以,夢境中的澤維爾是自由的,洒脫的,輕快的,不被拘束的。

對於人類,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務虛主義和理想主義者,夢的意義何其重要。

「夢是意味深長的,同時又是美的。這一點看來被佛洛依德的釋夢理論給漏掉了。夢不僅僅是一種交流行為(如果你願意,也可視之為密碼交流):也是一種審美活動,一種幻想遊戲,一種本身有價值的遊戲演算我們的夢證明,想像——夢見那些不曾發生的事,是人類的最深層的需要。這裡存在著危險。如果這些夢境不美,它們就會很快被忘記。」

——米蘭?昆德拉

「澤維爾並不是為了恢復精力以對付醒時的生活而睡覺的,不,那個單調的擺——睡眠,醒來——一年來回擺動三百六十五次,在他是一無所知的。」

「對他來說,睡眠不是生活的反面——睡眠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夢。他從一個夢渡到另一個夢,彷彿一種生活渡到另一種生活。」

「不,他不是在過日子——他是在睡日子,在那種睡眠生活中,從一個夢跳到另一個夢。他做夢,然後在做夢中間入睡,然後又做了一個夢,因而他的睡眠就象一疊盒子,一個套著一個。」

一個套著一個。這樣的表述,是否讓你想到一種玩具——俄羅斯套娃?or某樣食物——洋蔥?撥開一層,又是一層,再撥開一層,又是一層。

循環反覆,永無止境。

《莊子?齊物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

南柯一夢,萬劫不復。

三、「誰說現實不是夢境呢?」

對於萊昂納多主演的美國大片《盜夢空間》的評論,因人而異,有人讚歎「大補腦洞」,有人吐槽「太傷腦筋」。為了一探究竟,也是出於對夢這一主題的探究興趣,我犧牲了幾個午休時間,將此電影看了N遍。

這是一部講述一個團隊利用盜夢技術替客戶完成商業鬥爭的故事。

這也是一部講述一個逃亡浪子(柯布)千辛萬苦才能回家的故事。

這更是一部講述夢境之美妙神奇、多層夢境之不可思議的故事。

第一遍,一團亂麻。

第二遍,茅塞漸開。

第三遍,豁然開朗。

故事還得從柯布與妻子梅爾研究夢境講起……

他們從現實世界進入第一層夢境A,從夢境A進入第二層夢境B,從夢境B進入第三層夢境C。從理論上講,可以無限深入。夢境總是比現實美妙,在這裡,充滿無限可能,作為個體的人可以根據記憶重建一棟別墅,一幢高樓,甚至一座城池。在這裡,可以無所不能,可以為所欲為。以與其說梅爾耽戀其中,不如說她已經將現實與夢境混淆。這個時候,男性優於女性的理智與清醒在柯布身上發揮了作用,為了將深陷夢境的已經瘋狂的梅爾拉出來,他在她腦子中植入了一個想法——你所處的世界不是真實的。果然,梅爾藉此脫離層層夢境,可怕的同時也出乎柯布預料的是,當初他植入妻子腦中的想法——你所處的世界不是真實的,像一個病毒一樣,頑固擴散。這就意味著,回到現實世界的梅爾照樣持有一個不變的想法——所處的世界不是真實的。為了回到她認為的現實世界,她選擇了跳樓。結果就是,死亡。真正的死亡。

一時難以解釋的各種情形,不得不讓柯布從此踏上逃亡之路。從此,影片另一個層面的故事——以柯布為頭的團隊利用盜夢技術完成客戶商業鬥爭的故事震撼登場。任務完成之時,也就是柯布回家之際——在現實世界中回家。

命運讓柯布和一群人聚到了一起,並且為各自目標產生了一個共同的任務——穿越層層夢境,幫助商人齊藤在其商業對手費舍爾腦中植如某個想法,藉此破壞其壟斷世界能源行業的目的。

為了回家,為了完成任務,他和他們從一個夢境穿越到另一個夢境,從另一個夢境再次穿越到另另一個夢境……oh,MGD!又是一個俄羅斯套娃的存在,一次次醒來睡去,一次次水深火熱、一次次逢凶化吉,一次次跌宕起伏……

柯布回到了家,看到了一雙兒女迎像他的面龐,電影在能夠判斷真實與幻境的的陀螺越轉越慢、緩緩停下來的特寫鏡頭中終止。看似比較完美的結局。

不知道堅持看到此處的你,是否懷疑存在的真實性?

是否有時會混淆現實與夢境的界限?

你能確定,此時此刻,你不是在第N層夢境中默讀這些文字?

小時候,夏天,某個正午,大人們在午睡,知了躲在苦楝樹上兀自鳴叫。坐在茅坑上的我(這種處境一點都不優雅,跟形而上的思考一點都不相符合)不斷懷疑世界的真實性,我怕我是在做夢,因而不敢撒尿,怕溫熱的尿液弄濕了竹席,於是我鄭重其事地告訴自己是坐在茅坑上,坐在矛盾上!不是躺在床上做著夢。我狠狠地掐了一把自己大腿,疼,可是,誰能保證夢境中就沒有疼痛呢?

對世界真實性的懷疑,從此在我心中生根……

大夢誰先覺,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遲遲。

這是諸葛先生在三國演義中登場亮相時說出的第一句台詞。

誰能確保,我們此刻所處的世界不是夢境,不是若干層夢境中的某一層呢?

在夢境的終極意義面前,

我們永遠不會醒來,永遠不會……

在夢境的終極意義面前,

一切都沒有真實而言,一切的一切……

在夢境的終極意義面前,

親人的去世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活著,他們進入了夢境潛意識邊緣……

在夢境的終極意義面前,

只有永遠的夢境與存在……


世界是不可知的:
這部電影的結局,我想是引起過激烈討論的,但是我覺得,最後是在現實也好,夢境也罷,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諾蘭在這裡挑戰我們的智商:我就是不告訴你結局是什麼,你也猜不到!這就很有一點不可知論的味道了。
不可知論,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認識論,認為除了感覺或現象之外,世界本身是無法認知的,不僅不能感知和證明物質實體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證明精神實體(包括上帝)的存在。

現有證據如下:
1、不確定性原理。這個理論說明,我們不可能同時精確的測量出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別忘了,世界完全可知才叫「可知」。
2、哥德爾定理。這個定理表述為:在任何一個包含了自然數的形式系統中,一定有不可判定的命題(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證偽,比如離散數學裡面的「連續統問題」)。這是一條完全基於理論推導的數學定律,他完全不可能被推翻。
3、大腦沒有這樣一種機制,教你去辨別何為幻想,何為現實,我們永遠不能確信我們從外界得到的信息是真實的。
4、關於觀察和存在的關係。薛定諤的量子貓,如果不觀察就處於非死非活的狀態,這是量子力學對微觀的描述。推廣到宏觀物體,這種效應非常小,但並不為零。這和我國古代哲學家王守仁的看法異曲同工:「 你未看到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如果世界的存在狀態和人們的觀察狀態有關,那我們顯然不可能認識一個本身都不客觀存在的事物。

在此,我無意於去爭論唯心唯物孰對孰錯,我只認為,他們都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工具。


你給別人一個承諾,她就會形成一個意念。夢裡是這樣,現實也是這樣。我們的承諾很重要,有可能是另一個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盜夢空間》和《美麗心靈》有一種相似之處,非常注重「靈魂」「心靈」,這種詞可以聯繫到「二元論」「基督教」「唯心主義」,但他們都講了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有一個孤獨的大腦,一個人的感覺只有他自己能感知,所以一個人看到的、聽到的、感到的是無法被證明或者證偽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
《盜夢》《美麗心靈》中自己對自己的誘惑、懷疑與最後的「背叛」讓我印象深刻,我生活中引以為常的東西真的存在嗎?或者「真的」真的存在嗎?
《少年派》巧妙的避開了「真實」,每一個細節無一不傳達出「理性與感性」「命中注定與自由意志」兩方面的融合,並且選擇了一條路拍出美輪美奐的畫面,在我看來表達了一種圓滿的美感。
《三體》也有這種意味,規律真的存在嗎?好比低速運動定律在高速不適用,我們探索到的規律可能只是一瞬間的偶然。
《金剛經》就更是一針見血,這也空,那也空,連空也不存在,讀起來確實讓我「歡喜讚歎」「醍醐灌頂」。


感悟太多,所以直接上文章。


一 夢


我做了一個夢。我這樣對自己說道。

筆在紙上輕巧的記錄著一切細節,在夢裡我見到一隻蝴蝶,就像從前那樣。

那是很久很久的以前了。

在別人的世界裡佔據的時間我不清楚,但在我的世界裡,一定是有四五十年那麼長。

那時我和哥哥只是在夢裡追尋著什麼的小孩子。

我繼續寫著,那隻蝴蝶的樣子很朦朧,卻很好看。

是因為朦朧而好看?還是夢中無法記錄「好看」而用朦朧的美感帶過?

這二者之間誰先誰後我已無法分辨。

圓珠被推落,油墨因此而在平面上恣意流動,慢慢乾涸。

附記:原來我還是能做夢的。

我如此寫著。


二 造夢


許多人在夢裡找到靈感。

夢中做出一道卡殼的題目,夢中信手偶得佳句文章,夢中想出化學式的空間結構……

人們渴望著這樣的夢,在現實之外乞求天外來音。

於是有了造夢。

用鎮靜劑讓自己融入規劃完成的夢境,然後用自己臆造的玩意來甄別。自相矛盾的可笑。

分不清真實與虛幻,妥協於那台飛出夢想奇觀幻覺的匣子,卻偏偏像潘多拉一樣將自己的夢所在匣底緊緊按著。

就像按著救命稻草一樣。


三 夢中夢


在夢裡造夢。

人的想像就是這樣無窮無盡。

鎮靜劑讓大腦越來越潛入,讓靈魂越來越浮現,但身處其中,卻沒法敲破夢的障壁。

在空曠原野上想起滾滾樂聲,等待著kick的時候,造夢者在想什麼?

那麼在靈魂跨越夢與夢之間平台的瞬間,又會想些什麼?

在那一瞬間,在夢與夢的縫隙之中,又是什麼?

我曾有一年時間在造夢,夢中又造夢,卻從未有一次醒來時明白這些。

我的哥哥也不明白。

沒有人明白,造夢的意義在於與自己交流,在於偷聽別人的潛意識,在於……

一切皆可,卻沒有人去理解「夢」。

人只是固執地將靈魂作為機器使用,隨後在一次次的磨損中轟然倒塌。


四 層


那一年,我做了兩層的夢。

第一層里我夢見了一隻蝴蝶,第一次欣賞到那朦朧的美。

第二層里我發覺和哥哥夢見同一隻蝴蝶。

我用筆歪歪扭扭記下夢境,哥哥哈哈大笑,什麼是層?

夢不是連續的,夢是一層一層的,我們從一層疊加一次做夢到達二層。

一層,二層,三層……迷失域。

哥哥和我一起做夢,和我一起造夢,我們在不同層的夢境之中捉迷藏。

隨後他落入了迷失域。

無限層。

無限兩個字代表一瞬,或永恆。

哥哥這次沒有睜開眼睛。


五 迷失域


又一年。

什麼是夢?什麼是層?什麼是靈魂?什麼是蝴蝶?什麼是我?

我戴上那個機器,鎮靜劑流入血管,讓人陷入睡眠。

我看著自己給自己營造出的高樓,樓頂的風迷人眼睛,於是我閉上了眼。

落下。


六 解夢


哥哥就在那裡,在小時候追跑玩耍累了就地歇息的草地上,肩上停著一隻蝴蝶。

我來了,哥哥。

你來了。

什麼是夢?

夢就是潛意識和意識的不協調。不做夢時世界沒有影射,而造夢時潛意識會物化變成守衛,抵抗者不和諧的存在。

什麼是層?

相反的,意識就會融入環境之中。你在夢境之中只有兩個存在,意識之於環境,和潛意識之於守衛。層數越深,潛入環境就越深。我們曾經造過許多重的夢境,越是向下,環境就越是簡單,而守衛就越少。我們造的夢境打破了平衡,造成了不協調。

為什麼是層?

因為層是穩定,是基礎,是牢固。在層與層之間的kick一定穿越了無數的不穩定的層,但那已經不是層了。什麼是層由我們界定。

什麼是迷失域?

迷失域就是意識完全被環境同化。那是所有人靈魂的歸宿,一個人的意識在無數人靈魂之下是那樣的渺小,即使我們做過什麼,也會在無數時間作用下化為烏有。剩下的只是如真實般相近的,在無數靈魂混亂認知下統一的,模糊的世界。

我笑了。我追尋了一年的答案,原來哥哥早已知曉。

哥哥身上的蝴蝶拍打著翅膀,花紋是朦朧的。蝴蝶是我的圖騰,是我用來遊走於真實和不真實之間的籌碼。

那麼……什麼是做夢?哥哥突然問。

做夢就是做夢……

做夢是造夢的反面。造夢時融入環境的是意識,做夢時融入環境的卻是潛意識。夢中夢也不過是潛意識再度下潛而已。如果說做夢是一層,二層,那麼造夢就是向下的一層,二層……什麼是蝴蝶,什麼是你?你就是蝴蝶,蝴蝶就是你。不過是一個正面,一個反面。

那麼做夢到了極致,會是什麼?

哥哥拔起一根草,沒有說話,將草彎成了一個圓圈。

我笑了。

也是迷失域。

正無窮,就是負無窮。

一切都只是邏輯上的小小把戲而已。

哥哥止住了笑容,指著肩頭蝴蝶問道,你看清楚了嗎?

朦朧的花紋。

朦朧的蝴蝶。

朦朧的一切。


七 夢醒


我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我夢見哥哥去了迷失域。

我夢見自己在造夢。

我夢見了一隻蝴蝶。

是很長的夢啊……哥哥伸手拉我起來,拍掉我屁股上的草莖。

我好像知道夢是怎樣一回事了。

不,你不知道。哥哥開心的笑著,維數不一定全是整數。

我愣住了。

哥哥的肩上停著一隻蝴蝶。

蝴蝶的花紋是清晰的,我卻永遠也畫不出來。

(完)


先承認這個想法想的時間老長了……大體想法就是這麼多,靈感是抽代這門差點掛了我的課。本來非常雄心壯志想要編成劇本,然後……就是不斷地受打擊,因為解謎的對話太多太亂了。因此最後勉強成型的玩意就是跟天書一樣的囈語。


造夢的設定照抄盜夢空間,這點毋庸置疑,然後點了幾個盜夢空間的小地方。

造夢的時候自殺進limbo,然後自殺回現實,為什麼呢?因為是環狀結構,你噗一下進無窮點,再噗一下自然是回原點了啊……自殺就是一個無限的減法運算……夢中夢就是減一……

關於意識浸入的問題,電影后半段四層夢的時候好像確實是越到後來環境越簡單(城市——賓館——雪原——房間),人越來越少,也就是潛意識守衛越來越少。這也是一個靈感來源吧。

bug肯定有,但是我還沒找到。

本文最後開放式結局,以證明我真的是跟諾蘭學的。

好吧上面一句是開玩笑,最後結局指明了不一定是整數層,別的夢境層也有穩定結構,至於是多少層就當數學題吧。


(人們問,上帝能否造出他搬不起來的石頭?上帝哈哈一笑,造出來一塊他用盡全力搬不起來的石頭,然後用一個省力槓桿抬起來了。)


補充內容:


把人從夢裡叫醒的方式就是一層一層來,如果鎮靜劑效果太好自殺就進limbo,只能在上一層kick。電影里最後是同步kick,在最後一層的蘿莉被拉啊拉啊拉啊最後回到現實。鎮靜劑是作用大腦的,平衡歸小腦,因此意識浸入之後你大耳刮子抽他沒用,但失去平衡就相當啟用了人意識的後備電源,從而穿越夢境。

這點其實和做夢有點相似。夢見從高空墜落的時候很容易驚醒。這點我反正是不只一次兩次遇見了。但是仔細一看這裡面還有根本的區別:造夢是在上一層kick,做夢則是在夢境中kick。

所以說意識的浸入方式在造夢和做夢中恰好相反,換言之,造夢是進入下一層,做夢則是進入上一層。


limbo在一些人的解釋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所有人的共同記憶,一部分是個人獨特的潛意識。這點還是贊同的,如果單單是上面所說的靈魂歸宿的話,電影里柯布看到的一對兒女,開篇拿槍指柯布的齊藤的手下就不應該出現。所以limbo是由靈魂共同認知和進入者的潛意識共同決定的一個世界,時間流逝慢到死,而且造夢造到limbo去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彼此間不會有什麼影響。


時間流逝這一點恰好印證了環狀夢境結構。做夢和造夢相反的地方太多了,基本可以認定是相反的,但是時間流逝都是變慢(這點可以做個夢驗證一下),因此時間比例和層數的絕對值成正比。這也是本文的靈感之一。


所以在我看來克里斯托弗·諾蘭繼續玩下去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啊……這個電影本身就是他16歲的奇妙夢想,一夢幾十年,一部盜夢空間根本就說不完。


這個問題的標籤涉及到了產品設計,我就我的主觀感覺瞎說幾句,歡迎大家來噴!
1.盜夢空間裡面滲透著一股無意識設計的味道,或者又可以成為「直覺設計」,這個是日本的叫深澤直人提出的一種設計方式,這種設計方式的原意就是對應人的自然的引導,用戶進來以後可能不會看到特別的使用說明,但是每一個下意識的操作都會有合理的引導,這種設計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們的「適應負擔」。而夢境也是這樣,每個人的夢境都是本我的下意識引導,在做夢的時候大家都有個感覺就是一切都很順其自然(當然醒了以後覺得夢很奇怪和沒邏輯是正常哈)
2.對於產品而言,挖掘的層級越深,對於用戶來說成本越大,越容易迷惑。這個在移動APP上表現很明顯,用戶大部分使用APP的時間都是時間碎片,設計者別指望用戶能聚精會神,頭腦清醒地去記住每一個操作每一個環節,這是不現實的,層級越深,用戶迷惑度越大。在這吐槽下新浪微博的客戶端,實話說現在習慣了還湊合,以前感覺好亂,下面標籤一大堆,點進去深了就迷失了。這跟盜夢裡面的夢的多層可以說道理幾乎相同,盜夢裡也是如果進入夢的層次越深,就越容易崩潰。
3.其實做產品都是在營造一個夢境,不過這個夢境要能夠讓用戶覺得滿足覺得愉快覺得有所收穫,而且最極致的效果是讓用戶不自覺地迷失在裡面(其實也就是說依賴性),盜夢裡面有一個用來判斷夢境的陀螺,這個陀螺的尋找需要產品設計費勁心力!
以上是我暫時想到的兩點,其他想到再補充!


太專註的忽悠別人容易把自己也忽悠進去。


看過後,兩天就忘記講的什麼了……除了敘事結構比較有特點外,沒什麼深刻印象。不明白為甚會被認為是好電影。


這個啟示非常深刻,遇事不要自亂陣腳。

當你意識到危機將要來臨時,就很容易放棄自由。

那個設計迷宮的女孩怕破綻被發現,就迷迷糊糊被人騙去個吻。


這是我最喜歡的片子啦,第一次看的時候震驚於「還有這樣的工作啊」。其實,我覺得人類進化了大腦就在於思考脫離現實的事情,像車,電腦,網路就是脫離於古人的現實的東西。給夢主植入一個想法、築夢師、判斷夢境與現實之類的,以前從來沒聽過,甚至沒想過,雖然不知道是否符合科學,但是,人就是得想這種事情才能進步啊。所以,它給我的啟示就是:什麼都有可能,不要停止


沒有啟示,只留了後遺症……
還真做了個夢中夢,醒來不知是否真的醒了,那個感覺真的不好,腦子很蒙……


珍惜眼前,不要活在過去的意識中。


我的感悟 關注眼前 看看身邊的愛 為了你值得的愛活著 不要白日做夢


電影過去好幾年了,很多人還在討論夢、陀螺!這就是電影對人們的諷刺之處。


最大的啟發。1.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要從最基本的情感入手。2.人生需得到一物,才明白真實的自我。是為得道,得自我之道。或類開悟。


所謂《盜夢空間》,現在而言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一字「夢」中,而「空間」二字也是異常重要。電影中表現出的一重夢、二重夢、三重夢、潛意識邊緣。都是各自獨立的空間,然而把人們的意識與思想貫穿其中,將四重夢境相連並與現實產生聯繫,才造就了這一部盡展諾蘭才華的科幻巨制。獨立的夢難以引人入勝同樣難以使電影之中的人物淪陷,四重空間在人類意識的串連下形成了環境不同卻心理相同的虛無之境。造就了電影之中人物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與故事、使得觀眾在銀幕黑掉後對此念念不忘。我想,這就是《盜夢空間》隱藏在夢字之後的真正核心吧。


寸金難買寸光陰——珍惜現在


這個想法超級棒的!夢裡夢、雖然也做過夢裡夢,但是從來都沒有這樣想過、、想一想,如果真能發明一個盜夢機器,即使不是一個盜夢機器,只是一個夢境瀏覽器、、、哇靠,激動萬分,萬千陽光燦爛啊、、不可想像
不過可能正如永動機、時光機的命運。
它帶給我的震撼多於啟示。


越簡單越清醒,你要想迷糊別人,就套個幾層,讓他出不來。


你們說這麼一大堆,不過是寫一個嬰兒之戀的自戀女主,你們呵呵。


推薦閱讀:

星際穿越結局的問題(非物理)?
如何評價當代日本電影?
港囧為什麼還未上映就有了大批囧黑,並在上映當天就流出盜版資源?
黃曉明的金雞影帝有水分嗎?
為什麼不能進電影院放映的電影可以在電影節,電視上播出?

TAG:電影 | 盜夢空間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