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化在哪些方面影響了你?是怎麼影響你的?
2014 更新見文末
-------------------
十七歲到德國做交換生,當時沒有太多的期待,一年後回國以為一切照舊,但三年後又回到德國讀書,現在即將畢業,回頭再看,卻發現被德國改變的已經太多。
先從日常生活入手,再寫觀念的改變吧。
衣- 普通衣著以舒適、簡單為標準;
- 花較大價錢在功能型衣物上(以 Jack Wolfskin 的流行為代表);
- 非必要場合不穿高跟鞋;
食
- 認識很多動物、植物,采野韭菜、摘櫻桃、撿栗子(給鴿子吃)、把超市裡苤藍(Kohlrabi)的葉子摘回家喂兔子;
- 時常會想吃掉一大盤沙拉(或某種乳酪);
- 燒烤和吃雪糕是慶祝好天氣的做法;
- 只要提供材料(這一句說多了都是淚),暫時沒遇到想吃而不會做的中國菜;
住
- 習慣租房;
- 勒令父母把家裡的花園種上草而不是鋪上磚;
行
- 出門前查好車次,確保不會遲到;
- 習慣車會讓人過馬路,過馬路時揮手向司機致意表示感謝;
- 夏天去圖書館會穿方便脫掉的人字拖或者船鞋,坐定了以後直接脫鞋到處走,後來發展到只要不是嚴肅的地方都會這麼干(如果想的話);
- 愛走路,以前在國內出門靠車,最近的紀錄是走了 43 公里/周;
- 偏愛度假休閑型旅遊而不是走馬觀花收集城市型旅遊;
三觀
- 不盲目以就業形勢好、將來賺錢多等因素作為選擇大學或專業的理由,平等對待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
- 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志趣相投的人交朋友,而不是因為同學/同事的關係交朋友,在興趣愛好內自發鑽研和投資;
- 信任陌生人和政府,有困難可求助周圍的人;
- 規則之下有人情,多溝通以求解決之道,別騙人,別鑽空子;
- 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去投訴,爭取自己的權利;
其他
- 跟人約定見面時間之前先翻日曆;
- 定期做身體檢查,有問題醫保報銷;
- 吃飯聲音變小,擤鼻涕聲音變大;
- 小數點會寫成逗號,「7」會多寫一橫;
- 見到不認識的人也會打招呼(村裡對任何人都會,城市裡對有目光接觸的也會);
[衣]
因為這事情我沒少跟我媽打架:她總覺得我天天破布爛衫地可悲慘了,我一個月不買衣服不買鞋子不買包(準確來說是不買那些她認得的牌子的衣服鞋子包),她就得叨叨。可是……我。被。德。國。文。化。影。響。了。啊。
背景:法國友人第一次到德國遊玩,冬天。
「為什麼德國人穿的都是夾克?!」
(看著他的呢子大衣)「這是 Jack Wolfskin……」
「為什麼 Jack Wolfskin 賣那麼貴?」
「因為買一件可以穿一輩子啊!」
背景:法國友人第 n 次到德國遊玩,夏天。
「為什麼德國男生都穿運動鞋出門!」
(看著他的休閑皮鞋)「你還沒有見過 Birkenstock* 配白色襪子的搭配呢……」
*德國人在 Amazon 上對該鞋評價:「我已經穿這鞋七年了,當然我在此期間也穿別的鞋(不解釋會死星人的消歧義句),它還非常舒服,我覺得這鞋的性價比很高,值得推薦!」。
我最近打算趁夏季打折給全家人一人搞一雙(目前功力只到光腳穿)。
背景:在德國待了幾年的中國姑娘苦惱中。
「我在鞋店裡看上了一雙橙色的鞋子!可是因為覺得德國人都是黑灰棕,所以不敢買!」
(有什麼好擔心的啊喜歡就買吧——筆者將此鞋買下)
……
(一年後發現自己最常穿的鞋子是黑灰棕……)
為了給母上大人證明在德國我就是個正常的孩子,我仔細留意了一下同學們的穿著。新校區里多以死宅理科生為主,他們的衣服以 T-shirt、長牛仔褲/短布褲為主,穿布鞋、球鞋或者拖鞋;老校區里多以傳統人文科學學生為主,除了上述搭配,還能看見色彩艷麗的民族風大裙子和大褲子;高富帥校區里有經濟系、政治系和社會學系(主要是因為這裡的圖書館全是 Mac 啦),學生打扮終於上了點檔次,能看見襯衫了,甚至還有好看一點的裙子出現(很少,一般是棉的),以及皮鞋。所有人都主要背書包,或者拎著個進圖書館專用的塑料袋,女孩子頂多會背個 Longchamp,皮包是什麼好重的啊有那個力氣不如多帶點書。後來我變本加厲,每個中午坐在學校&飯堂&咖啡廳的收銀處正對面,用手機拍各種來買東西的學生,&以後會上圖&我想上圖來著可是怎麼也傳不上來。
最近年輕的中國留學生穿得越來越好,非但不土而且還秒殺樸素的德國孩子好幾條街啊。關於這個問題我跟一些朋友討論過,他們的意見是「德國人都長得比較立體,即使穿得很隨便也會很好看」,我琢磨了兩天,終於體會到所謂「立體」是「前突後翹」的意思……
雖然我現在還是得時不時滿足一下母上大人的願望買個衣服,但是半櫥子的衣服都有超過三年歷史我還是挺滿意的(跑步穿的褲子還是校服呢)。買個外套要求防風防水透氣有帽子,買個鞋要求舒適好走(穿高跟鞋走石頭路鞋跟會卡在縫裡的啊朋友!),這些其實都不會太便宜(Jack Wolfskin 的外套大概一兩百歐起跳,Birkenstock 的鞋子大概四五十歐起跳)。其他的衣服就隨便了,要麼是我太遲鈍,要麼在德國就沒有「流行」這個概念,但反正這裡應該沒有淘寶爆款。
[食]
我一直以為在吃的方面自己的習慣改變並不是很大,除了:- 一年的交換生活結束,我胖了 10 公斤;
- 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出以前,就不再喝國產牛奶,因為覺得「味道不對」;
後來我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時隔兩年再次回到德國的時候(我的體重降了大概 7-8 公斤),大家點 Pizza 來吃,每。人。一。只。
「Singzy 你怎麼了才吃了一半不到就不行了?」
「我飽了……」
「兩年沒見,你已經瘦了,現在你還不肯吃東西?!」(就差沒直接問我爹媽在中國把我怎麼了)
然後的生活經驗告訴我,什麼時候我能毫無壓力地吃完一隻 Pizza 或者完整一份學校飯堂的食物,我就該回國了……
再講一個法國友人的奇聞逸事。
背景:第一次到德國餐廳就餐,他點了一盤各種肉製品的大雜燴,盤子直徑大約 30 厘米。
(服務員上菜)
他(瞠目結舌狀)
我(言笑晏晏狀)「Welcome to Germany!」
隔壁桌大體積德國夫婦(憋不住笑狀)
(十分鐘過後,此人盤子里的東西沒下去多少,隔壁桌夫婦結賬離席)
夫婦「一會兒記得給他要點兒烈酒,幫助消化!」
我「非常感謝!」
他(埋頭苦幹狀,眉頭緊皺狀)
(又來了一對大體積德國夫婦,女人點了盤同樣的東西,十五分鐘過後,該女人的盤子已經空掉)
他(自暴自棄狀)「Culture shock……」
我一直都很淡定地在吃自己那直徑 30 厘米盤子里的菜。
另外就是會因為嘴饞而做很多中國菜,跟德國本身的文化關係也許不大,但是跟德國缺少好吃的中餐關係比較大……會做很多在國內直接能買到的食物,包括但不限於蘿蔔糕、年糕、八寶飯、粽子、包子、酒釀、五香花生、牛肉乾、泡椒鳳爪。沒有拿手菜。
[住]
住過接待家庭的獨棟別墅,住過朋友家的一層公寓,租過私人公寓,現在住學生宿舍。
有感覺的改變無非是適應租房子了,適應東西都不太會用壞。
以及讓我父母把家裡的花園種上草——好多同小區的住戶都把花園裡鋪上石頭或者磚,如果要種樹的話用花盆,我表示理解不能……
[行]
交換生是在一個電話號碼只有 4 位的&小鎮上&小村裡,家裡有爸爸、媽媽和當時只有一歲的小妹妹,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在附近的三個不同的大城市讀 Diplom。
初來乍到的第二天,我就被爸爸媽媽帶著去了南部阿爾卑斯山腳的另一個小村裡度假,那裡是他們常年度假的地方,住的度假屋和吃的餐廳都很熟悉,度假的時間大約是一周,每天我們去爬山、曬太陽、在大棚子里喝啤酒吃香腸(和 Brezel……),媽媽負責照顧小妹妹,看她在小噴泉邊上玩水。
因為全家沒有任何刷旅遊景點式的經驗,以至於去年我父母到德國來的時候,他們負責帶著看我上學的地方、家附近會繞圈跑步的湖、當地保留下最古老的農民小屋(已經改造成博物館,還出了本書,奶奶在封面上)、小村子的最高點(哇靠這個大概三層高的小信號塔已經是他們認為最景點的地方了因為沒有一個人之前去過),而我負責帶著去看周邊大城市的觀光景點(爸爸也去了因為他要負責開車)。
最後的頓悟發生在前年安排了個刷景點的西班牙之旅,半年後又安排了個休閑的國王湖之旅之後,前者去完回家直接病倒,後者住小木屋吃烤魚走走森林看看湖水回家了之後各種流連忘返,我就想此生大概與八天十國游無緣了。
[三觀之職業貴賤]
交換的時候我讀的是 Gesamtschule 11 年級,全年級 60 人,分為 3 個班,當年 13 年級(準備考 Abitur 即德國高考)的有 20 個人。德國的教育體系可參考這裡,簡單來說,孩子四年級之後就要決定(父母和老師也參與)要讀哪種中學,有的中學以高考為結束,還有的中學一半一半,也有的中學讀到 10 年級或 11 年級就結束了,之後可以去讀職業培訓學校。在 10 年級的時候孩子們還可以再選一次,不過一般都不會改變。當然十歲的孩子似乎就要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作出選擇聽起來很不負責任,在德國也一直有這樣的討論,此處就不贅述。
我讀的中學屬於中間那種,所以同學們有些打算一直要讀到 13 年級參加高考,也有同學打算讀完 11 年級就去參加職業培訓(銀行職員、售貨員、麵包師、工匠,什麼都可以),同學間並不覺得要高考的就多厲害,或者參加職業培訓的就多低賤,只是覺得「哎喲我們志趣不同耶」而已。
他們能有這樣的底氣,也跟德國的稅收較重、貧富差距較小是息息相關的,以他們的平均收入而言,要維持個還不錯的生活(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燒個烤看球的時候可以喝個啤酒又花不了多少錢可是就很開心很滿足了)之餘再培養個不太燒錢的愛好(一般都是運動或者園藝,不然收集點什麼不太貴重的東西也可以)在大部分職業里是沒有問題的。
這件事情我在讀了大學之後更有體會,就我聊過的朋友而言,大家的心態都比較是「我對這個感興趣嘛所以就讀了啊」,而他們的興趣,除了從父母那一代的影響,大學前的教育也提供了不少平台,包括各種已經可以走得很深入的研究課題啊,工廠/公司參觀啊,課外的興趣小組和協會啊,等等。
而選擇哪所大學這件事情,我不止聽過一個人說「這學校離我家比較近」……德國雖然現在有精英大學和非精英大學的區別,不過重要的其實是專業和研究所或者實驗室,否則「飯堂比較好吃」都可能是理由呢。
至於說對我的影響,父母在體制內但是我(原來打算讀工科)現在讀的是人類學算不算……
[三觀之交友]
做交換生一年最挫敗的事情就是沒交到什麼朋友。當時只是讀高中,課業壓力不是很大,本來交換生的「任務」大概就只有文化交流,不能跟同學成為朋友那我怎麼辦啊!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其實同學之間的交往也不是很緊密,一來大家並不是特別有班級的概念,二來大家的朋友圈子也不是以學校為起點建立起來的。之所以沒有班級的概念,是因為雖然說 20 個人/班,保證 20 個人都參加的課只有語文和數學而已,其他的課更像選修課,比如說理科內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可以自選兩門,宗教課內基督教、伊斯蘭教、哲學可以自選一門等等,大家每天都不一定能見到固定的人來上課,下午可能一點也可能五點下課,大約也不太容易發展出因為同桌(座位也是隨便坐的啊)或者一起放學/午飯(每個人的課表都不一樣啊)的感情來。可是我所在的小村子附近有個挺好的手球隊,有些同學就參加他們的青年隊,還有些同學參加別的體育俱樂部,或者音樂、戲劇等等其他的興趣小組,還有的喜歡釣魚、參加家裡的宗教活動,那些才是他們的交際圈來源。無奈當時我的體育一塌糊塗,幾乎沒什麼特長而且也不對什麼事情特別感興趣,聽說一些其他交換生因為參加學校的體育或其他俱樂部而交到很好的朋友,對此我當時表示羨慕嫉妒,恨自己爛泥巴扶不上牆。
讀大學的時候這件事情得到了改善,一來因為我發現我對做飯有了強烈的熱情而且似乎我的手藝還不差,二來因為跟著接待家庭跑步的原因,我也會做些運動。雖然至今還是沒有參加什麼運動俱樂部,但是我了解到在交朋友這件事情上「道不同不相為謀」,吃貨們可以湊在一起做飯吃飯討論菜譜和廚具,運動項目方面我還是比較喜歡沒有交互性的,但對此我表示釋懷,反正也不礙著誰,而且我也不再是為了「文化交流」而在德國待著的交換生了。二十歲之後才知道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我不知道在國內算個什麼情況,反正在德國估計這還挺後知後覺的,但我很慶幸自己終究是找到了。
讀書期間也去做過一些實習,覺得心態調整過來了以後,就不大會因為無法和同事成為朋友而感到焦慮,大家會一起吃午飯,聊聊新聞或者天氣,本來就是個社交的過程,至於你當時是感情受挫還是論文寫不出來,靠的還得是那些因為志趣相投而走在一起的朋友。
之所以說這是德國文化給我帶來的改變,因為我發現國內大概更喜歡搞班級聚會或者小組聚餐,畢業的那個學期似乎有很多人天天都要在外面「應酬」,充斥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雖然我沒有切身體會,但總覺得在這邊不太需要應酬是件頂舒服的事情了——不是說大家就沒有朋友,互相很冷漠,而是你得找合得來有話講的人當朋友,不要既跟人家講不到一塊兒去,又得因為這個或那個原因「不得不」跟人家交往。話既然說到這裡,我也不否認你在公司里認識個什麼人,內部引薦一下會有更好的機會就職,在德國也是一樣的。但我知道的情況,那些願意互相幫忙的,總是有著千絲萬縷興趣愛好上的聯繫。
[三觀之消費觀]
不買衣服就算了,物價水平又不是很高,那錢都該花到哪裡去呢?結合上一大點,他們的錢都花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了。接待家庭喜歡養動物,於是他們要買各種動物的糧食,還要帶狗去學校、放鴿子出去飛;他們還喜歡運動,於是他們去健身房,還買很多運動器材,參加各種跑步比賽。哥哥在沒結婚生孩子以前,喜歡航模,就買了很多回家拼。對我的影響嘛,我有個很長的願望清單,上面列的幾乎都是鍋碗瓢盆和廚具算嗎。等我有廚房了,我打算趁網上大打折的時候一件一件地買掉!另外我好像沒接觸過興趣愛好為名牌衣服鞋子包的德國人。
再舉一個例子,德國人用功能手機的不少,但是在這個月平均工資能買 3,4 台 iPhone 的國家*,我沒聽說過 iPhone 買回來刷機越獄為了裝免費遊戲的(Geek 想玩新的功能而越獄的有),也沒聽說過買回來了只用通話和簡訊功能的——那些人會很開心地用功能機。和專業選擇以及大學選擇類似,他們只是覺得「哎喲我們志趣不同耶」而已。
*月平均工資按 Statista 提供的 2010 年僱員稅前年薪 27.997 歐[1]折算,iPhone 價格按 16G 德國售價 679 歐[2]計算。稅後工資分析見文末[3]。
關於消費觀,因為近一兩年還會跟法國進行對比,就覺得更有意思了。在德國的華人用微博的估計都會加「德國敗吧」和「德國打折網」什麼的,因為他們都提供買各種東西(電子產品、衣服鞋包、化妝品護膚品保健品)的折扣信息,而我查了一下法國的微博大號,要麼是報道某某明星又到巴黎來了,要麼是某某中餐館又推出了新菜式,或者誰又要租房子了。德國的代購除了奢侈品以外,還會代購奶粉、日用品和非處方葯,法國沒有這個現象。在德國用 Amazon 或者其他公司網購是個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法國似乎就不是很普遍,再然後我發現德國有 DHL 啊,法國郵政那是比不了的……另外大概前者強迫症一些,更愛有計劃地、貨比三家的購物一些,而後者衝動消費會多一些。當然,德國人在面對限時折扣的時候,幹勁是充足的,什麼鑄鐵鍋十分鐘之內搶完的事情我是會記恨到下次我搶到為止的。
總結來說,我的消費觀念(以及我理解的德國特色的消費觀念)偏向實際,不是說不花錢或者省錢,而是把錢花在功能性更強的(相較於美觀)、自己感興趣的(相較於他人稱讚的)。
我想一定有人覺得奢侈品能帶來快樂,而並不考慮是否會得到他人的羨慕,假如鑄鐵鍋和不鏽鋼鍋在做紅燒肉時對普通食客產生的區別,相當於鱷魚皮和小牛皮的背包對普通著裝者產生的區別——細微,只被懂行的人重視;而陶瓷鍋(這種全新的表面材質)之於不粘鍋(這種傳統材質),相當於果凍鞋(這種全新材料的鞋子)之於普通船鞋——新穎,只有懂行的人想嘗鮮;還有刨肉片的機器(我想說 Allesschneider,這種昂貴且專業的機器),相當於登山衝鋒衣——小眾,只有懂行的人有如此需求。
憋完五行排比句,我反思了一下,如果有人用以上理由跟我講她們要買奢侈品,我可以接受,可是買鉑金包的人會這麼說嘛……(而且最後憋不出來,連登山衝鋒衣都出來了摔!)
[三觀之信任和規則]
其實分點來講觀念改變挺難的,尤其說的是信任,這是體現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
舉個例子。背景:我媽媽和她的同事希望我買更年期的葯。
「我去網上的比價站點*看一下,找個評分高買家多的就下訂哈。」
「買的是葯啊,用網上藥店是否可靠?」
「都有認證,沒有問題的。」
*比價站點:Medikamente Preisvergleich
不說一桌子的電腦隨便放著,然後大家就去吃飯休息的事情了。從來沒見貼出來告示說丟過東西的。我的 iPad 倒是有一次漏在圖書館了,第二天去取,確實在那裡。
我還補辦過一次學生證,以為要帶什麼身份證明的材料才可以,結果過去說一聲就好了。跟政府部門打交道的感覺也大致如此,如果有需要的話當然會要求交證明材料,可是要的東西都是必須和明確的,有問題了就去問一下,能得到明確的解答。
當然,這些信任背後是有很多機制性的東西作為保護,否則我的牙醫也不敢讓我補完個三百歐的牙(三百歐對牙醫而言確實不多啦),錢也不收光說會給我寄賬單。
說德國人保守、死板,我覺得還不全面。規則是死板的、複雜的,比如說如果我要在學院里開成績單,應該先找秘書列印,再找「輔導員」一樣的 Studienberater 簽字,最後找考試辦公室的阿姨蓋章。人卻可以因為你是學院的學生,成績單要得比較急,把事情辦得在規則之內有很多迴轉得餘地,比如說秘書雖然不在工作時間,卻用手機回復了我好多的郵件,輔導員直接留手機號碼說秘書把成績單打出來的時候他應該在辦公室,如果不在就給他打電話,考試辦公室的阿姨也爽快地蓋章。
還有一次,我的成績算錯了,過了兩年發現了,去找秘書,秘書查了一下原始檔案,改了——耗時十分鐘。
規則之下有人情,而不是規則之外有人情,這個區別很重要。人情的來源不是金錢或者利益,而是信任,這更重要。
-------------------
[2014 更新]
2013 年末,另一位法國友人在耳濡目染之下決定去德國一探究竟。結果,她在柏林火車站把自己的卡夾丟了……還見識了一下德國新年夜之後的滿地啤酒瓶子玻璃碴。我告訴她丟了卡夾(內有居留證、信用卡等,但是沒有錢)趕緊報警,登記,等通知。具體她在柏林是怎麼做的我也不太清楚,於是我回到德國後決定給柏林火車站的失物管理處打個電話問一下(0180 收費電話變固話方法:0180-Telefonbuch)。結果。人家說。那個卡夾已經找到了,而且已經寄信到法國去通知失主了。後來我就拜託了個剛好在柏林的朋友拿著法國友人的授權書把卡夾取回來了。
哦還有,最近我因為一時腦熱沒有查比價網站就訂了一些有機奶粉,後來發現價格差距好大,通知人家取消訂單的時候已經寄出了,就申請退貨,那公司給了我張要自己負擔郵費的回郵單,我覺得不對勁,研究了一下他們的退貨條例,引用了一下發郵件給他們,他們就把自己承擔郵費的回郵單寄給我了。
我就不引申了。待續。
[1]? Durchschnittlicher Jahresarbeitslohn in Deutschland bis 2010 und Prognose bis 2016[2]iPhone 5 iPhone 5 ohne SIM-Lock oder mit PrePaid-Option kaufen
[3]Staat Gesellschaft 指出,2011 年德國家庭平均稅後月工資為 2988 歐,亦可作參考。
謝邀。既然說的是「對我的影響」,那麼那些制度什麼的就不提了。
其實每次說德國,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要黑某國。你們懂的。- 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分開,綜合大學裡沒有大行其道的商學院。教育不是投資,不是為了掙錢,對我來說這個觀念是革命性的。
- 真正獨立的人格。沒有中產階級主流價值觀,沒有「德國夢」,沒有一股腦要做律師、醫生、投行的職業傾向。年輕人很早就自立,個性顯著,不隨波逐流。
- 節儉,節儉,節儉。
- 謙虛謹慎。正如我曾經在另外一個問題中回答過的:「德國人很少說自己因為作為一個德國人而驕傲(不像某國總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度)。看這裡:http://youtu.be/vkt4gNbE_YE(從3:45開始)。一個謙虛謹慎,懂得反思的民族,會一直向前看的。」
- 作為曾經留德的學生,我還要向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們致敬。因為沒有一擲千金的學費,德國吸引了很多來自普通家庭的中國留學生,在人生最美好的歲月里,他們(或者說我們)在德國勤勞勇敢認真辛苦地打拚著。我一直記得有一天晚上一個哥們兒打工回來,餐館老闆送了他一大桶醬油,他就跑到我們幾個同住一棟樓的中國學生家裡,挨家挨戶地用礦泉水瓶裝一瓶醬油送給我們。我後來去了別的國家,接觸了不同的留學生,再也見不到類似的事情了。正是德國的經歷讓我變得不浮躁,讓我學會了堅韌、學會了情意、學會了感恩。我相信對於每個在德國讀書的中國孩子來說,這都是一段會影響一生的經歷。
在德國做了一年交換生,有一個人讓我印象異常深刻。他是我的房東,托馬斯。 他也是我在德國交換的大學的計算機系的系統管理員,之前在西門子做工程師。
- 托馬斯是一枚身高一米八五、頭髮純白的中年德國男紙。
- 托馬斯每日必去健身房,身材屬於健身教練級別。
- 他是極少數我認為帥的人之一。我和我老婆在德國的時候常常一起感嘆丫真帥!
- 下面這個三層帶地下室的小樓是他家,也是我在德國的居所。這個小樓是他和幾個朋友們親自動手蓋的。
- 小樓的頂層存放的全是各種機械裝備,比如各種鑽頭、電鋸之類的。家裡需要安裝任何東西,或者有東西壞了,托馬斯都可以從這裡找到對應的工具然後裝好、修好。我房間的所有傢具、電器就是這樣裝好的。我的單車也是這樣修好的。
- 托馬斯是射擊教練+裁判。小樓的地下室有一個小型軍火庫,各類槍械數十支,而且還能自己組裝子彈。
- 托馬斯還是一個搖滾樂隊的貝斯手,每個周末會帶上他那一堆樂隊的行頭出去表演。
- 計算機系流傳的一句口號是 「Nicht klagen, Thomas fragen!」 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大概是「有困難、別抱怨;托馬斯、全搞定」。基本上在辦公室遇到的許多無法解決的技術和非技術問題找托馬斯都能幫你搞定。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說不清托馬斯在哪些方面影響了我,但我對德國的認識因為他而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德國做交換生半年多,之後選擇回國在德資企業工作。
德國生活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Peaceful,原諒我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來描述,這是一種平和、安寧、井井有條卻又令人樂觀積極的生活。這對我最大的影響是讓我頭一回真正靜下心來「獨立思考」,然後發現國內的生活是如此焦躁,之前根本就沒真正得思考過。
關於德國人,我的一個德國同學曾經這麼描述自己"我並不聰明,不能像你們中國人那樣綜合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我的精力只允許我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考慮清楚"。這句話在我之後數次做重大個人決策時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
我們一起來學幾個德國的俗語好了,很能說明問題的。
1
So ein Mist!
(真是)亂七八糟!(一定要以非常憤怒的語氣)
Alles in Ordnung!
(終於)井然有序了!(一定要在收拾完爛攤子之後如釋重負的語氣)
我之前從義大利旅遊回來,一回到德國就情不自禁地說了一句Alles in Ordnung……義大利是個神奇的國家,這一點如果有機會以後再說。
言歸正卷,所有到德國上學的同學都會愛上的這裡的本子。如圖。
看上去很屌絲對不對!其實大有學問。箭頭所示的地方是已經做好「撕下線」,這樣寫完作業或者記完筆記,就可以徒手撕,撕得整整齊齊一張,不會有靠近鐵圈的那邊毛毛躁躁的情況;而且本子已經打好孔,這樣你撕下來就可以直接分類,放到兩孔或者四孔文件夾……真是收納控的救星。
在德國上課人手一本。順便帶著文件夾,每門課的筆記寫完就分類收納好。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複習資料了。
2
Wir müssen mit dem Schlimmsten rechnen.
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其實比較起來,德國人的特點是悲觀/有批判性。
一個故事是,有個研究機構無聊調查說哪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悲觀的國家,然後德國排名第一。廣播節目裡面在聊這個事情,然後兩個主持人說,啊真高興終於得了第一,但我覺得我們很快就會丟掉這個第一的……
如果你對任何事情都比較挑剔,你就會比較不容易滿足,你就會寧願多花時間動手做好。很多德國公司的總部都是在一個從沒聽過的德國小鎮上,窩在山溝(阿爾卑斯山脈)河溝(多瑙河)默默做幾十年上百年,一直默默地當業內top 1……
3
Besser eine Stunde zu früh als eine Minute zu sp?t.
寧早一個小時,不晚一分鐘。
Termin machen(約醫生,移民局這些)一般都會精確到分,你沒到?Tut mir aber leid (對不起,但是……)請重新約三個月以後的號。所以在德國呆久了,會有點兒強迫症,一定要記好每一件事的準確時間,算好出門時間。基本上人手一本Agenda。
這是我2014年10月26號去約的醫生Termin,約的時間是2015年1月21日,上午11:30。約三個月以後的事?沒問題,你去了一定有人。
回國以後,去辦事,人說你過兩天再來,就會有一種非常賤的無所適從感……
但是網上關於德國火車不晚點的故事,我只能呵呵呵,被DB (Deutsch Bahn)坑過的同學你們都懂的。
------------------------------------------------------------------------------------------------------------------------------------------
26/11/2015
答主回來了,被作業折磨到死,以後有機會再聊德國教育體系的特點。
4.Zwischen Becher und Mund wird manches kund.
直譯大概是,兩個杯和一張嘴出真言。也就是酒後吐真言的意思。
德國人愛喝啤酒。來了以後才發現,對他們來說,啤酒=軟飲料。
在德國的收穫就是了解啤酒的分類,學會欣賞啤酒了。以前是:在外就餐,打死我也不要喝啤酒,請給我來兩罐旺仔牛奶……
最搞笑的是,15世紀巴伐利亞的大公居然頒布過一個《德國啤酒淳釀法令》,規定啤酒原料只能是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你們真的為了造啤酒頒布了一個法令嘛?
不過也是因為這個德國啤酒有著悠久和純正的傳統吧。
種類多到數不清,每個地區也會有自己的品牌,幾千種品牌,我們還是不要講那些釀造過程了。簡單的來說,一般以顏色來點酒,不太會錯。
Schwarzbier/Dunkel (德語:黑啤酒/深色)
圖上所示就是典型的慕尼黑黑啤,旁邊的就是典型的巴伐利亞菜,豬肘子+土豆。
個人感受:黑啤比較醇厚,不會有清啤酒的苦味,反而有股甜甜的,混合著咖啡味的回甘。
答主最愛。
(答主你不會photoshop直接用畫圖在自己臉上蓋一個圈真的好嗎?)
PILS (清啤酒)
顏色介於黑啤和白啤酒之間,這個糖分不太高,不太容易醉。我個人不喜歡,因為糖分低=好苦的……
Weissbier(白啤酒)
顏色最淺,比較醇厚,不如PILS苦,但是因為是小麥芽和大麥芽混合釀製的,所以熱量很高。」液體麵包「就是指它。想要長啤酒肚的請大量攝入。
然後是Radler,這個其實不算真的啤酒,是啤酒和雪碧或者其他檸檬蘇打水1:1混合。
不喜歡酒味的妹子點這個就沒錯了。
超市也有賣的,如下圖。
不過超市賣的一般沒有太好喝,一定要直接龍頭現打現混的才好喝。
妹紙們或者是點Malzbier,這個酒精含量低於0.5%,德國孕婦喝這個……(什麼,你懷孕也喝酒?)
有意思的是德國醉駕的標準,酒駕是0.5mg/ml,醉駕為1.1mg/ml。
和國內的標準比較一下: 根據國家《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規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80毫克的駕駛員即為酒後駕車,80毫克以上認定為醉酒駕車。
問過德國朋友,他們基本上公認喝1~2杯啤酒駕車,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畢竟吃個飯什麼,旁邊伴一兩杯啤酒,不是很正常的么?一點啤酒都不讓喝,是不是太不人道了?
-----------------------------------------------------------------------------------------------------------------------------------------
又要去寫作業了,請給答主一點動力瞎嘮,點贊到200回來更新。
第一名的回答,讓我回想起很多德國生活的點滴。而對於我來說,在德國的生活和文化,對我影響最深的,恐怕是讓我想清楚了「大城市的繁華對於生活來說到底有多大的意義」。
2013年在德國實習一年,下面是時隔一年後的今天寫的一篇關於德國的回憶或者說關於「繁華與生活」的思考,其實我也搞不清自己為什麼能記住這麼多的細節。
有多少繁華看起來屬於你,就有多少安寧真正屬於我
「有多少繁華屬於自己?」
這也許是我從德國回來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在德國,很多公司的總部都會建在小鎮小村裡,例如著名的 Johnson Controls 公司的德國總部就在我當時生活的小村。Johnson 的員工或在附近的租下一個 department,或從不遠的周邊小城驅車來上班。而我,和小夥伴每天步行 10 分鐘到公司上班。
冬天,雪花飄落在房屋上、馬路上、在周圍的田野上。這時候,總能看見隔壁的一位老人,一大早在門口鏟雪,方便早起的行人。我們經過,會對他說一聲「Hallo」,說一聲「Danke」,感謝他一大早的勞動。也是在這,我頭一回低下了頭,看了看落在手套上,落在草叢中的雪花,發現了一個個六角精靈。
春天,綿羊,奶牛和叫不出品種的馬兒開始在各家的農莊出現,一路上也冒出來各色各樣叫不出名字的花,還時不時躥出幾隻小松鼠。而我們到 Lidl 超市採購食物的頻率,也從每周一次上升為每周兩次。
夏天,路上多起來的還有人氣。有騎自行車的父親和孩子,牽著小狗散步的夫婦,還有很多人穿得像職業運動員一樣在跑步。露天的小餐館是談笑的老頭老太,偶爾路上駛過一輛保時捷 911,發現開車的竟是一白髮老頭。遠遠的,能聞到燒烤的味道,原來德國人到了暖和的日子,就會在自家的院子里 BBQ。
夜晚,抬頭能看見繁星;雨後,能聞到小時候熟悉的清新;下班後,為室友和自己做一頓飯;周六,坐著 RE 火車,穿過萊茵河到城裡購物;周日,宅在家裡看看電影看看書;國家假期,跑到各個國家窮游。
第一次,發現生活可以這樣寧靜和自由。
再到秋天的時候,我已經回到國內的南京。從仙林郊區搬到了市中心和校友合租,離鼓樓校區步行 15 分鐘,離繁華的新街口步行也不過 10 分鐘。
每次到新街口,看到的是迎面匆忙的行人和擁堵在孫中山銅像周圍的汽車。也許是適應不了這種速度與繁華,半年下來,到新街口也不過 5 次,而每天幾乎都在家與學校的兩點一線間走過。
又到了冬天,一個人走在路上,周圍是霧蒙蒙一片。寒風襲來,卻絲毫沒有德國冬天裡的那個興奮。來到長江大橋,能見度該有 100 米,看不見萊茵河上那樣的水鳥。
約了室友吃飯,抱怨到:「當時搬來市中心,就是覺得在農村呆太久了,想感受一下城市的氣氛,回歸城市的生活,沒想到,這繁華,似乎不屬於我。」
「我何嘗不是,最熟悉的,是家裡到公司的路,就在旁邊的新街口也好久沒去。」室友回應我。
德國的這段日子,讓我收穫最大的,恐怕就是感受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於是畢業後,我離開了這個呆了四年的城市,即使在這有很多熟悉的人。
我回到了珠海這座小城市。海邊長大的孩子,還是離不開這片海。
現在,下班後可以步行去同事家做個義大利面,周末可以和大家一起到情侶路邊騎騎單車,到格力海岸看看那些玩滑翔和放風箏的人,偶爾接地氣地到大排檔或燒烤攤吃吃喝喝……
還記得那天坐在從白雲機場回珠海的大巴上,看見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士,手裡抱著一把小提琴,坐在我的右前方。車開動沒多久,他的電話響了,從兜里掏出一部功能機,開口說道:「All?......」整通電話,講的都是法語。
我心裡偷笑: 這該不會也是一位習慣了國外「好山好水好寂寞」而逃到珠海的國人吧?
大城市的繁華,固然耀眼,但是生活其中,便會很難得到寧靜。
於是我想明白了,北上廣之於我,他們有繁華,也有歷史,但它們只是值得探索的旅遊城市,出差的時候感受下,同學聚會的時候看一眼,假期到了,再去那找找美食,看看展覽或者購物。
而回歸生活,便是一些最簡單的日常:與你的學習,你的工作有關,與你的同事,與你的家人有關,與你每天坐的車,每天走過的路,每天呼吸的空氣,每天看到的風景,每天吃的飯菜......有關。
當然,這樣的想法不適用每一個人,因為有的人的確只能在不停地升職加薪,或者不停地忙碌中獲得成就感。
我只是想說,德國的這段日子,讓我發現了另外一種生活和思考方式。
我不會擔心失去繁華的刺激後,變得懶惰享受安逸,因為身邊有很多優秀的人,教我學著寫寫文字,教我聆聽音樂的美,讓我發現設計的奧妙,讓我學會邏輯的思考。放假了,會拉上我去看看海,騎騎單車。有優秀的人在,在哪都會進步。
而褪去繁華,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上廁所不帶紙算嗎?
1. 愛學習。
在距離慕尼黑工大幾條街的咖啡館門口就聚集了各種學生,很認真的討論問題。中午的校門外超級簡陋的大理石板上坐著的都是啃著三明治趕課的人們。校園裡我冒然闖入一個大教室時推開重重的門發出的噪音,都沒能引來零散的幾堆在討論著的學生的目光。
坐在地鐵上都曾看到幾個女生圍著扶手站著,激烈著爭論著題。
我有一個語言夥伴,這個德國小夥子是醫學生,學中文的熱情迅速感染了我,他寫的中文字已然比得上我初中時候的水平(咳咳雖然我的字跡一直是全班從後往前數一數二的),記得有一次他問我「走過去」和「走了過去」的區別,我自己嘀嘀咕咕了半天居然也沒能搞明白,只能嘿嘿的說「差不太多吧」。結果一周之後再見面看見他的筆記上記滿了栗子們用來區別比如「玩起來」和「玩了起來」,最後他說加「了」的小片語更多的是直接作為句子的終結。我嘿嘿的覺得很有道理。(=______,=)
最汗顏的一次是我回國還寢室的鑰匙,我遠遠一喵發現隊好長,趕緊回去拿了手機心想可以在排隊的時候玩遊戲打發時間。結果排隊的時候大家基本都在看書,我一轉身發現後面那哥們在做微積分題目。。。
比如我提前回國,比合約上的日期提前了兩個月,很忐忑的去交涉,Studentenwerk的工作人員(宿管辦大媽之類的人)先是嚴厲的批評了我說「一般要提前解約的話必須提前三個月告知,這樣我們能夠給在等候的學生簽約你退掉的房子,給他們更多的準備時間「云云,以及「你這種情況是要把租金交到合約結束期的」,聽到這裡我xx一緊心想完了一筆巨款要白白流向外國了,結果她又補充一句「鑒於你第一次來德國也是初犯我就不懲罰你了,押金會直接打回你的卡里」。當時瞬間就心花怒放差點永遠尋思著永遠紮根我德了。(p.s. 來了美國才發現德國的房租真心便宜,壓根稱不上巨款...&>
不過德國要修地鐵或者道路的話會貼上標識說「x月x日完工」,結果一般都是於上述日期確實完工的。這點非常嚴謹非常值得學習。 但讓我印象更深的是在我家門口地鐵維修竣工的當天,當我從臨時bus上下來的時候(這個bus是為了臨時取代地鐵所開通),bus的地面管理人員,一個中年巨型大鬍子大叔沖我發出一聲怒吼(類似hey yo check it out),在我被嚇傻的一刻,他突然換顏歡呼著說」地鐵完工了嚕啦啦嚕啦啦「,然後剝了一顆糖果直接塞進我嘴裡, 普天同慶~ : )
嚴格的垃圾分類:剛來時找不到玻璃瓶的垃圾桶,導致房間里堆滿了各種玻璃瓶,無處安置。
嚴謹的做事態度:嚴謹的有點不近人情。
車讓人的規則: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非常不適應,按照中國的習慣我會等著車過去後,再穿行馬路,但是在德國,車會緩緩的行駛到你面前,司機邀請你先過馬路。後來才知道「行人優先、汽車讓人」是這裡交通規則的基本原則。
職業化:整個社區的保養和維護非常職業化,掃地的,消毒的,清潔玻璃的,換地毯的,疏通噴泉的(噴泉在每年的3月份會定期有人疏通後,開始運作,每年冬季就停止運作了),都有專職的人負責。我家小孩在這裡出生的,在醫院住院時的分工也相當細緻,感覺住了三天院,先後接觸的醫生就有10個以上。
這個問題看了很久也沒有回答,只因為目前的人生,有五分之一都是在德國度過的。影響太多,反而有點無所適從。
但如果說最大的影響,就是物質上的少而精,和精神上的獨立性,讓我能夠靜下心來體會更大的世界。
物質上
以前的自己,還是很喜歡穿衣搭配和一切閃閃發光的東西。夏天會穿漂亮的小花裙子,冬天絨絨衣配英格蘭裙,買香水一定是Anna Sui,一天到晚在淘寶上買東西,如果不合適了就扔掉或者囤在家裡。確實,在中國,什麼樣的東西,都可以買到。但如果是不加選擇地去購買,只會讓人愈發空虛。
好在,18歲到22歲,是一個人人生觀塑造的黃金時期,我到了德國。
以為,會看到一個更加閃閃發亮的世界,紙醉金迷,燈火流離。應該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里的舞會生活,是《緋聞女孩》里的上東區一樣的瑰麗迷夢,或者至少也是《時尚女魔頭》里的精緻而虛偽的大城市生活,卻沒有想到,一個國家,大多數的小城市都是如此安靜,而為數不多的大城市,也竟依然沒有熙熙攘攘的樣子。
奢侈店,只要願意去,確實有很多。Prada, LV, Chanel也確實比中國便宜得多。還有很多精品店裡的金銀首飾,也是琳琅滿目。
只可惜,這裡的人們最愛穿的顏色都是黑白灰,有些人,大衣能夠穿十年,並且很驕傲。
所以,我很快發現,自己帶來的衣服都不能穿了,顏色不是太亮,就是太薄。而在這個一年有10個月是冬天的國家,這些衣服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而我的香水,我的其他物品,不會引起任何人多餘的興趣。所以,我很快就開始認識到,那些花花綠綠的廣告,那些美好而昂貴的衣服,閃著金粉的化妝品,其實並非越多越好。有些時候,它們都是身外之物,人也彷彿被墜住一般,不願意搬家,不願意遠行,束手束腳,彷彿倒成了物質的奴隸。
所以,之後我買的東西,都是自己喜歡,並且質量很好的。也許,買一件衣服的價格,可以在HM買三件衣服,可是,你穿著它們的時候,內心的歡喜是不一樣的,它們所散發的質感也是不一樣的。
也是經歷了很多,才終於明白少兒精的意義。
衣服,首飾,文具,傢具,無一不是如此。
只是,他們過於簡樸,有時候甚至吝嗇的態度,是我不能接受的。
很多人一日三餐都喜歡吃麵包,買衣服穿十幾年,買一條200人民幣的銀項鏈都要在十分特殊的節日,珍而又重的買下,送給別人做金婚禮物。在我看來,除了文化的習慣以外,實在是對生命的一種浪費。人只活一輩子,在物質上太過簡樸,既虧待了自己,又虧待了別人。美食,美衣,美物,雖然沒有經歷那樣獨一無二,永不褪色,並且隨著回憶更加閃閃發光,但一頓精緻的佳肴,一件漂亮的衣服,和一個想了很久才捨得買的好物,背後也都有一個故事。
精神上的獨立性,是每一個在德國的人都必須學會的。
這裡,沒有一個人會像在中國大學一樣,連上廁所都會找一個伴。也沒有人會和你形影不離,即使是好朋友,也絕無可能天天在一起。每一個人從小就開始為將來計劃,也願意為此堅定地走下去。
德國的大學生,在踏入社會之前,最憧憬的不是錦衣美食,也不是大企業的工作,而是Auslandsemester(外國學期)。他們會幻想,那裡的生活有什麼不同。
這個世界真的很大,澳大利亞的海灘日出日落十分漂亮,天空被染成了一整片的紅色和橙黃色。有很多的人,就在那裡呆著一整天,什麼也不幹。哪裡德國人,天天愁眉苦臉地綳著神經工作,然後工資的一半都交了稅。美國也不是只有紐約和華盛頓,還有金色的沙漠,彩色的黃石公園。還有墨西哥的神秘石頭建築群,秘魯的古老的五色圖騰文化,巴西的嘉年華狂歡節和帶著精緻面具的美女。然後是非洲的野生動物,空曠的土地上面,有兇猛的獅子,獵豹,還有柔順的長頸鹿,南非的開普敦的海港水十分清澈。北極的七色極光,南極笨笨的企鵝,都等著被探索,被發現。
很多人才會發現,原來,德國,並不是世界的中心。
哪一個國家又會是世界的中心呢?
所以,這些一個或多個人外國學期,對於他們來說,是比聲名財富更加重要的東西。
而對於我來說,我的獨立性就表現在,我很明確地知道,真正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風雨飄搖的時候,前途似錦的時候,都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所以,大多數的時候,我都積極去探索這個世界。繁忙的時候,就去探索精神世界的可能性。有時間的時候,就去看看其他國家,提醒自己,德國並不是世界的心臟,工作,也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也只有在德國,我才能安安靜靜地做這些事情。
學了彩鉛,能畫插圖在日記本里。
學了韓語,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
學了刺繡,讓平淡的生活也多了些蕾絲和流蘇。
學了開車,雖然過程辛苦,但還是要努力得到駕照。
我害怕的事情真的很多,可是當我只能前行的時候,那些害怕也就煙消雲散了。
而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
其實,世間有這麼多的行業,大多數人一生不過最多從事兩三種。
而許多人正在從事自己不愛的工作,很少的人能夠幸運地選到合適的。如何知道自己到底熱愛什麼?其實,最簡單的不過是肯誠實地聽一聽自己的內心,問一句,你到底想要什麼呢?什麼是你從小就做起來既有樂趣,又有成就感,並且不費吹灰之力的呢?
有些人沒有答案,是因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覺得說起來,都是些或虛無縹緲,或渺小如塵的心愿罷了。
比如,心裡就愛吹那一隻楊柳笛,在清晨薄霧瀰漫的時候,在傍晚夕陽西墜,暮色四合的時候,坐在公園的長廊木凳上,吹一曲《碧海潮生曲》或者《霓裳曲》。曲聲清揚,思緒萬千。
只是,吹笛只能糊口,卻不能維生。
或者,就喜歡繪畫。畫的水中鴛鴦活靈活現,空中蝴蝶姿態曼妙,外面的世界縱然凄風苦雨,可自己的畫作裡面卻只有純真和寧靜。
只是,作畫也只是危險的工作,既勞心,又勞力,往往還得不到鑒賞家的珍視,棄之如履。
人人覺得事與願違,熱愛的東西可以有,只是都不能成為職業,自己從事的,卻不是自己熱愛的,甚至令人厭倦痛苦。
所以,很多人放棄了自己的心愿,從事了自己不愛的工作。
如果已經是從事了十幾二十年不愛的工作,難以更換工作,這另當別論,只是很多人,只是幹了幾年的工作,卻也害怕不確定,害怕一切成為空中樓閣。
在中國,一般企業不會允許實習生在不同行業各進行兩周的實習,但是在校生卻可以通過熟人進行儘可能多的短期實習,比如每個假期申請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的實習,讓自己的職業之路更為清晰。要知道,很多人說是喜歡這個職業,只不過是在自己想像中喜歡這個職業的某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罷了,隔著紗看,是看不清楚的,只有自己親力親為,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迎合自己的期望。
我離開上一個公司之後,才發現大公司的生活,並不是人生的唯一版本。
所以,我靜下心來,開始寫作。
終於,第一本書會在明年初出版,這也是我在德國一個很大的收穫。
第二本散文集,也預計在明年的春季寫完。
寫作這樣寂寞卻又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卻只有在德國才能做得到。因為,生活的確太清靜了。回到中國,又是那個車水馬龍,流光溢彩的世界。我喜歡那個世界所有的光彩,卻也喜歡在德國安安靜靜寫書的日子。
也希望每一個人,無論是在哪裡,都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這一點,其實並不太難。
以上。
不談虛的,說說最實際的影響和改變,當然未必是只有德國人才有的:
1.坐著小便。屋裡衛生程度提升300%2.用日程本
3.所有資料歸檔文件夾
4.坐車系安全帶
5.在眾人面前擤鼻涕
6.受到驚訝不說啊改發音woops
7.不午睡,只喝咖啡
8.理解工程師文化
9.喝啤酒
10.勤說謝謝
11.德國法律的邏輯
回國因為一直找斑馬線,最後都是被朋友拖著直接橫過馬路。
餐廳或公共場所里一直謝謝,工作人員服務員被我弄得不好意思了。
和朋友約好聚會,永遠都是最早到的。
包扔地上,有些地方直接坐地上。
出門坐車感覺半個多小時的路都好近。
特珍惜國內吃小吃的機會,還有海鮮。
早上先吃飯再刷牙
洗臉不用毛巾
其他的有空再補充
不過一般回去一個禮拜後就適應了。德國只是好山好水好寂寞,還是比較喜歡國內的好臟好亂好快活的生活。
在德國呆了幾個月,印象深刻。
1)信任。
剛到德國,房東說我們上班可以買公交月票,公交車上就有賣的。上班第一天坐公交,公交司機告訴我們他不能賣月票,只賣次票,月票要到公交總站去買。我們今天要去上班呀,就說那我們買張次票吧。公交車司機說,你既然要買月票,就包含今天這次了,這次不用買了。 我當時感到的信任讓自己都感動。一般在咱們國內,司機會說,既然這次坐了車,先買這次的,以後你買月票是以後的事兒。
2)認真。
我住的公寓前面有個圓形的噴水池,是用很多塊石頭砌的。一天有人要清理噴水池。工人將周邊的石頭一個一個按順序編好號,寫在石頭上,然後再搬到旁邊,按照原來的順序和樣子擺好。 等清理完畢,再原樣恢復。恢復的樣子與原來無異。國內的工人一般的工作方式是,先拆開,然後再盡量恢復,但是總是有點不一樣。
2010年來到德國的第一個冬天,1米9的德國室友告訴我一句話:一件事,如果你做了,也許不會成功;但是如果你不去嘗試,那你永遠不會成功。
留德五年,這句話幫助我從找房到打官司、轉學、找實習等等方面一路走來。
除了在姑娘上沒靈驗過,其他基本都成了= =
從我小學喜歡德國,聽說德國人很遵守規矩起就從來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這麼多年騎自行車生涯從不闖紅燈。聽起來挺傻,但是這真的是因為我喜歡德國才從小養成這個好習慣。。。
德奧音樂。
勃拉姆斯在他的第一交響曲第一樂章前幾秒鐘里,告訴了人們什麼是真正的德國精神。德奧音樂的冷靜睿智和深刻,以及它背後蘊藏著的劇烈情感力量,讓我相信德意志就是這樣的民族:極致的完美而決不流於形式。
一個很小的方面:公交車/火車很安靜。每個站就站名1個詞,2秒鐘。國內的公交地鐵廢話真多。還每次到站就重播一次,聲音還賊大。
該忍的忍,不該忍的不忍,做事有條理,上學不是混,想混去工作。
+++++
以上言論來自年輕的我,不代表現在的我的。
謝邀。
在德國生活的這幾年,很多的影響上面的都提到過了,我覺得對我最關鍵的影響是:
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德國人是對事不對人,很多事情在理論、說服別人,都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來說服別人。
所以久了之後,也提升了自己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辯論及談判的能力。在德企工作的時候,少不了要和德國人打交道、合作,現在因為生活久了,也知道和他們談判需要注意的事情。
另外,德國人說話也比較直接,上次回國和朋友見面,他們發現我說話變直接了。。。有時會不小心傷到人,這我現在都得提醒自己注意一下。
推薦閱讀:
※一戰德國通過治安戰和玉碎衝鋒死不投降可以耗走列強嗎?
※德國留學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奧地利到底是怎麼洗白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什麼突然提出讓日本正視歷史?
※德國哪些東西適合帶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