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么哥」詞源是什麼?
元曲中經常出現的用來表示句末語氣詞,像「兀的不鬧煞人也么哥」。無實意,有點兒「思密達」。這個詞的來源是什麼?方言還是少數民族語言?
說是蒙語那個我保留看法,作為一個山西人,讀明代小說、元曲本的時候都感覺非常親切,很有一種「幾乎就是我們的方言文讀寫出來的感覺」。晉語是北方官話區中的孤島,由於山西地理封閉,自古被稱為表裡山河,尤其我家鄉所在的山區,古話口音保留得很好。後來查了下,水滸作者羅貫中、元曲大家關漢卿也都是山西人,難怪他們的作品讀起來親切。
在我們的方言里,「兀」通常跟「那」有關,對應普通話中的虛擬語氣片語 「那樣的話~」,在我們縣方言里就是「兀di」或者「兀滴家」,別的地區也有「兀de」,其中「兀」字是讀入聲。而「也」方言讀「ya3」,也是將來時態里常見的語氣詞。
普通話「你幹什麼去呢?」——方言「你作甚哥也(ya)」(「哥」應該是「去「的古音keq的變形讀「geq」,但是方言中「去」還是好好地讀「keq」,而在句尾的時候就是geq,它大概已經稱為固定的語氣助詞獨立出來了,同時也是用於將來時態)
不同於普通話,「么」在方言里不是表示疑問的語氣詞,而多數用於感嘆
普通話「你不要啊!」——方言「你不要麼!」
這句「兀的不痛殺我也么哥!」的意思用我們這的方言說就是「兀滴不疼死我哥也么」
是不是很接近?
至於提到蒙元的影響,我覺得就算有外族影響也不會是它,你說遼金甚至五胡亂華都比蒙古靠譜。因為如果想影響一地的口音,必須民間混居,而朝廷的變易除非是近畿地區,其他地區是影響不到的。那麼蒙元對民間的影響呢?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晉西人,感受不到,沒有感到什麼民間的存在感,與之不同的是,遼國存在感很高,楊家將、佘太君、穆桂英等抗遼的故事很火熱(不過楊家故事就在我們這,楊家後人很多且宗譜齊全,穆桂英相關的地點也很多,她私定終身的廟也在這)。要知道,山西這個地方被地理環境保護得很好,戰亂極少,以至於哀鴻遍野的明初還能被迫向外輸出大量人口(大槐樹),得益於此如今古建築也是山西現存最多最古最好。現在這地方也較中國別處封閉一些。要知道,我們這裡村落姓氏聚集現象很普遍,宗譜也很多,誰都知道誰是從哪來的,誰家是外來的清清楚楚,而我也從沒聽過老人說過誰家哪村祖上是「韃人」。
我還以為是俠語
推薦閱讀:
※有哪些常以為沒有本字的方言辭彙確有其本字?
※北方方言中用作副詞的「賊」的本字是什麼?
※北方官話方言與東南諸方言中,哪一種保存了更多中古漢語發音的特徵?
※用任意一種現代漢語方言讀中國古詩文相當於日語的訓讀還是音讀?
※粵語究竟是「獨立語言」還是「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