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人「 看見粵語的地位會不會嫉妒?

一些說方言的人,例如說吳語,閩語的,看見自己的母語被定義為方言,而且漸漸被北京話滅絕,但粵語在廣東海外一代還流行,甚至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而不是方言),會不會嫉妒?還是覺得既然自己的家鄉話都守不住,都希望粵語來站出來對抗普通話(北京話)?

-----------------------------------

為什麼廣東人會覺得把粵語的行政,教育地位拱手讓給普通話是沒有問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母語教育的權利啊?為什麼學校不可以像港澳一樣,每個星期雪30分鐘普通話就可以???


很累,想對那些認為普通話是胡語的廣東人香港人澳門人說一句:快向自己中文老師磕個響頭然後買塊豆腐撞死,死前可以思考一下粵語表示「這」的「呢」字到底哪裡來源。
— — — — — — — — — — — —看到有上升到批判粵語自身的聲音出現了……雖然我懟答主懟得很,但是我不得不說粵語現在生存狀況也不容樂觀……求下各位粵語人士尤其系小朋友家長,同你地仔女傾謁個陣時講白話啊,求下你地,細路仔語言能力甘強,咪驚佢地學唔識普通話啊。我唔明白點解咁多家長要同仔女煲冬瓜……
————————————
你咪影衰曬我哋,唔該。
方言又好,語言又好,都需要自己去維護,粵語無論點「對抗」普通話,都唔會對吳語閩語有幫助,況且人地都唔需要你來「幫助」。
另外我唔系好明白你地同普通話不共戴天噶心態,我哋反對噶系「講普通話,做文明人」以及唔卑學生課餘時間講方言噶舉措。我哋從來唔反對「推普」用意本身,因為你只需要企廣東行一圈,你就會發現,一個有客家話、潮州話、粵語乃至雷州話、四邑話噶地方,一種共同語有幾甘重要,而普通話就系共同語。
另外,香港噶圍頭話、客家話已經卑「廣東話」滅亡得差唔多啦,使唔使我哋東莞人去幫新界圍村啲阿叔阿伯「對抗」「廣東話」啊?
香港人條脷基本分唔清泥母、來母,疑母、零聲母,甚至「廣、港」都唔分啦,使唔使搵個廣州仔去拯救你地啊?
哦,唔記得咗添,上次有個廣州仔叫張敬軒落香港搵食,卑人恥笑「廣東話有廣州口音」。
「廣東話有廣州口音。」
「廣東話有廣州口音。」
「廣東話有廣州口音。」
失禮死人。
-----------------------------
題主增加了補充說明,那我試圖再回答一下他的問題。
首先說明一點,「母語教育」這個概念是很好的,但是不能像港澳一樣單獨劃分普通話科。很多廣東人,包括香港人在內都沒有意識到,廣東是一個多語省份,我們的語言複雜程度堪比歐洲的一個中型國家。既然是推廣母語教育,就會涉及一個問題:
「母語是什麼?」
香港人毫不猶豫:廣東話/粵語啊!
接下來開始表演:
廣東省政府:基於母語教學政策,我們在全省範圍內語文課使用粵語教學,另設30min普通話科。
次日汕尾、汕頭、揭陽、潮州、梅州、河源、韶關大部、惠州、雷州、徐聞紛紛表示撲汝阿母我母語不是粵語,老子要脫離廣東省。省府見狀大恐,決意將母語決定權下放至市。
遂惠州市宣布全市語文課使用惠州城區話教學。次日惠州大部宣布脫離惠州市,人們紛紛表示涯們乃是正宗客家話新惠小片傳人,學你城區不粵不客的雜種話做甚。惠州市府見狀大恐,宣布將母語決定權下放至縣一級。
中山心想老子沒縣,我讓每個鎮決定自己的母語,每個鎮就鼻屎大我他媽就不信還能出事。次日三鄉、沙溪等地爆發嚴重衝突,村話人表示我要誓死守護中山閩語。中山沒轍了,求省府幫忙,省府表示正在粵北全力救火,當地勉語、粵北土話、粵語、客家話、壯話已經打成一團了。
同時深圳、東莞等地之外來人口同時要求擁有母語教學之權利,隨機採訪到一個湖南人表示我是常德的別拿長沙話來糊弄我。
同時潮汕地區為「汝」到底讀「lu」還是「li」還是「le」激烈爭論中,隨時擦槍走火。
……
明白為什麼母語教育不行了嗎?
在時代背景如此的情況下,想要守護母語,我建議如下:
1、保留家庭以及私人關係作為母語最後一塊陣地(比如提倡小朋友回家講家鄉話,不禁止學校課餘時間使用方言等)
2、支持方言文藝作品的創作與譯制(後者更重要)
3、做好當地方言調查,畢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另外問一下題主,你知道港英政府將廣州話確立為官方中文之後,香港其他方言受到多嚴重的打擊嗎?


我覺得這種題目有點引戰的味道啊……
答主是粵語區長大的粗人 在學校上課聽不太懂老師用普通話授課 是的 我長期聽普通話會不自覺地走神 而且也聽不懂考試通水時同學用普通話比的唇語 但是我並不反對推普 也不覺得其他方言區就應該嫉妒粵語區什麼的 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 那是自己的特色是應該要被保護的 我們經常說文化是有多樣性的 我們反對的是當權者為了推普而說的「說普通話 做文明人」這種奇特的標語 而且據我所知很多地方都出台了保護地方方言的政策啊 我並不認為其他方言區應該要嫉妒粵語區的


1.我是上海人,這幾年已經開始有政策支持、保護傳承滬語了。我認為這是一件挺好的事,雖然我並不怎麼關心。
2.上海話什麼樣關廣東話什麼事?廣東話什麼樣又關上海話什麼事?我為什麼要妒忌另一門方言?這兩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繫,所以我不妒忌。
3.客家話是南美洲國家蘇利南的官方語言之一,題主妒忌嗎?
4.北京話不是普通話,謝謝。北京話和普通話的關係,個人認為類似於玉林狗肉節和桂林市之間的關係。
5.我認為保護方言可以,我跟我兒子在家也是說上海話。但我依然認為,「對抗普通話」是一件很無聊、很沒有意義、很沒有價值、很蠢、很幼稚的事。雖然我高中沒畢業的時候也曾經熱衷於在百度貼吧和KDS發表這種言論。現在看來是自己當時年紀小,不懂事。


題主的問題,無非是混淆了方言語言二詞的定義。
先不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粵語近代在各大方言中的成功,無非是兩點:
1.經濟基礎
粵語區的文化中心是千年商都廣州,從明代開始,就有廣府商人把粵語帶向周圍,尤其是廣西一帶,形成了粵語歷史上的第一次對外擴張。晚近時期香港的崛起就不用說了。不論是封建時代還是資本主義社會,有錢即有話語權。

2.政治條件
粵語能在各大方言區一枝獨秀,大概從英國人簽下南京條約便奠基了。為防止少數人居心叵測說這是做洋奴得來的優越,順提一點,香港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只有英語才是官方語言,粵語成為官方語言是香港居民發起「中文運動」中文運動_百度百科得來的結果。在粵語具有行政地位以後,粵語文化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冒起,彼時許多珠三角地區的家庭都偷偷地架起魚骨天線收看香港電視節目或是收聽香港電台,而中央為了統戰需求,進而允許廣東省開設粵語電視台與之競爭,語言政策在廣東地區亦相對寬鬆。

試看其它方言:
吳語,經濟基礎有(甚至勝於粵語區),政治條件無。
閩語,經濟基礎勉強,政治條件有(台灣)。
湘語,贛語,晉語,客家話...???
官話方言中,東北官話大概有後者的優勢,畢竟是能頻繁出現在CCTV里的。西南官話在川渝的生命力也比較強,除了成都重慶的經濟基礎以外,可能和地理環境的相對封閉也有關?

在經政條件中有符合的兩種方言:吳語和閩語中,閩語的境況大概是最好,但大抵僅限於台灣地區,福建本地的方言衰退很嚴重。

回到題主的誤解上來:「方言」不是「語言」,「語言」高於「方言」。
可以這麼說,中國語境下的「方言」和「語言」所代表的含義與西方國家是不同的。在中國語境下,漢族只存在「漢語」一種「語言」,它的「標準音」是普通話,粵語吳語閩語等都是「漢語」中的「方言」。
在西方語境下,瑞典語是「語言」,丹麥語是「語言」,但實際上兩者完全可以互通,差異程度小於粵語之於普通話。
按照現代語言學的劃分,各大方言,包括普通話都具有「語言」的地位,它們是隸屬於漢藏語系——漢白語族下的一種「語言」。同時也是漢語這個集合里的一種「方言」
明白了嗎?

所以,所謂妒忌與否,大概是看從哪種角度理解(曲解)了語言和方言的定義了。
至於對抗,個人暫且覺得這個用詞過於激烈,題主想表達的意思或許是,大量沒有強勢地位的漢語方言正在被普通話侵蝕乃至取代,因此希望各方言的母語者能夠復興方言,或是讓普通話的強勢地位有所回收。

作為一名粵語人,我當然希望粵語能在它的所有通行範圍內擁有行政、教育上的地位和權利。我的一些觀點和題主同樣比較激進,我不支持普教中,支持普通話課作為一門獨立課程開設,但不一定一星期只學30分鐘。我希望粵語區的地名人名路牌等等恢復粵語拼音。但我不贊同對抗普通話,不贊同分裂獨立,反對一切歧視和偏見。

當然,現實太骨感。這取決於TG,不取決於理想。


這些東西不是輕輕鬆鬆得來的。

我本科時一個北方人學長跟我講:他在香港讀了兩年還聽不懂粵語,大三去美國加州交換一學期,回來粵語講的和普通話一樣流利了。

因為他那個學校周邊所有的華人都講粵語!唐人街吃中餐也只有粵語!

另一個學長表示美國不全是這樣,換個地區可能所有華人都講台州話。

粵語地位高,是因為一大堆廣東人移民到世界各地,導致發達國家都知道有一群中國人不講Mandarin,講Cantonese。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香港電影。


然而在廣東內部強行推粵語也是不行的,我見過東莞老頭痛心疾首現在東莞年輕人他媽都講廣州話,沒人講東莞話了!

廣東的各種方言差別很大,而且經濟發展吸引了一大堆移民,所以大家反而覺得學普通話是很正常的。問題只在於,學普通話我認同,你別禁止我講方言就好。

廣東現在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個廣州人,一個深圳人,一個潮汕人聚在一起,大家大概率講普通話。

還有香港年輕人也是無知的很,我不止一次聽到香港人說廣州人說的廣州話口音很奇怪了,尼瑪!我去香港前所有廣東人都說香港口音很奇怪!而且有些詞語大家都聽不懂!


把母語和通用語對立起來是錯誤的。

不信的話你去問問那些ABC。


匿了,不是很想讓人知道我回答這道問題,但看他充當著豬隊友的身份在影響香港人(我猜他是香港人,因為他把「己」打成「已」,應該是速成輸入法下的手誤,而且文句極不通順,不似是大陸人或台灣人。。。)
看著各位知友懟他,我有種被侮辱的感覺,與其這樣,不如由我來侮辱自己吧。。。

*
下面跟題主說話,所以換個粵語

唔該你讀好啲書再嚟問問題啦,咁多錯別字,標點用唔好,文筆又差,我睇得好辛苦啊好唔好?

1. 你又知道方言唔流行?
你自己返大陸行下啦!只要唔係北上廣深呢啲大城市,街上面都有好多人講方言架。大城市用得較少方言,係因為外來人口多。但係就算係大城市,喺深圳、廣州公交嘅廣播會有廣東話,上海公交嘅廣播會有上海話。到底方言流唔流行呢?不如你自己去睇下,少啲留喺電腦前ff啦好唔好?

2. 點解要「對抗」普通話?
喺大陸,學校用普通話教學,無錯,但係同學方言係無衝突架。我就想問一個問題,你學識講嘢嗰陣你夠3歲未呢?開始返學未呢?(當然也不排除題主要3歲才學會說話。。)相信一個正常嘅小朋友都會喺返學前學識講嘢,而佢學講嘢係從父母長輩學到,換言之如果父母堅持教小朋友方言,小朋友嘅母語都會係方言。
但係問題係好家長為咗小朋友嘅「前途」唔教小朋友方言,所以小朋友先唔識方言。就好似香港部分上層家庭,都唔會同小朋友講廣東話,同佢哋講英文同普通話,等佢哋細細個就可以「同國際接軌」。
咁呢個情況可唔可以怪普通話呢?緊係唔得啦!既然兩者無衝突,就無必要對抗普通話啦!

3. 香港嘅「官方語言」並無廣東話
雖然我都覺得有少少悲哀,但呢個係事實。因為香港並無定義「官方語言」,只係話香港官方通用中英兩文。教育方面,要求學校「兩文三語」並重,兩文即中、英文,三語即廣東話、普通話同英語。
呢點之前香港政府強調過幾次,對廣東話嘅法定地位一直避而不談,引起香港社會激烈討論。所以,建議題主唔好對香港嘅情況咁樂觀。
香港嘅情況一啲都唔值得羨慕。

4. 國家大事從來不分對錯,只分利弊
從題主嘅行文用字同語氣,我估題主嘅人生經驗唔係太多,只係活喺學校呢個象牙塔入面。但係我二十餘年間,我體會到對錯只係無權無勢嘅人嘅最後武器,真正合理嘅動機係利益。
如果一個咁大嘅國家唔統一語言,往往出現嘅係人口流動性低、資訊傳達慢、地區矛盾、教育分班等等嘅問題。就好似你喺香港讀書用開英文同廣東話,但係如果你移民去歐洲國家、韓國、日本等等國家讀書嘅話,就會因為你唔識當地語言而受到好多限制。而點解要喺廣東特別用力推普,就係因為用廣東話嘅人口太大,而且接近香港,由得佢哋自成一派嘅話會影響國家管治,繼而影響社會穩定。而國家利益,正正就係平民百姓嘅利益。
所以,喺國家利益嘅大前題下,有必要犧牲文化多元性,推動統一語言。但要注意,咁做又唔等於要方言消亡,兩者可以並存。

5. 你問到點解唔好似香港學咁用30分鐘學普通話?
呢點唔可行嘅原因上面已經講咗大半。
如果要保護方言,點解唔倒返轉,用半個鐘學方言呢?就好似廣州某啲學校為咗保護廣府文化,會組織學廣東話同文化體驗活動。不過問題嚟啦,中國版圖咁大,人員流動性咁高,喺學校入面讀書嘅都唔一定係本地人,咁佢嘅母語又點算呢?佢又點解要學人哋嘅母語呢?
最後會推論到一個結論:方言課唔可以係常規課程入面,未先會造成唔公平。

其實呢,課本上網路上媒體上講嘅嘢就唔一定係事實嘅全部。呢啲渠道就等同一扇窗,畀某幾個角度你去睇事情。但係如果你唔走出去親身出街行下,你永遠都只會睇到呢扇窗畀你睇到嘅嘢。

有時間就去行下啦!同當地人傾下謁,咁呢啲問題就唔洗上知乎問啦。

仲有,如果題主咁重視廣東話同其他方言嘅發展嘅話,不如努力少少學好中文,再考上大學潛心研究方言,貢獻方言嘅發展。


聽到老上海以及郊區江浙人軟軟糯糯的吳儂軟語總會倍感親切。

背古詩古文,讀習總書記講話,總會試試看用江南讀書音念念,尋找一下吳語官話的感覺。

學陳大夫唱歌,總會找找看粵語吳語共同點,也許我們都是中原雅音的正宗嫡傳也說不定呢!

聽聽蘇州評彈,英雄掌故,兒女情長,用嗲嗲的蘇州閑話唱出,彷彿外婆在和我講過去的故事。

方言總能表達細膩、豐富、微妙的情感,吳語是我們的母語,但人造的普通話不是。

不羨慕粵語的地位,但求勿要吳語無語,雅音啞音。


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幾年前,系統的學習了粵語。感受到了這門古老語言的魅力。也交到了很多朋友,了解到了很多嶺南文化和古老的中華文化,一直受用至今。連去練歌廳唱到粵語歌時,都在感嘆自己的幸運。粵語是一扇窗,打開了,有一個好精彩的世界在等著你。


不會嫉妒,吹子太多了,一吹頂十黑。


一點不羨慕,有學方言+普通話的時間,干點什麼不好……


廣東人不請自來!!!

作為一個:
出生在粵西的,母語為粵西地方粵語的,成長在廣州的,和身邊人的交流語言開始為廣府粵語、後來慢慢變為普通話為主的,(即將)本科畢業的人。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題主:

1.廣東人自己就跟重視普通話。需要站出來對抗普通話的情況,在廣東這邊,根本不存在。

現實的情況是,廣東人本身自己就很注重普通話推廣。畢竟相對於其他的省份,全國能聽懂廣東省方言的人是不多的。所以,如果廣東人想要發展不局限在本省,就必須學會普通話。

在我初中的時候老師們都是用粵語在教學,一直持續到我高一。從高二開始,學校就要求所有老師必須用普通話教學。從此,就連我們將近60歲的物理老師都用蹩腳的普通話開始給我們上課了。但是,從校長老師,到學生家長,沒有一個人反對!甚至不少家長還很贊同。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作為本土人士的我們自身都認為普通話非常重要。怎麼會為了粵語去對抗普通話呢?

2.廣東這邊,大多數人都不認為粵語(有時候是其他方言),會存在什麼消亡的危機。

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廣東天然就有很多說粵語的人。哪怕普通話推廣的力度再大,也不會令到粵語消亡。因為:

每一代廣東人,和自己的後代的日常交流,用的都是粵語!

可以說,只要還有廣東人,粵語就不會消亡。其實,不僅僅是血緣關係維持,在其他地方,如果遇到廣東老鄉,我們都傾向於用粵語聊天。

不是出於什麼排外心理,而是因為粵語說著比普通話放鬆。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我們母語就是粵語。
另一個就是因為粵語沒有翹舌音!

如果你既會普通話,又會粵語,你就會發現,粵語沒有普通話中的那些翹舌音。你說粵語時,整個嘴巴是非常放鬆且舒服的。

綜上所述,作為本土人士的廣東人都認為普通話非常重要,並且不覺得重視普通話就會令到粵語消亡。所以,題主所說的那些什麼方言運動,在廣東是搞不起來的。

更不用說什麼領導全國方言對抗普通話。(怎麼會有這麼中二的想法……)


妒忌不一定會妒忌。但是更讓我噁心的是北方那些說官話的,整天叫南方方言一口一個「鳥語」,一邊說南方會獨立,一邊不承認自己同胞的語言,沒有比這更噁心的了。


弱弱地說句,作為一個廣東人,我說家鄉話,廣州人是聽不懂的。


不會,不過挺看不起部分粵語人士,整天就會搞鄙視,搞引戰

你走你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大家河水不犯井水

不覺得港澳所謂的30分鐘有多有用,那邊還是一樣懶音泛濫,正字不識。個人覺得日常使用作用更大,而不是靠學校教出來

另外,叫「方言」很失禮你嗎?整天到晚爭個「方言」「語言」有意義,有作用嗎?


看來,高考確實結束了。


去東南亞講潮汕話,去歐美講粵語,全靠全球人民呀!


將國語(以前叫官話)應用在正式場合,這是中國曆來的傳統,所以方言會消亡這只是時間問題。(請看各大方言的「文讀」是怎麼來的。)

——
Ps:我從來沒說官話在歷史上一直是北京話為基礎的哦。官話是動態變化的,但近古以來基本上就在北京話、南京話中遊離。南宋用過杭州話,但之後又回到北方方言系統中去了。

我們現在保護方言,只是為了讓每個地區的地域特色能夠保持得長久一點,一些有特色的表達可能因此會進入官話中,以這種活化石的形式保存下來。

說實話,粵語還真因為香港的原因才「一下年輕幾十歲」,比別的方言可以晚升仙一點時間,但也僅此而已,這不是什麼特別值得誇耀的地方,作為中國人該有的對於普通話的尊重和使用還是不能少的。在中國,只要是中古漢語分化出來的地方語言、用漢字作為該地方語言的正式書面語它就是方言。(據說閩南話是上古漢語分出,但也受到之後的官話影響產生文讀)

我真是不知道有的粵語人,尤其是出現在別的評論區中的一些,到底是怎麼想的,好像認為你會粵語就是高人一等一樣的。而正是此類人,敗壞了整個粵語圈的風氣,也讓南北人之間產生了隔閡。不過搞笑的是,這些人罵人的話寫嘛都用國語文寫的,呵呵。

如果真的熱愛自己的方言,還請於不與普通話衝突的情況下在自己的圈子內深入研究,深入保護,並且提供外方言者學習的機會,這才是良性循環,而不是像個怨婦一樣得了便宜還賣乖,嘲笑講別的方言的人。

當然,我不羨慕廣東話,只有點羨慕官話之中的小方言,比如西南官話。普通話的元素可以無障礙地進入西南官話中使其保持更新,而維繫西南官話情感的第一要素就是音調,兩者並不衝突,只要有人會音調,這方言立刻就活了,而且能夠源源不斷地補充新鮮詞語進來。說西南官話是擴張程度最高的、非但不消亡反而上漲勁頭的官話方言,一點都不為過。

最後,我是支持方言不被打壓、繼續使用的,但同時也要尊重和使用普通話。

…….
果然釣魚有效,我通篇文章都沒有諷刺粵語,只是叫某些人不要嘲笑別的方言區的人,馬上就上鉤了,跟上回一樣被警告「不要指手畫腳」。那按照這個邏輯,我補充一下,是不是:
「粵語人可以嘲笑其他方言區的人,請你不要指手畫腳。」???

真不想用這倆詞語——

「玻璃心」
「被害妄想症」

——
什麼是正式書面語文?就是考科舉、衙門裡貼出來的公告,或者是私塾里教的文化語文。

我還沒聽說過哪個地方用地方書面語文來教書寫官文的。

企圖跟我混淆「方言區的人用官話文或文言文寫作正式文書」和「方言區也存在書面語」的人並且偷換概念而且賊喊捉賊的,哪涼快那呆著去。真的超級煩那種理解能力有問題還覺得自己特正義凜然戰鬥力滿滿的貨呢……


1、首先我是湖北人 我會說自己家鄉的方言 但這並不妨礙我去學習普通話 去學粵語 去聽粵語歌 方言與其他語言之間並沒有利害關係 就如同一棵樹上的兩片葉子 共生但不互相影響
2、我不擔心其他語言之間的所謂的嫉妒關係 一味杞人憂天是極其沒有必要的 題主應該從初中或者小學開始就學過英語吧 你身邊不會英語的人 會因為自己不會英語而嫉妒你嗎? 【這個比喻可以把英語替換成任何一種語言 包括粵語】
3、粵語的受眾不僅僅局限在粵港澳東南亞一帶 在海外 就去歐美澳 也還是有很多廣東人的後裔說粵語的
4、我是一個堅定的方言保護者 我認為地區傳統語言是一片區域範圍內 歷史的沉澱 每個人保護好自己領地的東西就夠了 不用去管別家事
至於嫉妒與否 完全是一個人的心態


南京人肯定不會嫉妒。
畢竟高貴了幾百年了,比一眾南方蠻子北方韃子逼格高多了。
外地人都嫉妒得紛紛拿「一比吊糟」「二胡卵子」來攻擊南京話土呢(滑稽)


推薦閱讀:

漢語中有沒有押頭韻的文學作品?
如果1949年政府把天津話定為普通話,對中國的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會有怎樣的影響?
如果把一個中國人扔到美國,他會掌握英語么?
韓語和日語的關係是怎樣的?

TAG:文化 | 方言 | 語言文化 | 粵語 | 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