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區別在哪裡?
這三種軍隊有沒有什麼顯著的標識?淮軍、北洋軍、國軍和紅軍分別屬於哪類軍隊?現代軍隊還會產生軍閥嗎?
我看到古代軍隊、近代軍隊、現代軍隊的分類方法,最早是在網路小說《竊明》里。
古代軍隊又分古典軍隊和僱傭兵軍隊。古典軍隊是公民兵,戰國秦漢時期的軍隊、北朝到唐的府兵,斯巴達到馬其頓的重步兵、羅馬共和國時期的軍隊,這些是古典軍隊。特點是軍隊由國家掌控,士兵由公民國民階層(奴隸制時期)或小地主自耕農(封建制時期)組成,士兵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參軍是提升自己社會地位的主要途徑。訓練水平比較平均,強調紀律和團隊配合,戰鬥力強。
然後是僱傭兵軍隊,特點是士兵由將領私人掌控,兵為將有。軍隊由少量精銳親兵和大量缺乏訓練的農民兵組成,戰鬥力主要依靠將領的親兵,強調個人武勇,缺乏配合。明朝後期將領的家丁就是典型的僱傭兵軍隊。類似的還有歐洲的騎士組成的軍隊。《三國演義》里描寫的那種武將單挑什麼的,就是僱傭兵軍隊的特徵。
在近代,東西方都出現了古典軍隊的回潮,例如戚家軍和瑞士方陣。但是很遺憾的是戚繼光的軍事改革最終失敗,瑞士方陣成功地進化為西班牙方陣,並由此出現的近代軍隊。
近代軍隊由少量精銳軍官團和大量經過訓練的貧民炮灰士兵組成。士兵作為消耗品,在軍棍和皮鞭的訓練下,士兵成為機械的戰鬥木偶,成為軍陣的一個組成部分,畏懼軍官手中的皮鞭更甚於畏懼敵人的子彈。與此同時火炮、火槍的使用,形成了近代軍隊典型的作戰方式:在炮火的掩護下,士兵們排成幾行橫隊,伴隨著小鼓的節奏,忍受著敵人的火力,在軍官的帶領下緩步向前。在足夠近的距離,立定,舉槍齊射,然後上刺刀衝鋒。軍訓時練習的轉向立定齊步走什麼的,就是近代軍隊作戰方式的殘餘。還有古典樂里的進行曲,就是當作當時士兵前進時的節奏的。
典型的近代軍隊,就是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各國軍隊。
現代軍隊是伴隨著工業革命以後出現的。與現代軍隊相比,近代軍隊是活動的殭屍,失去軍官的指揮就失去戰鬥力。現代軍隊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士兵不但精通作戰,而且知道為何而戰。
軍隊組織是社會組織的延伸,是社會組織中最高效的部分。有什麼樣的社會生產關係就會有什麼樣的軍隊。奴隸社會出現的必然是公民兵,古典軍國主義國家擁有的必然是耕戰結合的古典軍隊。游牧民族的軍隊與其說是軍隊,不如說是合夥的搶劫犯。莊園制被小農製取代後,出現的也必然是僱傭軍。瑞士方陣伴隨著歐洲商業興起,近代軍隊和殖民掠奪密不可分。而現代軍隊,是大工業時代的產物。現代軍隊的組織,是工業社會的組織延伸。沒有一定的社會關係,出現不了新型的軍隊組織。
淮軍是僱傭兵軍隊,北洋有近代軍隊的成分,國軍是近代軍隊,帶有僱傭兵軍隊的成分。紅軍是近代軍隊向現代軍隊轉變,朝鮮戰場上的志願軍和美軍都是現代軍隊,武器差距不是關鍵,他們都是工業化的組織結構。
古代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是一種不規範的分類方法。
所謂某種軍隊,其實就是某一種軍事制度。
現在年輕人相對比較熟悉的(在近代曾經在世界大舞台上亮過相表演過節目的)軍事制度包括:
1、封建軍事制度
2、資產階級軍事制度
3、無產階級軍事制度
「古代軍隊」說的通常是封建軍事制度,有時候可能也包括奴隸制軍事制度
「近代軍隊」即資產階級軍事制度
「現代軍隊」——其實按正常邏輯,好像無產階級軍事制度才有資格叫現代軍隊。但是無產階級軍事制度現在還在探索中。這個名稱在今天一般網友的腦海里——無非今天的美軍俄軍——其實是改良的資產階級軍事制度。
蘇俄和中國都嘗試過建立無產階級軍事制度,但蘇聯已不存在了。蘇聯存在的時候,他的軍事制度也不算是完全擺脫資產階級軍事制度的所有元素。PLA對軍事制度做出的變革可能比蘇聯紅軍更激進,三灣改編、遵義會議、延安整風、五馬進京、雷鋒、不許經商、軍改,這一系列印記,人民軍隊在政治基礎、軍隊性質、軍隊結構方面,一直都在進行大量的改革、探索,比起蘇軍,我們更像是一支人民的(無產階級的)軍隊。但是,我們——現在還是在路上。
聽說古代軍隊的主要驅動力是利益(財色,地位)
近代軍隊的主要驅動力是紀律
現在軍隊的主要驅動力是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集體主義
當然實際分類並非緊跟時代,比如戚繼光的軍隊可以算近代軍隊,而抗戰和解放戰爭時的國軍卻像古代軍隊
古代軍隊就是將領+花錢收買的親兵+徵調的農民(農民可以是普通農民,壯丁,可以是軍戶,可以是閑散流氓)。士兵通稱x家軍,為了保證士氣需要密集陣形,少數大帝國養得起真正的職業化部隊(戰國的魏武卒,齊技擊,秦銳士,漢武帝的上林苑,唐初的府兵制度和羅馬馬其頓的步兵軍團,維持時間全憑國力)剩下的只能靠將領水平和忠心程度了。
近代軍隊:參謀制度+師旅團+火槍時代排隊槍斃+後期陣地塹壕。近代國家的人民有了國家民族的概念(拿破崙還有大革命buff),士氣大大提高,軍閥也沒了土壤。但是移動速度和古代軍隊沒有明顯變化,同時武器性能導致仍需要陣型,這兩點造成近代軍隊戰術呆板,最多就是拉成線列,同時戰場仍然很小,哪怕火炮密集如一戰英法,二十公里的縱深也夠用了。
現代軍隊:完整的參謀制度+師旅團+更複雜的步兵戰術+更高的士氣和作戰意志+新武器應用。現代軍隊以一戰後期德國的暴瘋突擊隊為雛形,發展於二戰,完善於冷戰,在冷戰後又得到第二次變革。
具體和近代軍隊的區別就不多說了,簡單來說近代軍隊就像是rpg遊戲,兩個人站著不動,你一拳我一拳。而現代軍隊更像是一通亂拳鋪天蓋地,同時腳下不停。現代軍隊的戰場感知,推進速度,戰場寬度,情報分析,戰役規模以及嶄新的多兵種協同和多維度打擊能力都不是近代可以相提並論的。騾馬化摩托化機械化信息化,歷次變革都大幅提升了現代軍隊的戰鬥力,哪怕是小半近代大半現代的志願軍,拿腳也能跑出近代軍隊想都不敢想的高速穿插。
這問題讀書時思考過,一時技癢、不請自來,萬勿見怪。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1)一書中有云: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生產為基礎的,而武器生產本身又是以一般生產力為基礎的。所以呢,「古代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區別在哪裡」就很容易回答嘍,武器以及武器生產的基礎嘛。
古代軍隊指的是農業社會及其以前的軍事組織,以冷兵器做為作戰武器,無論是操著狼牙棒的尼安德特人還是裹在甲胄中的歐洲騎士都屬於這一範疇。前工業時代的生產力以及科技發展水平能夠且只能夠支撐這種以人力優勢為主的軍事組織和作戰方式。
近代軍隊則是工場手工業開始後在歐洲出現的軍事組織,以火器做為主要的作戰武器。請注意,古代軍隊向近代軍隊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在歐洲,火繩槍、燧發槍很長時間一直與長矛相配合,就是為了抵禦冷兵器(弓箭)及傳統騎兵的優勢,直到長矛最終被刺刀取代。(2)這一時期,人力優勢仍然是主要的優勢,但近代軍隊與人數佔優的古代軍隊對抗勝算還是很大的。
(西班牙影片《傭兵傳奇》里的火繩槍配長矛)
(火器時代早期步兵如何對抗騎兵)
(反映美國內戰的油畫,勇氣與集團的力量)
現代化軍隊應該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在歐洲和北美出現的軍事組織,標誌是機槍、坦克、飛機、鐵甲艦等等的出現,因為手工作坊無法生產這些高效率的殺人利器。冷兵器,包括騎兵最終退出了戰爭舞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出現把血肉之軀的作用壓縮到了極限,用赫魯曉夫的話說,核戰爭中民兵只是一堆肉。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再強調一遍,古代、近代、現代只是一種階段劃分,並不是說到了某某年,某某國家或民族就近代化或現代化了。即使在近代、現代的早期,它們依然帶有前一時代的諸多特徵,比如一戰時期的歐洲軍隊,很多戰術、戰法(塹壕戰等)仍然是近代軍隊才使用的。
人與武器的關係其實是一種異化關係,人創造了不同的武器,但不同的武器反過來塑造了人的行為方式。一切實用的戰術都是為了適應武器而發明出來的,古代的方陣、近代的三線戰術、現代的地空立體作戰都是為了武器威力的最大化。所以說,武器以及能夠生產這些武器的工農業基礎和科技發展水平是決定一隻軍隊成其為何種軍隊的決定性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明清時期的軍隊即使裝備了近代化的火器也仍舊是一隻古代軍隊的原因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 淮軍、北洋軍、國軍和紅軍分別屬於哪類軍隊 」呢?一言以蔽之,都是近代化軍隊,區別只是處在近代化的不同時段而已,因為他們依賴的武器生產的基礎充其量就是手工作坊,即使有一定工業基礎的國民黨軍隊也是如此,沒有燈塔國的援助,它造得出飛機、軍艦、坦克車嗎?
(所有圖片來自互聯網,侵刪。)
參考書目:
(1)《反杜林論》第二編 政治經濟學 二 暴力論
(2)《劍橋插圖戰爭史》第三部分 槍炮和帆船時代
三大紀律
一切行動聽指揮;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一切繳獲要歸公。
八項注意
說話和氣;
買賣公平;
借東西要還;
損壞東西要賠償;
不打人罵人;
不損壞莊稼;
不調戲婦女;
不虐待俘虜。
只說一個方面。
古代軍隊的效忠對象是人。近代軍隊的效忠對象是組織。現代軍隊的效忠對象是理念。
以前講忠於人民忠於黨,人民是排在黨前面的,這就屬於餘孽,現在只講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飛躍嘛。
古代軍隊與近代現代軍隊的主要區別在職業化,近現代軍隊有專業的後勤,紀律強,服從統一指揮。
近代軍隊與現代軍隊的區別在現代軍隊分工更明確,現代軍隊戰爭靠體系。
推薦閱讀:
※美軍也像中國軍人那樣疊方塊被子嗎?疊這種被子有什麼意義?
※抗戰時期的國軍放在一戰是什麼水平?
※德國在二戰時有沒有虐殺平民?
※軍迷有一幫軍盲室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軍校 有個特別棒的教員/領導/兄弟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