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老先生去世了,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周有光(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_百度百科


很多人已經指出了周有光的成就,但是說他為「拼音之父」這句話我始終是無法認同的。周有光對自己的功績再了解不過了,真正讀過他的著作的人都知道,他生前一直是拒絕這個大名的。2008年的採訪,周有光說了一句讓我特別深刻的話:我不是漢語拼音之父,我是漢語拼音之子。這一點他是最清楚的,我十分贊同。但自從周有光離世了,便有人把他從不認同的稱呼給他套上,事實上有違他生前的意願。


剛祝壽就去了,果然說老人家不能祝壽是對的,司命會想起他。
老人家洋文很好,ê 來自法文,ü 來自德文,j 來自英文,q 來自阿爾巴尼亞文,x 來自葡萄牙文(越南文也是來自葡萄牙文)。其中 j q x 在周之前吳玉章等人的方案是 gi ki hi,可能靠攏拉丁語,但太繁雜而且有歧義,周老單個字母的設計很出彩。拉丁字母的拍板也和他有關係,他指出拉丁字母最為廣泛使用。
而且設計漢語拼音考慮過完全取代漢字,所以有聲調符號,而且 y w 兩個半母音、" 隔音符號考慮了分詞連寫,如 tiān"ānmén、yīnyáng。手寫也考慮了,au 改 ao 避免和 an 混淆。(糾正,這些部分是吳玉章等人設計的,和周老無關。)
在那個年代還是很不錯的設計。至於說漢語拼音之父的稱呼,真的輪不到周老,他不是奠基人,也半路加入,但功勞無法抹殺。而且我記得前些年他說過不要叫他漢語拼音之父。
比起前不久去世的王澤,周老真不是欺世盜名。


三編六本《語文閑談》,是目前體會1990年代閱讀和一些與語言相關觀念傳播環境的重要文獻。
很多事情,幾十年以前大家都覺得和太陽從東邊升起一樣是常識,就忘記跟下一代人多講講了……


再說幾句周有光老先生吧,人死如燈滅,別看這兩天貌似很多人都跟他很熟,過了今天,估計今後提起他的場合也不會太多了。

周先生一生真正流芳後世的貢獻是參與了漢語拼音方案的工作。據他所說,因為陸志韋、葉籟士都有教研任務很忙,具體工作大多是他做的。這個可以相信。周先生當時雖然歲數也不小了,但半路出家搞語言文字,跟文改委漢拼委的那些大佬級學者比起來還是新丁。就好像現在的機構里,干具體活最多的肯定不是領導。

但「漢語拼音之父」這個頭銜顯然是戴不到他頭上的。先不說解放前的那些拼音化運動,僅就漢語拼音方案本身也是一個集體工程。漢拼委委員就有十多個。這是一個整體。如果非要比個人貢獻大小,領導決策者的作用絕不會在做具體工作的人之下。文改委的領導是吳玉章,漢拼方案的拍板還是經過了毛周。當然周先生活到了最後……

除了漢拼方案以外,周先生一生的「學術」,著實不值得評價。從周老晚年的一些訪談記錄看,如果不是採訪者自己水平太低曲解了他的話,那麼周老的學問底子和社會常識都是十分可疑的。

周先生的學術頭銜是「語言文字學家」,這當然得益於他在漢拼方案上的貢獻。但是,很遺憾,如果放到漢語語言學和文字學過去一百年間的學術發展中去看,周基本是沒有什麼地位的。當然,如果有人總結學術史的話,他會有一筆,還是在漢語拼音方案那一節里。

很多人可能沒讀過他的學術著作,我是讀過的,如《比較文字學初探》。當然所謂「比較文字學」在國內可能算個新生事物,周老勇於開拓是很好的。但這本書讀下來,基本上屬於科普讀物水平,說是學術著作實在勉強。

他曾經說明太祖是回族,還說是有學術共識的。好吧,不小心相信了三流地攤學者可能是一時失誤,但是他是用這個事來論證明朝也應該算胡人統治(元明清都是胡,所以中國文化落後了……),這個邏輯就過於感人,不是一個小的常識錯誤可以掩飾。

神奇的是他有一次訪談中放了陳寅恪一炮,說陳寅恪雖然知識淵博,但是沒有什麼「開創性的學問」,《柳如是別傳》(他說成《柳如是傳》)是文學不是學術。陳寅恪堪稱我國現代史學許多領域的奠基人(尤其是中世史方面),而在周老眼中,他就是個無「開創性學問」的兩腳書櫥……關鍵是,在一個輕信了明太祖是回族的人嘴中說出這話,這實在是……

周先生在學術上非常的崇拜王國維和胡適。作為舊新鼎革期承上啟下半新半舊人物的王姑且不說,胡適在學術史上的位置與陳寅恪根本沒有可比性。當然他思想啟蒙的歷史作用很突出,但這與學術貢獻是兩碼事。

僅僅厚胡貶陳這一條,也能看出周先生除了自身的學問底子之外,眼界也不見得高明客觀。

哦,對了,周老還說過中醫是印度帶來中國的,也不知道又是看了哪篇高論……

社會常識方面,周老曾經猛批蘇聯完全不要自然科學,斯大林尤甚,所以與西歐的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蘇聯時期政治干擾學術當然是有的,也應該批,但批到如此沒常識就是無腦黑了。蘇聯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和菲爾茨獎可沒少領,即使是為了發展國防也不可能不要自然科學啊。而斯大林時期正是蘇聯的國力和科技水平急速躍居世界前列的時候,與西歐的差距……到底是誰與誰的差距啊?

關於中國近現代當代史的那些看法就不提了,不管有沒有常識,我們暫且先歸為周先生的政治立場,敬而遠之即可。

周老得享人瑞之壽,尤其難得的是直到晚年還能讀書看報上網,侃侃而談。他熱愛新事物,積極樂觀,這些都是應該學習的,說不定咱也能多活幾歲。

總之,他是一個在特定領域做出過貢獻的人,而且也因此會流芳後世。但無需把他拔高到大學者大學問家的層次,那真的是高級黑。而脫離了他曾經做出貢獻的領域,他的眼界、知識、見解和常識,我覺得當成一個人生漫長的普通老人看待就可以了。既沒必要奉為高明,也沒必要辱之罵之。

千秋萬代之後,周有光這個名字還會被人提起,必然也是因為漢語拼音方案,然而這正是在他全盤否定的那個人的直接決策下、在他幾乎抹黑為一無是處的那個歷史時期做出來的事業之一。也就是說,他的名字,永遠與新中國的社會改革和建設事業無法分割了。

這,呵呵,對周老來說,也很滑稽。

Sina Visitor System


關於督工@馬前卒說的

那些生造「漢語拼音之父」和「啟蒙老人」名頭惡炒的賬號,往往也會拚命攻擊簡體字,吹捧繁體字是文化正朔。

但是網上有據可查的最早使用「漢語拼音之父」這個名頭的媒體是新華網……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
新華網 (2007-11-01 08:00:31)
新華網北京10月31日專電(郭燕)第五屆吳玉章獎10月3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頒發,曾參與《漢語拼音方案》制定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獲得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特等獎。

所以其實就是營銷號也在跟風而已(就跟楊絳先生過世的時候一樣……),督工這個「往往也會」用得有點牽強……何況也不是他們「生造」的……

(補充一句……我並不是說因為「漢語拼音之父」是新華網給的就沒問題了……事實上用「XX之父」這樣的詞通常都是用得太大了……)

當然這不是最早的在網路上仍能找到的報道:
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今日100歲誕辰 (圖)

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今日100歲誕辰(圖)
http://www.XINHUANET.com  2005年01月13日 09:48:21  來源:人民日報

……(正文略)

周有光,著名語言文字學家。1923年—1927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解放前曾任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從事金融研究。他同時對語言學產生興趣利用業餘時間潛心研究漢語拼音,1952年出版了《中國拼音文字研究》。1955年到北京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參加擬定拼音方案,該方案1958年正式公布。出版《漢字改革概論》、《比較文字學初探》等20多種書籍。

我覺得最後這段評價就挺準確的。


以後在再看到類似新聞,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這個人已經去世了,其他一律謹慎,當然,去世的新聞也要小心對待,比如wm,dzs之類的。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以為自己可以翻翻微信,看看手機就真的盡知天下事了,只需要花幾秒鐘就可以隨意消費實際上需要很多知識積澱和歷史經歷的才能感同身受的所謂「情懷」。
我們以為自己可以高高在上地消費了這一切,其實自己的注意力對於無數媒體來說也不過是更廉價的消費品罷了。
對於自己知識面和能力圈之外的事情,最好還是謹慎地做一個旁觀者。


那些生造「漢語拼音之父」和「啟蒙老人」名頭惡炒的賬號,往往也會拚命攻擊簡體字,吹捧繁體字是文化正朔。言論無關立場,無關事實,只是偽叛逆可以賣個好價錢罷了。

圖片出處:

圖片出處:

已經70多萬粉絲了呢:

再看這個小花生網:

轉身就賣繁體字教材:

最後借網友截圖紀念一下周老先生:


當一個活得久的人去世,卻有一堆媒體將他無腦吹捧的盡人皆知,甚至完全毫不相干的人都不停的轉發朋友圈的時候,他就已經不是他自己了。他只是用自己的死,給沒有閱讀和思考能力的大眾提供了一個展示存在感的機會而已。

現代社會,活著不難,但是活的受人認同,卻真的太難了。大量的人每日混混沌沌,不知東西,只是隨波逐流,即無能力挑戰殘酷的生活,又無意志革新脆弱的自我,所以只能將超越現實生活的神聖感寄托在別人身上。這些無腦轉發祈福的人與tfboys的粉絲幾無半點區別,都是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個虛幻偶像符號身上,放佛我轉發祈福我就與神同在,也能分享「漢語拼音之父」這個符號所帶來的榮光,至於這個符號是不是名不符實的,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後現代社會,宗教為何回潮,尤其伊斯蘭極端主義,就是因為他能低成本低門檻的解決人的超越感和認同感需求,給那些可以生存,但又無力生活的人一個存在的意義,自然受眾廣大難以根除。

所以周先生政治觀點不重要,具體貢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活的夠久,名氣也大,能用自己的死讓出無數沒能力閱讀卻又不想表露出來的人對於那個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紀產生裝逼需求。這就夠了,其他的一個死人還能奢望什麼,畢竟生前赫赫,死後狼藉的人不止一個了。


我沒資格評價周老,但是好多人口氣可真大,也實在太沒禮貌。
「他只不過是活得時間比較長罷了。」
「他好意思側身XXX等人嗎?」
「他對語言學究竟有多大貢獻?」
「不過就是一個老憤青罷了。」
幾句話和類似幾句話的文字看得我真是生氣。
他對語言學的貢獻不是當代人就可以肆意評價的,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有十二個人,有人說排名分先後了嗎?主任才能被稱為「之父」嗎?大家的credit怎麼分的,我們現在就能知道了嗎?他本人也並不喜歡這個稱號,也從未承認過這個稱號,你們嘲笑般地說他「好意思嗎?」作為一個普通的漢語拼音方案的受益人,你們怎麼好意思這麼說他?

漢語拼音方案之父,無非就是一個簡潔的稱呼和符號,對於不了解周老的人來說,看到這個名號,不就一眼得知逝去的這位長壽學者畢生最大的成就和貢獻是什麼了嗎?周老因為這個稱號佔用了最大的引用量還是收了最多的錢了?他因為這個稱號賣書了還是開講座賺錢了?媒體取名的鍋,為什麼要他背?

「中國語文現代化是周先生語文研究的核心,漢語拼音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蘇培成曾在《周有光先生對中國語言現代化的貢獻》一文中回憶自己讀書時曾聽周有光講授「漢字改革」,並從漢語拼音研究、中國語文現代化研究、比較文字學研究、現代文化研究四個方面論述周有光對中國語言現代化的貢獻,「周有光先生是學貫中西的大學者,是中國語文現代化理論的奠基人。」

「他會後(全國文學改革工作會議)奉命改行,從事文字改革工作。他是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並主持制定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他提出的漢字效用遞減率,漢字聲旁的有效表音律,闡述整理漢字的四定(定形、定音、定序、定量)原則,為漢語的現代化做出突出貢獻。」----《老藤椅慢慢搖:周有光和他的時代》

我查證了一下《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過程:《漢語拼音方案》的制訂過程-【維普網】-倉儲式在線作品出版平台-www.cqvip.com
此文是1998年周老自己撰文,周老講了當初自己因為愛好,介紹各國古今字母的文章(最早的科普文章吧),發表在《語文知識》上,1952年還集結成書《字母的故事》(書中有一些對字母極力推崇的觀點我也不是很贊同),此書1952年出版。----我想這是周老「半路出家」參與了漢語拼音方案的一個原因,他對拉丁字母有著較為全面的了解。

1952年-1955年三年期間,國家推動成立了文字改革會議,討論了好幾套草案。其中一共有六種方案:四種民族形式,設計者包括吳玉章、丁西林、黎錦熙(改良注音字母)、陸志韋、鄭琳曦(漢字筆畫式音素字母結合為音節),一種拉丁字母形式,一種斯拉夫字母形式。到了1955年6月,正式又形成了甲乙兩組方案,甲組:漢字筆畫式,也就是民族形式。乙組:國際通用字母,也就是拉丁字母拼音方案。
最終,是由葉籟士、陸志韋和周有光三人起草的關於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最初的草稿。從這一點來看,我覺得周老作為main contributor是沒錯的。《初稿》發布後,又經過接受了人民群眾的建議、主要討論了jqx、gkh的問題、以及是不是要採用斯拉夫字母(受前蘇聯的影響,但是從周老對前蘇聯的態度來看,我想他是反對採用斯拉夫字母的)。

指摘拼音方案不夠好的,我尊重對此套方案存疑的觀點。作為對外漢語專業、語言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我自己非常贊成漢字簡化、漢語拼音方案的推廣。這兩件事發展到現在都不容易。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了解了這套方案,可以說,從我們六七歲入學開始,這套拼音系統就成為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了。當初從無到有的困難我們不得知,即便是貢獻了十二分之一的力量,也是偉大的,值得尊敬的,值得緬懷和感謝的。看到這一條評價「久居門內的門外漢」,我真得笑了。不知道朱德熙、趙元任等老前輩有沒有勇氣這樣評論別人。

周老自己說了:

學問有兩種,一種是把現在的學問傳授給別人,像許多大學教授做的就是販賣?(傳授)學問;第二種是創造新的學問。現在國際上的看重的是創造學問的人,不是販賣(傳授)學問的人。販賣(傳授)學問是好的,但是不夠,國際上評論一個學者,要看他有沒有創造。可能你的知識範圍並不大,可是你有創造,就是高等的學問。

周老所「創造」的學問:
第一作者:《語文閑談》

周有光編著的《語文閑談》始於1976年,前後長達二十多年,共收錄語文知識2800條,分為56卷。內容談古論今,包羅萬象:凡拼音、語法、詩詞、謎語、笑話無所不收;歷史、時事、地理、藝術、科學無所不談。形式短小靈活,亦莊亦諧:有嚴肅認真的學術探討,也有詼諧幽默的軼事閑談,有生動有趣的野史掌故,也有發人深省的時事議論;有內容豐富的國學知識,也有與時俱進的獨到見解。看得有趣,不妨會心一笑,讀有所得,何妨擊節讚賞。看似信手拈來的點滴閑談之中,貫穿的是信息化時代的中心語文課題:「中國語文的現代化」。

合作作者:《漢語拼音方案》
第一作者:《比較文字學初探》(本人不懂文字學,不太了解比較文字學這個領域的發展狀況,搜了一下感覺是比較小眾的研究領域)蘇培成教授的評述:周有光與比較文字學研究_百度學術

比較文字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以周有光《比較文字學初探》和王元鹿《比較文字學》的出版為學科正式建立的標誌。

不算創新,算作傳授的學問(私以為算理論研究的綜述性著作):
第一作者:《世界文字發展史》
目錄:

緒論:世界文字的鳥瞰
  第一卷原始文字
  第一章文字的襁褓時期
  第二章文字幼兒之一:水族的水書
  第三章文字幼兒之二:納西族的東巴文
  第二卷古典文字
  第四章丁頭字和丁頭字系統
  第五章埃及字和標聲字母
  第六章漢字和漢字系統
  第七章古典文字和六書
  第八章彝文的傳統和規範化
  第九章馬亞文及其音節化
  第三卷字母文字(上)
  第十章字母的誕生
  第十一章阿拉馬字母系統
  第十二章印度字母系統
  第十三章撒巴字母系統
  第十四章音節文字綜述
  第四卷字母文字(下)
  第十五章迦南字母系統
  第十六章希臘字母系統
  第十七章拉丁字母的國際傳播
  尾聲:三大符號系統
  後記

Author:《漢字改革概論》

對這個語言學文字學上的新的研究課題作了有條理的分析和解說。書中首先論述漢字改革的意義和歷史,接著論述漢語拼音方案的內容和作用以及漢語拼音正字法,再次論述漢字簡化,最後論述漢字改革運動的新發展。

周老今天得到大家的推崇,只是因為他活得比別人久嗎?
他令我尊敬的是,他直至去世,他都沒有前後不一致、信仰和觀點隨著時代而改變的言論,112年的生命里,他的堅持和主張不以自己受難和受重視而改變。

記者: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向左轉的原因是什麼?其中有那些歷史教訓值得總結?

周有光:抗日戰爭的時候,知識分子向左轉,我是當中一個。為什麼?抗日戰爭時,國民黨成立了一個「政治協商委員會」,就是今天政協的前身,共產黨是委員會的成員之一。每次召開座談會參加的人不多,只有十幾個人,共產黨代表周恩來都親自參加。周恩來的秘書許滌新是搞經濟學的,我們原來就是朋友,所以我也經常參加。周恩來每次開會的時候都說,我們共產黨是主張民主的,反對國民黨專制。為什麼我們傾向共產黨?因為大家反對國民黨的專制,贊成共產黨的民主。為什麼那時的知識分子向左傾轉?因為知識分子都是傾向民主,反對專制的。今天還是這樣。

國民黨呢,不會宣傳工作,國民黨的宣傳工作笨得很。國民黨是跟著美國、英國走。中國那時候是兩條道路,一條就是親蘇,一條就是親美。國民黨取消厘金、收回租界,做了很多好事情。國民黨還是有言論自由的,它後來和共產黨鬥爭,有一定的限制,但限制對普通人沒有什麼影響的,不是普遍地反對知識。

當時知識分子向左轉,也不完全是因為受到了宣傳的影響,國民黨確實是專制,但國民黨是部分專制,後來共產黨是「全面專政」。「全面專政」更有強迫性,不是願意不願意的事情,必須接受,不接受你就死定了。

至於歷史教訓,不是知識分子有思想問題。歷史教訓就是共產黨勝利了,國民黨失敗了,也就是蘇聯勝利了、美國失敗了。你要明白,中國共產黨是蘇聯共產黨的一個支部,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不是獨立國家。李銳在為別人寫的書的序言里說,中國一切災難都來自俄羅斯。這一點都不錯。所以,歷史教訓並不是知識分子有問題,不是的。

記者:近年來知識分子的整體形象不佳,有人甚至批評說現在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大學和研究機構里的知識分子被權力和利益「收買了」。您是否認同這個說法?

周有光:沒有這回事。知識分子沒有被收買,我就沒被收買嘛。什麼叫被收買?被收買就是你的思想歪曲了,不會思考了。假如你還會思考,就沒有被收買。(當然,知識分子中的少數人確有被收買的,因為他們放棄了科學精神與獨立思考,不是去追求真理,而是追逐金錢與權力,變為御用文人,屬於權貴集團的當然成員了。所以不能把他們算為知識分子。)現在確實有很多知識分子,心裡想的和說的不是一回事。權力不讓說真話,只讓說假話啊,但這不是什麼收買。「反右」不就是讓你講假話嗎?你不講假話你死路一條了。現在許多文章都是講反右的,這是社會進步。

許多人都是在體制裡面不講話,並不是不清楚,他們很聰明,不是傻瓜,只是不講話。古代有句話叫「敢怒而不敢言」,這句話重要的不得了。

記者:知識分子與政治應該保持什麼關係?

周有光: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一定要做官,學而優則仕,這是一條道路。現在不同了,道路很多,不一定走當官這條路了。知識分子當官不當官,不是好壞的分別,當官不一定壞,問題是要堅持真理,就是堅持民主,不能投降專制,就這麼一點。

記者:具體到當代中國,知識分子最應該關注什麼?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精神?

周有光:很簡單,應當向民主和科學道路推進,應該提倡中國也走民主科學道路,就是胡適他們提倡的科學和民主。今天我們科學走了一半,民主還沒有走,所以我們國家還是一個落後的國家。應該具備什麼精神?沒什麼深奧的東西,很容易,知識分子應當具備相信科學、相信民主的精神,教人家別做壞事就是好人。


我的書不是出版好多了嗎?把我裡面講到民主的地方都刪掉了,也不徵求我的意見。更笑話的是,有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沈從文家書》,那是60年之前的書了,可是現在出版時把裡面講到民主的地方都刪掉了。很悲哀啊。

我想,中國是必然會走上民主道路的,因為這是當然的道路,是個遲早的問題。

我看了好多篇訪談,沒有哪句話看出周老是激進的老憤青。那個微博截圖完全是斷章取義,沒有聯繫上下文。周老如若知道漢語拼音方案的產生讓不負責任的謾罵成本如此之底,他老人家,應該也是豁達一笑吧。

一個人活五百歲,也不一定有周老的成就和見識。周老的112歲生命,都是處於時代潮流的中心,他在時代的漩渦中依然保持獨立思考,不悲憤、不氣餒,而是樂觀豁達的活到了112歲,作為一個親歷者和孜孜不倦的思考者,他筆耕不輟,撰文指導如何認識當代世界、認識我們中國和世界未來、如何認識漢語現代化的意義、如何從神權、君權走向民權、如何從神學走向科學,深入淺出,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和追思嗎?這是大時代風雲巨變加上個人經歷的沉浮才能凝結的智慧與觀點,你我活了不過數十載,哪來的自信和口氣肆意評價?

周老說了,人要有批判精神。說他的成就是因為活得久,爭論他究竟是不是語言學家,甚至還要從被引量來鑒定他的學術成就的,意義都不大。我想他也願意看到大家對他的觀點、對他的學問的批判。而不是因為今天大家在微博和朋友圈爭相追捧他,你為了唱唱反調顯得自己很有獨立思考能力、自己很與眾不同、自己很牛叉,而說出一些讓人看著非常可笑又可氣的話。

也不同意一些人對「大師」的定義,現在的大師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新,自然不容易;過去的大師做得是從無到有的工作,是在文化荒原上栽小樹,哪怕是一點點,都可稱為大師,前者和後者哪個更不容易,我覺得不好判斷。但是,用現在的標準去定義那個時代的學者,不公平。

引用的訪談出自:周有光:不許批評的真理是偽真理
這樣的訪談很多,多看幾篇,多比較一下,就知道他老人家的政治思想大概是怎樣的了。有很多人為他撰文,也都可以看看,也知道他的生平經歷是怎樣的,也能大概知道為什麼他有這樣的觀點。


「中國的文化長期停滯不前是什麼道理,這是一個大問題,現在新的看法提出了新的論證,當中一個論證就是說,遼、金、元、明、清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進中原來加以統治的。其中遼、金、元、清是外族,大家都是同意的,明朝是不是外族呢?現在新的考證說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漢族而是回族,這已經證明了。」 ——百歲老人周有光答客問


我們一邊說死者為大,為尊者諱,但又一邊說蓋棺定論,既然問題是說評價,那我就說一說:

我對他的評價不高。不高的意思不是一無是處,而是被一些媒體和人云亦云的人捧上天。

當然我也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周有光的言論和學術觀點早期和晚期差別很大,比如:早年他積極鼓吹【文字發展的三部曲】:也就是【象形---------意音----------拼音】,拼音文字最高級,並斷言這是不以人的意志力為轉移的規律。

今天,這種觀點已經沒人提了,因為根本沒有事實支撐,或者說目前還不足以下這樣的結論。中文就是一個特殊存在的【反例】,難道中文比拼音文字低一個級別?

周有光在語言文字學上的造詣不深,沒什麼拿得出手有分量的學術成果,在比較文字學方面,寫了《比較文字學初探》,另一本書世界文字發展史 (豆瓣),但都只屬於科普級別。只能說他是語言文字學界的【資深票友】。

說周有光是【漢語拼音之父】是個笑話,稍微懂點語言學的人都知道,很多人都說了,我就不重複了,這一點可以自己去找參考資料看。只能說他為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貢獻了自己的一點力量,這是他不容抹殺的成績。

當然周有光本人也沒有以【漢語拼音之父】自居,都是媒體亂戴帽子!


用字母為漢字注音有很多人,最初大概是傳教士利瑪竇等人,【太極、功夫、清華】這些英文單詞就來自威妥瑪拼音,台灣還再用的注音符號是章太炎發明的,晚清盧han章發明了一套廈門話拼音,趙元任也發明過一套注音體系。不一一列舉。


漢語拼音就是注音符號的拉丁版,當時有人提倡用斯拉夫字母,周有光好像建議使用羅馬字母,而最後做決定使用羅馬字母的是tg,好像是毛拍板。

----------------------------------------------------------------------------------------

另外有人說他是【現代漢字學之父】,我也不知道媒體為什麼那麼喜歡給一些人戴上【某某之父】的稱號。

現代漢字學其實就是文字改革以後發展起來的一個多領域交叉的學科,是語言文字學的一個分支,冠以【現代】二字,目的是與傳統文字學:訓詁學、古文字學、說文學等等,區別開來。

現代漢字學研究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定音、定序、定量、定形】。現代漢字學也需要傳統文字學的一些研究方法,但更多的是與數理統計(應用語言學)、信息學、計算機學等多學科交叉。比如王選的激光照排、今天的字體設計都屬於現代漢字學的一部分。

另如:信息學的祖師香濃的信息熵方程和概念,在現在漢字學的信息處理方面,也處於核心地位。所以要說現代漢字學之父,香濃比周有光更名副其實。現在漢字的信息化處理都是以香濃開創的信息學為理論框架。

周有光如果與現代漢字學有什麼關係,那還是來源與漢語拼音和文字改革,因為漢語拼音方案正是為了推廣普通話而制定,共同語必須要統一讀音。這是晚清以來國音運動最終成果。

也就是說漢語拼音起到為共同語定音的作用,另外,現代字典以漢語拼音定序,定形則是文字改革的簡化字,加上定量,也即今天國務院發布的《通用漢字表》的八千漢字,分為三個常用等級。最新標準在2013年頒布。

所以,現代漢字學這門學科的建立,確實有周有光的一份功勞,但這還是來自五十年代由tg主持的文字改革。周恩來和一大幫知識分子吳玉章等主持實際工作,可能某些方案是由毛最後定奪。

------------------------------------------------------------------------------------------------------------------

周有光對歷史、政治、社會問題的一些言論,實在不敢恭維!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個人見解)。


比如譏笑楊振寧沒文化,人緣不好,美國人不待見他,跑回中國,講語言文字,全部都是錯的,鬧了大笑話。

我靠,周有光居然譏笑楊振寧沒文化,沒錯,是楊振寧!


我一開始以為是媒體搞錯了,後來發現是真的。見:http://www.open.com.hk/content.php?id=601#.WICuO7J96ZU(牆外)


這個採訪中,周有光就差點沒說楊振寧是個名不副實的大sb了。季羨林不學無術。

一個人「有無文化」是個言人人殊的問題,不知道周有光覺得楊振寧哪方面沒文化?

起碼在楊振寧在自己的專攻領域做到了世界最頂級,周有光在自己專攻的領域,在國際上根本不入流,在國內也只是三流、四流。

我不知道博學的周有光先生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的理論是怎麼看的,反正我覺得是高山仰止,楊振寧和李政道那麼年輕就取得了這個成果。

我想懂理論物理學的人,都知道楊振寧在物理學史上的分量。楊振寧恐怕僅次於牛頓、愛因斯坦一個等級,我估計周有光還活三百歲都不可能取得這個成績。

我們中國人有時候真的很奇怪,對錢學森、楊振寧這樣真正的大師吹毛求疵做道德審判。卻將一個不入流的學者捧上天。錢的瑕疵無非就是論證畝產萬斤,楊無非就是娶了28歲的老婆。

錢的【畝產萬斤】只不過是一個「理想化推論」,而且是不負責任的記者搞的的一個烏龍。楊即便八十歲,難道就沒有權力追尋自己的愛情?那個男人不喜歡年輕女人?

《新約》上記載,眾人要拿石頭砸死一個不貞節的女人,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

我非常坦誠的承認,我的道德水平絕對不會比楊、錢高,那些【道德法官】撫心自問:你的道德水平有多高?

另外,我倒覺得楊振寧對中西文化的比較分析的洞見很深刻,比如:楊振寧說中國思維方式重歸納,西方思維方式重演繹。

周有光沒說楊振寧具體哪裡錯了,在語言文字學方面,我不排除楊振寧可能說了一點外行話,因為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很正常,但他只是隨性演講,又不是什麼學術論文,這就是沒文化,還是大笑話??至於說【楊振寧人緣不好,美國不待見他才回國】,真的讓我大跌眼鏡,我真的理解不了,周有光大師這麼大年紀,說話怎麼這麼不慎重?

至於周有光在政治方面的言論,真的很幼稚,一百多歲,腦子不怎麼清醒,有點跟茅於軾類似。

茅於軾可能是個人品端莊的好人,但對他的【微博治學】我真的是非常不贊同的,而且有些反感,如果他真的覺得他掌握「真理」,他應該對懂的人去說,投學術論文之類的,不應該做【微博學術家】,煽動民意,民意是極其捉摸不定的。另外,跨行評論要極其謹慎。茅於軾從來都不怎麼謹慎,多次被人打臉。


茅老在粉絲眼裡儼然已經成為民眾喉舌,良知化身,容不下不同意見,所以,這些人跟茅老不喜歡的毛粉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兩個極端。也許這麼評價對茅老不公平,畢竟茅老是一個無權無勢八十多歲的老人,雖然說言論自由就包括有講錯的的自由,但我真的覺得作為一個求真的知識分子,茅老要慎言。


-----------------------------------------------------------------------------------------

總結:


周有光在學術上,無論是經濟學還是語言文字學上,建樹都不大。

媒體稱他為語言學大師,但無論是跟他一輩學人章太炎、趙元任等相比,還是晚他一輩的王力、裘錫圭、李學勤等相比。他都很平庸。


語言學界的大牛,有幾個有事無事在微博和媒體上,信口開河、不著邊際的亂跨行評論?一個都沒有!真正的大師,在業界如雷貫耳,而普通人一無所知。

從周有光的自傳來看,他可能是懂「英、法、日」三門語言,精通到何種程度就不得而知,周有光有過日文、法文作品嗎?我不知道。

我個人認為他這個人一輩子,可能就沒怎麼清醒過。


港台媒體捧他,是因為他的政治觀點,其實政治觀點有點類似宗教信仰,歸根結底還是基礎前設的不同,千萬別以為你自己的觀點就是真理。對於這一點,我就不想多評價了。


---------------------------------------------------------------


有些人可能會罵我:你也有資格評價他?

我為什麼資格評價呢?什麼樣才夠資格評價?

有些人真的邏輯混亂不知所云,一面說引用周有光的話「不能批評的真理不是真理」,又一面說【沒有資格評價】、【肆意評價】。什麼叫「肆意評價」?「肆意評價」的標準是什麼?

「評價」難道就是說好話?不能說一點不好的?全說好話,那是「悼詞」好不好?

無所謂,你們覺得他是大師就是大師吧。我想,覺得他是大師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學術研究成果、分量若何,只不過聽別人這麼說。

一句話管總,我認為他在語言文字學領域取得的成績只不過是三流、四流。我認為這個評價很客觀。

大師是什麼?

開創了一個新的學術領域,或者在學術上有高度創新,而且有後人跟著在開創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比如:語言學界破譯古埃及文的商博良,甲骨學上甲骨四堂,

又比如:物理學界的牛頓,研究魏晉隋唐史的陳寅恪。這才叫大師。他們開創了一個領域,啟迪後人跟著研究推進,而且就算後人創新,也繞不過他們。

周有光有這樣的成績嗎?不是三流、四流是什麼?

三流、四流我覺得都是高的評價。


反對再一次冠名「漢語拼音之父」的以上諸位,說真的,這個老先生你推崇就推崇,尊敬就尊敬,這是你的自由別人不干涉,但是帽子不能亂戴!這個周老先生的名字我就聽到過兩次,一次是查建國後文字改革工作查資料看到,一次是十幾年前還是幾年前境外媒體採訪百歲學者評什麼什麼東西來著。吃瓜群眾估計也就跟我差不多了,其他的還能看到什麼?

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馬敘倫任主任委員,吳玉章任副主任委員,丁西林(丁燮林)、胡愈之、黎錦熙、羅常培、王力、韋愨、陸志韋、林漢達、葉籟士、倪海曙、呂叔湘、周有光12人為委員。 1954年10月,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23位委員是丁西林、王力、朱學范、吳玉章、呂叔湘、邵力子、季羨林、林漢達、胡喬木、胡愈之、馬敘倫、韋愨、陸志韋、傅懋勣、葉恭綽、葉聖陶、葉籟士、董純才、趙平生、黎錦熙、聶紺弩、魏建功、羅常培。吳玉章為主任委員,胡愈之為副主任委員,韋愨、丁西林、葉恭綽為常務委員,葉籟士為秘書長。 1955年1月8日,文改會召開第七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組織大綱(草案)》和吳玉章提出的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各業務部門主任、副主任名單:秘書長葉籟士,副秘書長庄棟、趙平生;拼音方案部主任吳玉章,副主任胡愈之;漢字整理部主任葉恭綽,副主任魏建功、曹伯韓;技術指導部主任丁西林;宣傳推广部主任韋愨,副主任庄棟(兼);編輯出版部主任林漢達;方言調查部主任丁聲樹;辭彙研究部主任呂叔湘;語文教學部主任葉聖陶。

拼音部主任吳玉章都沒人叫做什麼勞什子「拼音之父」,一些媒體想冠名一人就成了?而且,連文字改革委員會也無法獨攬這個功勞,因為文字改革是 很多人參與而完成,是全國各地人士支援而完成的,可以說這個功勞屬於中國人民也是完全沒有問題,奪此功勞說是貪天之功也毫無為過。

◆1949年8月25日,吳玉章寫信給毛澤東主席,請示當前文字改革工作指導原則:根據文字應當力求科學化、國際化、大眾化的原則,中國文字應改成拼音文字,並以改成羅馬字的,也就是拉丁化的拼音為好,不要注音字母式拼音與日本假名式拼音。   ◆1949年10月10日,經毛澤東主席批准,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正式成立,立即著手進行漢語拼音方案的研究。◆1950年到1955年,全國各地工農兵、機關幹部、學校師生和海外華僑共633人寄來了655個漢語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從中選擇了264種,編印成《各地人士寄來漢語拼音文字方案彙編》兩冊,作為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的重要參考資料。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制定拼音方案的工作正式排上日程。   ◆1952年10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下設的拼音方案組召開會議,通過一個漢語拼音字母表,其中聲母24個,韻母37個。   ◆1953年初,毛澤東主席審閱了拼音方案組擬定的漢語拼音字母表。他認為這套拼音字母在拼音的方法上雖然簡單了,但筆畫還是太繁,有些比注音字母更難寫。   ◆1954年7月1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召開第四次全體委員會議,拼音方案提出了五個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草案。   ◆1954年10月,周恩來提議設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並指示:拼音方案可以採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標出四聲。   ◆1954年12月23日,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吳玉章提出工作任務,這就是做好三項準備工作:1.制定《漢字簡化方案》2.制定《漢語拼音方案》3.研究和推行標準音(普通話)的教學。   ◆1955年2月,文改會成立拼音方案委員會。   ◆1955年5月6日,劉少奇聽取彙報後,提出三點意見:1.為了減少社會震動,簡化字要分期分批進行,原來的繁體字要保留一個時期,不要馬上廢除。2.漢民族要有統一的語言,學校要用普通話進行教學。可以考慮做出這樣的規定:老師在一定時期內學會普通話,今後凡是不會講普通話的,不能當教師。3.拼音方案制定後,要用來作試驗,可以試譯《毛澤東選集》。   ◆1955年10月,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提出用「普通話」代替「國語」這個名稱,並確定了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語音標準,從而解決了《漢語拼音方案》的語音標準問題。中國文改會秘書長葉籟士彙報了幾年來研製漢語拼音方案的工作情況,同時提出六種漢語拼音方案的初稿,徵求到會代表的意見。   ◆1956年一、二月間,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表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即《漢語拼音方案》的第一個草案(後來人們把這個草案稱為「原草案」);同時還發表了《關於擬訂〈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幾點說明》。   ◆1956年1月20日,中央召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在會上作了關於文字改革的發言。然後毛澤東主席發表講話,他指出:「我很贊成在將來採用拉丁字母。……因為這種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幾個,向一面寫,簡單明了。……拉丁字母出在羅馬那個地方,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採用,我們用一下,是否就大有賣國嫌疑呢?我看不見得。凡是外國的好東西,對我們有用的東西,我們就是要學,就是要統統拿過來,並且加以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在會議總結髮言時周恩來總理說:「中央政治局決定:『首先簡化漢字,推行書報橫排,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公布後用在小學課本上,代替注音字母』。」   ◆1956年2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和《關於擬訂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幾點說明》,向全國人民徵求意見。   ◆1956年3月,吳玉章在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作了《關於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報告。吳玉章的這個報告,闡述了一九五五年以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拼音方案委員會研製的漢語拼音方案的性質和作用。   ◆1956年3月5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擴大)討論《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當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發出《關於組織討論〈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通知》。   ◆1956年9月26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關於中國文字改革問題》的發言。發言指出,漢語拼音方案,採用羅馬字母,這是確定了的。因為拉丁字母是現代大多數的民族語言中所公用的字母,並且是為我國知識界所已經熟悉的一種字母。……拼音方案,在目前主要的用途,是為了給漢字注音和用作教學普通話的工具。   ◆1956年10月10日,國務院批准成立了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任命郭沫若為主任,張奚若、胡喬木為副主任,委員有16人。審訂委員會成立以後,召開五次會議,多次商討,並邀請在京的語言、教育、文藝、新聞、出版、科技、翻譯各界以及部隊和人民團體的代表178人舉行座談,同時向京外39個城市的100位語文工作者書面徵求意見。   ◆1957年10月,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提出《漢語拼音方案修正草案》,10月25日,政協全國常委會擴大會議同意這一《修正草案》。   ◆1957年11月1日,國務院全國會議第六十次會議通過《關於公布〈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決議》。決議指出,《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經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提出後,兩年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各地方政協委員會組織了廣泛的討論,並且由國務院組織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加以審核修改,最後又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召開擴大會議加以審議,現在由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準備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討論和批准,並且決定登報公布,讓全國人民事先知道。   ◆1957年11月29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關於討論壯文方案和少數民族文字方案中設計字母的幾項原則的報告》上報國務院。報告中說:這個壯文方案(草案)在字母的用法上跟漢語拼音方案基本上一致,而且能表達壯語的語音特點,在試用推行過程中受到壯族群眾的普遍歡迎。同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六十三次會議討論通過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關於討論壯文方案和少數民族文字方案中設計字母的幾項原則的報告》,並作了批複:……同意關於少數民族文字中設計字母的五項原則,今後少數民族設計文字方案的時候,都應該按照這些原則辦理。   ◆1957年12月6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六十四次會議批准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宣傳工作計劃要點》,擬定從1957年12月11日至1958年1月11日為漢語拼音方案宣傳月。 ◆1957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和漢語拼音方案》。 ◆1958年1月1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舉行報告會,周恩來總理作了《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的重要報告。報告規定了我國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是: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並指出:漢語拼音方案是用來為漢字注音和推廣普通話的,它並不是用來代替漢字的拼音文字。胡喬木同志也作了《關於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幾點說明》的報告。會後,政協全國委員會派出六個宣傳組,分別到華東、西北、中南、西南、東北、京津的15個大城市宣傳《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決定:一、批准漢語拼音方案。二、……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幫助學習漢字和推廣普通話的工具,應該首先在師範、中、小學校進行教學,積累教學經驗,同時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並且在實踐過程中繼續求得方案的進一步完善。

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新聞背景資料_教育部門戶網站_MOE.GOV.CN

一個彩蛋敬獻

記者擔心自己孤陋寡聞,立即跑到聯合國大樓23樓的中文處,詢問該處規劃專員劉達政先生。劉先生從1973年開始就在中文處工作,他表示從未聽說聯合國「決定於兩年後廢除繁體字」一事。更重要的是,30多年來,簡體字是聯合國唯一的中文「版本」,因此也「不需要」做這種決定。劉先生非常肯定地告訴記者,從他進入中文處工作開始,聯合國就使用簡體字,以後也一直使用簡體字,沒有用過繁體字。


周先生為中國乃至世界人口平均壽命、中國乃至世界百歲老人、一百一十歲老壽星數量做出了貢獻。周先生在漢語拼音的方案制定中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作為中國文字改革(漢語拼音)委員會的一員,對漢語拼音的制定與推廣、研究中都有著方方面面的貢獻。周先生走好,一百一十多歲已為高壽、喜喪,我也就不說什麼嗚呼哀哉、痛失先生之類的話了。

好,向舉報的朋友和政治敏感低頭...
以前一個轉嫁經濟的問題里,我一個全文沒牽扯政治的回答都突然被舉報摺疊了,我算是怕了。我也不吐槽舉報標準、舉報心態了,被舉報和被接受舉報首先是我的鍋,我錯了,我對不起大家。誠摯鞠躬、道歉。
對我的回答有異議或者打算舉報的話,請通過評論或者私信 告知
:希望某回答儘快修改,不然我要舉報了。
我盡量修改、盡量避免政治敏感,咱們能解決的盡量通過交流解決。


吹他學術大師的人就算了,不是熬得時候長就可以當大師。你們把章太炎,黃侃,錢玄同,黎錦熙,陸志韋,羅常培,李方桂,趙元任,王力,呂叔湘,乃至丁聲樹,魏建功這些語言文字學家都擺在哪裡?周若活著,他覺得他好意思側身其中嗎?


一個社科領域的學者,如果突然在某段時期就擁有了異常的知名度和影響,那麼一定不是因為其理論本身,而是由於其受益於該理論的那部分人擁有了權勢並選擇用理論給自己加冕。至於說理論本身正確與否,則根本無關緊要,因為這種理論提出就是用來加冕而不是用來驗證真偽的。這就導致這種理論不可證實也不可證偽。一切打著批判的旗號對所謂真理進行的檢查,也不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批判理論給自己加冕而已。而真正的真理早就經過了檢驗而變成了人類認識世界的金科玉律,其檢驗從來不會磨磨嘰嘰磨蹭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

這一點西方做的最成功的是馬克思,但是和續了兩千多年的孔子相比,西方的那點水平實在是雕蟲小技。至於周有光,我只能說還是要學習一個。


壽則多辱。


活著默默無名,死後忽然上頭條,這種事情,難道不是有人在幕後操作?
你們也太容易被操作了吧?


看到一些朋友在吐槽老先生的政治取向。雖然他政治上顯得幼稚,但他本行是個語言文字學家,參與了漢語拼音改革,貢獻還是很大的。再加上特別能活,都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了。


如何評價?

他精通四國語言,著作等身,是《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三位編委之一,是「漢語拼音之父」。

你說如何評價!

他是「清朝人」!「民國人」!「新中國人」!他是有錚骨的東方之子!是中國最頂尖的學者!

昨天老先生剛過完112歲的生日,還笑稱「上帝將他遺忘了」,今日卻。
老先生!痛惜上帝並未忘記你......


我與常州同鄉於2012年3月27日曾去拜訪過先生,當時先生107歲,儒雅謙遜,縱使是文人客套,望之亦令人如沐春風。
可如此高人,卻居於北京一棟老舊的居民區。在此鬧市委身三十餘載,一路尋去,問了十餘鄰居,竟無人知曉先生隱於側。何等高人也!

上世紀三十年代,先生和另外三位各領風騷的青年,相繼迎娶了民國世家「合肥四姐妹」。先生外號「周百科」,即拜連襟沈從文所賜。而老人書房最顯眼的位置,擺放的是與夫人張允和的合影。他們和她們的故事,是那個時代的傳奇。

家徒四壁惟書富,耳背眼花卻著書不輟。在那小小的只有9平米的書房裡,先生著書立說,縱使高齡,不曾停歇。2005年時,先生曾自勉「希望《百歲新稿》不是我的最後一本書。」果然,到2012年,又出書三本。

而小子何等幸運,在拜訪先生時,竟得先生2011年年底新作——《靜思錄》的親筆題籤!
靜思,靜思!靜思錄!靜思也!

先生思想自由,人格獨立,敢言一般人之不敢言。
而又博學多才,儒雅謙遜,生平實為大家之風範!

今聞辭世,內心百感,難以言表。惟不敢忘先生之教誨,只能望物以感懷。

今在此胡語,亂言以懷。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老先生很厲害嗎


推薦閱讀:

現代條件下,北朝鮮是否還有作為戰略緩衝的價值?
大連科德數控的高端機床技術是自己嗎?
為什麼李登輝的言論在台灣會有「市場」?
如果現在中國出現經濟危機,地方政府會大規模出售國有資產嗎?
各國人分布在中國哪些地方?

TAG:文化 | 漢語拼音 | 漢語 | 中國 | 周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