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真的有過百萬軍隊的戰爭嗎?
中國古代真的有過百萬軍隊的戰爭嗎
評論有人指出讓我對軍隊下定義,但是我是作為軍事白痴,才問的這個問題,所以。。。。我實在無法定義軍隊,各位回答前先自己定義一下某些有可能存在爭議的詞吧,就像寫論文的時候那樣。謝謝啦
相關問題:隋朝是怎麼做到使糧食能夠存放達二十幾年? - 歷史 - 知乎
如何直觀地說明漢朝到底有多強大? - 歷史 - 知乎
《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
1993 年,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所轄東海縣尹灣村發現的漢墓中出土了一批簡牘文
書,內有一件 《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 ,是漢成帝永始四年(公元前 13 年)武庫所藏武器裝備的統計報告。該報告包括了當時漢帝國軍隊除水軍船具以外的幾乎所有武器裝備,弓弩箭矢、 刀劍矛戟、 甲胄盾牌、金鼓旗幟、兵車弩車,應有盡有。
東海郡武庫是漢帝國設在東南沿海,受中央管轄的國家武庫,承擔著帝國東南方向上的武器戰備任務。僅負責東南戰略方向的一個中央直轄武庫,就能武裝起五十萬人,包括六萬多名鐵鎧重裝戰士和十四萬名皮甲中型戰士,並能保證五十萬多戰士都擁有遠程和肉搏兩套兵器。
圖就不貼了,有好事者自己Google去吧。
說相聲和寫小說是沒什麼意義的,考古要講證據,證據,證據!
(多圖預警)
單方百萬大軍大概是沒有的,但四五十乃至七八十萬並不是不可能。通常我看到的質疑數量的人,其水平及不靠譜程度,倒是和他們口中的一億大軍差不多。
史書的統計不加「號」的,可能有水分但水分不會差出數量級,比如四十萬也許能縮水到二三十萬的樣子,但不會縮到幾萬十幾萬
~~~~~~~~~~~~~~~~~~~~分割線~~~~~~~~~~~~~~~~~~~~~~~~~~~~~~~~~~~~
一、『』印度/波斯/緬甸也有幾千萬幾億的記載。"
so what?
這種強盜邏輯真的是不值一駁——小明說他有1塊,其實是5毛,所以小紅說她有1塊,一定也是五毛。
二、『』補給能力不夠"
我看到很多說法有士兵和民夫比例給一個特定的值就開始"計算",比如有人拿北宋沈括對於西夏邊防常駐軍的統計,得個3比1。
1.這是逼乎某高贊答案里的圖,我就先吐槽下這個。
放大。
哥,有個科技你忘點了你知道不。
還有個科技出bug了你知道不。
這是一個"西方"的大帝國,看著紅色的區域,告訴我,為什麼。
這是一個『』東方"的大帝國,看著紅色的區域,告訴我,為什麼。
這是一個「遠東」的大帝國,看著紅色的線條,告訴我,為什麼。
秦滅楚,先把四川給打了。
元滅宋,先把四川給打了。
隆中對,先把四川給打了。
為什麼
2.再來說兵民比例,算出這個比例的是多遠距離?什麼地形?哪種運輸方式?多長時間?全職還是兼職?部隊駐地有沒有屯田之類可以自己補給一部分的能力?
找來一句只適用於某特定條件的話,一刀切下去否定整個「中國古代」的其他史料記載。
厲害了我的哥。
我這裡給個參考,剔除其他因素,超遠程沿路無補給hard模式地形。漢武帝征大宛,六萬士兵。「牛十萬,驢駱橐以萬數」。走了多遠呢。4000公里。
走的是什麼路呢。
那麼,被質疑的長平之戰,肥水之戰。
走了多遠呢,300公里和900公里。
走的是什麼路呢。
要知道這個電影里,張飛有激光武器啊。
「水陸並進」啥意思,知道不。
再給個參考,唐朝的糟糧運輸,日常每年一百到兩百萬石(約1億公斤)頂峰是一年四百萬石(2億公斤),可以白白養活200萬人口,當然,關中還有人要吃飯,打個對摺,征一半到戰役地點,理論上正好養個100萬。對的沒錯,這裡沒算上糟運人員,就是白白養100萬大軍。如果戰鬥不在河邊,就從100萬里再抽點人陸運以及搞搞其他後勤--然而最值得攻打的戰略要地全在河邊。
如果關中的人不管了,或者關中吃存糧,連軍隊帶輔助人員200萬,這個是理論極限。
粗略估計,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細算一下。
三、"西方國家都是幾千幾百人的,憑什麼你們這麼多,動員能力達不到的,肯定是吹牛"
歐洲和中東,戰爭規模小就小在太過分裂,中世紀一個江蘇省大小的地方能分出上百個國家,一個伯爵的領地只有倆鄉鎮難么大,這種情況下,大規模的組織後勤也無從談起,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沒見過大戰。波斯,羅馬,阿巴斯,都曾拉出過幾十萬的大軍。
乃至於教皇吼一嗓子,法國人德國人拍拍屁股,那也是過十萬大軍。
類似"人口20分之1"這樣的論調,考慮的都是常備軍和局部戰爭。而像隋煬帝征高麗這樣鬧出天下大亂,還來生搬硬套,顯然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多的不說,現代解放軍200萬,占人口的500分之1。美軍同時打著兩場戰爭的時候140萬,占人口的200分之1。二戰德國動員1700萬,高達30%,那麼猜猜哪個國家動員能力更強?
喜歡舉例外國?我這有個例子。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羅馬組織了整整20萬的軍隊來應對漢尼拔的入侵。軍團編製清晰,應該沒有什麼疑問。而羅馬軍團的組織形式,只允許羅馬公民和同盟國加入,這種制度和全民耕戰+中央集權的秦國在動員能力上仍然不是一個級別,那麼,算上奴隸,羅馬此時多少人口呢?300到400萬的樣子,同時期的秦國呢?約500萬。
四、為什麼我說史料的統計有可信度呢,因為但凡記載中超過20萬的大戰,都有這麼一個或者幾個特點。
1.路途便捷,有著暢通的補給線。尤其是水路補給線。
例如長平之戰和淝水之戰,參照上面兩張地圖,再如隋煬帝征討高麗,參照紅線標出的運河圖,再再如赤壁之戰,直接沿著長江走。
這些戰役,幾十來個人,拖幾條貨船。四捨五入,可以養活一個億。
3比1,2比1,統統見鬼去吧。
2.生死之戰,透支國力。以至於引發時代變革。
長平之戰「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
隋煬帝「征天下兵」,最後搞得全國「流離道路,轉死溝渠,於是相聚雚蒲,猥毛而起」「茫茫九土,並為麋鹿之場」。
對比一下國外,上文提到的第二次布匿戰爭,導致大量自耕農破產,動搖了羅馬的徵兵制度,引發了格拉古改革,馬略改革,進一步引發了軍團私人化,成為羅馬共和國向帝國轉變的導火索。
3.統帥力捉襟見肘,人數過多以至於多到起反作用了。
最典型的淝水之戰,首尾無法呼應,前鋒的信息傳不到後衛。可見軍隊有多龐大。
符堅能力不行?
曹操呢,統帥力max的三國第一大老闆。
看到沒,99+2,曹老闆威武!
依然hold不住,還沒登陸就被人一把火燒了。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古人們修運河,開山路,殺的血流成河才有今天的960萬平方公里。不是你們東摘一句,西抄一段,再加一大堆腦補搞個大新聞就能否定的。淮海戰役里,這個都能養百萬大軍
為什麼這個不行?
如果你說百萬軍隊呢,特別是一場戰爭里發動一百萬軍隊,恐怕就算在我國的文獻中,是不太多見的。
但是,如果說是動員了百萬人,或者接近百萬這個數量級的話,其實現成有一個:
元豐四年(1081)的五路伐夏
這次作戰分為三個作戰方向,五條作戰線,發動了百萬級的人力,會攻興、靈二州,將雙方的戰線全面前推,意圖奪取西夏在黃河以南的立足點。
我們看看這五路的動員情況:
第一路麟府路
主將:王中正
出動人力:兵六萬人+民夫六萬人(實際動員十一萬)
第二路鄜延路
主將:種諤
出動人力:鄜延路兵五萬四千+畿內七將兵三萬九千=九萬三千
第三路涇原路
主將:劉昌祚
出動人力:涇原路兵五萬人
第四路環慶路
主將:高遵裕
出動人力:番漢步騎八萬七千+民夫九萬五千
第五路熙河路
主將:李憲
出動人力:熙秦七將兵+吐蕃番兵三萬=十萬
合計:6+11+9.3+5+8.7+9.5+10=59.5萬人
這只是直接上戰場的人力,還有大量沒有上戰場的人力資源沒有統計在內,青唐吐蕃動員了十三萬人也參與了這次作戰,也沒有全部計算在內。
因此,說這次作戰動員了百萬級的人力資源是不算太誇張的。
當然,在古典時代,發動如此規模的人力資源,最後的結局,一定會因為後勤問題而導致軍事災難的。
這是肯定的,事實上也是如此。
二更:
有同志問作戰的具體結果,那就大致按記得的過程簡要描述下,沒有翻文獻,有錯的話請大家提出來。
第一路
麟府路王中正
王公公缺乏遠征經驗,準備的口糧只有四十天,自渡過無定河到達夏州之後,一直受口糧匱乏困擾,他抵達夏州之前,民夫兩天左右就逃亡了兩千人。最後不得不回軍就糧,退出戰鬥。
這一路根本沒有任何談得上的作戰,就是一路吃過去,又一路吃回來。由於口糧匱乏,還發生了吃人的現象。
第二路
鄜延路種諤
種以九萬三千人自綏德出米脂,破西夏軍主力八萬人,後收復石州、銀州。由於缺乏口糧,後勤不繼,又前進八日抵達鹽州舊城。此時遭遇大雪,口糧斷絕,畿內七將兵中軍官帶隊南逃,引發軍隊騷亂,最終不得不退兵。由於遭遇凍餓,軍隊損失很重,入塞者只有三萬多人。
第三路
涇原路劉昌祚
見下路
第四路
環慶路高遵裕
高部發動了十八萬兩千多人,並節制涇原路劉昌祚的五萬人。他從慶州出發,他經白馬川進至西夏清遠軍。在這裡得到情報,西夏軍主力已調去葫蘆河和夏州方向,與宋軍主力第一路與第二路(合計約三十萬人)對抗,橫山和靈州都非常空虛。有人獻計,以輕兵疾進,大軍後繼,閃擊靈州。但高沒有聽這個意見,還是大致按原定作戰計划行動。
高部出兵後,環慶路劉昌祚也出兵。由於這次出動聲勢很大,西夏方面對宋軍主攻方向判斷失誤,他們發動了黃河以南的兵力,前往葫蘆河和夏州方向抵禦宋軍進攻。劉昌祚在葫蘆河擊敗了西夏軍主力一部,之後飛奔至靈州,甚至比高部還快。但他們所帶的口糧已經消耗完畢,是靠沿路撿西夏軍燒棄的口糧和倉庫中的存糧,才勉強支持的。
在靈州外,高劉二人發生矛盾,高欲奪劉之功,劉屢次避讓,高都不依不饒。宋軍圍城十八日,缺乏攻城器械,無法登城。西夏軍掘開黃河堤壩水淹宋軍營地,在外圍切斷了後勤線,迫使宋軍放棄圍困撤軍。
撤退行動中,由於降雪、缺乏口糧,這兩路凍餓戰死者,約十萬人。
第五路
熙河路李憲
李公公率十萬番漢兵馬,在西使新城擊敗西夏軍兩萬餘人,在汝遮谷又敗西夏軍數萬人,一路凱歌進兵至天都山,敗西夏名將星多哩鼎,燒了西夏行宮和內府庫。但還不待進一步發展攻勢,就得到環慶涇原兩軍從靈州潰退的消息,於是退兵回蘭州。這一路損失最小,戰果最大。
總體來看,這次作戰的戰略構想很龐大,戰役組織極度複雜,因為諸路要渡過數百里沙漠,對後勤組織工作的挑戰也非常大。最終壓垮整個攻勢的,不是作戰,而是後勤無法保障。
雖然戰前做了一些估計,也有一定的準備,但從戰爭發展局勢來看,所做的準備是很不充足的。
這是北宋最重要的後勤災難,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
謝邀。
這種事你靠想像是沒用的,不去討論戰亂年代作戰動員能力也是不行的。古籍記載斬首萬餘級,斬首七萬級,那都是清點過的。當然你可以說那時有謊報的情況,亦有作戰前虛報人數嚇唬對手的狀況。但因為這個,把真幾十萬參戰的戰役說成只有幾萬人參戰,那就太瞧不起人了。廣州天河體育場入座人數,場均四萬,滿座六萬。
要說曹孟德十萬大軍,章邯三十萬大軍,苻堅八十萬軍,令人吃驚,但集結在一起,也不是什麼難以想像的事。我們都知道三大戰役,改編和殲滅人數分別是:
淮海戰役55.5萬
平津戰役52萬
遼瀋戰役47萬
民國軍閥,動輒有十萬之眾。雖然歷史上真正發動百萬大軍的記載極少,可也不是沒有。有人說輜重的事,說古代作戰人數算上了拉糧食的民夫,運力還成問題。事實上這數目還真沒算上民夫,隋煬帝初征高麗(別再留言說必須是高句麗,不懂看書去)動用全國兵馬,總計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精確到百位,隋煬帝愛吹牛逼,因此號稱二百萬,實際上是前頭那個數。而「餽運者倍之」,意思是,負責運送糧草輜重的,是參戰人數的兩倍。
你說運送能力堪憂,他是不行。從初秋髮民夫運糧食,「舳艫相次千里」,載著兵甲的和攻打下來的東西來回運,光在路上的就有幾十萬人(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因此才「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運力是全國的運力,也沒供應上,不僅前方吃緊,後方也吃緊,來這麼幾次,國家就完蛋了。所以才有了後來,忍無可忍的民變。對了,如果懷疑糧食不夠吃,可能是不了解隋朝糧倉的存儲量吧。
至於苻堅,他歷來就是精神有問題,熱衷於擺闊。歷史也如實記載了他打司馬昌明時候的陣容,魏書·苻堅傳》:堅南伐司馬昌明,戎卒六十萬,騎二十七萬,前後千里,旗鼓相望。堅至項城,涼州兵始達咸陽。
對,六十萬你可能說它假,二十七萬你也可能說它假。但「前後千里,旗鼓相望」史書卻是沒必要瞎編。苻堅的部隊都到項城了,涼州的後軍才走到咸陽,這個部隊就是那麼的長,而且中間還不斷溜。你要說他其實只有六萬人,六萬人加馬和車帳,能排一百里,排一千里「旗鼓相望」,六萬人做不到。
圖為苻堅大部隊的長度,從咸陽到項城,約1300里。事實上這種陣仗還挺常見,我印象中還有幾回。總之,古代幾萬人的戰爭是很常見的,幾千人也很常見,幾十萬人就算非常大的規模的戰役了。這種戰役,每到干大仗的時候也是時常有的。百萬級別的戰役極少,但你不能就此說它是瞎編的。把幾十萬人的戰鬥,一刀切地說成是「其實只有幾萬人」,我覺得是對歷史的不尊重。那麼多人的生與死,連一個數字都不算了么?
如果一個研究歷史的,甩出一堆歷史資料和相關考據,證明確實沒有(或者有)百萬軍隊級的戰爭,我覺得是比較靠譜的。
一個工程師,開頭就說了「不是很懂」,通篇都是想當然,「照這樣計算」,然後振振有辭地說古人都是騙人的,不可能有這種規模的戰爭……我真想一歷史書拍你臉上叫你別bb了。
就好比一個學歷史的,來大言不慚「我不是很懂你的專業,更不是理工科的,但是根據我在xx看到的xx,我覺得balabala……所以你工程上的xxx不可能實現/難度太大balabala」,你也會想一工程基礎拍他臉上讓他別bb了。
基本上所有帶著「中國古代沒有過百萬級別的戰爭」、「以古代社會的生產力根本不可能有百萬級別的戰爭」、「中國古代史書吹水太大」這種觀點的同學,無一例外,都有一個特點:
嚴重脫離史書
其餘全靠腦補
而之所以帶著這樣的觀點,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關心中國古代的戰爭,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探索真相。他們的真實目的無非就是借著批判中國史書,標榜自己的標新立異和所謂的獨立思考,順帶著給自己不讀書找一個心理安慰,自己騙自己:我可比那些只會讀書的掉書袋強多了,讀書有個屁用,盡信書不如無書!
對了,這些人可能會同時有以下兩個觀點:
1.長平之戰趙國根本不可能有40萬軍隊,全是編的!
2.趙括能帶領40萬大軍飢餓狀態幾十天不生亂,可見其統兵能力十分出色。
(?? . ??)
就事論事,百萬級別的戰役在中國古代有,而且有很多例。很多例指的是數量而不是比例。和茫茫多的戰爭比起來,百萬級別的大規模戰役可以說就像滿地沙子里藏著的金子,但因為沙子實在是太多了,所以金子的總體數量也不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長平之戰。所有的史料記載眾口一詞:趙國損失共計40萬,基本上全軍覆沒。而秦國出動的人數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推測也絕對要多於40萬,甚至有可能達到100萬(這可不是我原創的,觀點來自靳生禾《長平之戰》)。這麼算來,長平之戰怎麼說也算是百萬級別的戰役。我知道我一提這個很多人就會著急反駁說「只會信幾個書獃子寫的呆書」 「先秦時代的生產力怎麼可能夠幾十萬大軍的後勤補給」 ,進而再來一句「先秦時代動不動幾十萬的戰役全是編的!」
首先說明一點,先秦時代乃至中國古代的戰役,絕對不是「動不動幾十萬」,幾十萬乃至百萬規模的戰役在先秦時代恐怕只有那麼幾場而已,而這種戰役一定是生死存亡的大戰,也即在國力極端透支的情況下,拼盡一國甚至數國國力的大戰。
以長平之戰為例,這就是典型的生死存亡之戰。戰國後期第一強國秦國面對函谷關以東唯一的勁敵趙國展開的猛烈攻勢。而戰役的發生地上黨郡,則是控制天下之中的戰略要地,也即兵家必爭之地。不論從哪方面來講,客觀條件要求兩個國家必須用盡所有力量打贏這場戰役。由於秦國國力較趙國更為強盛,因此秦國是戰役的進攻方,而趙國是防守方。這場戰役從公元前262年廉頗率軍駐紮長平開始,至前260年以趙國全軍覆沒,秦國傷亡慘重告終。這三年的時間,並不是廉頗一開始就帶了四十萬人來,而是雙方在進攻防守的過程中不斷增兵增兵,你的防守太厲害我就多叫人來,而另一邊看你兵變多了我也增兵防守,這樣就如同掰手腕一樣越來越使勁,到決戰前就已經形成了幾十萬對陣幾十萬的規模。因此不存在「四十萬大軍吃糧三年」這種情況。幾十萬大軍吃糧只發生在決戰階段。
而從時代背景來看,先秦時代屬於典型的全民皆兵,甚至關鍵時刻婦女也得上陣,貴族的小妾也不能免。按秦漢策士推測齊國臨淄兵力,計算方法就是粗暴的每戶出三人,七萬戶一共21萬就這麼出來了。這還是社會比較繁榮,全民皆兵難以實現的齊國,對於素來以「其民習兵」驍勇善戰著稱的趙國和耕戰體系完善的秦國,這種全民皆兵的情況只能更甚。根據近代以來學者推算,戰國人口約為2000萬至3000萬,其中秦國人口為500萬左右,趙國人口為300萬至400萬。對於生死存亡的大戰,十分之一人口的兵力難道不能實現么?我從沒有否定集合幾十萬人的組織力欠缺,後勤壓力和動員難度,但我想說的是,面對決定天下命運的決戰,拼勁家底是完全可以的。
對於兵糧問題,首先毋庸置疑,這種百萬級別的戰役是對糧食產量非常大的考驗。長平之戰中,由於秦國是進攻方,因此會承擔更多的後勤壓力。而從關中到長平戰場,依據靳的考證,首先選擇了「泛舟之役」的水路運糧路線,再一路陸運至前線。正因為如此,在長平之戰後才會有呂氏春秋說的「士民倦,糧食x」。而秦國雍州土地適宜糧食生產,秦國的耕戰國策也讓秦國人民基本除了耕地打仗沒別的事情。
五百萬人口+優良的土地+耕戰制度 供給陸續增兵的50萬軍隊(到最後的合圍階段可能增到了一百萬,但只持續幾個月),最後結果還是糧食匱乏士民疲倦,這難道很不可思議?
而對於趙國來說,三百多萬人口,只需要一二百里的陸運(走路兩三天就行了吧,最慢一個星期也能到了吧,何況還有車運),從河北運糧到上黨,供給陸續增兵的四十多萬軍隊,最後全軍覆沒,「國皆老弱」,就這麼難以想像么?
另外還有把歷代民兵比例拿出來說事的,認為後世人口辣么多,兵辣么少,先秦這麼多兵肯定不靠譜。對於這一點,我可以很明確的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兵民比例一定是逐漸降低的。因為社會的發展,行業繁榮,可以吸納大量的人口,從事一些脫離耕地和打仗的事業,而統治政權為了取得這些人的支持,只能放任其發展,甚至加以支持。打個比方,如果現在政府突然下了個政令,所有互聯網行業,銀行業,餐飲娛樂手工等等全部取締,人口全部投入農業和國防科技建設,這可能實現么?放在古代也一樣。先秦時代社會還沒有那麼繁榮,國家幾乎全民皆耕皆兵,而且人民思想單純,國家觀念強烈,願意為國拚命。不像後世國家,別人打來,老百姓跑路,官軍去打。還可以對比一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人口是中原王朝的n分之一,可打起來完全不虛,一場戰役出的兵一點不比中原王朝少。說到底就是因為北方少數名族社會形態不發達,士兵動員能力好。如果實在是對歷史資料無法信任的吧,這個例子很好從身邊找啊,能達到這個程度你大概有個結論。
近現代唯一的百萬級別戰役就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渡江戰役,解放軍共百萬人,國軍約七十萬人。
國軍具體為:
1.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湯恩伯所屬之25個軍,約45萬人
2.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白崇禧部15個軍,約25萬人,
3.海軍第2艦隊,下轄各種艦艇89艘,江防艦隊,下轄各種艦艇44艘
4.上海、南京、漢口等地空軍4個大隊,共飛機300餘架。
5.吳淞口、長江口英美各種軍艦若干。
解放軍具體為:
1.第二、第三野戰軍和以肖勁光為司令兼政委的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以及華東、中原軍區部分地方武裝約120萬人
2.以上諸兵種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的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領導。
解放軍後勤準備簡介(僅介紹華東支前委員會):
1.籌集船隻,訓練水手
1949年2月,總前委指示各野戰軍派出以軍政治部主任負責和團一級幹部為主的先遣工作人員,進抵江北,著手籌集船隻。到渡江戰役發起時,共籌集各型船隻9400餘條,並自製部分機械帆船。動員了19萬餘名船工,每個兵團還抽調有撐船和游泳經驗的指戰員各訓練了1000至2000名水手;發動百萬戰士、民工開闢了從湖泊通向長江的引河,船隻隱蔽集結在江堤之下。
2.動員人力物力,做好後勤保障
遵照中央關於「華東全力供給華東、中原兩野戰軍,不足時經過中央從東北華北調劑」的指示,華東局成立支前委員會,抽調2000名幹部,組成4個工作團,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籌集糧秣等軍需物資,全力搶修鐵路,恢復交通,動員組織支前隊伍,保證軍事運輸。僅山東、蘇北、皖北動員民工320萬人,組建幾十個民工隨軍服務團。同時各部隊也全力做好戰役後勤保障工作,完善運補彈藥以及軍需物資、醫療救護網路配置。
3.培訓幹部,宣傳動員
華東華中調動集中訓練幹部15000人,華北局調動訓練幹部17000人,豫皖蘇分局所屬以及皖西區黨委所屬幹部,分出準備接收蕪湖以及皖南地區所需幹部不詳,東北局準備以一批城市工作幹部交付華東局人數不詳;哈爾濱、瀋陽、唐山、天津、北平的城市工作幹部抽調數目不詳。
4.糧食消耗計算及準備
甲.華野全部及隨軍常備民兵、民工、機關及可能的一部分俘虜在內,預計100萬人,連同中野在內,以150萬人計算,每人日需加工糧2市斤,每月需糧9000萬斤,以5個月接新計算,共需糧4億5千萬斤。
乙.存糧:華支1億3千萬斤,蘇北1億斤(實際上不止),華東財辦撥給9千萬斤,合加工糧6千萬斤,共如工糧2億9千萬斤。缺口1億6千萬斤,江豫、皖西征借及豫皖蘇存糧補足之,計江淮7千萬斤,皖西1億斤,合1億7千萬斤,豫皖蘇撥5千萬斤作為機動。地方吃糧:華中地方吃糧不在上述數目之內,應自行就新老地區征借之;江淮地區,五個月地方食糧不得超過2千萬斤,即就上述征借之7千萬斤數字內使用,該區財政不得由此糧內開支。
百萬對百萬的肯定沒有,五十萬對五十萬的也應該沒有(比如煬帝征高麗、淝水之戰,有個七八十萬我相信,但具體真達到百萬眾的可能性是五五開的),但是也不至於高票所言般那樣每場戰爭人都那麼少。軍隊數字一般是含水分,但吹逼是吹逼,但是也沒像印度波斯那樣漫天亂吹,還是有多大鍋下多少米,一般也就是吹成實際情況的四五倍:赤壁曹操號八十三萬實際二十萬,薩爾滸明軍號四十七萬實際十一萬。
首先指出一點:大規模戰爭往往發生在亂世而非治世,原因很簡單,亂世抓丁多,民兵訓練方便快捷數量大,正規軍哪有錢養那麼多,明清正規軍也不過八十至一百萬眾。不是史籍記載不清,其實這才是亂世真實寫照。高票答主就是陷入只了思考治世正規軍人數的邏輯陷阱。而且十萬乃至三十萬拖家帶口的流民大軍出現在南北朝等亂世非常合理,這些人不需要考慮後勤,就是玩蝗蟲過境就地補給,所以各個亂世中國人口損失會這麼大
糧草:
我們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是戰爭的第一要素,而且古代由於運輸方式的問題,陸運軍糧在路上的作為運送人員食用的損失是相當驚人的,所以在正常情況下遠征的部隊人數往往不會太多,集結地距離所需開赴的戰場越遠則人數越少。而在小國國境線上的戰爭,由於較短的補給線,可用的部隊有時反而更多,在戰國這種各個國家都版圖不大,戰爭發生在國境線上的時代,在邊境的決戰是可以支持各十萬人左右的在幾個月內進行決戰的。
一般認為在明清時代後的軍隊數據水分較少,那就拿國外幾個時代進行一下對比吧:
日本,關原合戰(1600年,日本戰國最大的戰役)
東軍七到十萬,西軍八萬
日本人口據不可靠來源約為1200萬到1600萬之間
歐洲,拿破崙戰爭(1803年至1815年)
三皇會戰:法國73000對86000
耶拿戰役:法國15萬對10萬
弗里德蘭戰役:法國70000對70000
遠征俄國:法國60萬,俄國動員90萬
萊比錫會戰:法國18萬對30萬
滑鐵盧戰役:法國72000對117000
法國人口2800萬,英國1200萬,普魯士900萬,奧地利2000萬,俄羅斯3500萬
需要注意的是:時代雖然跨度兩千年,但是運輸方式並沒有質的提高,依舊還是採用人力和畜力,可以說在中國戰國時代的軍糧補給情況和關原合戰、拿破崙戰爭時差不多。(當然了,後兩個時代補給要更好,但也好的相對有限,而且拿戰時代的軍糧種類還要更多,中國古代軍糧長時間都是大米糊口)
動員:
不同時候差距太大,沒有可以統一使用的衡量標準,十人一丁乃至八人一丁的情況都出現過,打完仗後就崩潰的國家也不少,19世紀的巴拉圭戰爭打得快亡國滅種為止。淝水之戰一戰之後前秦一敗塗地,再也組織不起一隻可觀的軍隊,這些明顯就沒像現代人一樣想過動員率的問題
軍械:
這個也沒意思,所得數據多是大體和平時期為正規軍所打造軍械的數據,亂世能有武器就不錯了,不少民軍都是拿農具作戰的,哪有披甲的
肯定是有的,長平之戰就肯定是。詳情請見《長平之戰—中國古代最大戰役之研究》。多讀書,不要瞎想,閉門造車,徒增笑柄。
pdf:鏈接:http://pan.baidu.com/s/1slEQ2kd 密碼:hn0b
《商君書·境內第十九》
【能攻城圍邑斬首八千已上,則盈論;野戰斬首二千,則盈論】
這是商君書中所記載的秦國軍功最高一等,達到這一級別,全軍將吏都可以升爵一級,高級軍官可以升三級,相當於現在解放軍的集體特等功。
不過有趣的是按照一些記載,秦軍斬首數早已突破天際,N次出現野戰斬首數萬、十數萬的情況,那麼按照商君書的賞罰標準,秦軍的集體特等功是多少個呢?戰國末年秦軍斬首數為83萬,其中多數為野戰所得。
關於秦軍斬首統計數字,另有170萬/130年的統計:「根據《史記》的記載作過統計,秦國自獻公二十一年(前 364 年)至始皇十三年(前 234 年),斬敵兵首數達 170 萬餘人。(王玉哲《有關西周社會性質的幾個問題》)」。
另有181萬/130年的統計:根據史料記載統計了從秦獻公前364年到秦始皇前234年22次戰役共斬首181萬(付金才《秦國斬首考》)。
如果這些數據可信的話,按照商君書記載【五十人一屯長,百人一將。其戰,百將、屯長不得斬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賜爵一級。】,我們假定軍功爵制度推行非常成功,那麼便可以從軍功所得反推秦軍人數了——前提當然是這些軍功斬首數目沒有誇大過。
具體的計算有坦能堡兄計算過了,可參考《初探從秦軍記功升遷制度推算總兵力規模》:
1.軍中基層士官/軍官理論持有記功人頭數(相關修正見10)
按常理推論,大約士兵到低級軍官的升遷是靠個人斬獲,高級將領的升遷可能是依據其部屬的總戰果。
假定秦軍是與戶籍相似的伍/什制的編組,參考兩種可能:
A.分界點在千人長以上,即伍長每人1個頭,什長2個,五十人隊長3個,百人長4個,五百人隊長5個,千人長6個;
B.分界點在什長以上,即伍長每人1個頭,什長及以上軍官每人2個頭(需個人獲得2個頭升到什長,之後按指揮所部總戰果升遷)。
編製情況考慮兩種:
1.全體軍士和軍官都是編製額外人員,即每10個士兵額外加2個伍長1個什長,共13人;
2.伍什長計入士兵數,更高級別另計,即每10個士兵中,伍長1個領4兵,什長1個自領4兵並指揮伍長。
那麼按滿編製千人隊計算全軍持有人頭總數的理論值:
A1:士兵1000,伍長200(*1頭),什長100(*2頭),副百20(*3頭),百人長10(*4頭),副千2(*5頭),千1(*6頭)
總計 兵力1333 有銜者333 頭數516
A2:士兵1000,伍長200(*1頭),什長100(*2頭),副百20(*2頭),百人長10(*2頭),副千2(*2頭),千1(*2頭)
總計 兵力1333 有銜者333 頭數466
B1:士兵 800,伍長100(*1頭),什長100(*2頭),副百20(*3頭),百人長10(*4頭),副千2(*5頭),千1(*6頭)
總計 兵力1033 有銜者233 頭數416
B2:士兵 800,伍長100(*1頭),什長100(*2頭),副百20(*2頭),百人長10(*2頭),副千2(*2頭),千1(*2頭)
總計 兵力1033 有銜者233 頭數366
&<補充資料&>《商君書·境內篇》說:「五十人一屯長,百人一將。其戰,百將、屯長不得斬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賜爵一級。」按現時一般觀點認為,《商君書》雖不一定為商鞅本人所著,但成書年代應為商鞅死後不久,作者也是出自法家學派,所記載的制度較為可信。可見秦軍個人斬獲立功的分界點應在什長以上,即符合的情況。
&<修正&>這個推算過程不考慮高級軍官的升遷,主要計算的是一支軍隊中伍/什長階層所持有的最少頭數。這裡實際有兩個假定,一、每5/10人必有伍/什長階層擔任基層指揮官;二、從未獲得軍功的士兵無法升為伍/什長。只要認可這兩點,計算出維持一定數量的軍隊需要每年至少獲得頭數這個關鍵數據的基礎就有了。(相關修正見9)
===========================================
2.按服役年限推算軍中士兵平均服役年數
軍人服役年限考慮4種情況:(相關修正見7)
如果不考慮負傷退伍和戰死,服役年限20年和30年兩種,軍隊中平均服役年數分別是
(甲)10年
(乙)15年
如果考慮戰損(相關修正見5),參照冷兵器時代一般戰損率,假定每年有10%的傷亡,那麼一支每年徵召1000新兵的軍隊,理想狀態應有
(丙)服役年限10年,則全軍有,新兵1000,1年兵900,2年兵810,3年兵729,4年兵656,5年兵590,6年兵531,7年兵478,8年兵430,9年兵387,10年兵349
總計 6860人,平均服役年數3.97年
(丁)服役年限20年,則全軍有,新兵1000,1年兵900,2年兵810,3年兵729,4年兵656,5年兵590,6年兵531,7年兵478,8年兵430,9年兵387,10年兵349,11年兵314,12年兵282,13年兵254,14年兵229,15年兵206,16年兵185,17年兵167,18年兵150,19年兵135,20年兵122
總計 8904人,平均服役年數6.42年
===========================================
3.平均持有人頭數
考慮一支4萬人的軍隊:
A1甲:每1333人持有頭數516,平均服役10年,每年獲得51.6頭,4萬人每年1548頭
A2甲:每1333人持有頭數466,平均服役10年,每年獲得46.6頭,4萬人每年1398頭
B1甲:每1033人持有頭數416,平均服役10年,每年獲得41.6頭,4萬人每年1610頭
B2甲:每1033人持有頭數366,平均服役10年,每年獲得36.6頭,4萬人每年1417頭
A1乙:每1333人持有頭數516,平均服役15年,每年獲得34.4頭,4萬人每年1032頭
A2乙:每1333人持有頭數466,平均服役15年,每年獲得31.1頭,4萬人每年932頭
B1乙:每1033人持有頭數416,平均服役15年,每年獲得27.3頭,4萬人每年1073頭
B2乙:每1033人持有頭數366,平均服役15年,每年獲得24.4頭,4萬人每年945頭
A1丙:每1333人持有頭數516,平均服役3.97年,每年獲得130頭,4萬人每年3900頭
A2丙:每1333人持有頭數466,平均服役3.97年,每年獲得117.4頭,4萬人每年3522頭
B1丙:每1033人持有頭數416,平均服役3.97年,每年獲得104.8頭,4萬人每年4058頭
B2丙:每1033人持有頭數366,平均服役3.97年,每年獲得92.2頭,4萬人每年3570頭
A1丁:每1333人持有頭數516,平均服役6.42年,每年獲得80.4頭,4萬人每年2412頭
A2丁:每1333人持有頭數466,平均服役6.42年,每年獲得72.6頭,4萬人每年2178頭
B1丁:每1033人持有頭數416,平均服役6.42年,每年獲得64.8頭,4萬人每年2509頭
B2丁:每1033人持有頭數366,平均服役6.42年,每年獲得57頭,4萬人每年2208頭
===========================================
4.總規模推定
&<資料&>五年前有同好者提供數據:戰國末年,秦國記功的人頭總數是86萬餘顆……很遺憾當年沒有想起問一下資料出處。暫且先使用這個數據,後面分析可以看到,人頭總數對推算結果的影響不是非常大。(相關修正見6)
參考商鞅變法至統一六國共約140年,前面提到軍功總計有頭數86萬餘,平均每年6100-6200頭左右。
那麼按以上情況估算秦軍總數:
(萬人)
A1甲:16.02
A2甲:17.74
B1甲:15.4
B2甲:17.5
A1乙:24.03
A2乙:26.61
B1乙:23.11
B2乙:26.24
A1丙:6.36
A2丙:7.04
B1丙:6.11
B2丙:6.95
A1丁:10.28
A2丁:11.39
B1丁:9.88
B2丁:11.23
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隨著條件不斷細化,的情況最貼近一般常識中軍隊編組情況,其他情況數據可以作為背景參照。
===========================================
5.誤差修正
考慮新兵戰損率比老兵要高,[丁]的情況應略微向[甲]的方向做少量修正;
考慮部分資深軍官持有2個以上頭數,的情況應略微向的方向做少量修正;
綜合起來,秦軍總規模應在與之間,主要偏向。
===========================================
6.人頭總數修正
&<修正&>另一個未確定因素是總計頭數86萬這個數據不知道是否可靠,不過這個數字只用在平均每年獲得頭數6100-6200這裡,不太影響推算出的秦軍總規模數量級。即便把總頭數擴大很多,算出的秦軍總規模還是不高:按總頭數100萬算,情況13.1萬;按總頭數150萬算,情況19.6萬。
&<改進餘地&>如有秦國封爵記錄或統計類的資料就可以有更可靠的估算結果。如果找不到人頭總數確證的話,可以試圖統計一下記載可以查實年均秦軍斬首總數,然後做個估算。(根據其他資料斬首統計的推算結果,見12)
===========================================
7.服役年限修正
&<資料&>一般士兵的服役期限大致為17歲至60歲,秦國兵役的法定期限是2年,即正卒1年,屯戍1年。但實際上很多時候都多過2年。只需知道17-60歲整個兵齡期間一共服役了多少年:如果三次參軍,分別3年、3年、4年,總服役年數就是10年,適用[丙]情況;如果平均下來40年左右的兵齡,每隔兩年服役兩年,總服役年限就是20年,適用[丁]的情況。
&<修正&>要注意的是,平均服役年限越短,維持軍隊組織編製必需的有軍功者擔任伍/什長所需頭數就越多,以此為基礎推算出的秦軍規模就越小,可以參見10年兵役的[丙]系列情況,對照20年兵役的[丁]情況,推算出的秦軍規模大幅度縮水,如果大多數秦卒服役期限只有5年,整支軍隊的平均服役年數將下降到2.19,對比[丙]系列的推算結果,推算出的秦軍規模將會更小。如果是有軍銜者服役年限超過無軍功普通士卒服役年限,那麼情況會偏向[丁]系列,但不會超過,仍是有效的規模上限。
===========================================
8.衛隊修正
補充有關衛隊的計算問題:
&<資料&>秦國制度,五百主有短兵(衛隊)50人,統帥兩個五百主的主將和享受1千石俸祿的縣令有短兵100人。衛隊人數是和俸祿成正比的。國尉有1千人,大將有4千人。
&<修正&>關於衛隊只需要考慮兩個問題:1.衛隊里需要不需要伍什長級別的基層指揮官,2.升任衛隊的伍什長會不會比普通軍隊的要求還低;只要50-100人以上規模的衛隊同樣需要基層士官,這些士官的升遷要求至少不低於普通部隊的士官,那麼頭數計算就跟普通部隊一樣,總兵力/持有頭數的數值可以說已經包含了衛隊。其實傳統上長官的衛隊一般都是作為最後的預備隊,待遇和戰鬥力要比普通部隊略高一些才合理。
===========================================
9.是否有足夠人數軍功者擔任伍/什長
前面假定從未獲得軍功的士兵無法升為伍/什長,但一般來說基層單位「伍」不一定和受爵者一一對應,有伍必有伍長,卻不能保證這五人以內必有受爵者。也就是說,有軍功者的等級應比普通士兵高,由他們擔任士官指揮5人/10人隊是理所當然的,但一支軍隊的有軍功者數不一定能滿足基層士官的人數需求。不過我們可以再來算算看:
假定大多數戰鬥中秦軍和對手的兵力相近,秦軍給對手造成的傷亡比自身傷亡略高一點點:每年的戰役期間,秦軍傷亡10%,給對手造成12%的傷亡率。
按通常3:1的傷亡比例,秦軍可以每年獲得自身兵力3%的頭數;假定單個士兵在戰場上獲得單個頭顱的機會是大致均等的。
一個士兵在其20年的整個軍事生涯中無法獲得一個頭的幾率是(0.97^20)=54.4%,則至少獲得一個頭的幾率是45.6%
服滿20年活下來的老兵差不多一半都能至少獲得一個頭;
服役10年的老兵獲得一個頭的幾率是26.3%,超過四分之一;
如前所述,一支服役年限20年的軍隊,每年戰損10%,平均服役年數是6.42年,則平均獲得頭數的幾率是17.8%;略低於22.6%的軍銜者比率,就是說有78.7%的士官/軍官是至少獲得過一個頭的。
誤差分析:這次的關鍵性參數是每年秦軍給對手造成自身兵力12%的傷亡這個假定,按冷兵器時代12%是指單場戰役的傷亡率,這裡表示的含義是秦軍140年間平均每年每人至少參與過一次戰鬥,把前線那些一年多次參戰的部隊跟後方衛戍部隊平均了,這裡可能會比實際數據低一些,因為把前線一年中的所有大小戰鬥參與人次總和除以秦軍總兵力,如果秦軍戰鬥烈度至少不低於古羅馬軍隊的話,應該會大於1。不過這裡的修正是負影響,就是說秦軍戰鬥越多,平均獲得的頭數也就越多,推算出來的總規模也會相應下降。
那麼,用78.7%來修正情況,得出:秦軍總規模14萬。
戰爭烈度增加,士兵平均每年獲得的頭顱幾率就會增加,如果秦軍全年給敵軍造成的傷亡增加20%(占自身兵力的14.4%),則全軍擁有軍功者的數量就會從的17.8%上升到21%,已經接近情況中22.6%的伍長以上有軍銜者比例,軍隊還可容納得下。
但軍功者退役後,回鄉後按制應獲得相應官位,記載中有爵無官者眾多,制度崩壞的情況,說的就是這些有軍功者服役期滿,回家鄉之後無法按相應級別獲得國家公務員待遇。
&<補充資料&>
按《韓非子》中記載:「商君之法曰: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斬二首者爵二級,欲為官者,為百石之官。」,參考《商君書》前述引文,《荀子·議兵篇》《爵制》並參照《漢舊儀》《二年律令》中西漢初期仿秦制的記載,整理出秦國秩級,中低級的有五百石,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百石,五十石,斗食,佐史;對照軍中職位:
伍長,1級爵,需1頭,領5兵;
什長,2級爵,需2頭,領10兵;
屯長,3級爵,需至少需2頭,領50兵;
百將,4級爵,需至少需2頭,領100兵。
===========================================
10.軍功來源修正
秦軍軍功分6種,雖以斬首數量為主,但仍有部分其他來源:
其中捕獲俘虜數與斬首數等同,按前面採用的冷兵器時代平均12%傷亡比例(來源於瓊斯《西方戰爭藝術》)已包含被俘數,因此不影響推算結果;
按秦軍制,戰鬥中捕虜和斬獲都是記功的,但是如果出現大規模投降,這個數字是否平均計算到戰士個人身上,是個影響最終推算結果的問題,推測這個制度主要在於鼓勵陣前的勇猛殺敵,而非一個完善的功績統計系統,所以其重點很可能強調10%的殺傷,而對敵軍崩潰之後的戰果僅給予次要的關注,所以大規模投降這種很可能是不計入個人的斬獲的。因此在採用《史記》類記載統計斬首數時,都減去其中的長平40萬殺俘數。
主要產生非斬首軍功來源的可能性來自於所謂的集體獲獎,其中有兩部分:其一是被稱為「陷隊之士」的敢死隊組織,其二是根據《商君書》有野戰中斬首2千或攻城戰中斬首8千以上則全體軍官晉爵的記載。二者均有若干疑點。
有關陷隊之士的記載中,論及其編製和獎勵方式的簡短文字應如何斷句還有相當大的爭議,但敢死隊在整個軍隊中的比例非常低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立功一次活下來敢死隊員再次參加敢死隊可能性很小,而低級軍官參加敢死隊的比例更低,這種情況下未獲斬首的敢死隊晉陞為伍什長的人數會大到影響整個軍隊因軍功升任低級軍官的比例么?我認為正相反,可能反倒是敢死隊殺掉的敵人數量比獲得的爵位多,因為大部分敢死隊都戰死了,就算生前殺掉了2-3個敵人,也只能獲得一級爵位留給後代。
按野戰中斬首2千或攻城戰中斬首8千以上則低級軍官全體晉陞一級,高級軍官晉陞三級,這個制度的主要問題是,沒有說清獲得這種封賞的軍事單位是哪個級別規模的。按一般常識理解,這類是一種巨大的獎賞,再加上獲得的斬首數本身還要晉陞一大批士兵為低級軍官,整個單位要擴編1-2倍才能容納下這麼大規模的集體晉級,所以一定是戰鬥異常出色的軍團才能獲得這種殊榮,其頒發的次數肯定非常稀少。舉極端一點的例子,如果全軍20萬人,野戰斬首2000,才獲得戰果1%,是絕對不可能得到這種獎勵的。考慮瓊斯提供的傷亡比例,冷兵器時代的戰役勝方也要有10-12%的傷亡,野戰斬首2千就可以獲得殊榮的,估計是指一個1萬人規模的軍事單位。而能夠獲得這種全員晉陞獎勵的,一定數量非常稀少,以這種情況晉陞的軍官,大概要比敢死隊每人晉爵一級的情況還要少,因為敢死隊時常有,集體特等功不常有,否則就失去了這個制度的激勵作用。而秦軍一般而言較注重鼓勵個人武勇而非集體榮譽,也可以通過集體獎勵制度的級別層次和詳細程度遠比個人獎勵制度來得簡略看出。以近現代更注重集體榮譽而非個人英雄主義的戰爭時期中齤共軍隊而言,在軍/師以上規模的單位中,全部三級集體立功人員之總和從未超過10%,其中副班長以上班排幹部不超過全單位總數的2%。對應的冷兵器時代軍隊中伍/什長階層所獲集體獎勵應遠遠低於這個比例。另一方面,按一般規律而言,冷兵器時代有記載可考的軍事制度,在長期戰爭狀態中,隨著軍隊總規模增加的另一趨勢是原有基本編製單位逐漸縮編,類似羅馬軍團中的百人隊從100人逐步縮小到80、60,乃至時常不足50人的境況是個普遍現象,而戰國時代初期按數量命名的標準軍事單位在中晚期逐步縮小編製至人數不足一半甚至更低,而名稱保持不變,是可以預期的。在這種情況下,早期所制定的獲得集體獎賞的斬首數目已不可能達到,獎勵條例就變得形同虛設。與此同時,軍隊的作戰頻率也比早期大幅度增加,開始出現有軍功者無官位安置的情況,已經面臨軍功過剩的行政管理機構自然就不會去按軍事編製的變化下調獲得集體獎勵的標準,以免軍功進一步泛濫。
其他軍功來源在總軍功中所佔比例尚有待查證。
那麼暫且考慮斬首和捕虜在軍功總數中所佔比例為[W]80%,[X]85%,[Y]90%,[Z]95%四種可能(即集體獲獎比例佔20%,15%,10%,5%),修正的結果,得出::17.8%有斬首軍功佔80%,有軍功者總數22.3%,98.5%的士官/軍官有軍功:17.8%有斬首軍功佔85%,有軍功者總數20.9%,92.7%的士官/軍官有軍功:17.8%有斬首軍功佔90%,有軍功者總數19.8%,87.5%的士官/軍官有軍功:17.8%有斬首軍功佔95%,有軍功者總數18.7%,82.9%的士官/軍官有軍功
===========================================
11.實際斬首數按年波動修正
實際斬首數每年不平均的情況是肯定的,並不是每年都有大戰役可打,有頭可拿。但結構良好的古代軍事組織一般服役年限較長,在部隊中多有10年兵甚至更資深的士兵,可以參考希臘羅馬軍事體系中較高的老兵比例。如果秦軍的狀況如前面所推測的,在整個兵齡40年期間,需要服役15-20年,那麼分攤到有大規模戰役的年數中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如果這樣一支軍隊二三十年都沒有什麼戰鬥,老兵大部分退役,民間參加過戰鬥的老兵預備役也大部分過了兵役年齡之後,其戰鬥力也基本就瓦解了。所以二三十年間的斬首數波動差異可以平均分攤到全軍,而不影響組織結構。
而從更長的年代考察,比如100年或130年,這其中的斬首數變化就難以平均到全軍而不影響組織結構。如果頭幾十年戰鬥不多,後來戰鬥密度漸次增加,就會出現早期有軍功者不足以滿足基層士官的人數需求,對全軍規模的估算結果偏小;晚期有軍功者多於士官職位,許多人有功無法當官的局面,導致對全軍規模的估計偏大。同時我們知道在這100-130年間,秦軍總規模是隨著人口和動員強度而逐漸擴大的,趨勢與斬首波動產生的偏差趨勢剛好相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估計偏差。另一方面,如果晚期大量有爵無官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民間,在軍中也有出現的話,則我們根據斬首數估算出來軍隊規模還要縮小一些才合理。
如果考慮在斬首數較平均或平穩上升的普通年份中,出現某幾年斬首數嚴重偏高,就會導致較大規模可以晉陞為士官的有軍功者沒有士兵可帶的情況,往往會通過其他方式比如行政手段或額外嘉獎加以彌補。這樣,反而這些較高的年份會極大地降低正常年份的斬首數,從而從總體上會導致秦軍總規模的進一步減少。
===========================================
12.總結
以上分析廣泛的考慮了10至30年兵役情況,伍什制+頭顱記功制度的幾種可能性,以及未計算在內的可能影響因素,可以看到秦軍比較可信的總規模在12-16萬人左右;扣除城市、關口衛戍部隊(按秦軍制,一般士兵服役一半時間為正卒,一半時間為戍卒,則衛戍部隊應佔總兵力一半左右),和王家衛隊之類的總預備隊(按兵馬俑估計數目,秦王可能有1-2萬的私人衛隊),一般在戰場上能夠投放的野戰軍大約只有4-6萬人。考慮到秦國在向北對游牧、向東/東北對三晉、向南/東南對楚至少有3-4個戰略方向,則它在單一的主要作戰方向上最多只能投入5-6萬人(包含野戰部隊的一半、當地衛戍部隊和總預備隊的大部分)。
===========================================古時候的部隊,跟近現代的部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古代是全民皆兵的時代,計算兵力也是連後勤(古代後勤需要的人數比近現代多很多倍)算上。號稱百萬,其實也就二三十萬,沿途還要布防。真正上到一線的可能十萬精兵都沒有。古代的軍隊大多數是民兵,後勤、守備的用途更多一些,甚至有時把婦孺都計算在內(後勤生產的婦孺)所以核心軍隊人數肯定遠低於史書記載。按現在的演算法,古代不可能有超過百萬人的戰爭。現在的演算法是統計一線作戰的部隊人數。再者以近現代為例,為什麼只有二戰時期軍隊的人數過了百萬(以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為例共51個師,120多萬人),因為在二戰時候軍隊的現代化通訊系統才建立了起來。想像一下在古代落後的通訊方式,最高統帥部怎麼可能指揮的了51個師,而且還有戰場寬度問題(以莫斯科戰役為例,根據資料顯示德軍中央集團軍在莫斯科戰役時部署在加里寧 克留科沃 圖拉以南至葉列茨 季姆的戰線上,其防禦正面長達2100多公里。但是由於持續不斷的進攻莫斯科。中央集團軍把大部分軍力軍中在了德米特洛夫至尼奧夫之間,總共280公里進攻正面上)古代等你把作戰指令傳達到280公里外的部隊,戰爭都已經結束了。
某些知乎大神們,請你們搞清楚戰爭、軍隊、參戰部隊的概念以及冷兵器時代的作戰方式再來這裡耍帥好嗎?不得不承認古代史書惜字如金,可能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落在史書上只有區區幾百字,但是人家寫的簡單不代表古人打仗打的就簡單啊,百萬級別的戰爭不是說雙方湊夠一百萬都移動到一個地方然後開始互砍好嗎?人家也是講戰略講分工的是不是,軍隊里有分工有的管打仗有的管後勤有的管偵查有的管騷擾,有進攻的有守城的,有主攻的有策應的,有先鋒隊有預備隊。那個工程師說的打仗只有幾萬人的那是說在整場戰爭中其中一次最著名或者決定勝負的戰鬥和戰役中用於作戰的部隊,不是整個戰爭中參與的人數。
真是為這位 @豆子先生的智商感到作急啊,這年頭流行反智。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都可以質疑,憑啥相信史記上的兵力數字全部都是真的?史記的兵力數字比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還要真實?
史記秦本紀:七年,公子昂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
史記魏世家:五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
魏軍總共不過4萬5千,而秦國一邊確宣稱斬魏軍8萬!是魏國人有2個人頭,還是當古代人不會造假?
----------------------------------------------------------------------------------------------------------------------
@豆子
苻堅賬面上徵集90萬,到達前線還是90萬?你以為壯丁一個都不逃亡?一個都不病死?
抗戰期間任任第26軍軍長的丁治磐,也在1943年的日記中說:民國三十一年,全國計征壯丁100萬人,逃者60%,病30%,傷10%。又說:自徵兵以來,已征700萬人,連年逃亡達半數。(《丁治磐日記》手稿本第3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第374頁、第499頁。轉引自王奇生《抗戰時期國軍的若干特質與面相一一國軍高層內部的自我審視與剖》)
在被「抓壯丁」後,相當多的人死於途中。蔣夢麟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時,曾在各地考察徵兵情況。他在貴陽一個壯丁收容所里,聽來自廣東的壯丁說:「我們從曲江動身的時候有七百人,可是現在只剩下十七個人了!」他們告訴蔣夢麟,由於沒有準備伙食,「有的地方有得吃,吃一點;沒有吃的,就只好挨餓……好多地方的水啊,喝了之後,就拉肚子。拉肚子,患痢疾,又沒有葯,所以沿途大部分人都死了。」
蔣夢麟還看到,「好多壯丁被繩子拴在營里,為的是怕他們逃跑,簡直沒有絲毫行動的自由,動一動就得挨打了,至於吃的東西,更是少而粗劣,僅是維持活命,不令他們餓死而已。在這種殘酷的待遇下,好多壯丁還沒有到達前線就死亡了。」合格入伍的壯丁,「只四分之一」,甚至「恐不及百分之十矣。」
蔣夢麟估計,「在八年抗戰期內,未入軍隊而死亡的壯丁,其數不下一千四百萬人」,這相當於國民政府公布的實征壯丁總數。當蔣夢麟把這個數字告訴國軍高級將領時,「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只會多不會少。』」(蔣夢麟:《西潮·新潮》,嶽麓書社2000年,第294-300頁)
西南聯大教授陳達的觀察,為蔣夢麟的說法提供了佐證,「由廣西柳州運兵入雲南……一路餓死或病死的兵頗多……士兵夜間許多人共宿一房,無床和被。少數人能坐,多數人站立。次晨開門,有人依牆而死……估計自廣西柳州至交兵地點,死亡的士兵,約佔一半。」(陳達:《浪跡十年》,《湖北文史資料》(總第79輯),1987年,第209頁)
很多壯丁活著到了訓練營,沒有上戰場,就被軍官或疾病折磨致死。軍令部的一個電文說,「據國軍某團長云:『我們的兵不是胖子,便是瘦子,瘦子固是營養不良,而胖子……不是真胖,而是浮腫。全團每日死亡,有時至二十餘名。』」(高宗釗《國民黨接兵部隊的醜聞和對壯丁的虐殺》,《邛崍文史資料》(第2輯),1988年,第188頁)
營中,「壯丁一經患病非特醫藥治療,長官漠不關心,而猶責亦照常上操課。偶因病而無力操作者,動輒以木棍或扁擔,加以痛擊,每一責罰,必致壯丁血肉橫飛,非死即廢。甚至有因細故而遭槍殺者, 亦有於行進間因病不能速行而遭毒打成廢或拋入江河岩谷者,極盡人間慘毒。(四川省檔案館民41 案卷號6254/10—13 《四川省政府關於徵兵征工及募壯丁不得繩綁, 改善壯丁待遇的訓令》。轉引自彭垚垚《試論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兵役制度下的「拉壯丁」——以四川為中心的考察》。)
以上壯丁逃亡與病死的大致情況,符合史迪威在1943年做的一個判斷:「所有壯丁到達其指定接收新兵地位者,僅有百分之五十六」「幾乎每一百萬新兵中的四分之三在在路上病死或開小差」。
原始的後勤供應和匱乏的物資,導致士兵體質很差,1944年美國軍醫檢查了1200名士兵發現有57%的人,患有營養不良。
抗戰8年大後方產4500萬噸煤,也需要往各個工廠,軍工和部隊...............如此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運輸民夫,所以中國才有了1個交通役。這在一般時候都是被人忽視掉的。
而在國軍行軍過程中,特別是在夏季的千里行軍中,軍隊缺乏凈化水設備,常常是喝泥潭裡的生水,或不幹凈的水,導致大批的腹瀉和痢疾。而在冬季缺乏取暖設備,還常常要露宿野外,導致發燒感冒頻發,還到處傳染,所以這幾個病最常見。
@豆子
偏師奇兵,盧庫拉斯智滅亞美尼亞二十萬
青藏高原,大非川吐蕃四十萬雄師屠唐軍
長平白骨,殺神白起盡坑埋大趙四十五萬
上帝之鞭,天驕阿提拉聚五十萬出征高盧
壯哉羅馬,埃提烏斯合六十萬眾御之沙隆
困獸猶鬥,殷紂王大發七十萬拒武王於野
淝水遺恨,苻堅九十萬水陸大軍盡沒於斯
高加米拉,亞歷山大痛宰一百萬波斯大軍
戶不答岡,契丹一百一十五萬伐滿萬女真
天兵天將,大隋三百一十四萬討逆臣高麗
法蘭西殤,凱撒大帝圍潰四百萬高盧獸人
萬王之王,波斯王征五百萬人伐不臣希臘
膽大包天,叛賊安南大集七百萬抗我皇明
孤膽獨謀,神使埃爾南盡屠墨西哥千萬眾
替天行道,緬甸三千萬義師討伐無道天朝
上古神戰,阿三募天下億兆之兵爭天奪地
謝謝邀請~ 不過我一開始了解的也不多,經過查閱相關資料,發表以下愚見。據我了解,從史實上看來,中國古代根本沒有任何一場戰役實戰人數達到百萬的。
中國古代作為典型的冷兵器時代,打仗的勝敗之分中,兵力多寡是一個重要因素,大概一是為了鼓舞自己士氣,二來也為了虛張聲勢號稱坐擁多少兵力其實是嚇唬對手的,仔細考量的話,戰爭的實戰人數一般是號稱人數的1/2-1/5。
再者,中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才出現了人口劇增,而中國古代總人口更是不多,一般全國組織1/10人口的參與作戰人員和徵召1/50人口的參戰兵力已經是窮兵黷武,而我們的中國古代四分五裂,具備百萬大戰能力的國家幾乎不存在了。
下面是我查閱川大江安館史料記載總結的中國各朝代人口統計表
夏代(公元前2000-771年):約200萬
西周(公元前1100-771年):約1000萬
春秋戰國(公元前600-221年):約400-2000萬
西漢初(公元前206年,高祖元年):約400萬
西漢末(公元前2年,平帝元始三年):約5900萬
東漢初(公元57年,光武中平二年):約2100萬
東漢末(公元157年,桓帝永壽三年):約5600萬
三國末:約800萬
西晉初:(公元280年,武帝太康元年):約1600萬
南北朝:約1100-2000萬
隋初:(公元609年,煬帝大業五年)約:4600萬
唐初:(高祖初年)約:1000萬
盛唐:(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約5200萬
唐末、五代:約3000萬
宋初:(太祖至神宗)約2000萬
北宋末:(公元1110年,徽宗大觀四年)約4600萬
元初:(公元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約6000萬
明初:(公元1370年,洪武初年)約5000萬
明後期:(公元1600年,萬曆二十八年)約6000-8000萬
清初:(公元1652年,順治八年)約5500萬
盛清:(公元1742年,乾隆六年)約1.4億
盛清:(乾隆後期)約3億
晚清:(公元1851年,咸豐三年)約4億
太平天國時期:約3.7億
清末:(公元1869年,同治八年)約2.4億
民國初:(公元1911年)約4億
民國末:(公元1949年)約4.5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2008年底13.36億)
下面是我在網上查閱後總結的中國古代的十大戰役兵力史料簡介
NO.1 牧野之戰
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統率兵車300乘,虎賁3000人,甲士4萬5千人,彙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軍的共約17萬人於牧野。
NO.2 城濮之戰
晉國出動的兵力約2萬人,楚國出動的兵力約4萬人,面對鋒芒必露的楚軍,晉文公選擇「退避三舍」,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對於楚軍3路兵馬實行各個擊破,最後戰鬥以晉文公在踐土朝覲周王,會盟諸侯結束.
NO.3 長平之戰
秦國白起40萬對趙國趙括45萬長平之戰,秦軍戰神級人物白起創造了一個兵力接近而圍殺對手的奇蹟,45W趙軍全軍覆沒.
NO.4 巨鹿之戰
項羽以三萬之眾帶三天的口糧打敗秦將章酣率領的三十萬大軍.
NO.5 韓信破趙之背水一戰
韓信率領3萬漢軍,面對號稱20萬的趙軍,以"背水一戰,致之死地而後生",開創了中國歷史戰爭的一場新典範.
NO.6 官渡之戰
曹操以3萬之眾擊敗袁紹10萬大軍,奠定了曹操統一整個北方的基礎.
NO.7 赤壁之戰
東吳周瑜兵力為3萬號稱5萬:曹操兵力20萬號稱百萬,結果火燒赤壁曹操全軍覆沒。
NO.8 淝水之戰
東晉謝玄以8萬對前秦苻堅80萬.結果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苻堅慘敗淝水。(這是我了解到的人數最接近的了)
NO.9 朱仙鎮大捷
狄雷、岳雲、嚴成方、何元慶4員小將請纓攻打金軍重鎮朱仙鎮,以3千騎兵敗金軍十萬.
NO.10 昆陽之戰
綠林起義軍的王鳳王常以及漢軍劉秀劉縯兄弟昆陽當地駐守的義軍加上後來的援軍兵力2萬人,以少勝多,用3千敢死隊衝垮 新王朝王莽的兄弟將軍大司空王邑侄兒將軍大司徒王尋的州郡兵加上當地政府軍四十多萬。
在此提煉早些時候知乎上鄧翼傑先生「舊事重提」中的部分對戰國歷史的整理對上文加以補充:
「戰國總人口在2000萬上下,七雄中,最弱的韓燕人口在100到150萬左右,巔峰也絕不超過200萬。(五千乘之勁宋應該也曾經觸摸到百萬人口)秦齊相當,巔峰人口應當均超過300萬。楚國很難說,但應該與齊秦差不多,可能多也可能少,總之也大約300萬吧。趙魏兩國襲承雄晉,戰力強悍、經濟發達。在戰國舞台上一直閃耀不已。一個本來面積就不小,另一個雖然疆域不佔優,但人口稠密。兩國相當,都在200到250萬。如此,長平之戰,秦昭王四十五年即公元前264年,齊楚均剛從滅國之境重建起來(懷王之變、樂毅破齊)。魏國衰微已久。整個戰國舞台上,僅剩的兩個強國恰巧都發展到最巔峰。就這樣,趙國250萬人口,125萬男丁(實際上因為戰爭導致男性死亡,戰國人口性別比例遠不可能達到到1比1)就要出45萬上長平戰場,且不說趙國還有北方匈奴的防線,東齊燕,南韓魏統統不派一卒戍邊。假設這45萬全是戰鬥兵員。長平打了整整三年,這些兵就不可能再去種田。就靠剩下的那些包括所有十歲以下兒童、60歲以上老人在內的男丁種田,能養活整個國家,已經是讓我目瞪口呆的奇蹟了。若說後勤築城、運輸這些事誰來干?只好認為那45萬里大半都是民夫了。這裡對比下數千年後,生產力大大發展,科學技術極大革新,機械、工業解放了大量人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全軍事化的德國,極富紀律性、忍耐力的8000萬人口,元首窮盡全力也就憋出來800萬軍隊,保持了不到一年就崩潰了。在幾千年前生產水平低下,連鐵器牛耕都還在普及階段的趙國,能征出全國人口20%的軍隊大戰三年。這真是讓人難以相信啊。估計就連生產出30萬兵裝,都不在國力允許範圍內。這45萬軍隊的質量可想而知。估計也就是一戰連步槍都配不起的沙俄兵能比了。」
綜上,中國古代應該是沒有百萬以上的大型戰役的,希望能幫到你~
有的。
我覺得題主說的百萬級別戰爭,是指雙方軍隊人數超過百萬的戰爭。
看了一些答主的答案,在爭論作戰人員沒有達到一百萬,其實本質上是對「軍隊」這個詞的理解不正確。
「軍隊」兩個字什麼意思呢?軍隊一般分為若干軍種,編有領導指揮機關、作戰部隊、後勤保障系統、院校和科研機構等,由軍官、士兵和文職人員組成。通常採取統一的組織編製,擁有制式的武器裝備,實施專門的教育訓練,實行嚴格的規章制度,保持一定的作戰能力和戰備水平。這是百度百科裡對軍隊做出的定義。
以現代軍隊為例,軍隊編製里不僅有作戰人員,還有相當一部分非作戰人員。如工程部隊、通訊部隊、後勤保障部隊等等。
再往前推幾十年,以二戰時的德國陸軍為例,一個滿編的德國陸軍步兵師,下轄師部、偵察營、通信營、3個步兵團(3營/團)、炮兵團、反坦克營、工兵營、師輜重隊、後勤保障部隊。人數達1.5萬至2萬人。
再往前推,古代軍隊也是這樣子的。古代軍隊也包含相當一部分非作戰人員,如雜役、馬夫、糧草、輜重部隊等等。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軍隊的含義都不僅僅指的是作戰人員,這是從軍隊數量方面對這個問題做出的回答,數量上是絕對可以達到的。例如長平之戰,秦昭襄王親自趕赴前線動員兩個郡的所有成年男子上戰場(有的說是全國男子),趙國也進行了總動員,而這些動員起來的人都被算進軍隊,儘管不都是作戰人員,但都是軍隊的一部分。
但是軍隊人數統計一定包含了大量非作戰人員,這個也不絕對。就像高票答主 @豆子 說的,有時候也沒有算進去。非作戰人員在軍隊里的比例是多少,也沒有詳細史料為依據,只能靠猜測,推斷。
其次就是,古代社會的戰爭後勤。有的答主用一名作戰士兵需要幾名農夫進行後勤供應的推論也是不準的。因為史料沒有相關記載,所有的這些都是推論和猜測,可信也不可信。
但是古代的後勤靠的不單是人力,還有大量的畜力。古代人很聰明,與要想富、先修路相近的思想還是有的。秦朝北擊匈奴,修直道,直到漢朝北擊匈奴,還在修直道。
不僅有陸路交通運輸,還有水路交通運輸,中國古代人很喜歡挖運河。秦攻百越,因糧草供應不上久攻不下。開鑿靈渠溝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後勤供應一下子就上去了。隋煬帝東征高句麗,開挖大運河,也是在解決糧草供應問題。
所以說,從戰爭後勤來講,也是可以達到百萬級別的。
還有一點就是古代的徵兵制度。
中國古代絕大部分時代都不是募兵制,而是類似農兵一體的制度。平時只有為數不多的常備軍,全國所有的精壯男子都是預備役,需要輪換服兵役,接受軍事訓練,平時為民,從事農業生產,自己解決一大部分的糧食問題,戰時為軍,大徵發大備戰,拉起百萬級別的軍隊並不是不可行,如隋煬帝東征高句麗。
因此我認為,當我們搞清楚「軍隊」這個詞的定義,了解了古代的後勤,古代的軍事制度,就會明白,戰爭雙方軍隊人數超百萬的戰爭,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裡面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年紀大的,殘廢的,可以不用去當兵。
花木蘭呢?
男人都去當兵了。
這兩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
戰爭時期,一百萬人口有可能三十萬的兵。不請自來!
古代軍隊不像現在有這麼明確的軍銜、編製、序列,再者說很多古代軍隊都是寓軍於民、軍民一體,所以最高統帥自己也未必真正知道手底下到底有多少士兵。
冷兵器時代,人數的多少基本上就是決定戰爭成敗的最核心要素,因此大家都喜歡吹噓自己人多,手下有30萬人的就敢號稱百萬之師,譬如曹操赤壁之戰所宣稱的80萬大軍應該就是虛的,吹牛的主要目的就是嚇唬對手。
今天正規的軍隊都是職業軍人或者至少是脫產的軍人,由國家財政養著;古代則不然,很多就是地里的農民臨時拉出來,一人發一根長矛了事,這種素養的軍隊就算死掉幾十萬,只要國家還有壯丁,總還是損失的起、可以較快回復的。古代真正精銳的軍隊很少,所以像阿金庫爾戰役那樣一下子死掉五千貴族精銳軍人,讓誰攤上都也受不了。還比如明朝時倭寇鬧事,百十個倭寇就敢進攻南京城,主要原因就在於明朝軍隊雖人數眾多,但精銳的職業軍人很少,並且這些寶貝似的部隊都還放在北京或北方邊境上,因此東南沿海一帶的士兵都沒啥戰鬥力,遇上倭寇這樣的職業武裝團伙就抓瞎了,最後還是得靠優秀將領專門練兵(培養職業軍隊)才能解決問題。
轉自果殼@quasi-Ghost侵刪
@樂昌軍
600w畝聽起來是一個非常大的不可能的數字,其實並非如此。
因為1平方公里是1500畝,所以600w畝其實只有0.4w平方公里也就是100公里長40公里寬的一塊地方,差不多是北京市的行政面積的1/4。
另一個直觀的耕地面積的數據是18億畝耕地紅線,18億畝是多大呢,120w平方公里,占我國總面積的1/8,同時也是600w畝的300倍。
我對有沒有百萬人大戰這個問題不報立場,只是希望這些簡單的算數可以讓你能對這個問題的「直觀感覺」找到一個新起點。我覺得沒有
100萬人相當於一個移動的巨型城市,戰國時期的最大城市齊臨淄與燕下都滿打滿算也才各30萬人口,這還是固定地點才能做到養活30萬人,一隻移動中的百萬大軍...光是喝一次水說不定就真能像希羅多德說的那樣,把一整條河喝光。根據居延漢簡的記載換算漢代一個士兵每月的口糧是200斗,三人合10石,換算成公制大概38.8公升每人,100萬人一個月就是3.9萬立方米的糧食,摺合每日1300立方米,這對於只有畜力和人力,道路狀況極差的的古代來說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運輸條件允許,也沒有那麼多的糧食可供軍隊使用,漢代的畝產按照吳慧的(現在被認為是偏高的)估算,一畝地大概均產是3石,也就是說在運輸儲存過程中不計損耗,13畝地才夠供給一個士兵。
戰國時期存疑,三國時期倒是可以說一說。
三國時期首先以諸葛-司馬對峙作為標杆。蜀漢是典型的小國,蜀漢滅亡時(265年)請點戶口不足一百萬人。諸葛亮北伐的軍力頂峰應該是6-8萬左右;撐死絕不會超過10萬。因為成都本身需要戍衛部隊,防禦東吳也需要部隊。司馬懿那邊是多少呢?峰值是30萬左右——當然也不包括近衛和防備東吳的部隊;兵力上對諸葛形成絕對優勢。我認為這樣的記載是相對合理的。因為這樣雙方的部隊-人口比值就比較接近,是一個相對自洽的記載。曹魏人口在曹奐景元元年(236年)據記載是400多萬人;魏蜀人口比4:1;其部隊比例也是接近4:1;說得通。
對蜀漢兵力對佐證,還可以前推到夷陵之戰時期。劉備的東征軍裡面,本部兵馬約3~4萬,黃權兵團約1萬,南方發動武陵蠻等雜兵若干;三者加起來約5萬人左右;對抗孫吳的4萬人。這跟諸葛亮北伐的規模相似。這還是已經減掉了投降的縻芳/孟達兵團(各約1萬)和關羽毀敗(約3~4萬)的前提下。可以斷定蜀漢在失荊州前同時發動作戰的極限應該就是10萬左右;失去荊州後發動5-8萬就了不得了。那麼魏國作為國力數倍於蜀漢,並且需要同時對蜀漢-東吳-鮮卑-遼東等地頻繁用武的軍事強國(對外戰爭勝率超過90%),能同時支持30-40萬人打仗並不足為奇。曹操末期甚至同時三線作戰:在漢中跟劉備死磕,在襄樊跟關羽死磕,在合肥跟孫權刷經驗;在近畿地區還要同時應對各地地方叛亂;你非要說曹魏不能同時支持30萬以上部隊但是卻又能多線作戰,說不通。
總結來說,我至少支持三國時期魏國能支持30-40萬以上部隊同時作戰。因為曹魏確實存在多線作戰的情況,而且每一方的對手(前期的劉備,關羽;後期的諸葛亮,諸葛珞,科比能,公孫淵等)都不是善男信女,而且又保持了驚人的勝率;所以有理由相信曹魏軍事制度較為發達,戰爭動員率較高,以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德意日軸心國敢挑戰英法蘇美中澳加?
※為什麼很少提及70年代末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哪些戰鬥英雄?電視上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出現的英雄現在做什麼呢?
※對越自衛反擊戰和兩山輪戰對越南的工業產生了多大程度的影響?
※一戰打得那麼慘烈,各國軍隊的士氣是怎麼保證的?